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文里养夫郎(穿越)——南乔公子(29)
尚夫人说:季铭,你们去过武宁侯府了吧?
杨季铭放下茶杯,回道:是,今早已经去武宁侯府拜过年了。
尚夫人也觉尴尬,儿婿第一年来拜年,总不能晾着他吧。但刚才那种情形,她想到的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尚嘉言和齐玉蓁一起去看看尚锐。一来支开长媳,免得让儿婿看他们家的笑话,二来也是想让二儿子劝劝长媳。
尚夫人也喝了口茶,随口问道:季铭平时喜欢喝什么茶?
都行,景烁喝什么,我就喝什么。
喜欢吃什么菜?
我不挑食,现在也都是随着景烁。
言言的口味有没有变,现在爱吃什么?
他爱吃鱼,一开始是水煮鱼,清蒸鱼,红烧鱼,最近吃得多的是豆腐鲫鱼汤,还有松鼠鳜鱼,几乎什么鱼什么做法都吃。
尚夫人轻快的笑出了声,看杨季铭的眼神也更加慈祥和蔼了。言言从小就爱吃鱼,但又特别怕鱼刺,所以总是要挑那大根刺的鱼腹肉或者是无刺的。
岳母放心,景烁嫁给我后,还没被鱼刺卡过。
嗯。尚夫人满意的点点头,喝茶,喝茶。
是。杨季铭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终于,他们等到了下人来禀报:午膳已经备好了。
尚夫人立即吩咐下人去把人都喊过来一起用膳。
杨季铭坐到尚嘉言身边,这才觉得心里踏实些,专心的为他挑着鱼刺。
饭后,不等杨季铭先开口,尚嘉言就先提出告辞了。
回府的路上,尚嘉言一脸愁容的说:季铭,我好像害了大嫂。
怎么这么说?
有个丫鬟爬了大哥的床,还有了身孕。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那个丫鬟叫红玉。
红玉是谁?
之前母亲为我准备的一个陪嫁,后来被我送回了尚府。
杨季铭这才想起来,哦,原来是那个丫鬟。
尚嘉言轻笑了一声,高兴的是杨季铭不记得那丫鬟,愁的是偏偏是他送回尚府的丫鬟爬了大哥的床。
今天大嫂虽然没说什么,但只怕对我也是有些怨言的。
这哪里能怪你?是那个丫鬟存了爬床的心思,大哥不慎着了她的道,或者是被那丫鬟给迷住了,大嫂自己也没防着。
遇上这样的事,大嫂心里也乱着。尚嘉言轻叹了口气,不由的又想起了彭可婧。还有二嫂,不知道二哥和姜小姐还有没有联系。
先别管他们的事了,提到彭可婧,杨季铭就想起来他们还有件正紧的要事没做。我们绕道去一趟徐太医府上。
哪个徐太医?
就是给老不赖的外孙女绵绵看病的那个太医。
哦,刚好马车里多备了一份礼。尚嘉言只以为杨季铭是为了替老不赖去道个谢。
第41章 审问
徐茂成是太医院院判之一, 属于正六品。
杨季铭与尚嘉言来到徐府递上名刺的时候,许一桓夫妇也刚好在这里。
徐茂成让管家把他们请进前厅。许一桓替他们相互介绍认识了一下。
杨季铭抬手向徐茂成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徐太医, 晚辈想请您为内子诊个脉。
在场之人的目光不禁都落在他夫夫二人身上。
许夫人关切的问道:言言,你哪里不舒服?
许一桓是尚嘉言祖父的得意门生, 许一桓夫妇也是看着尚嘉言长大的人。
尚嘉言不明所以的摇头, 我身体很好,没有不舒服。
杨季铭说道:我心里不太放心,想请徐太医帮忙看一下。
徐茂成对尚嘉言说:请杨少夫人伸出一只手来。
尚嘉言伸出右手, 露出手腕。
徐茂成诊脉后, 又仔细观看尚嘉言的面色,问了些问题, 渐渐的蹙起眉头。
许夫人问:怎么样?
