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月光套路之后(79)
演出的戏子,容貌与她神似,虽说演的是前朝的戏曲,但醉翁之意,大概不在酒中。
是,匈奴那边事出紧急,我来不及处理楚王一党这边的事情了。
陈子惠抚过红绸,忽然捏得紧了些,揉搓出几处褶皱来。
从前他家,就狠狠地栽到了周恒的手中,信了他的话,江山送了人,连命也难保。
皇室的人,信不得。
周恒娶妻时,也是拜过天地的,许诺过不离不弃的,可最后,在权力的面前,仍是杀了自己的发妻。
楚王是周恒的养子,周翰是楚王的养子,都是看着父辈的人所作所为长大的。
何况,他们与楚王一党是针锋相对,若落在他们的手里,会遭受什么,他不知道,也不敢让韩昭昭去尝试,哪怕这只是万分之一的可能。
这印信,你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发这个暗号,收到了,他们都会听令于你。
韩昭昭抓住了他的手,手仍是有些微的颤抖,那段从她衣服上取下来,蒙过她眼睛的红绸,被他牢牢地系在腕上。
好,我知道,那你怎么办?你可是在边境啊。
我那边,自有办法,那些士兵,也是我一手带起来的,这些势力,在我的手中,都已养了五六年,总该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韩昭昭定睛望着他,未料到他居然对着她,将自己的底细托盘而出。
不仅如此,还同她讲起了京城的现状,以及京与城、隔壁郡县联络的势力。
你的父亲,暂时在京城里还安好,若是遇到了事情,我也会派人保护他的。他是你的父亲,也也是一手提携我到这个位置上的人。
他又喘了口气,那一刻,无数的回忆涌入脑海,他咬了咬牙,终于把这句话说完。
这几日,我应当会忙于处理军务,可能会晚些时候才从衙门里回来,太晚了,你不必等我。那场仗,也不会打太久,一个月后,应该便会回来了。
韩昭昭点头。
说完这话,他便又要启程去衙门,一边是军务,一边是开凿运河的时候。
起身的时候,忽地,韩昭昭抓住了他的袖子:夫君,我想对于匈奴人,还是要多采取怀柔的方式,若是想杀,杀不完的。
前朝的开国皇帝连着屠了匈奴的好几个部落,终于将匈奴占领的土地夺到了手中,但积怨甚重,最终,在他驾崩后几十年,边境的军备跟不上的时候,多次动乱,那土地又回了匈奴的境内。
望着她的眸子,他答道:我知,夫人放心,我这一次,定听从夫人的话。
韩昭昭一愣,他的话中,又从哪里来的这一次。
她还在愣着的功夫,那身影已经是远去了,唯余她坐在椅子上,抚摸着手中的印信。
她与他,从相识到成为夫妻,也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又加上他与自己父亲说不明的怨恨,他怎的就会这般信任他,这般想保护她,把后方统兵的印信交给她。
是不是疯了!
她仔细看过印信上的标记,确认了,这个便是真的。
也就是坐了片刻,窗口处晃过一个人影,给她比划了一个手势,是替她和父亲之间传信的人。
她没有想到这么快,父亲又给她来了一封。
避开侍从,她推开门,那人正在认认真真地打扫院子,在她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时候,微微抬起头来,往她的手中塞了一张纸,接着,又去低头扫院子,仿佛一切并没有发生过一般。
在白日里,她也只敢这样。
在院子里兜了一圈,韩昭昭又回了屋里,趁着屋里没人的时候,她拆开了这封信。
读出了父亲的暗号。
父亲说他在京城里,暂时看来,一切还好,陈子惠的身世与前朝有关,他已经知晓,要她不要担心,陈子惠不会因为此事而伤害她的。
信里再细说的细节,与刚才陈子惠所言,基本也是符合的。
一时间,她有些不明白,她家到底与陈子惠有何怨恨,是父亲不知道为何陈子惠会恨他,还是父亲故意隐瞒了他与陈子惠之间发生的事情。
她的指尖颤动了一下,信纸掉落到了地上,她飞速地捡起,趁着无人的时候,寻了个不易瞧见的角落,点了根蜡,将信纸烧毁,化为一片灰烬。
风吹过她的碎发,望向潮湿的土地,她的心里更添惆怅。
此时陈子惠已经出了门,亲信紧随其后,一处的角落,一亲信终于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到了陈子惠的身旁。
问了他一句:您为何要把印信都交给夫人?
