>陛下每天都在作死[穿书]——竹荪虾滑(31)
太医施针之后,症状有所缓解,皇帝赶紧大喘几口气,他倚靠明黄色引枕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卢省帮他擦了汗,张罗人拿新的中衣来给皇帝换上,子时将尽,皇帝得抓紧时间睡觉。
却被皇帝一把抓住手腕,他手心里都是汗,卢省感觉滑溜溜的,一阵心酸。
叫谢靖来,他说。
卢省微露难色。这个点儿,宫门都锁了,再折腾一会儿,天就该亮了。
叫谢靖来,皇帝又重复了一遍,刚才那一遭受足了折磨,他心里想着,只要见到谢靖,就能好一些。
他说这句话时,被折腾得憔悴暗淡的眼睛里,又有了些光彩,想到能见谢靖,或者提到谢靖的名字,就有如此奇效。
快去呀,皇帝疑惑地看了卢省一眼,搞不懂他为什么还不去办。
朱凌锶身上难受,心里也难受,虽然这难受是因谢靖而起,但是他不怪他。哪怕谢靖嫌他,他也吃过苦头了,如今算是扯平。
他现在就是特别想见到谢靖,倘若谢靖见到自己这幅样子,也该消气了,他想着想着,心里竟是异常轻快起来。
卢省说了句,遵旨,正要转身,又听皇帝说,等等,不要你去,叫陈灯去。
谢靖不喜欢卢省,怕是不愿见到他。
是,卢省答道,转过身去,眉间一抹恚怨,转瞬即逝。
陈灯小时候,得皇帝恩准,去内书房上学,内廷总管卢省又对他颇多照拂,在宫里年纪相仿的内侍中,算是过得很不错。
卢省出宫办事的时候,很少带他,只跟他说,要好好读书,往后在司礼监谋个位置。陈灯害羞,话少,人也不大机灵,卢省叹息之下,也说,你心眼儿实,效忠皇上就够了。
这一晚,忽然得了皇上口谕,让他把谢靖找来,惊慌之下,像没头的苍蝇一般往外蹿,他带着两个人,才跑到乾清门外,就有小内侍跟着追上来,原来是卢省见他走得急,连出宫的令牌都没带。
小内侍交了令牌,又说,卢公公说了,请陈少监快去快回,夏天夜里短,皇上熬不得。
陈灯点点头。
陈灯他们先去了谢靖家,扑了个空,小小一个院儿,只有一盏灯,谢靖的家仆说,主人还没回来。
至于去哪儿了,说不知道。
谢靖此时,却在群玉苑中,买醉。
周斟说,谢九升,我娘子再宽宏大量,也不会准我在这地方过夜,不如今儿就算了吧。
谢靖已经喝得双眼模糊,对着周斟,摆了摆手。
他们之前,在太白邀月楼喝,可太白邀月楼毕竟是吃饭的地方,过了饭点儿就要打烊。
谢靖仍觉不够,周斟便与他上这儿来了。
长夜漫漫,供应酒水的地方,多的是。
一进群玉苑,周斟要了包厢,又挥退迎面而来的妖娆群姝,只让上酒菜来。
至于谢靖,他一副什么都懒得搭理的神态,周斟看了,轻叹一声。
等酒菜拿来,周斟叫人关上门,便说,你可是下午在皇上那儿受了气?
又说,你要整治那阉贼,也别急于一时,眼下北项事大,等李彰消息吧。
再想一想,你离京三年,他日夜随侍,恐怕皇上心中,也添了些分量,贸然行事,惹恼了皇上,反而不美。
周斟一顿瞎猜,以为是卢省在皇帝面前,给谢靖下绊子,他胡乱宽慰,偏偏说中了谢靖一点心事。
他离京三年,京中人事,多有变换,比方说那个容貌俊俏的探花郎,竟然有了单独面圣的本事。
霍砚与皇帝,年纪相近,想必更有许多话说,谢靖下午见到,那副君臣相得、言笑晏晏的场面,实在是扎眼得很。
谢靖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男儿自当以功业立世,从不以姿容自倨,待年岁渐长,更不会计较几分皮相。
可那霍砚,虽拘谨木讷,然眼角眉梢,却有年轻人掩饰不住的纯粹热诚。
这就把他那稍显浓艳的长相,衬得端正起来,显出一股英气。
皇上可就是喜欢这幅模样?
