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àndànMEì.C0м>来者犹可追[重生]—
《来者犹可追[重生]》作者: 贺端阳
文案:
将军攻vs质子受
双重生 狗血 破镜重圆
梁稷一生赤胆忠心,只做过一件憾事,就是在荣焉费尽心思出逃之后亲手将他捉回。最后眼看着他一杯毒酒饮恨而终。
一朝梦醒,重回初识之日,梁稷决定成全荣焉,从一开始便断了二人的孽缘。
孰料南魏马车如约而至,从车上下来人却不是荣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破镜重圆 阴差阳错 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荣焉;梁稷 ┃ 配角: ┃ 其它:双重生破镜重圆
一句话简介:双双重生后破镜重圆了。
立意: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第1章
彤云密布,北风刺骨。
梁稷面无表情地从长乐宫出来,回头看了一眼阴沉沉的天色,将身后的兜帽扣在头上,向禁宫深处走去。
一路沿着长长的巷道前行,路过桂殿兰宫无数,最后在一间狭小/逼仄的屋舍前停住了脚步。
屋舍门外站着两个守卫,看见梁稷立刻挺直腰背:梁将军。
梁稷没有应声,视线从他二人脸上掠过,伸手推开了紧闭的屋门。
屋内散发着与室外一样的寒意,梁稷不禁皱眉,而后发现只穿着一身单薄的中衣站在窗口的荣焉,还有他面前大敞四开的窗子。
梁稷不动声色上前,先将窗子关上,再将人从窗口拉到炭盆前:要下雪了,当心着凉。
房间里莫名其妙地多出一个人让荣焉短暂的错愕,转瞬之后,视线向下极为冷淡地瞥了一眼自己被紧握的手腕:梁将军还真是一如既往的体贴,不过将死之人怕什么着凉呢?
说着,伸出另一只手,一根一根地掰开梁稷的手指,低着头一下一下地揉着自己刚刚被握过的手腕。
梁稷看了一眼自己空空的掌心,抬眼安静地注视荣焉:太子谋反一事牵扯甚广,陛下命我带你回来是为了彻查此事。
话说到这儿,他从荣焉眼底看见了嘲讽之意,语气轻缓几分:门外那二人是我以前的手下,关照过了。再忍耐些时日,我来接你回家。
家?荣焉轻轻抬眼,眼波流转,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梁将军是说要亲自送我回魏国吗?
他说着话,回手拿起桌案上的酒盏,手腕微抬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不过还是不劳烦了。纪王殿下没有告诉将军吗今日上午,我已招认了自己的全部罪责,殿下宅心仁厚,答应给我留个全尸。
语落,手中酒盏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荣焉在刹那之间就好像被抽干了力气一般瘫倒在地,梁稷在惊愕间只来得及伸手将人接在怀里,眼睁睁地瞧着他整个瑟缩成一团,殷红的鲜血不住从唇角涌出,染红了二人衣襟。
荣焉?!!
梁稷仿佛突然惊醒一般去查看方才那个酒盏,他怀里的荣焉宛若看见了什么好笑的事轻轻勾了勾唇,因为剧痛面色惨白,却仍勉力开口:这不是你的选择吗?
我,不是梁稷眼眶发红,他一手紧握着荣焉的右手,另一手去拭荣焉唇边的血迹,却见鲜血不止,立刻朝着门外低喝道,去请御医!
梁稷扭头的瞬间,有温热的液体落下,刚好砸在荣焉脸上。
荣焉下意识抬起手轻轻地摸了摸,而后有些茫然地歪了歪头,毒药正在侵蚀他的意识,他已经看不清梁稷的脸,只是反复摸着自己被湿润的脸颊,低低道:那一日,你带兵去捉我,我问过你愿不愿意带我离开
好疼啊
荣焉的眼睫微微颤了颤,低低地喘了口气,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更轻:早知到会这样,当日在驿馆,不和你搭话就好了
说完,他就像再也支撑不住一般,缓缓合上了眼皮。
荣焉!!!
