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 > 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
错误举报

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免费阅读(96)

    刘德成露出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表情,说道:嗨,当初我和童教授还有另外一个同学,在高中的时候还是我们学校的三大校草来着。有一次上街的时候遇到了星探,他还想拉我们三个都去娱乐圈呢,不过童教授他们意志坚定有梦想,就我懵懵懂懂被星探忽悠走了。不过也算是歪打正着,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桌上的人都看了看童一淮和刘德成的脸,不由微微点头,觉得童一淮确实是能够让星探心动的长相,就是不知道另外一个人的长相怎么样。
    李志伟听到这个故事不免也觉得有点稀奇,好奇地问道:那你们另外一个朋友现在在做什么?
    陈颂听到他这样问,忍不住也笑了笑说道:李教授,另外一个朋友你应该也知道的。还记得我们在周天项目组的时候给我和师兄送蔬菜,后来成为了研究所的蔬菜供应商的那位吗?
    这个事情在周天项目组还是个美谈来着,李志伟当然记得了,他愕然说道:是那位田博士啊。我记得他是搞作物育种的,做得很不错的样子。这样说来,你们当初的三个朋友,如今都有不错的成就啊。
    李志伟只见过田爱国一次,不过还记得田爱国的长相,毕竟长得这个世界上虽然长得好看的人不少,但长得像是田爱国那么好看的人还是少见的。
    而当长得这么好看的话,还不是出现在娱乐圈这样美人云集的地方,而是学术圈,甚至还是搞作物育种这种天天和土地打交道的,就更少见更让人印象深刻了。
    其实不只是田爱国,李志伟对陈颂和童一淮的长相印象也很深刻,第一次见就记住他们了。
    陈颂听到李志伟的话,由衷地说道:确实,师兄和刘哥您都知道,田学长也是一个十分耐得住寂寞的人,作物育种这个研究领域虽然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做这行的人却默默无闻。当我们吃到美味的饭菜蔬果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和探究,它们是怎么来的。
    这句话说得李志伟深有感触,叹息一声说道:我们搞科研的大多数一生都是默默无闻,就算是得了诺奖菲奖的,又有几个人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呢?除非是牛顿、爱因斯坦、高斯之列那个级别的名字被永远写在教科书里的人物。然而做科研的那么多,能拿诺奖的已经是凤毛麟角,能名垂青史的更是少之又少。
    听到李志伟这样说,已经得过菲奖,大小算是个学术圈名人的陈颂也感慨道:圈外人总觉得科研很神秘,我妹妹也曾经问过我,说我每天是不是都在做很酷很高大上的事情。其实啊,他们不知道,我们大多数时候,在做的都是很枯燥无聊的事情。
    李志伟心有戚戚地点点头,说起这一点,大概不管什么领域的科研人员,都会有同样的感触。
    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工作都是在一次次地重复试验和分析数据,而即便是纯粹数学家,他们也会有无聊的重复的计算。
    而当他们走进死胡同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出路的时候,那可能就是他们最暴躁最无力的时候。
    薛城之前一直在静静地听着他们说话,此时道:而我们拍这个片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到科研人员真实的生活,也能够了解到在国家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中,我们科研人员的付出和贡献。
    徐从东闻言笑呵呵地说道:所以啊,我们才会大力支持你们的拍摄,你们可要好好拍,拍个好片子出来。到时候上映了,我组织整个研究所的人一起去看,要是拍得不好,我们可是要找你们麻烦的。
    徐从东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薛城却很认真地说道:徐教授您放心,我们知道这是个很严肃的片子,肯定会好好拍,拍出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风采来。
    他知道,别看徐从东现在是在开玩笑,但要是片子真的没拍好,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形象,玩笑也有可能会变成现实。
    李志伟见气氛变得有点紧张,连忙转移话题道:对了,我听说童教授和陈博士最近在做理论研究的课题?
    童一淮配合地点点头,说道:是啊,我和师弟本来就是学高能物理的,做理论研究也是正常。
    陈颂也说道:其实我的课题早就确定下来了,之前老师也在催,毕竟我博士还没毕业呢。
    李志伟哈哈一笑,说道:你们研究高能物理的,实验确实也不那么好做,不过等我们国家自己的大型加速器搞出来,应该就方便多了。
    徐从东也摇摇头,说道:是啊,现在要用到大型加速器还得跟别人申请,明明我们也出了钱,还得看别人的脸色,这憋屈的。
    李志伟道:老徐就这脾气,你们别介意。不过啊,咱们自己的大型加速器项目已经定下来,等建好之后,就是别人看咱们脸色了。我听说唐院士现在就在忙这个项目?
