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 >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
错误举报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螺髻山下客(

    上一世,就是这两人一直跟着自己,从林家村到京城,从京城到云南,从云南到杭州,最后被自己强行遣走。
    林方勤此时为他介绍,站在左边斯文俊秀的少年,叫林方远,是成福叔家的幺子,刚满十六岁,本来读书还不错,可惜福婶子生病,家里没钱,就没去读了。
    六爷爷帮忙给找了个酒楼伙计的差事,已经做了三个月,听说林方旭在找书童,就私自辞了差事跑来自荐了。
    另外一位是六爷爷介绍来的,叫做林冲,今年十八岁。
    他爷爷据说是前朝武进士,得罪了权贵混不下去了,就给同姓本家的老哥,也就是六爷爷当了护卫,一起走南闯北,最后干脆在林家村落了户。
    老人家现在依然跟在六爷爷身边,在林家村老年象棋界闯荡。
    几个儿子要么种田,要么在成桂叔手下做事,只有林冲学了爷爷舞刀弄枪的本事,想要建功立业,一直遗憾自己没有早生几十年。
    林方勤之前本来打算买人的,但是没有合适的,更何况一纸卖身契,哪有同族利益相连,休戚相关来的可靠。
    毕竟以后是要跟着林方旭的,能不能留下来还要他决定,林方勤虽然满意,但也不会替弟弟做决定。
    林方旭看两人一脸忐忑地盯着他,突然笑道:你们先回去跟家人告别一下,准备好行礼,我们后天就出发去杭州。
    两人一下子高兴起来,见了礼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林成福今天也不赶车了,从林方远出门,就待在家里盼着。
    等林方远回来,忙拉着他问道:怎么样?解元答应了吗?
    林方远好笑道:答应了,父亲你以前不是叫旭哥儿的吗?怎么现在改口了?
    答应就好,答应就好
    林成福又瞪眼道:那能一样吗?旭哥儿现在是官身了,不是以前下河摸鱼的淘小子了,你以后跟着出去,也要叫少爷,不能在外人面前,让旭哥儿失了体面。
    林方远忙答道:知道了,您就放心吧。
    同样叮嘱也发生在林冲家,不过他爷爷说的是:你遇事不过脑子,出去后一定要听少爷的,不让做的事不做,少说话,多看多想。对了,我们林家的枪法你要多练练,别到时候本事不够,连累了少爷。
    林冲翻个白眼道:我练得可好了,从我十三岁起,爷爷你就不是我对手了。爷爷,反正你现在也用不上咱家祖传的那/杆/枪,不如就给我吧。
    老爷子气的吹胡子瞪眼,最终还是给了他,只是一个劲儿的叮嘱道:就算你丢了,也别把/枪/丢了,这可是祖传的
    无论两家长辈,是有再多的不舍,还是担忧,到了那天都赶着孩子早点出门,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再给孩子什么,不能再耽误了孩子难得的前程。
    林方远和林冲作为两个有准备的人,抓住了让林家村年轻一辈都羡慕的机会,陪着林方旭一早就出发了。
    三人先雇车到了金华府,与沈茂会和。
    林方旭之前租的小院已经退掉,这次是住在成桂叔家。
    堂婶一如既往的热情,进了门没过一会儿,便热心肠地问道:旭哥现在也是举人老爷了,打算什么时候成亲啊?要不要堂婶帮忙相看,说起来堂婶有几个侄女,和旭哥年龄也相当,两家又都是腐书网,刚刚好。
    林方旭还没开口拒绝,成桂叔先不悦道:行了,旭哥儿赶了一天路,先吃口热汤饭再说,他的婚事自有成举他们操心,你就别瞎掺和了。
    安氏心说该,就你那几个侄女还想配解元郎呢,不管婆婆脸色如何差,笑着说道:厨房饭菜早就准备好了,父亲我们先去饭厅吧。
    不管成桂叔两口子过后如何争执,林方旭第二天一早便带着林方远二人去与沈茂汇合。
    杭州紫阳书院山长和沈家是世家,老山长是衰帝三年的状元,不知什么原因,中了状元的第二年辞了官,回杭州办了紫阳书院。
    沈茂此行,就是打算去去紫阳住院游学,和林方旭也是同路。
    沈茂只带了一个书童,此时看见林方旭后面跟着个扛/长/枪/的,颇为惊奇,当得知是林家大哥找的护卫时,感叹道:林大哥对贤弟的爱护之心真是令人羡慕啊。
    林方旭玩笑道:怎么?你这是抱怨沈京不爱护你了?
    沈茂头疼道:我俩现在能和平共处就已经很好了,不敢奢求太多。
    林方旭好奇道:他不去杭州么?
    沈茂回道:他下月要成亲呢,暂时不去了。
    沈家关系复杂,林方旭也不会傻了去问沈茂,你今年二十,只比沈京小一岁,怎么还没个成亲对象?
