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旧事[娱乐圈](320)
思及此,她便又在等不到人归家的夜里,在书房中逐渐起草了一个新计划让那些不知时代发展情况全靠乱七八糟小道消息的人,真正地去看清沿海开放政策的成功,以及两岸的相连之心意。
没错,基于赵氏和TBB早就打好的基础,她是打算借着这个前人肩膀站起,搞一本面向内陆的杂志。
除了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在毫无管控之下,变成某些有心人口耳相传的秘闻之外;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借此联通两岸三地,成为一条提供给人们沟通的渠道。
反正她现在就在首都,有什么想法和方案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上去并且得到答复,那么当然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大搞一番事(业)了!
后世对于苏韵这个想法和行为,就是玛丽苏这个修路狂魔修多了现实的路之后,又开始想修一条无形无迹但却又能让人们的心紧密连在一起的心灵道路了
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苏韵是没有想到那么多那么长远的:这本杂志是基于赵氏电影人物系列的《南国影视》和TBB人物系列的《香江电视》而融合诞生的,自然起码有一半内容是要留给各种各样的影视歌宣传、人物记事以及娱乐新闻,以此成为面向内陆的最官方港娱资讯平台。
除此之外,宣传自家旗下产业的时装搭配和美妆栏目,港人以及许多内陆人都喜爱的星座、生肖流年运程等栏目,以及最关键的两地心连心书信截取交流栏目,就是占据另外一半内容的各大主力军。
为了加强内陆版的销量和接受度,苏韵还很贴心地自掏了腰包,学着《香江电视》的做法,在书籍彩页里增加十二月印花系列,集齐十二个月的印花就能按照地址寄出参加抽奖,抽选一部分幸运读者免费过关前往香江三日游,还能撞运气被安排成为电视台各种综艺节目的现场观众,参与节目录影
当年《香江电视》可就是靠着这种在内部配置表格、印花来抽奖的操作,从而成功地在已经相当成熟的纸媒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想法是很美好,但现实来做的话,还是需要人力的配合才行
苏韵在脑海里把一堆名字刷了一轮,最后这就拿起电话打了起来:喂?丹尼啊?
之前拍《银河访客》的时候,在三藩的陈柏杨就借着地利优势来过几次探班,并且还被周源发抓着合影,说是之前他们合作的那部电影《秋天的童话》里头,自己是个衣衫褴褛的穷鬼而他则是贵公子形象的渣男前男友,这个对比太鲜明影响形象,必须要合影几张以示清白才行
陈柏杨哭笑不得地被抓着合了影,然后又被苏韵带着见识了一下各类模型本来他就是挺喜欢这些东西的性格,全程欢喜得像个误入手办展柜的孩子,甚至还缠着苏韵弄了个瑟米人的龙套角色,好歹是穿着戏服过了把瘾。
当然,他很有自知之明,龙套角色就真的是跟着大队里露个脸的龙套,一句台词都没有,在戏里兢兢业业地沉默得不行。
而在戏外,他就是继续在苏韵的休息时间里,给她说一下香江那边朋友的消息,说是阿梅和莱斯利又接了几部几部剧啊、自己也快要结束进修回香江继续歌唱事业啊什么的,倒也让听惯了工作报告的苏韵颇有点耳目一新感。
最重要的是,陈柏杨的声音比负责汇报工作人员的声音要好听多了
嗯,你找我有什么事吗?陈柏杨略带欣喜的好听声音再次从电话对面传来,絮絮叨叨不断,《银河访客》最近很受欢迎,虽然是少儿电影,但观影群体根据统计,居然是成年人居多
我也好喜欢里面的想象力和剧情设置,当时还好我缠着你要了个角色,否则我如果错过它的话,我一定会遗憾一世的!
想起那个可有可无的龙套,苏韵沉默了一瞬,随后方才开始问他:对了,我记得你之前不但写过歌词,也给报纸杂志写过文章是吧?
