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笔趣阁(65)
或许,也有可能是因为十四福晋怀着孕的关系?
但打听来的,她没有怀孕的时候,娘娘也是更喜欢小儿子和小儿媳妇。
仔细一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会偏爱小儿子、小儿媳妇。
德妃娘娘毫无疑问是很多宫女子的奋斗目标。
她是康熙十四年和万琉哈氏等人一起进的宫。
康熙十七年就生下了四阿哥,因为佟佳氏无子,四阿哥被抱养到了佟佳氏的膝下,再次年,她就晋封为德嫔,这还不止,被晋封为德嫔的次年,她又生下了六阿哥,生下六阿哥之后的次年,被封为德妃。
只可惜六阿哥是个福薄的,后来夭折了。
之后她连生了三个女儿,才在康熙二十七年又生下了十四阿哥。
相比起自幼就被抱养到佟佳氏的四阿哥,十四阿哥才是德妃娘娘一手带大的。
虽然两个儿子都是亲生,但并不都是亲养,这感情自然也有深浅。
哪怕面上她不会偏心的太明显,但实际上她的偏心眼知道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云舒瑶:偏心就偏心,她是长辈,你面上只要尊敬就好,别乱说话。
珞玉点头:姨娘,我不傻,我知道,她是母妃,我不会乱说话的。
我在走的时候,还在娘娘的宫殿里看到了元春表姐。
云舒瑶不由侧目:她主动找你?
珞玉摇头:不是,当时她好像有什么任务,偶然遇见的,她好似有话想要和我说,但没有说出来的机会,德妃娘娘应当是不想她和我说上话的。
云舒瑶点了点头,你进皇宫的机会不多,以后想必也不经常遇见。
这倒确实,四阿哥已经出了宫,在外建府了,她们女眷进宫里的次数不会很多,而且多半情况下,去的更多的是福晋。
要是她找你帮忙,你别一口答应。
珞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我知道,只是元春表姐已经进宫里有好几年了,不知道会不会等到了年龄放出来自由婚配。
珞玉知道这绝对不会是元春表姐还有她背后的贾家想要看到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宫里当宫女,当上女官给自己抬身价,到了年纪出宫可以嫁一个更好的人家是一条出路,但是这对于元春表姐来说是没有必要的。
就算她当了女官,对她出宫后能选择的夫婿人选也没有多大的帮助,相反,缺点更大,因为那时候以她的年纪基本上只能嫁给别人当继室,还不如当初不进宫,直接择婿嫁的更好。
云舒瑶不知道贾元春是什么时候做妃子的,也不知道她是谁的妃子,只记得她会成为妃子,因为鼎鼎有名的大观园就是为了她筹建的。
不知道现在还会不会有她封妃的那一天,但想必她应该是有这样的想法的。
不然她要是想出宫,不是不能求一个恩典。
她在宫里这么久,也不知道她品性变了没有,她来找你,你小心着些。
要是能利用的话,云舒瑶不认为她会眼睁睁的放过。
至于其他的惠妃宜妃等人,珞玉就简单的提了提,因为她们不是生养了四阿哥的人,她们按照礼节过去拜见,收了见面礼就结束了。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太子妃。
太子妃的贤名远扬不是没有理由的,只是短时间见了一面,就让人如沐春风,产生信赖感。
她哪怕没有生育嫡子,在皇宫里的地位也稳如泰山。
云舒瑶点了点头,福晋她们相处起来怎么样?
珞玉:没事,左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她们不乱来,我也不会
一口气说完了想要说的,趁着没有人来提醒该回去了,珞玉不舍的提出去大姐姐那里坐一坐。
她们两个的出生日期就隔了一日,从她们启蒙开始,天天都会见面,日积月累,感情深厚,就是现在偶尔想起来会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
因为珞玉现在还记得在以前大姐姐的身体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时候,梅姨娘是很排斥她们姐妹两个走得太近的,不过她的这想法很快就被祖母和父亲她们给掰正了。
云舒瑶:去吧。
自己日后能够见到珞玉的机会少,她们姐妹两个能见到的机会也不多。
瑛玉在自己院子里坐着,明显也是在等她。
看到她来了,眉眼弯起。
珞玉走过去,牵住她的手,姐姐你在西林觉罗家怎么样?姐夫对你可好?
