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门派的小狼狗惦记我[重生]——东家书(
喻识难得尴尬,慌忙找补:我那是不想,我想的话,还不是前赴后继地上来人!
封弦高深莫测地一颔首:您开心就好。
堂内此时一声惊锣,打断了众人闲聊。兴致勃勃的花月楼,登时安静下来,只余细碎的窃窃私语。
雅间正对面低垂的银丝红帐缓缓自堂中升起,现出二楼的布置精巧舞台。
穿红着绿的老鸨扶着鬓边的花,随意念了些雅致贺词,这花魁娘子的献舞就开始了。
喻识一行白担心了半日,花魁娘子的这支舞竟是个老少咸宜的节目,演话本似的,又唱又跳,没有一眼不方便看之处。
讲的还是第一剑修生前的故事。
喻识上辈子最讨厌旁人编排些不尽不实的东西,硬安在他身上,这辈子换了个旁观身份,竟发觉这些编排格外有意思。
这台上自喻识尚流浪俗尘的幼时开始讲,第一幕戏里,那花魁娘子便扮作顾夫人,演的是同喻岱长老一道将喻识从魔修手中救出来之事。
数百年前的修真界尚处于除魔之战中,四方魔修遍生,有一种极为阴邪的法术,名唤噬婴,以幼子为容器,凭其体内灵气,吸引豢养生人魂魄。一童养十魂,待幼童灵气被分食干净,恶灵便破体而出。
此过程极为痛苦,幼童心性又天然至纯,恶灵一出便带着极其凶煞的怨气,魔修再以魔物为引,将其炼化,以增长修为。
世人皆知,第一剑修喻识幼时就有过如此遭遇。
且因根骨奇绝,还被魔修强行贯通经脉,引天地灵气进体入道,吸引凶煞之物。喻岱找到他时,他体内已养了近百道凶灵。
这段故事几乎完全属实,扮演喻识的小孩子带着哭腔的唱调一出,堂内陆陆续续地有人掩面而泣。
陶颂别过眼去,根本没敢看。崔淩倒看得十分动容,帮着哭得稀里哗啦的长瀛顺气。
倒是喻识本人心下未起波澜,世事祸福相依,若非因此,他怎么会有幸认识云台门,一脚踏入修真界呢?
是以他使了传音术,安慰大失常态的封弦:当年之事,真的与你无关。这许多年过去,我不都还活得好好的?
封弦略略回神:我知道你不计较,但若当年我拦着你......
喻识笑笑:命数机缘都是天定的。我从未怪你,一直都盼着你能早点不在意。
封弦默然,他这辈子,怕是都不可能不在意。
当年之事,是他心下的一道坎,迈不过去。
他与喻识,自懂事起就在一处了。他有个名字,喻识连个名字都没有。
他年岁太小,记不清家人死于战乱还是灾荒,有人生他,却无人养他。两人是连做短工都无人要的年纪,走街串巷地搜罗百家剩饭,东拣一把,西摸半碗,还得提防野狗抢食。
冬日天寒,且近薄暮,两个小孩抱在一起取暖,饿得头昏眼花,忽瞧见一家高高院墙内伸出数段桃树枝,还结着硕大丰盈的果子。
封弦馋得流口水,喻识托他上去,他坐在高耸的院墙上,兴奋地摘了一兜果子,一瞥眼却瞧见院墙内立着一阴鸷面孔,眸如蛇蝎,幽深地盯着他,不知从哪里变出一支□□,抬手就要将他射下来。
他心中大惊,慌忙躲避。喻识此时刚刚搭好石头茅草爬上来,见状忙抱着他从墙上翻下来。
院墙太高,喻识护着他掉下来,左眼下被地上尖利砖石深深划破一道伤痕,满怀鲜嫩桃子摔了个稀烂。
他顾不得这许多,拉着喻识就跑。转过巷口时,眼角余光却瞥见墙内之人突然现身在那一堆烂桃子当中。
那人手持一奇怪纸张,沾了沾碎石上的鲜血,嘴角扯出一道狰狞的狂喜。
封弦吓得一颗心险些跳出来,再不敢多看一眼,慌忙往前跑。
院墙内的人似乎非要追究这几个破桃子,不罢休地一直追着他们不放。天色渐渐暗下来,二人东躲西藏,一路跑到城外荒僻的破陋小庙。