梁稷在自己惊痛的低吼中睁开了眼,看见熟悉的屋顶才分辨出自己是又梦见了前世的事
御医赶到时,荣焉已经彻底没了气息。自己带着灵柩一路南下,将他送回了魏国。
之后的某一日,梁稷在荣焉坟前酩酊大醉,再睁眼时发现自己竟重生了。
而今已经是重生后的第四日。
将军!
紧闭的房门突然被敲响,梁稷从思绪之中抽离出来,抬手抹去前额的冷汗,掩唇轻咳了一声才出声回应:俞任?怎么了?
来人声音清亮,语气轻松:不是要去城郊接南边来的使团吗?时候不早了,再不起可来不及啦!
南魏的使团梁稷闭了闭眼,知道了,这就起。
话落,梁稷长叹一声,揉了揉自己隐隐作痛的前额,起身随意找了一件外袍换上,就着盆里冰冷的水洗了把脸,让自己彻底从前世的记忆里抽离出来。
素来规整的发凌乱不堪,梁稷对着铜镜简单梳理了一下,而后起身,打开了紧闭的房门。
一个半大的少年正蹲在院子里,用手里的长剑划弄着地上的泥土。看见梁稷出来立刻迎了上去:将军这几日都起这么晚,这要是在军中可要挨罚了。
少年名俞任,是府里家将之子,自小跟着梁稷长大,与他最是亲近。梁稷瞧着他笑嘻嘻的样子,神色也轻松了不少,伸手在他头上敲了一下:走吧!
俞任将长剑收回鞘中,一边跟着梁稷朝府外走一边随口道:也不知道殿下怎么想的,一个派送质子和贡品的使团也值得他亲自出城相迎。
梁稷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徐国与南魏剑拔弩张多年,一直没能占得什么优势。直到半年前,南魏少将军齐柯因不满国主真兴帝昏庸残暴而举兵谋反,各方势力纷纷响应,举兵反魏,南魏朝内乱成一团,真兴帝在国都被逼自尽,宗亲荣玄在陵州城匆忙继位,四处收拾乱局。
徐国趁虚而入,接连攻下南魏边城十余座,逼得刚即位的荣玄不得不割地纳贡,派送质子,才换来了喘息之机。
今日正是南魏负责押送贡品的使团抵达陇城之日,寿光帝派纪王高淳接待,梁稷及其手下宿卫负责使团安危。
梁稷这几日接连梦魇或许也与此事有关随使团抵达都城的那个质子就是荣焉。
今日正是前世他与荣焉初识的日子。
一路赶往城郊,已有数人候在那里,为首之人身穿淡青色袍衫,身形挺拔,面上噙着几分温和的笑意。
纪王高淳,寿光帝次子,梁稷多年挚交。
不过前世二人最后一次见面并不怎么愉快。
梁稷看着那张一如往日般温润的笑脸,翻身下马:让殿下久候了。
容之,你我之间何须多礼?高淳笑吟吟地扶住梁稷手臂,又拍了拍俞任的手,回身指了指远处官道上的一队人马,况且还不迟。
南魏使团数十余人护送着十余辆马车由远及近,最后在众人面前停下,领队的使者从马车上下来,客客气气地向高淳等人见礼。
梁稷站在高淳身侧,微倾身还礼,目光却不自觉地越过对方,望向车队最末尾那辆有些寒酸的马车。
荣焉就在那辆车上。
尽管车帘将马车遮挡的严严实实,梁稷却能想象到里面的画面那个身着缟素的年轻男子静坐其中,如墨的长发用一支玉簪随意束起,身形清瘦,眉眼如画。
此时荣焉在南魏朝中身份极为尴尬本是玉叶金柯的皇子,一觉醒来成了先帝遗孤,新继位的荣玄看在同宗的份上给封了个瑄王,但把这么个人放在眼前又怎么都放不下心,索性把人送去当质子,既能示弱,又能换个眼前清净。
落魄质子的意愿是没人在意的,娇生惯养长起来的小皇子跋山涉水而来,不知吃了多少苦头。可是梁稷却记得他掀开车帘望过来的第一眼,明亮而又灵动,让人一眼瞧过去,就再也挪不开视线。
梁稷失神间,高淳与使者已经寒暄了几句,目光朝着车队望去,沉吟道:劳烦使者请瑄王下车见礼。
使者下意识回头朝着那辆马车看了一眼,笑着回应:于礼应当,劳纪王殿下稍候。说完朝着身边的副使看了一眼,去吧,请殿下下车。
梁稷将自己的视线收了回来,朝着那使者看了一眼,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
马车车帘缓缓掀开,一位年轻男子小心翼翼地扶着车夫的手,从马车上下来。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男子的动作有些瑟缩,似乎耗费了极大的勇气才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朝着高淳施礼:荣焉见过纪王殿下。
梁稷瞪大了眼,紧皱眉头看着面前的人,一字一句问道:你说你是谁?
