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镝——凉蝉(80)
那卖双头莲的老妪睁大了眼:春明,你升官啦?
纪春明又羞窘,又带几分不能掩饰的得意,手舞足蹈地解释。一见到他,靳岄顿觉胸口许多郁气暂时消散,不禁随那老妪一起笑。老妪贺纪春明升任刑部尚书,送了他几枝双头莲。这双头莲是梁京七夕的常见之物,农人在田里采摘未开的荷苞,用细草绳或篾片相连,做成并蒂莲花的样子,极受欢迎。
纪春明抱着一大簇莲花,引来路上熟人掩嘴轻笑。书生面皮薄得像纸,他扭头慌忙把双头莲都塞到靳岄怀里。
陈霜在街上买了两对憨态可掬的磨喝乐,一对赠给靳岄,一对自己留着。他接过靳岄怀中还带着露水的半开莲花:大司寇买双头莲是要给谁?卫少卿么?
纪春明脸色有些变化,挠了挠头:买回家看看而已。
三人在街上边走边看。梁京七夕街头热闹非凡,卖磨喝乐这种土塑小佛的,卖黄蜡鸳鸯的,卖谷板、果食将军、种生的,应有尽有。红菱也上了市集,白胖甜润,和木瓜、金桃、梨子、甜瓜摆在一块儿。陈霜砍价厉害,长得俊俏加上又有一张甜嘴,那卖果儿瓜儿的大姐被逗得花枝乱颤,无端送他许多东西。
靳岄和纪春明在一旁吃荔枝膏,陈霜回来时正巧看见靳岄竖起耳朵听旁边人聊天。那几个人说的是常律寺少卿卫岩和礼部尚书二女儿成亲的事情,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纪春明脸色不好看,但靳岄在此不好也拂袖而去,只得默默地坐立不安。
靳岄起身道:这荔枝膏味道不好,走罢。
说完牵着纪春明离开,把各种话声远远抛在后头。他与陈霜一直将纪春明送回家,纪春明一路上与靳岄聊了许多梁京发生的事情。
卫岩的婚事自不必说,但朝中最大的事情,是仁正帝几次三番晕厥,如今还无法上朝。
纪春明升任刑部尚书,仁正帝的病情至少六部的大人都是清楚的。他身体每况愈下,众人心中都有惴惴之感。大瑀太子过世之后,嗣位空悬,几乎朝中所有人都认为岑融是最佳人选,可是仁正帝却迟迟不肯下旨册封。
而最近一次晕厥后,仁正帝醒来时,明明看见了眼前的岑融和惠妃,他抓住岑融双手,喊的却是煅儿。
很快,有英骑快马加鞭,从梁京出发前往封狐城。据传是仁正帝思念五皇子岑煅,迫不及待要见他一面。
朝中风云突变,人人都觉察出岑融的太子之位可能有变。此时恰逢西北军军报传来,岑煅与亲随孤身深入金羌,与喜将军当面对峙后全身而退,并带回了白雀关之外的金羌地图。尚在病榻的仁正帝又欣喜又激动:此子有我当年风范!
而此时南方边防军又有报告:南境异动,广仁王宋怀章正在调兵镇压。
靳岄很是吃惊。他现在总算明白岑融当时为何不肯开沐河泄洪道。广仁王此时正在南境为岑融争先,他不可能让大水淹了广仁王的土地。
只要南境仍是广仁王镇守,岑融就有极大依恃。靳岄道,只是我怎么都没想到,岑煅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边说边走,转眼已经到了纪春明家铺子门口。瑶二姐正在门口浇花,看到靳岄和陈霜立刻欢喜起来:听说沈水被淹了,我同春明是日夜担心,幸好你们没事。
靳岄把双头莲交给纪春明,纪春明却转赠了他一枝。并蒂莲开,鸾缘便来。纪春明说,今儿七夕,回家用水浸着,夜间便开了。
陈霜把刚买的红菱与自己那对磨喝乐赠给瑶二姐,瑶二姐又惊又喜:怎的连我也有?