喻识利索地将他推到茅草垛里:你先躲好,我比你跑得快,我把他们引进林子,里面都是猎户的陷阱,逮兔子似的,肯定一逮一个准。
外面黑洞洞地仿佛要吃人,封弦直觉不好,喊着拉着拦他,喻识力气比他大,挣开就跑了。
封弦睁着眼在茅草堆里等了一夜,喻识再也没有回来。
他跟着云台门的喻长老把人救出来的时候,喻长老说,幸亏喻识有这副举世罕见的根骨,得了魔修几分青眼,才勉强留了一口气在。
换句话的意思是,若当初他也被一同抓走,早就死了。
喻识被折磨得失了人样,修养了足足一年才大好。只有左眼下那道伤,无论如何都留了个痕迹。
喻长老视他如亲子,辗转托了一位器丹医三修的隐世高人来看,都没有什么法子。
于是封弦舍了云台门,执意要拜那位东奔西走的高人作师父,颠沛流离地开始修习。
他想着,若有一天比这个老头子厉害了,说不定就能治好喻识的脸了。
后来世人皆说,第一剑修面容是白璧微瑕,更显得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封弦却不这样想,他一定要把喻识的脸治好。
那是他欠喻识的,他一辈子也还不清。
第18章 剑修的便宜儿子
这头段故事演得活灵活现,赢了个满堂彩。
喻识瞧着,那花魁娘子也无任何异样,除了把他一剑砍十人的师娘演得过于柔弱可亲,没有一丝不妥之处。
第二幕戏演的是喻识于仙门大比上初次露面的情形。花魁娘子演了位胡诌门派里胡诌出来的绝世美人,同少年喻识一见钟情。
这段戏纯粹瞎编,喻识同堂下诸人一样,嗑着瓜子喝着茶,看得津津有味。其中一段小调编得颇为上口,他还跟着哼了两段。
崔淩悄悄扯了扯陶颂:不过是个故事,过眼就忘了,你上什么心?
陶颂黑着一张脸,望着那花魁同台上的第一剑修缠绵调情,猛灌数杯苦茶。
好不容易挨过了第二幕戏,第三幕戏却更为胡说八道。说这喻识于小蛮山除妖时,与此女修私定终身,然这女修的门派遭贼人所害,她一朝流落风尘,辗转卖艺为生。
那花魁香肩半露地偎在喻识怀里时,陶颂手里颤颤巍巍的杯子,终于咔嚓一声,碎了个干净。
喻识被惊得一回头:怎么了?被小蛮山这不要脸的妖怪气着了?又安慰他:别急,第一剑修马上砍死它了。
崔淩笑笑打圆场:前辈别见怪,当年小蛮山除妖五派联手,阿颂和我也在。这段唱词过于假了,阿颂有些看不过眼。
小蛮山妖邪横生,昔日除妖时,确实有让各家小辈跟着长见识。
喻识实在想不起来了,好奇道:你先前说的救命之恩,就是在小蛮山?
陶颂缓和了些神色,点点头。顿了一下,又不满道:云台门的文漆前辈分明将小蛮山一役,写了话本又画了册子,世人却非喜欢些不着调的说辞。
文漆便是喻识的小师弟,平素喜欢写话本子,还喜欢画画。都不是些正经事,昔日在云台,都数不清烧了多少,又因此挨了多少手板子。
大师兄孟弋倒是帮着藏了不少,只是师父看得严,连喻识都没怎么见过,自然流传不广。
喻识倒对当年之物颇为怀念,又问道:这么说,当年的话本你有?
陶颂眼神躲闪:我没有。
喻识不信:别小气嘛,拿出来给我看一眼呗。
陶颂理直气壮:我真没有。
贴身的一本小册子被他翻来覆去摩挲了许多年,皱皱巴巴的,他才不好意思拿出来。
再说了,我家剑修凭什么给你们看!
陶颂愈发有底气:当年的话本画册本就不多,我没那个本事能弄到一本。
这话在理,喻识品了品,又惊觉:那你在河边,原来真看的是那...那种书?
居然忘了这茬,陶颂心下一急,长瀛突然抬头:那种书是什么书?
陶颂与喻识一齐开口:别问!
长瀛委屈巴巴地咽下一块核桃酥,又扒拉了一下崔淩:是不是阿淩平时看的书?