那男子诧异抬头,视线在梁稷脸上稍作停留,而后笑着朝高淳解释道:是我没说清楚,让这位将军误会了。纪王殿下见谅,在下就是魏国瑄王,荣焉。
梁稷在听见那两个字的时候握紧了腰间的剑柄,身旁俞任有些疑惑地扯了扯他的衣袖,他却还死死盯着这人
这人根本不是荣焉。
第2章
一路护送使团前往驿馆,梁稷仍惊疑不止。他将自己重生后的这几日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又一遍,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一切都按着前世的进程而来,为何偏偏到这一步出了变故?
马车里顶着荣焉身份的人是谁?真正的荣焉现在又在哪?
将军,在梁稷第七次将目光转向使团车队的时候,俞任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南魏的使团是有什么问题吗?
梁稷沉默稍许,轻轻摇头:没有。
我觉得也是,文书都查验过了,车马和随行的人员也都检查了,殿下那么谨慎的人会先行离开必定是确认了没有问题,你就放心吧!俞任挠了挠脸,朝使团的方向看了一眼,将马往梁稷身边又凑了凑,小声道:话说他们那个小质子以前好歹也是个皇子,怎么畏畏缩缩的,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
梁稷抓紧了手里的缰绳,道:也许是身不由己吧。
俞仁想了想,点了点头:背井离乡的,也确实是挺可怜。
有梁稷一行人护送,使团很顺利地就进了城,到达城南驿馆。十余辆马车陆续停下,占据了大半条街巷,吸引了周边许多的百姓前来围观。俞任带人前去阻拦闲杂人等靠近,梁稷抱着手臂站在驿馆门口,看着南魏的人来来回回地把贡品搬进驿馆。
所有人都在忙碌的时候,那个顶着荣焉身份的年轻男子才终于下了马车,一面跟着使者向驿馆走,一面不住地朝着四处张望。梁稷将目光凝结在他身上,眉头紧紧蹙起。
年轻男子回转视线,刚好与梁稷四目相对,不由诧异:阁下有事?
还未及梁稷开口,不远处俞任的低喝突然响起:什么人?!
一道清瘦的身影不知何时从人群之中挤了出来,直奔那质子而去,电光火石之间寒光闪过,那质子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倒在了地上。
变故突兀而生,驿馆门口立时乱成一片,在南魏使者的大呼小叫中,俞任骂了句脏话,带着几个护卫冲了过来,一脚踢飞那人手中的凶器,正要将人按倒在地,听见梁稷低低地叫了他一声。
梁稷站在几步之外的石阶上,面色苍白,右手死死握着腰间剑柄,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个被团团围住的刺客。
刺客是一个年轻男人,穿着一身破旧的粗布衣衫,上面沾染了许多陈旧的血渍和泥污,看起来穷困而又狼狈,一张脸却是白皙精致,被手持利刃的兵士重重包围依旧神态自若,甚至还抽空揉了揉方才被俞任踢到的手腕,用衣摆擦去手上的血迹,才一脸淡然地回视梁稷的炯炯目光:我要见你们纪王。
梁稷放开紧握的剑柄,来到那刺客面前:理由?
对方回手指了指倒在身后的质子,翘起唇角笑了一下:你们总要知道我因何而杀他吧?
不要听他狡辩!南魏的使者回过神来,喝令自己的护卫,把刺客拿下!