    陈颂点点头,说道:是的,老师去年就带队去欧洲考察了。毕竟我们没有建造大型加速器的经验,还是要跟人家取取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李志伟赞同地道:是这样的,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以前那些外国人什么东西都防着我们,咱们搞什么都得自己摸索着来,走了不少弯路,交了不少学费就算是搞出来。现在能有学习的机会,能少走不少弯路。
    徐从东不以为然地说道:现在人家也防着咱们呢,也就是个别领域不得不对咱们开放,另外一些咱们没有的领域,人家的核心技术也是紧紧地攥在自己手里。不过老李你说得也对,总比以前好上一些了。
    李志伟觉得话题不能这么聊下去,转而道:不过看来唐院士对陈博士很放心啊,这是直接放养了。
    陈颂也配合,露出了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说道:我好像就一直被放养,智院长那边也不怎么管我,老师这边还把师弟师妹丢给我和师兄带了。
    徐从东闻言也哈哈一笑,说道:这说明你们值得信任嘛。再说智院长那边我也知道,他跟我一样行政工作就有一堆,还要带学生,偶尔还得出差参加这个会议那个会议的,有个能放养的学生还能不高兴吗?
    陈颂笑吟吟地说道:那我还是很感谢老师的信任的。对了,我那个师妹还是刘哥的粉丝呢,刘哥等会给我师妹签个名啊。
    刘德成自然一口答应下来,转移也慢慢转到了正在拍摄的片子上,薛城和几个演员也终于有了可以接的上话的话题。
    这部片子的表现形式比较特别,男主角并不是很突出的角色,他更像是一个见证者,见证着一个个为国家科技带来腾飞的项目的成功,见证着一个个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同时,男主角也可以说是所有普通的一线科研工作者的缩影,他或许没有很高的成就很好的待遇,但是他一直默默地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坚持、奉献、拥有探究欲和好奇心,他是科研工作者精神的具现。
    这个角色或许不够突出,不够主角,但是想要演好这个角色并不容易,同时作为这个角色的演员自身还必须没有什么黑点,所以薛城选择了一个名声很好,一心演戏的低调影帝作为主角。
    不只是主角,这部戏的整体阵容非常强大,虽然片酬不是很高,但这是国家发起的项目,娱乐圈所有人哪怕只能来跑个龙套也愿意来试一试,不要片酬都行。
    不过为了尽量真实地表现科研人员们的生活,所以除了已经去世的科学家和虚构的人物之外,剧中出现的科研人员,剧组都尽量邀请本人友情客串。
    吃完饭,刘德成给签了个名,还写上了一句祝福语。
    进入娱乐圈之后,刘德成专门找老师学习硬笔书法,字还是很拿得出手的。
    陈颂交给伍凡收起来,准备回去之后再带给张雅蓉。
    之后陈颂他们去休息,而刘德成还有夜场戏要拍,拍完才和助理小卢一起回到剧组包下来的酒店。
    目前在酒店里剧组的都是剧组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回房间的路上,刘德成还遇到了于巍。
    看到刘德成,于巍露出了一个假笑,刘哥回来了啊,今天真的对不起啊,害你NG了那么多次,我不是故意的,你不会生气吧?
    看着这个假笑男孩,刘德成表情有些无语,很想说你不想笑就别笑了,笑得很丑。
    然而刘德成拍完戏确实已经很累了,他不像于巍戏份比较少,而虽然他的演技比起于巍来说已经很好了,但对薛城眼里还需要打磨,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即便只是一点小瑕疵也要重来,所以他现在是真的快累瘫了。
    快累瘫的刘德成并不想和于巍纠缠,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说道:我没生气,不过薛导可能比较生气。
    说完,他也不等于巍再说什么,就和他擦肩而过,继续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假笑男孩于巍先是愣了一下,没想到刘德成这么不给面子说走就走,随即反应过来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助理,他他他他什么意思?他是不是看不起我?
    助理:
    他很想说人什么意思你不知道吗?自己什么演技心里没点数吗?
    然而,想到于巍的脾气,他还是不得不为了五斗米折腰,陪着笑说道:哥,刘哥可能就是拍戏太累了不想说话吧。时间很晚了,不如咱们也回去休息吧,你明天还有戏份呢。
    于巍运气,眼睛鼓得像是一只青蛙,然而运了半天气,想到薛导在的怒吼,还是泄了气,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准备休息。
    只是,躺在床上,他越想越生气,忍不住拿出手机跟自己在圈子里的好朋友吐槽,在?啊啊啊啊,气死我了!
    贾不假:在啊。这么晚的了你怎么还没睡?不是在进组拍戏吗?
    于小巍:生气,睡不着!
    贾不假:怎么了?说来听听。
    于小巍:还不是那个刘封!我承认他的演技是比我好一点点,但也就是一点点好吧,凭什么他能做重要配角,我就是个路人甲!而且明明我们都有很多NG,薛导只吼我不吼他!晚上回到遇到刘封,我跟他道歉,他还跟我阴阳怪气!啧,果然有背景就是了不起呗,导演都不敢骂!
    贾不假:别生气,反正你拍完自己的戏份就能走了。不过,你说刘封有背景?没听说啊,他不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吗?