崔淩慌乱不已地解释:你们别误会,我看的是医书,书上有讲男......他面色绯红:不是前辈说阿颂看的那种书。
我没看!陶颂简直百口莫辩。
封弦忙端着和蔼可亲的架子打圆场:没事没事,年轻人嘛,血气方刚的,看两眼多正常呐!理解理解。
就这破事儿还说不清楚了!陶颂愤愤塞了口点心,索性闭了嘴。
戏台上已不知演到何处了,似乎是久别重逢,花魁娘子哭得声泪俱下,一张俏脸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这花魁跳了一晚,连个迷魂术都没动过,陶颂越发担心,怕是后招凶险。
正想着正事,雅座隐蔽的入口忽然钻出来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一时与陶颂大眼对小眼。
陶颂一愣,那小娃娃突然嘤嘤哭起来,扑过来抱着他的腿:爹爹,我总算找到你了!
陶颂拿着点心的手一顿。
五个人同时一怔。
喻识最先回过神,悄悄觑了一眼崔淩惊疑不定的神情,心道我家傻儿子真是好运气,少一个劲敌!
还没等他开心上头,那小娃娃就兀自抹抹眼泪,偷偷瞧了瞧陶颂始终冷俊的一张脸,害怕地缩回了手。
小孩打量了一圈这五个人,瞅准了最温和的脸,一模一样的架势,又扑入喻识怀里:爹爹,我总算找到你了!宝儿好久没见过爹爹了,宝儿差点认错了人!
五个人又是一怔。
这次换长瀛惊疑不定了:这就是你新养的小狐狸?
不是,儿啊,你听我说,你爹我真没背着你在外面养狐狸!
喻识正要解释,这明显碰瓷的便宜儿子一把搂住了他的腰,对长瀛炫耀道:我是爹爹的正经儿子,才不是什么小狐狸!
长瀛目瞪口呆,嘴角点心屑啪嗒掉了。
喻识忙一把将小孩从怀里扯出来:呸呸呸,谁是你爹爹,我只有小狐狸,没有儿子!
宝儿抱着他胳膊不撒手:爹爹你不要宝儿了吗?爹爹你居然不认宝儿呜呜呜...爹爹你知道宝儿等你等得有多苦吗......
这一口一个爹爹叫得喻识头有两个大。
封弦忽然生了些犹豫,使了个传音术:你不会...真和哪个花魁娘子有儿子吧?
我呸!喻识连传音术也没使,急得脱口而出,长瀛傻你也傻啊!我连手都没拉过,上哪儿生儿子去!再说了,我生儿子也不能起名叫宝儿啊,这什么烂大街的名字!
宝儿抽抽涕涕地蹭他一袖子眼泪:爹爹你居然嫌弃我...娘亲给我取的名字,爹爹也嫌弃娘亲了是不是!爹爹不来看我们,一定是嫌弃我们了.....
喻识心道,我一身清白还能毁在这花月楼不成,扬声就喊人前来。
有一容长脸蛋的婢子垂头进来:公子有何事?
喻识拎着小孩后领:这哪儿来的小毛孩?快领走!
那婢子应了一声,宝儿突然掐着喻识手臂往他怀里躲了躲。
来别害怕,我带你出去。那婢子轻声慢语,缓步走上前来。
宝儿猛然满面惊恐,身子抖如筛糠,一闪身紧紧抱住喻识:公子快带我走!她逼我进来缠着你们的!快......
梁上银钩一动,珠幔宝帘四下散落飞扬,那婢子狞笑着抬头,一张血色尽失的素面,骤然裂开一条缝来,自头至脚裂成无数血肉碎块飞散出去,数十道怨灵交缠着飞出。
封弦眼疾手快地祭出纳海钟,捏了个诀,雅间内金光四射,交杂着山月的寒冽剑气,连收带斩,霎时将怨气清理殆尽。
变故陡生,喻识一手抱着宝儿,松开捂住他眼的手,深深皱眉:怎么回事?
宝儿紧紧搂着他脖子,慌忙朝着楼下大喊:大家快跑啊!都是坏人!全是坏人啊!
