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这病治不了,也得治 > 这病治不了,也得治
错误举报

>这病治不了,也得治——季阅(63)

    乌达想了想,嘴上先答应了。
    他转悠几回,有些不死心。
    然而寒翠宫静悄悄的,侍女行走稳当,表情平静轻松,一点都不像往日皇后头痛时的慌乱模样。
    乌达白来半天,连宋春景的影子都没见到,只好悻悻然先回去。
    到了刑部,太子坐在正中椅子上,正在审人。
    乌达飞快扫了一眼场中景象:
    李元昆单手血肉模糊,嘴里勒着棉布,是为了避免他叫喊出声。
    满头大汗像是刚刚被水迎头浇过,刑具一松,他紧紧一闭眼睛,全身簌簌抖个不停。
    乌达收回视线,默默站在转角处等。
    太子对着场中冷冷一笑,这些罪行,认不认?
    荔王先是浑身颤抖看着李元昆,然后猛的转头,神情激愤,双眼发红盯着太子。
    他怒吼:这是屈打成招!
    太子欣赏了一会儿他气急的表情,我可没有打你,何来屈打成招一说?
    你有什么酷刑,朝着我来!荔王咬着牙,从唇齿间磨出几个字,这些事都同元昆无关!
    哦?太子轻轻一挑眉,扯着嘴角笑了笑,那同谁有关?
    荔王顷刻哑火,恨不得呲出牙来,狠狠瞪着他。
    太子转开视线,乌达立刻远远朝着他行礼,然后走了过去。
    行了。太子见他回来,立刻摆了一下手。
    侍卫停下手中动作。
    他指尖敲了桌子一下,无比轻松道:歇一会儿,再换一只手。
    侍卫上前给李元昆另一只手换上刑具,这间隙中,乌达抵达他面前。
    他身后无人,太子猜到肯定没有请来人。
    乌达低声解释道:成芸姑姑请宋太医去了寒翠宫,说是皇后娘娘头痛的厉害,一时半会出不来。
    太子目光微凝,看着他。
    但是寒翠宫中人人神态自若,不像是娘娘病了的样子。乌达继续道。
    太子一动,绷着脸缓缓站起身。
    乌达将椅子拉开,好方便他出来。
    太子往外走,对何厚琮道:剩下的交给你了。
    是。何厚琮赶忙应了。
    李琛!荔王猛地朝他大喝:你滥用私刑,屈打成招,我不服!
    太子可不管他服不服,脚下半步未停,匆匆走了出去。
    乌达将手扶在刀柄上,跟上太子脚步。
    护卫队即刻动身,都坠在后面。
    动作与脸上寒煞之气同乌达如出一辙。
    何厚琮送完太子,直起腰身同侍郎对视一眼。
    侍郎激烈摇头,示意什么都没看见,你拿主意。
    场中红白交错,鲜血溅的到处都是,正是紧要时刻。
    说不定再来一下就能审出个结果来。
    太子却丢下这一屋子人走了。
    何厚琮犹豫片刻,看了看场中人和都看着他等他吩咐的大小官员。
    他深觉肩担重任,丝毫马虎不得,于是认真思量后道:侍卫长大人,您看,咱们如果开始审问,可否继续用刑呀?
    侍郎深以为他问到了刀刃上,朝他竖了竖大拇指。
    刑部不比大理寺,涉世皇亲犯案,扔在大理寺,那便是与庶民同罪,若是搁在刑部,那除非主审同为皇亲,或者官职更高的人才能全权做主。
    官职低的人是不能随意动用酷刑的。
    否则滥用私刑就算是小事,侮辱皇室的罪名可就大了。
    留在当场陪审的东宫侍卫长接到询问不敢擅作主张,朝着何厚琮郑重其事一点头,飞快的去了。
    他快马加鞭一路急行,终于赶在太子进宫前追上马车。
    殿下,他隔着一层车厢,将耳朵凑了上去,低声问:何大人问,可否继续刑?
