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焚香祭酒——积羽成扇(87)
哪首曲子?
嘉之所奏意境如何?
我明白奉孝的意思:只要心无迷惘,坚守本我,便能拨开迷雾,寻至归宿。
郭嘉:不,你并不明白。
是我着相了,多谢奉孝以琴相引,助我破开迷障。
半天没得到身旁之人的回复,崔颂半支起身,挨了过去;
奉孝怎么不说话?
口中发苦,不愿多说。
崔颂总算意识到了不对:是颂理解错了?
并非如此。郭嘉憋了口气,缓缓吐出,近日偶发失眠,方才吃了颗莲心,故而口中发苦稍待片刻便好。
并没看到郭嘉吃莲子的崔颂:
他坐起身,整个探到郭嘉跟前,与他面对面近距离地注视。
借着朦胧的月光,他看到郭嘉的眼眸因为他突如其来的靠近而微微张大,尚来不及改变的神情很清楚地传达了主人的心声。
果然是有些不高兴的模样。
奉孝曾与我说过,你我二人坦诚相待,不藏私言。若今夜颂有哪处地方招惹了奉孝,使奉孝恼了我,还请奉孝坦然直言,莫要藏在心中,自伤其身。
郭嘉连忙道:绝非如此
那奉孝是与何人怄气?
亦非怄气因为距离过近,郭嘉感受到崔颂说话时的喷洒在他脸上的热气,愈加觉得对方因为俯身而挂落在他面颊上的碎发带来一阵战栗的痒意。
他顿了一顿,一手托起崔颂的脸,另一只手取下腕上的五色丝,将崔颂散落的头发聚齐,用五色丝扎成一束。
离开恼人发丝的骚扰,郭嘉感到陷入停滞的思维终于重新开始运转。
被扎了个小辫子的崔颂并不能理解这突如其来的发展,他询问地看向郭嘉,却见郭嘉已恢复往日疏懒的笑意,看不出任何异常:
这样方好说话,他轻描淡写地带过这个行为,进入正题,子琮莫要多想,嘉只因为城中诸事,有些烦心罢了。倒是子琮,近日心绪不佳,可是因为那祢衡之故?
崔颂不疑有他:与正平并无瓜葛。
子琮今日与祢正平去了城外?
是。崔颂把祢衡的处境,他与祢衡的瓜葛,乃至宴会与城外发生的所有事,包括他与祢衡的赌约,完完整整、事无巨细地告诉了郭嘉。
于是我与正平打赌,投之以巧,哄他入瓮。
至于投的是哪门子的巧其实就是利用凸透镜近距离呈放大正像,远距离呈缩小倒立实像的原理,略施小计,成功忽悠了祢衡。
说完祢衡的事,崔颂又与郭嘉说了自己的另一项打算:
近些年我翻阅众典,于水利营建一事略有心得。我已归纳一些利民的措施,整理成册,只需在族田中一一查检,即可汇报主公。
自从见识到这个时代的残酷,见到民不聊生、尸骨积野的惨象,他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不是没有考虑过像点家许多穿越文的男主那样,利用从现代带过去的知识与金手指,在古代做基建,以提升科技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可当他真正开始做准备的时候,才发现这条路完全走不通。
除了偶尔在梦中见到另一个崔颂,他并无别的金手指。他曾试着在梦中背诵现代的科技著作,可不知道是因为梦的特殊性,还是历史进程的束缚,在他醒来后,那些在梦中背下的科技原理好像成了脑海中的过客,除了留下一星半点的浅薄印象,并不能回忆起具体的内容。
他又开始绞尽脑汁地回想穿越前接触过的现代成果,然而正如牛顿所说的那样,科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产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现代差的太大,哪怕他脑中有现代化的型,也无法在这个时代施展。
中主角以一己之力,在短短时间里将一个世界的科技提升一千多年的光辉事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
最终他捡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水利工程。虽然大学课程还没学完,人就被送来东汉,但他好歹有着现代的眼光与知识体系,经过这些年对古代水利著作的研究,崔颂总算凭借自己的努力,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这个时代的水利建设的技术与心得。
嗑叨着自己的成果,崔颂逐渐眼皮发沉,陷入梦乡。他丝毫不知自己睡着后,身旁的人仍然坐着,以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目光凝视了自己许久。
可即使在梦中,他也清醒地记得,此时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夏,离史书上郭嘉的卒日还有9年。
第二天,崔颂让仆从将酒分好,往曹操府上送了两盅,荀彧、荀攸、戏志才、钟繇那各送了一盅。
来许县之前,为了方便赶路,他只带上了一坛酿好的梨花酿。减去给郭嘉尝鲜的一小壶,剩下的分盅而装,拢共只装了六盅,两盅送给大老板,剩下的全发给了旧交好友。
至于没发给郭嘉?
