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Yana洛川(40)
孙伯灵满足的揉着肚子,非常拉仇恨的跟着点头,多谢景监将军让伯灵和松花相聚,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便赠将军一碗苦菜汤吧。
景监: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嗷嗷嗷!
旁边的卫鞅看他恨不得以头抢地,摇了摇头分出几块推到景监案上,景监兄,鞅这儿还有。
话音一落,不光景监和孙伯灵,连王诩老爷子都看了过来,老爷子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不成器的徒弟,捂着心口哀叹不停,这才出师多久,就不知道孝敬师傅了,老夫惨呐。
不想吃可以留给老师啊,老夫这么大个人是透明的吗?
卫鞅:......
今儿刚到的布衣青年没见过以往抢饭的场面,被他们家老师这么一说赶紧将剩下的半碟送了过去,虽然他只吃了一口,自己也很想吃,但是既然老师想要,那还是留给老师吧。
身为徒弟,总不能连老师的这点要求都满足不了。
孙伯灵慢吞吞推着轮椅走到门前,看着傻乎乎把松花蛋让出去的师弟忍不住叹息,果然还是太年轻了。
这儿和中原不一样,想吃得靠自己抢,太在意脸面可不行,容易饿肚子啊。
身为过来人,他这个师兄就不多嘴了,让初来乍到的师弟吃一堑长一智也好,嗨呀,他可真是个负责任的师兄,如此为师弟着想,实在是不容易。
卫霁笑的不行,假装看不出来孙大军师的坏心思,缓了好一会儿才将呼吸平复下来,嗯,确定了,卫鞅是个正经人。
尝到松花蛋味道的景监心在滴血,他就不该听那俩臭小子胡咧咧,什么精怪成精,什么青面獠牙,什么念念不忘,什么魂牵梦绕。
他要是之前已经迟到,也会对这虽然长得丑但是却非常美味的松花蛋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的好不好?
就看他老实好欺负,实在是太气人了。
*
一顿饭就这么鸡飞狗跳的吃完了,松花蛋的出现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只是鸡鸭鹅之类的蛋比较珍贵,寻常人家吃不起。
景监手里拿着写了松花蛋制作方法的竹简,叹了口气然后起身告辞,里面的腌鸡蛋的东西都好找,可最重要的鸡蛋不便宜,即便他得君上重用,也没法让家里顿顿都有鸡蛋吃。
他不是氏族出身,父祖从楚国迁到秦国,家里没有世家大族那般有钱,就算君上时不时有奖赏,日子也还是得精打细算的过。
轮椅上坐着的娃娃脸青年似乎良心受到了谴责,看着浑身低落离开的秦国汉子转头问道,鞅,我去给景监将军送些鸡子,他是不是就不会这般反应了?
师兄可以试试。卫鞅点了点头,看着神色轻松的娃娃脸青年神色郑重,师兄,你来到秦国后是不是没有离开过栎阳?
你觉得我这样能去哪儿?孙伯灵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反问道,平日里生活或许没什么麻烦,但是出远门就不一样了,他得时时坐在轮椅上,没有两三个人跟着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栎阳城不大,自个儿推着轮椅几天就能转过来一遍,至于城外是什么样子,他的确没有见识过,不过看他们家师弟这反应,情况应该很不好。
卫鞅自觉说错了话,下意识就想道歉,可看他们家师兄这云淡风轻的模样,又觉得特意去说也不好,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还是将话题转回到景监身上,景监非氏族,秦国官吏俸禄并不高,他家中还有妻小长辈需要养活,日子过的并不宽绰。
孙伯灵笑意微敛,君上近臣在中原诸国几乎都是富贵滔天的职位,即便俸禄不高,同僚间的孝敬也足以他们过的优渥。
秦国从上到下都是这样,别说他们不兴送礼,就算是送,也不会像魏国那样尽是金银珠宝。卫鞅沉声说着,心中已经有了些许打算,终归还是太弱了。
秦国最富庶的河西之地如今在魏国手里,强秦是件需要花费许多年功夫的事情,若有机会,还得尽快夺回河西。
轮椅上的娃娃脸青年撑着脸看过去,过了一会儿才笑着说道,强秦大计在于秦公,师弟胸中应该也有丘壑,师兄就不跟着捣乱了。
他不说还好,一说卫鞅的脸色又沉了下来,师兄,先前未曾问过,你为何要让秦公知道鞅在秦国境内,还让他将下令四下寻找?
