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香江旧事[娱乐圈] > 香江旧事[娱乐圈]
错误举报

香江旧事[娱乐圈](284)

    我要是努力演好这个角色的话,说不定东瀛等地区那些喜欢创作的人,会让故事里的两个角色圆满。他越是说得洒脱,看得苏韵倒是莫名觉得有点心酸。
    以后再说吧。苏韵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作出了一副气愤的模样,不过,这个角色你要是演不好,就算要赔钱我也会把你换了。
    这可是我进军好莱坞商业大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即使你想我演砸它然后好换人,我也不会让你如愿的。他认真起来的时候,演技也是能超常发挥的,更何况我也不舍得看到你失望的样子。
    苏韵又好气又好笑地瞪了他一眼,随后两人又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倒是基本恢复了从前的平静,忙碌繁重的拍摄让大家都是一副累成汪的模样,苏韵根据行程安排接来波姬之后,两人都愣是没时间一起出去玩过。
    也就是晚上休息的时候,会在房间里拆看各处地方寄来的信件作为略微的消遣:因为工作实在太过繁忙,如非必要,苏韵一般是不接电话的了,也就是隔几天会尽量算好时差,打电话回去香江和苏阿婆报个平安,顺便问候一下她的身体情况。
    有着专业人员的照顾和梅家姐妹等人时不时的陪伴,苏阿婆的身子骨至今硬朗得很,让苏韵很是放心,只道今年新年会尽量多抽点时间回家看望。
    去年经过那一场靠着苏韵技术支援的春晚直播后,黄德河导演和节目组都是明白到了现时的不足之处,于是便主动提出把直播场地从体育馆换回了曾经的演播厅,等到以后技术跟上步伐之后,再陆续调整。
    这也就让苏韵在今年得到了回家过年的机会。
    时光走得很快,如白鸽一般历经千山万水而来的信件,在苏韵忙于拍摄的期间,带来了许多人的消息,也令她不至于因为工作而和朋友们分隔得太远。
    而这些信件和包裹里,最让苏韵欣喜的,就是翁翡宁寄来的那一份附带了不少地方特产食品的包裹。
    在信件里,她再一次感激了苏韵当初的救援以及后续的工作调整,说是在做旅游节目的这段时间里,在神州大陆获得了很多人的热情和喜爱。
    那些山山水水人情风貌,给予了她第二次的人生,让她寻到了新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这道路上努力前行,不再迷茫。
    也许到了某个时候,人总是会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就例如已经回归了香江的王家兄弟,在信件里还夹了几张和新组建的队友一起酒吧驻唱的照片,四个年轻男仔热情洋溢纵声歌唱的场景,看得苏韵也忍不住为之会心一笑。
    松田圣子在结婚之后,很快就在年底继续来了新的喜讯她已经怀孕,准备暂时放下工作休养,等到孩子出生后,会遵守之前对歌迷们的承诺,继续她的歌唱事业。
    对于松田圣子这样的工作狂,中森明菜倒是在她的信件里打趣说,很期待圣子的复出,但是她也会继续努力,成为一个时代符号式人物
    苏韵笑了笑,小心地收好这一叠看起来心情就很舒服的信件之后,转头又看向另一叠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让她很是顾虑深重的来信。
    唉,这几个男人要是能像渣兰那样洒脱,也许她就不需要这么烦了。
    第390章 那一个奖
    深呼吸了一口气, 苏韵这才是打开了这一叠有点想看又有点不想看的信件堆里的其中一封。
    幸好,这一封是张榷嵘寄来的,虽然因为信件所独有的私密性,而令他在信中使用的措辞明显要放开了不少, 但最起码也是知道分寸和投苏韵所好, 简单地用几句话表达了个人对她的思念之情后, 就很快地直入了正题。
