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错误举报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6

    还是等他们的事业稳定下来,让天下人都看到荀彧的能力,再公布出去比较好。
    不过这是对外,对内的话
    糜荏笑了一下:趁大家都在,不如一起商量商量,找个良辰吉日,好叫我与文若成亲。
    这下不说糜竺等人,就连荀彧都惊呆了:成亲?!
    糜荏微笑:不声张,内部走个流程而已。届时两家大人一起吃个饭,权作认亲。
    众人面面相觑,半晌大眼瞪小眼地同意了。
    没办法,就连糜荏不成亲生子他都同意,叫他们成个亲而已,还扭捏什么!
    糜竺感觉自己疯了,当夜就跪在家中小祠堂里,对着爹娘牌位自省,是不是自己太过纵容子苏?!
    他跪了没多久,糜荏敲开门来与他一起跪好。
    冷眼瞧着糜荏跪了一会,糜竺道:但凡你白日里有现在这分乖巧,为兄也不必跪在这里。
    糜荏知道糜竺这是心里有气,若不撒出来,怕是会积郁成疾。
    他便低眉顺眼地递上一条藤鞭:我知此事于大哥来说太过荒唐,也甚为感激二位兄长能为我妥协至此。
    大哥若是觉得无颜面见父母,便在他们的灵位前代替他们执行家法,也好让荏为自己的任性受过。
    糜竺接过藤条,瞪着糜荏半晌,最终还是长叹一声将藤条丢到一边。
    他满脸沉痛:说到底此事还是怪为兄,父亲临终前分明嘱咐为兄好生照顾你们,可为兄却忙于杂事,对你们疏于教导,不然也不至于
    糜荏也叹了口气:大哥这话,着实让弟弟羞愧至极!
    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可我欠荀文若太多,此生唯有以身相许方能报答。
    糜竺面上升起一丝疑惑神色:你欠他什么?大哥替你还?
    糜荏怅然道:大哥有所不知啊,我一介商贾,入京之后若非有荀氏这样的大士族相助,如何能迅速在京中站稳脚跟呢。
    最初便是荀氏不计较我买官入京之举,多为我说话,我才能在士族中说上几句话。他灵活运用春秋笔法,后来我官至国师,看似位高权重受先帝倚重,可我势单力薄。若非荀氏与士族周旋,只怕我早已陷入京中各大势力的纠纷中,哪能像现在这般全身而退。
    糜竺果然被骗到了,眼中满是对糜荏在京中境遇的揪心。
    糜荏再接再厉:大哥你知道水镜先生吧,正是文若听闻书院缺少教习先生,不辞劳苦特意请他出山授业。还有我麾下门客,全都由文若一个一个说服,才来到我麾下。
    他们都因文若而来助我成事,他幽幽道,我若是不善待文若,这些文士怕都要离我而去。
    糜竺吃惊:你对他们那么好,他们不都死心塌地跟随你,甚至都将亲友迁入朐县
    糜荏摇头道:大哥啊,你不知道他们这些读书人,从来不看重身外之物,而是追逐道德与大义。
    文若对我的恩情,我这辈子都难以还尽。若是再叫他不明不白地跟着我,我岂非就是大哥最鄙夷的负心薄幸之徒?
    糜竺深吸一口气:是,爹娘生前耳提面命,教导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做的没有错。
    大哥说的不错。义,我所欲也;您的教导之恩,我亦欲也。糜荏沉痛道,若是您实在不能接受,我还是不要与文若成亲了。不论将来会有什么后果,我一力承担!
    糜竺哪里能听这话,当即道:为兄没有不高兴,子苏你千万别想太多,伤了你们之间的和气。
    他说着,拉着糜荏起身,深陷糜荏的语言陷阱:是为兄不好,忘记你这些年里的遭遇,差点使你成了那背信弃义之徒。
    糜荏顺势起身,口中还推脱道:大哥千万莫要勉强自己。你知道的,我心中最重要的永远是你们!
    于是糜竺大为感动,对此事再无芥蒂。
    这年腊月二十五,糜荏与荀彧正式成婚。
    因为两方都是男子,也无先例可依,三书六礼一切从简。
    至于族谱,双方是入不了对方的,不过糜荏自己做了个,就写他与荀彧的名字,摆在府里。
    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及至二十五,两人都穿着黑红相见的嫁衣,在糜荏的府邸中拜了天地,拜了高堂,相互对拜后与众人敬酒、用了酒席。
    府邸原就建的偏,便是吹锣打鼓也扰不到邻居,周遭谁都不知里头发生了什么喜事。府上伺候的仆从是周慈精挑细选的,再三敲打过要他们不准说出去,
    不过因为这事儿,糜荏特意叫麾下工坊制了些牛奶味的软糖,每家每户一罐,送去给麾下所有门客与武将。
    这个时代的糖主要是蜂蜜与饴糖。
    蜂蜜都是野外开采,如今基本上供给天子;饴糖是以黍米为原料,是每年送给长辈最好的礼物。
    至于甘蔗,如今已种植开来,百姓却还不会提炼蔗糖。
    糜荏的这一牛奶糖,则是提炼出蔗糖,再加以牛奶熬制。奶香浓郁,甜味纯粹,不说孩子喜欢,就连大人们都不舍得咽下这些糖果,恨不得它能在口中永远停留!