孙伯灵:......
鞅啊,师兄还有事情要做,咱们回头再说这件事情。
卫鞅伸手将轮椅按住,任他们家师兄如何挣扎也没法移动半步,秦公愿意见我,是因为师兄举荐吧?
娃娃脸青年眨了眨眼睛,在心里将庞涓骂了个狗血淋头,面上依旧是一副无辜的表情,师弟有才,又有意入秦,师兄在秦公面前说两句怎么了?
秦公如今求贤若渴,但凡入秦便必会受到重用,那么多入秦士子,在秦公心中鞅与旁人可有不同?卫鞅面无表情反问道,看他将手从轮子上挪开于是将人推回隔壁院中。
在景监的介绍下,他已经知道这些院子究竟是怎么回事,酒肆附近新建的这些庭院都是秦公为公子霁准备的,连带着酒肆一起,防卫都由公子虔亲自负责。
整个栎阳城中,这里可以说是除了宫里之外最安全的地方。
孙伯灵一手捂脸坐在轮椅上,看着越来越远的其他人心中满是绝望,他要是说将这人的行踪透露出去纯粹是因为在栎阳认识的人太少想找人陪,接下来会被打死吗?
*
师兄弟二人看似平和的离开了院子,看的身后众人都对孙大军师投以同情的目光,只看面相就知道卫鞅先生不好惹,希望明天能见到活着的孙军师吧。
先生,您不去看看?卫霁吃好之后出来散步,看王诩老爷子双手负后不准备离开,于是过去问了一句,卫鞅先生会和孙先生吵起来吗?
放心,卫鞅那小子吵不过伯灵。老爷子悠哉悠哉的喝着清茶,对徒弟之间的恩怨不置可否。
未来的小徒弟就是不同凡响,这些治病用的茶叶子也能弄成这般模样,泡水之后清新悠扬,再适合他老人家不过了。
卫霁在旁边和老爷子聊了会儿天,看太阳还没有落山,然后让小甲去酒肆直接喊个厨子过来。
这会儿人不多,伙计们应付得来,少一个厨子不碍事,方便面的面饼做起来很简单,只是有些耗费时间,正好今天想起来了,索性直接做出来了事。
厨子很有经验的说什么做什么,一点儿多余的动作都不敢有,在公子霁身边伺候的时间长了,再练不出来这点功夫算什么?
面粉揉成面团然后再扯成面条,下锅煮到半熟再捞出来过凉水沥干,将干了的面条分成小份儿堆成堆儿做成面饼的样子,放进油锅里炸至两面微黄就可以拿出来晾着了。
老爷子看着摆放的板板正正的面块块,转悠了好一会儿也没琢磨出来这东西该怎么吃,煮过,炸过,应该是可以直接吃的吧?
这又煮又炸的,是不是有些麻烦?
这些面饼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热水泡着吃,泡出来后和用水煮出来的面相差不大,赶路的时候比吃干粮舒服的多。卫霁在旁边解释着,现在面块还没有晾干,等明日就能看出来成品是什么样的了。
给公输小子准备的?老爷子挑了挑眉,看着眼前温润平和的少年人,捏了捏胡子然后又一次问道,公子,老夫治学数十载,除却常见的学派之外,天文地理都有涉猎,奇门遁甲也略通一二,你真的......