    在信里, 张榷嵘表示《爱情天梯》的拍摄基本上来说还算顺利,只不过因为剧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北上神州的中部地区,难免就会出现一些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都有点水土不服的情况。
    但好在剧组里都是能吃得苦的人,熬过了初期的不适应之后,接下来的电影拍摄就越来越顺畅, 并且还和当地的村民培养出了不错的友谊;而且更是因为这些来自村民的淳朴厚道的真挚情感, 让不少被香江这些年为了腾飞速度而不顾人们承受压力、以至于被拖得心神疲累的人感觉到了心灵的平静。
    有着当地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大概能在农历新年之前就能回香江,之后再根据情况补充一些细节, 这部电影大致上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制作了。
    将这些汇报的内容和导演许安夏的信件内容做下对比,便不难看出, 他在演艺这一途上,视角已经开始有了从演员的片面走向导演的全面的转变。
    在这个圈子里, 演而优则导从来就不是什么少见多怪的事情,反而很多人就是这么走了过来。
    对这样的情况, 自觉人才资源从来不嫌多的苏韵, 那是相当的乐见其成。
    不过, 对于张榷嵘和许安夏在信中不约而同地提出的、关于这部电影上映档期的疑问, 苏韵却是另有一番打算。
    《爱情天梯》这一部电影, 从开拍之前就已经是被决定拿来冲奖用的,而经过斟酌之后,苏韵是选定了康城电影节这个目标。
    考虑到这部电影要回内陆取景以及演员的档期问题,为了避免某些波折的出现,所以苏韵在拍摄上是尽量赶着时间拍,不过却是不会再赶着时间去挤86年的康城电影节。
    原因倒是很简单,一个是为了给这部电影预留充足的后期制作时间和公关宣传时间,二来则是为了避开86年康城电影节这一个强敌众多的大年。
    有了资本作为后盾之后,苏韵的目光就不再是小打小闹式的新人奖或者配角奖。
    要冲奖,那么就干脆利落地直接剑指最佳影片,或者是影帝、影后的这几个重量级奖项。
    有鉴于《爱情天梯》的侧重点,于是苏韵就是盯准了最佳影片或者最佳男演员这个影帝奖,而且对最佳男演员的获奖机率更有信心一些:尽管欧洲影坛很注重艺术性,但也是和奥斯卡等其余奖项一样,对华人华裔甚至是东方式面孔都有着明里暗里的歧视。
    最佳导演基本不可能,最佳影片也有一定程度上舍不得给,那么剩下的,就是最佳男女演员这两个重量足够、但又对世界影坛局面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奖项了。
    加上十年前已经有苏韵拿过第一个华人康城影后的先例,那么十年后再添一个华人康城影帝,似乎就不会让某些表面上说是尊重艺术、暗地里实则抠抠搜搜的人感到太过难受
    况且,再过几年之后,华语片《霸王别姬》以强悍的实力在康城电影节展示席卷之势,最终却也因为奖项分配的隐形关键问题,最后只能获得一座最佳影片的金棕榈奖这样的结局,也是让不少人替为了演好这部戏而作出了很多努力和牺牲的张榷嵘感到惋惜不已。
    诚然在那个时代里,国人还都是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心理,但已经很懂得公关和争取的外国人可不管这些有的没的,而且评委会基本也是抱着入围都是好片子,所以就想让这些他们选出来的好片子能够获得更多的展示公关不给力加上评委会的分猪肉心理,那就只能落得一个遗憾收尾。
    他不是不够好,而是输在了资源分配这一个潜规则下:打破华语片获得金棕榈奖的界限已经是第一次破了例,那么就很难再让评委会再破例,让一部华语影片同时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这两个重量级大奖。
