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百度云(2)
许暮舟有种不好的预感。
话说,许暮舟是四年前意外成为「许暮舟」的。原本的许家二公子是个身娇体弱的病秧子,所有为他看过病的大夫,都说他不可能活过十六岁。
加上这孩子是父亲许焕酒后与一丫鬟云雨而降生的,身份本就不光彩,身体还不好,家里便将他从京城送到了夏梁郡。
说是京城人多嘈杂,不适合小孩子养病,夏梁郡山清水秀、民风质朴,是养身体的好地方。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许家嫌这洗衣丫鬟生的庶子累赘,给他找个好去处自生自灭罢了。
只有许家老爷子算是良知未泯,给孩子在夏梁郡置办了个大宅子,以及好几处田地。
穿书者穿越过来之时,许暮舟正是十六岁,也不知为什么这少年竟然打破了郎中们的预言,活得好生生的否则一穿过来就死期将至,可以称得上史上最悲催穿书者。
只是许宅的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全宅上下就一个书童,和一个管家模样的教书先生,其余没有一个佣人,洗衣淘米、擦窗擦地都得亲手做。
前世本是商业奇才的一代霸总,看不下去这般暴殄天物,那良田百顷摆在那里,田地的主人是怎么可以这么穷的?
于是他号召了附近的许多农户,将田地承包出去,搞了个「外包制」,让农民们来自家的田地种田,丰收的粮食和粮食贩卖换来的银钱,他与农户们五五分成。大家有钱一起赚。
很快,这样的经营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农户和农商,许宅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银库丰硕的同时,名下田产也越来越多。
现如今,夏梁郡几乎80%的田地归属于许暮舟名下。
不仅如此,前年南方发大水、闹洪灾,无数乡民北迁逃难,夏梁郡自然也有大量难民涌入。
这其中就包括了无数刺绣技艺高超的南方绣娘。
许暮舟一面广布粥棚,救济灾民,一面诚邀绣娘们入伙自己的生意,在夏梁郡搞起了纺织业,效果非常可喜。
说是许暮舟一手缔造了现在夏梁郡男耕女织的商业图版和富足生活,一点不夸张。
许宅也终于请得起佣人了,而且因为主人的大方,大家伙都喜欢来这里做工。
原本一切都在安好的发展,不想近期就发生了一件坏事。
秋收临近,却不知什么缘故,许氏名下的田地千顷,竟有九成以上的部分出现了土壤变质、庄稼坏死的情况。
一年到头精心培育出来的庄稼,是农户们的心头血,也是来年一整年赖以生存的救命绳。
出现这种情形,农户们自然是哭天抢地,纷纷要向许暮舟讨个交代和赔偿,而许暮舟身为夏梁郡田地产业的领头羊,亦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所以他打算从自己的金库当中拿出钱来,每个农户亏损了多少银子,他就赔偿给每个人多少银子。
好在这四年来挣的钱足够多,只是买下农户们过去一年的亏空,不成问题。
重点是,这好端端的,农田里的土壤怎么会突然变质?