二姐这样人品相貌,今日没人赠礼?陈霜装作吃惊,早知道便把整条茵容街搬过来送你。
他送便随手送了,也没有别的意思,加上常跟岳莲楼在一块儿,学足岳莲楼嘴上本事,一番话把瑶二姐逗得眼睛发亮。等到当夜瑶二姐打扮一新来邀陈霜出门看灯,陈霜结结实实愣住。
仆人来报:陈霜跟个漂亮姐儿在门口说话,居然手足无措,抓耳挠头。
靳岄当即兴冲冲出门看热闹,见到一身新衣的瑶二姐时,不禁微微一愣。二姐,你真好看。他由衷赞叹,梁京城里像你这样美的姑娘,翻遍全城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陈霜扭头看靳岄,眼神里藏着一句话:你也跟岳莲楼学了这本事?
靳岄:陈霜若是不去,我同你去。
瑶二姐微微侧头,用一把精巧团扇掩着嘴巴,头上珠翠钗环随她的轻笑颤动:你也很好。可我今日只想约陈霜。她直视陈霜,毫不畏怯又问一遍:邀你看灯,去是不去?
陈霜又看靳岄,是向他求救的意思。
靳岄:想去就去吧,别担心我。灯爷一会儿要来给我送《侠义事录》最新一卷,我有许多问题想问他来着。
陈霜:我不是这个意思。
靳岄:噢。也不必买什么东西给我,你们玩得开心就成。他往陈霜肩上一推,陈霜两步跳下台阶,站到瑶二姐面前。瑶二姐叹气道:不去就算了,我丢脸也不是头一回。
陈霜忙道:没有没有,不是不去。我回去准备准备。
看着他跑进府内,瑶二姐和靳岄相对偷笑。等陈霜出来,靳岄和瑶二姐都吃了一惊:他竟然换了一身衣裳。平时陈霜穿着打扮十分简朴,今夜换了新装,俨然一位翩然青年。靳岄忍不住大笑:妙哇!
陈霜和瑶二姐并肩走远,靳岄乐滋滋靠在门边目送。沈灯来的时候正瞧见他和几位举着荷叶的小孩说话。
得知陈霜竟然和姑娘出了门,沈灯大吃一惊:这可太稀罕。
陈霜在明夜堂少说也呆了十年,就没有过一两个心上人?靳岄问。
据沈灯所说,陈霜相貌出众,脾气性格特别好,明夜堂里喜欢他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男的女的都有,主动示好暗中表白的自然也不少。陈霜圆滑灵活,不惹人讨厌,这种事情遇多了,偶尔也会同别人出去行街吃酒,可始终没见他与谁有过什么密切往来。
他没跟你说过他以前的事情?沈灯问。
靳岄:说过的。他是琼周人士,和母亲渡海来大瑀。
沈灯:那他母亲现在何处?渡海来到大瑀后发生的事情,他没说过?
靳岄不禁愣住:我以为他来到大瑀便加入了明夜堂。
沈灯微微一笑:没那么快,中间至少隔了六七年。他若想说,会告诉你的。
靳岄隐隐想起以前的事情:他和我有什么渊源?
沈灯:他和你的渊源跟这梁京城有关。我不能再说了,你且等着吧,陈霜这孩子善于藏事情,但他是个好孩子,比你熟知的岳莲楼、阮不奇都好得很。
沈灯带来的不止《侠义事录》的最新一卷,还有一些他平时写的薄书册,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南境的蛊人,若海的鲸舟,芙蓉谷内千年不凋的芙蓉花,仙门峡谷内白气滚滚的神秘山洞,等等等等。
靳岄钦佩沈灯的游历和见识,沈灯笑道:都是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出门才知天下大,江湖人吃四方饭睡八荒床,即便这样也有人力不能及之处。等明夜堂的事情没那么多,岳莲楼阮不奇这两位能发挥阴阳二狩用处,我还要再出门去走走的。
沈灯身后,那枝插在白瓷瓶里的双头莲正缓慢绽放。重重莲瓣中,掩藏一蓬稚嫩莲心。
怎么了?沈灯问。
我很思念一个人。靳岄低声说,他和你一样,也有渴望四方游历的心魂。
沈灯点点头。他知道靳岄说的是谁。想见他?