跟着陈子惠这么多年,他深知这印信背后的重量,是陈子惠多年的积攒,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怕她留在中山郡遇到危险,楚王一党的人对她虎视眈眈。
可是,她是韩大人的女儿啊。
这个亲信跟随他多年,是他最亲近的人之一,对于他与韩德元之间的恩恩怨怨,大致还是了解的。
但是现在,她是我的夫人。
手又一次抓住了那抹红绸。
陈子惠没有同自己的亲信说,他将自己与京城的联络方式,也告诉了韩昭昭,已经是给她亮出了自己的最后一张底牌,那都是他多年以来的苦心经营所得。
她要想毁灭他,轻而易举。
他一向做事谨慎,今日却是如此,有时候,他都在想,或许自己是疯了,这般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完全全地交付到一个人的手上。
却忽然,又记起来前世的点点滴滴来,是她值得,上辈子,他辜负她太多,这辈子,就算是让他死在她的手里,他也心甘情愿。
走过小巷,又到了人来人往的闹市。
陈子惠忽然转头,对跟在后面的亲信说了一句:你留在中山郡,记得要听她的话,保护好她,她是我的夫人,她的命令,便如我的命令,不可轻易违拗。
这几日,陈子惠都是很晚才归家,一大早便离了家去,处理公务。
五日后的一大早,韩昭昭送他出卢奴县县城的城北,看他披上铠甲,骑上骏马,出征边塞。
临行的时候,他说,他一个月后,定会平安归来。
对于这一点,韩昭昭没有多少质疑,她知道,陈子惠似乎是天生的帅才,在战场上,统兵作战,游刃有余。
只是如今,中山郡里就余下了她,他几日不归,她的心里还有空落落的感觉。
陈子惠在边境打仗,中山郡的这段运河,还要继续修筑,本来,按照陈子惠原来的安排,运河的事情都是交给了几个他信得过的亲信,她是不必要非往那边跑的。
可是,韩昭昭放心不下,仍是去了。
那边的情况,陈子惠与她提过多次,她也是了解了个大概的,心里有过预想,可一见了现实的场景,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第127章 暗线
◎他给了她一条暗线◎
河水当中的冰基本已经融化, 已经开始开凿运河。
远望,河水浩浩汤汤,一片蓝色, 映着云的倒影,人在河畔, 列成一队,倒还是一副整齐的模样。
近看, 一片狼藉,遍地泥泞, 行在其上的人衣衫单薄, 饥肠辘辘。
他们伸出骨瘦如柴的胳膊,一双眼睛如同雕刻上去的一般,愣愣的,唯有见到这些穿着鲜亮的衣服的人过来时, 才有了一抹亮色,目光全都聚焦到了这边。
这是在干活的间隙休息,已是饿得饥肠辘辘,但奈何有工期的限制,不一会儿,还是得动工。
那几双望向她的眼睛, 如炬火,燃烧着,充满着渴求。
见她要往前走, 身边的侍从慌了, 赶忙拉住她, 劝道:夫人, 莫要往那边走了, 当心他们伤到您。
饿极了的人,又满腹怨气,被刺激的话,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我过去,你们跟在我身后,跟得紧一点儿。
侍从们面面相觑了片刻,还是跟上了,他们都是陈子惠嘱咐留在这里的,临行前,陈子惠同他们讲过,夫人的话如同他的话,不得轻易违拗。
几个人紧紧地护在韩昭昭身畔,过去的时候,几个饥肠辘辘的人显出恐慌来,可饥饿感逼迫着他们靠近,克服恐惧。
这位夫人
一个人大着胆子抓住她的衣袍,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对着她叩头,陈述近日以来的饥荒。
他的鬓角生了星星点点的白发,脸上手上都沾了泥泞,手里还攥着一小块硬得快如同石块样的窝头一类的吃食。
侍从要拽他走,被韩昭昭拦下,她低头,看向老人混浊的眼珠和颤抖的手。
别怕,您同我说,从开始少吃食到今日,有几天了?