许暮舟用小拇指想都知道这其中因由必不简单,而具体会复杂到怎样的程度,与哪些人相关,目前凭空猜测不出。
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心头那股不祥的预感,也正是因此而生。总之许暮舟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他总感觉明天除了农户们上门索赔,还会有别的事情发生。
一语成谶。
第二天一早,到了约定的时辰,许宅大门外乌央乌央的聚满了人,大家拿着当初签订的契约和各种票根,排着队上门讨债。
宗叔已经从库房里取来了足够的银票,带着几个小厮,挨个给农户们赔钱。
也许正由于许宅赔偿的态度好,众人也渐渐从愤怒和惶恐中脱离出来,仔细想想,虽然今年出了这种事,但来年还是想跟着许暮舟做事。
毕竟这样好的东家,打着灯笼也难找。
许宅前面是一条深巷,眼下全挤满了人,农户们窸窸窣窣,就算不是有意高声喧哗,听起来也是嘈杂吵闹的。
忽然,嘈杂之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脚步声。许宅大门外走进几个身着衙门官服的官差,为首者,点名要许暮舟跟他们走一趟。
这一遭突如其来,砸得在场所有人鸦雀无声,无论是上门索赔的乡民,还是许宅里的佣工。
唯有许暮舟像是早有预料一般,从容地自书房里走了出来,面带笑意,仿佛官差们是来接他去衙门踏青的。
我同你们去。
贵公子出门,身边总得带个小厮,衙差们不会阻拦,他们只负责把县太爷要找的人带过去。
许暮舟带上了阿鸢,就是那个书童,从小跟在他身边,一路从京城跟到了夏梁郡,人长得虎头虎脑的,看起来有些傻气。
按理说,一家之主被带上官衙,这事非同小可,过不了多长时间便会被传遍大街小巷,议论纷纷,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许暮舟身为这个「一家之主」,临走前总得跟一大家子人交代点什么,他却只在走过庄白面前时,侧身说了一句:昨夜拜托过你的。莫要忘了。
撂下这句话,许暮舟便随着衙差出了门,他的背影颀长,步伐庄重又轻松,远远看去,会叫人有种步步生莲的错觉。
再说许宅这头,大家撑着给所有农户发完了补偿的银票,待最后一名农户转身离去,宅院里的人就撑不住了。
他们都是夏梁郡这个小地方土生土长的人,从来也没遇到过官差抓人的事儿,此刻,惊惧和彷徨的阴云包裹了每一个人。
好像他们这座许宅马上就要分崩离析了。
就连招进来的老管家宗叔都面带菜色,银票一发完就不知该何去何从了。
别都哭丧着脸了,搞得跟许暮舟再也回不来似的。庄白去搬那些个摆在门前的桌椅,为了给乡民赔钱,这些都是从库房里搬出来做临时置物之用的。
现在庄白要把它们都一一归位。
对了宗叔,从现在起,你派两个人紧紧盯住西厢房那边。庄白又摇了摇头,算了,我去。
第三章 公堂
若有这种万一,我便活撕了他们。
西厢是扈清涟住的侧室,宗叔脑子转不过来,不明白这么要紧的时候,庄白去盯着那新进门的男妾做甚。
庄白一面大步流星的朝那边走去,一边勉强耐着性子跟宗叔解释道:
田地里的庄稼坏死是近半月以来的事,那位被大公子送进许宅大门,也是近半月以来的事。昨日他才进门,今日许暮舟就被官府带走了,从时间来看,未免太巧合了些。
庄白的语气很急,倒不是他对宗叔不耐烦,而是许暮舟被带走,他心头焦躁得很,像有好几双手同时在挠。
宗叔恍然大悟,但转念想想又觉得不对,就算时间重合,也不能说明那扈氏必然与这些事情有关,再者,扈氏好歹也算是他们的..小夫人?
