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古代隐居种田日常 > 古代隐居种田日常
错误举报

古代隐居种田日常(6)

    这几天她购物时总觉得系统又有了要罢工的苗头,万一它一去不复返了,自己又靠什么实现温饱呢?
    爸爸小时候总跟她说,人要有忧患意识,春夏秋三季还好说,冰天雪地的冬天,没有食物、集装箱又不保暖,一旦冻死、饿死,肯定逃不过成为野兽果腹之物的悲惨下场。
    这种解决,只想一想都觉得残忍。
    也许只有自己种地,一年四季都有源源不断的菜跟粮食,才不必受制于系统;只有自己养殖,才能随时有吃不完的肉跟蛋。
    阿准,你可会种地?沈小茶看着正在编竹篓的阿准,试探道。
    他停下手中的活儿,认真思考一番不算熟练,但多少会一些。
    沈小茶摆摆手那就成。
    她需要一头牛或者一个耕地机,但余额让她不得不选择了更为便宜的开荒钢叉;接着她又买了锄头、蔬菜及粮食种子等,一键点击【现在收货】后,余额空空如也,脚边则多出了一大堆物品。
    阿准愣了愣,依然无法适应这隔空投物的把戏,但却不再如最开始那样惊讶和恐惧。
    两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雨过天晴,最初的几天,地里泥泞一片,沈小茶只好跟着阿准上山采摘山货,但附近的山货已被他们采摘的差不多了。
    二人只好往更深一点的山上走去,他们遇见了一大片地皮菜,没有根的地皮菜看起来有些脏兮兮的,但沈小茶知道它们有多美味。
    虽然难洗了一些,但只要有耐心,它们一点也不碜牙,不管是焯水凉拌还是炒鸡蛋,都无愧于山珍的美名。
    但沈小茶这会只想着种地,所以没有太多耐心拾掇这麻烦东西,于是只好忍痛将它们全部卖给了淘宝,眼看着春天已过去一半了,再迟些,她怕颗粒无收。
    但,开荒似乎并不如他们想的那般简单。
    他们选了离房子最近的两块梯田开垦,地里的草绿油油的,二人只好捡了许多草、枯树枝点燃,熊熊的大火将地里的野草烧了个一干二净,为荒地储备了足够多的钾肥。
    看着一片黑乎乎的梯田,二人相视一笑,似乎看见了绿油油的庄稼苗正迎风招展,不过当阿准翻土弄断了两柄开荒钢叉时,沈小茶也有些怀疑自己的决定。
    我有个法子,但可能要你那个什么百宝箱帮帮忙。阿准挥舞着手里断掉的开荒钢叉,笃定开口。
    作者有话说:
    为了体验生活,作者真的回到农村了,今天大半时间在路上颠簸,稍后几天会多写一写。
    第十四章
    沈小茶听完,下意识地打开淘宝,看了看余额摇摇头没多少钱了。
    倒也不用太多钱,你那百宝箱上可有犁铧、犁壁卖?阿准说他打算自己做一柄犁,以人拉犁,总比一叉一叉翻土来得快。
    沈小茶撇了一眼自己细瘦的胳膊,即便阿准肯拉犁,但这轻轻一折就要断掉似的细胳膊细腿儿,也根本扶不了犁啊,她心存侥幸地搜了搜耕地机,直接价格劝退。
    看着被灰色草木灰覆盖的两块梯田,两个人都有些发愁,两三天翻耕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地、弄断了两柄开荒钢叉。
    眼瞅着春种的最佳时间越来越紧了,再不抓住春耕尾巴,夏秋怕是要颗粒无收了。
    沈小茶漫不经心地随手在淘宝上划拉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商品缩略图让她激动不已。
    十字洋镐!这东西十分耐/造,就是比起开荒钢叉而言,每一镐能翻的土都十分有限,但翻土的深度完全可以媲美那钢叉。
    好在余额还够买两柄洋镐,她看了看自己已被磨出水泡的手,又买了两双粗糙的尼龙手套。
