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重天[综武侠]——莫子乔(48)
第七十一章
李世民是个很有野心和抱负的人。
如果要实现他的野心和抱负,只有成为皇帝这一条路,
那么李世民确实不惜为此逆父弑兄。
但若是实现野心、实现抱负、实现自己政治方略的途径, 并不只有成为皇帝这一条路呢?
尤其是在成为皇帝那一条路显而易见已然难通的情况下。
李世民的转变简直叫徐子陵叹为观止。
可叫徐子陵更加叹为观止的,是双九列举的那些能开启民智、加速人口流动的种种手段。
他毫不怀疑那些手段的可行性。
这种态度显然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好兄弟。
而为此惊叹的, 显然不只那么一位两位。
岭南, 宋家山城, 磨刀堂。
天刀宋缺也不由叹为观止:
如此巧思,几可为道矣!
宫九随手就将那几个小玩意往宋缺的方向推了推:
宋阀主喜欢,就留着赏玩罢!
叫天刀宋缺, 当今四大门阀之一的宋阀阀主也叹为观止的蒸汽小火车等物,之于宫九, 确实不过随手可送的小玩意。
毕竟当年匠作坊给太平王世子、出嫁后改成逍遥侯君的宫九进献的小玩意, 从来都是整箱整车的。
像这样的蒸汽小火车,宫九留了最精致的两件存着,当日闲来无事逗弄小橙子时一起拼装的那件也留着,
如拿出来给宋缺看的那种, 同式样他那荷包里头却足足收了二十余套, 其他比蒸汽小火车更小巧一些的,有的甚至是以百套论
如此物件,便是如今物离乡贵些许,能拿来震一震宋缺,宫九却也没啥不舍的。
而宋缺又是何许人也?
声名最著者莫过于四姓门阀之一, 南方势力最大的士族宋阀的阀主。
当年与隋文帝杨坚决战苍梧, 以一万精兵对战隋朝十万大军, 也是十战十胜的人物。
最终会接纳杨坚怀柔而成了隋朝不听调更不听宣的镇南公,
虽说不知有几分是不忍饱经磨难的汉人继续受苦,
又有几分是耽于与慈航静斋上上代入世仙子的仙凡之恋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是因为宋缺技不如人。
也是杨坚着实时来运到。
时至今日,在天下智者眼中,宋缺依然是博通古今衰变、中土最高瞻远瞩的军事战略大家。
如此人物,哪里会看不出宫九大方从容之下的那份心思?
可纵使是看出来了,又能如何呢?
宫九的大方从容是真的,轻描淡写也是真的,对那些震撼了宋缺的小物件的那份不以为然,也是真的。
宋缺喟然长叹。
时光真是这世间最可怖也最可敬的东西。
谁能想得到呢?
当年那个跟在霸刀岳山身后的小刀,如今不只是这天下四大门阀的阀主之一,还隐隐有凌然独尊之势了。
天刀宋缺当年真是以弱冠之年击败霸刀岳山而一战成名的。
如今看着当年不过岳山身边一小跟班、小义弟的李渊如此模样,饶是天刀宋缺心性甚坚,也不禁生出几许感慨。
但宋缺毕竟还是宋缺。
无论是李渊从当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摁死、骤然成长到如今一身修为竟能隐隐压他一头的程度,
又或者是他自忖平稳发展的宋阀、这般轻易被随意拿出那样精巧且益于民生战力的李阀超越
都不过是叫宋缺生出些许感慨,却动摇不了他的心。
宋缺当机立断:
李阀主若欲效仿当年隋杨代北周事,宋阀仍是镇南公。
数十年过去,宋缺仍如当年苍梧十战十胜之后,依然审时度势出迎杨坚、认下镇南公之封一般果决。
哪怕依着宋缺的年纪,这一句不那么明确示弱的示弱之后,很可能就再也等不到亲自去实现他那由南征北的宏图大业。
可同为四姓门阀阀主,李渊有将那样精巧之物随手留赠宋阀,无惧于宋阀凭此追赶李阀实力的胸襟,
宋缺又岂会只因个人意气,就拖着宋阀和南方百姓,陷入困兽犹斗之地?