靳岄闭了闭眼睛。莲花的香气似有若无。很想。靳岄说,我回到大瑀,处处都是苦痛与算计。唯有想到他才觉得心中安宁快乐。只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重逢之前的每一日,于我都是煎熬。
此时,在遥远的驰望原上,血狼山的鹿头正在一弯勾月下熊熊燃烧。
部落营帐里,卓卓趴在朱夜怀中,竭力想从她微隆的腹中听出小孩的声音:弟弟怎么不出声?
还不知是弟弟或妹妹,现在也不能开口说话。朱夜想了想,不对,这娃娃不是你的弟弟也不是妹妹。
贺兰砜在旁听了一会儿,忧心忡忡:卓卓这头脑,怎么当高辛女王?
贺兰金英失声而笑:你还真的打算让她当?
贺兰砜清理兔子毛皮:当然,我不当,你不当,就剩她了。
贺兰金英摇头:不需要什么高辛王了。高辛族如今和怒山部落的人一起生活,王或不王,有什么意义。
兄弟俩拿起弓箭离开营帐,准备开始一场夜间驰猎。启程时贺兰砜远远听见远桑和阿苦剌在吵架。自从把远桑带回怒山部落,她几乎每天都跟别人起冲突,贺兰砜见惯不怪,也早就放弃了劝架的打算。无论远桑如何暴躁,如何不讨人喜欢,怒山部落的人仍旧尊敬和仰赖她,这仿佛是血脉中存在的崇敬。
夏夜清爽,星辰高悬。贺兰砜骑着飞霄在草原上飞驰,风吹起他的长发与袍袖,他感觉自己仿佛也被这风悬空吹起,是一片自由的草叶。
贺兰金英追上他,马鞭一响,开口问:你说你要去大瑀,是真的么?
当然。贺兰砜毫不犹豫,我把远桑带了回来,我也已经安置了高辛族人。接下来我要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兄弟俩勒停了各自的高辛马。月色清凉,草浪在马蹄下轻轻翻卷,原上仿佛涌动细细的波浪。
贺兰金英看见贺兰砜眼中盛着一弯清澈的月亮。他的弟弟成长得如此之快,飞速褪去稚气的脸庞如今已经棱角分明,说话做事有一股铮铮之气。
月色镀亮了贺兰砜浓棕色的长发。我要走啦。他攥着飞霄的缰绳,笑道:我要去大瑀,去找我的勒玛。
作者有话要说:
磨喝乐:泥塑的小佛像,简单点儿就用彩色的雕木当底座,讲究的还会用金珠、翠玉装饰。
谷板:类似模型摆件,在木班上散一层土,种一些谷子麦苗,等它们长出来了,再在土上摆小屋子、花草树木,放些捏出来的小人儿,扮成村落农田的样子,很可爱。(有读者如果看过漫画《百鬼夜行抄》,可能还记得书中有个故事是村庄的小模型里藏了恶鬼。漫画里描绘的这种模型就非常近似谷板)。
果食将军:七夕的时候人们会把时令瓜果雕刻花样,摆出来卖。如果一次买一斤,那里面肯定会放有两个披着甲胄的小人,像门神一样,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历史人物,总之一概叫做果食将军。
种生:绿豆、红豆、小麦这一类种子放在瓷器里浸泡生芽,用红色、蓝色的布条束在一起,就是种生。
以上这些东西全都在市集上叫卖,自买或者当礼物送人。到了晚上,一些贵胄人家或者妓院还会把收到的礼物、乞巧的物件儿摆在门外,东西越多表示这家的女儿越灵巧、越受欢迎。