察觉到此种念头,谢靖忍不住摇头叹息。
霍砚对皇帝,未必有别的心思。
只是自己,心里起了魔怔,于是看谁,都带着几分龌龊。
他那日在文华殿中,手像是着了魔一般,心里便有谁跟他说,你只管去做,皇帝都是肯的。
皇帝登基以来,他就一直护着他,提防别人欺负他,可事到如今,偏偏是他自己想要欺负他,还诓自己说,他也是肯的。
仿佛之前在心里发誓,把要辅佐他成为一代明君的话,都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更把先帝的器重,恩师的心血,全都一把辜负得干净。
他这般罪过,偏偏停不下来,见了霍砚,便横生恼怒。
还没头没脑的,怪罪了皇帝一句,匆匆告退了。
可皇帝的性子,他是一清二楚,无端得了这么一句,怕是伤心得很。
谢靖这前半生,得意有之,坎坷有之,练就了一颗铁石般的心肠。他素来自负,想着天下之事,没有一件,会叫自己心虚。
便是三年前,若皇帝要把他杀了,也是欣然赴死,问心无愧。
谁知今日,却愁肠百结,却不知有什么法子,治了自己的疯病,也叫皇帝不再伤心。
周斟看他,一杯接着一杯,并不算饮,只往腹中倾倒,摇摇头,你虽酒量好,也该知道,带着心事喝闷酒,最容易醉。
又忖实在是晚了,他该回家去,便推推谢靖的胳膊,我先走了,你醒醒酒,也回去吧。
谢靖仍是醉醺醺地,点头,却不知听见没有。
周斟会了银子,便回家去了,谢靖又独饮了两壶,醉倒在八仙桌上。
陈灯经人指点,找到这里,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
他被人引着,穿过游廊,隔窗传来的浮言浪语,浅笑娇声,擦身而过的娇柔熏风,影影绰绰,便叫他觉得这些美貌女子,一半是仙,一半是鬼。
她们都好奇地盯着他看,恐怕甚少见到宫里来的年轻内侍,陈灯虽红了脸,仍目不斜视,推开门走进去。
谢靖趴在桌上,一动不动。
陈灯也不叫人,自己上去推他,一身酒臭味,陈灯皱了鼻子。
他壮着胆子喊,谢大人,皇上传你进宫。
谢靖睡死了,无论他叫几声,推几下,都没反应。
若是卢省,恐怕就是叫人把谢靖绑起来,抬也要抬进宫去。
陈灯想着,卢省叫他快去快回,已经耽搁了一个时辰,等谢靖醒来,天就要亮了。
他心里着急,不愿待在这儿,便转过头,准备回宫复命。
回去的路上,那些女子更放肆了,用那松散的前襟里,漏出来的肌肤温度,从他身边擦过。
皇帝听陈灯回来,赶紧从床上爬起来。
他还穿着中衣,总要换身大内穿的便服,才好见人。
陈灯来了,神色有些惊慌,皇帝一问,他涨红了脸,吞吞吐吐。
群玉苑是什么地方?皇帝听了,一脸疑惑地问卢省。
这卢省居然撇开眼。
你说,群玉苑是什么地方,皇帝动了火气,言语中带出几分厉色。
回皇上,群玉苑是京城最有名的青楼之一。卢省答道。
他早先得知,谢靖去了群玉苑,就想着要找机会把这个捅到皇帝眼前。
若让他去找也就罢了,可叫陈灯去,八成是带不回来。
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皇帝变了脸色,话也说得结结巴巴,又去问卢省,他去青楼做什么?
