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昏君——时不待我(43)
可从青州之行到如今的北境之行,皇帝都在为齐君灼造势。让他这个亲王之名变得更加名正言顺起来。
皇帝一锤落音,杨惊雷和齐君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再次被安排在了一起。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细节方面需要讨论。
常胜这事关乎西境稳定,杨惊雷和岳云舟能不能秉公办案更是关键,最后石老头提议派个监察御史一同前往。
监察监察,监察北境也监察杨惊雷等人,以免有人公报私仇。
皇帝认真考虑了下,同意了,又放话让让石老头提供人选,这可把石御史给感动坏了。
这一讨论就是半天,齐君慕还留他们吃了晚膳。
等放人出宫时,天都黑透了。
不管怎么样,这事暂时就这么定下了。
按说齐君慕应该很疲惫的,可是一点也不,他靠在椅子上,把燕云台的名字圈出来,西境失去了常胜,总要有人顶上去的。
燕云台年纪大了,但有锐气,也不是个轻易妥协的主。
即便日后西狄同西境打起来,有燕云台坐镇,加上这些日子修缮的边防,他就不信西狄还能像上辈子这么猖狂。
把西境的事重新梳理一番后,齐君慕又想到了岳云舟。
岳云舟还真算个人才,上辈子他很早就把人给提起来了,在刑部岳云舟专门研究那些积压已久的案子,还让他破过不少。
加上有他的信赖,岳家在京城的名声还是相当不错的,岳云舟很得铭心,被人称为岳青天。
让这么一个人去北境,说不定会出现各种意外的。
但林萧提出来了,他不好找借口拒绝,要不然就该引起林萧对他的怀疑了,再者说岳云舟是相当合适的人。
想到这里,齐君慕垂下眼眸,心里飞转着有些事要怎么才能瞒过岳云舟那双眼睛。
齐君慕心里挂念着这些事,这一夜没怎么睡安稳。
人迷迷糊糊的,一会儿想起了前世,一会儿又想到了这辈子。
第二天在朝堂上宣布了决定后,他也懒得管其他人的脸色,便直接回乾华殿去了。
到了之后,还没吩咐阮吉庆去宣杨惊雷和岳云舟入宫,便听说沈念、温耀、齐凡前来求见。
这三个人凑在一起,皇帝脑海里最先出现的是当初沈念把两人揍得哭爹喊娘的画面。这次三人凑在一起,不知道沈念有没有动手。
皇帝一方面这么想,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这样想很不好。温耀和齐凡是蛮横了点,霸道了些,风评也不是很好。
但沈念是妥妥的君子,总不好见人家一面就揍人家吧。
只是想到了温耀和齐凡那飞扬跋扈的样子,皇帝又面无表情的想,这有些人的确是欠揍,沈念揍人的手段是粗暴了些,可还是很得他满意的。
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入殿看到三人河汉分明的站姿时,齐君慕一脸假笑道:今天是什么风,怎么把你们三个给凑在一起了?