有时到处去嘛,看到一些美景良辰,心有所感,就写出来了。陈柏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于是苏韵就把想要办一本杂志、然后想请他担任娱乐栏目部分的负责人之一的想法说了出来:在这个圈子里,圆滑的人很多,但敢于说真心话的人不多,我希望你能帮我做好这个栏目,不要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泛滥成灾。
尤其是,陈柏杨之所以远赴三藩进修,就是因为之前无良媒体对他演唱会的抨击辱骂。
哪怕已经证实这背后是有着资本下场的手笔,但无良媒体乱报道导致艺人心理产生问题的这种事,他必定不会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香江那边的成熟体系是只能用制衡来对抗,但目前依然是一片荒芜沃土的内陆市场,正是前途广阔、大有所为。
而在这当中,能真诚地说出真心话、不因为其它什么原因而有所好恶偏帮、兼且还要是自己人又有时间的人选,着实不多。
满打满算就那么几个。
我没问题。陈柏杨立刻表态道,随后又有些担心地问,不过,你到时是打算让我说到什么程度呢?
你主要负责夸的那一部分。陈柏杨是有意在退圈后做时装设计的,发现美的眼光向来不少,而要挑刺鉴质的话,则是需要另一个和他关系匪浅但又性格更尖锐的人
从中环三太子凑堆开始,港人就分别按着他们的性格和主攻方向,给他们做好了分类:主攻歌手方向的陈柏杨是如柏如杨,孤傲清高,主攻主持方向的钟步罗是包罗万象,群星报到,而歌影双栖的张榷嵘则是能言善道,峥嵘毕露
再打个电话和那个峥嵘毕露的人一说,解说清楚两人各自的负责方向后,张榷嵘顿时就要闹了。
所以说,容易得罪人的部分就都交给我了,是吗?张榷嵘在电话里嚷嚷了起来,你偏心!
不等他接着嚷,苏韵果断选择先发制人:别废话,你来不来?
电话对面停顿了一瞬,随后又响起了张榷嵘咬牙切齿的声音:来,怎么不来有些人有些事,我想说他们很久的了!
第442章 循环
所以, 你是真的打算要这么做了?远道而来的何屏思无比认真地看完了计划书,这才是轻声地问道。
没错, 当一个机构逐渐成长起来的时候, 即使它此刻还未完全偏离最初的轨迹,但也必然会无可避免地在这其中混淆了一些复杂,不能再和最开始的纯粹相提并论。苏韵也很是认真地如是回答道。
就像是当年被围攻然后破而后立的赵氏, 也像是勇于跳脱出规矩囚笼的佳和, 还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真艺呈它们最开始的时候,亦是期盼能在保证利益的同时,也能做出人人称道的好作品。
但只是弹指一挥间, 曾经下乡放映贴近民众的赵氏已经成了业内出名的待遇刻薄、曾经冲破束缚开创合作模式的佳和以分成结款拖欠一途上臭名昭彰、至于合力创作同舟共济的真艺呈,更是因为内部利益均分问题而乱成了一锅粥
屠龙勇士终成恶龙, 原来是世界上永远不变的难解循环。
亦是深知人心易变的这个特质,所以苏韵这一次的拯救城寨行动就没打算完全让奥维茨或者何屏思插手,而是另外创立出明面上是杂志、实则上却是宣传用物的一个新模式。
《香江记事》这本即将面世的新刊物, 就是会以千千万万人参与的拯救城寨行动为创刊号首期活动, 去连接散落在天涯海角的好心人。
每一个新事物诞生之后的一段时期,基本就是人们对它最有热情的时候。
相比人前那号称是过多少多少亿的身价数额,其实她手头上的那些可支配现款,简直就是可说得上是一句少得可怜,而且大部分还都已经投进了维持日常生活活动上, 偶尔能剩点零花就算不错
而其余的那些资产资金大头, 例如每月、每季度、每半年以及每年的产业盈利、股份分红之类的汇款,则是分别投入了研发工作、影视制作以及慈善活动这三大类里总的来说,苏韵看起来富得流油地又买了一个房子而且还是首都的小四合院, 但事实上则还是勉勉强强才结清的账, 差点都错过了心选目标。
不过, 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有能力又想要努力取得并掌控一定话语权的人,何尝又都不是这样能赚更能花的属性?