十天了。
说罢,老泪纵横。
韩昭昭算了算,十几日前,正是陈子惠带兵去北边打仗的日子。
其中的缘由,她大概也是知晓了。
北边未有动乱时,粮草还是充足的,而一旦有了战争,去打仗的兵要吃粮,马要吃草,这一来便消耗了不少粮草下去,而于此同时,兵一走,少了押送粮食的人,楚王和匈奴的人去趁火打劫也是常有的事情。
粮草本就少,这么一来,更是雪上加霜。
老人还在说着,说到痛处不禁流涕:夫人啊,您知不知道,原先告诉我们要我们来这里做河工的时候,可是同我们保证了的,一天给多少钱银子,给什么饭,我还等着拿了钱,给家里用,可到了这里,是连口饭都吃不上啊。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望着他们,喧哗起来,有了他作为榜样,一群人甚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嚎不止。
人越聚越多。
韩昭昭的手捏紧袖子,在思忖。
人要活着,最重要的便是吃,连基本的食物都供应不上,还要定工期,要他们做活。
现在,他们是跪着祈求的,可是,若哪一日,有人煽动起来,便是拿着刀剑直指到他们的面前,如同弹簧,被按压狠了,总有反弹的一日。
况且,因了陈子惠对于她家的威胁,她想除去陈子惠,接手过他的属下来,光有他的夫人这个名头,远远不够。
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手中拿着陈子惠的印信,让他们相信,她有能力拥有这枚印信。
只是这事情,实在难办。
她咬了咬牙,搀扶起为首的那个老人。
您先起。你们这段河道的监工是谁?在哪里?
老人说了一个名字,指了一个地方,她正要带着这些人往那边去的时候,忽然一声呵传来。
你们是什么人,他妈的在这里闹腾!
那人手持着鞭子,在空气中甩了几下,围着的人见此情形,向远处跑去,但仍在看着。
唯有韩昭昭以及她带着的几个人,直视他。
监工上上下下地将韩昭昭打量了一遍,又甩了一下手中的鞭子,抽到空气中,发出骇人的声响。
哪家的小娘子,掺和这件事,快回去!
也是见了这姑娘一身打扮,不似平常百姓,还跟着几个仆从,要不在这里闹事,他早一鞭子抽过去了。
你是这段河道的监工?
没想到小姑娘还这么气势汹汹,那人气道:没见到老子穿的这身衣服吗?
他的气势更盛,趾高气昂的模样。
既是这里的监工,我问你,河工的饭食是怎么供应的,每天都是几顿,吃的都是什么?
你谁啊你,他妈的敢在这里管老子的闲事!
韩昭昭立在这里,掏出一个印信,在他面前晃了晃,哪怕他伸长了脖子,也看不真切,他这模样,如同被戏耍了一般。
你居然在这里糊弄老子。
伸手便要去夺,瞟了一眼韩昭昭,还是淡定自若的模样,有了片刻的迟疑,转念一想,他在此地积蓄多年的势力,亲戚是官员,与楚王一党有些关系,为啥要怕个小姑娘,哪怕她身边带着些人。
想罢,挥舞起鞭子来,冲着韩昭昭过去。
她没有丝毫躲闪的意思,站在那里,淡定地看着,鞭子还未到她的脸颊前,便被她身后的侍从抢先一步,抓在手中。
任是他再怎么使劲,也无法从侍从的手里夺过鞭子来,脸红脖子粗,一身汗。
而韩昭昭便在一边站着,看着他与自己的侍从僵持,无论使了多大劲,鞭子都被侍从抓在手里,一动不动。
嘴角甚至勾起笑容来。
他的后面只跟了几个人,他平素是什么表现,这一群河工对他是什么态度,他自己的心里是再清楚不过的。
若是硬碰硬,怕是占不到什么好处。
这会儿,态度便好了不少。
姑娘找我有什么事情?
韩昭昭睨了他一眼,道:给河工供应的饭,按照之前陈大人还在这里时的惯例,去给供应上。
听到这话,监工一愣道:这位姑娘啊,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了,分不出来了啊,净往边境打仗的地方运了。
没有?那我看作为河道监工的你,也没面有菜色。
那监工已经是有些发福的身材,腆着一个肚子。
看来你家的粮食还是挺充足的,既然做了父母官,就该视百姓如同自己的子女,不如从你家的府库里拿出来些粮食来分给他们。
韩昭昭笑着,说得倒是轻松,周围却是一片喧哗声,这人,要是饿了,为了寻到吃的,为了活下去,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就是单单把他家的府邸砸了,都算是好事。
四周都是敌视他的人,这一回,他也是慌了。
姑娘,就是下人家里那些粮食,都拿出来,也只是一杯水,救不了这一大片火。
卢奴县有粮仓,把那里的粮仓打开,拿出一部分来,至于你这里的,一会儿我调兵过去,清点出你该拿多少,你就拿出来多少。
韩昭昭靠他近了些:粮食从你的手中过,我不信,你一点儿都没有拿。
她的声音是压低了的,旁边的人被方才的打斗一恐吓,是根本不敢往他们身边凑的,因此这话,只他们几个人能听见。
她拿出来印信,在监工面前晃了晃,这回离得近,他是真的看清楚了,这印信上面盘踞着一只老虎。
是兵符,这姑娘的手中居然拿着兵符!
