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山河不夜天[穿越] > 山河不夜天[穿越]
错误举报

>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66)

    次日,唐慎刚下早朝,大太监季福突然喊住了他。

    唐慎心中大惊,面对季福,他做出受宠若惊的模样,虚身行了一礼,道:季公公。

    季福只是个阉人,唐慎却是四品大官,唐慎给他行了个虚礼,其实并不符合礼法,但季福非常吃用。当初唐慎还做起居郎的时候,就对季福礼遇有加,逢年过节都会送上一份薄礼。如今唐慎官至四品,是勤政殿的中书舍人,依旧这样对待季福,季福脸上的褶子笑得更深了一些。

    他尖声细语地说道:唐大人,官家在垂拱殿等着您呢,您快与奴家走吧。

    唐慎立即跟着季福,来到垂拱殿。

    垂拱殿中,赵辅正翻着一张奏折,见到唐慎来了,他放下折子,笑道:景则来了。

    唐慎作揖行礼:陛下。

    唐慎悄悄看了眼四周,左右两侧坐的起居郎和起居舍人都是生面孔,想来是唐慎走了后,皇帝新调任的。

    赵辅看着唐慎,微笑道:朕许久不见景则,怎的景则还与朕生分了。

    唐慎非常恰当地抬起头,露出感动又感激的表情。

    赵辅将他的小动作看在眼里,他既知道唐慎在刻意讨好自己,他又喜欢这种被逢迎的感觉。况且能一眼看透的官员,赵辅更是喜欢。

    赵辅道:朕年岁大了,近日来朕在垂拱殿中批阅奏折,觉得光线昏暗,不似从前了。

    唐慎连忙道:陛下寿与天齐。

    景则,朕思来想去,觉得这纸糊的窗户,似乎透不了多少光。朕听说,你做了个有趣的东西。说着,赵辅看向季福,季福心领神会,命令小太监端上了一个黄花梨的木盘,上头放着一样晶莹剔透的东西。

    这东西实在惊奇得很,在殿内侍奉的太监们,和起居郎、起居舍人都看得一惊。

    赵辅:抬头瞧瞧。

    唐慎抬起头,视线在对上那只小小的玻璃装精油时,唐慎骤然怔住。

    赵辅看着唐慎错愕的模样,道:这东西,可眼熟?是子丰的东西,有一日他袖中露出了一角,让朕瞧见了,朕便拿来把玩了。透色的琉璃,可真是少见。听子丰说,这是你做出的东西,确有此事?

    唐慎心中百转千绪,他道:臣出自姑苏府唐氏,家中有经营商业。这透色琉璃名为玻璃,是唐氏工坊里的一位工人琢磨出来的。

    是个好东西,该有赏。朕瞧着,不是琉璃石做的?

    唐慎大致说了一下玻璃的原材料。

    他心惊胆战,战战兢兢,但赵辅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又摸了摸那小小的玻璃瓶。

    为朕将这垂拱殿的纸窗,都换了吧。

    是!

    唐慎一身冷汗,手指颤抖地离开垂拱殿。走到皇宫白玉石做的宫道上,唐慎回过身,看向那壮丽雄伟的宫殿。他嘴巴张了张,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说不出话了。

    赵辅的一句话,便让唐家成了皇商,便让玻璃成了唐家的私属!

    唐慎不知道,王溱是怎么做到的。这两个月中,他到底做了什么,能让赵辅对唐慎如此放心,愿意将唐家列为皇商,让玻璃成为唐家的代名词。

    这些日子来,唐慎日夜难眠,他甚至有想过刻意降低玻璃的产量,让这样东西物以稀为贵。

    但王溱为他扫清了一切障碍。

    王子丰

    师兄。

    唐慎轻轻地念着这个名字,胸腔中,心脏剧烈跳动。

    当夜,他提着一箱点心,来到尚书府。

    王溱正在月光下抚琴。说是抚琴,其实只是在调试琴音。他穿着一身青色长衫,长发以玉冠竖起。听到脚步声,王溱抬起头,仿佛早就料到唐慎会来,他轻笑道:小师弟。

    唐慎走进池塘边的亭子,他凝视着王溱,良久,道:我今日,好似收到师兄为我准备的新年礼物了。

    潋潋月光下,白衣少年郎展颜一笑,王溱慢慢抿起了嘴唇。

    第71章

    花园中, 池塘边, 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 微风拂过,荡起阵阵涟漪。

    唐慎把点心盒子放在桌上,王溱朝他伸手示意, 道:坐。

    唐慎坐在石凳上。

    自古君子爱风雅,美人善琴棋书画。这不是说,君子就不能擅长琴棋书画了, 当世有许多才艺双绝的才子, 其中名气最大的,如今就坐在唐慎面前。如果是下棋、写字、作画, 唐慎还能依葫芦画瓢,一样来一点, 附庸风雅。但要是弹琴,唐慎真的是一窍不通。

    他穿越五年, 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考科举上了,哪有功夫去学琴。

    唐慎乖乖坐在一旁,看王溱调试琴音。试完后, 王溱问道:小师弟想听什么?

