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螺髻山下客(
林方勤当然是在跟弟弟开玩笑,不过武安侯府此时却真的在讨论姜世云的陪嫁,姜世民从五军营回来后,得知小云和林小弟的婚事基本确定了,也是很高兴。
自从姑母悔婚后,全府最为小云婚事操心的,估计就是姜世民了,没办法,其它人都比他心宽,不过现在他算是落下了心里的大石,高兴地问道:那婚期是定在何时?
商道虞回道:等小云及笄后,具体哪一天要等林家大夫郎进京后再商议。
姜世民的夫郎,张少郎君插嘴道:说起来,小云的嫁妆可要早准备了,林家根基在五仪县,京城也没什么人,怕是什么东西都缺。
商道虞似乎想到什么,说道:林家在京城确实什么都没有,虽然拜天地与父母是在五仪祖籍,可最终旭哥儿还是要来京城做官的,到时候怕是没地方住。我打算把永春坊,挨着六部衙门的那个四进宅子给小云作陪嫁,就这么一个弟弟,你们哥俩可不准有意见!
姜世民和姜世武都知道那个宅子,怕是武安侯府最大最好的一处房产了,但就像姆父说的一样,就这么一个弟弟,哪里能有什么意见。
姜世民忙表态说:应该的。
姜世武更是直接道:以后还有外甥呢,是应该大一点。
就这样,不仅林方旭吃上了软饭,就连自己儿子、小哥儿都跟着沾光了,说起来,上辈子林方旭就一直在京城租房子住,林家是买不起的,刘太太自然也没有那么大方,花血本给庶女做面子。
第二日,林方旭已经无心再想吃软饭的事了,一早便和一众新科进士去
了吏部报到,参加由吏部尚书主持的朝考。
同科同年的四百名进士,之前大家除了名次,似乎都没什么不同,但朝考过后,却又将人分成了四等,不同的等级,决定了你进入官场后的奋斗起点。
最末的一等,将会被分配到各省级衙门观政,等着哪里有县令或者同品级有缺,便能补上,当然现在全国缺额很多,他们这批四等进士估计都不用等。
第三等进士,大概一百七十人,则会被派到六部、通政司、督察员等京城重要衙门,同样美其名曰关政,实际干着打杂的活,给各衙门前辈端茶倒水,做些杂事。
等着前辈退休或者倒台有空缺后,还要找机会,托关系才能补上,所以很多一般都熬不到那时候,早早就外放到地方,当一方父母官去了。
第二等三十六人,选为庶吉士,直接去翰林院,就不用自己观政了,期间会有人专门教你如何处理政务,钻研各种文史典籍,算是学习做官的研究生了,研究生三年后,便有个散馆考试,视成绩优异,或留在翰林院,或派去六部等,甚至也可以去地方任官,当然起点肯定是不同的。
至于林方旭、商谭、孔玠三人,在殿试过后,就已经分别时六品修撰和正七品编修了,不管朝试成绩如何都是一等,去吏部登记注册后,直接去翰林院上班就是了。
第五十六章
四月二十, 日暖, 有微风, 虽然只是租的小院,但也暂且称之为林府吧。
林府四个大老爷们儿一大早便起了床, 简单洗漱一番, 吃了林冲出去买的豆浆油条后,林方远便小心翼翼地将自家少爷, 昨日去吏部衙门领的翰林院官服,捧了出来。
林方旭三两下脱了便服, 伸手想要拿官服, 却被林方勤一把拍开,吩咐林方远取了毛巾, 让他擦干净抓了油条的手,才坐在一边含笑看着自家小弟在林方远两人的服侍下,穿上官衣, 虽年不及弱冠, 却也显得威严庄重。
可惜,威严不到一分钟, 林方旭便笑着跑到林方勤面前,求表扬道:大哥, 怎么样?比庶吉士的衣服好看吧?, 说完还原地转了两圈。
林方勤笑道:我又没见过你穿庶吉士的衣服,怎知哪个更好看?
林方旭愣了愣神,是啊, 上辈子是刘明珠陪在自己身边,她倒是夸过自己穿那身庶吉士衣服好看,还委婉表示,以自己的才学能力,定能很快直升六部,想来这也是她自己,希望能留在京城的美好憧憬了。
林方旭很快回过神来,也不显摆自己的衣服了,只笑问道:大哥今日可有什么安排?