第50章
齐君慕脸上的假笑沈念在第一时间发现了, 在他心里皇帝露出真正笑容时,眼角是弯下去的, 眉眼间也是笑意盈盈的。
可现在皇帝这笑却是皮笑肉不笑, 眼中神色冷漠的厉害。
沈念有种感觉,皇帝这笑不是对着他的, 而是对着离他很远的温耀和齐凡的。
没有由来的, 沈念心里认定事实就是这样的。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浮起的疑惑, 齐凡是英王世子, 皇帝对他寻常些实属正常, 可温耀是国舅爷,据说因为皇后温婉的关系, 皇帝甚是喜欢温耀,他人还被皇帝亲自教导过。
可现在皇帝对温耀这般态度又是为何?又或者是他多想了。
皇帝喜欢皇后,自然会宠着她的家人。反过来说, 温家强势起来,又可护佑皇后在宫中不受委屈。
沈念心里琢磨着, 皇帝这态度, 也许是对温耀恨铁不成钢, 所以情绪上才有所表露。
毕竟,前朝和后宫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母族强大,一个妃子犯了错, 皇帝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哪怕心里再怎么不乐意, 也会暂时忍耐。
一个后宫妃子的母族弱小,妃子犯了错,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历朝历代基本上都这样,当然,景帝时期例外。
景帝是那种不管你母族强不强硬,后宫前朝我一人说的算,弄得我心情不好,他们都一个下场。
在看到皇帝和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沈念心里各种想法来回飞转,脸上却是极为平静,而且还能一心二用,给皇帝稳稳当当的请安,一点内心的波澜都没有让人看到。
相比沈念心中的复杂,齐凡和温耀倒是没有想那么多。
两人给皇帝请安,又同时一脸悻悻的望了沈念一眼,眉眼间满是不高兴和忌惮。
沈念则是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仿佛把两人给彻底忘了,又或者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从态度上来说是高傲到了极点。
齐凡和温耀相互看一眼,只觉得沈念眉目更加可憎。不过他们也不敢动,怕沈念再揍他们,心里则在想,等哪天沈念失宠了,绝对要让他跪下求他们一遭。
三人之间的刀光剑影皇帝看的清楚,沈念现在明显是占据优势的。这样就好,不用他出面把人给护着。
齐君慕坐在御椅上看向沈念道:你不是还病着吗,怎么不在家里好好休息几天,这么着急入宫做什么。
多谢皇上关心,微臣已经无碍了。沈念一脸恭敬道。
他这模样看得站在一旁的齐凡和温耀瞬间牙疼,羡慕嫉妒的。昨天皇帝亲自前去镇北侯府的事,现在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也不知道沈念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汤,连皇后的母族温家都没有这样的荣耀。
想到这个,温耀看着沈念的眼睛都红了。
皇帝对此毫无觉察,他对着沈念玩笑道:早知道这样,朕早些日子去看你,你这病也就好的快一些,也不用受这份罪了。
沈念忙道:皇上日理万机,微臣不过是普通发热,不敢让皇上挂念。
你是朕的肱骨之臣,朕怎能不挂念。齐君慕轻飘飘的说道。
沈念站在那里,脸上有些感动还有些无措。他心里清楚的很,自己这场病其实就是心病,自打从北境回京,他遇到了很多事。
加上失去亲人的痛苦,周围人或多或少的打压。他表面轻松,精神却是一直在高度紧张,四周都是压力。
直到沈老夫人设计文氏露出马脚,他经过沈老夫人和文氏间的只言片语猜测出当年事情真相。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喘不过来气。
如果不是皇帝对他没有进行过打压,他怕是连松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说起来也挺好笑的,皇帝明明是他最应该防备的人,结果却成了他可以倾诉的对象。那天在朝堂之上发现皇帝对他的利用,在一时气急之下挑明这些,沈念从宫中回家后,只觉得满心疲惫。
镇北侯府是他的家,可当他站在侯府门前,他只觉得陌生。
文氏、沈清,甚至包括沈老夫人在内,他都陌生极了。也许人疲倦不堪时就会想很多,心情是难言的悲伤。
他那时觉得自己有点可怜,偌大的京城亲人不像是亲人,家人除了算计再也没有其他。
唯一会关心他的人也离开了人世,沈念其实无法想象每次沈奕面对他时是什么心情。是后悔还是伤心又或者根本不想承认他的存在?