别看何屏思现在已经做到了港澳界公关公司龙头之一的地位,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头衔加身,人前人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副名媛派头但私底下,其实她就没少和苏韵碎碎念,说为了做这个造型那个造型花了多少钱、租了什么贵重的珠宝佩戴弄得她时刻紧张,又费钱又费神,比工作都还要让人心累。
毕竟前头有着正正经经的大房,眼前又有着带来高压的母亲,后面还有着新人和他们这一房争宠,名媛二字,也就是人前风光罢了。
尤其是,她那个赌王父亲自从意外失去了寄予厚望的大房儿子之后,对她是时常处于一种复杂难明的态度:一方面既想要晚辈中最有潜力的她成为新一任接班人,另一方面又不想真的看到她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简单点来说,就是赌王已经是把她当成了一块磨刀石,一边想要留住她延续家族辉煌,一边还想要利用她来磨砺别的晚辈,期盼能找到一个更合适更完美的人选。
然后你就趁着这个机会,跑我这边来了?苏韵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一声。
我也是没办法了何屏思叹了一口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位老当益壮的父亲,最近这几年又给我添了些弟弟妹妹
新人正是鲜艳明媚、新孩子也是活泼生动的叠加,再加上赌王那颗有那么点传统的心思,这么一来,自然便是又开始活络了不少。
是,那些家产确实很吸引人,但我也不是那种没了祖宗照拂就活不下去的人,他这样一边疼着我一边防着我,就让我很不舒服。平时在人前何屏思都是一派高贵大方端庄有礼的模样,也就是在苏韵面前,她才是能好好地吐槽上几句闷了许久的心里话。
反正两边也都谈好了,现在有点眼光和心思的大家族都在明里暗里向北边偏移,我也就趁着找你合作的机会,上来这边了。
如果你有需要的话,我这边也还有点钱
听到何屏思最后的话,苏韵连忙按住了她:暂时还不用,这本来就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做好的事情,而是需要历经许多岁月的长远计划。
更何况,像这样的善事,我从来就没打算自己一个人扛下来。
毕竟这世界上的好心人多着呢,还有那些喜欢这种凌乱诡异风格的人,更是很容易就能从他们的口袋里掏出钱来。
没错,苏韵可从来就没打算自己一个人扛下整个城寨的拯救和改建,而是只是想在改变它原定的拆迁命运、争取到主动权之后,就开始一边捞钱一边花钱
先从居民群集、兼且无论是人文情况还是建筑情况都相对好一点点的城西开始,联动街坊福利会一起开始动迁老弱病残到选好的附近安置点,让一期改建计划得以成功实施
再然后,老弱病残以及部分正常亲属重新迁回已经改建好的一期居屋里,制定规矩令其自治,并加以定期巡视管理,这样稳住了第一批人之后,那些渴望逃离城寨却又不够能力逃离城寨的人,自然就会想要获得同样的待遇。
其实,不管是在城寨外还是在城寨内,大多数人所渴求的,不过就是有瓦遮头、三餐温饱而已。
这个时期,有能力离开的,是早就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那些,要么就是如城东那些人一样不舍得这个罪恶金钱的诞生温床,想着趁最后的机会尽量多捞几笔;要么就是靠着在城寨外做工、在城寨内居住的高薪酬低生活的差价,去努力攒取完全逃离城寨所需要的一切。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人对后者说:不用你努力赚钱,这个混乱的地方在以后也会逐渐改建成平和安宁的居屋区域的话,又有多少人舍得耗尽一切、带着家人和家当去外面不熟悉的地方?