林方勤给他理了理衣领,说道:我先带着方远去找个厨娘,把你们的吃饭问题先解决了,然后再去看看你二哥。你也快去衙门吧,别耽搁了,我也不嘱咐你什么,我猜你心中也是有数的,若是有什么需要家里帮忙,只管说便是。我来京城时,大爷爷和六爷爷便说了,现在族里其它人和事都要放到一边,一切肯定是要以你为先的。
林方旭乖乖听完,便跟大哥辞别,出了门。
翰林院坐落于东长安街,大门朝北开,林方旭和选司报道过后,便说好了时间,今日一起去翰林院。
他们三个新人,此时已经退去了御街夸官时的风光,在这历届科举精英汇集,随便拉出一个便是前状元,前探花的地方,还是抱团取暖,低调做人比较好。
三人几乎同时到翰林院门口,相互打过招呼,向门口守卫兵丁出示了礼部出具的文书后,便直接走了进去。
穿过三重门,头一进为七开间的厅堂,也称署堂,直白一点就是翰林院学士办公的地方,堂中有翰林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的分座。
翰林院学士不在,此时署堂内只有侍读侍讲两位学士,其中侍读学士汪炜,三人在南北文会便已经见过。另一个稍微年轻一点,便是侍讲学士邱子实,同时也是前建文元年的榜眼,汪炜则是先帝末年时的状元,所以说翰林院最不缺的便是三鼎甲了。
好在虽说是前辈,但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给三人下马威,毕竟三人中还有阁老的嫡孙呢,客客气气地让他们就做,命人上茶,开始互相寒暄起来。
别看林方旭是六首状元,其实也只是在外名头响一些,在这里其实也没多大作用,至少两位翰林院学士对他便没有对孔玠热络,好在林方旭内里并不年少,外在也不气盛,就这么安静低调地做个美男子,看着他们吹出各种彩虹屁。
但往往事不随人愿,就在林方旭茶还没喝几口的时候,一将近五十岁,却依然面色如玉,风流俊朗,身着红色翰林院学士官服的人走了进来,还未等林方旭等人见礼,便朗声道:听说被武安侯家的小哥儿劫了的状元来报道了,在哪里呢?
林方旭将本已跨出半步,准备上前行礼的脚又默默收了回来,心中无力,他来翰林院时便想过这辈子如何跟这位相处,此人性格过于随意,自来熟得很,但也是上辈子最照顾林方旭的官场前辈。
上辈子自己被成为董党,还被他嘲笑过,但嘲笑过后,也是他帮自己谋取了外放的缺。
自己身死时,不知道他有没有痛骂自己不争气,说来好笑,这人甚至直接骂过自己找媳妇也不擦亮眼,可见真是极其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这辈子,这位翰林院学士,似乎也不把自己当外人,直接走到林方旭面前,仔细端详了片刻,了然道:果然,当我听说榜下捉婿的事后,就猜到这次的状元郎肯定像我一样玉树临风,若是像汪大人那样的,哪有小哥儿去劫?!
汪炜五十多岁,孙子都有的人,听了这个老不休的话,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心想你这下算是找到同命相连的人了。
没错,翰林院学士徐安,直隶扬州人,腐书网出身,洪武九年状元郎,琼林宴上被大皇长哥儿捉进了皇哥儿府,最后娶了皇长哥儿,过上了吃软饭的日子。
当然这些都是不知情的人胡编乱造的,其实两人早就有情的,蒙奴南下时,徐安就跟在大皇长哥儿帐下,充当军师呢。
徐安此人行事放荡不羁,说话又不给人面子,内阁阁老都能怼得人下不来台,但再怎么惹人讨厌,却也拿他无可奈何,无他,人家夫郎太厉害,惹不起!
