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主有病——杨溯(77)
夏侯潋蹙眉问道:督主可有准备?
司徒谨轻轻摇头,不知道。
沈玦低头掖了掖袍子,不冷不热地笑起来,审?太后娘娘也便罢了,毕竟是陛下亲母,虽然费劲儿,少不得与她周旋一番。说罢,沈玦神色一变,眉眼俱厉,风雷满蓄,可你们,咱家倒要看看,谁有这个资格敢审咱家?
放肆!大理寺卿大怒,你不过区区一个阉宦,我等清流朝士,怎的不能审你!
左都御史正色道:沈厂臣莫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还是听候审讯的好。
好一个清流朝士!便让咱家细细说来,尔等家底儿行藏,当真至清无浊,半点儿错处都没有么!沈玦嘲讽地吊起嘴角,却不从大理寺卿开始,转过头,对着左都御史,御史大人,朝中皆知你出身富裕,松江老家田产连绵,庄子无数。可没人知道,这田庄土地,半数都是侵吞贫苦穷家所得,你位列六部,松江县令为了讨好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被你侵占了田地的百姓求告无门,沦为流民。有个叫田大牛的,饿死街头,你使了银子,派人将他随意丢在乱葬岗了事。不知咱家说的对还是不对?
左都御史颜色俱变,脑门上簌簌落下汗来,结结巴巴道:一一派胡言!厂臣莫要血口喷人!
沈玦不理他,又朝大理寺卿拱了拱手,道:至于您,大人,您的确清正廉洁,挑不出什么错处。可惜您治家不严,上个月您儿子纵马伤人,一个八旬老头被踹了个窝心脚,在家里躺了半天,晚上就咽气了。按说杀人偿命,但奈何您有个长袖善舞的好夫人,上上下下都打点停当,连老人的家人也给足了好处,这事儿就这么按下去了,你们皆大欢喜,可怜那老人家一命呜呼!
大理寺卿满脸震惊,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沈玦看他的神色,做出惊讶的模样,怎么,难道您不知道这事儿?
大理寺卿咬牙切齿道:你胡言乱语!
沈玦冷笑道:是不是胡言乱语,将你的儿子、夫人扭送官府,一查便知。只不过咱家说话向来很讲证据,届时就看大人您舍不舍得您这唯一的儿子杀人偿命了!
大理寺卿颓然坐在座上,底下一片沉默,水至清则无鱼,谁敢说自己上任以来一点儿错儿都没犯过?就算自己不犯,也难保家里人恃宠生娇。东厂手眼通天,连官员家里打牌遗落的牌九都能拣给皇帝,更遑论这些阴私?偏这大理寺卿不信邪,硬生生撞到沈玦炮口上。
沈玦转过眼波,看向刑部尚书,正要开口。
刑部尚书连忙拱手笑道:厂臣!厂臣!此事与下官无关!原本嘛,太后诬陷厂臣,证据确凿,此案就该结了!下官家中还有急事,先走一步,先走一步!
刑部尚书撩袍便走,底下诸卿也纷纷起身告辞。沈玦身边人影如织,他屹立其中,直视座上神色颓唐的大理寺卿,脸上的笑容金漆一般一寸寸剥离,最后复归目空一切的高寒。
他漠然问道:大人,您还要审么?
大理寺卿喉头哽咽,慢慢站起来,把乌纱帽摘下抱在怀里,沈厂臣,你赢了,你大获全胜!本官明日便请辞归乡,永不还朝!
既如此,沈玦端正地作揖,沈玦恭送大人。
大理寺卿拂袖而去,沈玦慢慢直起身来,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疲倦从四肢百骸袭上来,像密密麻麻的虫蚁,沿着经络爬到全身。为了应付今日的战局,他这几日几乎无一日安眠。
人影纷乱,潮水一般从他身边流过,没有人敢直视他的双眼。如今,太后倒了,清流一败涂地,皇帝不过十岁,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他忽然觉得心里很空,像一面空心的大鼓,可以咚咚咚地敲出声音来。
为什么呢?明明他才是赢家,唯一的赢家。
少爷。身边传来夏侯潋的声音,他迷茫地抬起眼,看见夏侯潋黑而深的双眸。
夏侯潋轻声道:咱们回家吧。
沈玦垂下眼帘,疲惫地笑了笑,答道:好,回家。
他正打算转身离开,却听得背后一个苍老的声音遥遥传来。
不知老夫可有这个资格审一审沈厂臣!