先生,明日先给您送去,此事莫要再提。卫霁哭笑不得的看着老生常谈的老爷子,他实在没做好有一堆大佬师兄弟的准备。
没事,今天不同意,老夫明日再来问。老爷子被拒绝了那么多次,心里完全没有任何不高兴的意思,要是哪天未来的小徒弟忽然答应了,那才会吓他一跳。
卫霁对这老爷子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又给他倒杯茶水堵住嘴。
其实这时候除了疾医也有人会喝茶,只是喝法很是奇特,将茶树的枝条和嫩芽叶子一起放进水里煮,和熬粥一样煮出来喝掉,因为味道实在不好,所以并没有多少人这么折磨自己的味觉。
煮出来的茶粥味道清苦,称为苦茶,除了巴国和蜀国这俩种茶比较多的国家之外,中原并不怎么喝这玩意儿。
巴蜀那边比秦国还要偏远,通商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在秦国将他们收了之前,那俩国家打的不可开交,年年打月月打,一句话的功夫就能回去招呼人马出来干架。
对此,卫霁表示,他还是找些常见的茶树随便炒点茶叶算了。
容貌极为标致的少年人在旁边坐下,晃了晃手里的茶碗然后问道,先生,您说以卫鞅先生的性子,会不会故意惹秦公不高兴然后让秦公对他产生坏印象?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史上卫鞅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夸夸其谈把孝公说的昏昏欲睡,待人走了之后直接把景监骂了一顿。
现在和秦公提起这人的变成了景监和孙伯灵两个人,卫鞅还会来一出三见孝公吗?
少年人眸中满是好奇,心思一转想着等这人再去见秦公的时候他也跟着,这种青史留名的大场面他想亲眼去看,回头再听人说就没得意思了。
此时,被他提到的两个人正在隔壁院子里坐着,卫鞅看着眼前一脸无辜的娃娃脸青年,面无表情开口道,明日我会再去见秦公,在确定留下来之前,师兄不可捣乱。
孙伯灵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不捣乱不捣乱,师兄我那么沉稳,怎么会捣乱呢?
第46章 愤愤不平中大夫
秦公最近非常开心, 开心到连老氏族给他下绊子都能笑脸以对, 鬼谷子、孙伯灵、卫鞅, 这师徒几人都留在秦国,只看着也神清气爽,更不用说还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公子霁了。
天底下怎么会有霁儿这么招人喜欢的人呢?
朝堂上喜欢找事儿的老臣们不习惯他们君上这么好说话的模样,总觉得这人是笑里藏刀留着后手等着他们, 连找事儿都找的没那么勤快了。
书房里,公子虔看这人一直跑神儿, 说了半天估计也没被听进去多少,索性一拍书案坐了回去, 我说渠梁,你都笑了这么多天儿了,那股劲儿也该过去了吧?
大哥不知, 卫鞅之才足以扭转乾坤,又难得有在秦施展手脚的意愿, 此等大才,可遇难求啊。秦公感慨不已,他私底下已经激动过许多次,再提起来时心中的激荡还是难以控制,国之大运, 便在如今的这些大才之中。
那个卫鞅真有这么神?公子虔还没见过卫鞅,但是这个名字最近出现在耳边的频率实在太高,心里也忍不住生出些想一探究竟的冲动。
他是个能人,只是现在还没有定心。秦公幽幽叹了一口气, 撑着脸看着他们家大哥说道,或者说,他还没有认可我这个秦君。
公子虔捏着下巴,似乎明白卫霁为什么想看那卫鞅和这人之间的交锋了,一个在别国不受重用的经天纬地之才,一个求贤若渴来人就敢用的穷困君主,这俩人撞在一起,的确是有的看,你接下来是不是还要见卫鞅?
秦公点了点头,上次见面只是简单谈了几句,他有意藏拙,我也不能强逼着人留下。
你怎么知道他是藏拙,而不是真的没本事?公子虔撑着脸问道,总觉得他弟对那个卫鞅的印象太好了点。
藏拙和真拙哪是见一面就分得清的,别被忽悠了才是。
秦公将案上的竹简推到一边儿,一边找舆图一边问道,大哥,你觉得鬼谷先生会收庸才吗?
公子虔挠了挠头,想想觉得也是这个理儿,除了霁儿那般不喜烦扰的人会拒绝鬼谷先生,谁听到鬼谷先生的名头不是心潮澎湃,别说被收为亲传弟子,能偶尔被指点一下也是难得,你下次什么时候见卫鞅?来宫里太惹人注目,到时候可以去我哪儿。
怎么,大哥对卫鞅也有兴趣?秦公挑了挑眉,将舆图摊开笑的开怀,还是亲自去鬼谷先生处拜见,若论惹人耳目,大哥府上不比宫里好多少。
卫鞅来栎阳后直接住进了鬼谷先生的院子里,并没有另起宅邸,孙伯灵只欲在战时出面,与老师住在一起情有可原,可卫鞅若是一直和老师师兄住在一起,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以他的才干,出仕必定不是什么小官小吏,在栎阳有个府邸才算是真正安定下来,不然的话总觉得这人随时可能会离开。
以他的才干,出仕必定不是什么小官小吏,在栎阳有个府邸才算是真正安定下来,不然的话总觉得这人随时可能会离开。
公子虔想了一下,走到对面坐下然后说道,也行,记得提前说一声,我到时候也去看看。
秦公用手将舆图按住,看着他们家反应似乎有些不对的大哥正色问道,大哥,你真没有什么小想法?