因为考虑到自家挚友近日来不听劝告,饮酒过多,崔颂表示:之前趁他不在的时候多喝了多少酒,接下来的时间里就一杯一杯地扣回来吧。
而戏志才那儿,亦随着梨花酒盅收到了崔颂明面上软语关怀,实际暗含杀机的警告。
为了不让好友们饮酒伤身,英年早逝,他可谓操碎了心。
随后他带着曹操派来的护卫,一同去郊外取书。
抵达农舍的时候,崔颂远远瞧见祢衡的马正拴在院外一棵桦树上。
发现崔颂等人的到来准确地说,是发现崔颂座下的某匹恶马祢衡的马厉声嘶鸣,扭头就跑。
可它脖子上的马绳牵制了他的行动,那马见逃跑不成,眼睑下方竟然滑下两行晶莹剔透的液体。
眼见那匹原本神采奕奕、油光发亮的马,一见到自家的马就落下眼泪,堪称惊弓之马,崔颂沉默了片刻,以谴责的目光看向搦朽。
搦朽趾高气昂,全无半点愧疚之心。
祢衡听到马鸣声,出门查看。
待看到来人是崔颂,祢衡面上的表情可谓是打翻了五色调料盘。
倒不是因为他打赌输给了崔颂,要去给自己横竖看不惯眼的曹操做免费劳动力。而是因为祢衡想到:自己昨天被区区一匹马打了脸,后来又因沉迷读书,在崔家随从把他的马找回来后并未立即回城,反在这间农舍看书看了一天一夜此刻瞧见崔颂,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再一想到此刻与崔颂一同过来的必定是曹操的亲兵,想到自己的誊书之约,祢衡脑补出一副曹操等人叉腰在他面前大笑羞辱,而他隐忍不得发作的画面,顿时气得肋骨疼,恨不得甩袖就走。
然而愿赌服输,就算祢衡差点被自己的脑补击败,他也必须硬着头皮,遵守承诺,替司空府抄完那一千多册古籍。
运完书籍,曹操的清兵回去复命,崔颂与祢衡随同来到司空府。
已经做好被羞辱一通的准备的祢衡,并未受到想象中的薄待。
曹操对他称不上亲厚,但也谈不上冷遇,更没有嘲讽羞辱、落井下石之意。
眼见曹操只对他交代了最基本的事宜,便持着公事公办的态度,让他回家待命,祢衡犹豫再三,终究第一次低头,向曹操行了一个正统的礼节。
曹操平静地受了,然而内心实际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事后他询问崔颂祢衡这个礼是什么意思,崔颂道。
祢生虽狂,然心如明镜。主公能抛却旧怨,以直相待,他看在眼中,记在心中,故有这番举措。
然而崔颂没想到的是,他刚替祢衡说了话,祢衡那边便出了事。
作者有话要说: 咳,今天只有一更,明天努力。
往事
祢衡来许都不过短短几个月, 就已将他的嘲讽功能散播到内城的每一个角落。
他在许都打响了才名, 也在许都唱响了狂名。
有的学子欣赏他的才华与狂放, 敬佩他不畏权威的精神;但更多的学子十分反感他的脾气, 认为他目中无人, 违背君子的谦逊礼德,逮住谁都要咬一口。
因而, 许多人闻祢而逃,见到祢衡就自觉绕道;但也有那么一小部分,敢于应祢而上, 化不爽为找茬, 想要将祢衡那狂恣的态度狠狠踩在脚下。
司空府集结撰书的一群文史中, 就有几个是祢衡的死忠黑, 今日受召而来, 在长廊与祢衡狭路相逢。
长廊不算太窄, 祢衡目不斜视, 挪了挪脚步往右侧走。
那几人却往同样的方向迈了几步,堵住祢衡的去路:
当真稀奇, 祢处士前些日子才大放神威,在司空面前狠狠耍了一把威风,今天竟还敢独自前来, 真乃勇气可嘉。
辱没府官,竟还有脸出现于此,若用彼之脸皮修补城墙,定可固若金汤。
两个文史一唱一和, 剩余三个文史发出窃笑,不怀好意。
如果是以前,祢衡早已毫不客气地把这五个人从头到尾,连同头发丝都喷了个遍。
可如今他与崔颂立下赌约在抄完一千余册复本以前不与人起争执,不喷人,做个安静的移动毛笔,尽心尽力为许都文化事业做贡献。因此,他难得的保持沉默,任凭这几个人嬉笑。
这是怎了,几日不见,一向爱扯嘴皮子的祢处士竟然变成了一个哑巴?