    即便刻意放缓呼吸,那厚重喘息声仍旧听的人心脏直跳。
    那昭示着他一路疾驰片刻未歇。
    可。太子应了一声。
    侍卫长听他语气并没有听出什么多余情绪来。
    因着这一插曲到来,使疾行的马车缓下来许多。
    去吧。太子道。
    侍卫长气还没喘匀实,就被他统共三个字打发了。
    他还要再请示细节,乌达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轻摇了摇头。
    太子心情不太好。
    侍卫长立刻懂了。
    他登时屏住气,无声的告退,折返回刑部大牢。
    寒翠宫。
    除了内室隐约传出来人声,外头仍旧静悄悄的。
    夙愿站在门口值守,不停打量着路过门前窗前的人,略有靠近些的,甚至脚步稍慢一些都被她一一喝退,不准再靠近。
    时间约过了一炷香。
    太子未经通报,只身进了内院,夙愿立刻提高声音:殿下怎么来了?娘娘正念着您呢。
    里头声音立刻停了,与外头一样变得静悄悄的。
    内室的门下一刻打开,成芸从里头出来,福身行了一礼,殿下请进。
    太子无声一点头,一手下垂,一手背在身后,目不斜视进了室内。
    皇后坐在榻上抬着头看着他进来的方向,刚一露面,便露出一个微笑,太子来了。
    给母后请安。太子行礼起身,边道。
    起来吧。皇后收回视线。
    太子低头一看,前头跪着的人,果然是宋春景。
    他走上前去,不等皇后说话,便坐在了边上的椅子上。
    太医院甚忙,宋太医怎么有空来寒翠宫了?他问。
    皇后登时笑一声,是本宫叫他来了,晨起有些头痛,叫他来看看。
    母后可好些了吗?太子转向她,又问。
    好多了。
    太子一点头,对着宋春景道:宋太医若是忙完了,还得劳烦跟我走一趟,去给我看看伤。
    皇后却道:太医院就腾不出其他人手来吗?
    成芸着急的看了一眼太子表情。
    太子仍旧是那副不动如山的表情。
    母子两个,面容三分相似,表情却一个高傲,一个冷漠。
    自从太子进来二人还未对视过一眼,只一同看着面前的宋春景。
    宋春景跪在地上盯着前头三分地面,一动不动。
    仔细看,他双腿有些肉眼不易察觉的颤动。
    想必跪了已经不少于一炷香的功夫了。
    太子收回视线,懒洋洋笑了一声,母后,您同儿臣置什么气呢?
    他话这样说出口,皇后面色立刻就变了,眼角眉梢都微微提了起来,似乎是深吸了一口气。
    她绷着脸,反问:不是你要同本宫置气吗?
    太子俊朗面容一动,扯开嘴角又笑了一声。
    母后可冤枉我,我昨日忙碌一整天,连歇一下都不能,一早又去了刑部审问荔王之事,伤口裂开了,这才来找一趟宋太医。
    是吗?皇后再次反问。
    太子行色匆匆,一副兴师问罪模样,还以为是专门来找本宫要人的。她斜着目光,看向太子,冷冷说道。
    太子嗳了一声,正儿八经继续道:可不是来要人的,太医都忙的脚不沾地,我只好亲自来您这里,等在一旁好插个队。
    不是叫许太医去了吗?皇后问。
    太子脸上神色未变,叹了口气,那个许太医,实在不好用,笨手笨脚连说句话都不利落,这就叫人送他回太医院了。
    那定然是太子吓着他了。皇后道。
    太子看了她一眼。
    皇后直视他目光,母子对视一瞬,太子立刻站起身,严肃道:母后,儿子昨日看完伤该立刻进宫报平安,叫母后担心,是儿子的错。
    他认错认的倒快。
    太子余光瞄了瞄宋春景,长长出了一口气,再次笑道:错也认了,母后还不快关心一下儿子的伤吗?
    此时他不提其他,专心承认错误,又不捅破窗户纸,顿时将氛围营造的十分轻松。
    皇后也只好一同装傻。
    你那伤,八成也是皮外伤,耽误不了你有力气寻人。
    太子沉重叹了口气,看了自己垂着的胳膊一眼,您问儿子为什么不找其他太医,有这胳膊在,实在没法找啊。
    皇后也发觉了,他自进宫后,右边胳膊始终不曾动过,但是仍旧克制着不去关怀。
    太子笑了笑:多亏了宋太医,才保住这手。
    皇后眼中怔愣一瞬,然后浮上吃惊神色。
    太子自觉起身坐去她旁边,撩开袖子叫她看了看那胳膊。
    数条刀疤从臂膀开始一路弯曲蔓延直到小臂,皮肉缝合的印记十分明显深刻。
    只看这痕迹就知道当初是怎样一副九死一生的光景。
    皇后颤颤巍巍伸出手,托住他小臂细细打量了一会儿,那处处伤口像是长在了自己心上。
    手中胳膊虽然分量十足,但是却毫无力量感,薄薄的肌肉也平淡贴服在骨头之上,一动不动。
    皇后只觉手中物同心一样沉甸甸的,叫她手脚发麻,几欲支撑不住。
    第72章
    太子掠下衣袖,挡住刀痕交错骇人的手臂,不叫她继续看见,这还多亏宋太医在场,不然儿子连命都搭进去了。
    皇后立刻看了一眼宋春景。
    宋春景仍旧沉默,安安静静的跪在地上。
    太子适时道:地上潮,宋太医起来吧。
    皇后瞄见他脸上带着的笑,觉得多日不见,这会儿细细打量起来,才发觉瘦了不少。
    本来就坚硬立挺的脸上更加冷硬。
    眼神也比之前坚毅许多。
    唯一罕见的,他表情柔和不少,笑容多了起来。
    无论如何,有这胳膊在,这一路,想必也吃了不少苦。
    怎么回事? 她眨眼间嗒一下,眼泪掉到了那上头。
    太子松了一口气,掠过无数惊心动魄场面,只简短说:受了伏击进去了些毒素,若是恢复的好,一个月说不定能有些知觉。
    皇后擦了擦眼睛,心疼的看着那刀疤,怪不得礼部派人来说,登基大典要等一个月,原来关窍卡在这处。
    世上没有哪个母亲看到孩子受伤不心疼的,皇后也一样。
    她实在没忍住,抬起手拿着手绢沾了沾脸上的眼泪,怎么会如此严重?
