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养猫-(4)
陆家人重礼教,只有陆昭寒古灵精怪,和姜照关系最好,及笄时姜照还下旨给了个郡主封号,赐了面金牌,允许她随意入宫。
陆苍玉走的时候,目光落在龙床边挂着的披风上,只觉看样式布料,并不是御用之物,不过也并未放在心上。
高盛安去送了陆苍玉,回来时姜照还未睡着,睁大眼睛看着龙床帐顶。
奴才让御膳房熬了些清粥,陛下用过再歇息?
可。
国舅爷一走,陛下的精气神儿仿佛就卸了去,嗓音也是绵软软的。
高盛安心下叹了口气,立在一旁不再说话,低眉顺眼的看着自己鞋尖发呆。直到宫人将一碗清粥奉上,才伺候着姜照用了一些。
点燃了安神香,高盛安正要带人退下,忽然被姜照叫住。
他凑上前,低声问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姜照一只手从被子里伸出来,指了指挂在床边的披风,淡淡道:收起来罢。
高盛安望了一眼,低声应下,走过去将披风取下来搭到胳膊上,又问姜照可还有事吩咐,见姜照摇头,就过去帮她又掖了掖被子,带人出了寝殿。
陛下生病之事,很快传遍前朝后宫。
今上勤政,登基以来除了休沐日和太后冥祭从未罢过朝,这还是头一回。
谢锦和徐伊人一块儿整理名册,听她道:赵太妃听闻圣上病了,跑到熙和宫发了一顿火气,把宫人们好生数落,最后还是圣上出面,才免了他们受罚。
因着阿照就是在熙和宫当差,谢锦闻言难免捏了一把汗,听她说无人受罚,才松了一口气。徐伊人扭头看无旁人在,就凑近了和谢锦说悄悄话。
我听人说陛下是因为在朝上受了左相的气,才孤身在映月宫待了一夜,染上风寒。
赵太妃和左相是父女,大抵是怕因此与陛下生隙,才去熙和宫作了那么场戏给人看,左右还是折腾陛下罢了,倒不知陛下是如何想的。
徐伊人自幼长在宫里,跟在柳袭风身边十数年,在宫中有不少老相识,经常能探听到一些宫闱秘事,当作闲谈说与谢锦听。
但一桩事经过几番转口,总是难免有些许差错,对于她那些闲谈之语,谢锦也总是只信三分,便笑道:陛下虽然年少,但并不是任人拿捏的傀儡之君,左相的意见大概也并不能左右她,此事应该还有别的缘由。
徐伊人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大概皇帝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她翻过手里的名册,错开了关于皇帝的话题,又开口道:自宫变之后,先帝大行,这宫里的主子就少了许多,如今也只有几位太妃和两位尚未出阁的公主,宫人琐事也随之减少。
可陛下纵使如今不愿,以后也总归是要大婚的,待宫里进了新人,人手大概就不够用,还要再进行小选,咱们又得忙活起来。
谢锦道:今年出宫的日子也快到了,经统计过,满二十五岁的宫女共有四十六人,愿意出宫的三十有七,有九人不愿出宫,都要再行安排。
说及此,徐伊人又来了兴趣,小声笑道:你知道樱荷吗?
谢锦想了一下,樱荷是宫正司的女史,隶属于徐伊人手下,她曾与其有些接触,但并不算相熟,印象里是个样貌清秀,少言寡语的女子。
她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徐伊人道:樱荷和尚衣局的一个小绣娘关系匪浅。
她这话没头没尾,谢锦听不大明白,露出迷惘神色。徐伊人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凑近了到她耳边,低声道:樱荷今年本可以出宫的,为了那小绣娘,就留在了宫里。
说完,徐伊人往后退了一步,却见谢锦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她实在觉得无语,叹了一口气,直言道:那小绣娘是樱荷的相好的,樱荷舍不得她。
这话说的直白,谢锦自然是听懂了。
她进宫八年,要说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那必然是骗人的,但也的确没有亲眼见到过,只是听人闲来谈起,却不知原来在身边就有这么一桩事。
徐伊人道:那小绣娘比她小两岁,是江南人士,俩人约好了等小绣娘也能出宫后就一起回江南。
但樱荷怕她一个人在宫里孤寂,就想着先不出宫,在宫里再陪她两年,求到了我这里来,我一时心软,就同意了帮她打点。
徐伊人在宫里人缘好,一是她资历老,二就是心肠软。
凡是别人拜托的事情,只要有特殊原因在,她都乐于相助,也正因如此,柳宫正一直觉得她心性不稳,难以堪当宫正一位,所以更看重礼法当先的谢锦。
在这深宫之中,能够寻到一心人,也是很不容易的。
你是说你与袁侍卫吗?
