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山河不夜天[穿越] > 山河不夜天[穿越]
错误举报

>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69)

    唐慎心中畏然,自然道:是。

    徐毖:出现以纸代币的事,发生在其他地方,还显得奇怪,但发生在蜀地,就不足为奇。这封折子确实有些意思,放在我这,今日我亲自送给圣上,你先下去吧。

    是。

    唐慎离开了徐毖的屋子,可他心中思绪复杂,无法静下来。

    此时此刻,出现在大宋蜀地的纸币,并不像唐慎记忆里的那样被称为交子,它还没有名字。但唐慎知道,纸币代替铜钱、银子,这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如果做好这件事,定然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甚至将大宋的经济繁荣度再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按照后世那个世界的历史,交子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至少赵辅还在位的时候,不可能。哪怕是唐慎,他这辈子也看不到。

    如何才能加快全国纸币化的进程?

    找徐毖?

    徐相公虽说曾经有雄才伟略,但近些年来,他退居二线,向来与世无争,很少在朝堂政事上发表意见。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和他商量,他定然不会理会。

    唐慎左思右想,他没有回四品官员的屋子,而是来到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共用的堂屋。

    礼部尚书孟阆正在吩咐手下,准备月底的祭祀仪式。忽然见了唐慎,他挑挑眉。

    只见唐慎先敲响门,王溱看到他,露出惊讶的神情。

    王溱:进。

    唐慎走到王溱的桌案前,作揖行礼:下官唐慎,想起昨日有事忘记与尚书大人说了,不知尚书大人现在可有空闲?

    孟尚书故意地笑了一声:我瞧你的官服,似乎是个四品的中书舍人,并非户部的官。怎的,你还有事需要找户部尚书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  孟大人:王子丰三天没怼我了,三天!我浑身不舒服!瞧我怎么戏弄他的小相好!

    第75章

    唐慎站在屋子中央, 往前看是神色淡定的王溱, 往后看是一脸看好戏的礼部尚书孟阆。他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这位礼部尚书孟大人, 可不是个善茬。

    唐慎会试时,就是这位孟大人当主考官。虽说进士们的主考官名义上是皇帝,可硬要说起来, 孟阆也算得上唐慎的恩师了。偏偏这位孟大人,总是喜欢捉弄他。唐慎第一次来勤政殿,当时他还是起居郎, 就被孟尚书好好地戏弄了一番, 强行拉着他在六部之间游街示众!

    四品小官唐大人可惹不起对方,但不意味王溱惹不起。

    只见王溱将茶盏搁下, 青瓷杯座落在檀木桌上,发出咔哒一道清脆声响。王溱看向唐慎, 道:中书舍人与户部自然没太大干系,但中书舍人代天子视天下。如今唐大人来寻我, 定然是因下官犯了事,未曾为国捐躯,呕心沥血。

    唐慎一愣。

    这话落地, 连对面桌子后的孟阆和他身旁的五品礼部官员都呆住了。

    王子丰这是闹的哪一出?

    孟阆反应多快, 他心道:代天子视天下?不就是帮着皇帝整理奏折,把写得天花乱坠、屁话不通的折子,简单地用一两句话概括么!这也叫代天子视天下?那他们这些二品大员,岂不是代天子管天下了?

    还没想明白,王溱又开口了。他指着对面的孟阆, 对唐慎道:唐大人,你可认识这位当朝二品大员?

    唐慎脑子发懵,但他若无其事地行了一礼,道:这位是礼部尚书孟阆孟大人。

    王溱:孟大人心思高洁,日日勤政。天未亮,只见勤政殿漆黑一片中唯独孟大人的堂屋好生点光;日已落,只观芸芸六部衙门唯有礼部衙门夜夜灯明!孟大人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千载难逢的清官。中书舍人代天子视天下,可曾见到二品大员的赤胆忠心,见到孟尚书的一腔热血?

    唐慎:嘛玩意儿?

    这下连孟阆都懵了:???

    等会儿,王子丰这是在夸我?

    孟尚书特意起身,到窗边看了看:天下没下红雨啊!

    王溱站起身,对唐慎道:这般高风亮节的好官,要让百官效仿,让天下人知晓,让陛下记住。唐大人,这两日代天子视礼部政务时,应当禀明陛下,为礼部众官发下蜡烛,赠予油灯。礼部官员每日殚精竭虑,是我辈楷模啊!说完这段话,唐慎和孟阆还一脸懵逼着,王溱便对唐慎道:走吧。

    唐慎跟着王溱离开了屋子,找个地方说悄悄话去了,留下孟阆和五品礼部官员面面相觑。

    良久,孟阆突然反应过来:好你个王子丰,我们礼部何时每日日落不归,在衙门里办公了啊!