沈念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寂寥又无助。
那晚,他起热。
这也好,当时他想,也不用去宫里面对皇帝,不用想那么多事儿。等他的病彻底好了,再入宫面见皇帝,情绪肯定会彻底调整好的。
结果,他没有入宫,齐君慕却去了镇北侯府。
当时见到人时,沈念心情复杂的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达。皇帝也许是想用这种方式安定他的心,为两人的争执画上一个圈。
也许是做给朝臣看的,后面想要算计着什么,更有可能是一时兴起,就是想来看看他,并没有其他意思。
但沈念领情了。
镇北侯府是冰冷的,沈老夫人知道他病了,能做的也就是前去看看他,说上两句让他好好休息赶快好的话。
除此之外,祖孙之间无话可说。
可皇帝不同,这么说也许冷酷了些,可皇帝在他心中的地位远比沈家人重要。
那一刻,沈念心里在想,不管了,就这样吧。皇帝愿意让他成一把刀,那他就是一把刀,皇帝愿意要他的项上人头,他就给。
事后能得自由他离开,得不到自由死他也不怕。
就这么守着大齐守着京城守着皇帝。
在当晚,沈念做了个梦,是个极好又极坏的梦。挣扎着从梦中醒来,他满身是汗,身上的热气却是彻底退了。
因心中挂念宫防之事,沈念今早起来收拾一番便入了宫。
没想到在乾华殿门前遇到同样等着见皇帝的齐凡和温耀,看到两人对他不屑又惧怕的模样,沈念的心情突然好了那么两分。
齐凡和温耀自然不愿理会他,两人抱团站在一起,离他远远的,目光看向他时,不经意间又带着打量和嫉妒。
在皇帝没有回来之前,沈念的心神都放在两人身上了,他觉得看着两人来回变换的表情,让人心身都能得到一种绝对的升华。
@@@
齐君慕同沈念君臣这般你来我往一番后,皇帝的视线终于放在了齐凡和温耀身上。
皇帝脸上温和之意消失,他微微拧着眉头道:你们两个入宫有什么事?
这话一出,齐凡和温耀都觉得有点委屈。
若是平常,两人还不至于生出这样的心思。只是由于刚刚看到皇帝对待沈念的态度,温和有礼不说,言语之间还颇为亲近,这让人心里难免有种皇帝对他们也会如此的错觉。
结果,想象总是和现实有绝大的差异,皇帝对他们不温和也不亲近,言辞中满是嫌弃。
两人好歹是皇亲国戚,这心理上的落差实在是让人难受的紧。
他们不敢埋怨皇帝,自然把这憋屈之情归结在沈念身上。上次因为沈念,他们挨了打还被罚了禁闭,好不容易趁着皇帝心情好,放他们出来了,一遇到沈念就觉得更糟心。
齐君慕看着两人的表情,眉头拧的更紧了,他压着声音冷声道:朕问你们话呢,你们看沈念做什么,难不成你们是入宫找他的?
谁找他。温耀嚷嚷道:皇上,我们入宫是来见你的。
齐凡跟着点头表示同意。
沈念则有些无奈道:皇上说笑了,世子同国舅爷因为那场误会怕是根本不想见到微臣,哪会专门入宫找微臣呢。
齐君慕难得听到他说出这样的讽刺直言,心下只觉得好笑。在温耀开口之前,他又道:齐凡、温耀,你们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去吧,朕和镇北侯还有要事相商,没时间陪你们发愣。
齐凡和温耀听出皇帝语气里的不耐烦,两人也不想着找沈念麻烦了。
以前温耀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比较高,说话也没什么顾忌,还说过自己长大了要成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的儿子等等傻气的话。
皇帝当时听了哈哈大笑,只说他有志气。
温耀不知道皇帝对温婉的心态已变,对温家自然也不若当初事事都想着,他以为自己还是皇帝心中那个什么都可以说的国舅爷。
于是他忙道:皇上,我和齐凡也想跟着瑾亲王去北境。
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大殿之上,齐君慕神色不变,他淡淡道:怎么就想着去北境了。
皇上,父亲他说我不学无术,不知人间疾苦,在京城也就会仗着身份得罪人。温耀委屈巴巴道:瑾亲王不是要去北境查案子吗,我和齐凡就想跟着去看看。我们一个英王世子,一个国舅爷,到了地方也可以为人伸冤做主的。
齐凡比温耀小心,他偷偷瞅了瞅皇帝的神色,抿了抿嘴小声道:皇上,我父王这些日子时常说边境多苦,臣就想看看镇北侯守着的地方。
温耀这话一出,齐君慕就知道是有人教导他这么说的。
温耀从来说不出人间疾苦这几个字,他有温婉护航,有温家当靠山,有皇帝的庇护,他想事情很简单,高兴的就说就做,不高兴的就不理会。
温耀在他跟前没大没小惯了,谁都知道这次前去北境查常胜失踪之事结果出来后肯定是大功一件,皇帝在为齐君灼瑾亲王之名更加名正言顺铺路。
所以让温耀站出来试探皇帝的态度最好不过。
齐君慕要是不同意,温家完全可以说温耀性子鲁莽,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要是齐君慕同意了,那就是皆大欢喜之事。
温耀也可以趁机立下功劳,为温家门楣增光增采,温卓现在还是兵部侍郎,连尚书都不是,更不用提什么封爵了。
温家没有大的功劳,温卓的官位他就能压着不动。当然,温卓升官还有种情况,那便是温婉怀有龙嗣,看在孩子的份上,皇帝也不能让皇后的母族太过弱小。
只是这种情况,这辈子温家都没机会享受到了。
现在温家一看不到皇后这边的希望,二皇帝一直在冷着他们,所以温卓应该是有些着急了。
这些齐君慕能想象的出来,他好奇的是齐凡,齐凡怎么想着去北境了。
是受人蛊惑还是想要立功?又或者是他不想如英王那般,甘于平凡,所以想要跳出那个舒适的圈子,争取一下自己身为皇族该有的利益?