他这幅模样,仿佛不知道,青楼是干什么的。卢省心中暗道,这就是你放在心尖上的好人谢靖。
皇上臣这没了下边的人,也不知道哇。
皇帝揪起眉头,一副冥思苦想的派头。
谢靖下午,才说了他的不是,怎么晚上,还有闲情去逛青楼,莫非他只是随便说说,并不放在心上。
他若是不气了,就该来告诉自己,没得这样不欢而散,叫人一夜都坐立不安。
他去了青楼,可见兴致不错,想必和皇帝之间的龃龉,也算不得什么。
当初他离了京城,便去钱塘过中秋,浑然不知这京城里,还有人眼巴巴等着他回来。
过了这么久,朱凌锶以为自己都忘了,现在想起来,还不就是一回事儿么。
亏得之前还几番思量,真是笑死人了。
他在谢靖心里,根本什么都不是。
皇帝忽然用力咳了一声,伏倒在锦被之上。
卢省心道不好,赶紧把皇帝扶起来,只见他微微睁着眼,唇边缓缓流出一道血痕。
传太医,卢省大叫,皇帝却用力抓住他的手。
他嘴角带血,眼睛却仿佛有火在烧,传朕口谕,往后不许谢靖进内廷。
卢省一听,心道您这又是何苦,人家也没有说要来,不过是和他赌气罢了。
你去,快传!皇帝的手,抓得死紧,卢省只得说,遵旨。
他出了宫门,先去把东厂和锦衣卫当值的人,全都叫了起来。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又有卢公公亲自前来,这些人平时脾气再大,此时也都忍着睡意朦胧,穿戴整齐。
一行近两百人,便浩浩荡荡地,骑着马去群玉苑抓人。
皇帝起先不让卢省去找,现在又让他去传旨,可见心意变换。
卢省心里品味着,真是妙不可言,这一晚机缘巧合,都不用他亲自动手,谢靖就彻底失了圣心。
想谢靖初初回京时,还气势汹汹,以为他卢省是任人鱼肉之辈,不到三个月,便情势逆转了。
谢靖在那群玉苑中,睡了一会儿,酒意消散,还未全醒,忽然被人抓起来就往外跑。
九升,你赶紧回家。这人是原先北狩时,一块儿出去的锦衣卫同知邵寻,他今夜当值,在衙门里睡得正香,忽然被卢省的手下给叫起来。
一听要来拿谢靖,其他人均是跟着卢省,他隐在夜色中一马当先,来给谢靖报信。
邵寻心中暗忖,不知谢靖何时得罪了卢公公,如今的卢省,可不是轻易开罪得起的。
谢靖听他说了几句经过,连忙谢过,骑上马回家,才进屋的功夫,卢省就到了。
后明建立之初,太*祖皇帝严禁官员狎*妓,上青楼是大罪,后来渐渐规矩松了,言官虽然还会弹,却不是什么要紧事。
只是若在青楼、众目睽睽之下被抓,却要大大丢了体面。
谢靖逃过一劫,卢省心中有气,便命东厂和锦衣卫弄出声势响动,谢靖家这边,住的都是京官,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眼下虽家家闭户,其实人人隔着门窗,都听见了。
皇帝叫卢省来传口谕,他却搞得像是来抄家。
皇帝口谕,往后不许谢靖进内廷。
卢省看着谢靖变了脸色,得意洋洋。
而今就是你从云上跌落之时。
谢靖想的却是,离京三载,果然情分有亏,下午那句错话,确惹了皇帝不喜。往后收了自己的疯病,专心做个忠臣,才是正道。
这旨意来得如此古怪,其中必有蹊跷。若是往常,谢靖未尝想不到,只是他心里难受,便不能去想。
第二天上朝,皇帝精神居然还不错,双眼炯炯有神,或许有呛出一口淤血之功。卢省在后面,看着阶下的谢靖,无端有些低眉顺眼的样子,心下一阵暗爽。
朱凌锶管着自己,别再去找谢靖站的地方,他虽情难自制,也知道保命要紧。原书里的小皇帝,二十五岁就挂了,要是往后老像昨晚那般折腾,恐怕要步原主后尘。
李显达的一封八百里加急,如石块落入池塘,把众人的心思,全都惊醒过来。
他派出去的一队人马,中了埋伏,损兵折将逾三千。
内阁先收到这个,众人俱是惊诧不已。
原先脱目罕那打算在夏末,长驱直入,一气拿下后明,却不想被李显达打了个措手不及。
于是他那五十万人,全都分散开来,往大山里一躲,便找不着了。
若要进山搜寻,后明将领不熟地形,不敢贸然行事,生怕中了埋伏。
而北项的军队,又喜欢趁着夜黑风高,天气不好的时候,悄悄摸出来,偷袭一下后明的驻军。这就和他们之前对顺宁的做法,如出一辙。
于是李显达的人马,打也不是,守也狼狈。
这种情况下,引而不发,确实是最好的做法。也亏得李显达这暴脾气,能沉得住气,别人怎么笑他龟缩,京中还有猜忌传来,他都只管叫人守住了。