不是我有什么小想法,是霁儿。公子虔嗐了一声,然后解释道,我前两天去霁儿那里,他说卫鞅似乎对孙军师将他的消息透露给你的事情有些不满,所以猜测卫鞅可能会难为你,那小子就是好奇心上来了想看热闹。
看热闹都看到我身上了,他可真是能耐。秦公笑着回了一句,对此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意思,恐怕不只霁儿一个,大哥也想跟着看我的笑话吧。
瞧你说的,大哥那叫关心你。公子虔打个哈哈将话题略过,然后回归正题看着舆图说道,红薯和土豆产量都很高,现在有的那些再种上一季就能分到其他县里去种,如果发放及时,到明年秦国就能有翻了好几番的粮食。
从韩国买的精铁也已经尽数打造成兵甲,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就算魏国再次来犯,我们也能有一战之力。秦公在函谷关的位置划了一下,看着河西的大片土地攥紧拳头,渠梁有生之年,必会夺回河西。
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你先给我透个气儿,接下来到底要干什么?公子虔皱紧了眉头,他何尝不想收回河西,可是现在秦魏两国实力差距太大,贸然开战最后吃亏的还是秦国,最近朝中各种闲话乱传,还有说要恢复穆公时的祖制,到底是真是假?
祖制在以前好用,现在却不能行,大哥觉得现在的秦国还能用穆公时的那一套吗?秦公瞥了他一眼,不想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列国都在变法,魏国、齐国、楚国......哪个不是伤筋动骨大变了一场才强大起来,秦国已经落后了那么多,不能再蹉跎下去了。
自古治国,求贤最重要,穆公在位时秦国强大到能与晋国相提并论,很大一部分功劳都得归属于他麾下才德兼备之大才。
恋耽美
景监: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嗷嗷嗷!
旁边的卫鞅看他恨不得以头抢地,摇了摇头分出几块推到景监案上,景监兄,鞅这儿还有。
话音一落,不光景监和孙伯灵,连王诩老爷子都看了过来,老爷子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不成器的徒弟,捂着心口哀叹不停,这才出师多久,就不知道孝敬师傅了,老夫惨呐。
不想吃可以留给老师啊,老夫这么大个人是透明的吗?
卫鞅:......
今儿刚到的布衣青年没见过以往抢饭的场面,被他们家老师这么一说赶紧将剩下的半碟送了过去,虽然他只吃了一口,自己也很想吃,但是既然老师想要,那还是留给老师吧。
身为徒弟,总不能连老师的这点要求都满足不了。
孙伯灵慢吞吞推着轮椅走到门前,看着傻乎乎把松花蛋让出去的师弟忍不住叹息,果然还是太年轻了。
这儿和中原不一样,想吃得靠自己抢,太在意脸面可不行,容易饿肚子啊。
身为过来人,他这个师兄就不多嘴了,让初来乍到的师弟吃一堑长一智也好,嗨呀,他可真是个负责任的师兄,如此为师弟着想,实在是不容易。
卫霁笑的不行,假装看不出来孙大军师的坏心思,缓了好一会儿才将呼吸平复下来,嗯,确定了,卫鞅是个正经人。
尝到松花蛋味道的景监心在滴血,他就不该听那俩臭小子胡咧咧,什么精怪成精,什么青面獠牙,什么念念不忘,什么魂牵梦绕。
他要是之前已经迟到,也会对这虽然长得丑但是却非常美味的松花蛋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的好不好?