    瞧着外头洋洋洒洒的大雪,听着府中孩子吵闹要吃奶糖的声音,摸着身上的棉衣、毛衣众人靠在躺椅上,慢慢微笑起来。
    别人落魄时卧薪尝胆,惶惶不能终日;他们却跟着主公吃香喝辣,平安喜乐。
    果然是没有跟错人啊!
    夜幕四合,晚宴彻底结束。
    糜荏与荀彧并肩站在门口,送走宾客。
    今日喝了不少酒,荀爽几人酒量不好,走路都轻飘飘的。作为新人更是被敬了不少酒,全被糜荏挡下。
    他千杯不醉,这会没什么反应;荀彧喝的不多,脸却绯红绯红的,煞是好看。
    送走兄长与荀氏兄弟们后,两人相视一笑。
    他们的身后,大红灯笼的光辉笼罩在惨白的雪色上,竟将这满府的落雪都照出了微微的暖意,就好像他们面上的笑容一样。
    然后相互拉着对方的手,施施然往回走。
    热闹之后,整座府邸显得格外安静,周遭只有他们的脚步声,一声一声,踏在对方心上。
    一切都美好的像是做梦一样。
    等到将自己浸在水中,荀彧都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他们就这样成亲了?
    从前以为自己对子苏是痴心妄想,打算这辈子就悄无声息地跟随子苏;后来子苏向他告白,想要与他在一起,他便以为自己足够幸运。
    现在,子苏告诉他,他们还可以再幸运一点,再幸福一点!
    竟可以将他们的关系公布于世,让周围人都知道,他们相互属于对方!
    他微笑起来,伸手掬起一捧热水,拍了拍自己灼热的脸颊。
    片刻,一旁整理床铺的糜荏听到隔壁荀彧呼叫他的声音。
    他走过去,瞧见荀彧正躲在温水中,双手扒拉着浴桶边缘,抿唇懊恼道:我忘拿浴巾了。
    糜荏挑眉:我替你去拿。
    他们两人都是男子,院子里便没要婢女伺候。今日又因为他们成婚而忙昏过头,侍从忙于招呼客人,忘了替他准备睡衣倒也不算太失职。
    他回到主屋隔间衣帽室,替荀彧去拿浴巾。
    浴巾很快被找到。除此之外,糜荏还在里头发现一个上了锁的木箱子。
    这个箱子糜荏有些印象。从前荀彧上锁后就放在屋子里,出征的时候也带着,如今和他成亲,居然还带着。
    难不成里头还是什么传家宝贝不成?
    糜荏起了点兴趣,不过箱子目前是上锁状态,他也不会侵犯文若的隐私故意打开去看。
    等以后吧,文若总会给他看的。
    给人送完浴巾,见他从水中走出来,糜荏用浴巾将人裹上,一把抱起。
    荀彧吓了一跳,忙双手抱着这人,吸了口气在他耳边抗议:还没穿睡衣!
    糜荏笑:那你穿上,我一会再帮你脱。
    荀彧:
    穿还是不穿,这真的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
    翌日风雪稍霁。
    两人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去隔壁一起用午膳。
    糜氏三兄妹这些日子都已整理好心情,就将荀彧看成是义兄,态度十分和善。
    用过午膳,兄弟们聊了会天。
    糜荏成亲,那么家中唯剩即将及笄的糜莜,糜竺恨铁不成钢地说了她几句,询问她是否有心仪的男子,他马上去给她提亲!
    他昨夜做了个噩梦,梦中糜莜拉着位花容月貌的姑娘,巧笑嫣然道她要与这位姑娘成亲,吓得他浑身冷汗。
    如今生怕糜莜也喜好女子,学习糜荏特立独行。还不如早早嫁了,免得夜长梦多!
    吓得糜莜头皮发麻,慌忙给糜荏使眼色,自己则从厅中溜出来。
    她出门时,见到不远处结伴而来的赵云和郭嘉。眸中方才荡漾出一点笑意,却想到了什么,面色骤然变得古怪起来。
    等、等一下!
    形影不离,默契十足什么的
    两人走近,赵云与郭嘉一同打招呼道:午安,阿莜姑娘。
    他们昨日收到糜荏送的糖果,今日趁着天气不错前来回礼:听闻主公正在府上,我与阿云
    糜莜如遭雷击,震惊地看着两人:难道你们也
    郭嘉敏锐抓住了她话语中的关键词,稍稍眯了他狭长的眼眸:我们?也?
