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6
儒经学院与普通学院有一点差别,分为蒙学、中学,大学三个等级。蒙学主要是启蒙,里头的学生大多不识字,抑或刚识字。中学则需要学过今文经书,有一定的积累。
至于大学,目前还没有开。需要等一年后从中学中挑选,单独升上去。
五日之后,书院结束本次招生。蒙学录取一百十五名学子,中学录取一百四十七人,其中诸葛亮是整个书院最小的学生。
因为学校还在扩建中,目前设置三十人左右为一个班、十人一个寝室。应诸葛瑾要求,他与弟弟诸葛亮被安排在同一个寝室。
至于同寝室的其他人
诸葛瑾看着床铺上贴着的赵云与郭嘉等名字,思索着这些人的性格与应对之法。
开学一周之后,诸葛瑾基本了解整个书院的情况,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书院。
除去衣食有专人照料,诸葛亮兄弟最喜欢的是书院里那个巨大的图书馆。一排排三层高的书架,里头满满当当的都是昂贵的纸质书籍。据说这是由当今国师糜荏捐赠的,里头主要是当今流行的经文,也还有郑玄、司马徽注释的古文经书。
所有第一次看到这个图书馆的学子全部被震惊了,甚至不敢下手抚摸那些书籍!
不过现在大多淡定了,遵循图书馆的借书规则借阅这些书籍。
书院开学半个月后,糜荏收到了全部新入学的学子档案。
他与荀彧粗略观看后,从中拿出几份:崔琰,诸葛瑾,诸葛亮
这几人的档案全部被做过标记,显然是郑玄与司马徽很看好他们,觉得可以重点培养。
不过将来能养成怎样,还不好说。
糜荏看罢这些档案:书院老师依旧有些少,还是要多寻些大儒隐士才好。
荀彧道:子苏可有人选?
糜荏思索道:避难江南的蔡邕,荆州襄阳的庞德公,黄承彦几人,都可以试试。
荀彧:可要我前往拜访?
不必,糜荏捏捏他的手指,昭先曾跟随蔡邕学习一段时间的琴艺,由他去比较好。庞德公与黄承彦,似乎与水镜先生交好,晚些问问他是否愿意写信推荐。
隐士的脾气大多古怪,由熟人引荐才是比较好的办法。贸然前去,还不知会如何刁难文若。
更何况。
凉州与幽州,还不知是什么光景。
刘宏已采纳他的建议招安韩遂。凉州军虽然兵强马壮,但韩遂本是被逼反,性格上也没有成大事的气度与才能,他一定会选择投降。
至于乌桓,与北匈奴一起都是心腹大患。刘宏令八校尉之首的蹇硕领兵,似乎有些过于乐观。
荀彧沉吟片刻:或许再过不久,主公又要出征幽州。
他说着这话,并不知道蹇硕正在长乐宫与董太后密谋争储。
刘宏命蹇硕领兵前往幽州平叛,但他这个人虽然表面上人高马大,趾高气昂,实则根本不敢前往幽州与乌桓相抗。
他没有读过兵书,也没有带过兵打过仗,首先不认为自己能打胜仗;其次更害怕糜荏趁着他不在京中时揽权,往他背后捅刀。
想到赵忠、夏恽等人的惨死,想到张让的下场,他心有余悸。
于是便在董太后面前,将如今朝中大部分朝臣支持立刘辩的局面,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
蹇硕脸上满是不忿:立储之声越发频繁,陛下曾私底下与微臣说过想要立协公子为储君。可他至今没有下达旨意,想来是顾忌那何家,还有与何家关系密切的糜荏。
何进与糜荏如今在朝中只手遮天,太后您想想,若当真立了刘辩为储君,皇后何氏与何家必当更加不可一世。届时协公子如何在朝中立足,这后宫中又哪里还有太后您的位置?
董太后迟疑道:我们为何不联合糜国师,与何进抗衡?
哎呀太后,蹇硕摇头,满面无奈,您这有所不知啊!