宋缺果决坦然。
却不想李渊此来,虽却有几分震慑之意,震慑的目的却完全不是他所以为的那样。
宫九对隋杨代北周事简直嗤之以鼻:
文帝也称得上一句政绩卓然,奈何一生的时来运到都攒到得皇位一事上头了,子嗣缘分上头竟那般妙不可言,
一个没实力非玩坦率真诚人设,一个没实力非还不肯忍耐
杨阿摩兄弟俩那一堆破事就不去细说了,只说文帝杨坚这皇位得来确实古今罕有之易,
宫九说他一声时来运到,虽是刻薄了点,却也着实再贴切不过。
宋缺听得都是大笑。
实在是当年北周幼帝继位,杨坚大权在握,自辅政开始至篡位建立隋朝,首尾只是区区十个月,成事之速,古今未见;时运之济,亦是举世无双也!
宫九耐心等宋缺笑够,才又道:
文帝凭时运得的皇位,奈何杨阿摩凭实力亡国。
如今我欲得皇位,原也不难。得了宋阀主那句愿继续为镇南公,就更是易如探囊取物了。
奈何我家阿久厌烦皇朝更迭,都逃不过终落得杨阿摩故事,又甚或比杨阿摩更不如
我再想,始皇之前无谓皇帝之尊,大禹之前更无谓家天下。
春秋战国征伐混乱者不肖一学,尧舜之治岂非圣贤之世?
宋缺原还微微含笑听着,越听面上越现出惊容来,
待到宫九尧舜之治话落,宋缺已经是之前几度惊叹、喟叹都不曾有过的失态了。
宫九却视若无睹,依然自顾自说下去:
我李阀是欲取天下,仿的却不是文帝故事,甚至不是简单地恢复尧舜之治,而是限制门阀世家势力,却又废除帝制,建立一个法治人权之世,宋阀主可敢共襄盛举?
宋缺先是骇然而笑,笑里初有几分不以为然,但随着目光一一掠过桌上那些精巧器具,面容就慢慢严肃了起来。
竟是陷入沉思。
许久之后慨然长叹:
李阀主所思所想,委实古往今来圣贤都不敢言、甚至未有思之者也!
便是亚圣孟子,也不过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何曾敢想无君之治?
向晓久一向不擅长精细操作、攻伐人心,宫九和宋缺两人一番你来我往,他一直都很有自知之明地保持静默。
但一听到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却是一皱眉:
民贵君轻理所应当。社稷次之着实无理。
远者不需追,只看五胡乱华之中的汉家百姓,难道还不足以看清无社稷可依之民是何等轻贱?
从来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
妄图以个人本我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不过自取灭亡。
自取灭亡者不足悲,可悲的是给自取灭亡者随葬的
宋阀主以为然否?
向晓久天生是个听不得国家被放低位置的性子,当日还无力自保的时候,都敢和自己最是感激孺慕的曹将军据理力争。
如今对上实力最多与宫九伯仲间的宋缺,又哪里会怂?
自是句句铿锵,字字有力。
直戳宋缺心窝子。
说起来,宋缺当年与上上代的慈航静斋入世仙子有过一段情,却为何未能继续?
梵清惠心系慈航静斋,与宋缺醉心刀道,都只算是其中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其实是两人政见与信念的背道而驰,尤其是对汉统振兴这一问题上的差异。
梵清惠自幼深山修行,虽心系天下万民福祉,可她下山入世历练的时候,到底已是乱世之末。
没有看过汉家百姓死伤千万、处境不过两脚羊的仙子,总是更容易追求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梦想。
这个梦想并不算错,可对于宋阀嫡系子弟而言,又是如何呢?
需知宋阀早在宋缺横空出世之前就已存继好几百年,宋家是早在五胡乱华之前就存在的大家族,会一路南迁过岭南,经历过怎样的坎坷?
以宋家对汉统的维护,在当日五胡乱华之时,纵使有保存实力、维系家族的考量,又何曾少了一代代子弟北上抗胡的牺牲?
宋缺理所当然地用一个汉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拿五胡乱华来和宋缺说国家,还真是直击要害。
不仅仅因为一个梵清惠,更因为那一百多年的汉家惨剧、三百年乱世之中,那许许多多宁可自请从族谱出名,也要北上抗胡的宋家子弟。
时人宗族大于国朝,几乎是普世认可的理所当然。
就是数百年之后,宫九的那个时代,若非凭空掉下来一个向晓久,又恰好掉到宫九的心坎儿里头去,夫夫二人联手搞事,那原也是个宗法族法每每都大过国法的地界。
更别说如今隋末,更是世家门阀盛行之时。
宋缺更是当今天下四姓门阀之宋阀阀主。
双九先后在他面前摆明车马,必要削弱门阀世家,不可谓不大胆。
竟真就不怕宋缺将二人野望宣扬出去,叫李阀先被天下门阀世家驱逐出这一场逐鹿大戏?