轻易怀疑,总归是不好。
但这庄白公子气势汹汹的样子,宗叔又不敢开口劝阻。
庄白用眼尾扫了一眼,老管家的顾虑看得一清二楚。
宗叔,你且放心,正是因为无法证明扈清涟和这些事情有关,我们才需好好盯着他,看看这关联到底有还是没有。
许暮舟关照过我,我想,他也会是这个意思。
少倾,庄白忍不住又补充了一句:而且我不会把扈清涟怎么样的。
我又不是老虎,还能吃了他不成?庄白有些气鼓鼓的想。
到了西厢房之后,庄白让人在这院中的秋海棠树下摆了一张桌子,一把躺椅,然后让宗叔记得派人把一日三餐送过来。
在许暮舟回来之前,他就打算定在这院中了,一刻不移的盯着扈清涟。
这不是庄白胡闹,而是他必须这么做。扈清涟出现的时间实在太巧合了,必须要搞清楚他在农田毁坏这件事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
因为他是大公子送来的人,若此事与他有关,便几乎可以断定,许家老大许修雨就是这幕后的黑手。
反之,黑手另有其人。
鉴于许氏兄弟之间的关系,本就如平静海面下的暗涌,厘清扈清涟的位置,更显得尤为重要。
昨夜许暮舟说过拜托他的话,其中必定也包含了这层意思。
庄白坐在那躺椅上,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西厢房内的动静,这间房只有一扇窗户,而且门窗都在靠近长廊的同一侧。
庄白略略思忖,扈清涟进许宅的门不到一天,且从昨晚戌时起,到今日早晨,许暮舟都和他共处一室,若他有什么异动,必然逃不过许暮舟的眼睛。
而他若要同外界有什么联络,又不可能凭空做到,所以只要在这院中一直盯着,总能捕捉到破绽。
突然,西厢房的门「嘎吱」一声从里面打开了,扈清涟自里面跨出来,他想出一趟恭,结果一抬头便和庄白的视线撞了个正着。
扈清涟吓了一跳,不是很明白庄白坐在那里干什么,..公子,您是官人的..朋友?您为何坐在那里?
扈清涟甚至都不晓得庄白的名字,只知道这人似乎和许暮舟的关系蛮好的。
庄白不是很想搭理他,..赏花。
..
扈清涟点点头,转身朝毛司的方向去了,不一会儿又回来。直到他再次进门的时候,发现院中那位公子仍是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扈清涟仔细想了想,想不通是为什么。
把门关上时,还因为那人的视线太过灼热,扈清涟有些不好意思,轻轻冲人点了点头。
庄白一时也生出疑惑,这「新媳妇」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
到了中午,宗叔送来饭菜,看庄白实在脸色不好,不敢擅做主张,战战兢兢询问,这小扈公子的饭食,是自己送进去,还是庄白另有安排。
庄白蹙蹙眉纠结了一会儿,摆摆手道:还是您给他送进去吧。我可不想老是看见那张脸。
宗叔露出无奈的笑,两撇八字眉旁挂着薄薄的汗珠,心说庄白公子对他们许宅的家主,当真是情义非凡呐..
当天夜里,庄白确认扈清涟已经熟睡后,唤了两个事先知会过的小厮,暂时代替他在这院里盯梢。
而他自己则快步往许宅的后园去了。
许宅后园栽种了许多花草,单论景色的话,比正堂和前院更加色彩斑斓,园中最东侧的角落里,有一间小小的木屋,庄白就是直奔这木屋而来的。
一推开门,庄白单刀直入、不多废话:裴先生,调查可有结果?
木屋内坐着两个人,一个是负责掌灯的宗叔,另一个便是庄白所称呼的「裴先生」。
全名裴云初,当年带着八岁的许暮舟从京城远至夏梁郡的,正是他。
温柔清秀的相貌,踏实稳重的性格,在穿书者尚未将许氏生意做火之前,偌大一个许宅,只能靠裴云初在外面做教书先生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
所有淘米、烧饭、洗衣、擦地的活儿,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包了,还懂一些医术,这次田间出了怪事,他也第一时间取了土壤来彻夜查验。
很难让人不感叹,这世上还有裴云初不会的事吗?
有。田地里被人撒了药物,致使土壤变质,庄稼坏死。裴云初也长话短说,但这药物的毒性并不剧烈,只要多下几场雨,冲刷几次也就消散了。
庄白眯起眼睛,目光染上了锐利和深邃:果然是「自己人」干的。
自己人?宗叔抬着一盏袖珍的油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田地里下毒,显然是为了破坏庄稼,造成颗粒无收,农户人人亏本的后果。其目的,正是要陷许暮舟和许宅的生意于困境。
庄白字字珠玑。
但是,既然打的是这个主意,又为何不干脆把农田药死,偏偏只用那毒性不强的药物呢?总不至于在做坏事的时候,还好心的为许暮舟着想吧?