就看他老实好欺负,实在是太气人了。
*
一顿饭就这么鸡飞狗跳的吃完了,松花蛋的出现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只是鸡鸭鹅之类的蛋比较珍贵,寻常人家吃不起。
景监手里拿着写了松花蛋制作方法的竹简,叹了口气然后起身告辞,里面的腌鸡蛋的东西都好找,可最重要的鸡蛋不便宜,即便他得君上重用,也没法让家里顿顿都有鸡蛋吃。
他不是氏族出身,父祖从楚国迁到秦国,家里没有世家大族那般有钱,就算君上时不时有奖赏,日子也还是得精打细算的过。
轮椅上坐着的娃娃脸青年似乎良心受到了谴责,看着浑身低落离开的秦国汉子转头问道,鞅,我去给景监将军送些鸡子,他是不是就不会这般反应了?
师兄可以试试。卫鞅点了点头,看着神色轻松的娃娃脸青年神色郑重,师兄,你来到秦国后是不是没有离开过栎阳?
你觉得我这样能去哪儿?孙伯灵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反问道,平日里生活或许没什么麻烦,但是出远门就不一样了,他得时时坐在轮椅上,没有两三个人跟着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栎阳城不大,自个儿推着轮椅几天就能转过来一遍,至于城外是什么样子,他的确没有见识过,不过看他们家师弟这反应,情况应该很不好。
卫鞅自觉说错了话,下意识就想道歉,可看他们家师兄这云淡风轻的模样,又觉得特意去说也不好,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还是将话题转回到景监身上,景监非氏族,秦国官吏俸禄并不高,他家中还有妻小长辈需要养活,日子过的并不宽绰。
孙伯灵笑意微敛,君上近臣在中原诸国几乎都是富贵滔天的职位,即便俸禄不高,同僚间的孝敬也足以他们过的优渥。
秦国从上到下都是这样,别说他们不兴送礼,就算是送,也不会像魏国那样尽是金银珠宝。卫鞅沉声说着,心中已经有了些许打算,终归还是太弱了。
秦国最富庶的河西之地如今在魏国手里,强秦是件需要花费许多年功夫的事情,若有机会,还得尽快夺回河西。
轮椅上的娃娃脸青年撑着脸看过去,过了一会儿才笑着说道,强秦大计在于秦公,师弟胸中应该也有丘壑,师兄就不跟着捣乱了。
他不说还好,一说卫鞅的脸色又沉了下来,师兄,先前未曾问过,你为何要让秦公知道鞅在秦国境内,还让他将下令四下寻找?
孙伯灵:......
鞅啊,师兄还有事情要做,咱们回头再说这件事情。
卫鞅伸手将轮椅按住,任他们家师兄如何挣扎也没法移动半步,秦公愿意见我,是因为师兄举荐吧?
娃娃脸青年眨了眨眼睛,在心里将庞涓骂了个狗血淋头,面上依旧是一副无辜的表情,师弟有才,又有意入秦,师兄在秦公面前说两句怎么了?
秦公如今求贤若渴,但凡入秦便必会受到重用,那么多入秦士子,在秦公心中鞅与旁人可有不同?卫鞅面无表情反问道,看他将手从轮子上挪开于是将人推回隔壁院中。
在景监的介绍下,他已经知道这些院子究竟是怎么回事,酒肆附近新建的这些庭院都是秦公为公子霁准备的,连带着酒肆一起,防卫都由公子虔亲自负责。
整个栎阳城中,这里可以说是除了宫里之外最安全的地方。
孙伯灵一手捂脸坐在轮椅上,看着越来越远的其他人心中满是绝望,他要是说将这人的行踪透露出去纯粹是因为在栎阳认识的人太少想找人陪,接下来会被打死吗?
*
师兄弟二人看似平和的离开了院子,看的身后众人都对孙大军师投以同情的目光,只看面相就知道卫鞅先生不好惹,希望明天能见到活着的孙军师吧。
先生,您不去看看?卫霁吃好之后出来散步,看王诩老爷子双手负后不准备离开,于是过去问了一句,卫鞅先生会和孙先生吵起来吗?
放心,卫鞅那小子吵不过伯灵。老爷子悠哉悠哉的喝着清茶,对徒弟之间的恩怨不置可否。
未来的小徒弟就是不同凡响,这些治病用的茶叶子也能弄成这般模样,泡水之后清新悠扬,再适合他老人家不过了。
卫霁在旁边和老爷子聊了会儿天,看太阳还没有落山,然后让小甲去酒肆直接喊个厨子过来。
这会儿人不多,伙计们应付得来,少一个厨子不碍事,方便面的面饼做起来很简单,只是有些耗费时间,正好今天想起来了,索性直接做出来了事。
厨子很有经验的说什么做什么,一点儿多余的动作都不敢有,在公子霁身边伺候的时间长了,再练不出来这点功夫算什么?