他这一嗓子并方才擦出的碎肉惊得堂内一阵混乱,乌压压一众人还未回过神,人群中便突然炸开数十个人影,恶灵怨气瞬间升腾而起,浓烈的血腥气充盈满室,哀切哭嚎同奔走求援掺杂一起,不绝于耳。
花团锦簇的阁楼,瞬间自人间天堂化为修罗地狱。
怨灵数量实在太多,纳海钟封住花月楼上下,浩然清气只震收了十之有一的怨灵,若不速战速决,这数万恶灵冲出道法封印,潜入人流涌动的临安城,是迟早的事。
山月已然出鞘,陶颂略带担忧地回过头,喻识只叮嘱:不用管我们,救人要紧!
陶颂一道清冷剑意斩杀面前怨灵,回身道:你快带着孩子走!
喻识示意他安心,随即一怔,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
崔淩也将长瀛推了过来:长老,长瀛是妖族中人,极易被怨气惑心,劳你也带他先走。说罢也拔剑飞身下去。
喻识一手抱着娃,一手牵着娃,顿时满心凌乱:我堂堂第一剑修什么时候成这种角色了?
封弦问道:你怎么样?
喻识运了一回真气,距离开燕华至今,竟一丝都没有好转。
他微微蹙眉:纳海钟撑不住,这里需要人手,你看着他俩,我要下去。
封弦正要想旁的对策,忽然自对面缭绕黑影间跃出一人,琐碎衣带飘飘散散地随周身真气拂动,环珮微响,额间一点黑气,正是咿咿呀呀吊着嗓子唱了半日的花魁娘子。
二人同时警觉,那花魁忽然反手捏咒,撕碎了一道恶灵,腥重血气散了一身。
云台门的破风诀?喻识大为疑惑。
宝儿转过头来,惊喜道:花魁娘亲!
那花魁衣袖飘忽,连杀数道怨灵,扬唇一笑,眼角尽是柔和慈爱:听话,你跟着公子先走,娘亲马上就去找你。
宝儿十分乖巧地环住喻识脖子,那花魁郑重行了一礼,飞速道:我误入魔道,承蒙正道云台门相救,此事说来话长,长老若信得过我,快带着这孩子走,城北二十里余氏山庄相见。奴家还有要紧事托诸位长老相救。
说罢转身就奔向缭绕怨灵丛中。
封弦略一沉吟:若是计谋,单凭我也杀得了她。你先走,这两个孩子留下来只会越来越危险。
喻识看了眼宝儿惊惶神色,留了句你们多保重,便带着两个小家伙自窗子飞奔而出。
恋耽美
封弦高深莫测地一颔首:您开心就好。
堂内此时一声惊锣,打断了众人闲聊。兴致勃勃的花月楼,登时安静下来,只余细碎的窃窃私语。
雅间正对面低垂的银丝红帐缓缓自堂中升起,现出二楼的布置精巧舞台。
穿红着绿的老鸨扶着鬓边的花,随意念了些雅致贺词,这花魁娘子的献舞就开始了。
喻识一行白担心了半日,花魁娘子的这支舞竟是个老少咸宜的节目,演话本似的,又唱又跳,没有一眼不方便看之处。
讲的还是第一剑修生前的故事。
喻识上辈子最讨厌旁人编排些不尽不实的东西,硬安在他身上,这辈子换了个旁观身份,竟发觉这些编排格外有意思。
这台上自喻识尚流浪俗尘的幼时开始讲,第一幕戏里,那花魁娘子便扮作顾夫人,演的是同喻岱长老一道将喻识从魔修手中救出来之事。
数百年前的修真界尚处于除魔之战中,四方魔修遍生,有一种极为阴邪的法术,名唤噬婴,以幼子为容器,凭其体内灵气,吸引豢养生人魂魄。一童养十魂,待幼童灵气被分食干净,恶灵便破体而出。
此过程极为痛苦,幼童心性又天然至纯,恶灵一出便带着极其凶煞的怨气,魔修再以魔物为引,将其炼化,以增长修为。
世人皆知,第一剑修喻识幼时就有过如此遭遇。
且因根骨奇绝,还被魔修强行贯通经脉,引天地灵气进体入道,吸引凶煞之物。喻岱找到他时,他体内已养了近百道凶灵。
这段故事几乎完全属实,扮演喻识的小孩子带着哭腔的唱调一出,堂内陆陆续续地有人掩面而泣。
陶颂别过眼去,根本没敢看。崔淩倒看得十分动容,帮着哭得稀里哗啦的长瀛顺气。
倒是喻识本人心下未起波澜,世事祸福相依,若非因此,他怎么会有幸认识云台门,一脚踏入修真界呢?