    唐慎脱口而出:《高山流水》。

    这不能怪唐慎庸俗, 实在是《高山流水》在后世太过知名了,都成了成语。唐慎哪里听过什么古琴曲,只能说出一个《高山流水》。

    王溱顿然失笑,他叹气道:高山流水是两首曲子,分为《高山》与《流水》。

    唐慎:啊, 这样?那师兄两首都弹吗?

    高山流水的古琴谱在太祖时期,因为战乱,已经失传了。现在留存下来的只是残谱。

    接下来王溱没再问唐慎,他直接自己弹了首《广陵散》。

    唐慎摸摸鼻子,知道师兄这是看出自己没这个文化,懒得再问自己,免得自己出糗。他听着这首《广陵散》,其实也没听出是那首曲子,只觉得旋律还算动人。唐慎身为一个现代人,往常听的都是流行歌曲,从未听过这些典雅的古琴曲。他压根欣赏不来。

    然而,望着王溱月光下抚琴的模样,唐慎渐渐有些明白了。

    或许抚琴,听的不只是曲子,更是那个抚琴的人吧。唐慎在心中感叹。

    师兄真的又风雅超脱出了一个新高度!

    这时要是吹一阵风,或许他王子丰就能随风而去,羽化登仙了。

    弹奏完一首《广陵散》,王溱让书童把古琴收走。师兄弟二人在月色下品茶赏月,王溱道:小师弟今日怎的想的起来,到我这尚书府了?

    唐慎心道,你明知道我的来意,况且我来的时候都说了,我收到你的礼物,知道你把玻璃精油送给皇帝,许给我一个皇商的位子了。王子丰这人真是拐弯抹角,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他偏不说,非得让你自个儿跟倒豆子似的,全部说清楚。

    唐慎只能在心里吐槽,表面上对王溱投以敬仰的目光:今日圣上叫我去垂拱殿,将琉璃瓶给我看了。

    王溱叹气道:也是巧合,那日被圣上看到了。圣上十分喜欢,我只能将之送人。小师弟,你不会怪我吧?

    唐慎:

    大尾巴狼,还装!

    唐慎立即道:自然不会,我感激师兄还来不及。圣上命我用这透色琉璃,将垂拱殿的窗户都给换了。自此以后,这琉璃生意便落到了我唐家头上。

    王溱笑着给自己斟茶,他抬头询问唐慎,唐慎把自己的杯子也推了过去。

    唐慎:只是我始终不明白师兄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我是什么人,小师弟忘了吗。

    唐慎一愣:师兄?

    王溱品了口茶,神色淡然:我是当朝户部尚书啊,小师弟。

    唐慎恍然大悟。

    对其他人来说,想安排一个皇商,让唐家能堂而皇之地进入皇帝视线,并不容易。但对王溱来说,他本就是主管这一事务的,这件事由他来做,天经地义。然而王溱说得轻松,以赵辅多疑的性格,他能做到这一点,必然用了唐慎想象不出的手段。

    两个月的计策谋划,只是一句户部尚书,定然不能掩盖。

    然而唐慎还想再问,王溱却不再说了。

    唐慎思索片刻,明白了王溱的意思。他送给王溱一瓶玻璃精油,换来了王溱这么大的回礼。他本就感恩在心,又遇到王溱这样的态度,他定然会更感激。皇帝讲究恩威并施,权臣当然也如此。王子丰其人,官场手段使得淋漓尽致,真不愧是梁诵说过的他生平所见,最会当官、最能当官之人。

    不过,唐慎哪怕想明白了,也对王溱十分感激。

    或许笼络他的心,只是王溱的一个目的。另一方面,王溱对自己的好,唐慎看在眼里。只为了笼络一个四品官员的心,王溱没必要做到如此。他为自己绞尽脑汁、筹谋划策,更是因为他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师弟。

    唐慎道:那瓶黄金缕已经在陛下手中,恐怕再回不来了。我给师兄再做一个,可好?

    王溱眸中带笑,他等的就是唐慎这句话:好。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天色已晚,第二天还要上朝。小厮进入亭子,收拾了桌上的点心、茶水。

    王溱:虽说晚了两个月,但我送的这份新年礼物,小师弟可还喜欢?

    咦?现在又不装了?

    唐慎摸不清王溱的套路,他想了想,决定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喜欢!

    王溱笑了:喜欢便好。

    出乎王溱意料的是,唐慎并没有就此走了。他来到王溱的书房,道:师兄的字笔力雄劲,落笔之处,如龙惊凤舞,我虽然学的是师兄的字,却远远不能胜及。我想向师兄求三个大字。

    王溱挑起一眉:哪三个字?