查这些资料的时候发觉,七夕在我们现在的商业社会里是中国的情人节,但在古代它其实也是夏春之交一个祈祷丰收、祈祷来年耕种顺利的农事节日。
第91章 中元
中元节前夕,岑融带来了仁正帝的口谕。
靳岄随他入宫,才知仁正帝病情反复,从今年年初开始心口痛便时常发作,有时是用膳之后,有时是晨起便开始隐隐作痛。太医有的说肺阴不足,又有说肝脾郁热,针药法子用了许多,始终不见成效。宫中最负盛名的太医曾隐晦告知岑融,无论是郁热还是阴寒,全都要靠人的中气维持稳定,可仁正帝年事已高,怕是难了。
靳岄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这几日常带陈霜去找纪春明吃酒,原本是打算给陈霜和瑶二姐制造见面机会,但陈霜不肯去,三个男人在院中喝酒,明夜堂的几位帮众则在墙头蹲守保护。纪春明说了不少朝中之事,大部分是他当刑部尚书的牢骚,但他并不蠢,和其他五部尚书来往中,渐渐咂摸出了新的味道。
纪春明不是梁太师的人,也不是岑融的人,他甚至从未出现过在朝臣提请的人选名单中。仁正帝任命他的时候朝中不少人甚至连纪春明的模样都没见过。
换句话说,纪春明实际上是仁正帝的人。
这情况和原先靳岄、岑融推测的完全不一样。原本岑融控制吏部、礼部,梁安崇控制刑部、工部,仁正帝始终将兵部和户部掌握手中。岑融把盛可亮拉下马,是想推自己的人填补,谁料仁正帝却谁都不选,偏偏挑中了纪春明。
如今仁正帝实际掌握了刑部、兵部和户部,岑融的势力并无丝毫变化。
靳岄愈发明白为何岑融如此紧张定山堰之事。他争抢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到手。
而仁正帝立谁为太子,就意味着他会把权交到谁手上。命英骑狂奔千里,只为召回岑煅,见他一面,这种态度已经很说明问题。
岑融如今当然仍旧是仁正帝最疼爱的皇子,可岑煅一旦回京,情况或许又会生变。
靳岄听了这许多,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岑融和梁安崇都想搅动朝堂这摊浑水,可仁正帝大权在握,他才是真正呼风唤雨之人。
进了宫门,来迎接的仍是仁正帝身边最亲近的杨公公。杨公公先向岑融问候,面对靳岄时,一双老眼竟渐渐浮起泪水:小将军,久久不见,你长大了啊!
靳岄向他见礼。皇宫内宫娥太监他见得多,但这位杨执园杨公公确实是对他极为亲切的一位。杨公公握着靳岄的手,上下打量,不住嗟叹:像,真像!眉眼似顺仪帝姬,可这股子迎风傲立的气派,活脱脱便是忠昭将军!
他领着岑融与靳岄一路穿过朱红色宫廊、布满铜钉的宫门,曲曲折折,进入宫苑。岑融被杨公公挡下,靳岄径直往宫苑中走去。
走过印象中尚有几分熟悉的地方,他想起曾有一株茶花栽在此处,那花色泽殷红,冬日里衬雪托霜,尤为惊艳。
茶花后来被岑融一把火烧了,如今茶花树旧址旁起了一座小亭子,白发苍苍的仁正帝正坐在亭中。靳岄狠狠一怔:他没料到不过暌违两年,皇帝竟老成这样!