说到这个瑛玉有些脸红,还好你呢?四阿哥对你怎么样?
姐妹两个对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总的来说瑛玉是更担心珞玉的,因为自己怎么说也是达春正室,达春又是嫡子。
虽然是嫡次子,上有大哥,下有小弟,在中间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被忽视一些,却也是亲生的,该有的都有。
而且她的婆婆是有点不是很满意,她原本更想要娶一个满洲大姓家的女孩进门,似乎还隐隐约约是想要娶她娘家侄女的,但后来也被证实是谣言,而且她那位娘家侄女也已经许配给别人了,再有她婆婆就要去奉天府跟着公公在任上了。
或许日后回京的话,常在一个屋檐下容易发生小矛盾,但她上不需要管家,下也不需要她在婆婆面前撒娇卖痴,有小叔子,未来还会有她的妯娌,而且那个时候她应当已经有子嗣了。
有了子嗣她就能更好的融入到西林觉罗家里面去,相对应的,二妹妹上面是有福晋这座大山的,只能低一头。
她日子好不好过,很大程度上要受福晋的为人处世影响,要是个刁钻的,她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瑛玉:我也打听了一些四阿哥府上的情况,四阿哥对福晋是敬重的,之前据说最宠那位李格格,对方不是什么好脾性的人,你别气上心头冲动行事,说什么做什么,先好好想一想。
珞玉不希望她担心,放心吧,四阿哥和福晋都是重规矩的人,只要我守规矩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反倒是你,妯娌多了,你做的差了就很容易被人拿来比较,你别太软了,你退一步,别人就会前进一步
达春感觉自己要筋疲力尽了。
陪着四阿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是由他作为主要陪客的话,怀疑自己就要丢人现眼了,幸好,他今天只是一个陪客。
他这个样子自然被四阿哥看在眼里,连襟年纪比小舅子要大一岁,却远没有小舅子成熟稳重,课业上还能说天赋,但为人处世上只能说明他平日里的生活很安逸,让他注意不到这方面。
按理来说他这小舅子也是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的,没有吃过什么苦头,却有几分穷人孩子早当家的意味。
他擅长读书,却不是读死书,他们讨论了不少关于民生的话题,让他意外的是小舅子都能接上。
关于市面上鸡蛋多少文钱一个,猪肉多少钱一斤,大米一石多少文这些他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甚至他还自己下过地,这是最让四阿哥意外的。
说起这个,琛玉想起了当初。
他笑了笑:我们满十岁的时候,姨娘给了我们姐弟一个小庄子,给我们看了账本,知道那个庄子一年有多少产出,我当时不知天高地厚,说一年的产出很少,是不是管事不做事,还说要是我去了,以后一定不会这样。
四阿哥和达春都好奇了起来:然后?
琛玉:然后回头我们就被姨娘送去了庄子,去查探为什么产出会这么少,而且还给我们布置了任务,让我们下地去体验一下什么叫做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琛玉叹了一口气:才半天,我手上就长了三个水泡,然后我就去认错了。
达春笑出了声。
四阿哥嘴角也勾起。
琛玉也笑:下地是真的很辛苦,在那里待了十来天,每天都在下地,我手上的水泡都磨破了,晒黑了两圈,收获也不小,跟其他人熟悉了之后,知道了很多种植的事情,种植很依赖天时。
天时不好,辛苦一年一场空的事老人都经历过。
达春整个人都不好了,在地里体验一下就算了,下地小半个月?
岳父他同意吗?
琛玉:只要我功课不落下就行。
达春木了。
所以既要下地,还要读书?
琛玉:下完地之后,我会比平时更喜欢读书,因为相比起来读书轻松太多了,大姐夫,你要不信可以回头试试。
四阿哥则是很欣赏,暗暗点头,觉得改日可以让他儿子试一试。
达春默默摇头,他不傻,他才不要。
四阿哥看出来了,一锤定音:下次我去庄子请你们一块过去。
达春:
我可以拒绝吗?