伊人。
谢锦白了她一眼,道:你莫要总拿袁启来开我的玩笑,毕竟对我而言,情爱种种并不是什么必需品,你自己还不是如此?
你不爱听我就不说了。徐伊人笑道:但我只是还没遇到合适的人罢了,如若能遇到,无论是类似袁侍卫,还是类似樱荷的小绣娘,我都是不会挑剔的,若是遇不到,就像我师父一样,一个人自由自在,也能过的很好。
她说着,把一摞名册都放置好,走过去用指尖勾住谢锦的下巴,故作轻佻道:我看锦娘你兰心蕙质,长得也可人,不如就别管什么袁侍卫,咱们两个岂不是更相配?
谢锦把她的手拍下去,嫌弃道:我和你才不相配。
徐伊人闻言也不恼,反而笑出声来道:我看在你眼里,最重要的除了出宫,就只有阿照。
话说回来,阿照如今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不比哪个小侍卫模样差,还是你亲手拉扯大的,你看上旁人,不如看上阿照?
谢锦心里一激灵,拿起一卷名册在徐伊人头上砸了一下,呵斥道:你惯会胡说八道,阿照是我妹妹,也能拿来开这种玩笑吗?
她没用力,砸的自然也不痛,可徐伊人看出她不情愿,便装作可怜兮兮的模样,捂着脑袋讨饶,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才让谢锦面色稍霁。
好锦娘,我再也不这样说了,你可千万别生我的气。
徐伊人扯着谢锦的袖角晃了几下,被她戳着额头警告:以后再这样胡说八道,宫正大人日后再罚你,我可不帮你说情了。
好好好,知道阿照是你的心头肉,我再也不开这样没谱的玩笑了。
徐伊人就差指天发誓了,抱着谢锦的胳膊又哄了好一会儿,才把这事儿翻过去。
第6章 郡主
元帅夫人携长宁郡主入宫看望陛下,在熙和宫待了一日,傍晚陆夫人出宫,留下长宁郡主要在宫中小住。
郡主以前也曾在宫中留宿,如今仍住揽月轩。
这些没有主子的宫殿,平日只有洒扫宫女,若有人住了,就要再调宫人过去伺候,这些事儿也都要经过宫正司,是该徐伊人负责的事情。
她却把此事移交给了谢锦。
你可别说我差使你,长宁郡主是陆帅之女,陛下的亲表妹,向来和陛下关系亲近,你若能攀上她,出宫之事,不过一句话罢了。
徐伊人把名单塞进谢锦手里,得意道:人我都选好了,你领着过去就行。
谢锦捏着那张名单,只觉心里一暖,感动道:谢谢你,伊人。
徐伊人挥挥手,嫌她肉麻。
谢锦就领着徐伊人挑出来的八个宫女去了揽月轩,恰好在门口碰到亲自带着几个小太监过来的高盛安,他的名声在后宫是响当当的,谢锦也曾远远见过他几面,就极懂规矩的避让开来,让他带人先进。
高盛安一直知道陛下在宫正司有位好姐姐,他因此也对谢锦有过些了解,虽然谢锦不知道,但对于陛下重视的人,他又怎么敢摆大总管的架子。
咱家是后来的,谢司正先请。
高盛安笑眯眯的伸出手,示意谢锦先进门。
谢锦有些犹疑,不知高盛安是如何认识她的。
他虽然是后宫大总管,但毕竟常在御前,很多事都是吩咐手下去做,在谢锦印象里,二人从未有过交集。
还是高总管先请吧。
谢锦又退了一步,颔首道。
她谦卑十足,高盛安环顾左右,也不方便再推辞,就向她道过谢,先领人进了门,谢锦随后而入,保持着一些距离跟在他们身后。
长宁郡主陆昭寒,是个长相漂亮的小姑娘,谢锦偷偷抬眼打量了一下,陆昭寒正与高盛安寒暄,脸上总挂着笑,笑声清脆,看起来并不难相处。
高盛安和陆昭寒客套几句,就转了话题,引她看向身后的谢锦,介绍道:郡主,这位是宫正司的谢司正。
陆昭寒没见过谢锦,露出些好奇的神色。