从上辈子来看,齐凡是个挺有趣的人。
同温耀关系好,又因为一件小事破裂,最后又默默的同齐君佑走的比较近。
但一直以来,在自己跟前,他从来都没有什么野心的。所以这次为什么会选择去北境?
又或者是上辈子常胜没有在北境出事,齐凡没有前去的借口。那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齐凡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英王知不知道。
齐凡同齐君佑走的那么近是因为在自己这里看不到希望,还是有其他目的呢?
想到这些,齐君慕眯眼笑了下,他淡淡道:瑾亲王同岳云舟入他们入北境是要查案子的,你们跟过去算是什么事?朝中大事在你们眼中难不成是儿戏?
温耀脸上有些着急,他道:皇上,我们不会添乱的。
此事不必再说。齐君慕看了他一眼:你在京城仗着国舅爷的身份难道还闹腾的不够?北境是边苦之地,你受不了那份罪,好好在京城呆着吧。
温耀瘪嘴,神色委屈。
齐君慕又看向神色带有期待之色的齐凡道:英王叔只有你一个孩子,你若是在边境出了事那该怎么办。
恋耽美
皇帝一锤落音,杨惊雷和齐君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再次被安排在了一起。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细节方面需要讨论。
常胜这事关乎西境稳定,杨惊雷和岳云舟能不能秉公办案更是关键,最后石老头提议派个监察御史一同前往。
监察监察,监察北境也监察杨惊雷等人,以免有人公报私仇。
皇帝认真考虑了下,同意了,又放话让让石老头提供人选,这可把石御史给感动坏了。
这一讨论就是半天,齐君慕还留他们吃了晚膳。
等放人出宫时,天都黑透了。
不管怎么样,这事暂时就这么定下了。
按说齐君慕应该很疲惫的,可是一点也不,他靠在椅子上,把燕云台的名字圈出来,西境失去了常胜,总要有人顶上去的。
燕云台年纪大了,但有锐气,也不是个轻易妥协的主。
即便日后西狄同西境打起来,有燕云台坐镇,加上这些日子修缮的边防,他就不信西狄还能像上辈子这么猖狂。
把西境的事重新梳理一番后,齐君慕又想到了岳云舟。
岳云舟还真算个人才,上辈子他很早就把人给提起来了,在刑部岳云舟专门研究那些积压已久的案子,还让他破过不少。
加上有他的信赖,岳家在京城的名声还是相当不错的,岳云舟很得铭心,被人称为岳青天。
让这么一个人去北境,说不定会出现各种意外的。
但林萧提出来了,他不好找借口拒绝,要不然就该引起林萧对他的怀疑了,再者说岳云舟是相当合适的人。
想到这里,齐君慕垂下眼眸,心里飞转着有些事要怎么才能瞒过岳云舟那双眼睛。
齐君慕心里挂念着这些事,这一夜没怎么睡安稳。
人迷迷糊糊的,一会儿想起了前世,一会儿又想到了这辈子。
第二天在朝堂上宣布了决定后,他也懒得管其他人的脸色,便直接回乾华殿去了。
到了之后,还没吩咐阮吉庆去宣杨惊雷和岳云舟入宫,便听说沈念、温耀、齐凡前来求见。
这三个人凑在一起,皇帝脑海里最先出现的是当初沈念把两人揍得哭爹喊娘的画面。这次三人凑在一起,不知道沈念有没有动手。
皇帝一方面这么想,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这样想很不好。温耀和齐凡是蛮横了点,霸道了些,风评也不是很好。
但沈念是妥妥的君子,总不好见人家一面就揍人家吧。
只是想到了温耀和齐凡那飞扬跋扈的样子,皇帝又面无表情的想,这有些人的确是欠揍,沈念揍人的手段是粗暴了些,可还是很得他满意的。
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入殿看到三人河汉分明的站姿时,齐君慕一脸假笑道:今天是什么风,怎么把你们三个给凑在一起了?