他身形一滞,笑容凝在脸上。
夏侯潋跟着众人转过头,只见人群外一个佝偻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进来。那老人瘦得可怜,形销骨立,薄薄一张皮包着一把骨头,官服都撑不起来,衣架子似的,晃晃荡荡,满身都兜着风。
夏侯潋愣在原地,那个老人经历了十二年的风霜磋磨,老得似乎比旁人都要快,一张脸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可他认出来了,一眼就认出来了。
戴圣言,戴先生。
他下意识回过头,看向沈玦。他站在风地里,低着头,一张脸掩在阴影里,看不清神色。可是不知怎的,他的影子仿佛灌满了枯冷的风,方才运筹帷幄的自信都不见了踪迹,只剩下刻骨的冷寂。
戴先生!您来了!大理寺卿忙上前相迎。
不妨不妨,戴圣言摆摆手,虽然骨头老了,路还能走得,劳烦诸位多等一等。
老人蜗牛一般慢吞吞地朝首座挪过去,刚巧经过沈玦旁边。沈玦低头看着他的衣摆,江崖海水的彩绣膝襕,鲜艳得刺目。
夏侯潋碰了碰沈玦的手,他的手指凉得像冰,没有温度。
少爷,别怕。
我没怕。沈玦嗓音有些沙哑。
要是戴先生要打你,我就带你跑。
白痴,沈玦按了按额角,一边站着去,不让你说话不许说话。
老人终于到了终点,将拐杖靠在黄梨木案边,两只枯瘦的手撑着桌案,缓缓坐下来。那么一坐,吱吱格格牵动全身的骨节,仿佛下一刻就要散架似的。老人喘了一口气,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一折一折地打开,摊在案上。
做完了一切,他才抬起眼来,温吞地开口:老夫自认持身谨严,为官以来,虽不敢称鞠躬尽瘁,但也不曾犯过什么大错。老夫虽已致仕,蒙先皇赏识,赠老夫一个太子少保的官衔。今日,老夫斗胆,越俎代庖,审理此案。敢问沈厂臣,老夫可有什么见不得人案底行藏,不能审你?
四下里鸦雀无声,目光纷纷集中在那个风地里站着的男人身上。清流官员暗地里含着笑容,互相看了一眼。戴圣言是朝堂上的异类,从不拉帮结派,也不站队跟风。他早年没什么政绩,让他出名的是他的学识,当世儒生都视他为翘首,后来更是当了先帝的老师。可自从谢氏灭门案以来,戴圣言吃错了药一般,铆足了劲儿和魏党针锋相对。数次敲登闻鼓,伏阙叩求,状告魏德二十四条。
魏德视其为眼中钉,奈何他和先皇感情深厚,名声又大,又有不知哪来的江湖义士暗中保护,轻巧动不得。多年以来,弹劾魏德的人前赴后继,戴圣言是唯一一个安稳活到现在的。
沈玦极费力地扯出一个微笑,弓下身深深作揖,先生光风霁月,沈玦没什么可以指摘的。
好,戴圣言低下头,抚摸案上的奏折,那折子已经发黄了,墨迹深深,看得出已经有些年头了,当年,老夫弹劾魏德二十四条大罪,登闻鼓敲了三天三夜,宫阙前跪了三天三夜。二十四条,条条足以他魏德粉身碎骨。尤其这第二十四条,密结伽蓝逆党,杀金陵谢氏满门一百余口,都察院经历谢秉风,其妻谢萧氏,其子惊涛、惊潭,戴圣言顿了顿,仿佛哽住了一般,还有我那刚入门的小弟子,谢惊澜,统统惨遭毒手。
底下人皆是一阵唏嘘。
戴圣言接着道:奈何先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包庇魏德。沈厂臣,你虽然诛杀魏德有功,但昔年魏德所作所为,你几乎样样都有参与。现下,你为司礼监掌印,本应执掌内廷之务,不应干预外事。然则,你踵魏德后尘,坏祖宗政体,诱引陛下玩乐。这二十四条,除了最后一条,条条加于你身,竟分毫不差。厂臣博闻强识,这二十三罪当早有耳闻,可要老夫再念一遍?