梁稷回过视线冷淡地朝着那使者看了一眼,俞任立刻会意,长剑出鞘架在那使者项上:这里是陇城,就算是抓刺客也轮不着你们魏人动手。
几个南魏护卫也被徐国兵士团团围住,双方立时剑拔弩张。
方大人,我劝你还是不要跟徐人起冲突。我知道你急着杀我灭口,但也别忘了荣玄派你来北徐的目的。明明事端因他而起,那人却一脸云淡风轻,甚至还笑吟吟地劝起架来,这位小将军也消消火气,你看那边这么多百姓瞧着,要是真的动起手来,对你们也不太好。
梁稷看着那双熟悉的眼睛,喉间发紧,扭过头回手拨开俞任的剑刃:去请殿下。
俞任微蹙眉,却也没多言,警告般朝那使者看了一眼,收了长剑,领命而去。
刺客的话似乎起了效果,南魏的人不敢再轻举妄动,使者恨恨地朝他瞪了一眼,转向梁稷:那刺客当街刺杀我国瑄王,阁下还要听他辩解吗?
真相究竟如何也不能听阁下一面之词。梁稷身形微动,挡住那使者的视线,这里人多眼杂,阁下还是带人先回驿馆吧。他说完看了一眼倒在地上人事不醒的质子,将视线又转回那刺客身上,把他也带进去,小心看押,不许任何人接近。
相关人士被送进驿馆,看热闹的百姓也被驱散,整条街巷很快恢复如常,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梁稷在驿馆门外的石阶上坐了下来,几丈外的青砖上残留着斑驳的血迹。他抬手摸了摸腰间的剑柄,又慢慢收回手。
方才那刺客身手一般,隔着这么近的距离,梁稷完全可以在他出手之前一击毙命。
只是看见那张脸时,他连剑都拔不出来。
马蹄声由远及近,纪王高淳去而复返,梁稷起身:末将办事不力,请殿下治罪。
高淳匆忙下马,拍了拍他的肩:刺客在哪?
驿馆里。梁稷抬眼直视高淳,此事或有隐情。
恋耽美
文案:
将军攻vs质子受
双重生 狗血 破镜重圆
梁稷一生赤胆忠心,只做过一件憾事,就是在荣焉费尽心思出逃之后亲手将他捉回。最后眼看着他一杯毒酒饮恨而终。
一朝梦醒,重回初识之日,梁稷决定成全荣焉,从一开始便断了二人的孽缘。
孰料南魏马车如约而至,从车上下来人却不是荣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破镜重圆 阴差阳错 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荣焉;梁稷 ┃ 配角: ┃ 其它:双重生破镜重圆
一句话简介:双双重生后破镜重圆了。
立意: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第1章
彤云密布,北风刺骨。
梁稷面无表情地从长乐宫出来,回头看了一眼阴沉沉的天色,将身后的兜帽扣在头上,向禁宫深处走去。
一路沿着长长的巷道前行,路过桂殿兰宫无数,最后在一间狭小/逼仄的屋舍前停住了脚步。
屋舍门外站着两个守卫,看见梁稷立刻挺直腰背:梁将军。
梁稷没有应声,视线从他二人脸上掠过,伸手推开了紧闭的屋门。
屋内散发着与室外一样的寒意,梁稷不禁皱眉,而后发现只穿着一身单薄的中衣站在窗口的荣焉,还有他面前大敞四开的窗子。
梁稷不动声色上前,先将窗子关上,再将人从窗口拉到炭盆前:要下雪了,当心着凉。
房间里莫名其妙地多出一个人让荣焉短暂的错愕,转瞬之后,视线向下极为冷淡地瞥了一眼自己被紧握的手腕:梁将军还真是一如既往的体贴,不过将死之人怕什么着凉呢?
说着,伸出另一只手,一根一根地掰开梁稷的手指,低着头一下一下地揉着自己刚刚被握过的手腕。
梁稷看了一眼自己空空的掌心,抬眼安静地注视荣焉:太子谋反一事牵扯甚广,陛下命我带你回来是为了彻查此事。
话说到这儿,他从荣焉眼底看见了嘲讽之意,语气轻缓几分:门外那二人是我以前的手下,关照过了。再忍耐些时日,我来接你回家。
家?荣焉轻轻抬眼,眼波流转,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梁将军是说要亲自送我回魏国吗?