谢锦就向前行礼,恭谨道:奴婢谢锦,见过长宁郡主。
宫正司虽为女官官署,但除了宫正可向陛下称臣,其余还是称为奴婢。
陆昭寒道了声免礼,认真把她打量了一遍,谢锦挺直脊背,落落大方的由她看,浅笑道:奴婢身后这八名宫女,日后就负责伺候郡主起居,若是郡主有何不满,或是想要换人,也尽可吩咐奴婢。
她身后那八名宫女齐齐福身行礼,口中道:参见郡主。
陆昭寒并不是挑剔的性子,打眼扫过一圈,觉得没有不合眼缘的,就点头道:就她们吧,左右我在宫里也不会待太久。
谢锦道:那就暂时由她们伺候郡主,若有不周之处,郡主可让人去宫正司寻奴婢,奴婢再帮郡主另调人来。
她本来还想和郡主交好,但没想到这么巧和高盛安凑一块儿,在高总管这么个人精面前,谢锦自然不敢玩什么小把戏,很快就告了辞。
谢锦走后,陆昭寒对高盛安道:皇姐虽然没有三千佳丽,但是我瞧她这后宫里也藏着不少美人儿呢,怪不得她不愿成婚。
高盛安轻咳一声:郡主慎言。
慎言什么?高总管觉得我说的有错吗?
这
说有错也不对,说没错更不对,高盛安实在招架不住郡主这古古怪怪的脑回路,就随意寻了个理由,飞快地逃跑了。
姜照病的不重,已经能下地溜达,难得因病中不用着急处理政事,她倚在窗下的软榻上发呆,手里握着一卷书,却也没看进去几个字。
高盛安进来殿中见她在神游,轻咳一声引起了她的注意。
她神情中带着倦懒,只看了高盛安一眼,又低下头去翻手里的书。
外头天色已经黑严实了,高盛安怕她坏了眼睛,就拿起桌上的烛台凑近,放在了榻边的桌子上。
陛下。他试探着唤了一声。
姜照又翻一页书,并没有要搭理他的意思。
高盛安也不觉尴尬,慢吞吞的开口道:奴才方才去揽月轩的时候恰逢宫正司那边也送人过去,您猜奴才碰见了谁?
姜照停了翻书的手,抬眼看他。
是谢司正。
出乎高盛安的意料,他本以为陛下听见这个名字,总该有些不一样的情绪,却没想到她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自己好像并不是很了解陛下,高盛安陷入微妙的自我怀疑中。
主仆二人相对无言,半晌,还是姜照先开了口。
她将书卷合上丢到一边,坐直了身子招招手,高盛安连忙从旁边端了茶杯送到她手中。
姜照喝了两口温茶,淡淡道:她身为宫正司左司正,送宫人入揽月轩,本就是职责所在,和朕并没有什么关系,你不必特意来告诉朕。
高盛安低下头,惭愧道:陛下日理万机,如今又在病中,奴才委实不该拿如此琐事烦扰圣听,还请陛下责罚。
姜照道:责罚就免了,日后少在朕面前提起她。
听她的语气,大概是闹了什么别扭,再想到她莫名其妙生的这场病,高盛安心下有了计较,便陪笑道:奴才记着了,不过奴才不提,怕是有别人来提。
这又是什么意思?姜照不解。
高盛安道:长宁郡主今日夸了谢司正呢,依奴才说,郡主那个调皮的性子,有些话在奴才面前说过不算,定然还要在陛下面前再说一次。
提起陆昭寒,姜照面上露出显而易见的嫌弃,问道:她说什么了?
高盛安就捏着嗓子,模仿着陆昭寒,把原话重复了一遍。
长宁郡主虽然不着调,但向来是个开心果儿,高盛安本意也只是想逗陛下开怀,却不曾想听了他的学话,陛下面上居然有些恍惚,更甚逐渐凝重起来。
他心下如作鼓,闭了嘴再不敢多言。
姜照就保持着一个姿势,手里还握着半盏茶,在榻上坐了良久。
陛下?
朕累了,你退下吧。
姜照起身,把手里的茶杯随意放在一旁,径直走到了龙床前。
高盛安跟了两步,远远停下了脚步,试探问道:陛下,可要让人进来伺候?