    孟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王溱先是一个大帽子扣下来,夸礼部官员各个是百官模范,难道他孟阆还能说不是,我们礼部才没有这么多好官。等夸完了,王溱再说一句,让唐慎把礼部官员的事迹禀告皇帝,让皇帝知道,礼部官员们整天加班加点,为他办事。

    这下假加班,变成了真加班。哪怕以前没加过班,以后也得加班!

    以往王子丰坑人,只坑当事人。孟阆这次,等于把整个礼部拉下水了。

    一旁,五品的礼部官员一脸幽怨,敢怒不敢言。

    孟尚书咬牙切齿:他王子丰真以为我怕了他了?

    五品小官道:尚书大人,王大人毕竟是户部尚书,户部的,户部的一连强调了三遍,您这又何苦呢。

    孟阆:

    户部的官,管钱的!管发工资的!

    孟阆悔不该当初,下定决心再也不去招惹王子丰了。

    孟大人这行为在后世有个词语可以完美概括,叫做嘴贱。只可惜孟大人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无比精辟的词,也只能用十分后悔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唐慎跟着王溱,在勤政殿里七拐八拐,来到一间幽静的屋子。

    唐慎有些惊讶,不知道这是哪儿。

    王溱道:当朝右相,王诠王相公办差的堂屋。今日王相公不在,小师弟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原来是王溱他叔祖的屋子!

    唐慎开门见山,将今天看到的那张折子说了出来。他事无巨细,全部告诉给了王溱。王溱越听,眉头越皱。其他官员可能一时间还不能从一份蜀地奏折中听出异样,但王溱是户部尚书,他执掌户部五年,本就是管钱的。听到以纸代币,王溱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对策。

    但唐慎想了想,还是说出自己的看法。此时屋子中只有他和王溱,他不再叫尚书大人,而是喊上了师兄。

    师兄,大宋闹钱荒的事,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并非户部的官,但钱荒一事,自先帝时期便有。每逢赋税整改,再加上与他国贸易往来,钱税本就很难有定数。除此以外,国库里的铜储备、银储备并不丰裕。本朝开平年间,大宋国力日渐强盛,钱荒也就闹得越来越凶。我觉得,纸钱可以缓解大宋的钱荒!

    王溱目光如炬,看向唐慎。两人对视片刻,王溱道:小师弟的意思,我明白,只是这件事若是不去理会,并非一件大事。但一旦理会了,其中牵扯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如何一朝一夕间并不能看透。

    唐慎哪里不知道。

    别说这个时代了,放在后世,就算由国家掌控货币发行,地球上破产的国家又何止一个两个!纸币代替铜钱、白银、黄金,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它,就是一门极深的学问,唐慎无法揣摩;怎么不把它用坏,更加难懂,唐慎一窍不通!

    但纸币是必然会出现的,早一点出现,对这个时代更好,对大宋的经济更好!

    唐慎心中有无数的话,可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许久后,他望着王溱炽热的目光,只能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我信任师兄。

    王溱微微怔住,俊雅的脸庞上出现一瞬的愕然。接着,他轻轻地笑道:嗯。

    两人没再多说,各自离开。

    唐慎说他信任王溱,不是嘴上说说,他是真的将一切都交给了对方。无论王溱打算不理会这件事,还是就此做一番事,都和唐慎无关了。他本就不擅长这些,交给王溱,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当日下午,徐毖拿了几封折子,进宫觐见赵辅。

    晚上快要下衙时,唐慎收拾好东西刚要出门,便见一个深红色的身影快步从勤政殿大门走了进来。两人撞了个面对面,皆是一愣。

    互相瞧了一眼,唐慎恭敬地作揖:苏大人。

    苏温允勾起唇角:唐大人。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潋滟的眸子里泛起一阵笑意,怎的,下衙了?

    是。虽说不想和苏温允打交道,但苏温允没走的意思,唐慎也只能客套地问道:苏大人是从刺州回来了?

    荆河桥塌一事后,苏温允被赵辅提拔成工部右侍郎,代替了原本的工部右侍郎谢诚的位子。去年,苏温允就去了刺州,督管刺州官道的修建一事,很少在朝中出现。如今他回来了,难道说刺州的官道快要修好了?

    苏温允没回答,而是道:唐大人胖了啊。

    唐慎下意识地:啊?

    都说心宽体胖,我瞧着,唐大人这半年心情不错。苏温允咧开一口洁白的牙齿,露出一个森然的笑容。

    唐慎一脸莫名其妙,告辞离去。

    苏温允的成语是不是学的不大好?心宽体胖他怎么考上进士的?

    唐慎哪里知道,在王溱眼中,他是怎么都嫌瘦,在苏温允眼中,他却咬牙切齿地觉得唐慎胖了。为什么胖了?两年内,一举从七品升官到四品,还升成了四品中书舍人,天子面前的近官!这种升迁速度,换谁不高兴?