想到这里,这监工的身子抖了抖。
韩昭昭离了他远一点,把印信端在手中,刻意提高了声音,让侍从们传她的令,打开中山郡的府库,派驻守的一部分士兵过来分派粮食。
她手中的印信是陈子惠给她的,陈子惠是皇帝派过来到中山郡的人,这里的军队,都应当听从他的号令,何况,军队里还有他的亲信。
韩昭昭处理了这里的事情,恐吓住了这个监工,又去找他上一级的官员,陈述河工的饭食的事情。
这些人,大部分是楚王一党的,很是难对付,好好说话,定是不听的,只能派士兵去暴力压制。
迅速同他们说完了这些事情,那边的兵还没有调过来,她便留了几个人站在河道旁边,看守着,若是带兵过来了,跟随着他们去处理,自己先行回府一趟。
来是坐马车来的,去的时候,亦是坐上了马车,不过这回加快了速度,马车疾驰,扬起一大片尘土来。
颠得她五脏六腑都要出来,这才到了地方。
回到府中,着人拿了笔墨,飞快地写了几封信,叫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并州。
中山郡属于冀州的治所,并州紧临冀州,与冀州之间有一道太行山相隔,然而并州在太行山之上,地势之利使得它能够俯视冀州大地,形成极好的优势。
中山郡的布防,陈子惠临行之前,是告诉过她的,他在并州那里留了一手。
并州刺史为顾钧,与陈子惠关系近,并州有钱、有粮、有兵,又有地势的优势,这一次又没有受到战乱的波及。
恋耽美
是,匈奴那边事出紧急,我来不及处理楚王一党这边的事情了。
陈子惠抚过红绸,忽然捏得紧了些,揉搓出几处褶皱来。
从前他家,就狠狠地栽到了周恒的手中,信了他的话,江山送了人,连命也难保。
皇室的人,信不得。
周恒娶妻时,也是拜过天地的,许诺过不离不弃的,可最后,在权力的面前,仍是杀了自己的发妻。
楚王是周恒的养子,周翰是楚王的养子,都是看着父辈的人所作所为长大的。
何况,他们与楚王一党是针锋相对,若落在他们的手里,会遭受什么,他不知道,也不敢让韩昭昭去尝试,哪怕这只是万分之一的可能。
这印信,你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发这个暗号,收到了,他们都会听令于你。
韩昭昭抓住了他的手,手仍是有些微的颤抖,那段从她衣服上取下来,蒙过她眼睛的红绸,被他牢牢地系在腕上。
好,我知道,那你怎么办?你可是在边境啊。
我那边,自有办法,那些士兵,也是我一手带起来的,这些势力,在我的手中,都已养了五六年,总该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韩昭昭定睛望着他,未料到他居然对着她,将自己的底细托盘而出。
不仅如此,还同她讲起了京城的现状,以及京与城、隔壁郡县联络的势力。
你的父亲,暂时在京城里还安好,若是遇到了事情,我也会派人保护他的。他是你的父亲,也也是一手提携我到这个位置上的人。
他又喘了口气,那一刻,无数的回忆涌入脑海,他咬了咬牙,终于把这句话说完。
这几日,我应当会忙于处理军务,可能会晚些时候才从衙门里回来,太晚了,你不必等我。那场仗,也不会打太久,一个月后,应该便会回来了。
韩昭昭点头。
说完这话,他便又要启程去衙门,一边是军务,一边是开凿运河的时候。
起身的时候,忽地,韩昭昭抓住了他的袖子:夫君,我想对于匈奴人,还是要多采取怀柔的方式,若是想杀,杀不完的。
前朝的开国皇帝连着屠了匈奴的好几个部落,终于将匈奴占领的土地夺到了手中,但积怨甚重,最终,在他驾崩后几十年,边境的军备跟不上的时候,多次动乱,那土地又回了匈奴的境内。
望着她的眸子,他答道:我知,夫人放心,我这一次,定听从夫人的话。
韩昭昭一愣,他的话中,又从哪里来的这一次。
她还在愣着的功夫,那身影已经是远去了,唯余她坐在椅子上,抚摸着手中的印信。
她与他,从相识到成为夫妻,也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又加上他与自己父亲说不明的怨恨,他怎的就会这般信任他,这般想保护她,把后方统兵的印信交给她。
是不是疯了!