但问题是改建这个做法,是要远远比拆除费钱费力不说,而且还容易得罪人。
因为城寨这块地可是不少人眼馋至极的,也就是从前的三不管性质造就了它特殊的生态环境,要是这个特质一旦不复存在,毫无疑问的,那些眼馋这块肥肉许久的饿狼就要蠢蠢欲动了。
因为这些个不好明说的原因,目前的政策也就是简单的拆除加改建,而且改建的目标还是一座纪念公园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隔绝那些窥探的视线。
好歹是临近机场又是人员密集的区域,从前哪怕政策不允许,亦是照样有铤而走险的资本家、地产商等人进入城寨里面,本着一颗黑心去搞事。
而这类黑心搞事的黑心产物,通常就是苏韵当年潜入其中拍摄、作为临时居所的那些从头烂到尾的烂楼,地基不打、楼梯共用、下水道一塌糊涂,间距更是挤得伸长手就能从窗户这边扇隔壁邻居一个大嘴巴子
但这样烂楼,也依然还是会有许许多多无奈的人选择用自己的低矮小平房,去换取一个勉强得见天日的高度不是不知道这样的交换算起来很吃亏,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只能是,熬得一日算得一日。
所以你的改建计划里,这一部分人文景观区就是这样来的何屏思点点头。
在苏韵的计划里,是比直接拆除要相对温和的改建,但最终的改建目标也并非是楼盘花园,而是和原定计划一样的纪念公园。
唯独不同的是,苏韵的计划里除了山水花草的园林景观区,还有着一个比较特殊的人文景观区,是作为真的可以让一部分人居住其中的存在。
自理自助自治、定期巡视管理以及定期巡查更新住户家庭、个人情况,看起来就有点像赵励明在深市大力发展的廉租居屋区,但又更多几分慈善的味道:这里头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孺,所以就甚至允许不交租地安排入住,但是要用适量的劳务相抵。
至于那些实在是无法以工抵债的老弱病残,就是城寨绵延至今的街坊福利会那边帮助管理,成为慈善救助的目标。
别看前期投入好像就是白费那么多钱,但事实上,后期纪念公园建成之后,它将会成为一只生产金蛋的母鸡,以及整个香江城难得的近代历史奇迹。苏韵简略地和何屏思说了一下她的后期计划。
何屏思认同地点头:或许,只有是苏韵这样背靠着赵氏、并且还有着这样的善心和行动力的人,才能拯救得了九龙城寨以及那么被困在这里面的人了。
换作是别的有钱人,募捐善款集资再加上自己捐赠,努力一把也是能大致达成这样的结局。
恋耽美
没错,基于赵氏和TBB早就打好的基础,她是打算借着这个前人肩膀站起,搞一本面向内陆的杂志。
除了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在毫无管控之下,变成某些有心人口耳相传的秘闻之外;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借此联通两岸三地,成为一条提供给人们沟通的渠道。
反正她现在就在首都,有什么想法和方案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上去并且得到答复,那么当然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大搞一番事(业)了!
后世对于苏韵这个想法和行为,就是玛丽苏这个修路狂魔修多了现实的路之后,又开始想修一条无形无迹但却又能让人们的心紧密连在一起的心灵道路了
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苏韵是没有想到那么多那么长远的:这本杂志是基于赵氏电影人物系列的《南国影视》和TBB人物系列的《香江电视》而融合诞生的,自然起码有一半内容是要留给各种各样的影视歌宣传、人物记事以及娱乐新闻,以此成为面向内陆的最官方港娱资讯平台。
除此之外,宣传自家旗下产业的时装搭配和美妆栏目,港人以及许多内陆人都喜爱的星座、生肖流年运程等栏目,以及最关键的两地心连心书信截取交流栏目,就是占据另外一半内容的各大主力军。
为了加强内陆版的销量和接受度,苏韵还很贴心地自掏了腰包,学着《香江电视》的做法,在书籍彩页里增加十二月印花系列,集齐十二个月的印花就能按照地址寄出参加抽奖,抽选一部分幸运读者免费过关前往香江三日游,还能撞运气被安排成为电视台各种综艺节目的现场观众,参与节目录影
当年《香江电视》可就是靠着这种在内部配置表格、印花来抽奖的操作,从而成功地在已经相当成熟的纸媒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想法是很美好,但现实来做的话,还是需要人力的配合才行
苏韵在脑海里把一堆名字刷了一轮,最后这就拿起电话打了起来:喂?丹尼啊?