第50章
齐君慕脸上的假笑沈念在第一时间发现了, 在他心里皇帝露出真正笑容时,眼角是弯下去的, 眉眼间也是笑意盈盈的。
可现在皇帝这笑却是皮笑肉不笑, 眼中神色冷漠的厉害。
沈念有种感觉,皇帝这笑不是对着他的, 而是对着离他很远的温耀和齐凡的。
没有由来的, 沈念心里认定事实就是这样的。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浮起的疑惑, 齐凡是英王世子, 皇帝对他寻常些实属正常, 可温耀是国舅爷,据说因为皇后温婉的关系, 皇帝甚是喜欢温耀,他人还被皇帝亲自教导过。
可现在皇帝对温耀这般态度又是为何?又或者是他多想了。
皇帝喜欢皇后,自然会宠着她的家人。反过来说, 温家强势起来,又可护佑皇后在宫中不受委屈。
沈念心里琢磨着, 皇帝这态度, 也许是对温耀恨铁不成钢, 所以情绪上才有所表露。
毕竟,前朝和后宫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母族强大,一个妃子犯了错, 皇帝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哪怕心里再怎么不乐意, 也会暂时忍耐。
一个后宫妃子的母族弱小,妃子犯了错,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历朝历代基本上都这样,当然,景帝时期例外。
景帝是那种不管你母族强不强硬,后宫前朝我一人说的算,弄得我心情不好,他们都一个下场。
在看到皇帝和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沈念心里各种想法来回飞转,脸上却是极为平静,而且还能一心二用,给皇帝稳稳当当的请安,一点内心的波澜都没有让人看到。
相比沈念心中的复杂,齐凡和温耀倒是没有想那么多。
两人给皇帝请安,又同时一脸悻悻的望了沈念一眼,眉眼间满是不高兴和忌惮。
沈念则是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仿佛把两人给彻底忘了,又或者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从态度上来说是高傲到了极点。
齐凡和温耀相互看一眼,只觉得沈念眉目更加可憎。不过他们也不敢动,怕沈念再揍他们,心里则在想,等哪天沈念失宠了,绝对要让他跪下求他们一遭。
三人之间的刀光剑影皇帝看的清楚,沈念现在明显是占据优势的。这样就好,不用他出面把人给护着。
齐君慕坐在御椅上看向沈念道:你不是还病着吗,怎么不在家里好好休息几天,这么着急入宫做什么。
多谢皇上关心,微臣已经无碍了。沈念一脸恭敬道。
他这模样看得站在一旁的齐凡和温耀瞬间牙疼,羡慕嫉妒的。昨天皇帝亲自前去镇北侯府的事,现在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也不知道沈念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汤,连皇后的母族温家都没有这样的荣耀。
想到这个,温耀看着沈念的眼睛都红了。
皇帝对此毫无觉察,他对着沈念玩笑道:早知道这样,朕早些日子去看你,你这病也就好的快一些,也不用受这份罪了。
沈念忙道:皇上日理万机,微臣不过是普通发热,不敢让皇上挂念。
你是朕的肱骨之臣,朕怎能不挂念。齐君慕轻飘飘的说道。
沈念站在那里,脸上有些感动还有些无措。他心里清楚的很,自己这场病其实就是心病,自打从北境回京,他遇到了很多事。
加上失去亲人的痛苦,周围人或多或少的打压。他表面轻松,精神却是一直在高度紧张,四周都是压力。
直到沈老夫人设计文氏露出马脚,他经过沈老夫人和文氏间的只言片语猜测出当年事情真相。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喘不过来气。
如果不是皇帝对他没有进行过打压,他怕是连松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说起来也挺好笑的,皇帝明明是他最应该防备的人,结果却成了他可以倾诉的对象。那天在朝堂之上发现皇帝对他的利用,在一时气急之下挑明这些,沈念从宫中回家后,只觉得满心疲惫。
镇北侯府是他的家,可当他站在侯府门前,他只觉得陌生。
文氏、沈清,甚至包括沈老夫人在内,他都陌生极了。也许人疲倦不堪时就会想很多,心情是难言的悲伤。
他那时觉得自己有点可怜,偌大的京城亲人不像是亲人,家人除了算计再也没有其他。
唯一会关心他的人也离开了人世,沈念其实无法想象每次沈奕面对他时是什么心情。是后悔还是伤心又或者根本不想承认他的存在?