沈玦闭了闭眼,哑声道:不必。
戴圣言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厂臣,你可认罪?
夏侯潋心里一惊,长眉紧锁。
沈玦没有动,也没有说话,他低着头,望着自己的影子。恍惚间,那个影子仿佛矮了许多,瘦小了许多,变成了十二岁的模样。他记得在望青阁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站在堂下回戴先生的话。那时候他装腔作势,端成傲骨铮铮的模样,假装自己不在乎,硬撑着不存在的颜面,却被戴圣言一眼看了个透。
其实他知道戴先生敲登闻鼓,叩天阙。戴先生长跪在宫门外求见先皇的时候,他就站在琉璃门里面,远远看着日光下那个枯瘦的影子,伶伶仃仃,像一根柴火棒子,一把就能折断。他想这个老人家怎么那么傻啊,明明谢秉风是那样一个沽名钓誉的混蛋,谢惊澜拜入师门也不过几个月,死了就死了,没了就没了,何必为了他们和魏德拼得你死我活?
他觉得自己很累,累得喘不过气来,他头一次想要逃跑,跑得远远的,让戴先生再也看不见他。然而,阴沉的天光照着他,他像一个现了形的鬼魂,无所遁形,求告无门。
他张了张口,想要说话。戴圣言忽然道:自老夫升堂到现在,厂臣还未抬头正视过老夫,莫非老夫尚无资格见一见厂臣的金面么?
夏侯潋上前一步,想要说话,沈玦拉住他,不让他动弹。夏侯潋挣了挣,沈玦的手像铁钳似的,死死拽着他的衣袖。
沈玦的声音低得像埋进了尘埃里,求你,不要说。
夏侯潋愣住了,不再挣扎。
沈玦慢慢抬起了头,方才的笑容无影无踪,连假笑都装不出来了,净白的脸儿无悲无喜,如同被冰霜冻住一般,唯有那双眼眸,浸满霜雪,悲若孤鸿。
戴圣言一愣。堂下的青年眉目秀丽,隐隐之中,骨相竟神似他记忆里的那个倔强的少年。恍惚之中,他竟然觉得那个少年没有死,他还活着,就站在堂下,与他四目相对。
他深深锁着眉,问道:厂臣甚为眼熟。不知你与金陵谢氏,可无亲缘关系?
没有。沈玦道。
戴圣言眸藏隐痛,道:看来只是巧合罢了。他长长叹了一声,道:那么,方才老夫所言二十三大罪,你可认否?
沈玦的嗓音喑哑,我
堂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等着他的话。那一瞬间,他仿佛又是从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口若悬河咄咄逼人的沈玦不见了,只剩下一个不知所措的男孩,满心都是冰冷如潮的悲哀。
然而,死寂之中,夏侯潋忽然高声道:不认!
仿佛一柄利箭横空而出,刺碎鸦雀无声的寂静,众人皆惊。大理寺卿喝道:这里岂有你插嘴的份儿!退下!
夏侯潋撩袍跪在地上,叩首道:先生,左都御史占过别人的田,大理寺卿的儿子要过别人的命!遍翻东厂案牍,揭开大人们的家底阴私,满朝文武,无人无罪,无人不辜!为何先生单单审我家督主,不审他们!
围坐众卿满面通红,纷纷大喝:放肆!
你们才放肆!夏侯潋磕在地上大吼,额头青筋暴突,要审,大家一起审!
第82章 承君此诺
满朝文武,无人无罪,无人不辜戴圣言惨然一笑,说得好啊!这世道,这朝堂,何以竟落得如此地步?太祖皇帝在天之灵,当痛心疾首啊!
戴大人!座中诸卿都面露忐忑。
戴圣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说话,继续道:然则国有定法,朝有定规,今日会审,审的是沈玦一人。若要审他人,须大理寺重新奏请皇上下诏,再行审理。
若大理寺不提奏请,便不审了么!夏侯潋追问。
不,戴圣言神色肃穆,大理寺一日不提奏请,老夫一日不离京。昔日老夫如何弹劾魏德,今日老夫便如何弹劾有罪诸臣。所以沈厂臣,老夫也必须要审!