宋缺如果不看他与梵清惠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是整部大唐之中最叫莫莫奉为男神的一个。
第七十二章
宫九还真就不怕。
虽说蚁多确实能咬死象,
若得宋阀牵头, 宇文阀、独孤阀互为犄角, 天下士族响应,确实能干翻宫九的李阀。
哦, 甚至根本不需要天下士族联手干翻。
一旦发现举目皆敌, 李阀自己就先要拨乱反正了。
不说李世民, 就是李建成、甚至哪怕李元吉,都不可能叫李族为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赴难。
但宋缺根本不可能泄密。
宫九十分笃定:
天下多的是刀不如其人者,宋阀主却一定不是其中之一。
向晓久微笑点头:
刀或可不如其人。然天下凡尽一事而近乎道者, 却必定是道如其人的。
虽说宋缺始终客气有礼,未曾亮刀。
这磨刀堂却到底是宋缺潜修数十年之所, 落入双九眼中, 单只是向门一端靠墙处放着的那一方像石笋般形状、黝黑光润、高及人身的巨石,就凌然刀意。
也浑然都是宋缺的道与义。
一个能修至舍刀之外、再无他物境界的人,岂会是那等阴谋诡道之辈?
宋缺擅谋,走的却是阳谋大道。
双九的笃定让宋缺仰头大笑。
笑过之后, 却仍未肯入局。
若非一姓一家一人之天下, 确实值得国贵于民,确实值得士族削弱以奉之。
然而家天下至今数千年,秦皇扫六合亦近千年了,想要非一人治天下、而叫天下长久太平,谈何容易?
这些器具确实别致, 若能广而用之、长久不废, 确实可能引起极大的变化。
但想要变到长长久久、无君无皇的太平盛世, 需要的时间着实太长了。
宋缺目光如炬,扫过双九时几乎寸寸皆刀:
我观二位修为不凡,恐怕破碎虚空亦非不能,又如何能有那看顾此世终成梦想的功夫?
宫九叹了口气:
宋阀主信也不信?不论是我或是阿久,至今不知破碎虚空为何物哩!
不过他也承认:
若有那破碎虚空的时机,我确实未必愿意为了此间或为完成的梦想勉强停留
便是想留,也未必能留得住。
宋缺挑眉。
他猜到宫九必有但书。
只饶是以宋缺之能,也着实没想到宫九的但书会那么的理所当然。
但我这不就来找宋阀主了吗?
我观宋阀主刀道造诣亦是非凡,再活一甲子亦非难事,只要在未满一甲子之前破碎虚空,却仿佛不是那么容易。
若宋阀主肯倾力筑梦,再有那么几个虽说稍逊于宋阀主、却同样称得上一句非同凡响者共襄盛举,
一甲子功夫,不说将梦想之国建设得如何光彩夺目,怎么也都能为之打下一个不会被轻易动摇的地基了吧?
梦想做得大破天的是他,理所当然推锅的还是他!
宋缺简直要给宫九气笑了。
我们也不是非把事情推给宋阀主。这不是怕万一扛不住破碎虚空没法子嘛!
向晓久十分无辜,他还反问宋缺,
莫非宋阀主真舍得那样美好的世界,只因我二人不能继续为之努力,就白白错过?
宋缺着实是给向晓久气笑了。
那样的美好,可是建立在我宋阀也要随之削弱!甚至门阀迟早终不存在的前提之上的!
观岭南风土人情,观宋家山城盛况,宋阀确实有独到之处。
向晓久也面露几分可惜之色,然而话锋却又一转,
然而世间最美好的,莫过于给时光湮没的美丽曾经、叫历史念念不忘的辉煌过往。
宫九接道:
再则破而后立、不破不立。
门阀削弱直至终将不存,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轨迹。
宋阀主筑梦又或不筑,都拦不住历史发展的步伐。
当然,宋阀主若不肯入局筑梦,这个步伐确实要慢一些。
万一我们二人恰好真的没能打好地基就因故远去,那个必然的到来更是要缓慢蜿蜒许多。
但那样的缓慢蜿蜒又有什么好处呢?
不过是叫天下万民更多几许波折艰苦罢了。
于宋阀,或许再多几十、几百年浮华辉煌,可那样自欺欺人的浮华辉煌,难道宋阀主竟还能瞧得上眼?