沈念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寂寥又无助。
那晚,他起热。
这也好,当时他想,也不用去宫里面对皇帝,不用想那么多事儿。等他的病彻底好了,再入宫面见皇帝,情绪肯定会彻底调整好的。
结果,他没有入宫,齐君慕却去了镇北侯府。
当时见到人时,沈念心情复杂的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达。皇帝也许是想用这种方式安定他的心,为两人的争执画上一个圈。
也许是做给朝臣看的,后面想要算计着什么,更有可能是一时兴起,就是想来看看他,并没有其他意思。
但沈念领情了。
镇北侯府是冰冷的,沈老夫人知道他病了,能做的也就是前去看看他,说上两句让他好好休息赶快好的话。
除此之外,祖孙之间无话可说。
可皇帝不同,这么说也许冷酷了些,可皇帝在他心中的地位远比沈家人重要。
那一刻,沈念心里在想,不管了,就这样吧。皇帝愿意让他成一把刀,那他就是一把刀,皇帝愿意要他的项上人头,他就给。
事后能得自由他离开,得不到自由死他也不怕。
就这么守着大齐守着京城守着皇帝。
在当晚,沈念做了个梦,是个极好又极坏的梦。挣扎着从梦中醒来,他满身是汗,身上的热气却是彻底退了。
因心中挂念宫防之事,沈念今早起来收拾一番便入了宫。
没想到在乾华殿门前遇到同样等着见皇帝的齐凡和温耀,看到两人对他不屑又惧怕的模样,沈念的心情突然好了那么两分。
齐凡和温耀自然不愿理会他,两人抱团站在一起,离他远远的,目光看向他时,不经意间又带着打量和嫉妒。
在皇帝没有回来之前,沈念的心神都放在两人身上了,他觉得看着两人来回变换的表情,让人心身都能得到一种绝对的升华。
@@@
齐君慕同沈念君臣这般你来我往一番后,皇帝的视线终于放在了齐凡和温耀身上。
皇帝脸上温和之意消失,他微微拧着眉头道:你们两个入宫有什么事?
这话一出,齐凡和温耀都觉得有点委屈。
若是平常,两人还不至于生出这样的心思。只是由于刚刚看到皇帝对待沈念的态度,温和有礼不说,言语之间还颇为亲近,这让人心里难免有种皇帝对他们也会如此的错觉。
结果,想象总是和现实有绝大的差异,皇帝对他们不温和也不亲近,言辞中满是嫌弃。
两人好歹是皇亲国戚,这心理上的落差实在是让人难受的紧。
他们不敢埋怨皇帝,自然把这憋屈之情归结在沈念身上。上次因为沈念,他们挨了打还被罚了禁闭,好不容易趁着皇帝心情好,放他们出来了,一遇到沈念就觉得更糟心。
齐君慕看着两人的表情,眉头拧的更紧了,他压着声音冷声道:朕问你们话呢,你们看沈念做什么,难不成你们是入宫找他的?