他说着话,回手拿起桌案上的酒盏,手腕微抬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不过还是不劳烦了。纪王殿下没有告诉将军吗今日上午,我已招认了自己的全部罪责,殿下宅心仁厚,答应给我留个全尸。
语落,手中酒盏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荣焉在刹那之间就好像被抽干了力气一般瘫倒在地,梁稷在惊愕间只来得及伸手将人接在怀里,眼睁睁地瞧着他整个瑟缩成一团,殷红的鲜血不住从唇角涌出,染红了二人衣襟。
荣焉?!!
梁稷仿佛突然惊醒一般去查看方才那个酒盏,他怀里的荣焉宛若看见了什么好笑的事轻轻勾了勾唇,因为剧痛面色惨白,却仍勉力开口:这不是你的选择吗?
我,不是梁稷眼眶发红,他一手紧握着荣焉的右手,另一手去拭荣焉唇边的血迹,却见鲜血不止,立刻朝着门外低喝道,去请御医!
梁稷扭头的瞬间,有温热的液体落下,刚好砸在荣焉脸上。
荣焉下意识抬起手轻轻地摸了摸,而后有些茫然地歪了歪头,毒药正在侵蚀他的意识,他已经看不清梁稷的脸,只是反复摸着自己被湿润的脸颊,低低道:那一日,你带兵去捉我,我问过你愿不愿意带我离开
好疼啊
荣焉的眼睫微微颤了颤,低低地喘了口气,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更轻:早知到会这样,当日在驿馆,不和你搭话就好了
说完,他就像再也支撑不住一般,缓缓合上了眼皮。
荣焉!!!
梁稷在自己惊痛的低吼中睁开了眼,看见熟悉的屋顶才分辨出自己是又梦见了前世的事
御医赶到时,荣焉已经彻底没了气息。自己带着灵柩一路南下,将他送回了魏国。
之后的某一日,梁稷在荣焉坟前酩酊大醉,再睁眼时发现自己竟重生了。
而今已经是重生后的第四日。
将军!
紧闭的房门突然被敲响,梁稷从思绪之中抽离出来,抬手抹去前额的冷汗,掩唇轻咳了一声才出声回应:俞任?怎么了?
来人声音清亮,语气轻松:不是要去城郊接南边来的使团吗?时候不早了,再不起可来不及啦!
南魏的使团梁稷闭了闭眼,知道了,这就起。
话落,梁稷长叹一声,揉了揉自己隐隐作痛的前额,起身随意找了一件外袍换上,就着盆里冰冷的水洗了把脸,让自己彻底从前世的记忆里抽离出来。
素来规整的发凌乱不堪,梁稷对着铜镜简单梳理了一下,而后起身,打开了紧闭的房门。
一个半大的少年正蹲在院子里,用手里的长剑划弄着地上的泥土。看见梁稷出来立刻迎了上去:将军这几日都起这么晚,这要是在军中可要挨罚了。
少年名俞任,是府里家将之子,自小跟着梁稷长大,与他最是亲近。梁稷瞧着他笑嘻嘻的样子,神色也轻松了不少,伸手在他头上敲了一下:走吧!