一则陛下如今设立西园八校尉,令微臣夺了他执金吾的部分权利;二则当年十常侍得罪那姓糜的,说他的秋稻是杂草,全靠何进替他伸了冤,他才能有当今的国师之位。
恩怨相抵,您觉得他会弃何进,转而帮助我们吗?
董太后皱了眉头:将军说的也是。
可怜她的协儿,难道就要这样认命吗?
蹇硕见董太后上钩,狞笑道:微臣倒有一计,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董太后闻之一振:将军请说。
从长乐宫出来,蹇硕又马不停蹄地面见天子,祈求天子收回令他出征的命令。
他进言刘宏道:陛下,您设置西园八校尉的目的,本就是督查京中安危。如今袁绍、鲍鸿、曹操已被您派往凉州,又将末将派往幽州,那谁来守护您呢?
刘宏这会病的昏昏沉沉的,停顿了很久才问:你若是不去,朕又叫谁去?
蹇硕的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陛下,您可以令糜国师前往啊。
糜国师有对付休屠各胡的经验,想来一定能轻易取胜。届时,末将在京中为糜国师调度粮草与军需,一定将这仗赢得顺利!
他说着,忐忑地望着刘宏,屏息凝神等待对方回答。
这样啊,刘宏有气无力道,也可以。
蹇硕埋头不让刘宏看清自己面上的表情:那末将这就差人拟旨。
好一会,刘宏才若有若无地道了声:去吧。
退出大殿后,蹇硕抬首遥望天际。
他面上的恭敬全部敛去,满面都是狰狞与狠戾。
糜荏啊糜荏。
你一定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会成为你的军需官吧?
如今你为鱼肉,我为刀俎。这一仗,我不仅要你输,更要你的命!
第七十二章
糜荏收到这个消息时, 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蹇硕不敢出征,转而求刘宏令他出征,自己则作为他的军需官。这显然就是准备克扣他的粮草与装备, 打算往他背后捅刀呢。
就算他马上领兵屯田, 想要这批粮食成熟也是四个月后的事。而在这期间, 他们想要出征就需要向百姓征集粮草。
如今是春二月,百姓去年秋稻收成是不错, 却大多被用来抵扣朝廷先前赊给他们的农具, 家中也没什么余粮。除非不管百姓死活, 否则也征收不到多少粮食。
不仅如此, 蹇硕还以凉州兵急、而他去年在阳曲击败休屠各胡部族时只用了三万兵马为由,将朝廷打算派遣的十万兵马削减成三万,就这么打算让他出征了。
五营校尉全部急了。
他们原是卢植麾下,自黄巾军一战卢植被捕入京洛后,渐渐开始以糜荏为首。去年平定并州叛乱, 他们也跟着糜荏一同出征。
虽然战功不及黄忠等人, 但五人也得了应得的赏赐, 暂且没有背离之心。
他们前来寻找糜荏, 询问如何是好。
糜荏瞧着他们忧虑的表情, 自然也看得出这一战兵马未行,军心已乱。
他便亲自入宫去寻刘宏。
今日天气不错, 刘宏正坐在软椅上晒太阳。
最近一段时间, 他的脸上渐渐失去血色, 整个人都笼罩着一股晦暗的气息。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位天底下最尊贵的人恐怕已时日无多。
听见是糜荏求见, 刘宏强撑着身子道:快, 叫爱卿过来。
待瞧见那道清俊洒然的身影由远而近, 他便咧着嘴笑了。笑容撑起脸上薄薄的皮肉,看着令人心惊肉跳。
他的眼中刚有了一点笑意,便见糜荏行了一个大礼,俯身沉声道:陛下,微臣是来向您认罪的。
听得这话刘宏惊了,费力道:爱卿,何罪之有?