理由只有一个,这下毒之人,也是要靠农田维系生计的其中一人,这样的人又能够出入田地而不被任何人怀疑,当然只有「自己人」了。
庄白很快圈定了范围,若想找出这个人是谁,我看,只需要排查所有与许氏合作的农商便可。
这事发作的突然,手段却干脆利落,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显然是早有预谋的。
而这种「预谋」,普通农户又怎么谋划得出呢?
庄白大胆推测,是有个躲在暗处的幕后黑手在挑起事端,而幕后黑手选的合作对象,也不会是寻常农户,大抵是在夏梁郡尚算有头有脸的农商吧。
宗叔醍醐灌顶,觉得庄白说的有理极了,立刻掏出随身带着的小册子,记录下重点,以便之后行事。
写着写着,突然又担忧起来:家主去了那么久,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那县太爷是不是个讲理的人,会不会动用私刑?
宗叔没经历过上堂的行程,被自己的想象吓了一跳。
裴云初脸色黯淡了些,似是不太爱听这种话,休要胡说。天理昭彰,既是公堂问话,又怎么动用私刑?
宗叔心中没什么底:..那,万一呢..
没有这种「万一」。庄白的神色变得狠厉,仿佛在那一瞬间忽然换了个人似的,若是真有,我便活撕了他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许暮舟随那些官差往县衙的方向走,走了小半个时辰,便到达了县衙门前。
门边有一条粗圆的锁链,锁链的尽头拴着一只皮毛乌黑、青面獠牙的狼犬,看起来就是一头凶恶的庞然大物。
因那县太爷张秀才是个爱狗如命的人,据说家里养了一院子的狗,连着县衙门前也要拴一只。
这厮还偏爱大型犬类,说是放只狼犬在县衙门前,可以驱邪镇祟。
而在许暮舟眼中,这条恶犬比旁人眼里的「庞然大物」还要庞大上好几倍。
这狗也有趣,似是晓得自己在许暮舟眼中的「特别」,别人进出它都安安静静的趴在地上,偏偏许暮舟来的时候,冲着他狂吠起来。
许暮舟一阵恶寒,感觉腿脚有些不听使唤。
他刻意偏过脸,不去看那狗子,一面还要装着镇定,端着架子往里走。
偏偏就有那不识时务的二愣子,非要在这个时候挡到他身前,还大喊:没事的少爷,我来保护你!
阿鸢知道他家少爷怕狗,此刻挡在许暮舟身侧,似是马上要与那恶犬展开一场激战。
许暮舟只觉得牙疼,维持着滴水不漏的笑容,笑面虎一般:快闭嘴。
进了衙门的公堂,只见除了县令和一众捕快,堂上只有一个看起来五旬左右的老汉。
许暮舟一走过去,老汉便对他怒目而视。
看样子,这就是张县令今日要请许暮舟到公堂走一遭的原因了。
猜得不错,正是这名老汉今晨击鼓鸣冤,一状将许暮舟告上公堂,说自家小孙女儿因为吃了许暮舟名下的「大棚蔬菜」,整个人上吐下泻,快要病死了。
他这个做爷爷的,救不了孩子的命,只能状告许暮舟这个罪魁祸首,求县太爷做主。
当初,许二公子要大家跟着他种「大棚蔬菜」,我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根本不知道那东西是个什么,大家伙都不赞成。
是许二公子坚持言说「大棚蔬菜」千好万好,能叫我们不饿肚子,还能挣钱。结果现如今,我家小孙吃了那东西,都快被害得没命了!
求县令大人做主,把那害人性命的东西赶出夏梁郡!