俞任将长剑收回鞘中,一边跟着梁稷朝府外走一边随口道:也不知道殿下怎么想的,一个派送质子和贡品的使团也值得他亲自出城相迎。
梁稷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徐国与南魏剑拔弩张多年,一直没能占得什么优势。直到半年前,南魏少将军齐柯因不满国主真兴帝昏庸残暴而举兵谋反,各方势力纷纷响应,举兵反魏,南魏朝内乱成一团,真兴帝在国都被逼自尽,宗亲荣玄在陵州城匆忙继位,四处收拾乱局。
徐国趁虚而入,接连攻下南魏边城十余座,逼得刚即位的荣玄不得不割地纳贡,派送质子,才换来了喘息之机。
今日正是南魏负责押送贡品的使团抵达陇城之日,寿光帝派纪王高淳接待,梁稷及其手下宿卫负责使团安危。
梁稷这几日接连梦魇或许也与此事有关随使团抵达都城的那个质子就是荣焉。
今日正是前世他与荣焉初识的日子。
一路赶往城郊,已有数人候在那里,为首之人身穿淡青色袍衫,身形挺拔,面上噙着几分温和的笑意。
纪王高淳,寿光帝次子,梁稷多年挚交。
不过前世二人最后一次见面并不怎么愉快。
梁稷看着那张一如往日般温润的笑脸,翻身下马:让殿下久候了。
容之,你我之间何须多礼?高淳笑吟吟地扶住梁稷手臂,又拍了拍俞任的手,回身指了指远处官道上的一队人马,况且还不迟。
南魏使团数十余人护送着十余辆马车由远及近,最后在众人面前停下,领队的使者从马车上下来,客客气气地向高淳等人见礼。
梁稷站在高淳身侧,微倾身还礼,目光却不自觉地越过对方,望向车队最末尾那辆有些寒酸的马车。
荣焉就在那辆车上。
尽管车帘将马车遮挡的严严实实,梁稷却能想象到里面的画面那个身着缟素的年轻男子静坐其中,如墨的长发用一支玉簪随意束起,身形清瘦,眉眼如画。
此时荣焉在南魏朝中身份极为尴尬本是玉叶金柯的皇子,一觉醒来成了先帝遗孤,新继位的荣玄看在同宗的份上给封了个瑄王,但把这么个人放在眼前又怎么都放不下心,索性把人送去当质子,既能示弱,又能换个眼前清净。
落魄质子的意愿是没人在意的,娇生惯养长起来的小皇子跋山涉水而来,不知吃了多少苦头。可是梁稷却记得他掀开车帘望过来的第一眼,明亮而又灵动,让人一眼瞧过去,就再也挪不开视线。
梁稷失神间,高淳与使者已经寒暄了几句,目光朝着车队望去,沉吟道:劳烦使者请瑄王下车见礼。
使者下意识回头朝着那辆马车看了一眼,笑着回应:于礼应当,劳纪王殿下稍候。说完朝着身边的副使看了一眼,去吧,请殿下下车。
梁稷将自己的视线收了回来,朝着那使者看了一眼,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
马车车帘缓缓掀开,一位年轻男子小心翼翼地扶着车夫的手,从马车上下来。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男子的动作有些瑟缩,似乎耗费了极大的勇气才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朝着高淳施礼:荣焉见过纪王殿下。
梁稷瞪大了眼,紧皱眉头看着面前的人,一字一句问道:你说你是谁?
那男子诧异抬头,视线在梁稷脸上稍作停留,而后笑着朝高淳解释道:是我没说清楚,让这位将军误会了。纪王殿下见谅,在下就是魏国瑄王,荣焉。
梁稷在听见那两个字的时候握紧了腰间的剑柄,身旁俞任有些疑惑地扯了扯他的衣袖,他却还死死盯着这人
这人根本不是荣焉。
第2章
一路护送使团前往驿馆,梁稷仍惊疑不止。他将自己重生后的这几日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又一遍,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一切都按着前世的进程而来,为何偏偏到这一步出了变故?
马车里顶着荣焉身份的人是谁?真正的荣焉现在又在哪?
将军,在梁稷第七次将目光转向使团车队的时候,俞任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南魏的使团是有什么问题吗?