仁正帝远远见到靳岄,也不等太监通报,直接冲靳岄招手:子望,快过来。
亭中有清茶糕点,都是靳岄喜欢的东西。他心中微微一叹。石桌上一局残棋走到一半,仁正帝招呼靳岄接着对弈,语气亲切随意,就像昨日才刚刚分别似的。
恋耽美
纪春明又羞窘,又带几分不能掩饰的得意,手舞足蹈地解释。一见到他,靳岄顿觉胸口许多郁气暂时消散,不禁随那老妪一起笑。老妪贺纪春明升任刑部尚书,送了他几枝双头莲。这双头莲是梁京七夕的常见之物,农人在田里采摘未开的荷苞,用细草绳或篾片相连,做成并蒂莲花的样子,极受欢迎。
纪春明抱着一大簇莲花,引来路上熟人掩嘴轻笑。书生面皮薄得像纸,他扭头慌忙把双头莲都塞到靳岄怀里。
陈霜在街上买了两对憨态可掬的磨喝乐,一对赠给靳岄,一对自己留着。他接过靳岄怀中还带着露水的半开莲花:大司寇买双头莲是要给谁?卫少卿么?
纪春明脸色有些变化,挠了挠头:买回家看看而已。
三人在街上边走边看。梁京七夕街头热闹非凡,卖磨喝乐这种土塑小佛的,卖黄蜡鸳鸯的,卖谷板、果食将军、种生的,应有尽有。红菱也上了市集,白胖甜润,和木瓜、金桃、梨子、甜瓜摆在一块儿。陈霜砍价厉害,长得俊俏加上又有一张甜嘴,那卖果儿瓜儿的大姐被逗得花枝乱颤,无端送他许多东西。
靳岄和纪春明在一旁吃荔枝膏,陈霜回来时正巧看见靳岄竖起耳朵听旁边人聊天。那几个人说的是常律寺少卿卫岩和礼部尚书二女儿成亲的事情,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纪春明脸色不好看,但靳岄在此不好也拂袖而去,只得默默地坐立不安。
靳岄起身道:这荔枝膏味道不好,走罢。
说完牵着纪春明离开,把各种话声远远抛在后头。他与陈霜一直将纪春明送回家,纪春明一路上与靳岄聊了许多梁京发生的事情。
卫岩的婚事自不必说,但朝中最大的事情,是仁正帝几次三番晕厥,如今还无法上朝。
纪春明升任刑部尚书,仁正帝的病情至少六部的大人都是清楚的。他身体每况愈下,众人心中都有惴惴之感。大瑀太子过世之后,嗣位空悬,几乎朝中所有人都认为岑融是最佳人选,可是仁正帝却迟迟不肯下旨册封。
而最近一次晕厥后,仁正帝醒来时,明明看见了眼前的岑融和惠妃,他抓住岑融双手,喊的却是煅儿。
很快,有英骑快马加鞭,从梁京出发前往封狐城。据传是仁正帝思念五皇子岑煅,迫不及待要见他一面。
朝中风云突变,人人都觉察出岑融的太子之位可能有变。此时恰逢西北军军报传来,岑煅与亲随孤身深入金羌,与喜将军当面对峙后全身而退,并带回了白雀关之外的金羌地图。尚在病榻的仁正帝又欣喜又激动:此子有我当年风范!
而此时南方边防军又有报告:南境异动,广仁王宋怀章正在调兵镇压。
靳岄很是吃惊。他现在总算明白岑融当时为何不肯开沐河泄洪道。广仁王此时正在南境为岑融争先,他不可能让大水淹了广仁王的土地。
只要南境仍是广仁王镇守,岑融就有极大依恃。靳岄道,只是我怎么都没想到,岑煅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边说边走,转眼已经到了纪春明家铺子门口。瑶二姐正在门口浇花,看到靳岄和陈霜立刻欢喜起来:听说沈水被淹了,我同春明是日夜担心,幸好你们没事。
靳岄把双头莲交给纪春明,纪春明却转赠了他一枝。并蒂莲开,鸾缘便来。纪春明说,今儿七夕,回家用水浸着,夜间便开了。
陈霜把刚买的红菱与自己那对磨喝乐赠给瑶二姐,瑶二姐又惊又喜:怎的连我也有?