之前拍《银河访客》的时候,在三藩的陈柏杨就借着地利优势来过几次探班,并且还被周源发抓着合影,说是之前他们合作的那部电影《秋天的童话》里头,自己是个衣衫褴褛的穷鬼而他则是贵公子形象的渣男前男友,这个对比太鲜明影响形象,必须要合影几张以示清白才行
陈柏杨哭笑不得地被抓着合了影,然后又被苏韵带着见识了一下各类模型本来他就是挺喜欢这些东西的性格,全程欢喜得像个误入手办展柜的孩子,甚至还缠着苏韵弄了个瑟米人的龙套角色,好歹是穿着戏服过了把瘾。
当然,他很有自知之明,龙套角色就真的是跟着大队里露个脸的龙套,一句台词都没有,在戏里兢兢业业地沉默得不行。
而在戏外,他就是继续在苏韵的休息时间里,给她说一下香江那边朋友的消息,说是阿梅和莱斯利又接了几部几部剧啊、自己也快要结束进修回香江继续歌唱事业啊什么的,倒也让听惯了工作报告的苏韵颇有点耳目一新感。
最重要的是,陈柏杨的声音比负责汇报工作人员的声音要好听多了
嗯,你找我有什么事吗?陈柏杨略带欣喜的好听声音再次从电话对面传来,絮絮叨叨不断,《银河访客》最近很受欢迎,虽然是少儿电影,但观影群体根据统计,居然是成年人居多
我也好喜欢里面的想象力和剧情设置,当时还好我缠着你要了个角色,否则我如果错过它的话,我一定会遗憾一世的!
想起那个可有可无的龙套,苏韵沉默了一瞬,随后方才开始问他:对了,我记得你之前不但写过歌词,也给报纸杂志写过文章是吧?
有时到处去嘛,看到一些美景良辰,心有所感,就写出来了。陈柏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于是苏韵就把想要办一本杂志、然后想请他担任娱乐栏目部分的负责人之一的想法说了出来:在这个圈子里,圆滑的人很多,但敢于说真心话的人不多,我希望你能帮我做好这个栏目,不要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泛滥成灾。
尤其是,陈柏杨之所以远赴三藩进修,就是因为之前无良媒体对他演唱会的抨击辱骂。
哪怕已经证实这背后是有着资本下场的手笔,但无良媒体乱报道导致艺人心理产生问题的这种事,他必定不会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香江那边的成熟体系是只能用制衡来对抗,但目前依然是一片荒芜沃土的内陆市场,正是前途广阔、大有所为。
而在这当中,能真诚地说出真心话、不因为其它什么原因而有所好恶偏帮、兼且还要是自己人又有时间的人选,着实不多。
满打满算就那么几个。
我没问题。陈柏杨立刻表态道,随后又有些担心地问,不过,你到时是打算让我说到什么程度呢?
你主要负责夸的那一部分。陈柏杨是有意在退圈后做时装设计的,发现美的眼光向来不少,而要挑刺鉴质的话,则是需要另一个和他关系匪浅但又性格更尖锐的人
从中环三太子凑堆开始,港人就分别按着他们的性格和主攻方向,给他们做好了分类:主攻歌手方向的陈柏杨是如柏如杨,孤傲清高,主攻主持方向的钟步罗是包罗万象,群星报到,而歌影双栖的张榷嵘则是能言善道,峥嵘毕露
再打个电话和那个峥嵘毕露的人一说,解说清楚两人各自的负责方向后,张榷嵘顿时就要闹了。
所以说,容易得罪人的部分就都交给我了,是吗?张榷嵘在电话里嚷嚷了起来,你偏心!
不等他接着嚷,苏韵果断选择先发制人:别废话,你来不来?
电话对面停顿了一瞬,随后又响起了张榷嵘咬牙切齿的声音:来,怎么不来有些人有些事,我想说他们很久的了!