不用了。姜照背对着他,虽然看不见神色,但从她的语气中隐约能感受到她心情并不是很好,今晚也不用安排守夜,没有要事不要打扰朕。
奴才遵旨。
高盛安缓步退到外面,顺手将殿门也关上了。
姜照脱下鞋袜,盘腿在床上坐了一会儿,大约是嫌空间还是不够隐秘,爬起来伸手将两边帷帐都放下,整张宽大的龙床顿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封闭空间。
她向来有这么个习惯,越在狭窄隐秘的地方越能冷静的思考,但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显然并不是一个拿得出手的习惯。
所以除了她自己,并没有旁人知道。
她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分明只是陆昭寒随口开的玩笑,却直直打进她心里的问题。
皇帝的后宫佳丽和谢锦无关,她今后是否成婚也与谢锦无关。
但是姜照想,如果用三千佳丽,或是用她日后大婚的对象,不管是谁,都用来去换谢锦一个人,她会愿意吗?
姜照问自己。
愿意吗?
愿意。
她不仅愿意,想起日后能与阿姐一同生活,如姐妹,亦或如夫妻,这明明是极为荒唐的想法,她不仅不觉得难以接受,甚至隐约感到了欢喜。
姜照生在深宫,长在深宫,年少时被推上帝位,三年来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未曾与年龄相仿的外男有所接触,亦不知男女之欢。
她在人生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遇到谢锦,受她一饭之恩,叫了她一声阿姐,此后便是六载相伴,太后仙逝后,谢锦就成为了姜照心里最重要的亲人。
她如今却明白了,原来不只是亲人。
她从前依赖谢锦,登基后怕她如同舅舅那般疏远自己,于是继续隐瞒身份,在她身边放下帝王身份,扮演一个需要受人关怀的小可怜。
但随着年龄增长,随着观念转变,她也逐渐明白,她不再只想做谢锦羽翼之下的小宫女阿照,她也想保护她,爱护她,让她依赖,也让她依靠。
宫女阿照对于谢锦的感激和依赖,随着姜照年龄的增长,身份的转变,在她自己都没发觉的时候,也已经慢慢转化成了另一种情愫。
她爱慕谢锦。
正因如此,她才如此害怕失去,才如此难以接受谢锦有了心上人。
姜照不知道,她逐渐显现的绝对占有欲究竟是属于帝王的劣根性,还是作为姜照生来就藏在骨子里的东西。
恋耽美
陆苍玉走的时候,目光落在龙床边挂着的披风上,只觉看样式布料,并不是御用之物,不过也并未放在心上。
高盛安去送了陆苍玉,回来时姜照还未睡着,睁大眼睛看着龙床帐顶。
奴才让御膳房熬了些清粥,陛下用过再歇息?
可。
国舅爷一走,陛下的精气神儿仿佛就卸了去,嗓音也是绵软软的。
高盛安心下叹了口气,立在一旁不再说话,低眉顺眼的看着自己鞋尖发呆。直到宫人将一碗清粥奉上,才伺候着姜照用了一些。
点燃了安神香,高盛安正要带人退下,忽然被姜照叫住。
他凑上前,低声问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姜照一只手从被子里伸出来,指了指挂在床边的披风,淡淡道:收起来罢。
高盛安望了一眼,低声应下,走过去将披风取下来搭到胳膊上,又问姜照可还有事吩咐,见姜照摇头,就过去帮她又掖了掖被子,带人出了寝殿。
陛下生病之事,很快传遍前朝后宫。
今上勤政,登基以来除了休沐日和太后冥祭从未罢过朝,这还是头一回。
谢锦和徐伊人一块儿整理名册,听她道:赵太妃听闻圣上病了,跑到熙和宫发了一顿火气,把宫人们好生数落,最后还是圣上出面,才免了他们受罚。
因着阿照就是在熙和宫当差,谢锦闻言难免捏了一把汗,听她说无人受罚,才松了一口气。徐伊人扭头看无旁人在,就凑近了和谢锦说悄悄话。
我听人说陛下是因为在朝上受了左相的气,才孤身在映月宫待了一夜,染上风寒。
赵太妃和左相是父女,大抵是怕因此与陛下生隙,才去熙和宫作了那么场戏给人看,左右还是折腾陛下罢了,倒不知陛下是如何想的。
徐伊人自幼长在宫里,跟在柳袭风身边十数年,在宫中有不少老相识,经常能探听到一些宫闱秘事,当作闲谈说与谢锦听。
但一桩事经过几番转口,总是难免有些许差错,对于她那些闲谈之语,谢锦也总是只信三分,便笑道:陛下虽然年少,但并不是任人拿捏的傀儡之君,左相的意见大概也并不能左右她,此事应该还有别的缘由。
徐伊人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大概皇帝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她翻过手里的名册,错开了关于皇帝的话题,又开口道:自宫变之后,先帝大行,这宫里的主子就少了许多,如今也只有几位太妃和两位尚未出阁的公主,宫人琐事也随之减少。
可陛下纵使如今不愿,以后也总归是要大婚的,待宫里进了新人,人手大概就不够用,还要再进行小选,咱们又得忙活起来。
谢锦道:今年出宫的日子也快到了,经统计过,满二十五岁的宫女共有四十六人,愿意出宫的三十有七,有九人不愿出宫,都要再行安排。
说及此,徐伊人又来了兴趣,小声笑道:你知道樱荷吗?