二姐这样人品相貌,今日没人赠礼?陈霜装作吃惊,早知道便把整条茵容街搬过来送你。
他送便随手送了,也没有别的意思,加上常跟岳莲楼在一块儿,学足岳莲楼嘴上本事,一番话把瑶二姐逗得眼睛发亮。等到当夜瑶二姐打扮一新来邀陈霜出门看灯,陈霜结结实实愣住。
仆人来报:陈霜跟个漂亮姐儿在门口说话,居然手足无措,抓耳挠头。
靳岄当即兴冲冲出门看热闹,见到一身新衣的瑶二姐时,不禁微微一愣。二姐,你真好看。他由衷赞叹,梁京城里像你这样美的姑娘,翻遍全城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陈霜扭头看靳岄,眼神里藏着一句话:你也跟岳莲楼学了这本事?
靳岄:陈霜若是不去,我同你去。
瑶二姐微微侧头,用一把精巧团扇掩着嘴巴,头上珠翠钗环随她的轻笑颤动:你也很好。可我今日只想约陈霜。她直视陈霜,毫不畏怯又问一遍:邀你看灯,去是不去?
陈霜又看靳岄,是向他求救的意思。
靳岄:想去就去吧,别担心我。灯爷一会儿要来给我送《侠义事录》最新一卷,我有许多问题想问他来着。
陈霜:我不是这个意思。
靳岄:噢。也不必买什么东西给我,你们玩得开心就成。他往陈霜肩上一推,陈霜两步跳下台阶,站到瑶二姐面前。瑶二姐叹气道:不去就算了,我丢脸也不是头一回。
陈霜忙道:没有没有,不是不去。我回去准备准备。
看着他跑进府内,瑶二姐和靳岄相对偷笑。等陈霜出来,靳岄和瑶二姐都吃了一惊:他竟然换了一身衣裳。平时陈霜穿着打扮十分简朴,今夜换了新装,俨然一位翩然青年。靳岄忍不住大笑:妙哇!
陈霜和瑶二姐并肩走远,靳岄乐滋滋靠在门边目送。沈灯来的时候正瞧见他和几位举着荷叶的小孩说话。
得知陈霜竟然和姑娘出了门,沈灯大吃一惊:这可太稀罕。
陈霜在明夜堂少说也呆了十年,就没有过一两个心上人?靳岄问。
据沈灯所说,陈霜相貌出众,脾气性格特别好,明夜堂里喜欢他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男的女的都有,主动示好暗中表白的自然也不少。陈霜圆滑灵活,不惹人讨厌,这种事情遇多了,偶尔也会同别人出去行街吃酒,可始终没见他与谁有过什么密切往来。
他没跟你说过他以前的事情?沈灯问。
靳岄:说过的。他是琼周人士,和母亲渡海来大瑀。
沈灯:那他母亲现在何处?渡海来到大瑀后发生的事情,他没说过?
靳岄不禁愣住:我以为他来到大瑀便加入了明夜堂。
沈灯微微一笑:没那么快,中间至少隔了六七年。他若想说,会告诉你的。
靳岄隐隐想起以前的事情:他和我有什么渊源?
沈灯:他和你的渊源跟这梁京城有关。我不能再说了,你且等着吧,陈霜这孩子善于藏事情,但他是个好孩子,比你熟知的岳莲楼、阮不奇都好得很。
沈灯带来的不止《侠义事录》的最新一卷,还有一些他平时写的薄书册,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南境的蛊人,若海的鲸舟,芙蓉谷内千年不凋的芙蓉花,仙门峡谷内白气滚滚的神秘山洞,等等等等。
靳岄钦佩沈灯的游历和见识,沈灯笑道:都是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出门才知天下大,江湖人吃四方饭睡八荒床,即便这样也有人力不能及之处。等明夜堂的事情没那么多,岳莲楼阮不奇这两位能发挥阴阳二狩用处,我还要再出门去走走的。
沈灯身后,那枝插在白瓷瓶里的双头莲正缓慢绽放。重重莲瓣中,掩藏一蓬稚嫩莲心。
怎么了?沈灯问。
我很思念一个人。靳岄低声说,他和你一样,也有渴望四方游历的心魂。
沈灯点点头。他知道靳岄说的是谁。想见他?