是以他使了传音术,安慰大失常态的封弦:当年之事,真的与你无关。这许多年过去,我不都还活得好好的?
封弦略略回神:我知道你不计较,但若当年我拦着你......
喻识笑笑:命数机缘都是天定的。我从未怪你,一直都盼着你能早点不在意。
封弦默然,他这辈子,怕是都不可能不在意。
当年之事,是他心下的一道坎,迈不过去。
他与喻识,自懂事起就在一处了。他有个名字,喻识连个名字都没有。
他年岁太小,记不清家人死于战乱还是灾荒,有人生他,却无人养他。两人是连做短工都无人要的年纪,走街串巷地搜罗百家剩饭,东拣一把,西摸半碗,还得提防野狗抢食。
冬日天寒,且近薄暮,两个小孩抱在一起取暖,饿得头昏眼花,忽瞧见一家高高院墙内伸出数段桃树枝,还结着硕大丰盈的果子。
封弦馋得流口水,喻识托他上去,他坐在高耸的院墙上,兴奋地摘了一兜果子,一瞥眼却瞧见院墙内立着一阴鸷面孔,眸如蛇蝎,幽深地盯着他,不知从哪里变出一支□□,抬手就要将他射下来。
他心中大惊,慌忙躲避。喻识此时刚刚搭好石头茅草爬上来,见状忙抱着他从墙上翻下来。
院墙太高,喻识护着他掉下来,左眼下被地上尖利砖石深深划破一道伤痕,满怀鲜嫩桃子摔了个稀烂。
他顾不得这许多,拉着喻识就跑。转过巷口时,眼角余光却瞥见墙内之人突然现身在那一堆烂桃子当中。
那人手持一奇怪纸张,沾了沾碎石上的鲜血,嘴角扯出一道狰狞的狂喜。
封弦吓得一颗心险些跳出来,再不敢多看一眼,慌忙往前跑。
院墙内的人似乎非要追究这几个破桃子,不罢休地一直追着他们不放。天色渐渐暗下来,二人东躲西藏,一路跑到城外荒僻的破陋小庙。
喻识利索地将他推到茅草垛里:你先躲好,我比你跑得快,我把他们引进林子,里面都是猎户的陷阱,逮兔子似的,肯定一逮一个准。
外面黑洞洞地仿佛要吃人,封弦直觉不好,喊着拉着拦他,喻识力气比他大,挣开就跑了。
封弦睁着眼在茅草堆里等了一夜,喻识再也没有回来。
他跟着云台门的喻长老把人救出来的时候,喻长老说,幸亏喻识有这副举世罕见的根骨,得了魔修几分青眼,才勉强留了一口气在。
换句话的意思是,若当初他也被一同抓走,早就死了。
喻识被折磨得失了人样,修养了足足一年才大好。只有左眼下那道伤,无论如何都留了个痕迹。
喻长老视他如亲子,辗转托了一位器丹医三修的隐世高人来看,都没有什么法子。
于是封弦舍了云台门,执意要拜那位东奔西走的高人作师父,颠沛流离地开始修习。
他想着,若有一天比这个老头子厉害了,说不定就能治好喻识的脸了。
后来世人皆说,第一剑修面容是白璧微瑕,更显得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封弦却不这样想,他一定要把喻识的脸治好。
那是他欠喻识的,他一辈子也还不清。
第18章 剑修的便宜儿子
这头段故事演得活灵活现,赢了个满堂彩。
喻识瞧着,那花魁娘子也无任何异样,除了把他一剑砍十人的师娘演得过于柔弱可亲,没有一丝不妥之处。
第二幕戏演的是喻识于仙门大比上初次露面的情形。花魁娘子演了位胡诌门派里胡诌出来的绝世美人,同少年喻识一见钟情。
这段戏纯粹瞎编,喻识同堂下诸人一样,嗑着瓜子喝着茶,看得津津有味。其中一段小调编得颇为上口,他还跟着哼了两段。
崔淩悄悄扯了扯陶颂:不过是个故事,过眼就忘了,你上什么心?