    太子只看着她,用眼神示意,点了一下宋春景,撒娇般喊了一声:母后。
    皇后无奈一摆手。
    您快请起。成芸走到宋春景身前,将他扶起。
    皇后:你留下药方,叫成芸去取药,然后随太子去吧。
    是。宋春景这才起身,恭敬拜退。
    太子视线追随着他出去。
    皇后拍了拍他胳膊,见他一动不动才想着这胳膊受了重伤还未恢复知觉,顷刻又心疼起来。
    嘴中却忍不住骂道:多次去请你也请不来,若不是今日宋太医刚好在我这里,你可有空过来吗?
    做别的事没空,来母后这里的空如何都该有的。太子认真道。
    他好话倒是张口就来。
    太子本人顺遂长大,没有受过苦,因此也没有养成什么求而不得一定要得、强扭的瓜不甜也一定要扭等等一类的倔脾气。
    若是父皇母后生气了,就笑两声,再带着些讨好撒娇语气再说几句好话,大多数都能应付过去。
    十分会讨帝、后二人欢心。
    他认错恭维的话一说,母子嫌隙顷刻烟消云散。
    皇后继续骂: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太子唉了一声,叹着气说:本来儿子只是伤口疼,叫母后骂了一顿,心里也十分疼。
    眼看着母子二人放下成见,成芸自一旁上前来,抿着唇笑道,娘娘只有心疼的份儿,哪里还想骂人。
    太子:姑姑有空也给母后寻些有趣的玩意儿,分散分散注意力,别成天盯着我瞧了。
    成芸笑道:殿下有空了多来转转,比什么新鲜玩意儿都管用。
    是,是。太子随口应道。
    这就有些敷衍了。
    皇后从眼角瞟了他一眼,发觉他视线时不时瞄着外面。
    从里到外都透露出不想多待。
    面上都这样,心思不定飘的多远去了。
    太子站起身,一手顺便捋了一下衣裳前衫,叹着气道:唉,眼看着母后就不疼我了,也不问问我还疼不疼。
    皇后没忍住,绷着的脸放松下来,还疼吗?
    太子一刻也等不下去,告退道:疼,得去换药去了。
    瞧瞧,她指着他,对着成芸抱怨,三句半的功夫,这就开始敷衍我们了,快将他赶出去。
    她虽嘴里这样说着,终于露出个笑模样来。
    成芸跟着一起附和着笑了起来。
    太子回过头,摸了摸硬挺的鼻梁,不说话,只是笑。
    皇后看着他急切的模样,唇角和眼下却都带着笑纹,椅子上长钉子,一刻也坐不住了,快快滚吧。
    儿子改日再来。太子立刻告退,又加了一句,等忙完,再进宫来陪您说话。
    他大腿结实,力量十足,大步流星,几步就没了踪影。
    皇后看着他背影,长长出了一口气。
    待他不见了身影,成芸才对着皇后欣慰道:奴婢就说太子定然是忙,这不说来也就来了。
    没有扣下宋春景,你看他来不来。皇后道。
    成芸想了想,有些担忧的问:娘娘,殿下是不是有些太亲近宋太医了?
    确实,明知我会心疼,为了将宋春景叫走,还将自己惨兮兮的胳膊露出来,皇后盯着门的方向,侧耳细听,外头连脚步声都已经消失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