梁稷沉默稍许,轻轻摇头:没有。
我觉得也是,文书都查验过了,车马和随行的人员也都检查了,殿下那么谨慎的人会先行离开必定是确认了没有问题,你就放心吧!俞任挠了挠脸,朝使团的方向看了一眼,将马往梁稷身边又凑了凑,小声道:话说他们那个小质子以前好歹也是个皇子,怎么畏畏缩缩的,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
梁稷抓紧了手里的缰绳,道:也许是身不由己吧。
俞仁想了想,点了点头:背井离乡的,也确实是挺可怜。
有梁稷一行人护送,使团很顺利地就进了城,到达城南驿馆。十余辆马车陆续停下,占据了大半条街巷,吸引了周边许多的百姓前来围观。俞任带人前去阻拦闲杂人等靠近,梁稷抱着手臂站在驿馆门口,看着南魏的人来来回回地把贡品搬进驿馆。
所有人都在忙碌的时候,那个顶着荣焉身份的年轻男子才终于下了马车,一面跟着使者向驿馆走,一面不住地朝着四处张望。梁稷将目光凝结在他身上,眉头紧紧蹙起。
年轻男子回转视线,刚好与梁稷四目相对,不由诧异:阁下有事?
还未及梁稷开口,不远处俞任的低喝突然响起:什么人?!
一道清瘦的身影不知何时从人群之中挤了出来,直奔那质子而去,电光火石之间寒光闪过,那质子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倒在了地上。
变故突兀而生,驿馆门口立时乱成一片,在南魏使者的大呼小叫中,俞任骂了句脏话,带着几个护卫冲了过来,一脚踢飞那人手中的凶器,正要将人按倒在地,听见梁稷低低地叫了他一声。
梁稷站在几步之外的石阶上,面色苍白,右手死死握着腰间剑柄,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个被团团围住的刺客。
刺客是一个年轻男人,穿着一身破旧的粗布衣衫,上面沾染了许多陈旧的血渍和泥污,看起来穷困而又狼狈,一张脸却是白皙精致,被手持利刃的兵士重重包围依旧神态自若,甚至还抽空揉了揉方才被俞任踢到的手腕,用衣摆擦去手上的血迹,才一脸淡然地回视梁稷的炯炯目光:我要见你们纪王。
梁稷放开紧握的剑柄,来到那刺客面前:理由?
对方回手指了指倒在身后的质子,翘起唇角笑了一下:你们总要知道我因何而杀他吧?
不要听他狡辩!南魏的使者回过神来,喝令自己的护卫,把刺客拿下!
梁稷回过视线冷淡地朝着那使者看了一眼,俞任立刻会意,长剑出鞘架在那使者项上:这里是陇城,就算是抓刺客也轮不着你们魏人动手。
几个南魏护卫也被徐国兵士团团围住,双方立时剑拔弩张。
方大人,我劝你还是不要跟徐人起冲突。我知道你急着杀我灭口,但也别忘了荣玄派你来北徐的目的。明明事端因他而起,那人却一脸云淡风轻,甚至还笑吟吟地劝起架来,这位小将军也消消火气,你看那边这么多百姓瞧着,要是真的动起手来,对你们也不太好。
梁稷看着那双熟悉的眼睛,喉间发紧,扭过头回手拨开俞任的剑刃:去请殿下。
俞任微蹙眉,却也没多言,警告般朝那使者看了一眼,收了长剑,领命而去。
刺客的话似乎起了效果,南魏的人不敢再轻举妄动,使者恨恨地朝他瞪了一眼,转向梁稷:那刺客当街刺杀我国瑄王,阁下还要听他辩解吗?
真相究竟如何也不能听阁下一面之词。梁稷身形微动,挡住那使者的视线,这里人多眼杂,阁下还是带人先回驿馆吧。他说完看了一眼倒在地上人事不醒的质子,将视线又转回那刺客身上,把他也带进去,小心看押,不许任何人接近。
相关人士被送进驿馆,看热闹的百姓也被驱散,整条街巷很快恢复如常,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梁稷在驿馆门外的石阶上坐了下来,几丈外的青砖上残留着斑驳的血迹。他抬手摸了摸腰间的剑柄,又慢慢收回手。
方才那刺客身手一般,隔着这么近的距离,梁稷完全可以在他出手之前一击毙命。
只是看见那张脸时,他连剑都拔不出来。
马蹄声由远及近,纪王高淳去而复返,梁稷起身:末将办事不力,请殿下治罪。
高淳匆忙下马,拍了拍他的肩:刺客在哪?
驿馆里。梁稷抬眼直视高淳,此事或有隐情。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