陶颂黑着一张脸,望着那花魁同台上的第一剑修缠绵调情,猛灌数杯苦茶。
好不容易挨过了第二幕戏,第三幕戏却更为胡说八道。说这喻识于小蛮山除妖时,与此女修私定终身,然这女修的门派遭贼人所害,她一朝流落风尘,辗转卖艺为生。
那花魁香肩半露地偎在喻识怀里时,陶颂手里颤颤巍巍的杯子,终于咔嚓一声,碎了个干净。
喻识被惊得一回头:怎么了?被小蛮山这不要脸的妖怪气着了?又安慰他:别急,第一剑修马上砍死它了。
崔淩笑笑打圆场:前辈别见怪,当年小蛮山除妖五派联手,阿颂和我也在。这段唱词过于假了,阿颂有些看不过眼。
小蛮山妖邪横生,昔日除妖时,确实有让各家小辈跟着长见识。
喻识实在想不起来了,好奇道:你先前说的救命之恩,就是在小蛮山?
陶颂缓和了些神色,点点头。顿了一下,又不满道:云台门的文漆前辈分明将小蛮山一役,写了话本又画了册子,世人却非喜欢些不着调的说辞。
文漆便是喻识的小师弟,平素喜欢写话本子,还喜欢画画。都不是些正经事,昔日在云台,都数不清烧了多少,又因此挨了多少手板子。
大师兄孟弋倒是帮着藏了不少,只是师父看得严,连喻识都没怎么见过,自然流传不广。
喻识倒对当年之物颇为怀念,又问道:这么说,当年的话本你有?
陶颂眼神躲闪:我没有。
喻识不信:别小气嘛,拿出来给我看一眼呗。
陶颂理直气壮:我真没有。
贴身的一本小册子被他翻来覆去摩挲了许多年,皱皱巴巴的,他才不好意思拿出来。
再说了,我家剑修凭什么给你们看!
陶颂愈发有底气:当年的话本画册本就不多,我没那个本事能弄到一本。
这话在理,喻识品了品,又惊觉:那你在河边,原来真看的是那...那种书?
居然忘了这茬,陶颂心下一急,长瀛突然抬头:那种书是什么书?
陶颂与喻识一齐开口:别问!
长瀛委屈巴巴地咽下一块核桃酥,又扒拉了一下崔淩:是不是阿淩平时看的书?
崔淩慌乱不已地解释:你们别误会,我看的是医书,书上有讲男......他面色绯红:不是前辈说阿颂看的那种书。
我没看!陶颂简直百口莫辩。
封弦忙端着和蔼可亲的架子打圆场:没事没事,年轻人嘛,血气方刚的,看两眼多正常呐!理解理解。
就这破事儿还说不清楚了!陶颂愤愤塞了口点心,索性闭了嘴。
戏台上已不知演到何处了,似乎是久别重逢,花魁娘子哭得声泪俱下,一张俏脸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这花魁跳了一晚,连个迷魂术都没动过,陶颂越发担心,怕是后招凶险。
正想着正事,雅座隐蔽的入口忽然钻出来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一时与陶颂大眼对小眼。
陶颂一愣,那小娃娃突然嘤嘤哭起来,扑过来抱着他的腿:爹爹,我总算找到你了!
陶颂拿着点心的手一顿。
五个人同时一怔。
喻识最先回过神,悄悄觑了一眼崔淩惊疑不定的神情,心道我家傻儿子真是好运气,少一个劲敌!
还没等他开心上头,那小娃娃就兀自抹抹眼泪,偷偷瞧了瞧陶颂始终冷俊的一张脸,害怕地缩回了手。
小孩打量了一圈这五个人,瞅准了最温和的脸,一模一样的架势,又扑入喻识怀里:爹爹,我总算找到你了!宝儿好久没见过爹爹了,宝儿差点认错了人!
五个人又是一怔。
这次换长瀛惊疑不定了:这就是你新养的小狐狸?
不是,儿啊,你听我说,你爹我真没背着你在外面养狐狸!
喻识正要解释,这明显碰瓷的便宜儿子一把搂住了他的腰,对长瀛炫耀道:我是爹爹的正经儿子,才不是什么小狐狸!
长瀛目瞪口呆,嘴角点心屑啪嗒掉了。
喻识忙一把将小孩从怀里扯出来:呸呸呸,谁是你爹爹,我只有小狐狸,没有儿子!
宝儿抱着他胳膊不撒手:爹爹你不要宝儿了吗?爹爹你居然不认宝儿呜呜呜...爹爹你知道宝儿等你等得有多苦吗......
这一口一个爹爹叫得喻识头有两个大。
封弦忽然生了些犹豫,使了个传音术:你不会...真和哪个花魁娘子有儿子吧?