    磨刀不误砍柴工,神器就是神器,阿准大力挥舞着洋镐,再也不用担心它像钢叉一样,一个不小心就断掉,他看了看身后连举镐都有些困难的沈小茶要不,你回去做饭吧。
    沈小茶摸了摸自己因用力而轻轻颤抖的胳膊,不再逞强,她将之前露营四件套里的那个保温杯留给阿准。
    那杯子今天是第一次用,里面泡着新鲜金银花,本就甘甜的溪水因此多了一丝清香,解渴、败火皆宜。
    回去路上,她顺手在梯田埂上扯了不少野韭菜,还特意绕到之前发现大片阳荷姜的地方,选最嫩的掰了两把。
    见天色尚早,干脆又回家拿上竹筐、竹篓往溪边去,那只小刺猬也慢腾腾跟在身后,像极了虔诚的小尾巴。
    溯溪而上,她自动忽略捞过好几次因而只剩下小拇指长短的鱼,只想捞一些好货譬如正在她眼皮底下贴着溪底撒欢儿的溪石斑鱼。
    她小时候最爱吃这种鱼,爸爸嫌垂钓太浪费时间,直接用八磅锤捶打溪边的大石头,一般情况下,每一锤都能收获至少三五条溪石斑鱼。这鱼肉质紧实、细腻,先煎再加酱煮,很是下饭。
    不过,她低估了溪石斑鱼的警惕性与灵敏劲儿,忙碌许久一无所获,但也有意外发现!这里的溪石下,竟藏着许多山螃蟹,只是这会儿她急着做晌午饭,只能午后再来抓。
    沿着溪边走了一圈,背篓里多出了几个淡绿色的野鸭蛋、一大把嫩嫩的鱼腥草(折耳根)、一小捧地皮菜。
    日头越来越高,直晒的人脑袋如浆糊一样昏昏欲睡,将所有的山货洗干净装进竹篓,她然后掬起一捧水淋在脸上,风一吹,沁凉的感觉让人身心俱爽。
    将白而瘦的脚丫放在石板上晾干,沈小茶穿上那双已经沾染了不少泥巴的千层底,其实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这会儿她宁愿躺在开阔草地上,晒着太阳、吹着风儿、听着虫鸣,沉沉睡去。
    一阵风过,吹的对面柳树林沙沙作响,她四处搜寻,终于在不远处的草丛里看见了那只正四处乱嗅的小刺猬,用树枝将小家伙夹进竹筐里端着,慢慢往家走去。
    有条不紊地烧火、蒸饭,然后洗锅炒菜,沈小茶忙着忙着就有些出神,现在的日子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彼时,7、8岁起她已经能搭着凳子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每年农忙,她总是懂事地主动承担起做饭、送饭的差事。
    现在想来,饭菜未必做的多可口,但一家三口在田间地头的树荫下,一边吹风一边有说有笑吃饭的场景,却总是让人情不自禁生出些日子缓缓的烂漫来。
    三菜一汤做好,沈小茶有些疲累,刚端锅时手被烫了一下,本就起了水泡的手这会火辣辣的疼。
    她懒得再往山上去就直接在屋后冲着梯田的方向叫了一声吃饭啦
    山上的人没有回答,却眨眼功夫就来到了门口,沈小茶贴心地将一盆清水、一条干净毛巾放在石头上,并冲阿准努了努嘴。
    他愣了下,似乎有些不太适应这样的贴心,但笑意却偷偷在被刀粗暴剃过的嘴角蔓延。
    多吃点,辛苦了。沈小茶递给阿准一碗饭,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谢意。
    如果没有他,开荒这事儿她连想都不敢想,她能回馈给他的就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让他温饱无忧,她一直是个不喜欢亏欠别人的人,如果阿准最终要离去,她也想过如何将他在这里的劳作兑现成这个时代可用的物质。
    阿准看着桌上的野韭菜炒鸡蛋、凉拌鱼腥草、大棒骨地皮菜汤、阳荷姜嫩芽炒卤猪耳,有种过节的感觉,如果不是知道她有个百宝箱,他甚至会猜测她一定是个会变戏法儿的山神。
    沈小茶对阿准内心所想自然一无所知,因为她正忙着吃凉拌鱼腥草。