    五人中,年龄最大的沈茂也才二十岁,最小的林方旭年底才满十六,年轻人聚在一起,笑笑闹闹,枯燥的旅途也不觉得无聊。
    路过一片山林的时,林冲眼见看见了两只野山鸡,反手一甩,祖传的/长/枪/,在他手中第一次见了鸡血。
    林方旭几人也不浪费,就地取柴,将野鸡收拾出来,烤了,虽然烤得乌漆嘛黑,但也不影响食欲。
    期间沈茂见林冲/长/枪/舞得虎虎生风,声如破风,羡慕得紧,好说歹说,才借过来自己比划了一会儿。
    九月初十,进了杭州城。
    沈茂还有些酸痛的手臂,证明了,读书人还是拿笔杆子比较好。
    进了城,两队人便分开了,一个去紫阳书院,一个去商府拜见师公。
    林方旭投了拜帖,门房前去禀告,三人就在门口等着。
    在这不长的等待里,一位络腮胡子少年?骑着马朝三人奔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位穿着红衣骑装的小哥儿。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邂逅是什么,就是碰巧相遇,不期而会。
    林方旭沉醉在小哥儿清扬婉兮的美目中,不可自拔时,没注意到络腮少年的马已经快到跟前。
    林冲看少爷立在那里不动弹,抽出/长/枪/,朝马腿一扫,马儿前腿上扬,停了下来,当然络腮少年也被摔了出去。
    少年爬了起来,取下马背上的双锤,双目圆瞪,大喝道:呔,小子,拿命来!
    两人很快战在了一起,好在都还知道分寸,切磋为主。
    姜世云此时也下了马,冲林方旭挑眉笑笑,好似在说看,你招的,见马儿过来,还站在中间。
    林方旭被小哥儿笑得尴尬,只觉得自己快四十岁的老脸都丢尽了,见小哥儿也不阻止打斗的两人,抱手在一旁观赏着,时不时还瘪嘴摇头,给两人支支招。
    林方旭看着那灵动的样子,可爱至极,也不叫林冲住手,陪在一旁看着。
    络腮胡子少年却不干,见过了几十招,都没占到上风,率先收手道:不打了,不打了,凭白让你们看白戏。
    少年收了双锤,走到林方旭面前,说道:嘿,你谁家小孩儿啊?看着马过来,怎么不站边上,没吓着吧?
    林方旭听着他那似乎和孩童说话般的语气,眯了眯眼。
    姜世云噗嗤笑出声来:二哥,这可是今年杭州乡试的解元郎,许世叔的高徒呢。
    然后又对林方旭介绍道:这是我二哥,姜世武。
    想了想又补充道:今年刚满十八岁。
    林方旭心想你不说还真看不出来,长得可真着急啊。
    姜世武低声嘟囔了一句看起来好小,和林方旭见了礼。
    林方旭心里也是怄得很,可谁让自己抽条得晚呢。
    用现代的单位计算,林方旭上辈子也是长到了一米八多一点的,林家就没有矮子,可惜他现在估计也就一米七左右,只到一米七五的姜世云耳朵,更别提一米九几的姜世武了。
    在姜世武还在不依不饶地和林冲约架的时候,商谭得了门房禀告,出来接林方旭,看到姜家两兄弟也在,稍微有些意外,也一同迎了进去。
    顺便问了问两人怎么没和姑母一起,提前到了。
    姜世武没好气道:陈恺那小子和他娘也来了,路上还遇到了大舅母她们,一群人唧唧歪歪的,谁耐烦和她们一起,我就和云云先走了。
    商谭并不关心他耐不耐烦,事实上自己表弟性子虎得很,除了练武打架,其它的估计都不耐烦,只问道:你说大伯母她们来了?额这回爷爷估计又该发脾气了。
    姜世武幸灾乐祸道:嘿嘿别到时候外公又不让她们进门。
    姜世云终于忍无可忍道:够了,二哥,你能闭嘴吗?这还有外人在,说什么家丑。
    外人林方旭默默地听着,并不插嘴。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世家的经更难念。
    第三十二章
    作为一个文能执笔写文,武能挥刀砍人的退休老干部,商仲淹还老当益壮得很,此时正在花园里舞剑。
    林方旭一行人到的时候,他刚好收功,眼睛半眯着看了几眼走在最前面的姜世武,嘲讽道:不是说姜侯爷正忙着和御史切磋么?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
    姜世武听了,无奈道:外祖父,我是小武,我爹没来呢。
    商仲淹又看了几眼,恼怒道:你没事学你爹干什么,一脸大胡子好看么?!
