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 >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
错误举报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螺髻山下客(

    姜世云不确定道:在烧什么东西吧?
    林方旭笑笑,肯定道:在烤红薯呢,小的时候在林家村上蒙学,散学后不回家,族里伙伴经常一起去挖别家的红薯烤,回家的时候还要擦干净嘴巴,说好谁也不能告密。
    姜世云脑子里想像着眼前丰神俊朗的解元郎,偷偷么么烤红薯的样子,笑着问道:那你们后来被发现了么,挨打了吗
    ?
    林方旭无奈地笑笑,说道:我一直以为没被发现,直到我八岁去栖霞书院读书时,大哥对我说,以后要好好跟着先生学读书做人,不可以再干偷红薯掰玉米的事了,我才知道,他们一直都是知道的。
    哈哈,哈哈哈,姜世云笑得肚子疼,怎么这么好笑呢,他现在都能想象得到林方旭听他大哥说完后,脸上该是怎样的震惊。
    林方旭眯了眯眼,微笑道:好笑么?
    可能是觉得自己不能这么不厚道,姜世云缓了缓,顾左言他道:咳,你看岸边好多人在浣衣啊,咿?那几个夫郎、娘子洗的是什么?
    林方旭见他先是故作正经,再是一脸好奇,看了看引起他兴趣的事物,回答道:那是在洗过年做豆腐、蒸花糕用得竹笼、簸箕。
    姜世云心中暗骂一声,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扯到过年干什么,忙又转移话题道:那些夫郎、娘子唱的是吴侬小调么?唱得真好听,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林方旭见他懊恼的样子,心里微微一暖道:都是一些平常的调子,左不过是讲一些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故事罢了。
    姜世云听着对岸的轻声软语,随着微风,飘入心田,如水一般纯净柔和,曲如其人,江南的女子、小哥儿也如江南的调子般含蓄婉约,妩媚温柔。
    姜世云作为北方出生的小哥儿,从小便是鲜衣怒马,直率爽朗,再加上出身武勋之家,身上自然而然地带着一些如火的气质,和江南女子、小哥儿截然相反。
    想到这些,姜世云心里有些莫名其妙地不舒服,赌气道:才子佳人怎么就平常了,你还不一定会呢。
    林方旭心想我会这个干嘛呀?,看他气呼呼地样子,心中微微一动,说道:我不会吴侬小调,但我会其它的,你要听么?
    姜世云颇为意外,也不赌气了,狡黠道:那你唱来听听,我来品品好不好。
    林方旭走得离他近些,双手打着拍子,轻声唱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如玉哥郎,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咿?林小弟你在唱诗经吗?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陈恺刚刚钓着一条河鲤。姜世武莽里莽撞地跑了过来。
    听到二哥的声音,姜世云赶忙本能地移开一些,红着脸只听得见自己心脏怦怦乱跳的声音。
    商谭和许仲康走在姜世武后面,最后面跟着陈恺和商婉君两人,所有人都走到了船头的夹板上后,许仲康好奇道:东升在唱诗经么?居然有如此雅兴?
    姜世云好不容易恢复正常,听到他的话又紧张起来,只听林方旭笑着道:姜少郎问我是不是在鹿鸣宴上唱了鹿鸣,说我唱得肯定不好,我便唱给少郎听听。
    林方旭说完,还笑着对姜世云道:少郎,在下刚才唱得可还能入耳?
    姜世云气也不是,羞也不是,怎么才发现这人面皮如此之厚,恨恨的瞪他一眼,撇开头不说话。
    商谭见表弟面色不愉,东升又强颜欢笑地站在一旁,以为两人闹了什么矛盾,忙开口道:这运河里的鱼就是少,我们守了大半天,就小伯爷钓了一条河鲤。
    姜世武耸耸肩道:就是太小,也没什么吃头,不过还是可以加个菜么,要不就让厨娘做了小云爱吃的醋鱼吧。
    陈恺却犹豫道:还是拿来炖汤吧,连着几日都赶路,我们几个男子倒没什么,婉君妹妹,和表弟却可以喝了补一补。
    姜世武听完虎了脸,许仲康此时却打岔道:说起鹿鸣宴,我倒是想起了当时一起跳魁星舞的场景,说起来我们这杭州五子
    之后可就没聚在一起过了,也不知道大荣他们到哪里了?
    商谭感叹道:哎,是啊,希望到京城可以聚聚。
    林方旭心里也颇为感慨,靠在船舷上,双手轻轻敲打着船身,写意般唱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商谭和许仲康相视一眼,跟着喝到: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人人皆爱好颜色,河边浣洗的夫郎、娘子,见高大的官船上,几个年轻俊朗的小公子,肆意歌唱,风流倜傥,大胆的吹起了口哨,高声问道:少年郎,嫩个去哪里咯啦!。
    林方旭三人唱完后,朗声大笑,许仲康更是高声回道:金榜题名去!