此时这位惹人厌的人,似乎对林方旭很有好感,拍了拍林方旭肩膀,笑着招呼道:坐坐,都坐,你们来翰林院算是来对了地方,除了秋天举行的经筵典礼,平时便没什么大事了。日常就做些修撰、编辑、校勘实录等事,都有相应的人负责,你们刚来,头两个月便不给你们分配了,先自己观摩观摩,看看文史典籍吧。
说完也不管其他人,直接将林方旭喊到了隔壁休息室,笑问道:你小子不错嘛?还未做官,便得罪了一大群人。你可知,在你说出文会那翻言论后,朝中很多人就已经做好给你坐冷板凳的准备了。
林方旭不在意地笑笑,说道:知道啊,不过现在看来,恐怕是做不成了吧!
徐安觉得这小子很有意思,挑眉道:是啊,不知道你殿试时答了什么?圣上到现在还没给人看过呢,看样子怕是要重用你了。
徐安说完,见他还是不答,无趣道:算了,既然不愿意说,那你便去自己找事做,打发时间吧。
早就听说过,比起其它衙门,翰林院便是最闲的了,别人为江山社稷忙断肠的时候,大部分翰林还在喝茶读书消磨时间。
在林方旭找了本典籍,打算渡过翰林院第一天的时候,林方勤已经很快找到了一个会做南方菜的厨娘,厨娘家就在京城,除了负责每天一日三餐外,也不住在林府,谈好从明天开始,就来林府当差后,林方勤便让林方远领着他去林方明的住处。
艾晓雅和霓裳阁合作的很好,霓裳阁自然也不会昧了她的银子,看着越来越鼓的荷包,设计热情高涨,灵感似乎也源源不断。
她此时正在设计秋季新款,整体款式都设计好了,但细节处,总觉得不满意,林方明看她纠结了许久,拿过来仔细看过后,发现她设计的花纹样式配不上衣服。
艾晓雅思量对比了片刻,觉得似乎是这样,也怪自己并不擅长绘画创作,画出的兰花缺灵气,牡丹也无富贵之相,跟服装样式一比确实逊色许多,便央求林方明帮忙画几个。
林方明自然乐得效劳,林方勤到时,他正铺好纸墨,手拿画笔,反复看好衣服样式后,仔细构思。
艾晓雅在一旁殷勤地倒茶喂点心,在她准备给林方明捏捏肩膀时,林方明抓住她的手,好笑道:放心好了,我答应了,便会好好画的,你别忙了,去旁边坐好。
艾晓雅做了个鬼脸,正要坐下时,听见敲门
的声音,笑着跑去开门,看见站在门外的林方勤两人,瞬间冷了脸,忍了忍才冷声道:林方明,有人找!
说完便转身回房了,林方明大概猜到是谁在外面,犹豫了一会儿,才放下毛笔,硬着头皮出去,走到林方勤面前,低声心虚道:大哥,你什么时候到京城的?
林方勤默默看了他一会儿,才说道:来了两天了,我们去前面茶楼吧,也好单独说说话。
小二上齐了茶水点心后,林方远出去并反手将门关上后,林方勤才开口道:你打算一直这样了?
林方明低着头不说话,隔了好一会才说道:我觉得这样挺好,我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林方明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却只听大哥问道:我安排王善礼跟着你,他人呢?被你打发到哪里去了?
林方明闻言更不敢回话了,难道要说晓雅不喜欢身边有大哥的人,所以将人撵到外面住去了。
林方勤也不责问他,只说道:既然你用不着他,便让他跟我回了林家村吧,毕竟他的家人都在那里。听见他低不可闻地恩了一声,林方勤又接着道:你愿意在京城,我也不勉强你回去,只是你自己做事要把握好分寸,不要给旭哥儿添麻烦。
林方明刚才一副心虚气短的样子,此时却一脸不服道:我知道了,我不会在外说自己是状元郎哥哥,更不会给他添麻烦的!