靳岄闭了闭眼睛。莲花的香气似有若无。很想。靳岄说,我回到大瑀,处处都是苦痛与算计。唯有想到他才觉得心中安宁快乐。只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重逢之前的每一日,于我都是煎熬。
此时,在遥远的驰望原上,血狼山的鹿头正在一弯勾月下熊熊燃烧。
部落营帐里,卓卓趴在朱夜怀中,竭力想从她微隆的腹中听出小孩的声音:弟弟怎么不出声?
还不知是弟弟或妹妹,现在也不能开口说话。朱夜想了想,不对,这娃娃不是你的弟弟也不是妹妹。
贺兰砜在旁听了一会儿,忧心忡忡:卓卓这头脑,怎么当高辛女王?
贺兰金英失声而笑:你还真的打算让她当?
贺兰砜清理兔子毛皮:当然,我不当,你不当,就剩她了。
贺兰金英摇头:不需要什么高辛王了。高辛族如今和怒山部落的人一起生活,王或不王,有什么意义。
兄弟俩拿起弓箭离开营帐,准备开始一场夜间驰猎。启程时贺兰砜远远听见远桑和阿苦剌在吵架。自从把远桑带回怒山部落,她几乎每天都跟别人起冲突,贺兰砜见惯不怪,也早就放弃了劝架的打算。无论远桑如何暴躁,如何不讨人喜欢,怒山部落的人仍旧尊敬和仰赖她,这仿佛是血脉中存在的崇敬。
夏夜清爽,星辰高悬。贺兰砜骑着飞霄在草原上飞驰,风吹起他的长发与袍袖,他感觉自己仿佛也被这风悬空吹起,是一片自由的草叶。
贺兰金英追上他,马鞭一响,开口问:你说你要去大瑀,是真的么?
当然。贺兰砜毫不犹豫,我把远桑带了回来,我也已经安置了高辛族人。接下来我要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兄弟俩勒停了各自的高辛马。月色清凉,草浪在马蹄下轻轻翻卷,原上仿佛涌动细细的波浪。
贺兰金英看见贺兰砜眼中盛着一弯清澈的月亮。他的弟弟成长得如此之快,飞速褪去稚气的脸庞如今已经棱角分明,说话做事有一股铮铮之气。
月色镀亮了贺兰砜浓棕色的长发。我要走啦。他攥着飞霄的缰绳,笑道:我要去大瑀,去找我的勒玛。
作者有话要说:
磨喝乐:泥塑的小佛像,简单点儿就用彩色的雕木当底座,讲究的还会用金珠、翠玉装饰。
谷板:类似模型摆件,在木班上散一层土,种一些谷子麦苗,等它们长出来了,再在土上摆小屋子、花草树木,放些捏出来的小人儿,扮成村落农田的样子,很可爱。(有读者如果看过漫画《百鬼夜行抄》,可能还记得书中有个故事是村庄的小模型里藏了恶鬼。漫画里描绘的这种模型就非常近似谷板)。
果食将军:七夕的时候人们会把时令瓜果雕刻花样,摆出来卖。如果一次买一斤,那里面肯定会放有两个披着甲胄的小人,像门神一样,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历史人物,总之一概叫做果食将军。
种生:绿豆、红豆、小麦这一类种子放在瓷器里浸泡生芽,用红色、蓝色的布条束在一起,就是种生。
以上这些东西全都在市集上叫卖,自买或者当礼物送人。到了晚上,一些贵胄人家或者妓院还会把收到的礼物、乞巧的物件儿摆在门外,东西越多表示这家的女儿越灵巧、越受欢迎。
查这些资料的时候发觉,七夕在我们现在的商业社会里是中国的情人节,但在古代它其实也是夏春之交一个祈祷丰收、祈祷来年耕种顺利的农事节日。