    姜世武满腹委屈,却没法对人言,这能怪他么,他怎么这么倒霉,就随了老爹,胡子三天不刮,就没法看。
    商谭见表弟有苦不能言的样子,好笑地解围道:祖父,东升也到了,来向您请安呢。
    这时落在后面的,被遮挡得看不见头的林方旭,才绕了出来,弯腰见礼。
    商仲淹面色稍好了一些,说道:你既然到了,就在商府住下,先玩几天,等仲康也来了,我再一起教。
    林方旭忙谢道:劳烦师公费心了,东升感激不尽。
    商仲淹摆摆手道:其实就你乡试文章来看,科举一道,老夫怕是没什么好教你的,只是许昭写信来求,我就给你讲讲科举以外的事吧,你以后可不要辜负了他一片拳拳之心。
    林方旭想到之前拜见先生时,先生只说了些勉励的话,对此事只字未提,心里颇为动容,忙保证定不负先生关爱之心。
    商仲淹招呼几人到凉亭喝茶,等丫鬟上了茶点后,迫不及待地从姜世云面前的小碟里,取了块冰糖莲子酥咬了一口。
    姜世云好笑道:二舅父又不让您吃甜食了?
    商仲淹唉声叹气道:哎,可不是嘛,他前不久得了韩王孙写的《老人伤病集》手抄本,给老夫看了糖尿病那章以后,就不准厨房给老夫做点心了,哎,儿子不恭敬,老夫真是苦哉,哀哉
    说完又伸手取了一块。
    看得在坐几个年轻人齐齐翻白眼。
    商仲淹不管他们,吃完手中糕点后,问姜世云:听说你爹爹又被圣上罚闭门思过了?你们都来杭州了,他一个人岂不是很无聊。
    姜世云心想外祖父,您说这话时,能收起脸上幸灾乐祸的笑么?
    没等姜世云回答,商谭便担忧到:姑父三天两头被御史弹劾,每次被弹劾都要对御史动手,总这样会不会不妥。
    姜世武率先冷嘲道: 切~~,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打了就打了了呗,准他们御史骂人,就不准武官动手了,要我说爹爹就不该在朝堂上动手,人太多,没打两下就有人拦着,还不如找没人的时候,套了头狠揍一顿。
    商仲淹:这个憨货啊!
    姜世云无语道:二哥,爹爹在朝堂上动手,就是为了有人拦他。
    好在还有聪明的,没让姜军那蠢货把我外孙都祸害了,商仲淹喝了口茶,对林方旭说道:东升,前不久,武安侯在皇宴上,多喝了两杯,过后有御史参他酒后无状,不知礼数,你来说说武安侯该不该动手?
    林方旭心里一乐,武安侯被参得还少么?上一世,自己到死,武安侯府都还鼎盛得很呢。
    林方旭斟酌着说道:世人皆知,姜侯爷性子耿直,为人忠肝义胆,偶尔做一些无伤大雅的错事,也无所谓,再说文武本来就不相和,圣上想必也是能原谅的。
    噗嗤姜世云掩唇笑道:解元郎说得精辟,可不是这么回事么?哈哈
    姜世武也笑着道:就是,那御史嘴那么欠,就是打了,圣上肯定也站在爹爹这边!
    这个憨货啊!商仲淹一个苹果砸在他头上,严厉道:圣上也是你能编排的!你爹爹也只有在朝堂上动手才没事,要是真像你说的,私下套头狠揍,你看圣上会不会原谅。
    姜世武揉揉额角,委屈地嘟囔道:怎么你们提圣上就可以,我就不行?
    林方旭见他那样,也是好笑,这位仁兄怎么就只学了武安侯的耿直,没学到他的肚里文章呢?
    就像御史的标配是清廉正直,武将的标配必然是忠肝义胆,能让圣上一直相信你忠肝义胆,那你为将为帅之路也就顺畅了。
    武安侯不仅让圣上相信了,甚至让天人都知道了他的忠肝义胆,可见其为将为帅之路有多顺畅,偶尔一些无伤大节的小事,只会让圣上更加放心。
    商仲淹看外孙捂着脑袋犯蠢,亲孙子则是在林方旭说完后,半天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深感后继无人,打发几个小子去休息,留了姜世云陪着说话。
    姜世云见他打发走其他人,猜到他要说什么,也不主动提,就坐那里品着茶。
    咳咳商仲淹清了清嗓子道:那个小云啊,你看,正如东升所说,你爹吧,表面虽憨,其实心里狡猾得很呢,给你定的亲事真不是全因为你姑姑,他估计也是觉得嫁给你表哥是真的不错,那个,你别跟你爹爹怄气了啊。
    姜世云笑道:是啊,爹爹多聪明,口头上先答应了姑姑,却要等我满了十七再过礼,是打算磨到我心甘情愿呢,怎么?外公现在也成了说客吗?
    商仲淹不高兴道:豁,他哪有这么大面子请我当说客,这不是外公也觉得陈家门第也还可以,陈恺那小子也好拿捏不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