    七品升五品容易,五品升四品可难极了。唐慎升四品这一遭,还不是蹭的他苏温允的顺风车?

    现在唐慎在盛京吃好喝好,每日享福。他倒是要去刺州,整日风吹日晒。

    苏大人情绪大极了。

    不过苏大人再怎么怨愤,都对唐慎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次日上早朝时,赵辅状若无意地提了一嘴蜀地出现的以纸代币的事。这位一心修仙的皇帝只是当做笑话,讲来与众臣听的,好像并没有太过重视的意思。不过事情听到百官耳中,却让他们各起了心思。

    六月中旬,太阳大得如同火炉,高悬于空。

    勤政殿每个屋子都配有冰盆给官员们降暑,可四品官员的屋子里挤了太多人,有冰盆也无济于事。唐慎热得满头是汗,但他依旧将官服穿得紧紧的,不敢有一丝懈怠。

    唐慎正翻阅奏折,忽然有个官差进了屋子,将一封信送到唐慎手中。

    其他官员都没注意到这里的事,唐慎愣了愣,将信封拆开。看着上面的字,他目光一凛,悄不作声地把这封信塞进袖中。到了下衙时,唐慎刻意在屋子里等了一会儿,远远的他瞧见王溱从屋子中出来了。

    王溱一眼也看到了唐慎。

    唐慎正要说话,王溱却无视了他,视线越过他,继续向前走,似乎根本没看见他一般。

    唐慎默了默,等王溱走了后,他才离开。

    入了夜,唐慎来到尚书府,被管家迎进门。等了大约一盏茶功夫,王溱从门外走进来。

    唐慎立刻迎了上去:师兄。

    王溱望着他,声音温润,带着一丝无奈:都与你说了,与尔无关。小师弟聪慧过人,自然知晓我的意思,怎的又来了?

    不错,今日王溱特意差人送来的那封信上,只写着六个字

    『万事,与尔无关。』

    第76章

    四围寂静, 尚书府中唯听得到鸟雀蝉鸣。

    唐慎看着王溱无奈的神色, 他哪里不懂对方的意思。

    唐慎从袖中取出下午王溱给的那封信, 他将信打开,又看了一遍。接着走到书桌旁,用蜡烛的火焰点燃信纸。只见信纸噼里啪啦地燃烧起来, 很快就烧成了灰烬。

    唐慎道:师兄的意思,我自然是懂的。只是懂是一回事,我今日来此, 又是另一回事。也不瞒着师兄, 我一来是好奇,好奇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师兄会怎么做。二来是顿了顿,唐慎接着道:二来是担心师兄。

    王溱定定看着唐慎, 片刻后,道:你好奇, 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景则,莫闻、莫问。这才是以你如今地位, 在这官场之中该有的立身之道。至于你的关心

    王溱笑了, 不再说话。

    唐慎摸不清他的意思。

    王子丰这是想干啥,怎么说到一半还不说了?

    以师兄弟二人如今的关系,唐慎刚才说的话真的是肺腑之言,一点都没弄虚作假。唐慎从来不是个心机深沉、多疑善猜忌的人,和王子丰相识三载, 相伴三载,哪怕是块石头,都能捂热了。唐慎也真的信任起了自己这位师兄。

    况且他如今算是半个王党人,他有如今成就,王子丰也有一份功劳。王子丰要害他,等于自断臂膀,得不偿失。

    聪慧如王子丰能干这事?

    唐慎想了想,道:师兄说的,未尝不对。我也知道,虽说我如今是四品中书舍人,可真到了那时候,不过是个小官。但莫闻、莫问,这句话师兄一年前曾经对我说过,然而那时我做到了莫问莫闻,陛下却不允许我继续不闻不问下去。于是我被逼去了刺州,才有了后来的事。

    你去刺州一事,其实也因为我。

    唐慎一愣:因为师兄?

    王溱道:咱们这位陛下,极其善于权衡之术。王溱第一次和唐慎谈论这种朝堂问题,唐慎立即聚精会神,认真地听他说下去,有些事是明面上有的,百官都知道,你也应当知晓了。还有些事,你或许也猜测到了。去岁,我、苏温允和宋循,三人分别去北方,是为了调查四年前,南方雪灾的贪墨案。

    唐慎:这事我猜到了。

    王溱:那你对苏温允其人,了解几何?

    唐慎愣住,他仔细思索回忆:苏大人原先是大理寺少卿,官居四品。我担任起居郎时,时常见到他单身进入登仙台,深受帝宠。如今他又官拜三品工部右侍郎,前途无量。

    和你相比呢?王溱打趣道。

    唐慎顿时哑口无言,憋了半天,才道:师兄莫要揶揄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