林方勤见他似乎被戳到痛脚般,一下子炸毛起来,便不再多说,两兄弟相对无言地坐了片刻后,林方勤便起身打算离开,快走到门口时,才犹豫道:四木,有时间,你还是回去看看四木吧。
第五十七章
林方旭从翰林院到家时, 林方勤正在询问王善礼这些时日是如何在京城生活的, 见林方旭回来, 便招呼他也一起听听。
王善礼恭敬地给林方旭行了礼才又继续道:小人跟着二少爷来京城没几天,因艾娘子不喜欢家里有外人, 小人便出去住了, 只每天早上,去二少爷住处问问, 二少爷可有什么事要吩咐小的,其它时候便自己去找些杂活做。
王善礼想了想, 又小心道:二少爷来了京城后, 每天只写些文章,艾娘子也大多时候就在家里画图, 除了和曲娘子有走动外,倒跟其他人没多大往来。
林方勤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做得很好, 这些时日辛苦了, 二少爷那边你就不用再去了,后日跟我一起回五仪县吧。我来时, 你母亲正在托人给你相看亲事,等回去后, 估计得给你封个大红包了。
王善礼想着这几个月来, 虽没冷着饿着,但人生地不熟的,听到终于可以回家了, 再是个成年人,也有些鼻酸眼湿。
许是意识到自己在两位少爷面前失了礼,王善礼很快恢复过来,不好意思道:小的,小的离家已有大半年,不知家中父母弟妹怎么样,就,就是有些想念。
林方勤想到同样离家大半年的林方明,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离开家时,母亲还嘱咐自己,若是可以,一定要将他带回去,现在看来怕是要让母亲失望了。
想到此,林方勤也不打算再问什么,只说道:善言这次也随我来了京城,我让他在客栈等着,顺便采买一些东西,待会儿让林冲陪你去找他吧。
王善礼听闻弟弟也来了,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当即便告退,打算去寻了林冲,带自己去客栈见亲人。
林方旭见大哥心情不好,便故作委屈道:大哥后日就要回去了?哎,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京城闯荡,大哥都不多陪我几天么?
林方勤见他身上那身官服还没脱呢,就在那里做小儿姿态,好笑道:真该让你翰林院的同僚,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没一点官老爷的正经样!
林方旭却无所谓道:大哥你是没见过翰林院徐大人不正经的样子,我这都还是跟他学的呢,没办法,上行下效嘛,哎,可怜我还不及弱冠,就要去看人眼色,行趋炎附势之事,家人还不在身边!
林方勤看他越说越不像样,气得顾不上是不是民袭官,脑袋上拍一巴掌,笑骂道:你有完没完!我会让你哥夫早点来,帮你把亲事安排妥当的,到时候让你夫郎管着你,免得一副长不大的样子!
恋耽美
自从姑母悔婚后,全府最为小云婚事操心的,估计就是姜世民了,没办法,其它人都比他心宽,不过现在他算是落下了心里的大石,高兴地问道:那婚期是定在何时?
商道虞回道:等小云及笄后,具体哪一天要等林家大夫郎进京后再商议。
姜世民的夫郎,张少郎君插嘴道:说起来,小云的嫁妆可要早准备了,林家根基在五仪县,京城也没什么人,怕是什么东西都缺。
商道虞似乎想到什么,说道:林家在京城确实什么都没有,虽然拜天地与父母是在五仪祖籍,可最终旭哥儿还是要来京城做官的,到时候怕是没地方住。我打算把永春坊,挨着六部衙门的那个四进宅子给小云作陪嫁,就这么一个弟弟,你们哥俩可不准有意见!