杨季铭说:还请徐太医如实告知。
徐茂成松开眉头, 说道:徐某学医不精, 没发现杨少夫人有何不妥。
杨季铭松了口气。
尚嘉言向徐太医道谢:多谢徐太医,还请您不要介意, 外子只是太担心我了。
徐太医点点头, 正容道:多找大夫诊脉看看, 不讳疾忌医,没有错。
杨季铭也道了谢。
尚嘉言憋着一肚子的疑问没有在徐府问, 等离开徐府登上马车后才询问他。
你到底有什么事瞒着我?
我听你说二嫂短短数日就憔悴了好多, 我担心你会跟她一样。杨季铭搂着他的腰, 把头搁在他的肩上。
尚嘉言微微一愣, 不禁问道: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发现倒没有, 就是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二嫂好端端的,嫁到咱们府里尚且不足一月,怎会突然憔悴那么多?
尚嘉言微微蹙眉, 思索着杨季铭这话的可能性。
杨季铭补充道:我只是单纯的怀疑此事而已,不是因为别的,我心里眼里都只有你。
尚嘉言斜了他一眼,说:你的怀疑虽然是无凭无据,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我们快点回去吧,我想去二嫂那里看看,问问她有没有去看过大夫了。
于是,二人回到府里,杨季铭向门房问道:二少爷和二少夫人回来了吗?
门房回道:回三少爷,二少爷和二少夫人比您和三少夫人早回来一个时辰。
杨季铭说:知道了。
尚嘉言补充问了一句:大少爷和大少夫人也回来了么?
门房回道:他们也回了,就比您和三少爷早一刻钟。
尚嘉言让槐安给门房赏钱,槐安给了二两碎银子,门房连声道谢。
他们回沉香院歇息了片刻后,先去主院请了个安,而后去了一趟大少爷大少夫人的紫荆院,最后再来到墨棣轩。
彭可婧将杨季铭与尚嘉言请到堂屋,让下人上茶。
杨季铭对杨仲鸣说:二哥,咱们另外去说话,让景烁和二嫂在这坐会儿。
杨仲鸣点头,带他去了书房。
二哥,我可以翻翻你这里的书吗?杨季铭边说边走到书架旁。
你随便看。杨仲鸣露出笑意,你来过我这小书房多次,这还是第一次要看我这里的书。
杨季铭憨憨的笑了笑,我以前不爱看书,现在看多了,才发觉看书也挺有意思的。
嗯,之前听说你要考童生,准备得如何了?
胡先生说,问题不大。
那位胡先生,我在府里见到了,学识渊博,好像也要参加本次春闱。
二哥也要参加?
我是次子,科举入仕较为稳妥,就像二叔和四叔那样。
杨季铭点点头。
杨仲鸣问道:你呢?参加童试也是为了科举入仕吧?
我?杨季铭愣了一瞬,我没想过这个,考童生的事情是之前就答应过景烁的。
闻言,杨仲鸣不禁失笑,三弟,你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读书,要考童生。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不是只为弟妹一人活着的。
杨季铭点点头,我没什么大抱负,只想跟景烁过好我们的小日子。
杨仲鸣怔怔的看着他,几不可察的轻叹了口气,说道:也未尝不可。
杨季铭从书架上找了一本手工作物书出来,二哥,我可不可以问个问题。
嗯,你问。
二哥和姜小姐还有联系吗?
杨仲鸣愣住,好半晌才徐徐说道:我成亲后就没再和她联系过。
就在他成亲后的第二天,姜悦然的丫鬟曾来给他送过一封信,但他当时没看就直接退回了。不是因为不再爱,而是因为给不了她正妻的名分,想尝试放下。在他心里,她值得更好。
真的?杨季铭略显惊喜的看着他。
杨仲鸣不禁疑惑的看着他,问道: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二哥,我跟你说,你已经和二嫂成亲了,就要对二嫂好,不要辜负她。
杨仲鸣失笑,说道:没想到竟被弟弟教育了。
二哥,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二嫂家世好,品貌也不差,你要珍惜啊。
杨仲鸣微微轻叹,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幸运。
我跟景烁的亲事,二哥最清楚了。我们现在之所以能这样恩爱,是因为成亲后有努力培养感情。
我知道了。杨仲鸣拍了拍他的肩膀,重重的叹了口气。
二哥答应跟二嫂好好相处了?
我试试。
杨季铭点头,他二哥这也算是迈出了一大步啊。
杨仲鸣突然愣了一下,问道:你好像很关心我跟你二嫂的事?