    这东西很多人不爱吃,但她就喜欢那股淡淡的腥味儿,还有那脆嫩爽口的嚼劲儿,阿准却尝了一口就死/活不吃了,他皱着眉吞下那味道怪怪的东西,连忙不动声色地端起汤碗喝了一大口地皮菜汤压味儿。
    手咋啦?阿准从沈小茶手中接过碗筷时,瞟见了她虎口处异常的红。
    沈小茶不以为意地摇摇头没事儿,就被锅烙了一下,等会儿用凉水冲冲就成。
    阿准抬头看她一眼,不经意地提醒道估计田地周围还得打一圈结实些的篱笆,不然獾子、野猪都会糟蹋庄稼。
    沈小茶心道,要是有钱直接用电子栅栏,防野猪、防野兽,多好!可惜,现在余额少得可怜。
    歇过晌后,沈小茶将保温杯里灌满水,阿准则提起弓箭跟水杯径直往山上去。
    还要打猎吗?她忍不住好奇。
    不是,晚上你就知道了。阿准没头没脑地留下这句话就消失在屋后。
    沈小茶似乎早已习惯他不声不响给人惊喜的癖好,也就不再追问,静等惊喜自己跳出来。
    作者有话说:
    第十五章
    下午,沈小茶将小刺猬用一根藤条拴住关进集装箱屋子后,才背着竹篓朝溪边走去。
    山螃蟹生命力、繁殖能力都极其旺盛,小时候泥沟里、河汊里随便抓一会儿就能抓大半盆,后来村里的河被硬化,河底及河堤都糊上了水泥,泛滥成灾的山螃蟹便彻底绝迹了。
    沈小茶没想到,还能再遇见这东西。
    随手翻开一块石头,专注地盯着一瞬间浑掉的溪水,下一刻,一只黑乎乎的山螃蟹就从浑水里横着爬了出来,她精准地捏住螃蟹的背部,飞快地往竹篓里一扔。
    她早已过了闭着眼、好不恐惧将手伸进树根、草丛中抓螃蟹的年龄,所以只能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翻找。
    这条原生态小溪里的螃蟹多年来无人捕捞,它们早已、泛滥成灾,所以沈小茶随便翻起一块石头都能抓到一两只只螃蟹,多的时候一块石头下甚至能抓到五六只!
    竹篓里的螃蟹越来越多,这种生物本就好斗,这会儿早已互相掐在一起,一阵乱斗,看着竹篓里生机勃勃的场面,她擦了一把汗,无比满足,童年的快乐似乎一瞬间又回来了。
    夕阳西下,沈小茶却越抓越嗨,但看了看黑压压快有两大脸盆的收获,她恋恋不舍地结束了抓螃蟹大战。
    不知不觉间,她已沿着小溪走出去老远,返程的路上,意外发现了野豌豆苗跟嫩嫩的艾草,本还在发愁晚饭吃什么她瞬间喜上眉梢。
    回到家,她看着那么多到处乱爬的山螃蟹又有些发愁,它们不像大闸蟹个头那么大,最大的也比一元钱硬币大不了太多,每一个都刷洗干净、去鳃去肠胃,无疑是一项大工程。
    思忖片刻,她调出淘宝,系统吭吭哧哧,好歹总算完成了交易,一斤60块钱,她卖了三斤多,净赚50多块钱。
    看了看脚边的嫩艾草,沈小茶又大方地买了不少白糖跟糯米粉,这个季节的艾草很是鲜嫩,再过些日子就会发苦,吃春需趁早嘛。
    天色暗下来了,她打开露营灯,在温馨的灯光下忙碌着,浑然忘记了山上忙碌的那个人到这个时候还未归来。
    煎锅里白绿相间的艾草饼,滋滋地蹦着小油星,边缘慢慢变黄变脆,艾草香与糯米香随风飘散,就连小刺猬也一动不动地嗅着小鼻子,在旁边眼馋。
    趁着煎艾草糍粑的功夫,她在大铁锅里倒入猪油,加入蒜末儿,次啦一声放入嫩嫩的野豌豆苗,翻炒数下后迅速起锅,白盘绿菜,看起来美极了。
    转过身去旁边火堆,将锅里的艾草糍粑翻个面儿后,她又在锅里放入不少油,倒入处理干净的螃蟹,小火慢慢炸至金黄加一点点盐即可出锅,浓郁的香味儿让她暗暗吞了无数次口水。
    小时候炸山螃蟹,她总是在旁边守望着,妈妈总会笑着给她一个,小馋猫,尝尝咸淡,这样偷嘴得来的食物吃起来总是格外香。
    看着起锅后金黄的螃蟹,实在没忍住,沈小茶用手拿起一个喂进嘴巴,嘎嘣脆!