李老汉说的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又黑又深的皱纹都盛满泪水,着实叫人心痛。
而他说的「大棚蔬菜」,确实是许暮舟带着农户们一同做的其中一个项目。
许暮舟面露慈悲,待得李老汉心绪平复了一些,才温声向张县令开口:草民真是愚钝,不知那菜蔬竟会害人性命!张县令可否容草民问几个问题,以便过后补偿。
恋耽美
话说,许暮舟是四年前意外成为「许暮舟」的。原本的许家二公子是个身娇体弱的病秧子,所有为他看过病的大夫,都说他不可能活过十六岁。
加上这孩子是父亲许焕酒后与一丫鬟云雨而降生的,身份本就不光彩,身体还不好,家里便将他从京城送到了夏梁郡。
说是京城人多嘈杂,不适合小孩子养病,夏梁郡山清水秀、民风质朴,是养身体的好地方。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许家嫌这洗衣丫鬟生的庶子累赘,给他找个好去处自生自灭罢了。
只有许家老爷子算是良知未泯,给孩子在夏梁郡置办了个大宅子,以及好几处田地。
穿书者穿越过来之时,许暮舟正是十六岁,也不知为什么这少年竟然打破了郎中们的预言,活得好生生的否则一穿过来就死期将至,可以称得上史上最悲催穿书者。
只是许宅的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全宅上下就一个书童,和一个管家模样的教书先生,其余没有一个佣人,洗衣淘米、擦窗擦地都得亲手做。
前世本是商业奇才的一代霸总,看不下去这般暴殄天物,那良田百顷摆在那里,田地的主人是怎么可以这么穷的?
于是他号召了附近的许多农户,将田地承包出去,搞了个「外包制」,让农民们来自家的田地种田,丰收的粮食和粮食贩卖换来的银钱,他与农户们五五分成。大家有钱一起赚。
很快,这样的经营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农户和农商,许宅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银库丰硕的同时,名下田产也越来越多。
现如今,夏梁郡几乎80%的田地归属于许暮舟名下。
不仅如此,前年南方发大水、闹洪灾,无数乡民北迁逃难,夏梁郡自然也有大量难民涌入。
这其中就包括了无数刺绣技艺高超的南方绣娘。
许暮舟一面广布粥棚,救济灾民,一面诚邀绣娘们入伙自己的生意,在夏梁郡搞起了纺织业,效果非常可喜。
说是许暮舟一手缔造了现在夏梁郡男耕女织的商业图版和富足生活,一点不夸张。
许宅也终于请得起佣人了,而且因为主人的大方,大家伙都喜欢来这里做工。
原本一切都在安好的发展,不想近期就发生了一件坏事。
秋收临近,却不知什么缘故,许氏名下的田地千顷,竟有九成以上的部分出现了土壤变质、庄稼坏死的情况。
一年到头精心培育出来的庄稼,是农户们的心头血,也是来年一整年赖以生存的救命绳。
出现这种情形,农户们自然是哭天抢地,纷纷要向许暮舟讨个交代和赔偿,而许暮舟身为夏梁郡田地产业的领头羊,亦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所以他打算从自己的金库当中拿出钱来,每个农户亏损了多少银子,他就赔偿给每个人多少银子。
好在这四年来挣的钱足够多,只是买下农户们过去一年的亏空,不成问题。
重点是,这好端端的,农田里的土壤怎么会突然变质?