    还有一点就是,这最佳男演员或者女演员的奖项,相对应奖励的就是戏外生理性别为男的男演员或者生理性别为女的女演员,不管他或者她在戏里饰演的是何种性别或者何种性别观念,都不是奖项评选的判断依据。
    那所谓的某个评委觉得他在《霸王别姬》里的表演更应该获得最佳女演员的传闻,认真想想都知道这不可能。
    不过这也不代表张榷嵘在《霸王别姬》的评选环节上,没有吃到暗亏他吃的亏可要比性别判断标准这一类的问题要大得多,是很难以个人力量去撼动的整体大局层面上的规则歧视。
    话说回到他们到底选86年的第39届康城国际电影节,还是87年的第40届康城国际电影节上来:在系统金手指和渣兰的渠道那里,苏韵大致上得出了这两届电影节的对手分布。
    86年的第39届电影节,最佳影片这边有着法意混血英国出生、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等一长串状态加满的导演罗兰约菲,以及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战火浮生》这既是大导加大牌,又是改编真实事件的抗争殖民强权式剧情片,苏韵是傻了才会用自己的文艺爱情片去和这样的大家伙碰撞。
    而最佳男演员这边,则是有着来自法国本土的米歇尔布朗,听闻是最近两年的法国影坛新宠人气王,就差一个足够分量的奖项加冕得,这基本也是没戏了。
    倒是87年的第40届电影节,最佳影片《在撒旦的阳光下》是在强烈争议声中获得的奖项,而且这个奖对法国影坛具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上一次法国电影在康城电影节获奖时间,是1966年,距离87年足足21年。
    再下一次法国电影获奖,亦是21年后的2008年。
    这间隔时间完全一致,巧合得让人忍不住猜想他们是为了捧自己人,而强行在87年的第40届电影节上无视争议强行颁奖。
    至于87年的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则是意大利的一位曾经获得过康城影帝的老牌男演员,不过已经因为多次票房扑街和婚外情绯闻而有所过气,兼且拿来冲奖的电影还同时投了奥斯卡那边。
    很好,最佳影片有着极大争议,而最佳男演员的最强力竞选者,又是早就已经拿过一次康城影帝、还想一心二用地用同一部片子去争奥斯卡奖项的非本土人士
    这么一来,只要苏韵针对这些点使劲出力,说不定就能让这一届的评委会为了平息民怨,转而牺牲一下这些非自己人,立出一个更吸引火力的靶子转移视线例如第一个华人康城影帝这种一看就知道必然会引发一场血雨腥风的称谓。
    没办法,即使是不怎么迷信的苏韵,也是不得不承认张榷嵘的奖运真的不怎么样,幸运值基本是送给了和他合作同一部戏的男女演员,送出了一个又一个各种奖项的影帝影后不说,他自己倒还很是淡定又无奈地凭实力在颁奖礼观众席里一坐不起稳如泰山
    苏韵自己就是靠着公关起家而拿到的各类奖项,自然是不会让手底下的自己人吃公关不力的暗亏,相反,是更会在前面成功例子的基础上,稳扎稳打加以创新,去继续和那些为了肤色这个可笑理由而可以泯灭良心的艺术家评委拼个你死我活。
    尽管她亦并不觉得奖项能代表什么,但是在很多人眼里,奖项还是代表着一个艺人的职业生涯评价于是,那些为了保持自己人优势的奖项对上为了获得一个国际性大奖而拼命的艺人,无疑就是一场又一场永远都不会停止的无声斗争。
    本土影片有着本土优势和私底下的偏爱照拂,这无论在哪个奖项评选上都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苏韵暗自叹息了一声,随后又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笔,提醒自己再努力去提升香江金像奖的价值。
    毕竟从她一开始要违背自己本意,去选择一个尽量融合与世人眼光的道路时,也就注定了她必须要在努力赚钱腾飞香江本土、增强硬实力的同时,也要尽力去发展其文化事业的软实力。
