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山河不夜天[穿越] > 山河不夜天[穿越]
错误举报

>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43)

    堂屋中,众位朝廷的肱骨大臣低头看地,心想:这话您当面和王子丰说去!

    礼部尚书哼了一声,转手就把唐慎的考卷给了左侍郎。

    理据详尽,文正字秀,放入前十候补吧。

    是。

    师兄的一片心意,唐慎哪里懂啊!

    第44章

    四月初七, 本届会试高中的291位新科进士纷纷换上进士儒服, 再次踏进皇宫。

    这一天, 紫宸殿中站满了当朝文武大臣。如平日里上早朝时一般,文官左侧而站,武官右侧而站。二百多位进士当然不可能全部挤进紫宸殿, 寅时三刻,当天边泛起鱼肚白,只见太监首领季福走出紫宸殿, 高声喊道:开平二十七年, 会试进士入紫宸殿面圣!

    话音落下,站在第一层陛石下的两个小太监一起高喊:开平二十七年, 会试进士入紫宸殿面圣!

    再往下,又是四个太监齐声高喊。

    最终喊了三十一声, 尖细的声音洪亮无比,响彻皇宫。

    接着, 季福喊出了被挑选为前三名候补的十位进士的名字,让他们进殿。

    唐慎的名字排在第五位,这意味着在这十人中, 他被读卷官们列在第五。唐慎低着头, 神色平静地走出队列,与其余九人一起走向紫宸殿。

    这十人中,有会试前名声大噪的姚僐,也有本届会员王霄,还有唐慎的两位国子监同窗刘放和梅胜泽。

    但这时候哪怕是至交好友, 也不会交头接耳。十人全部垂着头进入紫宸殿,他们站成两行,每行五人,按照季福刚才喊的顺序依次站着。

    大殿中,只闻微微呼吸声,不闻一道多余声响。

    紫宸殿,是本朝皇帝召见群臣、上早朝的地方,面阔九间,进深为五间,象征着九五之尊。抬头是黄琉璃重檐顶,天顶绘制各色金漆彩画。大殿正中央高悬一面匾额,先帝时这块匾额上题的是慎终如始四个字,到了本朝,开平皇帝赵辅于十年前重新题了字,改为通一万毕,取自道家《庄子》的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十名进士到齐,由礼部尚书孟阆端着金丝托盘,将这十人的殿试卷子呈到赵辅面前。

    赵辅并没有直接拿卷,而是笑道:诸位卿家你们瞧,每过三年朕都能瞧见十个新的乌黑的后脑勺。话音落下,赵辅又道:这次是朕错了,底下倒是有个花白了头发的,你叫什么名字?

    这是十人中的第七名,唐慎在会试前听说过这人,是山西某地的解元。

    被皇帝提到,这年愈五十的老进士感激涕零,当场便跪下说了自己名字。

    赵辅道:天道酬勤。

    短短四个字,就让这老进士泪流满面。

    赵辅让十个进士抬起头,十人便抬起头。对于这十人中的某些人来说,今天可能是自己这辈子与皇帝最接近的日子。唐慎站在第一排最边上,静静地垂目看地,不声不响。他听到赵辅在与百官说话,又在与礼部尚书孟阆说话。

    这样的皇帝,谁也不能说他是个昏庸之君。哪怕他沉迷修仙,耗费大量的国力财力去海外寻找仙岛,可这个国家依旧昌盛繁荣。百姓哀叹过钟泰生等诸位大儒的死亡,可谁都没恨过皇帝。

    赵辅不是个明君,却是个守成之君。他宠信小人(钦天监监正李肖仁等),又不盲信小人。今日他不过说了几句话,唐慎用余光看了看站在自己身旁的梅胜泽,他面上没有表情,心中却叹气道:自己这位好友,显然已然决定成为皇帝最忠诚的臣子!

    帝王之术,赵辅用出了十成十!

    又说了几句后,赵辅翻阅十人的考卷。这便是天子阅文。作为殿试唯一的主考官,十个读卷官只能给皇帝排出一个十人排名,然而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皇帝会怎么改排名。

    只见赵辅微微俯身,从龙座上探出头,用手拨了拨这些卷子。

    他看得很快,明显只是随意扫了一眼,等看到某一张卷子时,赵辅微微停留了一瞬。他低声说了句话,这话说得极轻,只有站在他身旁的季福听见了,连礼部尚书都没听到。

    季福立即抬头,直直地看向唐慎。

    唐慎原本和其他进士一样在瞧瞧打量皇帝,在季福看向他的那一刻,唐慎迅速低头,两人视线并没对上。

    季福看着唐慎俊秀稚嫩的脸庞,心道:没想着那次天子临雍,竟真让他吃到这么大的好处!

    刚才赵辅说的是什么?