许暮舟用小拇指想都知道这其中因由必不简单,而具体会复杂到怎样的程度,与哪些人相关,目前凭空猜测不出。
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心头那股不祥的预感,也正是因此而生。总之许暮舟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他总感觉明天除了农户们上门索赔,还会有别的事情发生。
一语成谶。
第二天一早,到了约定的时辰,许宅大门外乌央乌央的聚满了人,大家拿着当初签订的契约和各种票根,排着队上门讨债。
宗叔已经从库房里取来了足够的银票,带着几个小厮,挨个给农户们赔钱。
也许正由于许宅赔偿的态度好,众人也渐渐从愤怒和惶恐中脱离出来,仔细想想,虽然今年出了这种事,但来年还是想跟着许暮舟做事。
毕竟这样好的东家,打着灯笼也难找。
许宅前面是一条深巷,眼下全挤满了人,农户们窸窸窣窣,就算不是有意高声喧哗,听起来也是嘈杂吵闹的。
忽然,嘈杂之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脚步声。许宅大门外走进几个身着衙门官服的官差,为首者,点名要许暮舟跟他们走一趟。
这一遭突如其来,砸得在场所有人鸦雀无声,无论是上门索赔的乡民,还是许宅里的佣工。
唯有许暮舟像是早有预料一般,从容地自书房里走了出来,面带笑意,仿佛官差们是来接他去衙门踏青的。
我同你们去。
贵公子出门,身边总得带个小厮,衙差们不会阻拦,他们只负责把县太爷要找的人带过去。
许暮舟带上了阿鸢,就是那个书童,从小跟在他身边,一路从京城跟到了夏梁郡,人长得虎头虎脑的,看起来有些傻气。
按理说,一家之主被带上官衙,这事非同小可,过不了多长时间便会被传遍大街小巷,议论纷纷,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许暮舟身为这个「一家之主」,临走前总得跟一大家子人交代点什么,他却只在走过庄白面前时,侧身说了一句:昨夜拜托过你的。莫要忘了。
撂下这句话,许暮舟便随着衙差出了门,他的背影颀长,步伐庄重又轻松,远远看去,会叫人有种步步生莲的错觉。
再说许宅这头,大家撑着给所有农户发完了补偿的银票,待最后一名农户转身离去,宅院里的人就撑不住了。
他们都是夏梁郡这个小地方土生土长的人,从来也没遇到过官差抓人的事儿,此刻,惊惧和彷徨的阴云包裹了每一个人。
好像他们这座许宅马上就要分崩离析了。
就连招进来的老管家宗叔都面带菜色,银票一发完就不知该何去何从了。
别都哭丧着脸了,搞得跟许暮舟再也回不来似的。庄白去搬那些个摆在门前的桌椅,为了给乡民赔钱,这些都是从库房里搬出来做临时置物之用的。
现在庄白要把它们都一一归位。
对了宗叔,从现在起,你派两个人紧紧盯住西厢房那边。庄白又摇了摇头,算了,我去。
第三章 公堂
若有这种万一,我便活撕了他们。
西厢是扈清涟住的侧室,宗叔脑子转不过来,不明白这么要紧的时候,庄白去盯着那新进门的男妾做甚。
庄白一面大步流星的朝那边走去,一边勉强耐着性子跟宗叔解释道:
田地里的庄稼坏死是近半月以来的事,那位被大公子送进许宅大门,也是近半月以来的事。昨日他才进门,今日许暮舟就被官府带走了,从时间来看,未免太巧合了些。
庄白的语气很急,倒不是他对宗叔不耐烦,而是许暮舟被带走,他心头焦躁得很,像有好几双手同时在挠。
宗叔恍然大悟,但转念想想又觉得不对,就算时间重合,也不能说明那扈氏必然与这些事情有关,再者,扈氏好歹也算是他们的..小夫人?