第77章 真是谢谢你了
拒绝当然是不能拒绝的,达春笑着答应了:一定去。
他的那点不情愿,四阿哥和琛玉都看出来了,不过他们两个默契的当做没看见,继续聊了起来,最后还是下人看着天色,隐晦的来提醒了,四阿哥才提出离开。
他这边一说要回去,珞玉也收到了传话,不由叹了一声:姐姐,下回我们再叙。
瑛玉有些难过的附和:对,下回我们再叙,我们经常通信,你别嫌我写的太多了。
她们都是新嫁娘,不好经常往外跑,娘家没有大事,或者特定节日,也不好回来,但等她们各自在夫家站稳跟脚了,事情就好办多了。
可以去一起参加某些人开办的赏花宴,或者是去佛寺上香,总有机会相见的。
在那之前,通信是个很好的联系手段。
是云舒瑶和瑛玉、黛玉一起送珞玉到二门的,老太太辈分高,想来被拦住了。
珞玉的声音轻飘飘的,带着微不可闻的哭腔:你们回去吧,下回我再来。
云舒瑶都不舍得眨眼,勉强勾起笑:嗯,好。
瑛玉眼眶已经红了,仿佛看到了过段时间后的自己。
黛玉的眼眶也是红红的,二姐姐,多写信回来。日后再见,或许要等父亲回来,或者是祖母过寿才有机会了。
珞玉依依不舍的上了马车,那头,四阿哥也离开了,四阿哥一走,达春脸上的笑容就垮了下来,苦着一张脸看着琛玉,你们是怎么能够谈这些下地的事谈的津津有味的,不觉得太累了吗?
光是听着小舅子的那些经历,达春就对下地一点兴趣都没有,偏偏他们两个还能就此一直谈下去,最后自己还被迫同甘共苦。
达春可不觉得四阿哥会说假话,他说下回,一定就有下回,也就是说,他下回真的可以体验农民的辛苦了。
难道以为就真的那时候吃苦?
为了不在那时候丢脸,他提前就要学一点基本知识了,也就是说他要提前下地。
想到这里,达春的脸色更苦了。
琛玉笑了笑,这是他的大姐夫,琛玉当然也想要他日后能有个好的前程,这样才能封妻荫子,我是真的觉得下地去体验一番,回过头来对读书更有益处。
他后面这句话说了半截,而且你日后也是要进入官场的以四阿哥的品性,日后一个实权王爷的位置少不了,给他留下个好印象,日后前程更加平坦。
这也是一个表现的机会,要是换了别人,或许会哭着求着想要陪四阿哥一块去种地也说不定。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达春说不出话了。
我真是谢谢你了。
另一头,四阿哥珞玉他们坐上了马车,启程回去,四阿哥看着珞玉眼角的红晕,伸出手摸了摸:不舍得?
珞玉低低应了一声:嗯,下回再过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女子出嫁后频繁回娘家确实会有诸多说法,有些嫁的稍微远一些的,出嫁后除了父母去世再也没有回去的都很常见。
四阿哥:这也值得你这么伤心,有机会回去便是。
珞玉听了,登时破涕为笑:谢四爷。珞玉见好就收:爷,林府的饭菜好吃吗?
四阿哥点了点头,哪里的大厨?