糜荏依然俯身道:陛下,您要臣领兵三万前往幽州平定战乱,此战微臣必败,臣觉得与其到时候让您失望,不如现在先来您这里领罚。
刘宏乍然听得这话,惊地岔了气,虚弱地咳嗽起来。
听说他入宫面圣,忙跟过来的蹇硕先发制人:好啊,糜国师你明知陛下身子不大利爽,竟还敢这般刺激陛下,这是居心何在?!
刘宏挥开替他抚着胸口的内侍,勉强道:糜爱卿,你,你说!
陛下,臣与休屠各胡打过仗,深知他们那儿骑兵的骁勇善战。当时微臣以奇阵抵抗休屠各胡,乌桓自然也会知道。他们既然敢来,一定是研究出了克制的阵型。
若是如此,您要臣领三万兵马与之对抗,无异于螳臂当车。糜荏道,除非是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转世,否则谁也不能有此神威。
微臣现在来您这里领罚,总好过届时害死那三万士兵。
何必狡辩这么多,蹇硕冷笑道,糜国师是自认打不过乌桓吗?
糜荏连看都没有看他:是,臣领三万兵马绝对打不过骁勇善战的乌桓。
蹇将军既然有想法,不如就取走臣的帅印,还请蹇将军引三万兵马出征,好叫臣大开眼界?
蹇硕气急,又无话可说:你!
出征不可能出征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辩论又骂不过糜荏,只能先忍气吞声,等这人走了再慢慢收拾他!
打定主意,蹇硕缓和了面色:国师误会末将了。
末将只是觉得征兵十万太慢,才建议您先领兵三万前往幽州。至于剩下的七万兵马,咱们可以慢慢征集。
糜荏闻言冷笑。
陛下,因为蹇校尉这一份误传的旨意,如今军中兵马动荡,军心浮动,此战先行不利。蹇硕既然给他递杆子,他顺着往上爬便是,是以臣认为,想要稳定军心需要先召集十万兵马,凑齐粮草,再谈出征。
蹇硕大惊失色:这怎么能行!国库空虚,怎能凑齐全部粮草?
刘宏总算明了发生何事,死气沉沉地瞥了蹇硕一眼。
这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神,叫蹇硕面色僵硬。
刘宏顺了口气,躺回软椅上慢慢道:爱卿莫要着急十万兵马,粮草,朕都会给你
他说着,声音渐渐轻了下去。只是说了这么几句话,他就累得不行。
糜荏与蹇硕等候片刻,方才发现他居然昏睡过去。
很显然,刘宏的身体已彻底败了。
糜荏皱紧眉头。
他看得出来,刘宏的身体已如风中残烛,能不能撑到他平乱归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以刘宏现在的状况,完全没有精力去管理任何朝政。在多方干涉下,能得到十万兵马、拿到半年的粮草,恐怕已经是能得到的极限。
好在他本来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只要撑过最艰难的前期,屯田养十万兵马也不算什么。
翌日刘宏重下诏书:征兵十万,凑齐粮草。
一个月后,兵马集结完毕。尚书台也勉强为糜荏凑出五个月的粮草。
已是三月下旬,凉州总算是送来一个好消息。
先前正月时刘宏接受糜荏建议,决定招安韩遂,因此遣人过去议和。韩遂原先不愿谈判,顽固带领麾下兵马进攻,却在这个月初因作战不力而被董卓阻拦,斩首五千级。
这一战之后,董卓又以朝廷招安为由利诱韩遂。韩遂总算松口,同意谈判。
想来再过不久,凉州又能传回更好的消息。
刘宏闻言,面上有了一点喜色,感觉身子都轻松不少。
凉州叛乱中董卓出力最多。只要董卓谈判胜利,他便打算令董卓为凉州牧。不过如今董卓尚未成功,这份诏书便立而未发。