姜世民和姜世武都知道那个宅子,怕是武安侯府最大最好的一处房产了,但就像姆父说的一样,就这么一个弟弟,哪里能有什么意见。
姜世民忙表态说:应该的。
姜世武更是直接道:以后还有外甥呢,是应该大一点。
就这样,不仅林方旭吃上了软饭,就连自己儿子、小哥儿都跟着沾光了,说起来,上辈子林方旭就一直在京城租房子住,林家是买不起的,刘太太自然也没有那么大方,花血本给庶女做面子。
第二日,林方旭已经无心再想吃软饭的事了,一早便和一众新科进士去
了吏部报到,参加由吏部尚书主持的朝考。
同科同年的四百名进士,之前大家除了名次,似乎都没什么不同,但朝考过后,却又将人分成了四等,不同的等级,决定了你进入官场后的奋斗起点。
最末的一等,将会被分配到各省级衙门观政,等着哪里有县令或者同品级有缺,便能补上,当然现在全国缺额很多,他们这批四等进士估计都不用等。
第三等进士,大概一百七十人,则会被派到六部、通政司、督察员等京城重要衙门,同样美其名曰关政,实际干着打杂的活,给各衙门前辈端茶倒水,做些杂事。
等着前辈退休或者倒台有空缺后,还要找机会,托关系才能补上,所以很多一般都熬不到那时候,早早就外放到地方,当一方父母官去了。
第二等三十六人,选为庶吉士,直接去翰林院,就不用自己观政了,期间会有人专门教你如何处理政务,钻研各种文史典籍,算是学习做官的研究生了,研究生三年后,便有个散馆考试,视成绩优异,或留在翰林院,或派去六部等,甚至也可以去地方任官,当然起点肯定是不同的。
至于林方旭、商谭、孔玠三人,在殿试过后,就已经分别时六品修撰和正七品编修了,不管朝试成绩如何都是一等,去吏部登记注册后,直接去翰林院上班就是了。
第五十六章
四月二十, 日暖, 有微风, 虽然只是租的小院,但也暂且称之为林府吧。
林府四个大老爷们儿一大早便起了床, 简单洗漱一番, 吃了林冲出去买的豆浆油条后,林方远便小心翼翼地将自家少爷, 昨日去吏部衙门领的翰林院官服,捧了出来。
林方旭三两下脱了便服, 伸手想要拿官服, 却被林方勤一把拍开,吩咐林方远取了毛巾, 让他擦干净抓了油条的手,才坐在一边含笑看着自家小弟在林方远两人的服侍下,穿上官衣, 虽年不及弱冠, 却也显得威严庄重。
可惜,威严不到一分钟, 林方旭便笑着跑到林方勤面前,求表扬道:大哥, 怎么样?比庶吉士的衣服好看吧?, 说完还原地转了两圈。
林方勤笑道:我又没见过你穿庶吉士的衣服,怎知哪个更好看?
林方旭愣了愣神,是啊, 上辈子是刘明珠陪在自己身边,她倒是夸过自己穿那身庶吉士衣服好看,还委婉表示,以自己的才学能力,定能很快直升六部,想来这也是她自己,希望能留在京城的美好憧憬了。
林方旭很快回过神来,也不显摆自己的衣服了,只笑问道:大哥今日可有什么安排?
林方勤给他理了理衣领,说道:我先带着方远去找个厨娘,把你们的吃饭问题先解决了,然后再去看看你二哥。你也快去衙门吧,别耽搁了,我也不嘱咐你什么,我猜你心中也是有数的,若是有什么需要家里帮忙,只管说便是。我来京城时,大爷爷和六爷爷便说了,现在族里其它人和事都要放到一边,一切肯定是要以你为先的。
林方旭乖乖听完,便跟大哥辞别,出了门。
翰林院坐落于东长安街,大门朝北开,林方旭和选司报道过后,便说好了时间,今日一起去翰林院。
他们三个新人,此时已经退去了御街夸官时的风光,在这历届科举精英汇集,随便拉出一个便是前状元,前探花的地方,还是抱团取暖,低调做人比较好。
三人几乎同时到翰林院门口,相互打过招呼,向门口守卫兵丁出示了礼部出具的文书后,便直接走了进去。
穿过三重门,头一进为七开间的厅堂,也称署堂,直白一点就是翰林院学士办公的地方,堂中有翰林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的分座。
翰林院学士不在,此时署堂内只有侍读侍讲两位学士,其中侍读学士汪炜,三人在南北文会便已经见过。另一个稍微年轻一点,便是侍讲学士邱子实,同时也是前建文元年的榜眼,汪炜则是先帝末年时的状元,所以说翰林院最不缺的便是三鼎甲了。
好在虽说是前辈,但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给三人下马威,毕竟三人中还有阁老的嫡孙呢,客客气气地让他们就做,命人上茶,开始互相寒暄起来。
别看林方旭是六首状元,其实也只是在外名头响一些,在这里其实也没多大作用,至少两位翰林院学士对他便没有对孔玠热络,好在林方旭内里并不年少,外在也不气盛,就这么安静低调地做个美男子,看着他们吹出各种彩虹屁。
但往往事不随人愿,就在林方旭茶还没喝几口的时候,一将近五十岁,却依然面色如玉,风流俊朗,身着红色翰林院学士官服的人走了进来,还未等林方旭等人见礼,便朗声道:听说被武安侯家的小哥儿劫了的状元来报道了,在哪里呢?