戴圣言此话一出,满座惶然,所有人脸色惨白,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连大理寺卿都白着一张脸,问戴圣言道:先生要以一人之躯对抗整个朝廷么?
戴圣言淡然笑道:我老了。将死之人,此身何足惜!
满堂寂静,鸦雀无声。
没人料到请来戴圣言审讯沈玦竟会把自己也搭进去。满座臣工呆呆望着枯槁的老人,他肃然坐于堂上,像一棵桀骜不驯的老松,傲立天地,无所畏惧。
夏侯潋死死盯着眼前近在咫尺的花纹砖,拳头收紧,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没有办法了么?真的要审了么?这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寂静之中,身后传来沈玦的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阿潋,退下吧。
退下?他怎么能退?
夏侯潋蓦然直起身来,望向堂上的戴圣言,道:戴大人!
闭嘴!沈玦一声厉喝,给我退下!
夏侯潋苦笑了一声,道:少爷,有些事情,迟早是要面对的,不是么?
沈玦一怔,用力闭了闭眼,不再说话。
夏侯潋继续道:戴大人,您方才有句话说错了。第二十四条,并非与我家督主毫无干系。
戴圣言微微皱眉,道:这是何意?
底下有人低声道:这人疯了么?谢氏惨案,与沈玦有何干连?十二年前,沈玦才十二岁吧!
是啊,那时候他刚入宫,魏德还不认识他吧!有人回道,这小子到底是帮人的还是害人的?
十二岁三字自纷纷絮语之中突围,扎入戴圣言的耳里,他心中一惊,惶然问道:什么?沈玦那时是何年纪?
大人,夏侯潋的声音缓慢又清晰,督主,就是谢家三子,谢惊澜。
仿佛头顶落下一个惊雷,戴圣言浑身大震,缓缓望向夏侯潋身边站着的沈玦。
飒沓秋风之中,青年立于堂下,腰系鸾带,肩绣腾蟒,周身皆是鲜艳的锦绣,却掩不住眉间霜雪,眸底哀凉。是了,天底下哪有如此相似的两个人?记忆里那个倔强的孤弱少年与青年重合,原来他那个天资聪颖的小徒弟没有死,他从死地里逃了出来,成了大岐权势滔天的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沈玦。
恋耽美
司徒谨轻轻摇头,不知道。
沈玦低头掖了掖袍子,不冷不热地笑起来,审?太后娘娘也便罢了,毕竟是陛下亲母,虽然费劲儿,少不得与她周旋一番。说罢,沈玦神色一变,眉眼俱厉,风雷满蓄,可你们,咱家倒要看看,谁有这个资格敢审咱家?
放肆!大理寺卿大怒,你不过区区一个阉宦,我等清流朝士,怎的不能审你!
左都御史正色道:沈厂臣莫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还是听候审讯的好。
好一个清流朝士!便让咱家细细说来,尔等家底儿行藏,当真至清无浊,半点儿错处都没有么!沈玦嘲讽地吊起嘴角,却不从大理寺卿开始,转过头,对着左都御史,御史大人,朝中皆知你出身富裕,松江老家田产连绵,庄子无数。可没人知道,这田庄土地,半数都是侵吞贫苦穷家所得,你位列六部,松江县令为了讨好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被你侵占了田地的百姓求告无门,沦为流民。有个叫田大牛的,饿死街头,你使了银子,派人将他随意丢在乱葬岗了事。不知咱家说的对还是不对?
左都御史颜色俱变,脑门上簌簌落下汗来,结结巴巴道:一一派胡言!厂臣莫要血口喷人!
沈玦不理他,又朝大理寺卿拱了拱手,道:至于您,大人,您的确清正廉洁,挑不出什么错处。可惜您治家不严,上个月您儿子纵马伤人,一个八旬老头被踹了个窝心脚,在家里躺了半天,晚上就咽气了。按说杀人偿命,但奈何您有个长袖善舞的好夫人,上上下下都打点停当,连老人的家人也给足了好处,这事儿就这么按下去了,你们皆大欢喜,可怜那老人家一命呜呼!
大理寺卿满脸震惊,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沈玦看他的神色,做出惊讶的模样,怎么,难道您不知道这事儿?
大理寺卿咬牙切齿道:你胡言乱语!