也是这时,糜荏整装出发。
知道蹇硕必然还有后手,他便将麾下所有人都带入军中,包括管家周慈。至于门客们的家人,也都在年后陆续去往朐县,安置起来。
府中还有不少钱财宝物,他也全部带入军中,准备沿途卖与士族或是商贾,到时候换些物资。
整座府邸,人去楼空。
十万大军行至河内郡,天空忽然狂风大作。猛烈的黑风卷起地上的砂石,狠狠拍打在众人脸庞之上,使得众人差点睁不开眼睛来。
荀攸等人见之,心中忧虑不已:主公,平白无故妖风大作,必然是有祸患发生。
糜荏皱了眉头。
按照天气来看,应当是台风影响,接下来两、三天可能都不能继续行军。
便令兵马停下,暂且扎营驻兵河内郡。
是夜,雷鸣电闪,狂风骤雨。诡异的夜色笼罩在众人面上,带着一丝不祥的征兆。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这一夜,皇宫中遭受了一场灾变。
原本因为凉州喜讯,刘宏愉悦之下身体已开始好转。
岂料这晚天降异象,深夜时分突然炸响几声惊雷,将刘宏从梦中惊醒。闪电乍然而至,刘宏恍惚之间仿佛重新回到赵忠、夏恽惨死在眼前的场景。
他看着赵忠几人惊恐的表情,看着他们眼中残留的对生的眷恋,已经对死的恐惧,不知怎的忽然浑身发冷。
极度的惊恐之下,他哇地呕出一口鲜血,急喘几下昏迷过去。
虽已是深夜,但天子这一番动静,满朝自然都被惊醒。董太后、何皇后更是通知自己的所有势力,匆匆赶往刘宏的寝宫。
太医令看过刘宏的情况,战战兢兢向两人禀告:回太后、回皇后,陛下、陛下
董太后急道:陛下到底如何了!
太医令额头抵在地面上,身体不住颤抖:微臣无力回天
所有人都知道刘宏时日无多,可真到了这一天,众人面上却满是不敢置信与惘然。
何进及朝中数位重臣候在天子寝宫中,蹇硕仗着自己内侍的身份,挤在董太后、何皇后身边。
病床上的刘宏整个人瘦得就像一具骷髅。这会儿整个人面如金纸,气若游丝。他的脸上泛着灰败的死气,每一次呼吸都仿佛随时能跨越生死界线。
众人也不知等了多久,他悠悠醒转。
恋耽美
至于大学,目前还没有开。需要等一年后从中学中挑选,单独升上去。
五日之后,书院结束本次招生。蒙学录取一百十五名学子,中学录取一百四十七人,其中诸葛亮是整个书院最小的学生。
因为学校还在扩建中,目前设置三十人左右为一个班、十人一个寝室。应诸葛瑾要求,他与弟弟诸葛亮被安排在同一个寝室。
至于同寝室的其他人
诸葛瑾看着床铺上贴着的赵云与郭嘉等名字,思索着这些人的性格与应对之法。
开学一周之后,诸葛瑾基本了解整个书院的情况,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书院。
除去衣食有专人照料,诸葛亮兄弟最喜欢的是书院里那个巨大的图书馆。一排排三层高的书架,里头满满当当的都是昂贵的纸质书籍。据说这是由当今国师糜荏捐赠的,里头主要是当今流行的经文,也还有郑玄、司马徽注释的古文经书。
所有第一次看到这个图书馆的学子全部被震惊了,甚至不敢下手抚摸那些书籍!
不过现在大多淡定了,遵循图书馆的借书规则借阅这些书籍。
书院开学半个月后,糜荏收到了全部新入学的学子档案。
他与荀彧粗略观看后,从中拿出几份:崔琰,诸葛瑾,诸葛亮
这几人的档案全部被做过标记,显然是郑玄与司马徽很看好他们,觉得可以重点培养。
不过将来能养成怎样,还不好说。
糜荏看罢这些档案:书院老师依旧有些少,还是要多寻些大儒隐士才好。
荀彧道:子苏可有人选?
糜荏思索道:避难江南的蔡邕,荆州襄阳的庞德公,黄承彦几人,都可以试试。
荀彧:可要我前往拜访?