谢锦想了一下,樱荷是宫正司的女史,隶属于徐伊人手下,她曾与其有些接触,但并不算相熟,印象里是个样貌清秀,少言寡语的女子。
她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徐伊人道:樱荷和尚衣局的一个小绣娘关系匪浅。
她这话没头没尾,谢锦听不大明白,露出迷惘神色。徐伊人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凑近了到她耳边,低声道:樱荷今年本可以出宫的,为了那小绣娘,就留在了宫里。
说完,徐伊人往后退了一步,却见谢锦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她实在觉得无语,叹了一口气,直言道:那小绣娘是樱荷的相好的,樱荷舍不得她。
这话说的直白,谢锦自然是听懂了。
她进宫八年,要说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那必然是骗人的,但也的确没有亲眼见到过,只是听人闲来谈起,却不知原来在身边就有这么一桩事。
徐伊人道:那小绣娘比她小两岁,是江南人士,俩人约好了等小绣娘也能出宫后就一起回江南。
但樱荷怕她一个人在宫里孤寂,就想着先不出宫,在宫里再陪她两年,求到了我这里来,我一时心软,就同意了帮她打点。
徐伊人在宫里人缘好,一是她资历老,二就是心肠软。
凡是别人拜托的事情,只要有特殊原因在,她都乐于相助,也正因如此,柳宫正一直觉得她心性不稳,难以堪当宫正一位,所以更看重礼法当先的谢锦。
在这深宫之中,能够寻到一心人,也是很不容易的。
你是说你与袁侍卫吗?
伊人。
谢锦白了她一眼,道:你莫要总拿袁启来开我的玩笑,毕竟对我而言,情爱种种并不是什么必需品,你自己还不是如此?
你不爱听我就不说了。徐伊人笑道:但我只是还没遇到合适的人罢了,如若能遇到,无论是类似袁侍卫,还是类似樱荷的小绣娘,我都是不会挑剔的,若是遇不到,就像我师父一样,一个人自由自在,也能过的很好。
她说着,把一摞名册都放置好,走过去用指尖勾住谢锦的下巴,故作轻佻道:我看锦娘你兰心蕙质,长得也可人,不如就别管什么袁侍卫,咱们两个岂不是更相配?
谢锦把她的手拍下去,嫌弃道:我和你才不相配。
徐伊人闻言也不恼,反而笑出声来道:我看在你眼里,最重要的除了出宫,就只有阿照。
话说回来,阿照如今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不比哪个小侍卫模样差,还是你亲手拉扯大的,你看上旁人,不如看上阿照?
谢锦心里一激灵,拿起一卷名册在徐伊人头上砸了一下,呵斥道:你惯会胡说八道,阿照是我妹妹,也能拿来开这种玩笑吗?