脱目罕那的人,任他再凶猛,也是要吃饭的,不过是躲在山里,吃些野物,扛的时间长一些。总不能一直不出来。
李显达又派人,守住那些山下的水源,这年入夏后,北边一滴雨都没有,如此一个多月,北项人果然坐不稳了。
于是又趁着夜黑风高,把李显达派出的一万前哨,用重兵重重围了,领兵的人带着七千余人逃了出来。
这般变故,李显达原已料到几分,只是想不到脱目罕那下手之狠,他早有对策,命几路将领以辐辏散开之势,往西往北伸展,既各自为战,又易于合围。只待北项人攻出来。
然而这吃了败仗的折子,却是不得不写,不报便是隐瞒军情,传到朝中,又是罪状一条。
可如实报了,又有麻烦,朝中才刚刚知道,就有言官站出来,说李彰把三十万大军带出去,却又只是在边境晃悠,几个月了才打了一场遭遇战,就输了个透底。
言官说,请陛下即命李彰速速回京,还要治他一个贻误战机之罪。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通常说来,言官们的建议,对皇帝了解臣下和民情,快速发现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
但是在发兵打仗、这种相对有些技术含量、需要灵活机变的事情上,他们的建议,可能就不那么合理。
然而,同样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让有专业背景和知识的人说话。对北项之战是国家大事,需要考虑不同思路和立场的人的看法。
这时候就需要决策者拿出能力和魄力,甄别出正确的做法,然后以权威推行。还要忍受众人的质疑,以及承担一旦决策失败后,权威丧失的风险。
朱凌锶用李显达,其实是非常冒险的做法,他启用了一个并没有充分实绩的年轻将领,去完成一场艰险的战争,真正的理由只是书里说,这个人打得赢。
不过在书里,李显达是谢靖看上的,应该确实有两把刷子吧。
恋耽美
卢省帮他擦了汗,张罗人拿新的中衣来给皇帝换上,子时将尽,皇帝得抓紧时间睡觉。
却被皇帝一把抓住手腕,他手心里都是汗,卢省感觉滑溜溜的,一阵心酸。
叫谢靖来,他说。
卢省微露难色。这个点儿,宫门都锁了,再折腾一会儿,天就该亮了。
叫谢靖来,皇帝又重复了一遍,刚才那一遭受足了折磨,他心里想着,只要见到谢靖,就能好一些。
他说这句话时,被折腾得憔悴暗淡的眼睛里,又有了些光彩,想到能见谢靖,或者提到谢靖的名字,就有如此奇效。
快去呀,皇帝疑惑地看了卢省一眼,搞不懂他为什么还不去办。
朱凌锶身上难受,心里也难受,虽然这难受是因谢靖而起,但是他不怪他。哪怕谢靖嫌他,他也吃过苦头了,如今算是扯平。
他现在就是特别想见到谢靖,倘若谢靖见到自己这幅样子,也该消气了,他想着想着,心里竟是异常轻快起来。
卢省说了句,遵旨,正要转身,又听皇帝说,等等,不要你去,叫陈灯去。
谢靖不喜欢卢省,怕是不愿见到他。
是,卢省答道,转过身去,眉间一抹恚怨,转瞬即逝。
陈灯小时候,得皇帝恩准,去内书房上学,内廷总管卢省又对他颇多照拂,在宫里年纪相仿的内侍中,算是过得很不错。
卢省出宫办事的时候,很少带他,只跟他说,要好好读书,往后在司礼监谋个位置。陈灯害羞,话少,人也不大机灵,卢省叹息之下,也说,你心眼儿实,效忠皇上就够了。
这一晚,忽然得了皇上口谕,让他把谢靖找来,惊慌之下,像没头的苍蝇一般往外蹿,他带着两个人,才跑到乾清门外,就有小内侍跟着追上来,原来是卢省见他走得急,连出宫的令牌都没带。
小内侍交了令牌,又说,卢公公说了,请陈少监快去快回,夏天夜里短,皇上熬不得。
陈灯点点头。
陈灯他们先去了谢靖家,扑了个空,小小一个院儿,只有一盏灯,谢靖的家仆说,主人还没回来。
至于去哪儿了,说不知道。
谢靖此时,却在群玉苑中,买醉。
周斟说,谢九升,我娘子再宽宏大量,也不会准我在这地方过夜,不如今儿就算了吧。
谢靖已经喝得双眼模糊,对着周斟,摆了摆手。
他们之前,在太白邀月楼喝,可太白邀月楼毕竟是吃饭的地方,过了饭点儿就要打烊。
谢靖仍觉不够,周斟便与他上这儿来了。
长夜漫漫,供应酒水的地方,多的是。
一进群玉苑,周斟要了包厢,又挥退迎面而来的妖娆群姝,只让上酒菜来。
至于谢靖,他一副什么都懒得搭理的神态,周斟看了,轻叹一声。
等酒菜拿来,周斟叫人关上门,便说,你可是下午在皇上那儿受了气?