珞玉骄傲的抬了抬下巴:一直跟着我们家的,厨艺是这些年练出来的,有些方子,还是我们姐妹和姨娘、厨娘一起研究出来的,我心里觉得她们的手艺不比京城里那些大酒楼的差,各有风味。
四阿哥眉梢就带了点笑意:确实,各有风味。
四阿哥府上,四福晋看着这个时间点,就知道四爷在林府过的还不错,不然他肯定会早些回来。
又等了等,终于听到人报,说四爷他们回来了,赶紧让人准备。
不多一会儿,四爷和林侧福晋进来了。
福晋看去,四爷的面上有轻松神态,看样子确实过得不错,想到自己娘家,乌拉那拉氏心里一沉,同时脸上扬起笑容,爷回来了
本来珞玉的迎亲日子就是在十二月,现在距离过年也没多久了,相应的准备也要忙活起来了。
之前有两个孙女帮衬,老太太只用统揽,其他的两个孙女就能把事情办好,但是现在不能再这样松快了,就算还有黛玉在,她过了年也才八岁,还有的学。
倒是还有其他人在,比如幕僚,还有其他林氏族人家的女儿,但因为两家的相差太大,带着她们指点一二没关系,但要是让她们掌权,把她们的心养大了,之后出嫁的时候落差太大,那好事也要变坏事了。所以之前老太太就没有让她们插手过林家事务,现在她也不会这么做,只能自己劳累一些,再度心心念念着要娶一个好孙媳妇进门,这样子,她这边可以轻松了,孙媳妇也能够执掌中馈。
一般新嫁娘想要执掌中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各有所得,但是这孙媳妇的人选还没定下。
老太太倒是收到了不少请帖,要么是邀请她去赏花,要么是邀请她去看戏,只不过之前因为有着孙女们的大事,她很忙,全部拒绝了,现在是能够喘口气,又要过年了。
这要过年,要走的礼就多了起来,要给交好的人家送年礼,还要收年礼,以及各种官场上的人情往来,这些也很耗费精力。
好在还有住对月的瑛玉在,能在这段时间帮衬下。
达春也算是见识了,他的妻子看着娇弱,但处理起事来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让他大开眼界,直夸的瑛玉脸红。
看到他这反应,琛玉偷偷的跟云舒瑶道:大姐夫的性子是比较纯良的,我还以为他会担心大姐姐回到去和他大嫂争权夺利,让他左右为难,他完全没想到这方面。
这要是个权利心重的人,自己又擅长管家的话,这样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虽然长嫂管家名正言顺,但这么大的摊子,分一些给妯娌管理也很常见。
云舒瑶:纯良不好吗?
琛玉想了想:还是好的。
云舒瑶也被拉壮丁了,她对去干活没有什么想法,梅姨娘会眼红,觉得她有权利在手,但是只要她一日身份没有什么改变,老太太又还在,她就是个义务兼职的,相当于打白工,因为干再多也升不了职。
她想要升职,得要走外力。
现在干活,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又不傻,当然不会乐意了。
不过现在家里忙成这样,她就是想逃也逃不掉,只好暂时放下修炼,撸起袖子干活了,在这种时候,云舒瑶会特别思念林如海。
差事什么时候办完呢?
哪怕康熙再小气,也不会对她的功劳视而不见吧?
恋耽美
但打听来的,她没有怀孕的时候,娘娘也是更喜欢小儿子和小儿媳妇。
仔细一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会偏爱小儿子、小儿媳妇。
德妃娘娘毫无疑问是很多宫女子的奋斗目标。
她是康熙十四年和万琉哈氏等人一起进的宫。
康熙十七年就生下了四阿哥,因为佟佳氏无子,四阿哥被抱养到了佟佳氏的膝下,再次年,她就晋封为德嫔,这还不止,被晋封为德嫔的次年,她又生下了六阿哥,生下六阿哥之后的次年,被封为德妃。
只可惜六阿哥是个福薄的,后来夭折了。
之后她连生了三个女儿,才在康熙二十七年又生下了十四阿哥。
相比起自幼就被抱养到佟佳氏的四阿哥,十四阿哥才是德妃娘娘一手带大的。
虽然两个儿子都是亲生,但并不都是亲养,这感情自然也有深浅。
哪怕面上她不会偏心的太明显,但实际上她的偏心眼知道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云舒瑶:偏心就偏心,她是长辈,你面上只要尊敬就好,别乱说话。
珞玉点头:姨娘,我不傻,我知道,她是母妃,我不会乱说话的。
我在走的时候,还在娘娘的宫殿里看到了元春表姐。
云舒瑶不由侧目:她主动找你?