另一人立即捧哏:莫不是因为出言不逊得罪了人,被人毒哑了吧?
如果可以,祢衡倒想把眼前这两个人毒哑,换一个耳根清净。
他倒想学一下洛阳文会上崔颂任凭他人放气,我自岿然不动的淡然作风。可面对旁人的挑衅,要是真能忍耐,那他也就不是祢衡了。
正所谓文人两大利器:一杆子笔和一张嘴。
笔墨攻伐,嘴利如刀,得理便不饶人。
祢衡被接连刺了好几句,忍了又忍,青筋突突直跳。
那几人见祢衡并不还嘴,以为是他遭到了司空的整治,难得收敛了脾气,于是变本加厉,花式嘲讽不绝于耳。
沿路的司空府守卫因为祢衡前些日子击鼓骂曹,光/膀/子辱骂曹操一事,对他全无好感,此时个个假装树桩,无人出面帮他。
祢衡就这样被五人堵在路中,轮番挖苦。最终,他将头上的发冠往地上一摔撸袖子打人。
既然不能动口,那动手总行了吧?
一番混战。
最后,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祢衡和同样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五名文士,被一同请到曹操面前。
曹操:
祢衡:一张猪头对五张猪头,血赚不亏。
曹操看向崔颂,用眼神示意:你带来的人第一天就给孤惹事。
崔颂同样用眼神传讯:主公,一个巴掌拍不响。先问问是怎么回事吧。
曹操长叹了口气,关切道:怎么伤成这样?常宁,快取上好的伤药过来。
曹操不先问责,而让随从取伤药的做法,让五个文史又羞愧又不安。
祢衡没半点压力,低头当他的哑巴人。
药送上,几人擦了伤药,从形似猪头变成了形似油光发亮的猪头。
对于讲究仪态、风姿的东汉文士而言,这模样比被打骂还要令他们难以忍受。
五人看着各自的丑相,内心后悔不迭:早知如此,做什么没事去惹那个煞星!
其中一人道:我等与祢处士有口角之争,在府中失态,还请司空责罚。
言辞间并未把责任全部退到祢衡身上,这让祢衡有些意外。
其余四人大约以此人为首,纷纷出言附和。
子和,你素来稳重。而今崔部丞将千余册珍贵文籍献于朝廷,孤知祢卿文采斐然,邀他前来誊写,正想让你关照一二,不曾想竟出了这样的事。
子和面露愧色:是我之过,辜负司空的厚爱。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亦不算小。这样吧,你们今后都要参与文籍的誊写与编汇,而这些文籍乃崔部丞所献,该如何受罚,当由崔部丞做主。说罢,曹操看向崔颂,眼中透露着交给你了的意味,子琮,你说子和等人该如何处置?
凭空被提过来一个大皮球,崔颂稳稳接下:
这正如榫接的木桌,凿与枘之间总要经过磨合,方能正常使用。依我愚见,不如让他们同吃同住,既方便公事,又能培养感情。
接收到祢衡的瞪视,崔颂视而不见,主公以为如何?
这处置甚妙。曹操同样无视五个文史的哀求目光,一语敲定,就依子琮说的办。
恋耽美
嘉之所奏意境如何?