不必,糜荏捏捏他的手指,昭先曾跟随蔡邕学习一段时间的琴艺,由他去比较好。庞德公与黄承彦,似乎与水镜先生交好,晚些问问他是否愿意写信推荐。
隐士的脾气大多古怪,由熟人引荐才是比较好的办法。贸然前去,还不知会如何刁难文若。
更何况。
凉州与幽州,还不知是什么光景。
刘宏已采纳他的建议招安韩遂。凉州军虽然兵强马壮,但韩遂本是被逼反,性格上也没有成大事的气度与才能,他一定会选择投降。
至于乌桓,与北匈奴一起都是心腹大患。刘宏令八校尉之首的蹇硕领兵,似乎有些过于乐观。
荀彧沉吟片刻:或许再过不久,主公又要出征幽州。
他说着这话,并不知道蹇硕正在长乐宫与董太后密谋争储。
刘宏命蹇硕领兵前往幽州平叛,但他这个人虽然表面上人高马大,趾高气昂,实则根本不敢前往幽州与乌桓相抗。
他没有读过兵书,也没有带过兵打过仗,首先不认为自己能打胜仗;其次更害怕糜荏趁着他不在京中时揽权,往他背后捅刀。
想到赵忠、夏恽等人的惨死,想到张让的下场,他心有余悸。
于是便在董太后面前,将如今朝中大部分朝臣支持立刘辩的局面,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
蹇硕脸上满是不忿:立储之声越发频繁,陛下曾私底下与微臣说过想要立协公子为储君。可他至今没有下达旨意,想来是顾忌那何家,还有与何家关系密切的糜荏。
何进与糜荏如今在朝中只手遮天,太后您想想,若当真立了刘辩为储君,皇后何氏与何家必当更加不可一世。届时协公子如何在朝中立足,这后宫中又哪里还有太后您的位置?
董太后迟疑道:我们为何不联合糜国师,与何进抗衡?
哎呀太后,蹇硕摇头,满面无奈,您这有所不知啊!
一则陛下如今设立西园八校尉,令微臣夺了他执金吾的部分权利;二则当年十常侍得罪那姓糜的,说他的秋稻是杂草,全靠何进替他伸了冤,他才能有当今的国师之位。
恩怨相抵,您觉得他会弃何进,转而帮助我们吗?
董太后皱了眉头:将军说的也是。
可怜她的协儿,难道就要这样认命吗?
蹇硕见董太后上钩,狞笑道:微臣倒有一计,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董太后闻之一振:将军请说。
从长乐宫出来,蹇硕又马不停蹄地面见天子,祈求天子收回令他出征的命令。
他进言刘宏道:陛下,您设置西园八校尉的目的,本就是督查京中安危。如今袁绍、鲍鸿、曹操已被您派往凉州,又将末将派往幽州,那谁来守护您呢?
刘宏这会病的昏昏沉沉的,停顿了很久才问:你若是不去,朕又叫谁去?
蹇硕的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陛下,您可以令糜国师前往啊。
糜国师有对付休屠各胡的经验,想来一定能轻易取胜。届时,末将在京中为糜国师调度粮草与军需,一定将这仗赢得顺利!
他说着,忐忑地望着刘宏,屏息凝神等待对方回答。
这样啊,刘宏有气无力道,也可以。
蹇硕埋头不让刘宏看清自己面上的表情:那末将这就差人拟旨。
好一会,刘宏才若有若无地道了声:去吧。
退出大殿后,蹇硕抬首遥望天际。
他面上的恭敬全部敛去,满面都是狰狞与狠戾。
糜荏啊糜荏。
你一定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会成为你的军需官吧?
如今你为鱼肉,我为刀俎。这一仗,我不仅要你输,更要你的命!