沈玦冷笑道:是不是胡言乱语,将你的儿子、夫人扭送官府,一查便知。只不过咱家说话向来很讲证据,届时就看大人您舍不舍得您这唯一的儿子杀人偿命了!
大理寺卿颓然坐在座上,底下一片沉默,水至清则无鱼,谁敢说自己上任以来一点儿错儿都没犯过?就算自己不犯,也难保家里人恃宠生娇。东厂手眼通天,连官员家里打牌遗落的牌九都能拣给皇帝,更遑论这些阴私?偏这大理寺卿不信邪,硬生生撞到沈玦炮口上。
沈玦转过眼波,看向刑部尚书,正要开口。
刑部尚书连忙拱手笑道:厂臣!厂臣!此事与下官无关!原本嘛,太后诬陷厂臣,证据确凿,此案就该结了!下官家中还有急事,先走一步,先走一步!
刑部尚书撩袍便走,底下诸卿也纷纷起身告辞。沈玦身边人影如织,他屹立其中,直视座上神色颓唐的大理寺卿,脸上的笑容金漆一般一寸寸剥离,最后复归目空一切的高寒。
他漠然问道:大人,您还要审么?
大理寺卿喉头哽咽,慢慢站起来,把乌纱帽摘下抱在怀里,沈厂臣,你赢了,你大获全胜!本官明日便请辞归乡,永不还朝!
既如此,沈玦端正地作揖,沈玦恭送大人。
大理寺卿拂袖而去,沈玦慢慢直起身来,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疲倦从四肢百骸袭上来,像密密麻麻的虫蚁,沿着经络爬到全身。为了应付今日的战局,他这几日几乎无一日安眠。
人影纷乱,潮水一般从他身边流过,没有人敢直视他的双眼。如今,太后倒了,清流一败涂地,皇帝不过十岁,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他忽然觉得心里很空,像一面空心的大鼓,可以咚咚咚地敲出声音来。
为什么呢?明明他才是赢家,唯一的赢家。
少爷。身边传来夏侯潋的声音,他迷茫地抬起眼,看见夏侯潋黑而深的双眸。
夏侯潋轻声道:咱们回家吧。
沈玦垂下眼帘,疲惫地笑了笑,答道:好,回家。
他正打算转身离开,却听得背后一个苍老的声音遥遥传来。
不知老夫可有这个资格审一审沈厂臣!
他身形一滞,笑容凝在脸上。
夏侯潋跟着众人转过头,只见人群外一个佝偻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进来。那老人瘦得可怜,形销骨立,薄薄一张皮包着一把骨头,官服都撑不起来,衣架子似的,晃晃荡荡,满身都兜着风。
夏侯潋愣在原地,那个老人经历了十二年的风霜磋磨,老得似乎比旁人都要快,一张脸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可他认出来了,一眼就认出来了。
戴圣言,戴先生。
他下意识回过头,看向沈玦。他站在风地里,低着头,一张脸掩在阴影里,看不清神色。可是不知怎的,他的影子仿佛灌满了枯冷的风,方才运筹帷幄的自信都不见了踪迹,只剩下刻骨的冷寂。
戴先生!您来了!大理寺卿忙上前相迎。
不妨不妨,戴圣言摆摆手,虽然骨头老了,路还能走得,劳烦诸位多等一等。
老人蜗牛一般慢吞吞地朝首座挪过去,刚巧经过沈玦旁边。沈玦低头看着他的衣摆,江崖海水的彩绣膝襕,鲜艳得刺目。
夏侯潋碰了碰沈玦的手,他的手指凉得像冰,没有温度。
少爷,别怕。
我没怕。沈玦嗓音有些沙哑。
要是戴先生要打你,我就带你跑。
白痴,沈玦按了按额角,一边站着去,不让你说话不许说话。
老人终于到了终点,将拐杖靠在黄梨木案边,两只枯瘦的手撑着桌案,缓缓坐下来。那么一坐,吱吱格格牵动全身的骨节,仿佛下一刻就要散架似的。老人喘了一口气,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一折一折地打开,摊在案上。
做完了一切,他才抬起眼来,温吞地开口:老夫自认持身谨严,为官以来,虽不敢称鞠躬尽瘁,但也不曾犯过什么大错。老夫虽已致仕,蒙先皇赏识,赠老夫一个太子少保的官衔。今日,老夫斗胆,越俎代庖,审理此案。敢问沈厂臣,老夫可有什么见不得人案底行藏,不能审你?