恋耽美
李世民是个很有野心和抱负的人。
如果要实现他的野心和抱负,只有成为皇帝这一条路,
那么李世民确实不惜为此逆父弑兄。
但若是实现野心、实现抱负、实现自己政治方略的途径, 并不只有成为皇帝这一条路呢?
尤其是在成为皇帝那一条路显而易见已然难通的情况下。
李世民的转变简直叫徐子陵叹为观止。
可叫徐子陵更加叹为观止的,是双九列举的那些能开启民智、加速人口流动的种种手段。
他毫不怀疑那些手段的可行性。
这种态度显然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好兄弟。
而为此惊叹的, 显然不只那么一位两位。
岭南, 宋家山城, 磨刀堂。
天刀宋缺也不由叹为观止:
如此巧思,几可为道矣!
宫九随手就将那几个小玩意往宋缺的方向推了推:
宋阀主喜欢,就留着赏玩罢!
叫天刀宋缺, 当今四大门阀之一的宋阀阀主也叹为观止的蒸汽小火车等物,之于宫九, 确实不过随手可送的小玩意。
毕竟当年匠作坊给太平王世子、出嫁后改成逍遥侯君的宫九进献的小玩意, 从来都是整箱整车的。
像这样的蒸汽小火车,宫九留了最精致的两件存着,当日闲来无事逗弄小橙子时一起拼装的那件也留着,
如拿出来给宋缺看的那种, 同式样他那荷包里头却足足收了二十余套, 其他比蒸汽小火车更小巧一些的,有的甚至是以百套论
如此物件,便是如今物离乡贵些许,能拿来震一震宋缺,宫九却也没啥不舍的。
而宋缺又是何许人也?
声名最著者莫过于四姓门阀之一, 南方势力最大的士族宋阀的阀主。
当年与隋文帝杨坚决战苍梧, 以一万精兵对战隋朝十万大军, 也是十战十胜的人物。
最终会接纳杨坚怀柔而成了隋朝不听调更不听宣的镇南公,
虽说不知有几分是不忍饱经磨难的汉人继续受苦,
又有几分是耽于与慈航静斋上上代入世仙子的仙凡之恋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是因为宋缺技不如人。
也是杨坚着实时来运到。
时至今日,在天下智者眼中,宋缺依然是博通古今衰变、中土最高瞻远瞩的军事战略大家。
如此人物,哪里会看不出宫九大方从容之下的那份心思?
可纵使是看出来了,又能如何呢?
宫九的大方从容是真的,轻描淡写也是真的,对那些震撼了宋缺的小物件的那份不以为然,也是真的。
宋缺喟然长叹。
时光真是这世间最可怖也最可敬的东西。
谁能想得到呢?
当年那个跟在霸刀岳山身后的小刀,如今不只是这天下四大门阀的阀主之一,还隐隐有凌然独尊之势了。
天刀宋缺当年真是以弱冠之年击败霸刀岳山而一战成名的。
如今看着当年不过岳山身边一小跟班、小义弟的李渊如此模样,饶是天刀宋缺心性甚坚,也不禁生出几许感慨。
但宋缺毕竟还是宋缺。
无论是李渊从当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摁死、骤然成长到如今一身修为竟能隐隐压他一头的程度,
又或者是他自忖平稳发展的宋阀、这般轻易被随意拿出那样精巧且益于民生战力的李阀超越
都不过是叫宋缺生出些许感慨,却动摇不了他的心。
宋缺当机立断:
李阀主若欲效仿当年隋杨代北周事,宋阀仍是镇南公。
数十年过去,宋缺仍如当年苍梧十战十胜之后,依然审时度势出迎杨坚、认下镇南公之封一般果决。
哪怕依着宋缺的年纪,这一句不那么明确示弱的示弱之后,很可能就再也等不到亲自去实现他那由南征北的宏图大业。
可同为四姓门阀阀主,李渊有将那样精巧之物随手留赠宋阀,无惧于宋阀凭此追赶李阀实力的胸襟,
宋缺又岂会只因个人意气,就拖着宋阀和南方百姓,陷入困兽犹斗之地?