第442章 循环
所以, 你是真的打算要这么做了?远道而来的何屏思无比认真地看完了计划书,这才是轻声地问道。
没错, 当一个机构逐渐成长起来的时候, 即使它此刻还未完全偏离最初的轨迹,但也必然会无可避免地在这其中混淆了一些复杂,不能再和最开始的纯粹相提并论。苏韵也很是认真地如是回答道。
就像是当年被围攻然后破而后立的赵氏, 也像是勇于跳脱出规矩囚笼的佳和, 还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真艺呈它们最开始的时候,亦是期盼能在保证利益的同时,也能做出人人称道的好作品。
但只是弹指一挥间, 曾经下乡放映贴近民众的赵氏已经成了业内出名的待遇刻薄、曾经冲破束缚开创合作模式的佳和以分成结款拖欠一途上臭名昭彰、至于合力创作同舟共济的真艺呈,更是因为内部利益均分问题而乱成了一锅粥
屠龙勇士终成恶龙, 原来是世界上永远不变的难解循环。
亦是深知人心易变的这个特质,所以苏韵这一次的拯救城寨行动就没打算完全让奥维茨或者何屏思插手,而是另外创立出明面上是杂志、实则上却是宣传用物的一个新模式。
《香江记事》这本即将面世的新刊物, 就是会以千千万万人参与的拯救城寨行动为创刊号首期活动, 去连接散落在天涯海角的好心人。
每一个新事物诞生之后的一段时期,基本就是人们对它最有热情的时候。
相比人前那号称是过多少多少亿的身价数额,其实她手头上的那些可支配现款,简直就是可说得上是一句少得可怜,而且大部分还都已经投进了维持日常生活活动上, 偶尔能剩点零花就算不错
而其余的那些资产资金大头, 例如每月、每季度、每半年以及每年的产业盈利、股份分红之类的汇款,则是分别投入了研发工作、影视制作以及慈善活动这三大类里总的来说,苏韵看起来富得流油地又买了一个房子而且还是首都的小四合院, 但事实上则还是勉勉强强才结清的账, 差点都错过了心选目标。
不过, 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有能力又想要努力取得并掌控一定话语权的人,何尝又都不是这样能赚更能花的属性?
别看何屏思现在已经做到了港澳界公关公司龙头之一的地位,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头衔加身,人前人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副名媛派头但私底下,其实她就没少和苏韵碎碎念,说为了做这个造型那个造型花了多少钱、租了什么贵重的珠宝佩戴弄得她时刻紧张,又费钱又费神,比工作都还要让人心累。
毕竟前头有着正正经经的大房,眼前又有着带来高压的母亲,后面还有着新人和他们这一房争宠,名媛二字,也就是人前风光罢了。
尤其是,她那个赌王父亲自从意外失去了寄予厚望的大房儿子之后,对她是时常处于一种复杂难明的态度:一方面既想要晚辈中最有潜力的她成为新一任接班人,另一方面又不想真的看到她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简单点来说,就是赌王已经是把她当成了一块磨刀石,一边想要留住她延续家族辉煌,一边还想要利用她来磨砺别的晚辈,期盼能找到一个更合适更完美的人选。
然后你就趁着这个机会,跑我这边来了?苏韵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一声。
我也是没办法了何屏思叹了一口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位老当益壮的父亲,最近这几年又给我添了些弟弟妹妹
新人正是鲜艳明媚、新孩子也是活泼生动的叠加,再加上赌王那颗有那么点传统的心思,这么一来,自然便是又开始活络了不少。
是,那些家产确实很吸引人,但我也不是那种没了祖宗照拂就活不下去的人,他这样一边疼着我一边防着我,就让我很不舒服。平时在人前何屏思都是一派高贵大方端庄有礼的模样,也就是在苏韵面前,她才是能好好地吐槽上几句闷了许久的心里话。
反正两边也都谈好了,现在有点眼光和心思的大家族都在明里暗里向北边偏移,我也就趁着找你合作的机会,上来这边了。
如果你有需要的话,我这边也还有点钱