四下里鸦雀无声,目光纷纷集中在那个风地里站着的男人身上。清流官员暗地里含着笑容,互相看了一眼。戴圣言是朝堂上的异类,从不拉帮结派,也不站队跟风。他早年没什么政绩,让他出名的是他的学识,当世儒生都视他为翘首,后来更是当了先帝的老师。可自从谢氏灭门案以来,戴圣言吃错了药一般,铆足了劲儿和魏党针锋相对。数次敲登闻鼓,伏阙叩求,状告魏德二十四条。
魏德视其为眼中钉,奈何他和先皇感情深厚,名声又大,又有不知哪来的江湖义士暗中保护,轻巧动不得。多年以来,弹劾魏德的人前赴后继,戴圣言是唯一一个安稳活到现在的。
沈玦极费力地扯出一个微笑,弓下身深深作揖,先生光风霁月,沈玦没什么可以指摘的。
好,戴圣言低下头,抚摸案上的奏折,那折子已经发黄了,墨迹深深,看得出已经有些年头了,当年,老夫弹劾魏德二十四条大罪,登闻鼓敲了三天三夜,宫阙前跪了三天三夜。二十四条,条条足以他魏德粉身碎骨。尤其这第二十四条,密结伽蓝逆党,杀金陵谢氏满门一百余口,都察院经历谢秉风,其妻谢萧氏,其子惊涛、惊潭,戴圣言顿了顿,仿佛哽住了一般,还有我那刚入门的小弟子,谢惊澜,统统惨遭毒手。
底下人皆是一阵唏嘘。
戴圣言接着道:奈何先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包庇魏德。沈厂臣,你虽然诛杀魏德有功,但昔年魏德所作所为,你几乎样样都有参与。现下,你为司礼监掌印,本应执掌内廷之务,不应干预外事。然则,你踵魏德后尘,坏祖宗政体,诱引陛下玩乐。这二十四条,除了最后一条,条条加于你身,竟分毫不差。厂臣博闻强识,这二十三罪当早有耳闻,可要老夫再念一遍?
沈玦闭了闭眼,哑声道:不必。
戴圣言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厂臣,你可认罪?
夏侯潋心里一惊,长眉紧锁。
沈玦没有动,也没有说话,他低着头,望着自己的影子。恍惚间,那个影子仿佛矮了许多,瘦小了许多,变成了十二岁的模样。他记得在望青阁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站在堂下回戴先生的话。那时候他装腔作势,端成傲骨铮铮的模样,假装自己不在乎,硬撑着不存在的颜面,却被戴圣言一眼看了个透。
其实他知道戴先生敲登闻鼓,叩天阙。戴先生长跪在宫门外求见先皇的时候,他就站在琉璃门里面,远远看着日光下那个枯瘦的影子,伶伶仃仃,像一根柴火棒子,一把就能折断。他想这个老人家怎么那么傻啊,明明谢秉风是那样一个沽名钓誉的混蛋,谢惊澜拜入师门也不过几个月,死了就死了,没了就没了,何必为了他们和魏德拼得你死我活?
他觉得自己很累,累得喘不过气来,他头一次想要逃跑,跑得远远的,让戴先生再也看不见他。然而,阴沉的天光照着他,他像一个现了形的鬼魂,无所遁形,求告无门。
他张了张口,想要说话。戴圣言忽然道:自老夫升堂到现在,厂臣还未抬头正视过老夫,莫非老夫尚无资格见一见厂臣的金面么?
夏侯潋上前一步,想要说话,沈玦拉住他,不让他动弹。夏侯潋挣了挣,沈玦的手像铁钳似的,死死拽着他的衣袖。
沈玦的声音低得像埋进了尘埃里,求你,不要说。
夏侯潋愣住了,不再挣扎。
沈玦慢慢抬起了头,方才的笑容无影无踪,连假笑都装不出来了,净白的脸儿无悲无喜,如同被冰霜冻住一般,唯有那双眼眸,浸满霜雪,悲若孤鸿。
戴圣言一愣。堂下的青年眉目秀丽,隐隐之中,骨相竟神似他记忆里的那个倔强的少年。恍惚之中,他竟然觉得那个少年没有死,他还活着,就站在堂下,与他四目相对。
他深深锁着眉,问道:厂臣甚为眼熟。不知你与金陵谢氏,可无亲缘关系?