    赵辅说:恐惊天上人?可已然惊着了,又该如何是好?说完,赵辅就手持朱笔,直接将唐慎的名次从第五名改到了第三名。

    殿试时,三百名进士被划分为三甲。

    第一甲是进士及第,只有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人;第二甲是进士出身,有若干人;第三甲是同进士出身。季福惊就惊在,赵辅竟然直接给唐慎抬了一甲!

    旁人不了解赵辅,可季福知道,哪怕这位皇帝说得再花团锦簇,表现得再爱民如子,事实上这些年来,赵辅从来对科举殿试没有一丝兴趣!今日说天道酬勤,明日修仙时就忘了那位天道酬勤的老进士长什么模样。

    帝王无情,可赵辅竟然为唐慎抬了甲,这说明赵辅已经记住了唐慎。哪怕只是个探花,他的未来或许也比本届状元更加辉煌!

    季福在心里偷偷记住了唐慎这个名字。

    赵辅看完考卷,礼部尚书将卷子收回。他翻开卷子,看到赵辅改的排名后,眉毛动了动,悄悄看向百官中站着的王溱。

    只见王大人眼观鼻、鼻观心,低头看地,心无旁骛地数着紫宸殿有几块地砖!

    孟大人心里骂了句可就装吧,接着开始宣布本届的一甲。

    开平二十七年,新科状元,姚僐姚问机!

    姚僐本就被孟阆等读卷官排在第一位,听到自己名字,他喜不自胜,赶忙走上前一步行礼作揖。

    新科榜眼,王霄王岱岳!

    王霄原本也排在第二,他也走上前一步。

    新科探花,唐慎唐景则!

    唐慎心中一震,目露诧异,但他没表现于脸上,而是镇定地走上前。

    接着,礼部尚书再报了第二甲的名字,最后剩下的全是三甲同进士出身。

    孟阆高声道:金殿传胪,众进士拜天子,谢恩师!

    这时候,无论是殿内的十位进士,还是门外的二百多个进士,以及在场所有文武大臣都叩拜赵辅,做完传胪大礼的最后一步。

    等到赵辅走后,唐慎三人从宣武门正中央的大门中走出皇宫,其余众人只能从两侧门走出。

    走出皇宫的那一刻,唐慎松了口气,他下意识地就转过头,想在离宫的官员中寻找师兄的身影。可惜王溱不在,连着几位朝中一二品的大员也不在,想来是被赵辅留下了。

    唐慎也不大明白自己怎么就突然想找王溱,他还没明白过来,就听宫门外传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众位进士走出外宫门,只见宽敞的宫道两旁竟然已经围满了百姓!

    盛京所有的少女恐怕都聚集于此了!

    看到状元、榜眼和探花从中间的宫门走出来,这些围观的百姓,尤其是未婚姑娘,各个都瞪大了眼睛。姚僐今年四十有余,孔武有力,却长相粗犷。姑娘们见到走在第一位的状元郎竟然是个武人模样,不由有些失落。

    再看到王霄,她们又有了些希望。

    人群中有人道:这是金陵府的王霄王榜眼,他与琅琊王氏有远亲!今年三十一,已有妻室。

    可惜了!

    人群又失落起来。

    等到唐慎走出门,众人齐齐放亮双眼。

    这般年轻的探花郎,定然没有婚配!

    如此年轻,定然是姑苏府的唐慎唐探花!

    戏词里果然没有欺我,都说状元郎多才,探花郎俊俏,如花似玉,梦里探花!

    听到这句话的唐慎:

    你才如花似玉,你全家都如花似玉!

    大宋民风开放,朝廷也默许了一甲游街时,百姓在道路两旁欢呼雀跃。

    唐慎两辈子加起来都没被这么多人关注过,他骑着高头大马,明明他走在姚僐和王霄的后面,可拥在他身旁的百姓是最多的。

    幸好前朝就没了女子掷果投玉表达爱慕之情的传统,否则唐慎可能要被这些欢悦的百姓砸死!

    忙了一整天回到家中,唐慎洗了个热水澡,还没缓过神,院子大门就传来一阵阵的敲门声。

    唐慎不由失笑:这还不如考个第五,泯然众人啊!

    然而得意完了,唐慎将这些登门道喜的客人全部送回,他回到书房,拿出王溱给他的那本字帖。

    唐慎将字帖放在书案上,研起墨汁,写起字来。

    写了足足一整张纸,唐慎重重地舒了口气,坐在椅子上。他闭上双眼,神思清明,脑中如同走马灯一般开始回忆起自己步入盛京以来经历的所有事。

    初入盛京,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秀才,得傅希如的关心,又得王子丰的亲身教导。

    进国子监,遇上三两同窗好友,大家把酒言欢。

    乡试中亚元,会试再中第二。到了殿试,皇帝亲自易名,将他的名次从二甲第五名他抬到了一甲探花。

    忽然,唐慎睁开眼,他急忙从书架中又拿出钟泰生的《法门寺碑》字帖。

    唐慎看看《法门寺碑》,又看看王溱为他亲手写的这本字帖。

    良久,他抬头看天花板,长叹道:王子丰,你竟然从一开始就步好了局啊!