她没用力,砸的自然也不痛,可徐伊人看出她不情愿,便装作可怜兮兮的模样,捂着脑袋讨饶,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才让谢锦面色稍霁。
好锦娘,我再也不这样说了,你可千万别生我的气。
徐伊人扯着谢锦的袖角晃了几下,被她戳着额头警告:以后再这样胡说八道,宫正大人日后再罚你,我可不帮你说情了。
好好好,知道阿照是你的心头肉,我再也不开这样没谱的玩笑了。
徐伊人就差指天发誓了,抱着谢锦的胳膊又哄了好一会儿,才把这事儿翻过去。
第6章 郡主
元帅夫人携长宁郡主入宫看望陛下,在熙和宫待了一日,傍晚陆夫人出宫,留下长宁郡主要在宫中小住。
郡主以前也曾在宫中留宿,如今仍住揽月轩。
这些没有主子的宫殿,平日只有洒扫宫女,若有人住了,就要再调宫人过去伺候,这些事儿也都要经过宫正司,是该徐伊人负责的事情。
她却把此事移交给了谢锦。
你可别说我差使你,长宁郡主是陆帅之女,陛下的亲表妹,向来和陛下关系亲近,你若能攀上她,出宫之事,不过一句话罢了。
徐伊人把名单塞进谢锦手里,得意道:人我都选好了,你领着过去就行。
谢锦捏着那张名单,只觉心里一暖,感动道:谢谢你,伊人。
徐伊人挥挥手,嫌她肉麻。
谢锦就领着徐伊人挑出来的八个宫女去了揽月轩,恰好在门口碰到亲自带着几个小太监过来的高盛安,他的名声在后宫是响当当的,谢锦也曾远远见过他几面,就极懂规矩的避让开来,让他带人先进。
高盛安一直知道陛下在宫正司有位好姐姐,他因此也对谢锦有过些了解,虽然谢锦不知道,但对于陛下重视的人,他又怎么敢摆大总管的架子。
咱家是后来的,谢司正先请。
高盛安笑眯眯的伸出手,示意谢锦先进门。
谢锦有些犹疑,不知高盛安是如何认识她的。
他虽然是后宫大总管,但毕竟常在御前,很多事都是吩咐手下去做,在谢锦印象里,二人从未有过交集。
还是高总管先请吧。
谢锦又退了一步,颔首道。
她谦卑十足,高盛安环顾左右,也不方便再推辞,就向她道过谢,先领人进了门,谢锦随后而入,保持着一些距离跟在他们身后。
长宁郡主陆昭寒,是个长相漂亮的小姑娘,谢锦偷偷抬眼打量了一下,陆昭寒正与高盛安寒暄,脸上总挂着笑,笑声清脆,看起来并不难相处。
高盛安和陆昭寒客套几句,就转了话题,引她看向身后的谢锦,介绍道:郡主,这位是宫正司的谢司正。
陆昭寒没见过谢锦,露出些好奇的神色。
谢锦就向前行礼,恭谨道:奴婢谢锦,见过长宁郡主。
宫正司虽为女官官署,但除了宫正可向陛下称臣,其余还是称为奴婢。
陆昭寒道了声免礼,认真把她打量了一遍,谢锦挺直脊背,落落大方的由她看,浅笑道:奴婢身后这八名宫女,日后就负责伺候郡主起居,若是郡主有何不满,或是想要换人,也尽可吩咐奴婢。
她身后那八名宫女齐齐福身行礼,口中道:参见郡主。
陆昭寒并不是挑剔的性子,打眼扫过一圈,觉得没有不合眼缘的,就点头道:就她们吧,左右我在宫里也不会待太久。
谢锦道:那就暂时由她们伺候郡主,若有不周之处,郡主可让人去宫正司寻奴婢,奴婢再帮郡主另调人来。
她本来还想和郡主交好,但没想到这么巧和高盛安凑一块儿,在高总管这么个人精面前,谢锦自然不敢玩什么小把戏,很快就告了辞。
谢锦走后,陆昭寒对高盛安道:皇姐虽然没有三千佳丽,但是我瞧她这后宫里也藏着不少美人儿呢,怪不得她不愿成婚。
高盛安轻咳一声:郡主慎言。
慎言什么?高总管觉得我说的有错吗?
这
说有错也不对,说没错更不对,高盛安实在招架不住郡主这古古怪怪的脑回路,就随意寻了个理由,飞快地逃跑了。
姜照病的不重,已经能下地溜达,难得因病中不用着急处理政事,她倚在窗下的软榻上发呆,手里握着一卷书,却也没看进去几个字。
高盛安进来殿中见她在神游,轻咳一声引起了她的注意。
她神情中带着倦懒,只看了高盛安一眼,又低下头去翻手里的书。
外头天色已经黑严实了,高盛安怕她坏了眼睛,就拿起桌上的烛台凑近,放在了榻边的桌子上。
陛下。他试探着唤了一声。
姜照又翻一页书,并没有要搭理他的意思。
高盛安也不觉尴尬,慢吞吞的开口道:奴才方才去揽月轩的时候恰逢宫正司那边也送人过去,您猜奴才碰见了谁?