听到何屏思最后的话,苏韵连忙按住了她:暂时还不用,这本来就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做好的事情,而是需要历经许多岁月的长远计划。
更何况,像这样的善事,我从来就没打算自己一个人扛下来。
毕竟这世界上的好心人多着呢,还有那些喜欢这种凌乱诡异风格的人,更是很容易就能从他们的口袋里掏出钱来。
没错,苏韵可从来就没打算自己一个人扛下整个城寨的拯救和改建,而是只是想在改变它原定的拆迁命运、争取到主动权之后,就开始一边捞钱一边花钱
先从居民群集、兼且无论是人文情况还是建筑情况都相对好一点点的城西开始,联动街坊福利会一起开始动迁老弱病残到选好的附近安置点,让一期改建计划得以成功实施
再然后,老弱病残以及部分正常亲属重新迁回已经改建好的一期居屋里,制定规矩令其自治,并加以定期巡视管理,这样稳住了第一批人之后,那些渴望逃离城寨却又不够能力逃离城寨的人,自然就会想要获得同样的待遇。
其实,不管是在城寨外还是在城寨内,大多数人所渴求的,不过就是有瓦遮头、三餐温饱而已。
这个时期,有能力离开的,是早就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那些,要么就是如城东那些人一样不舍得这个罪恶金钱的诞生温床,想着趁最后的机会尽量多捞几笔;要么就是靠着在城寨外做工、在城寨内居住的高薪酬低生活的差价,去努力攒取完全逃离城寨所需要的一切。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人对后者说:不用你努力赚钱,这个混乱的地方在以后也会逐渐改建成平和安宁的居屋区域的话,又有多少人舍得耗尽一切、带着家人和家当去外面不熟悉的地方?
但问题是改建这个做法,是要远远比拆除费钱费力不说,而且还容易得罪人。
因为城寨这块地可是不少人眼馋至极的,也就是从前的三不管性质造就了它特殊的生态环境,要是这个特质一旦不复存在,毫无疑问的,那些眼馋这块肥肉许久的饿狼就要蠢蠢欲动了。
因为这些个不好明说的原因,目前的政策也就是简单的拆除加改建,而且改建的目标还是一座纪念公园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隔绝那些窥探的视线。
好歹是临近机场又是人员密集的区域,从前哪怕政策不允许,亦是照样有铤而走险的资本家、地产商等人进入城寨里面,本着一颗黑心去搞事。
而这类黑心搞事的黑心产物,通常就是苏韵当年潜入其中拍摄、作为临时居所的那些从头烂到尾的烂楼,地基不打、楼梯共用、下水道一塌糊涂,间距更是挤得伸长手就能从窗户这边扇隔壁邻居一个大嘴巴子
但这样烂楼,也依然还是会有许许多多无奈的人选择用自己的低矮小平房,去换取一个勉强得见天日的高度不是不知道这样的交换算起来很吃亏,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只能是,熬得一日算得一日。
所以你的改建计划里,这一部分人文景观区就是这样来的何屏思点点头。
在苏韵的计划里,是比直接拆除要相对温和的改建,但最终的改建目标也并非是楼盘花园,而是和原定计划一样的纪念公园。
唯独不同的是,苏韵的计划里除了山水花草的园林景观区,还有着一个比较特殊的人文景观区,是作为真的可以让一部分人居住其中的存在。
自理自助自治、定期巡视管理以及定期巡查更新住户家庭、个人情况,看起来就有点像赵励明在深市大力发展的廉租居屋区,但又更多几分慈善的味道:这里头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孺,所以就甚至允许不交租地安排入住,但是要用适量的劳务相抵。
至于那些实在是无法以工抵债的老弱病残,就是城寨绵延至今的街坊福利会那边帮助管理,成为慈善救助的目标。
别看前期投入好像就是白费那么多钱,但事实上,后期纪念公园建成之后,它将会成为一只生产金蛋的母鸡,以及整个香江城难得的近代历史奇迹。苏韵简略地和何屏思说了一下她的后期计划。
何屏思认同地点头:或许,只有是苏韵这样背靠着赵氏、并且还有着这样的善心和行动力的人,才能拯救得了九龙城寨以及那么被困在这里面的人了。
换作是别的有钱人,募捐善款集资再加上自己捐赠,努力一把也是能大致达成这样的结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