没有。沈玦道。
戴圣言眸藏隐痛,道:看来只是巧合罢了。他长长叹了一声,道:那么,方才老夫所言二十三大罪,你可认否?
沈玦的嗓音喑哑,我
堂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等着他的话。那一瞬间,他仿佛又是从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口若悬河咄咄逼人的沈玦不见了,只剩下一个不知所措的男孩,满心都是冰冷如潮的悲哀。
然而,死寂之中,夏侯潋忽然高声道:不认!
仿佛一柄利箭横空而出,刺碎鸦雀无声的寂静,众人皆惊。大理寺卿喝道:这里岂有你插嘴的份儿!退下!
夏侯潋撩袍跪在地上,叩首道:先生,左都御史占过别人的田,大理寺卿的儿子要过别人的命!遍翻东厂案牍,揭开大人们的家底阴私,满朝文武,无人无罪,无人不辜!为何先生单单审我家督主,不审他们!
围坐众卿满面通红,纷纷大喝:放肆!
你们才放肆!夏侯潋磕在地上大吼,额头青筋暴突,要审,大家一起审!
第82章 承君此诺
满朝文武,无人无罪,无人不辜戴圣言惨然一笑,说得好啊!这世道,这朝堂,何以竟落得如此地步?太祖皇帝在天之灵,当痛心疾首啊!
戴大人!座中诸卿都面露忐忑。
戴圣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说话,继续道:然则国有定法,朝有定规,今日会审,审的是沈玦一人。若要审他人,须大理寺重新奏请皇上下诏,再行审理。
若大理寺不提奏请,便不审了么!夏侯潋追问。
不,戴圣言神色肃穆,大理寺一日不提奏请,老夫一日不离京。昔日老夫如何弹劾魏德,今日老夫便如何弹劾有罪诸臣。所以沈厂臣,老夫也必须要审!
戴圣言此话一出,满座惶然,所有人脸色惨白,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连大理寺卿都白着一张脸,问戴圣言道:先生要以一人之躯对抗整个朝廷么?
戴圣言淡然笑道:我老了。将死之人,此身何足惜!
满堂寂静,鸦雀无声。
没人料到请来戴圣言审讯沈玦竟会把自己也搭进去。满座臣工呆呆望着枯槁的老人,他肃然坐于堂上,像一棵桀骜不驯的老松,傲立天地,无所畏惧。
夏侯潋死死盯着眼前近在咫尺的花纹砖,拳头收紧,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没有办法了么?真的要审了么?这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寂静之中,身后传来沈玦的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阿潋,退下吧。
退下?他怎么能退?
夏侯潋蓦然直起身来,望向堂上的戴圣言,道:戴大人!
闭嘴!沈玦一声厉喝,给我退下!
夏侯潋苦笑了一声,道:少爷,有些事情,迟早是要面对的,不是么?
沈玦一怔,用力闭了闭眼,不再说话。
夏侯潋继续道:戴大人,您方才有句话说错了。第二十四条,并非与我家督主毫无干系。
戴圣言微微皱眉,道:这是何意?
底下有人低声道:这人疯了么?谢氏惨案,与沈玦有何干连?十二年前,沈玦才十二岁吧!
是啊,那时候他刚入宫,魏德还不认识他吧!有人回道,这小子到底是帮人的还是害人的?
十二岁三字自纷纷絮语之中突围,扎入戴圣言的耳里,他心中一惊,惶然问道:什么?沈玦那时是何年纪?
大人,夏侯潋的声音缓慢又清晰,督主,就是谢家三子,谢惊澜。
仿佛头顶落下一个惊雷,戴圣言浑身大震,缓缓望向夏侯潋身边站着的沈玦。
飒沓秋风之中,青年立于堂下,腰系鸾带,肩绣腾蟒,周身皆是鲜艳的锦绣,却掩不住眉间霜雪,眸底哀凉。是了,天底下哪有如此相似的两个人?记忆里那个倔强的孤弱少年与青年重合,原来他那个天资聪颖的小徒弟没有死,他从死地里逃了出来,成了大岐权势滔天的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沈玦。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