谁找他。温耀嚷嚷道:皇上,我们入宫是来见你的。
齐凡跟着点头表示同意。
沈念则有些无奈道:皇上说笑了,世子同国舅爷因为那场误会怕是根本不想见到微臣,哪会专门入宫找微臣呢。
齐君慕难得听到他说出这样的讽刺直言,心下只觉得好笑。在温耀开口之前,他又道:齐凡、温耀,你们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去吧,朕和镇北侯还有要事相商,没时间陪你们发愣。
齐凡和温耀听出皇帝语气里的不耐烦,两人也不想着找沈念麻烦了。
以前温耀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比较高,说话也没什么顾忌,还说过自己长大了要成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的儿子等等傻气的话。
皇帝当时听了哈哈大笑,只说他有志气。
温耀不知道皇帝对温婉的心态已变,对温家自然也不若当初事事都想着,他以为自己还是皇帝心中那个什么都可以说的国舅爷。
于是他忙道:皇上,我和齐凡也想跟着瑾亲王去北境。
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大殿之上,齐君慕神色不变,他淡淡道:怎么就想着去北境了。
皇上,父亲他说我不学无术,不知人间疾苦,在京城也就会仗着身份得罪人。温耀委屈巴巴道:瑾亲王不是要去北境查案子吗,我和齐凡就想跟着去看看。我们一个英王世子,一个国舅爷,到了地方也可以为人伸冤做主的。
齐凡比温耀小心,他偷偷瞅了瞅皇帝的神色,抿了抿嘴小声道:皇上,我父王这些日子时常说边境多苦,臣就想看看镇北侯守着的地方。
温耀这话一出,齐君慕就知道是有人教导他这么说的。
温耀从来说不出人间疾苦这几个字,他有温婉护航,有温家当靠山,有皇帝的庇护,他想事情很简单,高兴的就说就做,不高兴的就不理会。
温耀在他跟前没大没小惯了,谁都知道这次前去北境查常胜失踪之事结果出来后肯定是大功一件,皇帝在为齐君灼瑾亲王之名更加名正言顺铺路。
所以让温耀站出来试探皇帝的态度最好不过。
齐君慕要是不同意,温家完全可以说温耀性子鲁莽,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要是齐君慕同意了,那就是皆大欢喜之事。
温耀也可以趁机立下功劳,为温家门楣增光增采,温卓现在还是兵部侍郎,连尚书都不是,更不用提什么封爵了。
温家没有大的功劳,温卓的官位他就能压着不动。当然,温卓升官还有种情况,那便是温婉怀有龙嗣,看在孩子的份上,皇帝也不能让皇后的母族太过弱小。
只是这种情况,这辈子温家都没机会享受到了。
现在温家一看不到皇后这边的希望,二皇帝一直在冷着他们,所以温卓应该是有些着急了。
这些齐君慕能想象的出来,他好奇的是齐凡,齐凡怎么想着去北境了。
是受人蛊惑还是想要立功?又或者是他不想如英王那般,甘于平凡,所以想要跳出那个舒适的圈子,争取一下自己身为皇族该有的利益?
从上辈子来看,齐凡是个挺有趣的人。
同温耀关系好,又因为一件小事破裂,最后又默默的同齐君佑走的比较近。
但一直以来,在自己跟前,他从来都没有什么野心的。所以这次为什么会选择去北境?
又或者是上辈子常胜没有在北境出事,齐凡没有前去的借口。那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齐凡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英王知不知道。
齐凡同齐君佑走的那么近是因为在自己这里看不到希望,还是有其他目的呢?
想到这些,齐君慕眯眼笑了下,他淡淡道:瑾亲王同岳云舟入他们入北境是要查案子的,你们跟过去算是什么事?朝中大事在你们眼中难不成是儿戏?
温耀脸上有些着急,他道:皇上,我们不会添乱的。
此事不必再说。齐君慕看了他一眼:你在京城仗着国舅爷的身份难道还闹腾的不够?北境是边苦之地,你受不了那份罪,好好在京城呆着吧。
温耀瘪嘴,神色委屈。
齐君慕又看向神色带有期待之色的齐凡道:英王叔只有你一个孩子,你若是在边境出了事那该怎么办。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