她仔细看过印信上的标记,确认了,这个便是真的。
也就是坐了片刻,窗口处晃过一个人影,给她比划了一个手势,是替她和父亲之间传信的人。
她没有想到这么快,父亲又给她来了一封。
避开侍从,她推开门,那人正在认认真真地打扫院子,在她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时候,微微抬起头来,往她的手中塞了一张纸,接着,又去低头扫院子,仿佛一切并没有发生过一般。
在白日里,她也只敢这样。
在院子里兜了一圈,韩昭昭又回了屋里,趁着屋里没人的时候,她拆开了这封信。
读出了父亲的暗号。
父亲说他在京城里,暂时看来,一切还好,陈子惠的身世与前朝有关,他已经知晓,要她不要担心,陈子惠不会因为此事而伤害她的。
信里再细说的细节,与刚才陈子惠所言,基本也是符合的。
一时间,她有些不明白,她家到底与陈子惠有何怨恨,是父亲不知道为何陈子惠会恨他,还是父亲故意隐瞒了他与陈子惠之间发生的事情。
她的指尖颤动了一下,信纸掉落到了地上,她飞速地捡起,趁着无人的时候,寻了个不易瞧见的角落,点了根蜡,将信纸烧毁,化为一片灰烬。
风吹过她的碎发,望向潮湿的土地,她的心里更添惆怅。
此时陈子惠已经出了门,亲信紧随其后,一处的角落,一亲信终于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到了陈子惠的身旁。
问了他一句:您为何要把印信都交给夫人?
跟着陈子惠这么多年,他深知这印信背后的重量,是陈子惠多年的积攒,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怕她留在中山郡遇到危险,楚王一党的人对她虎视眈眈。
可是,她是韩大人的女儿啊。
这个亲信跟随他多年,是他最亲近的人之一,对于他与韩德元之间的恩恩怨怨,大致还是了解的。
但是现在,她是我的夫人。
手又一次抓住了那抹红绸。
陈子惠没有同自己的亲信说,他将自己与京城的联络方式,也告诉了韩昭昭,已经是给她亮出了自己的最后一张底牌,那都是他多年以来的苦心经营所得。
她要想毁灭他,轻而易举。
他一向做事谨慎,今日却是如此,有时候,他都在想,或许自己是疯了,这般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完全全地交付到一个人的手上。
却忽然,又记起来前世的点点滴滴来,是她值得,上辈子,他辜负她太多,这辈子,就算是让他死在她的手里,他也心甘情愿。
走过小巷,又到了人来人往的闹市。
陈子惠忽然转头,对跟在后面的亲信说了一句:你留在中山郡,记得要听她的话,保护好她,她是我的夫人,她的命令,便如我的命令,不可轻易违拗。
这几日,陈子惠都是很晚才归家,一大早便离了家去,处理公务。
五日后的一大早,韩昭昭送他出卢奴县县城的城北,看他披上铠甲,骑上骏马,出征边塞。
临行的时候,他说,他一个月后,定会平安归来。
对于这一点,韩昭昭没有多少质疑,她知道,陈子惠似乎是天生的帅才,在战场上,统兵作战,游刃有余。
只是如今,中山郡里就余下了她,他几日不归,她的心里还有空落落的感觉。
陈子惠在边境打仗,中山郡的这段运河,还要继续修筑,本来,按照陈子惠原来的安排,运河的事情都是交给了几个他信得过的亲信,她是不必要非往那边跑的。
可是,韩昭昭放心不下,仍是去了。
那边的情况,陈子惠与她提过多次,她也是了解了个大概的,心里有过预想,可一见了现实的场景,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第127章 暗线
◎他给了她一条暗线◎
河水当中的冰基本已经融化, 已经开始开凿运河。
远望,河水浩浩汤汤,一片蓝色, 映着云的倒影,人在河畔, 列成一队,倒还是一副整齐的模样。
近看, 一片狼藉,遍地泥泞, 行在其上的人衣衫单薄, 饥肠辘辘。