又说,你要整治那阉贼,也别急于一时,眼下北项事大,等李彰消息吧。
再想一想,你离京三年,他日夜随侍,恐怕皇上心中,也添了些分量,贸然行事,惹恼了皇上,反而不美。
周斟一顿瞎猜,以为是卢省在皇帝面前,给谢靖下绊子,他胡乱宽慰,偏偏说中了谢靖一点心事。
他离京三年,京中人事,多有变换,比方说那个容貌俊俏的探花郎,竟然有了单独面圣的本事。
霍砚与皇帝,年纪相近,想必更有许多话说,谢靖下午见到,那副君臣相得、言笑晏晏的场面,实在是扎眼得很。
谢靖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男儿自当以功业立世,从不以姿容自倨,待年岁渐长,更不会计较几分皮相。
可那霍砚,虽拘谨木讷,然眼角眉梢,却有年轻人掩饰不住的纯粹热诚。
这就把他那稍显浓艳的长相,衬得端正起来,显出一股英气。
皇上可就是喜欢这幅模样?
察觉到此种念头,谢靖忍不住摇头叹息。
霍砚对皇帝,未必有别的心思。
只是自己,心里起了魔怔,于是看谁,都带着几分龌龊。
他那日在文华殿中,手像是着了魔一般,心里便有谁跟他说,你只管去做,皇帝都是肯的。
皇帝登基以来,他就一直护着他,提防别人欺负他,可事到如今,偏偏是他自己想要欺负他,还诓自己说,他也是肯的。
仿佛之前在心里发誓,把要辅佐他成为一代明君的话,都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更把先帝的器重,恩师的心血,全都一把辜负得干净。
他这般罪过,偏偏停不下来,见了霍砚,便横生恼怒。
还没头没脑的,怪罪了皇帝一句,匆匆告退了。
可皇帝的性子,他是一清二楚,无端得了这么一句,怕是伤心得很。
谢靖这前半生,得意有之,坎坷有之,练就了一颗铁石般的心肠。他素来自负,想着天下之事,没有一件,会叫自己心虚。
便是三年前,若皇帝要把他杀了,也是欣然赴死,问心无愧。
谁知今日,却愁肠百结,却不知有什么法子,治了自己的疯病,也叫皇帝不再伤心。
周斟看他,一杯接着一杯,并不算饮,只往腹中倾倒,摇摇头,你虽酒量好,也该知道,带着心事喝闷酒,最容易醉。
又忖实在是晚了,他该回家去,便推推谢靖的胳膊,我先走了,你醒醒酒,也回去吧。
谢靖仍是醉醺醺地,点头,却不知听见没有。
周斟会了银子,便回家去了,谢靖又独饮了两壶,醉倒在八仙桌上。
陈灯经人指点,找到这里,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
他被人引着,穿过游廊,隔窗传来的浮言浪语,浅笑娇声,擦身而过的娇柔熏风,影影绰绰,便叫他觉得这些美貌女子,一半是仙,一半是鬼。
她们都好奇地盯着他看,恐怕甚少见到宫里来的年轻内侍,陈灯虽红了脸,仍目不斜视,推开门走进去。
谢靖趴在桌上,一动不动。
陈灯也不叫人,自己上去推他,一身酒臭味,陈灯皱了鼻子。
他壮着胆子喊,谢大人,皇上传你进宫。
谢靖睡死了,无论他叫几声,推几下,都没反应。
若是卢省,恐怕就是叫人把谢靖绑起来,抬也要抬进宫去。
陈灯想着,卢省叫他快去快回,已经耽搁了一个时辰,等谢靖醒来,天就要亮了。
他心里着急,不愿待在这儿,便转过头,准备回宫复命。
回去的路上,那些女子更放肆了,用那松散的前襟里,漏出来的肌肤温度,从他身边擦过。
皇帝听陈灯回来,赶紧从床上爬起来。
他还穿着中衣,总要换身大内穿的便服,才好见人。
陈灯来了,神色有些惊慌,皇帝一问,他涨红了脸,吞吞吐吐。