姜照停了翻书的手,抬眼看他。
是谢司正。
出乎高盛安的意料,他本以为陛下听见这个名字,总该有些不一样的情绪,却没想到她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自己好像并不是很了解陛下,高盛安陷入微妙的自我怀疑中。
主仆二人相对无言,半晌,还是姜照先开了口。
她将书卷合上丢到一边,坐直了身子招招手,高盛安连忙从旁边端了茶杯送到她手中。
姜照喝了两口温茶,淡淡道:她身为宫正司左司正,送宫人入揽月轩,本就是职责所在,和朕并没有什么关系,你不必特意来告诉朕。
高盛安低下头,惭愧道:陛下日理万机,如今又在病中,奴才委实不该拿如此琐事烦扰圣听,还请陛下责罚。
姜照道:责罚就免了,日后少在朕面前提起她。
听她的语气,大概是闹了什么别扭,再想到她莫名其妙生的这场病,高盛安心下有了计较,便陪笑道:奴才记着了,不过奴才不提,怕是有别人来提。
这又是什么意思?姜照不解。
高盛安道:长宁郡主今日夸了谢司正呢,依奴才说,郡主那个调皮的性子,有些话在奴才面前说过不算,定然还要在陛下面前再说一次。
提起陆昭寒,姜照面上露出显而易见的嫌弃,问道:她说什么了?
高盛安就捏着嗓子,模仿着陆昭寒,把原话重复了一遍。
长宁郡主虽然不着调,但向来是个开心果儿,高盛安本意也只是想逗陛下开怀,却不曾想听了他的学话,陛下面上居然有些恍惚,更甚逐渐凝重起来。
他心下如作鼓,闭了嘴再不敢多言。
姜照就保持着一个姿势,手里还握着半盏茶,在榻上坐了良久。
陛下?
朕累了,你退下吧。
姜照起身,把手里的茶杯随意放在一旁,径直走到了龙床前。
高盛安跟了两步,远远停下了脚步,试探问道:陛下,可要让人进来伺候?
不用了。姜照背对着他,虽然看不见神色,但从她的语气中隐约能感受到她心情并不是很好,今晚也不用安排守夜,没有要事不要打扰朕。
奴才遵旨。
高盛安缓步退到外面,顺手将殿门也关上了。
姜照脱下鞋袜,盘腿在床上坐了一会儿,大约是嫌空间还是不够隐秘,爬起来伸手将两边帷帐都放下,整张宽大的龙床顿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封闭空间。
她向来有这么个习惯,越在狭窄隐秘的地方越能冷静的思考,但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显然并不是一个拿得出手的习惯。
所以除了她自己,并没有旁人知道。
她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分明只是陆昭寒随口开的玩笑,却直直打进她心里的问题。
皇帝的后宫佳丽和谢锦无关,她今后是否成婚也与谢锦无关。
但是姜照想,如果用三千佳丽,或是用她日后大婚的对象,不管是谁,都用来去换谢锦一个人,她会愿意吗?
姜照问自己。
愿意吗?
愿意。
她不仅愿意,想起日后能与阿姐一同生活,如姐妹,亦或如夫妻,这明明是极为荒唐的想法,她不仅不觉得难以接受,甚至隐约感到了欢喜。
姜照生在深宫,长在深宫,年少时被推上帝位,三年来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未曾与年龄相仿的外男有所接触,亦不知男女之欢。
她在人生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遇到谢锦,受她一饭之恩,叫了她一声阿姐,此后便是六载相伴,太后仙逝后,谢锦就成为了姜照心里最重要的亲人。
她如今却明白了,原来不只是亲人。
她从前依赖谢锦,登基后怕她如同舅舅那般疏远自己,于是继续隐瞒身份,在她身边放下帝王身份,扮演一个需要受人关怀的小可怜。
但随着年龄增长,随着观念转变,她也逐渐明白,她不再只想做谢锦羽翼之下的小宫女阿照,她也想保护她,爱护她,让她依赖,也让她依靠。
宫女阿照对于谢锦的感激和依赖,随着姜照年龄的增长,身份的转变,在她自己都没发觉的时候,也已经慢慢转化成了另一种情愫。
她爱慕谢锦。
正因如此,她才如此害怕失去,才如此难以接受谢锦有了心上人。
姜照不知道,她逐渐显现的绝对占有欲究竟是属于帝王的劣根性,还是作为姜照生来就藏在骨子里的东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