    笑闹过后,最后那条河鲤还是炖了汤,姜世云自己然是没喝的,命人全部端去给了商婉君。
    商婉君的贴身丫鬟红莲,为小姐盛了汤,笑着道:小姐,还是陈伯爷有心,想着您最近赶路,有些上火,汤里还特意放了薄荷呢。
    商婉君淡淡地笑了笑,矜持地接过碗,小口地喝着汤,虽是普通河鲤,但却滋味甚好。
    林方旭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回,过后几天都在接受冲动的惩罚,因为姜世云刻意避着他,大部份时候都躲在房间里,明明同在一艘船上,却硬是在到通州之前都没见过面。
    男人在恋爱中也会多愁善感,林方旭此时的心境,就像他唱的诗经里写的一样,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姜世云确实在躲着林方旭,他现在心里烦躁得很,从什么时候开始不高兴的呢?
    似乎是从陈恺说炖汤的时候,倒不是稀罕那鱼,船上虽然没有鲜鱼,但也不缺吃食,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高兴,也许是因为婚约,也许是因为林方旭唱的诗经,也许是因为身上的束缚,让自己必须暂时克制。
    第四十一章
    京杭大运河, 南起余杭, 北到通州, 从春秋末年开始建造,后又经过几个朝代的扩建延伸, 在前朝中期时终于完成了这条贯穿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林方旭上一世赶考也是带着林冲两人走的水道, 和陆地官道不同,走水道的话官府是要收过路费的, 沿河设立了七个收费点,不同的距离收费不同。
    若是从余杭行到通州的话, 不管皇亲贵胄, 还是富绅豪商每人大概都要缴纳三两八钱银子,当然进士、举人、秀才是不用的, 估计这便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最直接表现了。
    从南到北,气候差异极大,大船在运河上每多行一里, 林方旭感觉就要更冷一些, 头一天还在冬日的暖阳里,看着和林冲相互拆招的玉人儿, 第二天早上醒来便只能躲在船舱里,看着小窗外的雨雪, 幻想着自己的似锦前程, 如玉夫郎,俗称:无聊得做着白日梦。
    十二月二十八,和几年都不一定下一次雪的余杭不同, 通州此时已是银装素裹,河面也结了一层薄冰,只有少数体量较大的楼船、官船还在行驶,小一些的渡船、渔船已经不容易破开冰面了。
    姜世民提前一天就到了通州,此时得了小厮信正等在通州码头。若是只有自家那两个混世魔王的话,他是绝对不会来接的,在北平这地界,估计没人能欺负得了他们。
    姜世民想着,自己在军营里功夫也是排得上前十的,在家却一个弟弟都打不过,深感这几年来他们还尊重自己这个大哥,都是姆父礼仪教得好,所以说文为武鞍,真是说得一点也不错。
    跟他一起来接人的还有忠勇伯府的大管家和商家的麼麽,武安候府大船驶入码头,停靠平稳后姜世武第一个跳了下来,饿死鬼一样喊到:大哥,我都快要饿死了,我们吃了午饭再回京吧。
    姜世民将他推开,向着林方旭三人迎上去,寒暄道:你们可算是到了,我一早便吩咐人在酒楼定了席面,这也快到午时了,我们吃了午饭再回京城吧。商谭几人自然是客随主便,一行人去了酒楼。
    姜世民订的包厢分内外间,商婉君带着丫鬟麼麽去了内间,姜世云也跟了进去,姜世武叫住他道:小云就坐这里么,你进去干什么,又没有外人。
    姜世云气瞪他一眼,恨恨地说道:你管我,我就想坐里面!说完眼角余光不经意的瞟了林方旭一眼,以极不自然的姿态第一次坐了女席,还是和平时不怎么对路的商婉君。
    姜世云进去就后悔了,因为商婉君又以那副自以为是的姿态,故作亲昵地笑问道:小云怎么不坐外面了,定了亲事就害羞起来了吗?都不像以前洒脱了。
    姜世云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我一直都很洒脱,再说姆父都说了,我及笈以后再正式定亲,你不知道就别乱说好不好!