群玉苑是什么地方?皇帝听了,一脸疑惑地问卢省。
这卢省居然撇开眼。
你说,群玉苑是什么地方,皇帝动了火气,言语中带出几分厉色。
回皇上,群玉苑是京城最有名的青楼之一。卢省答道。
他早先得知,谢靖去了群玉苑,就想着要找机会把这个捅到皇帝眼前。
若让他去找也就罢了,可叫陈灯去,八成是带不回来。
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皇帝变了脸色,话也说得结结巴巴,又去问卢省,他去青楼做什么?
他这幅模样,仿佛不知道,青楼是干什么的。卢省心中暗道,这就是你放在心尖上的好人谢靖。
皇上臣这没了下边的人,也不知道哇。
皇帝揪起眉头,一副冥思苦想的派头。
谢靖下午,才说了他的不是,怎么晚上,还有闲情去逛青楼,莫非他只是随便说说,并不放在心上。
他若是不气了,就该来告诉自己,没得这样不欢而散,叫人一夜都坐立不安。
他去了青楼,可见兴致不错,想必和皇帝之间的龃龉,也算不得什么。
当初他离了京城,便去钱塘过中秋,浑然不知这京城里,还有人眼巴巴等着他回来。
过了这么久,朱凌锶以为自己都忘了,现在想起来,还不就是一回事儿么。
亏得之前还几番思量,真是笑死人了。
他在谢靖心里,根本什么都不是。
皇帝忽然用力咳了一声,伏倒在锦被之上。
卢省心道不好,赶紧把皇帝扶起来,只见他微微睁着眼,唇边缓缓流出一道血痕。
传太医,卢省大叫,皇帝却用力抓住他的手。
他嘴角带血,眼睛却仿佛有火在烧,传朕口谕,往后不许谢靖进内廷。
卢省一听,心道您这又是何苦,人家也没有说要来,不过是和他赌气罢了。
你去,快传!皇帝的手,抓得死紧,卢省只得说,遵旨。
他出了宫门,先去把东厂和锦衣卫当值的人,全都叫了起来。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又有卢公公亲自前来,这些人平时脾气再大,此时也都忍着睡意朦胧,穿戴整齐。
一行近两百人,便浩浩荡荡地,骑着马去群玉苑抓人。
皇帝起先不让卢省去找,现在又让他去传旨,可见心意变换。
卢省心里品味着,真是妙不可言,这一晚机缘巧合,都不用他亲自动手,谢靖就彻底失了圣心。
想谢靖初初回京时,还气势汹汹,以为他卢省是任人鱼肉之辈,不到三个月,便情势逆转了。
谢靖在那群玉苑中,睡了一会儿,酒意消散,还未全醒,忽然被人抓起来就往外跑。
九升,你赶紧回家。这人是原先北狩时,一块儿出去的锦衣卫同知邵寻,他今夜当值,在衙门里睡得正香,忽然被卢省的手下给叫起来。
一听要来拿谢靖,其他人均是跟着卢省,他隐在夜色中一马当先,来给谢靖报信。
邵寻心中暗忖,不知谢靖何时得罪了卢公公,如今的卢省,可不是轻易开罪得起的。
谢靖听他说了几句经过,连忙谢过,骑上马回家,才进屋的功夫,卢省就到了。
后明建立之初,太*祖皇帝严禁官员狎*妓,上青楼是大罪,后来渐渐规矩松了,言官虽然还会弹,却不是什么要紧事。
只是若在青楼、众目睽睽之下被抓,却要大大丢了体面。
谢靖逃过一劫,卢省心中有气,便命东厂和锦衣卫弄出声势响动,谢靖家这边,住的都是京官,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眼下虽家家闭户,其实人人隔着门窗,都听见了。
皇帝叫卢省来传口谕,他却搞得像是来抄家。
皇帝口谕,往后不许谢靖进内廷。
卢省看着谢靖变了脸色,得意洋洋。