其实是因为景烁,他挺关心二嫂的。杨季铭尴尬似的挠了挠脑袋,半真半假的说。
让弟妹费心了。
二哥,我听景烁说,二嫂近来身体有些不妥,你不妨陪她去看看大夫,最好是找医术高明的太医。今日我和景烁去过太医院徐院判的府上,徐太医的医术就很好。
好。
另一边,尚嘉言和彭可婧也在单独说着话。
尚嘉言问道:二嫂,今天有没有觉得身体好些?看过大夫了吗?
彭可婧笑着说:今天感觉身体有好转,就没去请大夫。
二嫂,不可大意,还是要找大夫看一看的。
彭可婧微微点头,晚些时候我就派人去请。
尚嘉言想了想,说道:今日回府前,我和季铭去了一趟太医院徐院判的府上,徐太医为我号了脉,不如二嫂也请徐太医看吧。
你说的徐太医,我知道。我们家老太君生病的时候,都是请徐太医看的。
既如此,那就徐太医了。
彭可婧看着他眼里的关切,终是点了点头,嘉言,谢谢你。
一家人,应该的。
他们继续聊了一会儿后,杨仲鸣和杨季铭就回来了,杨季铭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杨季铭说:二哥,二嫂,我和景烁就先回去了。
尚嘉言愣了一下,而后跟他一起告辞。
我本想等大夫过来,再走呢。你怎么这么急着拉我一起走?
杨季铭轻笑着凑在他耳边说:以后你就不用再为二嫂担心了,二哥答应我,试着跟二嫂好好相处。
你说真的?尚嘉言诧异的看着他,为彭可婧感到高兴。
你男人出马,什么时候不成功了?杨季铭得意的笑。
尚嘉言扑哧笑了出来,少得意忘形。
杨光啧啧个不停,三哥三嫂,瞧瞧这人来人往的下人,大家都不敢走这条路了。
尚嘉言稍稍推开杨季铭,笑着对杨光说道:四弟这是要去哪里?
刚从我舅舅家回来,约了几个朋友在外面吃晚饭,正准备出门。三哥三嫂呢?
尚嘉言说:我们也是准备回屋歇着。
那就不打扰三哥三嫂,我先走了。
尚嘉言见杨光匆匆离开,便对杨季铭说:走吧,我们快点回去,我有些累了。
我背你。杨季铭利落的走到他前面蹲下。
尚嘉言勾起嘴角,趴到了他的背上。
杨季铭背着他走回沉香院。
看到的下人都惊呆了,知道三少爷和三少夫人恩爱,但没想到三少爷如此宠夫,让他们这些下人见了都羡慕不已。
回到沉香院的时候,尚嘉言已经趴在杨季铭的背上睡着了。
顾妈妈看见他们,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快步走了过来,看了眼情况后就让紫玉紫兰去铺床,和槐安一起帮着杨季铭把尚嘉言放到床上。
杨季铭让他们都出去,动作轻轻的帮尚嘉言脱了外衣,再轻轻的盖上被子,然后自己也脱了鞋袜和外衣躺进去。
就在他们休息的时候,杨仲鸣从杨正义那里求来了他的名刺,派人去把徐太医请到了府里。
徐太医从一名医徒做到太医,再到今天的院判,见多了宫里和大宅里的各种秘辛,不多问也不多说,只管看病治病。
徐太医为彭可婧诊脉后,给杨仲鸣递了个眼色,和他一起走到屋外。
徐太医,怎么了?
杨二少,徐某能力有限,断不出尊夫人的身体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那就是没问题?
不,尊夫人的脉象看似并无异常,实则有些不妥。
不妥在何处?
徐太医微微沉吟,说道:这样吧,请杨二少先把平日里近身伺候尊夫人的人找来。
好。杨仲鸣面色凝重,把四个一等丫鬟都叫了过来。
这四人里,两人是彭可婧的陪嫁丫鬟,另两人是他原来的大丫鬟。
徐太医问了问彭可婧的饮食起居,让她们把彭可婧平日里用的香炉和胭脂等物都拿了过来。
徐太医一一检查过,心里有些怀疑是某样东西,但他并不能确定。要是我师兄在这里,就好了。
徐太医,这些东西里面,有不妥的地方?