宋缺果决坦然。
却不想李渊此来,虽却有几分震慑之意,震慑的目的却完全不是他所以为的那样。
宫九对隋杨代北周事简直嗤之以鼻:
文帝也称得上一句政绩卓然,奈何一生的时来运到都攒到得皇位一事上头了,子嗣缘分上头竟那般妙不可言,
一个没实力非玩坦率真诚人设,一个没实力非还不肯忍耐
杨阿摩兄弟俩那一堆破事就不去细说了,只说文帝杨坚这皇位得来确实古今罕有之易,
宫九说他一声时来运到,虽是刻薄了点,却也着实再贴切不过。
宋缺听得都是大笑。
实在是当年北周幼帝继位,杨坚大权在握,自辅政开始至篡位建立隋朝,首尾只是区区十个月,成事之速,古今未见;时运之济,亦是举世无双也!
宫九耐心等宋缺笑够,才又道:
文帝凭时运得的皇位,奈何杨阿摩凭实力亡国。
如今我欲得皇位,原也不难。得了宋阀主那句愿继续为镇南公,就更是易如探囊取物了。
奈何我家阿久厌烦皇朝更迭,都逃不过终落得杨阿摩故事,又甚或比杨阿摩更不如
我再想,始皇之前无谓皇帝之尊,大禹之前更无谓家天下。
春秋战国征伐混乱者不肖一学,尧舜之治岂非圣贤之世?
宋缺原还微微含笑听着,越听面上越现出惊容来,
待到宫九尧舜之治话落,宋缺已经是之前几度惊叹、喟叹都不曾有过的失态了。
宫九却视若无睹,依然自顾自说下去:
我李阀是欲取天下,仿的却不是文帝故事,甚至不是简单地恢复尧舜之治,而是限制门阀世家势力,却又废除帝制,建立一个法治人权之世,宋阀主可敢共襄盛举?
宋缺先是骇然而笑,笑里初有几分不以为然,但随着目光一一掠过桌上那些精巧器具,面容就慢慢严肃了起来。
竟是陷入沉思。
许久之后慨然长叹:
李阀主所思所想,委实古往今来圣贤都不敢言、甚至未有思之者也!
便是亚圣孟子,也不过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何曾敢想无君之治?
向晓久一向不擅长精细操作、攻伐人心,宫九和宋缺两人一番你来我往,他一直都很有自知之明地保持静默。
但一听到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却是一皱眉:
民贵君轻理所应当。社稷次之着实无理。
远者不需追,只看五胡乱华之中的汉家百姓,难道还不足以看清无社稷可依之民是何等轻贱?
从来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
妄图以个人本我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不过自取灭亡。
自取灭亡者不足悲,可悲的是给自取灭亡者随葬的
宋阀主以为然否?
向晓久天生是个听不得国家被放低位置的性子,当日还无力自保的时候,都敢和自己最是感激孺慕的曹将军据理力争。
如今对上实力最多与宫九伯仲间的宋缺,又哪里会怂?
自是句句铿锵,字字有力。
直戳宋缺心窝子。
说起来,宋缺当年与上上代的慈航静斋入世仙子有过一段情,却为何未能继续?
梵清惠心系慈航静斋,与宋缺醉心刀道,都只算是其中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其实是两人政见与信念的背道而驰,尤其是对汉统振兴这一问题上的差异。
梵清惠自幼深山修行,虽心系天下万民福祉,可她下山入世历练的时候,到底已是乱世之末。
没有看过汉家百姓死伤千万、处境不过两脚羊的仙子,总是更容易追求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梦想。
这个梦想并不算错,可对于宋阀嫡系子弟而言,又是如何呢?
需知宋阀早在宋缺横空出世之前就已存继好几百年,宋家是早在五胡乱华之前就存在的大家族,会一路南迁过岭南,经历过怎样的坎坷?
以宋家对汉统的维护,在当日五胡乱华之时,纵使有保存实力、维系家族的考量,又何曾少了一代代子弟北上抗胡的牺牲?
宋缺理所当然地用一个汉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拿五胡乱华来和宋缺说国家,还真是直击要害。
不仅仅因为一个梵清惠,更因为那一百多年的汉家惨剧、三百年乱世之中,那许许多多宁可自请从族谱出名,也要北上抗胡的宋家子弟。
时人宗族大于国朝,几乎是普世认可的理所当然。
就是数百年之后,宫九的那个时代,若非凭空掉下来一个向晓久,又恰好掉到宫九的心坎儿里头去,夫夫二人联手搞事,那原也是个宗法族法每每都大过国法的地界。
更别说如今隋末,更是世家门阀盛行之时。
宋缺更是当今天下四姓门阀之宋阀阀主。
双九先后在他面前摆明车马,必要削弱门阀世家,不可谓不大胆。
竟真就不怕宋缺将二人野望宣扬出去,叫李阀先被天下门阀世家驱逐出这一场逐鹿大戏?