林方旭将本已跨出半步,准备上前行礼的脚又默默收了回来,心中无力,他来翰林院时便想过这辈子如何跟这位相处,此人性格过于随意,自来熟得很,但也是上辈子最照顾林方旭的官场前辈。
上辈子自己被成为董党,还被他嘲笑过,但嘲笑过后,也是他帮自己谋取了外放的缺。
自己身死时,不知道他有没有痛骂自己不争气,说来好笑,这人甚至直接骂过自己找媳妇也不擦亮眼,可见真是极其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这辈子,这位翰林院学士,似乎也不把自己当外人,直接走到林方旭面前,仔细端详了片刻,了然道:果然,当我听说榜下捉婿的事后,就猜到这次的状元郎肯定像我一样玉树临风,若是像汪大人那样的,哪有小哥儿去劫?!
汪炜五十多岁,孙子都有的人,听了这个老不休的话,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心想你这下算是找到同命相连的人了。
没错,翰林院学士徐安,直隶扬州人,腐书网出身,洪武九年状元郎,琼林宴上被大皇长哥儿捉进了皇哥儿府,最后娶了皇长哥儿,过上了吃软饭的日子。
当然这些都是不知情的人胡编乱造的,其实两人早就有情的,蒙奴南下时,徐安就跟在大皇长哥儿帐下,充当军师呢。
徐安此人行事放荡不羁,说话又不给人面子,内阁阁老都能怼得人下不来台,但再怎么惹人讨厌,却也拿他无可奈何,无他,人家夫郎太厉害,惹不起!
此时这位惹人厌的人,似乎对林方旭很有好感,拍了拍林方旭肩膀,笑着招呼道:坐坐,都坐,你们来翰林院算是来对了地方,除了秋天举行的经筵典礼,平时便没什么大事了。日常就做些修撰、编辑、校勘实录等事,都有相应的人负责,你们刚来,头两个月便不给你们分配了,先自己观摩观摩,看看文史典籍吧。
说完也不管其他人,直接将林方旭喊到了隔壁休息室,笑问道:你小子不错嘛?还未做官,便得罪了一大群人。你可知,在你说出文会那翻言论后,朝中很多人就已经做好给你坐冷板凳的准备了。
林方旭不在意地笑笑,说道:知道啊,不过现在看来,恐怕是做不成了吧!
徐安觉得这小子很有意思,挑眉道:是啊,不知道你殿试时答了什么?圣上到现在还没给人看过呢,看样子怕是要重用你了。
徐安说完,见他还是不答,无趣道:算了,既然不愿意说,那你便去自己找事做,打发时间吧。
早就听说过,比起其它衙门,翰林院便是最闲的了,别人为江山社稷忙断肠的时候,大部分翰林还在喝茶读书消磨时间。
在林方旭找了本典籍,打算渡过翰林院第一天的时候,林方勤已经很快找到了一个会做南方菜的厨娘,厨娘家就在京城,除了负责每天一日三餐外,也不住在林府,谈好从明天开始,就来林府当差后,林方勤便让林方远领着他去林方明的住处。
艾晓雅和霓裳阁合作的很好,霓裳阁自然也不会昧了她的银子,看着越来越鼓的荷包,设计热情高涨,灵感似乎也源源不断。
她此时正在设计秋季新款,整体款式都设计好了,但细节处,总觉得不满意,林方明看她纠结了许久,拿过来仔细看过后,发现她设计的花纹样式配不上衣服。
艾晓雅思量对比了片刻,觉得似乎是这样,也怪自己并不擅长绘画创作,画出的兰花缺灵气,牡丹也无富贵之相,跟服装样式一比确实逊色许多,便央求林方明帮忙画几个。
林方明自然乐得效劳,林方勤到时,他正铺好纸墨,手拿画笔,反复看好衣服样式后,仔细构思。
艾晓雅在一旁殷勤地倒茶喂点心,在她准备给林方明捏捏肩膀时,林方明抓住她的手,好笑道:放心好了,我答应了,便会好好画的,你别忙了,去旁边坐好。
艾晓雅做了个鬼脸,正要坐下时,听见敲门
的声音,笑着跑去开门,看见站在门外的林方勤两人,瞬间冷了脸,忍了忍才冷声道:林方明,有人找!