我呸!喻识连传音术也没使,急得脱口而出,长瀛傻你也傻啊!我连手都没拉过,上哪儿生儿子去!再说了,我生儿子也不能起名叫宝儿啊,这什么烂大街的名字!
宝儿抽抽涕涕地蹭他一袖子眼泪:爹爹你居然嫌弃我...娘亲给我取的名字,爹爹也嫌弃娘亲了是不是!爹爹不来看我们,一定是嫌弃我们了.....
喻识心道,我一身清白还能毁在这花月楼不成,扬声就喊人前来。
有一容长脸蛋的婢子垂头进来:公子有何事?
喻识拎着小孩后领:这哪儿来的小毛孩?快领走!
那婢子应了一声,宝儿突然掐着喻识手臂往他怀里躲了躲。
来别害怕,我带你出去。那婢子轻声慢语,缓步走上前来。
宝儿猛然满面惊恐,身子抖如筛糠,一闪身紧紧抱住喻识:公子快带我走!她逼我进来缠着你们的!快......
梁上银钩一动,珠幔宝帘四下散落飞扬,那婢子狞笑着抬头,一张血色尽失的素面,骤然裂开一条缝来,自头至脚裂成无数血肉碎块飞散出去,数十道怨灵交缠着飞出。
封弦眼疾手快地祭出纳海钟,捏了个诀,雅间内金光四射,交杂着山月的寒冽剑气,连收带斩,霎时将怨气清理殆尽。
变故陡生,喻识一手抱着宝儿,松开捂住他眼的手,深深皱眉:怎么回事?
宝儿紧紧搂着他脖子,慌忙朝着楼下大喊:大家快跑啊!都是坏人!全是坏人啊!
他这一嗓子并方才擦出的碎肉惊得堂内一阵混乱,乌压压一众人还未回过神,人群中便突然炸开数十个人影,恶灵怨气瞬间升腾而起,浓烈的血腥气充盈满室,哀切哭嚎同奔走求援掺杂一起,不绝于耳。
花团锦簇的阁楼,瞬间自人间天堂化为修罗地狱。
怨灵数量实在太多,纳海钟封住花月楼上下,浩然清气只震收了十之有一的怨灵,若不速战速决,这数万恶灵冲出道法封印,潜入人流涌动的临安城,是迟早的事。
山月已然出鞘,陶颂略带担忧地回过头,喻识只叮嘱:不用管我们,救人要紧!
陶颂一道清冷剑意斩杀面前怨灵,回身道:你快带着孩子走!
喻识示意他安心,随即一怔,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
崔淩也将长瀛推了过来:长老,长瀛是妖族中人,极易被怨气惑心,劳你也带他先走。说罢也拔剑飞身下去。
喻识一手抱着娃,一手牵着娃,顿时满心凌乱:我堂堂第一剑修什么时候成这种角色了?
封弦问道:你怎么样?
喻识运了一回真气,距离开燕华至今,竟一丝都没有好转。
他微微蹙眉:纳海钟撑不住,这里需要人手,你看着他俩,我要下去。
封弦正要想旁的对策,忽然自对面缭绕黑影间跃出一人,琐碎衣带飘飘散散地随周身真气拂动,环珮微响,额间一点黑气,正是咿咿呀呀吊着嗓子唱了半日的花魁娘子。
二人同时警觉,那花魁忽然反手捏咒,撕碎了一道恶灵,腥重血气散了一身。
云台门的破风诀?喻识大为疑惑。
宝儿转过头来,惊喜道:花魁娘亲!
那花魁衣袖飘忽,连杀数道怨灵,扬唇一笑,眼角尽是柔和慈爱:听话,你跟着公子先走,娘亲马上就去找你。
宝儿十分乖巧地环住喻识脖子,那花魁郑重行了一礼,飞速道:我误入魔道,承蒙正道云台门相救,此事说来话长,长老若信得过我,快带着这孩子走,城北二十里余氏山庄相见。奴家还有要紧事托诸位长老相救。
说罢转身就奔向缭绕怨灵丛中。
封弦略一沉吟:若是计谋,单凭我也杀得了她。你先走,这两个孩子留下来只会越来越危险。
喻识看了眼宝儿惊惶神色,留了句你们多保重,便带着两个小家伙自窗子飞奔而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