珞玉摇头:不是,当时她好像有什么任务,偶然遇见的,她好似有话想要和我说,但没有说出来的机会,德妃娘娘应当是不想她和我说上话的。
云舒瑶点了点头,你进皇宫的机会不多,以后想必也不经常遇见。
这倒确实,四阿哥已经出了宫,在外建府了,她们女眷进宫里的次数不会很多,而且多半情况下,去的更多的是福晋。
要是她找你帮忙,你别一口答应。
珞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我知道,只是元春表姐已经进宫里有好几年了,不知道会不会等到了年龄放出来自由婚配。
珞玉知道这绝对不会是元春表姐还有她背后的贾家想要看到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宫里当宫女,当上女官给自己抬身价,到了年纪出宫可以嫁一个更好的人家是一条出路,但是这对于元春表姐来说是没有必要的。
就算她当了女官,对她出宫后能选择的夫婿人选也没有多大的帮助,相反,缺点更大,因为那时候以她的年纪基本上只能嫁给别人当继室,还不如当初不进宫,直接择婿嫁的更好。
云舒瑶不知道贾元春是什么时候做妃子的,也不知道她是谁的妃子,只记得她会成为妃子,因为鼎鼎有名的大观园就是为了她筹建的。
不知道现在还会不会有她封妃的那一天,但想必她应该是有这样的想法的。
不然她要是想出宫,不是不能求一个恩典。
她在宫里这么久,也不知道她品性变了没有,她来找你,你小心着些。
要是能利用的话,云舒瑶不认为她会眼睁睁的放过。
至于其他的惠妃宜妃等人,珞玉就简单的提了提,因为她们不是生养了四阿哥的人,她们按照礼节过去拜见,收了见面礼就结束了。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太子妃。
太子妃的贤名远扬不是没有理由的,只是短时间见了一面,就让人如沐春风,产生信赖感。
她哪怕没有生育嫡子,在皇宫里的地位也稳如泰山。
云舒瑶点了点头,福晋她们相处起来怎么样?
珞玉:没事,左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她们不乱来,我也不会
一口气说完了想要说的,趁着没有人来提醒该回去了,珞玉不舍的提出去大姐姐那里坐一坐。
她们两个的出生日期就隔了一日,从她们启蒙开始,天天都会见面,日积月累,感情深厚,就是现在偶尔想起来会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
因为珞玉现在还记得在以前大姐姐的身体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时候,梅姨娘是很排斥她们姐妹两个走得太近的,不过她的这想法很快就被祖母和父亲她们给掰正了。
云舒瑶:去吧。
自己日后能够见到珞玉的机会少,她们姐妹两个能见到的机会也不多。
瑛玉在自己院子里坐着,明显也是在等她。
看到她来了,眉眼弯起。
珞玉走过去,牵住她的手,姐姐你在西林觉罗家怎么样?姐夫对你可好?
说到这个瑛玉有些脸红,还好你呢?四阿哥对你怎么样?
姐妹两个对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总的来说瑛玉是更担心珞玉的,因为自己怎么说也是达春正室,达春又是嫡子。
虽然是嫡次子,上有大哥,下有小弟,在中间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被忽视一些,却也是亲生的,该有的都有。
而且她的婆婆是有点不是很满意,她原本更想要娶一个满洲大姓家的女孩进门,似乎还隐隐约约是想要娶她娘家侄女的,但后来也被证实是谣言,而且她那位娘家侄女也已经许配给别人了,再有她婆婆就要去奉天府跟着公公在任上了。
或许日后回京的话,常在一个屋檐下容易发生小矛盾,但她上不需要管家,下也不需要她在婆婆面前撒娇卖痴,有小叔子,未来还会有她的妯娌,而且那个时候她应当已经有子嗣了。
有了子嗣她就能更好的融入到西林觉罗家里面去,相对应的,二妹妹上面是有福晋这座大山的,只能低一头。
她日子好不好过,很大程度上要受福晋的为人处世影响,要是个刁钻的,她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瑛玉:我也打听了一些四阿哥府上的情况,四阿哥对福晋是敬重的,之前据说最宠那位李格格,对方不是什么好脾性的人,你别气上心头冲动行事,说什么做什么,先好好想一想。
珞玉不希望她担心,放心吧,四阿哥和福晋都是重规矩的人,只要我守规矩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反倒是你,妯娌多了,你做的差了就很容易被人拿来比较,你别太软了,你退一步,别人就会前进一步
达春感觉自己要筋疲力尽了。
陪着四阿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是由他作为主要陪客的话,怀疑自己就要丢人现眼了,幸好,他今天只是一个陪客。
他这个样子自然被四阿哥看在眼里,连襟年纪比小舅子要大一岁,却远没有小舅子成熟稳重,课业上还能说天赋,但为人处世上只能说明他平日里的生活很安逸,让他注意不到这方面。
按理来说他这小舅子也是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的,没有吃过什么苦头,却有几分穷人孩子早当家的意味。
他擅长读书,却不是读死书,他们讨论了不少关于民生的话题,让他意外的是小舅子都能接上。
关于市面上鸡蛋多少文钱一个,猪肉多少钱一斤,大米一石多少文这些他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甚至他还自己下过地,这是最让四阿哥意外的。
说起这个,琛玉想起了当初。
他笑了笑:我们满十岁的时候,姨娘给了我们姐弟一个小庄子,给我们看了账本,知道那个庄子一年有多少产出,我当时不知天高地厚,说一年的产出很少,是不是管事不做事,还说要是我去了,以后一定不会这样。
四阿哥和达春都好奇了起来:然后?