我明白奉孝的意思:只要心无迷惘,坚守本我,便能拨开迷雾,寻至归宿。
郭嘉:不,你并不明白。
是我着相了,多谢奉孝以琴相引,助我破开迷障。
半天没得到身旁之人的回复,崔颂半支起身,挨了过去;
奉孝怎么不说话?
口中发苦,不愿多说。
崔颂总算意识到了不对:是颂理解错了?
并非如此。郭嘉憋了口气,缓缓吐出,近日偶发失眠,方才吃了颗莲心,故而口中发苦稍待片刻便好。
并没看到郭嘉吃莲子的崔颂:
他坐起身,整个探到郭嘉跟前,与他面对面近距离地注视。
借着朦胧的月光,他看到郭嘉的眼眸因为他突如其来的靠近而微微张大,尚来不及改变的神情很清楚地传达了主人的心声。
果然是有些不高兴的模样。
奉孝曾与我说过,你我二人坦诚相待,不藏私言。若今夜颂有哪处地方招惹了奉孝,使奉孝恼了我,还请奉孝坦然直言,莫要藏在心中,自伤其身。
郭嘉连忙道:绝非如此
那奉孝是与何人怄气?
亦非怄气因为距离过近,郭嘉感受到崔颂说话时的喷洒在他脸上的热气,愈加觉得对方因为俯身而挂落在他面颊上的碎发带来一阵战栗的痒意。
他顿了一顿,一手托起崔颂的脸,另一只手取下腕上的五色丝,将崔颂散落的头发聚齐,用五色丝扎成一束。
离开恼人发丝的骚扰,郭嘉感到陷入停滞的思维终于重新开始运转。
被扎了个小辫子的崔颂并不能理解这突如其来的发展,他询问地看向郭嘉,却见郭嘉已恢复往日疏懒的笑意,看不出任何异常:
这样方好说话,他轻描淡写地带过这个行为,进入正题,子琮莫要多想,嘉只因为城中诸事,有些烦心罢了。倒是子琮,近日心绪不佳,可是因为那祢衡之故?
崔颂不疑有他:与正平并无瓜葛。
子琮今日与祢正平去了城外?
是。崔颂把祢衡的处境,他与祢衡的瓜葛,乃至宴会与城外发生的所有事,包括他与祢衡的赌约,完完整整、事无巨细地告诉了郭嘉。
于是我与正平打赌,投之以巧,哄他入瓮。
至于投的是哪门子的巧其实就是利用凸透镜近距离呈放大正像,远距离呈缩小倒立实像的原理,略施小计,成功忽悠了祢衡。
说完祢衡的事,崔颂又与郭嘉说了自己的另一项打算:
近些年我翻阅众典,于水利营建一事略有心得。我已归纳一些利民的措施,整理成册,只需在族田中一一查检,即可汇报主公。
自从见识到这个时代的残酷,见到民不聊生、尸骨积野的惨象,他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不是没有考虑过像点家许多穿越文的男主那样,利用从现代带过去的知识与金手指,在古代做基建,以提升科技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可当他真正开始做准备的时候,才发现这条路完全走不通。
除了偶尔在梦中见到另一个崔颂,他并无别的金手指。他曾试着在梦中背诵现代的科技著作,可不知道是因为梦的特殊性,还是历史进程的束缚,在他醒来后,那些在梦中背下的科技原理好像成了脑海中的过客,除了留下一星半点的浅薄印象,并不能回忆起具体的内容。
他又开始绞尽脑汁地回想穿越前接触过的现代成果,然而正如牛顿所说的那样,科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产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现代差的太大,哪怕他脑中有现代化的型,也无法在这个时代施展。
中主角以一己之力,在短短时间里将一个世界的科技提升一千多年的光辉事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
最终他捡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水利工程。虽然大学课程还没学完,人就被送来东汉,但他好歹有着现代的眼光与知识体系,经过这些年对古代水利著作的研究,崔颂总算凭借自己的努力,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这个时代的水利建设的技术与心得。
嗑叨着自己的成果,崔颂逐渐眼皮发沉,陷入梦乡。他丝毫不知自己睡着后,身旁的人仍然坐着,以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目光凝视了自己许久。
可即使在梦中,他也清醒地记得,此时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夏,离史书上郭嘉的卒日还有9年。
第二天,崔颂让仆从将酒分好,往曹操府上送了两盅,荀彧、荀攸、戏志才、钟繇那各送了一盅。
来许县之前,为了方便赶路,他只带上了一坛酿好的梨花酿。减去给郭嘉尝鲜的一小壶,剩下的分盅而装,拢共只装了六盅,两盅送给大老板,剩下的全发给了旧交好友。
至于没发给郭嘉?