第91章 中元
中元节前夕,岑融带来了仁正帝的口谕。
靳岄随他入宫,才知仁正帝病情反复,从今年年初开始心口痛便时常发作,有时是用膳之后,有时是晨起便开始隐隐作痛。太医有的说肺阴不足,又有说肝脾郁热,针药法子用了许多,始终不见成效。宫中最负盛名的太医曾隐晦告知岑融,无论是郁热还是阴寒,全都要靠人的中气维持稳定,可仁正帝年事已高,怕是难了。
靳岄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这几日常带陈霜去找纪春明吃酒,原本是打算给陈霜和瑶二姐制造见面机会,但陈霜不肯去,三个男人在院中喝酒,明夜堂的几位帮众则在墙头蹲守保护。纪春明说了不少朝中之事,大部分是他当刑部尚书的牢骚,但他并不蠢,和其他五部尚书来往中,渐渐咂摸出了新的味道。
纪春明不是梁太师的人,也不是岑融的人,他甚至从未出现过在朝臣提请的人选名单中。仁正帝任命他的时候朝中不少人甚至连纪春明的模样都没见过。
换句话说,纪春明实际上是仁正帝的人。
这情况和原先靳岄、岑融推测的完全不一样。原本岑融控制吏部、礼部,梁安崇控制刑部、工部,仁正帝始终将兵部和户部掌握手中。岑融把盛可亮拉下马,是想推自己的人填补,谁料仁正帝却谁都不选,偏偏挑中了纪春明。
如今仁正帝实际掌握了刑部、兵部和户部,岑融的势力并无丝毫变化。
靳岄愈发明白为何岑融如此紧张定山堰之事。他争抢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到手。
而仁正帝立谁为太子,就意味着他会把权交到谁手上。命英骑狂奔千里,只为召回岑煅,见他一面,这种态度已经很说明问题。
岑融如今当然仍旧是仁正帝最疼爱的皇子,可岑煅一旦回京,情况或许又会生变。
靳岄听了这许多,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岑融和梁安崇都想搅动朝堂这摊浑水,可仁正帝大权在握,他才是真正呼风唤雨之人。
进了宫门,来迎接的仍是仁正帝身边最亲近的杨公公。杨公公先向岑融问候,面对靳岄时,一双老眼竟渐渐浮起泪水:小将军,久久不见,你长大了啊!
靳岄向他见礼。皇宫内宫娥太监他见得多,但这位杨执园杨公公确实是对他极为亲切的一位。杨公公握着靳岄的手,上下打量,不住嗟叹:像,真像!眉眼似顺仪帝姬,可这股子迎风傲立的气派,活脱脱便是忠昭将军!
他领着岑融与靳岄一路穿过朱红色宫廊、布满铜钉的宫门,曲曲折折,进入宫苑。岑融被杨公公挡下,靳岄径直往宫苑中走去。
走过印象中尚有几分熟悉的地方,他想起曾有一株茶花栽在此处,那花色泽殷红,冬日里衬雪托霜,尤为惊艳。
茶花后来被岑融一把火烧了,如今茶花树旧址旁起了一座小亭子,白发苍苍的仁正帝正坐在亭中。靳岄狠狠一怔:他没料到不过暌违两年,皇帝竟老成这样!
仁正帝远远见到靳岄,也不等太监通报,直接冲靳岄招手:子望,快过来。
亭中有清茶糕点,都是靳岄喜欢的东西。他心中微微一叹。石桌上一局残棋走到一半,仁正帝招呼靳岄接着对弈,语气亲切随意,就像昨日才刚刚分别似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