面粉揉成面团然后再扯成面条,下锅煮到半熟再捞出来过凉水沥干,将干了的面条分成小份儿堆成堆儿做成面饼的样子,放进油锅里炸至两面微黄就可以拿出来晾着了。
老爷子看着摆放的板板正正的面块块,转悠了好一会儿也没琢磨出来这东西该怎么吃,煮过,炸过,应该是可以直接吃的吧?
这又煮又炸的,是不是有些麻烦?
这些面饼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热水泡着吃,泡出来后和用水煮出来的面相差不大,赶路的时候比吃干粮舒服的多。卫霁在旁边解释着,现在面块还没有晾干,等明日就能看出来成品是什么样的了。
给公输小子准备的?老爷子挑了挑眉,看着眼前温润平和的少年人,捏了捏胡子然后又一次问道,公子,老夫治学数十载,除却常见的学派之外,天文地理都有涉猎,奇门遁甲也略通一二,你真的......
先生,明日先给您送去,此事莫要再提。卫霁哭笑不得的看着老生常谈的老爷子,他实在没做好有一堆大佬师兄弟的准备。
没事,今天不同意,老夫明日再来问。老爷子被拒绝了那么多次,心里完全没有任何不高兴的意思,要是哪天未来的小徒弟忽然答应了,那才会吓他一跳。
卫霁对这老爷子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又给他倒杯茶水堵住嘴。
其实这时候除了疾医也有人会喝茶,只是喝法很是奇特,将茶树的枝条和嫩芽叶子一起放进水里煮,和熬粥一样煮出来喝掉,因为味道实在不好,所以并没有多少人这么折磨自己的味觉。
煮出来的茶粥味道清苦,称为苦茶,除了巴国和蜀国这俩种茶比较多的国家之外,中原并不怎么喝这玩意儿。
巴蜀那边比秦国还要偏远,通商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在秦国将他们收了之前,那俩国家打的不可开交,年年打月月打,一句话的功夫就能回去招呼人马出来干架。
对此,卫霁表示,他还是找些常见的茶树随便炒点茶叶算了。
容貌极为标致的少年人在旁边坐下,晃了晃手里的茶碗然后问道,先生,您说以卫鞅先生的性子,会不会故意惹秦公不高兴然后让秦公对他产生坏印象?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史上卫鞅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夸夸其谈把孝公说的昏昏欲睡,待人走了之后直接把景监骂了一顿。
现在和秦公提起这人的变成了景监和孙伯灵两个人,卫鞅还会来一出三见孝公吗?
少年人眸中满是好奇,心思一转想着等这人再去见秦公的时候他也跟着,这种青史留名的大场面他想亲眼去看,回头再听人说就没得意思了。
此时,被他提到的两个人正在隔壁院子里坐着,卫鞅看着眼前一脸无辜的娃娃脸青年,面无表情开口道,明日我会再去见秦公,在确定留下来之前,师兄不可捣乱。
孙伯灵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不捣乱不捣乱,师兄我那么沉稳,怎么会捣乱呢?
第46章 愤愤不平中大夫
秦公最近非常开心, 开心到连老氏族给他下绊子都能笑脸以对, 鬼谷子、孙伯灵、卫鞅, 这师徒几人都留在秦国,只看着也神清气爽,更不用说还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公子霁了。
天底下怎么会有霁儿这么招人喜欢的人呢?
朝堂上喜欢找事儿的老臣们不习惯他们君上这么好说话的模样,总觉得这人是笑里藏刀留着后手等着他们, 连找事儿都找的没那么勤快了。
书房里,公子虔看这人一直跑神儿, 说了半天估计也没被听进去多少,索性一拍书案坐了回去, 我说渠梁,你都笑了这么多天儿了,那股劲儿也该过去了吧?