因为考虑到自家挚友近日来不听劝告,饮酒过多,崔颂表示:之前趁他不在的时候多喝了多少酒,接下来的时间里就一杯一杯地扣回来吧。
而戏志才那儿,亦随着梨花酒盅收到了崔颂明面上软语关怀,实际暗含杀机的警告。
为了不让好友们饮酒伤身,英年早逝,他可谓操碎了心。
随后他带着曹操派来的护卫,一同去郊外取书。
抵达农舍的时候,崔颂远远瞧见祢衡的马正拴在院外一棵桦树上。
发现崔颂等人的到来准确地说,是发现崔颂座下的某匹恶马祢衡的马厉声嘶鸣,扭头就跑。
可它脖子上的马绳牵制了他的行动,那马见逃跑不成,眼睑下方竟然滑下两行晶莹剔透的液体。
眼见那匹原本神采奕奕、油光发亮的马,一见到自家的马就落下眼泪,堪称惊弓之马,崔颂沉默了片刻,以谴责的目光看向搦朽。
搦朽趾高气昂,全无半点愧疚之心。
祢衡听到马鸣声,出门查看。
待看到来人是崔颂,祢衡面上的表情可谓是打翻了五色调料盘。
倒不是因为他打赌输给了崔颂,要去给自己横竖看不惯眼的曹操做免费劳动力。而是因为祢衡想到:自己昨天被区区一匹马打了脸,后来又因沉迷读书,在崔家随从把他的马找回来后并未立即回城,反在这间农舍看书看了一天一夜此刻瞧见崔颂,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再一想到此刻与崔颂一同过来的必定是曹操的亲兵,想到自己的誊书之约,祢衡脑补出一副曹操等人叉腰在他面前大笑羞辱,而他隐忍不得发作的画面,顿时气得肋骨疼,恨不得甩袖就走。
然而愿赌服输,就算祢衡差点被自己的脑补击败,他也必须硬着头皮,遵守承诺,替司空府抄完那一千多册古籍。
运完书籍,曹操的清兵回去复命,崔颂与祢衡随同来到司空府。
已经做好被羞辱一通的准备的祢衡,并未受到想象中的薄待。
曹操对他称不上亲厚,但也谈不上冷遇,更没有嘲讽羞辱、落井下石之意。
眼见曹操只对他交代了最基本的事宜,便持着公事公办的态度,让他回家待命,祢衡犹豫再三,终究第一次低头,向曹操行了一个正统的礼节。
曹操平静地受了,然而内心实际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事后他询问崔颂祢衡这个礼是什么意思,崔颂道。
祢生虽狂,然心如明镜。主公能抛却旧怨,以直相待,他看在眼中,记在心中,故有这番举措。
然而崔颂没想到的是,他刚替祢衡说了话,祢衡那边便出了事。
作者有话要说: 咳,今天只有一更,明天努力。
往事
祢衡来许都不过短短几个月, 就已将他的嘲讽功能散播到内城的每一个角落。
他在许都打响了才名, 也在许都唱响了狂名。
有的学子欣赏他的才华与狂放, 敬佩他不畏权威的精神;但更多的学子十分反感他的脾气, 认为他目中无人, 违背君子的谦逊礼德,逮住谁都要咬一口。
因而, 许多人闻祢而逃,见到祢衡就自觉绕道;但也有那么一小部分,敢于应祢而上, 化不爽为找茬, 想要将祢衡那狂恣的态度狠狠踩在脚下。
司空府集结撰书的一群文史中, 就有几个是祢衡的死忠黑, 今日受召而来, 在长廊与祢衡狭路相逢。
长廊不算太窄, 祢衡目不斜视, 挪了挪脚步往右侧走。
那几人却往同样的方向迈了几步,堵住祢衡的去路:
当真稀奇, 祢处士前些日子才大放神威,在司空面前狠狠耍了一把威风,今天竟还敢独自前来, 真乃勇气可嘉。
辱没府官,竟还有脸出现于此,若用彼之脸皮修补城墙,定可固若金汤。
两个文史一唱一和, 剩余三个文史发出窃笑,不怀好意。
如果是以前,祢衡早已毫不客气地把这五个人从头到尾,连同头发丝都喷了个遍。
可如今他与崔颂立下赌约在抄完一千余册复本以前不与人起争执,不喷人,做个安静的移动毛笔,尽心尽力为许都文化事业做贡献。因此,他难得的保持沉默,任凭这几个人嬉笑。
这是怎了,几日不见,一向爱扯嘴皮子的祢处士竟然变成了一个哑巴?