    赵云亦是茫然地看着她:阿莜姑娘想说什么?
    糜莜将视线从他的脸上挪开,挪到他们相近的手上很好,他们离得不算近,也没有手拉手。
    她忙道虚惊一场:没、没什么
    看的赵云与郭嘉面面相觑,完全不知她为何如此。
    正月十三,卢植亲自上门,交给糜荏一封信。
    他展开来看,却是朝中三公写给卢植,上头历数董卓在朝中的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云云。【1】
    卢植道:按照道理,我应该领兵回朝,拯救国家危难。但我志不在此,并不想趟这趟浑水。
    他躬身行了一个礼:我知道子苏你的才能不是区区商贾就能满足,也知道你心有大志,便请你代我回去罢。
    糜荏于是收好信件,躬身道:必不负师伯所托。
    这一日,府中悠闲的门客们全部收到来自糜荏的消息。他们收敛面上轻松神色,遥望京洛方向。
    此去京洛,任何人都不会轻易退让。须得早做准备,方能占据一席之位。
    第八十一章
    光熹二年正月雪退后, 书院重新开学。
    糜荏随郑玄前往书院,见过书院里的学生们。
    先前皇甫嵩奉命前来捉拿他的家人,是郭嘉带领书院里的学生们, 冒着危险前去拦人, 以理劝退皇甫嵩。于情于理, 他都该感谢一下。
    他感谢地方式也很直接:听闻学生们最喜欢图书馆与食堂,他便再给书院捐赠五百套书籍,增加水饺、奶糖等点心零食。
    新增的书籍有二十部是全新的,包含着这两年间司隶、豫州、冀州等地的文人所做的优秀文章, 每本印刷二十五册。
    印刷的方法是活字印刷术, 糜荏准备过段时间公布出去此行打退董卓之后, 他打算将麾下能公布出去的全部公布。
    学生们欢呼不已。
    对于他们而言, 儒经书院图书馆中藏书已是卷帙浩繁, 里头还有不少市面上罕见的书籍, 更不必说还有大儒郑玄、荀爽、水镜先生等人的独家笔记与注释, 叫学子们手不释卷,恨不能长住图书馆中。
    如今又新增一批书籍, 想来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都能瞧见学子们学得如痴如醉的情景。
    知道糜荏来了,才放假归来的学生们再没法专注读书,恨不得眼睛和耳朵能飞出去, 一睹糜国师真容。
    授课的先生们哭笑不得, 索性宣布提前下课, 遂了他们的心愿。
    一众学子们便像是脱了缰的马一般飞奔出教室,假装从走廊外走过, 探头去看院长室中与院长闲聊的糜荏。
    他们早就听说糜荏长得好看。
    等真正瞧见糜荏, 不少人还是看呆了, 来来往往撞了好几个人。
    看起来才及冠的年轻人身着一袭银白长袍,仅是坐着,脊背便如松柏笔直,侧脸更是龙章凤姿,风姿特秀。仅用一条金色丝带高高系起墨发,简简单单的装扮便胜过人间无数殊色。
    他们从未见过一个人,可以有这样温润淡雅的气质,就好像冬日里的暖阳,黑夜里的华月,清贵而高不可攀!
    听见外头动静,糜荏侧首。而后微微一笑,向众人颔首打了个招呼。
    外头惊呼声更甚。
    发现外头动静的郑玄:
    他不由想起当年自己被迫生计收徒教学,糜荏就是第一批前来拜师的。
    当时糜荏才十岁,长得十分可爱,同窗们都很喜欢他。后来他渐渐长大,容貌愈来愈盛,同窗们停留在他身上的视线愈发长久。
    他们都道他偏爱子苏,其实不是。他更担心他们误入歧途,于是愈发严厉对待他们。
    郑玄继续方才的话题:子苏可要见一见去年的优异学子?
    优秀学生取得是每年考试后前三名,奖励文房四宝,是糜荏见郑玄的学生多起来后建议的,自然也是他资助的。
    糜荏收回视线:见一见吧。
    目前未开大学,中学的第一是崔琰,第二诸葛瑾,第三陈登,第四步骘;蒙学的第一诸葛亮,第二严畯,第三张承。
    这些学生才思敏捷,往往旁人才刚学会一点东西,他们已懂得举一反三。郑玄几人很关注他们,特意给他们开小灶补其他内容。
    等几人过来,糜荏与他们聊了一会,鼓励了几句。
    看得出几人都很激动,甚至都差点维持不住惯来的沉稳。七岁的诸葛亮竟是他们之中最为淡定的,倒令众人侧目。
    离去之前,糜荏还特意询问张承道:承公子,你的家人近来还好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