大哥不知, 卫鞅之才足以扭转乾坤,又难得有在秦施展手脚的意愿, 此等大才,可遇难求啊。秦公感慨不已,他私底下已经激动过许多次,再提起来时心中的激荡还是难以控制,国之大运, 便在如今的这些大才之中。
那个卫鞅真有这么神?公子虔还没见过卫鞅,但是这个名字最近出现在耳边的频率实在太高,心里也忍不住生出些想一探究竟的冲动。
他是个能人,只是现在还没有定心。秦公幽幽叹了一口气, 撑着脸看着他们家大哥说道,或者说,他还没有认可我这个秦君。
公子虔捏着下巴,似乎明白卫霁为什么想看那卫鞅和这人之间的交锋了,一个在别国不受重用的经天纬地之才,一个求贤若渴来人就敢用的穷困君主,这俩人撞在一起,的确是有的看,你接下来是不是还要见卫鞅?
秦公点了点头,上次见面只是简单谈了几句,他有意藏拙,我也不能强逼着人留下。
你怎么知道他是藏拙,而不是真的没本事?公子虔撑着脸问道,总觉得他弟对那个卫鞅的印象太好了点。
藏拙和真拙哪是见一面就分得清的,别被忽悠了才是。
秦公将案上的竹简推到一边儿,一边找舆图一边问道,大哥,你觉得鬼谷先生会收庸才吗?
公子虔挠了挠头,想想觉得也是这个理儿,除了霁儿那般不喜烦扰的人会拒绝鬼谷先生,谁听到鬼谷先生的名头不是心潮澎湃,别说被收为亲传弟子,能偶尔被指点一下也是难得,你下次什么时候见卫鞅?来宫里太惹人注目,到时候可以去我哪儿。
怎么,大哥对卫鞅也有兴趣?秦公挑了挑眉,将舆图摊开笑的开怀,还是亲自去鬼谷先生处拜见,若论惹人耳目,大哥府上不比宫里好多少。
卫鞅来栎阳后直接住进了鬼谷先生的院子里,并没有另起宅邸,孙伯灵只欲在战时出面,与老师住在一起情有可原,可卫鞅若是一直和老师师兄住在一起,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以他的才干,出仕必定不是什么小官小吏,在栎阳有个府邸才算是真正安定下来,不然的话总觉得这人随时可能会离开。
以他的才干,出仕必定不是什么小官小吏,在栎阳有个府邸才算是真正安定下来,不然的话总觉得这人随时可能会离开。
公子虔想了一下,走到对面坐下然后说道,也行,记得提前说一声,我到时候也去看看。
秦公用手将舆图按住,看着他们家反应似乎有些不对的大哥正色问道,大哥,你真没有什么小想法?
不是我有什么小想法,是霁儿。公子虔嗐了一声,然后解释道,我前两天去霁儿那里,他说卫鞅似乎对孙军师将他的消息透露给你的事情有些不满,所以猜测卫鞅可能会难为你,那小子就是好奇心上来了想看热闹。
看热闹都看到我身上了,他可真是能耐。秦公笑着回了一句,对此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意思,恐怕不只霁儿一个,大哥也想跟着看我的笑话吧。
瞧你说的,大哥那叫关心你。公子虔打个哈哈将话题略过,然后回归正题看着舆图说道,红薯和土豆产量都很高,现在有的那些再种上一季就能分到其他县里去种,如果发放及时,到明年秦国就能有翻了好几番的粮食。
从韩国买的精铁也已经尽数打造成兵甲,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就算魏国再次来犯,我们也能有一战之力。秦公在函谷关的位置划了一下,看着河西的大片土地攥紧拳头,渠梁有生之年,必会夺回河西。
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你先给我透个气儿,接下来到底要干什么?公子虔皱紧了眉头,他何尝不想收回河西,可是现在秦魏两国实力差距太大,贸然开战最后吃亏的还是秦国,最近朝中各种闲话乱传,还有说要恢复穆公时的祖制,到底是真是假?
祖制在以前好用,现在却不能行,大哥觉得现在的秦国还能用穆公时的那一套吗?秦公瞥了他一眼,不想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列国都在变法,魏国、齐国、楚国......哪个不是伤筋动骨大变了一场才强大起来,秦国已经落后了那么多,不能再蹉跎下去了。
自古治国,求贤最重要,穆公在位时秦国强大到能与晋国相提并论,很大一部分功劳都得归属于他麾下才德兼备之大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