    一个足够分量的国际性奖项,总是能使众多电影从业人员为此疯狂而亚洲,至今未能成就出一个称得上足够分量的国际性奖项。
    苏韵会做出用《爱情天梯》去为张榷嵘拼一个华人影帝的决定,除了是为了增强自己这边的人的实力评估之外,也是为了在最有可能的情况下,去圆他和许多人这一个遗憾的梦。
    毕竟《爱情天梯》这部电影在根本上来说,最亮的点就是两个:故事的凄美动人和男主角的抗争、努力以及深沉如海的爱意,而后者更是这一个故事之所以会如此凄美动人的最主要成就者。
    当所有的光彩都尽量集中在一点,然后又遇上天时地利人和,可能,就能去冲破那些不应存在的所谓规则。
    而等到这些逐渐升起的新星熬了出来,再辅以足够的经济和文化实力以及政治的扶持之后,金像奖的分量便也会随之逐级提升,最终达到她的意愿目标。
    第391章 安排
    写好了关于《爱情天梯》档期和冲奖细节问题的回信之后, 苏韵便又开始拆开了其它的信件。
    大概好兄弟总是那么的心有灵犀,就连寄信的时间都差不多,即使是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而疏远了的昔日好兄弟这次拆开的信,俨然就是陈柏杨寄过来的。
    比起张榷嵘很知情识趣的投其所好, 他的来信倒是很有文艺青年的抽象味道, 苏韵粗略看过去, 这几乎像是一篇抒情散文。
    不过再细看下来, 那些对景感怀的语句,却是不时都诉说着主人的思念情绪。
    不同于跟着剧组的张榷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山村、天梯和空地搭建的搭景小屋这几个地方流转;陈柏杨这次北上, 更多的时间是在徐韶英和刘国康这两位老人所居住的山上呆着。
    而他之所以会抽时间北上探访故事的原型人物,则是为了更好地感悟苏韵给他的歌曲《天梯》的意境, 然后就按照自己的行程,前往北美进行他原先预定的巡回演唱会。
    若是平时,很会压榨员工的TBB肯定是不愿意放走这么一棵摇钱树;不过去年的抨击风波先是打压了他一波人气,随后他和北美歌手那边合作的单曲也冲上了排行榜前列之后, 这就让很是向往欧美乐坛、娱乐圈的香江人有了点冲出亚洲的希望。
    反正陈柏杨又是和苏韵这种太子女纠缠不清多时的,当年还为了帮她站稳阵脚而签了卖身契一般的长约,至今都未能解脱
    那么, 无论是在公还是在私,苏韵多少都得念他的一份情。
    而这么一来, 陈柏杨和张榷嵘这两个风头正盛的年轻人,无疑就是成为了苏韵各种新想法的试金石。
    他这次搞巡回演唱会,然后再去进修一段时间音乐, 这也是苏韵为他争取过来的结局:一则是可以避开对他有所针对的暗流汹涌, 二则是苏韵打算让他走另外一条道路。
    如今香江乐坛借助跨国公司资源买曲子翻唱之风盛行, 这都是因为香江乐坛发展得太快, 而内陆乐坛又未能崛起、外国乐坛受限于语言问题等因素所致。
    但现在香江乐坛实在是十分之能赚钱,所以一大堆人都削尖了脑袋想进来分一杯羹远的不说,就说TBB旗下的附属机构华声唱片,就是基于眼红乐坛利润而创办起来的部门。
    改开之后,经济腾飞的沿海地区亦为香江乐坛打开了很大一片市场,那些满足了饱暖和居所的人们有了闲情闲心,无疑就是随之开始拥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于是乎,这样的市场大幅度拓宽,就使得港台这两个文字都来源于中文的地区,获得了音乐层面上一份时代红利,以至于无论推出多少歌手多少歌曲,都能达到一个供不应求的局面实则,一旦这一段时间的时代红利吃完,很多靠着这个时机混出一点名堂的歌手和歌曲,就只能靠着旧时光滤镜继续混日子。
    因此苏韵才会如此大力推行原创的风气,那些不同公司但是关系不错的,例如她契爷许顾杰,能唱能演能编曲能填词,自然就是必须尽可能推崇成领头羊;而如一直坚持原创的陈柏杨、刚刚回香江发展的王家兄弟以及旧友卢顾廷等有才气的原创者,亦是要尽力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