轻易怀疑,总归是不好。
但这庄白公子气势汹汹的样子,宗叔又不敢开口劝阻。
庄白用眼尾扫了一眼,老管家的顾虑看得一清二楚。
宗叔,你且放心,正是因为无法证明扈清涟和这些事情有关,我们才需好好盯着他,看看这关联到底有还是没有。
许暮舟关照过我,我想,他也会是这个意思。
少倾,庄白忍不住又补充了一句:而且我不会把扈清涟怎么样的。
我又不是老虎,还能吃了他不成?庄白有些气鼓鼓的想。
到了西厢房之后,庄白让人在这院中的秋海棠树下摆了一张桌子,一把躺椅,然后让宗叔记得派人把一日三餐送过来。
在许暮舟回来之前,他就打算定在这院中了,一刻不移的盯着扈清涟。
这不是庄白胡闹,而是他必须这么做。扈清涟出现的时间实在太巧合了,必须要搞清楚他在农田毁坏这件事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
因为他是大公子送来的人,若此事与他有关,便几乎可以断定,许家老大许修雨就是这幕后的黑手。
反之,黑手另有其人。
鉴于许氏兄弟之间的关系,本就如平静海面下的暗涌,厘清扈清涟的位置,更显得尤为重要。
昨夜许暮舟说过拜托他的话,其中必定也包含了这层意思。
庄白坐在那躺椅上,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西厢房内的动静,这间房只有一扇窗户,而且门窗都在靠近长廊的同一侧。
庄白略略思忖,扈清涟进许宅的门不到一天,且从昨晚戌时起,到今日早晨,许暮舟都和他共处一室,若他有什么异动,必然逃不过许暮舟的眼睛。
而他若要同外界有什么联络,又不可能凭空做到,所以只要在这院中一直盯着,总能捕捉到破绽。
突然,西厢房的门「嘎吱」一声从里面打开了,扈清涟自里面跨出来,他想出一趟恭,结果一抬头便和庄白的视线撞了个正着。
扈清涟吓了一跳,不是很明白庄白坐在那里干什么,..公子,您是官人的..朋友?您为何坐在那里?
扈清涟甚至都不晓得庄白的名字,只知道这人似乎和许暮舟的关系蛮好的。
庄白不是很想搭理他,..赏花。
..
扈清涟点点头,转身朝毛司的方向去了,不一会儿又回来。直到他再次进门的时候,发现院中那位公子仍是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扈清涟仔细想了想,想不通是为什么。
把门关上时,还因为那人的视线太过灼热,扈清涟有些不好意思,轻轻冲人点了点头。
庄白一时也生出疑惑,这「新媳妇」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
到了中午,宗叔送来饭菜,看庄白实在脸色不好,不敢擅做主张,战战兢兢询问,这小扈公子的饭食,是自己送进去,还是庄白另有安排。
庄白蹙蹙眉纠结了一会儿,摆摆手道:还是您给他送进去吧。我可不想老是看见那张脸。
宗叔露出无奈的笑,两撇八字眉旁挂着薄薄的汗珠,心说庄白公子对他们许宅的家主,当真是情义非凡呐..
当天夜里,庄白确认扈清涟已经熟睡后,唤了两个事先知会过的小厮,暂时代替他在这院里盯梢。
而他自己则快步往许宅的后园去了。
许宅后园栽种了许多花草,单论景色的话,比正堂和前院更加色彩斑斓,园中最东侧的角落里,有一间小小的木屋,庄白就是直奔这木屋而来的。
一推开门,庄白单刀直入、不多废话:裴先生,调查可有结果?
木屋内坐着两个人,一个是负责掌灯的宗叔,另一个便是庄白所称呼的「裴先生」。
全名裴云初,当年带着八岁的许暮舟从京城远至夏梁郡的,正是他。
温柔清秀的相貌,踏实稳重的性格,在穿书者尚未将许氏生意做火之前,偌大一个许宅,只能靠裴云初在外面做教书先生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
所有淘米、烧饭、洗衣、擦地的活儿,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包了,还懂一些医术,这次田间出了怪事,他也第一时间取了土壤来彻夜查验。
很难让人不感叹,这世上还有裴云初不会的事吗?
有。田地里被人撒了药物,致使土壤变质,庄稼坏死。裴云初也长话短说,但这药物的毒性并不剧烈,只要多下几场雨,冲刷几次也就消散了。
庄白眯起眼睛,目光染上了锐利和深邃:果然是「自己人」干的。
自己人?宗叔抬着一盏袖珍的油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田地里下毒,显然是为了破坏庄稼,造成颗粒无收,农户人人亏本的后果。其目的,正是要陷许暮舟和许宅的生意于困境。
庄白字字珠玑。
但是,既然打的是这个主意,又为何不干脆把农田药死,偏偏只用那毒性不强的药物呢?总不至于在做坏事的时候,还好心的为许暮舟着想吧?