另一人立即捧哏:莫不是因为出言不逊得罪了人,被人毒哑了吧?
如果可以,祢衡倒想把眼前这两个人毒哑,换一个耳根清净。
他倒想学一下洛阳文会上崔颂任凭他人放气,我自岿然不动的淡然作风。可面对旁人的挑衅,要是真能忍耐,那他也就不是祢衡了。
正所谓文人两大利器:一杆子笔和一张嘴。
笔墨攻伐,嘴利如刀,得理便不饶人。
祢衡被接连刺了好几句,忍了又忍,青筋突突直跳。
那几人见祢衡并不还嘴,以为是他遭到了司空的整治,难得收敛了脾气,于是变本加厉,花式嘲讽不绝于耳。
沿路的司空府守卫因为祢衡前些日子击鼓骂曹,光/膀/子辱骂曹操一事,对他全无好感,此时个个假装树桩,无人出面帮他。
祢衡就这样被五人堵在路中,轮番挖苦。最终,他将头上的发冠往地上一摔撸袖子打人。
既然不能动口,那动手总行了吧?
一番混战。
最后,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祢衡和同样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五名文士,被一同请到曹操面前。
曹操:
祢衡:一张猪头对五张猪头,血赚不亏。
曹操看向崔颂,用眼神示意:你带来的人第一天就给孤惹事。
崔颂同样用眼神传讯:主公,一个巴掌拍不响。先问问是怎么回事吧。
曹操长叹了口气,关切道:怎么伤成这样?常宁,快取上好的伤药过来。
曹操不先问责,而让随从取伤药的做法,让五个文史又羞愧又不安。
祢衡没半点压力,低头当他的哑巴人。
药送上,几人擦了伤药,从形似猪头变成了形似油光发亮的猪头。
对于讲究仪态、风姿的东汉文士而言,这模样比被打骂还要令他们难以忍受。
五人看着各自的丑相,内心后悔不迭:早知如此,做什么没事去惹那个煞星!
其中一人道:我等与祢处士有口角之争,在府中失态,还请司空责罚。
言辞间并未把责任全部退到祢衡身上,这让祢衡有些意外。
其余四人大约以此人为首,纷纷出言附和。
子和,你素来稳重。而今崔部丞将千余册珍贵文籍献于朝廷,孤知祢卿文采斐然,邀他前来誊写,正想让你关照一二,不曾想竟出了这样的事。
子和面露愧色:是我之过,辜负司空的厚爱。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亦不算小。这样吧,你们今后都要参与文籍的誊写与编汇,而这些文籍乃崔部丞所献,该如何受罚,当由崔部丞做主。说罢,曹操看向崔颂,眼中透露着交给你了的意味,子琮,你说子和等人该如何处置?
凭空被提过来一个大皮球,崔颂稳稳接下:
这正如榫接的木桌,凿与枘之间总要经过磨合,方能正常使用。依我愚见,不如让他们同吃同住,既方便公事,又能培养感情。
接收到祢衡的瞪视,崔颂视而不见,主公以为如何?
这处置甚妙。曹操同样无视五个文史的哀求目光,一语敲定,就依子琮说的办。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