    商婉君面带哀愁地说道:小云误会我了,我只是关心你而已,你还要过两年才及笄,我是怕拖久了,忠勇伯府的人起了什么怨念,到时候累得小云难做。
    姜世云冷冷地看了她一眼,突然走过去,揽住她的肩膀,在她耳边低声说道:忠勇侯府怨不怨我不知道,只是表姐这段时间和陈恺眉来眼去的,我可是知道的。
    姜世云看她脸色惊慌,伸手将她腮边的发丝捋到耳后,又轻声安抚道:表姐,我呢,虽然不是很喜欢你,但是呢,我是个乐于成人之美的人,你要是真能惹得陈恺那小子忤逆她母亲一回,我一定立马忤逆了我父亲,成全了你们。所以,表姐你要好好努力啊。
    说完也不管商婉君面上变换不停神色,只自顾自地吃着饭菜,心里想着如何瞒着父亲考入京营,然后
    如何回去忤逆自己的父亲,至于陈恺、商婉君两个,谁管他们呢。
    林方旭虽然被姜世云故意避着,但他也不气馁,至少没被直接拒绝不是,当马车驶入北京城时,林方旭这个也算经历过风雨,自以为今生可以坦然面对人世间任何事的人,心中也泛起了一丝莫名的紧张。
    进了城,透过车窗可以看到,惜时经过战火\蹂\躏\的城池,如今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放眼望去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比起杭州城也是要胜出许多的。
    当车窗外行人越来越少的时候,林方旭便知道,他们已经到了武安侯府所在的将军巷。
    大魏朝开国时,论军功除了皇哥儿朱宣被封为镇国大皇长哥儿外,还封了八大侯,从武安府的占地面积来看,这位三天两头都要被御史参一本的武安侯显然更深得圣心。
    姜世民引着客人到前院正厅时,商道虞夫夫已经等在那里,等他们进来后,商道虞便快言快语道:可算是平安到达了,我真担心你们再晚几天便要被冻在河道上了。
    商谭上前唤了声姑父、姑姑好,接着林方旭和许仲康,躬身见礼道:见过侯爷,见过郎君。
    武安侯姜军生得比姜世武还要高达魁梧几分,声音粗犷洪亮,笑着道:无需多礼,许世兄的长子、高徒,叫伯父、伯姆便好,只当是在自己家里,不用拘礼。
    林方旭见他身如塔,拳如钵,四肢矫健如铜柱,终于醒悟过来自己进城时的紧张来自于哪里,比起身经百战的御史,自己这年少的小身板估计挨不了几拳,不知道眼前这位侯爷在知道了,面前的少年郎正在垂涎自家小哥儿后,会不会手下留情。
    商道虞看了自家不同于以往,显得特别安静的小哥儿几眼后,又笑着对林方旭几人道:伯姆给你们安排的套院就在小武和世民院子旁边,年轻人住在一起也方便些,到时候有什么事就直接找小武他们就是。子健你也不用去你大伯那里住了,他开年后就要去湖北上任了,你去了也没人招呼你。
    许仲康奇怪道:咿?没听说啊,什么时候的事啊?
    商道虞好笑道:你在船上,哪里去听说?也是没多久的事,算是升官了吧,到湖北任提学。他刚得了调任时,就拜托我们府里照顾你了,好了,你们先下去洗漱整理,待会儿用些吃食,好好休息一晚,其它的明天再说。
    从此林方旭三人就在武安侯府的套院里过起了客居生活,顺便过了一个离家万里的新年。
    南北新年习俗有很多不同,但主旨是相同的,都是团圆,祭祀祖先,至于年夜饭是吃饺子还是蒸花糕,迎财神是扭秧歌还是舞龙舞狮,这些在林方旭看来都不重要。
    和林方旭一样,过年回不了林家村团圆的还有林方明,不过他也不一定想回去就是了。
    林方明曾今猜测,艾晓雅是狐仙什么的也不一定,但就她平时展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林方明估计即使是狐仙,怕也是法力最低的的那一只,得知艾晓雅要去京城时,林方明是劝过的,但显然没劝说得了,自己又不放心,只得跟了来。
    两人到京城时,林方明便租了一个小院子,一起住在里面,林方明并不缺钱,他离开时,大哥不仅安排了一个小厮跟着,还给了一些银钱。
    艾晓雅到京城自然是想要继续做服装设计,除了去京城逛逛,便都呆在房间里涂涂画画。
    在五仪县时,估计离家近,林方明倒还没为银钱操过心,到了京城,举目无亲的时候,却是再不敢继续逍遥了,一来京城便找了家口碑声誉不错的茶楼,将之前写的话本子卖给了掌柜。
    新颖的好故事,自然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茶楼掌柜自然也喜欢,不仅
    将之前写好的都高价买了下来,还跟林方明预定了之后写的。
    林方明也不能像在五仪县时,谈什么分成,因为进茶楼之前,林方明就打听过,这是三皇子的产业,他一个白身哪有资格和皇子谈分成,不过好在两口子的生活也算是安定了下来,等日子渐渐步入正轨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大年。
    艾晓雅和林方明两人一起吃了年夜饭,一起守岁,艾晓雅隐隐也觉得自己可能被看穿了,索性也不掩饰了,干脆借着酒劲放纵了一回,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唱什么唱什么。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现实就像一把枷锁,把我捆住无法挣脱,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一次次将我重伤我要飞得更高 ,飞得更高嗷,狂风一样舞蹈 ,挣脱怀抱
    艾晓雅醉眼迷离地凑到林方明面前,笑道:帅哥,嘻嘻,谢谢你陪我,我是主角,我怎么可能会平凡呢?!他们都不理解我,还好有你,你可真有眼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