杨二少,讲真,徐某不是十分确定。徐太医放下香炉盖子,这香,就不要再用了。
恋耽美
杨季铭放下茶杯,回道:是,今早已经去武宁侯府拜过年了。
尚夫人也觉尴尬,儿婿第一年来拜年,总不能晾着他吧。但刚才那种情形,她想到的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尚嘉言和齐玉蓁一起去看看尚锐。一来支开长媳,免得让儿婿看他们家的笑话,二来也是想让二儿子劝劝长媳。
尚夫人也喝了口茶,随口问道:季铭平时喜欢喝什么茶?
都行,景烁喝什么,我就喝什么。
喜欢吃什么菜?
我不挑食,现在也都是随着景烁。
言言的口味有没有变,现在爱吃什么?
他爱吃鱼,一开始是水煮鱼,清蒸鱼,红烧鱼,最近吃得多的是豆腐鲫鱼汤,还有松鼠鳜鱼,几乎什么鱼什么做法都吃。
尚夫人轻快的笑出了声,看杨季铭的眼神也更加慈祥和蔼了。言言从小就爱吃鱼,但又特别怕鱼刺,所以总是要挑那大根刺的鱼腹肉或者是无刺的。
岳母放心,景烁嫁给我后,还没被鱼刺卡过。
嗯。尚夫人满意的点点头,喝茶,喝茶。
是。杨季铭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终于,他们等到了下人来禀报:午膳已经备好了。
尚夫人立即吩咐下人去把人都喊过来一起用膳。
杨季铭坐到尚嘉言身边,这才觉得心里踏实些,专心的为他挑着鱼刺。
饭后,不等杨季铭先开口,尚嘉言就先提出告辞了。
回府的路上,尚嘉言一脸愁容的说:季铭,我好像害了大嫂。
怎么这么说?
有个丫鬟爬了大哥的床,还有了身孕。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那个丫鬟叫红玉。
红玉是谁?
之前母亲为我准备的一个陪嫁,后来被我送回了尚府。
杨季铭这才想起来,哦,原来是那个丫鬟。
尚嘉言轻笑了一声,高兴的是杨季铭不记得那丫鬟,愁的是偏偏是他送回尚府的丫鬟爬了大哥的床。
今天大嫂虽然没说什么,但只怕对我也是有些怨言的。
这哪里能怪你?是那个丫鬟存了爬床的心思,大哥不慎着了她的道,或者是被那丫鬟给迷住了,大嫂自己也没防着。
遇上这样的事,大嫂心里也乱着。尚嘉言轻叹了口气,不由的又想起了彭可婧。还有二嫂,不知道二哥和姜小姐还有没有联系。
先别管他们的事了,提到彭可婧,杨季铭就想起来他们还有件正紧的要事没做。我们绕道去一趟徐太医府上。
哪个徐太医?
就是给老不赖的外孙女绵绵看病的那个太医。
哦,刚好马车里多备了一份礼。尚嘉言只以为杨季铭是为了替老不赖去道个谢。
第41章 审问
徐茂成是太医院院判之一, 属于正六品。
杨季铭与尚嘉言来到徐府递上名刺的时候,许一桓夫妇也刚好在这里。
徐茂成让管家把他们请进前厅。许一桓替他们相互介绍认识了一下。
杨季铭抬手向徐茂成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徐太医, 晚辈想请您为内子诊个脉。
在场之人的目光不禁都落在他夫夫二人身上。
许夫人关切的问道:言言,你哪里不舒服?
许一桓是尚嘉言祖父的得意门生, 许一桓夫妇也是看着尚嘉言长大的人。
尚嘉言不明所以的摇头, 我身体很好,没有不舒服。
杨季铭说道:我心里不太放心,想请徐太医帮忙看一下。
徐茂成对尚嘉言说:请杨少夫人伸出一只手来。
尚嘉言伸出右手, 露出手腕。
徐茂成诊脉后, 又仔细观看尚嘉言的面色,问了些问题, 渐渐的蹙起眉头。
许夫人问:怎么样?
杨季铭说:还请徐太医如实告知。
徐茂成松开眉头, 说道:徐某学医不精, 没发现杨少夫人有何不妥。
杨季铭松了口气。
尚嘉言向徐太医道谢:多谢徐太医,还请您不要介意, 外子只是太担心我了。
徐太医点点头, 正容道:多找大夫诊脉看看, 不讳疾忌医,没有错。
杨季铭也道了谢。
尚嘉言憋着一肚子的疑问没有在徐府问, 等离开徐府登上马车后才询问他。
你到底有什么事瞒着我?