说完便转身回房了,林方明大概猜到是谁在外面,犹豫了一会儿,才放下毛笔,硬着头皮出去,走到林方勤面前,低声心虚道:大哥,你什么时候到京城的?
林方勤默默看了他一会儿,才说道:来了两天了,我们去前面茶楼吧,也好单独说说话。
小二上齐了茶水点心后,林方远出去并反手将门关上后,林方勤才开口道:你打算一直这样了?
林方明低着头不说话,隔了好一会才说道:我觉得这样挺好,我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林方明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却只听大哥问道:我安排王善礼跟着你,他人呢?被你打发到哪里去了?
林方明闻言更不敢回话了,难道要说晓雅不喜欢身边有大哥的人,所以将人撵到外面住去了。
林方勤也不责问他,只说道:既然你用不着他,便让他跟我回了林家村吧,毕竟他的家人都在那里。听见他低不可闻地恩了一声,林方勤又接着道:你愿意在京城,我也不勉强你回去,只是你自己做事要把握好分寸,不要给旭哥儿添麻烦。
林方明刚才一副心虚气短的样子,此时却一脸不服道:我知道了,我不会在外说自己是状元郎哥哥,更不会给他添麻烦的!
林方勤见他似乎被戳到痛脚般,一下子炸毛起来,便不再多说,两兄弟相对无言地坐了片刻后,林方勤便起身打算离开,快走到门口时,才犹豫道:四木,有时间,你还是回去看看四木吧。
第五十七章
林方旭从翰林院到家时, 林方勤正在询问王善礼这些时日是如何在京城生活的, 见林方旭回来, 便招呼他也一起听听。
王善礼恭敬地给林方旭行了礼才又继续道:小人跟着二少爷来京城没几天,因艾娘子不喜欢家里有外人, 小人便出去住了, 只每天早上,去二少爷住处问问, 二少爷可有什么事要吩咐小的,其它时候便自己去找些杂活做。
王善礼想了想, 又小心道:二少爷来了京城后, 每天只写些文章,艾娘子也大多时候就在家里画图, 除了和曲娘子有走动外,倒跟其他人没多大往来。
林方勤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做得很好, 这些时日辛苦了, 二少爷那边你就不用再去了,后日跟我一起回五仪县吧。我来时, 你母亲正在托人给你相看亲事,等回去后, 估计得给你封个大红包了。
王善礼想着这几个月来, 虽没冷着饿着,但人生地不熟的,听到终于可以回家了, 再是个成年人,也有些鼻酸眼湿。
许是意识到自己在两位少爷面前失了礼,王善礼很快恢复过来,不好意思道:小的,小的离家已有大半年,不知家中父母弟妹怎么样,就,就是有些想念。
林方勤想到同样离家大半年的林方明,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离开家时,母亲还嘱咐自己,若是可以,一定要将他带回去,现在看来怕是要让母亲失望了。
想到此,林方勤也不打算再问什么,只说道:善言这次也随我来了京城,我让他在客栈等着,顺便采买一些东西,待会儿让林冲陪你去找他吧。
王善礼听闻弟弟也来了,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当即便告退,打算去寻了林冲,带自己去客栈见亲人。
林方旭见大哥心情不好,便故作委屈道:大哥后日就要回去了?哎,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京城闯荡,大哥都不多陪我几天么?
林方勤见他身上那身官服还没脱呢,就在那里做小儿姿态,好笑道:真该让你翰林院的同僚,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没一点官老爷的正经样!
林方旭却无所谓道:大哥你是没见过翰林院徐大人不正经的样子,我这都还是跟他学的呢,没办法,上行下效嘛,哎,可怜我还不及弱冠,就要去看人眼色,行趋炎附势之事,家人还不在身边!
林方勤看他越说越不像样,气得顾不上是不是民袭官,脑袋上拍一巴掌,笑骂道:你有完没完!我会让你哥夫早点来,帮你把亲事安排妥当的,到时候让你夫郎管着你,免得一副长不大的样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