理由只有一个,这下毒之人,也是要靠农田维系生计的其中一人,这样的人又能够出入田地而不被任何人怀疑,当然只有「自己人」了。
庄白很快圈定了范围,若想找出这个人是谁,我看,只需要排查所有与许氏合作的农商便可。
这事发作的突然,手段却干脆利落,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显然是早有预谋的。
而这种「预谋」,普通农户又怎么谋划得出呢?
庄白大胆推测,是有个躲在暗处的幕后黑手在挑起事端,而幕后黑手选的合作对象,也不会是寻常农户,大抵是在夏梁郡尚算有头有脸的农商吧。
宗叔醍醐灌顶,觉得庄白说的有理极了,立刻掏出随身带着的小册子,记录下重点,以便之后行事。
写着写着,突然又担忧起来:家主去了那么久,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那县太爷是不是个讲理的人,会不会动用私刑?
宗叔没经历过上堂的行程,被自己的想象吓了一跳。
裴云初脸色黯淡了些,似是不太爱听这种话,休要胡说。天理昭彰,既是公堂问话,又怎么动用私刑?
宗叔心中没什么底:..那,万一呢..
没有这种「万一」。庄白的神色变得狠厉,仿佛在那一瞬间忽然换了个人似的,若是真有,我便活撕了他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许暮舟随那些官差往县衙的方向走,走了小半个时辰,便到达了县衙门前。
门边有一条粗圆的锁链,锁链的尽头拴着一只皮毛乌黑、青面獠牙的狼犬,看起来就是一头凶恶的庞然大物。
因那县太爷张秀才是个爱狗如命的人,据说家里养了一院子的狗,连着县衙门前也要拴一只。
这厮还偏爱大型犬类,说是放只狼犬在县衙门前,可以驱邪镇祟。
而在许暮舟眼中,这条恶犬比旁人眼里的「庞然大物」还要庞大上好几倍。
这狗也有趣,似是晓得自己在许暮舟眼中的「特别」,别人进出它都安安静静的趴在地上,偏偏许暮舟来的时候,冲着他狂吠起来。
许暮舟一阵恶寒,感觉腿脚有些不听使唤。
他刻意偏过脸,不去看那狗子,一面还要装着镇定,端着架子往里走。
偏偏就有那不识时务的二愣子,非要在这个时候挡到他身前,还大喊:没事的少爷,我来保护你!
阿鸢知道他家少爷怕狗,此刻挡在许暮舟身侧,似是马上要与那恶犬展开一场激战。
许暮舟只觉得牙疼,维持着滴水不漏的笑容,笑面虎一般:快闭嘴。
进了衙门的公堂,只见除了县令和一众捕快,堂上只有一个看起来五旬左右的老汉。
许暮舟一走过去,老汉便对他怒目而视。
看样子,这就是张县令今日要请许暮舟到公堂走一遭的原因了。
猜得不错,正是这名老汉今晨击鼓鸣冤,一状将许暮舟告上公堂,说自家小孙女儿因为吃了许暮舟名下的「大棚蔬菜」,整个人上吐下泻,快要病死了。
他这个做爷爷的,救不了孩子的命,只能状告许暮舟这个罪魁祸首,求县太爷做主。
当初,许二公子要大家跟着他种「大棚蔬菜」,我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根本不知道那东西是个什么,大家伙都不赞成。
是许二公子坚持言说「大棚蔬菜」千好万好,能叫我们不饿肚子,还能挣钱。结果现如今,我家小孙吃了那东西,都快被害得没命了!
求县令大人做主,把那害人性命的东西赶出夏梁郡!
李老汉说的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又黑又深的皱纹都盛满泪水,着实叫人心痛。
而他说的「大棚蔬菜」,确实是许暮舟带着农户们一同做的其中一个项目。
许暮舟面露慈悲,待得李老汉心绪平复了一些,才温声向张县令开口:草民真是愚钝,不知那菜蔬竟会害人性命!张县令可否容草民问几个问题,以便过后补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