    因为食材实在太过新鲜,她舍不得加入太多调料,除了油盐味儿遮盖那股鲜味,所以此刻嘴巴里弥漫的的只有喷喷香的螃蟹味儿。
    她吃的很是开心,却不想刚要咽下最后一口螃蟹肉,旁边就想起一道明显憋着笑的声音老远就闻见了,真香!
    沈小茶有一瞬的羞赧,不过看着阿准从容地洗手,她将最后一口吞下去才有些雀跃地开口今天咱们有口福啦,都是好吃的!
    阿准听了,头也没抬晌午饭也很好吃。
    她不知不觉地笑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有米、有原生态的山货,再加上她勉强算半个巧妇,不好吃?才怪!
    露营灯营造出浪漫、温馨的氛围,沈小茶看着桌上的食物,恍惚间有种情侣烛光野餐的错觉。
    阿准则埋头猛吃,不能怪他不懂浪漫,只是这山螃蟹实在是太香了,让人根本无暇做他想,而且他下午挖地、打猎,耗费了不少体力,这会只觉得饥饿的厉害。
    你不觉得,缺点什么吗?沈小茶试探着开口。
    阿准吞下满嘴酥脆的螃蟹,抬头缺啥?
    酒?
    阿准听完有些错愕地看着沈小茶我娘说,良家女子都不兴喝酒。说完,他有些讪讪,毕竟沈小茶跟他见过的所有循规蹈矩的女子都不同。
    沈小茶灯下小酌的雅兴一下子荡然无存......虽然她知道这个时代女子有太多束缚,不能怪阿准,但她就是没了喝酒的兴致,毕竟喝酒这种事讲究个兴之所至。
    接下来的时间,二人都默契地未再多说什么,只默默地吃螃蟹。
    沈小茶甚至能感觉到,阿准有些谨慎,生怕再惹她不快。
    等收拾好,她总觉得空气中有股淡淡的血腥味儿,你受伤啦?
    阿准停下收拾东西的动作,指了指旁边树上挂着的一个东西,刚猎了一只獾子,等我收拾完炼一些獾子油,你手不是烫伤了?这个很有效。
    沈小茶看着星空下的远山,将眼泪憋回去,谢谢,她第一次将这个词如此真诚地宣之于口。
    第十六章
    阿准顿了顿,看着她,有些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地道我这就去熬上。说完又偷瞄了沈小茶一眼,才快步朝那只獾子走去。
    沈小茶吸吸鼻子,掩饰自己的情绪我先去洗漱了,你今儿也累了,早点洗洗睡吧。
    她不知自己是何时睡去的,第二天一大早她在温润的粥香里悠然醒来,推开门,阿准不知去哪里了,她常坐的那块石头上放着一碗状似猪油的东西,锅里的白米粥上结了一层薄薄的膜。
    辣椒炒阳荷姜嫩芽看起来有些发黑,应该是煮久了的缘故。
    她端着盆、踩着晨曦去溪边洗漱,水中散落着一些碎米,鱼群逐食而至,她目测了下从小溪到房子的距离,每天提(端)水吃也够麻烦的,等闲下来,就用竹筒引水实现用水自由。
    等回屋阿准已回来了,鞋上沾染了不少泥土,左手拿着开得极为肆意的山茶花,右手则是一束熙熙攘攘花朵挤花朵的红色杜鹃。
    这么早就去翻土啦?她接过阿准递过来的两束花嗅了嗅,开心地放在石头上。
    而后调出淘宝选了两个很简单的白色瓷花瓶、一块格纹桌布虽然他们如今没有多少钱,但她总觉得生活越是贫困,就越要有一颗浪漫的心,不然日子得无趣、枯燥成什么样子啊?
    给花瓶装上清澈的溪水,插/上滚着水珠儿的花,白瓶红花的搭配,很是养眼,她心情大好,忍不住像儿时一样揪下一朵杜鹃花,舀水随意冲洗了下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酸甜的花汁很是可口。
    阿准有些目瞪口呆,这东西竟能吃?
    沈小茶将煎锅放在火上,煎了个小鱼干儿,酥脆鱼干儿配白米粥,很是下饭,但吃饭时她还是吃了不少炒阳荷姜嫩芽,味道竟然还能接受,只是卖相不好看罢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