他们伸出骨瘦如柴的胳膊,一双眼睛如同雕刻上去的一般,愣愣的,唯有见到这些穿着鲜亮的衣服的人过来时, 才有了一抹亮色,目光全都聚焦到了这边。
这是在干活的间隙休息,已是饿得饥肠辘辘,但奈何有工期的限制,不一会儿,还是得动工。
那几双望向她的眼睛, 如炬火,燃烧着,充满着渴求。
见她要往前走, 身边的侍从慌了, 赶忙拉住她, 劝道:夫人, 莫要往那边走了, 当心他们伤到您。
饿极了的人,又满腹怨气,被刺激的话,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我过去,你们跟在我身后,跟得紧一点儿。
侍从们面面相觑了片刻,还是跟上了,他们都是陈子惠嘱咐留在这里的,临行前,陈子惠同他们讲过,夫人的话如同他的话,不得轻易违拗。
几个人紧紧地护在韩昭昭身畔,过去的时候,几个饥肠辘辘的人显出恐慌来,可饥饿感逼迫着他们靠近,克服恐惧。
这位夫人
一个人大着胆子抓住她的衣袍,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对着她叩头,陈述近日以来的饥荒。
他的鬓角生了星星点点的白发,脸上手上都沾了泥泞,手里还攥着一小块硬得快如同石块样的窝头一类的吃食。
侍从要拽他走,被韩昭昭拦下,她低头,看向老人混浊的眼珠和颤抖的手。
别怕,您同我说,从开始少吃食到今日,有几天了?
十天了。
说罢,老泪纵横。
韩昭昭算了算,十几日前,正是陈子惠带兵去北边打仗的日子。
其中的缘由,她大概也是知晓了。
北边未有动乱时,粮草还是充足的,而一旦有了战争,去打仗的兵要吃粮,马要吃草,这一来便消耗了不少粮草下去,而于此同时,兵一走,少了押送粮食的人,楚王和匈奴的人去趁火打劫也是常有的事情。
粮草本就少,这么一来,更是雪上加霜。
老人还在说着,说到痛处不禁流涕:夫人啊,您知不知道,原先告诉我们要我们来这里做河工的时候,可是同我们保证了的,一天给多少钱银子,给什么饭,我还等着拿了钱,给家里用,可到了这里,是连口饭都吃不上啊。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望着他们,喧哗起来,有了他作为榜样,一群人甚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嚎不止。
人越聚越多。
韩昭昭的手捏紧袖子,在思忖。
人要活着,最重要的便是吃,连基本的食物都供应不上,还要定工期,要他们做活。
现在,他们是跪着祈求的,可是,若哪一日,有人煽动起来,便是拿着刀剑直指到他们的面前,如同弹簧,被按压狠了,总有反弹的一日。
况且,因了陈子惠对于她家的威胁,她想除去陈子惠,接手过他的属下来,光有他的夫人这个名头,远远不够。
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手中拿着陈子惠的印信,让他们相信,她有能力拥有这枚印信。
只是这事情,实在难办。
她咬了咬牙,搀扶起为首的那个老人。
您先起。你们这段河道的监工是谁?在哪里?
老人说了一个名字,指了一个地方,她正要带着这些人往那边去的时候,忽然一声呵传来。
你们是什么人,他妈的在这里闹腾!
那人手持着鞭子,在空气中甩了几下,围着的人见此情形,向远处跑去,但仍在看着。
唯有韩昭昭以及她带着的几个人,直视他。
监工上上下下地将韩昭昭打量了一遍,又甩了一下手中的鞭子,抽到空气中,发出骇人的声响。
哪家的小娘子,掺和这件事,快回去!
也是见了这姑娘一身打扮,不似平常百姓,还跟着几个仆从,要不在这里闹事,他早一鞭子抽过去了。
你是这段河道的监工?
没想到小姑娘还这么气势汹汹,那人气道:没见到老子穿的这身衣服吗?
他的气势更盛,趾高气昂的模样。
既是这里的监工,我问你,河工的饭食是怎么供应的,每天都是几顿,吃的都是什么?