宋缺如果不看他与梵清惠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是整部大唐之中最叫莫莫奉为男神的一个。
第七十二章
宫九还真就不怕。
虽说蚁多确实能咬死象,
若得宋阀牵头, 宇文阀、独孤阀互为犄角, 天下士族响应,确实能干翻宫九的李阀。
哦, 甚至根本不需要天下士族联手干翻。
一旦发现举目皆敌, 李阀自己就先要拨乱反正了。
不说李世民, 就是李建成、甚至哪怕李元吉,都不可能叫李族为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赴难。
但宋缺根本不可能泄密。
宫九十分笃定:
天下多的是刀不如其人者,宋阀主却一定不是其中之一。
向晓久微笑点头:
刀或可不如其人。然天下凡尽一事而近乎道者, 却必定是道如其人的。
虽说宋缺始终客气有礼,未曾亮刀。
这磨刀堂却到底是宋缺潜修数十年之所, 落入双九眼中, 单只是向门一端靠墙处放着的那一方像石笋般形状、黝黑光润、高及人身的巨石,就凌然刀意。
也浑然都是宋缺的道与义。
一个能修至舍刀之外、再无他物境界的人,岂会是那等阴谋诡道之辈?
宋缺擅谋,走的却是阳谋大道。
双九的笃定让宋缺仰头大笑。
笑过之后, 却仍未肯入局。
若非一姓一家一人之天下, 确实值得国贵于民,确实值得士族削弱以奉之。
然而家天下至今数千年,秦皇扫六合亦近千年了,想要非一人治天下、而叫天下长久太平,谈何容易?
这些器具确实别致, 若能广而用之、长久不废, 确实可能引起极大的变化。
但想要变到长长久久、无君无皇的太平盛世, 需要的时间着实太长了。
宋缺目光如炬,扫过双九时几乎寸寸皆刀:
我观二位修为不凡,恐怕破碎虚空亦非不能,又如何能有那看顾此世终成梦想的功夫?
宫九叹了口气:
宋阀主信也不信?不论是我或是阿久,至今不知破碎虚空为何物哩!
不过他也承认:
若有那破碎虚空的时机,我确实未必愿意为了此间或为完成的梦想勉强停留
便是想留,也未必能留得住。
宋缺挑眉。
他猜到宫九必有但书。
只饶是以宋缺之能,也着实没想到宫九的但书会那么的理所当然。
但我这不就来找宋阀主了吗?
我观宋阀主刀道造诣亦是非凡,再活一甲子亦非难事,只要在未满一甲子之前破碎虚空,却仿佛不是那么容易。
若宋阀主肯倾力筑梦,再有那么几个虽说稍逊于宋阀主、却同样称得上一句非同凡响者共襄盛举,
一甲子功夫,不说将梦想之国建设得如何光彩夺目,怎么也都能为之打下一个不会被轻易动摇的地基了吧?
梦想做得大破天的是他,理所当然推锅的还是他!
宋缺简直要给宫九气笑了。
我们也不是非把事情推给宋阀主。这不是怕万一扛不住破碎虚空没法子嘛!
向晓久十分无辜,他还反问宋缺,
莫非宋阀主真舍得那样美好的世界,只因我二人不能继续为之努力,就白白错过?
宋缺着实是给向晓久气笑了。
那样的美好,可是建立在我宋阀也要随之削弱!甚至门阀迟早终不存在的前提之上的!
观岭南风土人情,观宋家山城盛况,宋阀确实有独到之处。
向晓久也面露几分可惜之色,然而话锋却又一转,
然而世间最美好的,莫过于给时光湮没的美丽曾经、叫历史念念不忘的辉煌过往。
宫九接道:
再则破而后立、不破不立。
门阀削弱直至终将不存,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轨迹。
宋阀主筑梦又或不筑,都拦不住历史发展的步伐。
当然,宋阀主若不肯入局筑梦,这个步伐确实要慢一些。
万一我们二人恰好真的没能打好地基就因故远去,那个必然的到来更是要缓慢蜿蜒许多。
但那样的缓慢蜿蜒又有什么好处呢?
不过是叫天下万民更多几许波折艰苦罢了。
于宋阀,或许再多几十、几百年浮华辉煌,可那样自欺欺人的浮华辉煌,难道宋阀主竟还能瞧得上眼?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