而今就是你从云上跌落之时。
谢靖想的却是,离京三载,果然情分有亏,下午那句错话,确惹了皇帝不喜。往后收了自己的疯病,专心做个忠臣,才是正道。
这旨意来得如此古怪,其中必有蹊跷。若是往常,谢靖未尝想不到,只是他心里难受,便不能去想。
第二天上朝,皇帝精神居然还不错,双眼炯炯有神,或许有呛出一口淤血之功。卢省在后面,看着阶下的谢靖,无端有些低眉顺眼的样子,心下一阵暗爽。
朱凌锶管着自己,别再去找谢靖站的地方,他虽情难自制,也知道保命要紧。原书里的小皇帝,二十五岁就挂了,要是往后老像昨晚那般折腾,恐怕要步原主后尘。
李显达的一封八百里加急,如石块落入池塘,把众人的心思,全都惊醒过来。
他派出去的一队人马,中了埋伏,损兵折将逾三千。
内阁先收到这个,众人俱是惊诧不已。
原先脱目罕那打算在夏末,长驱直入,一气拿下后明,却不想被李显达打了个措手不及。
于是他那五十万人,全都分散开来,往大山里一躲,便找不着了。
若要进山搜寻,后明将领不熟地形,不敢贸然行事,生怕中了埋伏。
而北项的军队,又喜欢趁着夜黑风高,天气不好的时候,悄悄摸出来,偷袭一下后明的驻军。这就和他们之前对顺宁的做法,如出一辙。
于是李显达的人马,打也不是,守也狼狈。
这种情况下,引而不发,确实是最好的做法。也亏得李显达这暴脾气,能沉得住气,别人怎么笑他龟缩,京中还有猜忌传来,他都只管叫人守住了。
脱目罕那的人,任他再凶猛,也是要吃饭的,不过是躲在山里,吃些野物,扛的时间长一些。总不能一直不出来。
李显达又派人,守住那些山下的水源,这年入夏后,北边一滴雨都没有,如此一个多月,北项人果然坐不稳了。
于是又趁着夜黑风高,把李显达派出的一万前哨,用重兵重重围了,领兵的人带着七千余人逃了出来。
这般变故,李显达原已料到几分,只是想不到脱目罕那下手之狠,他早有对策,命几路将领以辐辏散开之势,往西往北伸展,既各自为战,又易于合围。只待北项人攻出来。
然而这吃了败仗的折子,却是不得不写,不报便是隐瞒军情,传到朝中,又是罪状一条。
可如实报了,又有麻烦,朝中才刚刚知道,就有言官站出来,说李彰把三十万大军带出去,却又只是在边境晃悠,几个月了才打了一场遭遇战,就输了个透底。
言官说,请陛下即命李彰速速回京,还要治他一个贻误战机之罪。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通常说来,言官们的建议,对皇帝了解臣下和民情,快速发现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
但是在发兵打仗、这种相对有些技术含量、需要灵活机变的事情上,他们的建议,可能就不那么合理。
然而,同样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让有专业背景和知识的人说话。对北项之战是国家大事,需要考虑不同思路和立场的人的看法。
这时候就需要决策者拿出能力和魄力,甄别出正确的做法,然后以权威推行。还要忍受众人的质疑,以及承担一旦决策失败后,权威丧失的风险。
朱凌锶用李显达,其实是非常冒险的做法,他启用了一个并没有充分实绩的年轻将领,去完成一场艰险的战争,真正的理由只是书里说,这个人打得赢。
不过在书里,李显达是谢靖看上的,应该确实有两把刷子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