我听你说二嫂短短数日就憔悴了好多, 我担心你会跟她一样。杨季铭搂着他的腰, 把头搁在他的肩上。
尚嘉言微微一愣, 不禁问道: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发现倒没有, 就是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二嫂好端端的,嫁到咱们府里尚且不足一月,怎会突然憔悴那么多?
尚嘉言微微蹙眉, 思索着杨季铭这话的可能性。
杨季铭补充道:我只是单纯的怀疑此事而已,不是因为别的,我心里眼里都只有你。
尚嘉言斜了他一眼,说:你的怀疑虽然是无凭无据,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我们快点回去吧,我想去二嫂那里看看,问问她有没有去看过大夫了。
于是,二人回到府里,杨季铭向门房问道:二少爷和二少夫人回来了吗?
门房回道:回三少爷,二少爷和二少夫人比您和三少夫人早回来一个时辰。
杨季铭说:知道了。
尚嘉言补充问了一句:大少爷和大少夫人也回来了么?
门房回道:他们也回了,就比您和三少爷早一刻钟。
尚嘉言让槐安给门房赏钱,槐安给了二两碎银子,门房连声道谢。
他们回沉香院歇息了片刻后,先去主院请了个安,而后去了一趟大少爷大少夫人的紫荆院,最后再来到墨棣轩。
彭可婧将杨季铭与尚嘉言请到堂屋,让下人上茶。
杨季铭对杨仲鸣说:二哥,咱们另外去说话,让景烁和二嫂在这坐会儿。
杨仲鸣点头,带他去了书房。
二哥,我可以翻翻你这里的书吗?杨季铭边说边走到书架旁。
你随便看。杨仲鸣露出笑意,你来过我这小书房多次,这还是第一次要看我这里的书。
杨季铭憨憨的笑了笑,我以前不爱看书,现在看多了,才发觉看书也挺有意思的。
嗯,之前听说你要考童生,准备得如何了?
胡先生说,问题不大。
那位胡先生,我在府里见到了,学识渊博,好像也要参加本次春闱。
二哥也要参加?
我是次子,科举入仕较为稳妥,就像二叔和四叔那样。
杨季铭点点头。
杨仲鸣问道:你呢?参加童试也是为了科举入仕吧?
我?杨季铭愣了一瞬,我没想过这个,考童生的事情是之前就答应过景烁的。
闻言,杨仲鸣不禁失笑,三弟,你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读书,要考童生。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不是只为弟妹一人活着的。
杨季铭点点头,我没什么大抱负,只想跟景烁过好我们的小日子。
杨仲鸣怔怔的看着他,几不可察的轻叹了口气,说道:也未尝不可。
杨季铭从书架上找了一本手工作物书出来,二哥,我可不可以问个问题。
嗯,你问。
二哥和姜小姐还有联系吗?
杨仲鸣愣住,好半晌才徐徐说道:我成亲后就没再和她联系过。
就在他成亲后的第二天,姜悦然的丫鬟曾来给他送过一封信,但他当时没看就直接退回了。不是因为不再爱,而是因为给不了她正妻的名分,想尝试放下。在他心里,她值得更好。
真的?杨季铭略显惊喜的看着他。
杨仲鸣不禁疑惑的看着他,问道: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二哥,我跟你说,你已经和二嫂成亲了,就要对二嫂好,不要辜负她。
杨仲鸣失笑,说道:没想到竟被弟弟教育了。
二哥,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二嫂家世好,品貌也不差,你要珍惜啊。
杨仲鸣微微轻叹,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幸运。
我跟景烁的亲事,二哥最清楚了。我们现在之所以能这样恩爱,是因为成亲后有努力培养感情。
我知道了。杨仲鸣拍了拍他的肩膀,重重的叹了口气。
二哥答应跟二嫂好好相处了?
我试试。
杨季铭点头,他二哥这也算是迈出了一大步啊。
杨仲鸣突然愣了一下,问道:你好像很关心我跟你二嫂的事?