第七十二章
糜荏收到这个消息时, 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蹇硕不敢出征,转而求刘宏令他出征,自己则作为他的军需官。这显然就是准备克扣他的粮草与装备, 打算往他背后捅刀呢。
就算他马上领兵屯田, 想要这批粮食成熟也是四个月后的事。而在这期间, 他们想要出征就需要向百姓征集粮草。
如今是春二月,百姓去年秋稻收成是不错, 却大多被用来抵扣朝廷先前赊给他们的农具, 家中也没什么余粮。除非不管百姓死活, 否则也征收不到多少粮食。
不仅如此, 蹇硕还以凉州兵急、而他去年在阳曲击败休屠各胡部族时只用了三万兵马为由,将朝廷打算派遣的十万兵马削减成三万,就这么打算让他出征了。
五营校尉全部急了。
他们原是卢植麾下,自黄巾军一战卢植被捕入京洛后,渐渐开始以糜荏为首。去年平定并州叛乱, 他们也跟着糜荏一同出征。
虽然战功不及黄忠等人, 但五人也得了应得的赏赐, 暂且没有背离之心。
他们前来寻找糜荏, 询问如何是好。
糜荏瞧着他们忧虑的表情, 自然也看得出这一战兵马未行,军心已乱。
他便亲自入宫去寻刘宏。
今日天气不错, 刘宏正坐在软椅上晒太阳。
最近一段时间, 他的脸上渐渐失去血色, 整个人都笼罩着一股晦暗的气息。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位天底下最尊贵的人恐怕已时日无多。
听见是糜荏求见, 刘宏强撑着身子道:快, 叫爱卿过来。
待瞧见那道清俊洒然的身影由远而近, 他便咧着嘴笑了。笑容撑起脸上薄薄的皮肉,看着令人心惊肉跳。
他的眼中刚有了一点笑意,便见糜荏行了一个大礼,俯身沉声道:陛下,微臣是来向您认罪的。
听得这话刘宏惊了,费力道:爱卿,何罪之有?
糜荏依然俯身道:陛下,您要臣领兵三万前往幽州平定战乱,此战微臣必败,臣觉得与其到时候让您失望,不如现在先来您这里领罚。
刘宏乍然听得这话,惊地岔了气,虚弱地咳嗽起来。
听说他入宫面圣,忙跟过来的蹇硕先发制人:好啊,糜国师你明知陛下身子不大利爽,竟还敢这般刺激陛下,这是居心何在?!
刘宏挥开替他抚着胸口的内侍,勉强道:糜爱卿,你,你说!
陛下,臣与休屠各胡打过仗,深知他们那儿骑兵的骁勇善战。当时微臣以奇阵抵抗休屠各胡,乌桓自然也会知道。他们既然敢来,一定是研究出了克制的阵型。
若是如此,您要臣领三万兵马与之对抗,无异于螳臂当车。糜荏道,除非是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转世,否则谁也不能有此神威。
微臣现在来您这里领罚,总好过届时害死那三万士兵。
何必狡辩这么多,蹇硕冷笑道,糜国师是自认打不过乌桓吗?
糜荏连看都没有看他:是,臣领三万兵马绝对打不过骁勇善战的乌桓。
蹇将军既然有想法,不如就取走臣的帅印,还请蹇将军引三万兵马出征,好叫臣大开眼界?
蹇硕气急,又无话可说:你!
出征不可能出征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辩论又骂不过糜荏,只能先忍气吞声,等这人走了再慢慢收拾他!
打定主意,蹇硕缓和了面色:国师误会末将了。
末将只是觉得征兵十万太慢,才建议您先领兵三万前往幽州。至于剩下的七万兵马,咱们可以慢慢征集。
糜荏闻言冷笑。
陛下,因为蹇校尉这一份误传的旨意,如今军中兵马动荡,军心浮动,此战先行不利。蹇硕既然给他递杆子,他顺着往上爬便是,是以臣认为,想要稳定军心需要先召集十万兵马,凑齐粮草,再谈出征。
蹇硕大惊失色:这怎么能行!国库空虚,怎能凑齐全部粮草?