    刚来盛京,王溱让唐慎用《法门寺碑》练字,是因为钟泰生的字写得好是天下皆知的事,且他的字好上手,练得容易。等过了乡试,距离那会试还有半年,王溱就为唐慎改了字帖。

    那时候唐慎猜测王溱是为了他未来殿试,被天子阅文时,字迹不被赵辅所不喜。和唐慎当初猜的一样,殿试时的十个人有四个人写的是钟泰生的字体,这四人本就没进一甲,赵辅也没说什么。

    然而仅仅是如此?

    殿试时,不易卷。我能被排在第五名,或许也和他有关吧!

    长兄如父,恩师如父。

    王子丰是自己的师兄,又是自己实际意义上的老师。

    唐慎面色古怪地想到:爹?话出口,唐慎自己都被雷着了。哪怕他肯认这个爹(他打死也不肯),王子丰恐怕也不肯认他这个儿子吧!

    所以,他到底为何对我这般好?!

    唐慎带着疑问,疲惫地入睡。

    殿试放榜后,唐慎连着好几天参加各种宴会,招待各种贺喜的客人。等到殿试结束的第七天,傅渭派人喊他,让他今天晚上必须去傅府,师生三人好好聚聚,庆贺唐慎考上探花。

    唐慎立刻推了许多宴会邀请,急匆匆地来到傅府。

    温书童子早就在门口候着了,他带唐慎走进傅府,穿过花园的月洞门,一边走一边说道:唐小公子这几日可是累着了?哦不对,该叫探花郎了!九年前王大人高中状元时,也和您一般忙哩,这些我都懂。温书童子挤眉弄眼地说道:没中探花时,无人问津。一中探花,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来向你道喜,可烦了呢!

    唐慎大吐苦水:知我者,温书童子也!

    温书童子笑嘻嘻道:唐小公子快请吧!

    两人在花园中穿行着,刚走过一座假山,唐慎忽然和一个人迎面撞上。两人都往后倒退半步,唐慎抬起头,看见王溱穿着一身白色便服,浑身镶金戴玉,低头望着自己。见到撞人的是唐慎,王溱眉头微挑,正要开口。

    唐慎这两天被长兄如父,恩师如父这句话日夜折磨,如今突然看到王溱,他下意识地便喊道:爸!

    王溱一愣:罢?

    唐慎:

    新科探花郎如花似玉的脸庞轰的一声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唐郎:爸!

    隔壁老王:父(大雾!)子文?

    第45章

    唐慎手忙脚乱, 危急之中, 他忽然灵机一动:爸罢如江海凝清光!

    傅府花园内, 是春来百花放,只听鸟雀鸣。柳荫遮蔽在假山之上,假山的阴影又将唐慎几人遮住, 唐慎话音落下,花园中是一片寂静。

    唐慎急中生智突然说出这句诗,温书童子没听过, 王溱却定定地看着唐慎, 片刻后,他道:来如雷霆收震怒?小师弟怎的见了我, 突然说起这个。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这是杜甫描述公孙大娘剑舞的句子, 这个世界也有。

    唐慎早已淡定起来,他睁着眼睛扯谎:许久不见子丰师兄, 如今再见,还是如记忆中一般清润朗逸,如江海清光, 熠熠生辉。我看到师兄便想起这句诗, 所以一时没注意,脱口而出。先给你把马屁拍上。

    王溱看了唐慎一会儿,道:未曾想只是七日不见,景则就这般想我。接着他转首对自家书童说:景则七日未曾来尚书府,你怎的不去邀请他?若不是先生这次让我们二人一起来, 恐怕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景则!你可知错?

    平白无故被扣一口大锅的书童:?你们刚才在说什么,跟我有关系?

    唐慎:

    书童老实道:是小的错了。

    王溱斥责道:不许再有下次。

    书童:是。

    王溱拉起唐慎的手,轻轻拍了拍。两人如同最要好的兄弟,和春秋时期的君子一样,携手走出花园。王溱情真意切地说道:我们是同门师兄弟,以后定不会再有此事。景则若是想我了,随时可以来尚书府。

    唐慎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觉得王子丰也不过如此,他轻轻松松就把认爹这事糊弄过去了。然而等来到花厅,唐慎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只是说看到王溱、下意识地对他赞美,压根没说过一个字的想他,王子丰这是血口喷人!

    顿时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

    王溱拉着唐慎来到花厅,唐慎敢怒不敢言,只能郁闷地瞪他一眼。等到王溱看他,唐慎又迅速收起视线,认真地道:师兄。

    王溱:师弟果真是想我了,一路上都在看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