琛玉:然后回头我们就被姨娘送去了庄子,去查探为什么产出会这么少,而且还给我们布置了任务,让我们下地去体验一下什么叫做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琛玉叹了一口气:才半天,我手上就长了三个水泡,然后我就去认错了。
达春笑出了声。
四阿哥嘴角也勾起。
琛玉也笑:下地是真的很辛苦,在那里待了十来天,每天都在下地,我手上的水泡都磨破了,晒黑了两圈,收获也不小,跟其他人熟悉了之后,知道了很多种植的事情,种植很依赖天时。
天时不好,辛苦一年一场空的事老人都经历过。
达春整个人都不好了,在地里体验一下就算了,下地小半个月?
岳父他同意吗?
琛玉:只要我功课不落下就行。
达春木了。
所以既要下地,还要读书?
琛玉:下完地之后,我会比平时更喜欢读书,因为相比起来读书轻松太多了,大姐夫,你要不信可以回头试试。
四阿哥则是很欣赏,暗暗点头,觉得改日可以让他儿子试一试。
达春默默摇头,他不傻,他才不要。
四阿哥看出来了,一锤定音:下次我去庄子请你们一块过去。
达春:
我可以拒绝吗?
第77章 真是谢谢你了
拒绝当然是不能拒绝的,达春笑着答应了:一定去。
他的那点不情愿,四阿哥和琛玉都看出来了,不过他们两个默契的当做没看见,继续聊了起来,最后还是下人看着天色,隐晦的来提醒了,四阿哥才提出离开。
他这边一说要回去,珞玉也收到了传话,不由叹了一声:姐姐,下回我们再叙。
瑛玉有些难过的附和:对,下回我们再叙,我们经常通信,你别嫌我写的太多了。
她们都是新嫁娘,不好经常往外跑,娘家没有大事,或者特定节日,也不好回来,但等她们各自在夫家站稳跟脚了,事情就好办多了。
可以去一起参加某些人开办的赏花宴,或者是去佛寺上香,总有机会相见的。
在那之前,通信是个很好的联系手段。
是云舒瑶和瑛玉、黛玉一起送珞玉到二门的,老太太辈分高,想来被拦住了。
珞玉的声音轻飘飘的,带着微不可闻的哭腔:你们回去吧,下回我再来。
云舒瑶都不舍得眨眼,勉强勾起笑:嗯,好。
瑛玉眼眶已经红了,仿佛看到了过段时间后的自己。
黛玉的眼眶也是红红的,二姐姐,多写信回来。日后再见,或许要等父亲回来,或者是祖母过寿才有机会了。
珞玉依依不舍的上了马车,那头,四阿哥也离开了,四阿哥一走,达春脸上的笑容就垮了下来,苦着一张脸看着琛玉,你们是怎么能够谈这些下地的事谈的津津有味的,不觉得太累了吗?
光是听着小舅子的那些经历,达春就对下地一点兴趣都没有,偏偏他们两个还能就此一直谈下去,最后自己还被迫同甘共苦。
达春可不觉得四阿哥会说假话,他说下回,一定就有下回,也就是说,他下回真的可以体验农民的辛苦了。
难道以为就真的那时候吃苦?