刘宏总算明了发生何事,死气沉沉地瞥了蹇硕一眼。
这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神,叫蹇硕面色僵硬。
刘宏顺了口气,躺回软椅上慢慢道:爱卿莫要着急十万兵马,粮草,朕都会给你
他说着,声音渐渐轻了下去。只是说了这么几句话,他就累得不行。
糜荏与蹇硕等候片刻,方才发现他居然昏睡过去。
很显然,刘宏的身体已彻底败了。
糜荏皱紧眉头。
他看得出来,刘宏的身体已如风中残烛,能不能撑到他平乱归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以刘宏现在的状况,完全没有精力去管理任何朝政。在多方干涉下,能得到十万兵马、拿到半年的粮草,恐怕已经是能得到的极限。
好在他本来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只要撑过最艰难的前期,屯田养十万兵马也不算什么。
翌日刘宏重下诏书:征兵十万,凑齐粮草。
一个月后,兵马集结完毕。尚书台也勉强为糜荏凑出五个月的粮草。
已是三月下旬,凉州总算是送来一个好消息。
先前正月时刘宏接受糜荏建议,决定招安韩遂,因此遣人过去议和。韩遂原先不愿谈判,顽固带领麾下兵马进攻,却在这个月初因作战不力而被董卓阻拦,斩首五千级。
这一战之后,董卓又以朝廷招安为由利诱韩遂。韩遂总算松口,同意谈判。
想来再过不久,凉州又能传回更好的消息。
刘宏闻言,面上有了一点喜色,感觉身子都轻松不少。
凉州叛乱中董卓出力最多。只要董卓谈判胜利,他便打算令董卓为凉州牧。不过如今董卓尚未成功,这份诏书便立而未发。
也是这时,糜荏整装出发。
知道蹇硕必然还有后手,他便将麾下所有人都带入军中,包括管家周慈。至于门客们的家人,也都在年后陆续去往朐县,安置起来。
府中还有不少钱财宝物,他也全部带入军中,准备沿途卖与士族或是商贾,到时候换些物资。
整座府邸,人去楼空。
十万大军行至河内郡,天空忽然狂风大作。猛烈的黑风卷起地上的砂石,狠狠拍打在众人脸庞之上,使得众人差点睁不开眼睛来。
荀攸等人见之,心中忧虑不已:主公,平白无故妖风大作,必然是有祸患发生。
糜荏皱了眉头。
按照天气来看,应当是台风影响,接下来两、三天可能都不能继续行军。
便令兵马停下,暂且扎营驻兵河内郡。
是夜,雷鸣电闪,狂风骤雨。诡异的夜色笼罩在众人面上,带着一丝不祥的征兆。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这一夜,皇宫中遭受了一场灾变。
原本因为凉州喜讯,刘宏愉悦之下身体已开始好转。
岂料这晚天降异象,深夜时分突然炸响几声惊雷,将刘宏从梦中惊醒。闪电乍然而至,刘宏恍惚之间仿佛重新回到赵忠、夏恽惨死在眼前的场景。
他看着赵忠几人惊恐的表情,看着他们眼中残留的对生的眷恋,已经对死的恐惧,不知怎的忽然浑身发冷。
极度的惊恐之下,他哇地呕出一口鲜血,急喘几下昏迷过去。
虽已是深夜,但天子这一番动静,满朝自然都被惊醒。董太后、何皇后更是通知自己的所有势力,匆匆赶往刘宏的寝宫。
太医令看过刘宏的情况,战战兢兢向两人禀告:回太后、回皇后,陛下、陛下
董太后急道:陛下到底如何了!
太医令额头抵在地面上,身体不住颤抖:微臣无力回天
所有人都知道刘宏时日无多,可真到了这一天,众人面上却满是不敢置信与惘然。
何进及朝中数位重臣候在天子寝宫中,蹇硕仗着自己内侍的身份,挤在董太后、何皇后身边。
病床上的刘宏整个人瘦得就像一具骷髅。这会儿整个人面如金纸,气若游丝。他的脸上泛着灰败的死气,每一次呼吸都仿佛随时能跨越生死界线。
众人也不知等了多久,他悠悠醒转。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