你谁啊你,他妈的敢在这里管老子的闲事!
韩昭昭立在这里,掏出一个印信,在他面前晃了晃,哪怕他伸长了脖子,也看不真切,他这模样,如同被戏耍了一般。
你居然在这里糊弄老子。
伸手便要去夺,瞟了一眼韩昭昭,还是淡定自若的模样,有了片刻的迟疑,转念一想,他在此地积蓄多年的势力,亲戚是官员,与楚王一党有些关系,为啥要怕个小姑娘,哪怕她身边带着些人。
想罢,挥舞起鞭子来,冲着韩昭昭过去。
她没有丝毫躲闪的意思,站在那里,淡定地看着,鞭子还未到她的脸颊前,便被她身后的侍从抢先一步,抓在手中。
任是他再怎么使劲,也无法从侍从的手里夺过鞭子来,脸红脖子粗,一身汗。
而韩昭昭便在一边站着,看着他与自己的侍从僵持,无论使了多大劲,鞭子都被侍从抓在手里,一动不动。
嘴角甚至勾起笑容来。
他的后面只跟了几个人,他平素是什么表现,这一群河工对他是什么态度,他自己的心里是再清楚不过的。
若是硬碰硬,怕是占不到什么好处。
这会儿,态度便好了不少。
姑娘找我有什么事情?
韩昭昭睨了他一眼,道:给河工供应的饭,按照之前陈大人还在这里时的惯例,去给供应上。
听到这话,监工一愣道:这位姑娘啊,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了,分不出来了啊,净往边境打仗的地方运了。
没有?那我看作为河道监工的你,也没面有菜色。
那监工已经是有些发福的身材,腆着一个肚子。
看来你家的粮食还是挺充足的,既然做了父母官,就该视百姓如同自己的子女,不如从你家的府库里拿出来些粮食来分给他们。
韩昭昭笑着,说得倒是轻松,周围却是一片喧哗声,这人,要是饿了,为了寻到吃的,为了活下去,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就是单单把他家的府邸砸了,都算是好事。
四周都是敌视他的人,这一回,他也是慌了。
姑娘,就是下人家里那些粮食,都拿出来,也只是一杯水,救不了这一大片火。
卢奴县有粮仓,把那里的粮仓打开,拿出一部分来,至于你这里的,一会儿我调兵过去,清点出你该拿多少,你就拿出来多少。
韩昭昭靠他近了些:粮食从你的手中过,我不信,你一点儿都没有拿。
她的声音是压低了的,旁边的人被方才的打斗一恐吓,是根本不敢往他们身边凑的,因此这话,只他们几个人能听见。
她拿出来印信,在监工面前晃了晃,这回离得近,他是真的看清楚了,这印信上面盘踞着一只老虎。
是兵符,这姑娘的手中居然拿着兵符!
想到这里,这监工的身子抖了抖。
韩昭昭离了他远一点,把印信端在手中,刻意提高了声音,让侍从们传她的令,打开中山郡的府库,派驻守的一部分士兵过来分派粮食。
她手中的印信是陈子惠给她的,陈子惠是皇帝派过来到中山郡的人,这里的军队,都应当听从他的号令,何况,军队里还有他的亲信。
韩昭昭处理了这里的事情,恐吓住了这个监工,又去找他上一级的官员,陈述河工的饭食的事情。
这些人,大部分是楚王一党的,很是难对付,好好说话,定是不听的,只能派士兵去暴力压制。
迅速同他们说完了这些事情,那边的兵还没有调过来,她便留了几个人站在河道旁边,看守着,若是带兵过来了,跟随着他们去处理,自己先行回府一趟。
来是坐马车来的,去的时候,亦是坐上了马车,不过这回加快了速度,马车疾驰,扬起一大片尘土来。
颠得她五脏六腑都要出来,这才到了地方。
回到府中,着人拿了笔墨,飞快地写了几封信,叫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并州。
中山郡属于冀州的治所,并州紧临冀州,与冀州之间有一道太行山相隔,然而并州在太行山之上,地势之利使得它能够俯视冀州大地,形成极好的优势。
中山郡的布防,陈子惠临行之前,是告诉过她的,他在并州那里留了一手。
并州刺史为顾钧,与陈子惠关系近,并州有钱、有粮、有兵,又有地势的优势,这一次又没有受到战乱的波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