为了不在那时候丢脸,他提前就要学一点基本知识了,也就是说他要提前下地。
想到这里,达春的脸色更苦了。
琛玉笑了笑,这是他的大姐夫,琛玉当然也想要他日后能有个好的前程,这样才能封妻荫子,我是真的觉得下地去体验一番,回过头来对读书更有益处。
他后面这句话说了半截,而且你日后也是要进入官场的以四阿哥的品性,日后一个实权王爷的位置少不了,给他留下个好印象,日后前程更加平坦。
这也是一个表现的机会,要是换了别人,或许会哭着求着想要陪四阿哥一块去种地也说不定。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达春说不出话了。
我真是谢谢你了。
另一头,四阿哥珞玉他们坐上了马车,启程回去,四阿哥看着珞玉眼角的红晕,伸出手摸了摸:不舍得?
珞玉低低应了一声:嗯,下回再过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女子出嫁后频繁回娘家确实会有诸多说法,有些嫁的稍微远一些的,出嫁后除了父母去世再也没有回去的都很常见。
四阿哥:这也值得你这么伤心,有机会回去便是。
珞玉听了,登时破涕为笑:谢四爷。珞玉见好就收:爷,林府的饭菜好吃吗?
四阿哥点了点头,哪里的大厨?
珞玉骄傲的抬了抬下巴:一直跟着我们家的,厨艺是这些年练出来的,有些方子,还是我们姐妹和姨娘、厨娘一起研究出来的,我心里觉得她们的手艺不比京城里那些大酒楼的差,各有风味。
四阿哥眉梢就带了点笑意:确实,各有风味。
四阿哥府上,四福晋看着这个时间点,就知道四爷在林府过的还不错,不然他肯定会早些回来。
又等了等,终于听到人报,说四爷他们回来了,赶紧让人准备。
不多一会儿,四爷和林侧福晋进来了。
福晋看去,四爷的面上有轻松神态,看样子确实过得不错,想到自己娘家,乌拉那拉氏心里一沉,同时脸上扬起笑容,爷回来了
本来珞玉的迎亲日子就是在十二月,现在距离过年也没多久了,相应的准备也要忙活起来了。
之前有两个孙女帮衬,老太太只用统揽,其他的两个孙女就能把事情办好,但是现在不能再这样松快了,就算还有黛玉在,她过了年也才八岁,还有的学。
倒是还有其他人在,比如幕僚,还有其他林氏族人家的女儿,但因为两家的相差太大,带着她们指点一二没关系,但要是让她们掌权,把她们的心养大了,之后出嫁的时候落差太大,那好事也要变坏事了。所以之前老太太就没有让她们插手过林家事务,现在她也不会这么做,只能自己劳累一些,再度心心念念着要娶一个好孙媳妇进门,这样子,她这边可以轻松了,孙媳妇也能够执掌中馈。
一般新嫁娘想要执掌中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各有所得,但是这孙媳妇的人选还没定下。
老太太倒是收到了不少请帖,要么是邀请她去赏花,要么是邀请她去看戏,只不过之前因为有着孙女们的大事,她很忙,全部拒绝了,现在是能够喘口气,又要过年了。
这要过年,要走的礼就多了起来,要给交好的人家送年礼,还要收年礼,以及各种官场上的人情往来,这些也很耗费精力。
好在还有住对月的瑛玉在,能在这段时间帮衬下。
达春也算是见识了,他的妻子看着娇弱,但处理起事来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让他大开眼界,直夸的瑛玉脸红。
看到他这反应,琛玉偷偷的跟云舒瑶道:大姐夫的性子是比较纯良的,我还以为他会担心大姐姐回到去和他大嫂争权夺利,让他左右为难,他完全没想到这方面。
这要是个权利心重的人,自己又擅长管家的话,这样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虽然长嫂管家名正言顺,但这么大的摊子,分一些给妯娌管理也很常见。
云舒瑶:纯良不好吗?
琛玉想了想:还是好的。
云舒瑶也被拉壮丁了,她对去干活没有什么想法,梅姨娘会眼红,觉得她有权利在手,但是只要她一日身份没有什么改变,老太太又还在,她就是个义务兼职的,相当于打白工,因为干再多也升不了职。
她想要升职,得要走外力。
现在干活,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又不傻,当然不会乐意了。
不过现在家里忙成这样,她就是想逃也逃不掉,只好暂时放下修炼,撸起袖子干活了,在这种时候,云舒瑶会特别思念林如海。
差事什么时候办完呢?
哪怕康熙再小气,也不会对她的功劳视而不见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