    于小巍:不是那种背景。今天剧组来了两个客串的科学家,研究所的所长在食堂搞了个聚餐,薛导把刘封也带到主桌了,我发现刘封和那两个研究员好像以前就认识,关系不错的样子。
    贾不假:不是吧,他还有这种关系。那他能拿到现在这个角色,该不会是走后门了吧?
    于小巍:谁知道呢?
    贾不假:刘封平时在圈子里一本正经的样子,没想到啊。你还有没有别的一手消息啊?
    于小巍:没啊,我又凑不上去说不上话。
    贾不假:好吧。不过既然这样,你在剧组里还是小心点,别再和刘封起冲突了。时间也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于小巍:你怎么跟我助理一样,好烦啊!睡了睡了!
    网络另外一头,贾恭拿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露出了一个冷笑,晦暗不明的眼神似乎是在算计着什么。
    这一切剧组众人是一无所知的,陈颂和童一淮也开始拍摄了,他们倒不必特意换衣服,只稍微化妆,穿平时在实验室里穿的衣服就可以直接上了。
    虽然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摄像头,但拍电影感觉还是不太一样的,一开始他们都有点不适应,但后来发现基本上只要表现得和平时在实验室里一样就行,顿时也就没什么感觉了。
    现在要拍摄的一幕是陈颂的进行周天项目组的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数学研究。
    陈颂走到桌子旁边,看了眼剧组准备的道具手稿,顿时有点无语,这些乱七八糟的公式,你们从哪抄来的?
    薛城看了眼道具师,道具师有点无措,额度娘知道。不能用吗?
    陈颂沉默了一下,如果你们只是要拍个样子倒也不是不能用,但我建议这东西就不要给特写镜头了。
    作为一个数学家,陈颂都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些公式,因为这几本上就是各种不能说不太相干,只能说毫无关系的公式,乱七八糟地组合在一起,看得他眼睛疼。
    不过他也知道,剧组的道具师又不是数学家,不懂这些也挺正常,不过是不是至少去把他之前的论文找出来抄上去会比较好呢?
    薛城沉吟了一下,他本来就是个精益求精的导演,尤其这部戏对他来说也算是个政#治任务,他自然更愿意扣扣细节,于是便问道:陈博士,那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陈颂想了想,说道:我之前的手稿倒是还在,不过现在也不太好找,如果你不介意内容不太能对得上当时的研究的话,可以用我这几天的手稿。
    薛城闻言双眼一辆,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可以您现在的手稿吗?
    陈颂浅浅一笑,说道:数学研究倒是没有什么保密的必要,而且不出意外的话,片子播出之前我论文已经也已经投出去。你们拍摄的片子,在播出之前,应该不会外泄的吧?
    薛城连连点头,不会不会,肯定不会。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特效要求,后期都是我们自己来的。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都签了保密协议,绝对不会把剧组拍摄的内容泄露出去,您尽管放心。
    陈颂点点头,对着伍凡招招手,等人过来便跟他说了自己的手稿放的位置,让他去帮忙取一下。
    虽然才来研究所没多久,但陈颂的研究手稿却已经有一大叠了。
    陈颂接过来看了看,确定没有问题才把手稿递给薛城,薛导演,你看一下能不能用。
    电影毕竟和现实不一样,手稿的内容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至于别的方面陈颂就不懂了,还要看薛城这样的专业人士的意见。
    薛城翻阅了一下,上面的一堆字母有些他都不认识,组合在一起就更是看得头晕了,不过字漂不漂亮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稍稍翻了几页,薛城就惊喜地点点头,说道:能用能用,看起来就比我们道具组准备的专业多了。
    具体表现为,这玩意看了比道具组写出来的那堆鬼画符更让人头晕。
    他跟陈颂道了谢,才把手稿递给旁边的道具师,叮嘱道:你去重新布置一下桌子,注意一点不要损坏了手稿,也不要弄乱了顺序。
    道具师郑重地接过,表情也有点紧张,这可是真正的夏国唯一一位菲奖得主的手稿,最重要的是,人家只是借用一下,拍完电影手稿应该是还有用的。
    道具师去重新布置桌子,薛城对陈颂说道:陈博士,这里我们主要是要拍摄一个您平时研究数学的尽头,您等会儿您像是平常一样工作就行了,我们的镜头机位会配合您。
    如果是正常的拍戏,那自然是只有演员配合机位的,但像是陈颂他们这样来客串的科学家,显然没有必要也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学习这些东西,只能让摄影师配合他们了。
    陈颂点点头,可以说这几天在薛城婴儿式的照顾下,陈颂和童一淮没有学会任何拍电影的技巧。
    陈颂走到桌案后面坐下,看了看桌上的手稿,稍微整理了一下,想了想,拿起了一份空白的稿纸,干脆就这之前推演到的部分,继续往下推演计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