    百宝阁。

    王溱意味深长地看了唐慎一眼,接着他用一只狼毫毛笔,蘸上墨汁,信笔挥毫,写下了百宝阁三个大字。

    唐慎一看,确实写得极好,等墨汁干了后,他赶紧收下。

    临走时,唐慎从袖子中取出一只小巧精致的锦盒,塞到王溱手里。王溱诧异地看他,唐慎道:给师兄的一些小礼物。

    王溱微笑道:小师弟总是给我送礼,又说不是贿赂,那我只得回礼。看来我今晚又要辗转难眠,思索要给小师弟回什么礼了。

    师兄不是已经把礼物给我了么?

    哦?

    唐慎挥了挥手中的字,道:明日早朝再见,师兄莫要送了。

    目送着唐慎远去的背影,等唐慎走远了,王溱才转身回了尚书府。他换了一身衣服,洗漱一番后,坐在书案后,打开了唐慎塞到他手里的那只锦盒。将锦盒打开一看,王溱竟愕然地怔在原地,良久,他才叹气道:我还当是什么玉佩香囊,原来是一张契约。

    百宝阁一成股份的契约,就这样被王子丰放在了桌上,等睡觉前,将它放在了卧室中的密盒里。

    另一边,唐慎回到家中,却有些睡不着。

    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今天他给王溱送了一份大礼:百宝阁一成的股份!

    或许别人还不明白这一成股份代表什么,可能连王溱都不知道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但唐慎就这么轻轻松松地送出去了。他没有心疼自己的钱,其一,把百宝阁的股份送给王溱,是他对王溱的谢意。王子丰待他的好,他都看在眼里,无以为报,只能送上一成股份。其二,王溱可谓是盛京的地头蛇,还是专管商贾的户部尚书。有他做靠山,百宝阁更是无所畏惧,所向披靡。

    让唐慎失眠的,是他今日看到王子丰抚琴时候的样子。

    明月皎皎,青衣玉冠。

    如果说所有人都说王子丰长得好,皮相出众,气质也非凡,那唐慎绝对同意:他家师兄都是快要成仙的仙人了,哪里是其他凡夫俗子比得了的。但今天晚上的王子丰,更是妙出了一个新境界。

    弹琴果然是耍帅一大利器,我以后要不要也去学个琴?

    唐慎想了想,赶紧放弃这个不靠谱的念头。

    王子丰那叫抚琴如仙乐,轮到他恐怕就是弹棉花似鬼哭,还是别瞎折腾了。

    胡思乱想的小半个时辰,唐慎才终于入睡。

    三月初,正阳门大街上,连在一起的三家铺子同时被神秘买家盘下,闭店重修。

    盛京是大宋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正阳门大街的繁华,自然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但即便是盛京的正阳门大街,也很少看到有人会一下子盘下三个铺子,开一家店。

    这么大的店面,到底是要做什么?

    斜对面一家酒楼的伙计想道:或许是要做染坊,染布料?

    掌柜无语道:谁家染坊会开在正阳门大街?这可是寸土寸金的宝地,哪个人脑子被驴踢了,都不会把工坊开在这儿!

    伙计嘿嘿一笑:那掌柜的,你说这是要作甚呢?三家店面的,全给盘下了,到底是要作甚?

    掌柜道:做什么都和咱们没关系。正阳门大街上这么多家酒楼,哪怕是那千里楼,都不敢这么大手笔,摆这么大的店。这肯定不是做酒楼的,那就随他去了。

    盛京人从正阳门大街上路过,都能见到这三家铺子连着一起装修的场景。酒楼掌柜和伙计能产生好奇心,这些路人自然也能。然而等了半个月,都没见着这三家铺子有什么动静。

    到了四月初二,有人见到细霞楼的陆掌柜走进这家铺子。

    咦,这不是细霞楼的陆掌柜么?难道说,他要在正阳门大街上再开一家做拨霞供的酒楼?

    那定然是不成的。自细霞楼以后,盛京也陆续开了几家只做拨霞供的酒楼。虽说味道不如细霞楼,小二的态度也比细霞楼差远了,但盛京不差做拨霞供的酒楼,陆掌柜怎么可能又开一家这么大的!

    那他到底是要作甚?

    细霞楼到底想做什么?

    又或者说,唐慎到底想做什么?

    王溱手持百宝阁一成的股份,难得也兴致盎然,产生了好奇。

    第72章

    开平二十九年, 四月十六日, 冲马, 煞南。

    宜嫁娶、祭祀、开市、纳财产,忌入宅、伐木、作梁。

    这日清晨,朝阳初升, 只见正阳门大街上,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放眼整个盛京、乃至整个大宋,正阳门大街都是最繁华的街道。此时此刻, 四支舞狮队穿着特殊服饰, 在街道中央表演庆贺。原本能容纳十辆马车并驾齐驱的道路上,被围观百姓堵得水泄不通。

    锣鼓声、唢呐声, 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时不时响起, 震耳欲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