其实是因为景烁,他挺关心二嫂的。杨季铭尴尬似的挠了挠脑袋,半真半假的说。
让弟妹费心了。
二哥,我听景烁说,二嫂近来身体有些不妥,你不妨陪她去看看大夫,最好是找医术高明的太医。今日我和景烁去过太医院徐院判的府上,徐太医的医术就很好。
好。
另一边,尚嘉言和彭可婧也在单独说着话。
尚嘉言问道:二嫂,今天有没有觉得身体好些?看过大夫了吗?
彭可婧笑着说:今天感觉身体有好转,就没去请大夫。
二嫂,不可大意,还是要找大夫看一看的。
彭可婧微微点头,晚些时候我就派人去请。
尚嘉言想了想,说道:今日回府前,我和季铭去了一趟太医院徐院判的府上,徐太医为我号了脉,不如二嫂也请徐太医看吧。
你说的徐太医,我知道。我们家老太君生病的时候,都是请徐太医看的。
既如此,那就徐太医了。
彭可婧看着他眼里的关切,终是点了点头,嘉言,谢谢你。
一家人,应该的。
他们继续聊了一会儿后,杨仲鸣和杨季铭就回来了,杨季铭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杨季铭说:二哥,二嫂,我和景烁就先回去了。
尚嘉言愣了一下,而后跟他一起告辞。
我本想等大夫过来,再走呢。你怎么这么急着拉我一起走?
杨季铭轻笑着凑在他耳边说:以后你就不用再为二嫂担心了,二哥答应我,试着跟二嫂好好相处。
你说真的?尚嘉言诧异的看着他,为彭可婧感到高兴。
你男人出马,什么时候不成功了?杨季铭得意的笑。
尚嘉言扑哧笑了出来,少得意忘形。
杨光啧啧个不停,三哥三嫂,瞧瞧这人来人往的下人,大家都不敢走这条路了。
尚嘉言稍稍推开杨季铭,笑着对杨光说道:四弟这是要去哪里?
刚从我舅舅家回来,约了几个朋友在外面吃晚饭,正准备出门。三哥三嫂呢?
尚嘉言说:我们也是准备回屋歇着。
那就不打扰三哥三嫂,我先走了。
尚嘉言见杨光匆匆离开,便对杨季铭说:走吧,我们快点回去,我有些累了。
我背你。杨季铭利落的走到他前面蹲下。
尚嘉言勾起嘴角,趴到了他的背上。
杨季铭背着他走回沉香院。
看到的下人都惊呆了,知道三少爷和三少夫人恩爱,但没想到三少爷如此宠夫,让他们这些下人见了都羡慕不已。
回到沉香院的时候,尚嘉言已经趴在杨季铭的背上睡着了。
顾妈妈看见他们,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快步走了过来,看了眼情况后就让紫玉紫兰去铺床,和槐安一起帮着杨季铭把尚嘉言放到床上。
杨季铭让他们都出去,动作轻轻的帮尚嘉言脱了外衣,再轻轻的盖上被子,然后自己也脱了鞋袜和外衣躺进去。
就在他们休息的时候,杨仲鸣从杨正义那里求来了他的名刺,派人去把徐太医请到了府里。
徐太医从一名医徒做到太医,再到今天的院判,见多了宫里和大宅里的各种秘辛,不多问也不多说,只管看病治病。
徐太医为彭可婧诊脉后,给杨仲鸣递了个眼色,和他一起走到屋外。
徐太医,怎么了?
杨二少,徐某能力有限,断不出尊夫人的身体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那就是没问题?
不,尊夫人的脉象看似并无异常,实则有些不妥。
不妥在何处?
徐太医微微沉吟,说道:这样吧,请杨二少先把平日里近身伺候尊夫人的人找来。
好。杨仲鸣面色凝重,把四个一等丫鬟都叫了过来。
这四人里,两人是彭可婧的陪嫁丫鬟,另两人是他原来的大丫鬟。
徐太医问了问彭可婧的饮食起居,让她们把彭可婧平日里用的香炉和胭脂等物都拿了过来。
徐太医一一检查过,心里有些怀疑是某样东西,但他并不能确定。要是我师兄在这里,就好了。
徐太医,这些东西里面,有不妥的地方?
杨二少,讲真,徐某不是十分确定。徐太医放下香炉盖子,这香,就不要再用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