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还骗婚吗?免费阅读(9)
然对花朝而言,话怎么说不重要。话里的内容才最重要。杜誉的话让她想起了当前的身份她一只硕鼠,成天操着老猫的心做什么?董元祥爱谁杀谁杀的,反正跟姑奶奶没关系。
既如此,你刚才怎么不让我随张大人回去?花朝忽然想起一事,问。
张慎好女杜誉脱口而出,话到一半,清了清嗓子:张大人公务繁忙,你跟着他,只会添乱。
花朝好容易才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我是狗吗,从刑部到大理寺三条街的工夫,就能给他添出乱子?我是能当街咬人,还是能就地刨个坑把他给埋了啊?
然而一低头,乖乖顺顺:大人说的是。大人思虑周全,民妇万不能及。
第十四章
杜誉见她强装出来的乖顺模样,轻轻一哂:去那架子上把本官为崇礼侯备的礼拿来。
花朝依言挪步过去,看到一摞书上摆着一个木头匣子,料想这便是杜誉为崇礼侯准备的礼物,取下来。见那匣子口未封全,出去好奇,背着杜誉悄悄将口推的更开,瞥见里面的物什,愣了一下。
崇礼侯再闲散,他好歹也是个侯爷。你就拿这么个小拨浪鼓当贺礼,是不是有点欺人太甚了?
花朝撇了撇嘴,犹豫几番,终于不忍一名前程似锦的大好儿郎葬送在人情世故上:大、大人,你就就送这礼?
杜誉眼皮子都未抬:有何不妥?
妥!非常妥!花朝强笑着道:不过大人要是能再添一点富丽气象,那就更妥了!
富丽?杜誉喃喃哦了一声,道:我看这几日院中芍药开了,你摘一朵放里面吧。
抠,还是你抠!花朝撇撇嘴,将那木匣子合上。
杜誉忽然道:崇礼侯给孩子办满月宴。才满周的孩子,我想来想去,只有这礼物合适。
花朝心道,您不用跟我解释,您跟崇礼侯解释的通就成。
慢着,崇礼侯?崇礼侯府的满月宴,还敢请杜誉?
自打在皇位之争中落败后,崇礼侯一直如履薄冰。这些年来,不敢沾一点政事,往来若非闲散勋贵,就是些登不上台面的三教九流。
杜誉这样的刑部大员,春风得意的状元郎,他居然敢请?
这么疑惑着,忍不住脱口问:崇礼侯府竟给大人发了请帖?
哦,倒是没有。杜誉仿佛丝毫未觉有什么不妥:我从礼部为崇礼侯操办宴会的吏员那买的。
买?请帖指名道姓,这都能买卖?别人是掩耳盗铃,你这干脆是蒙着眼睛盗铃呐!
那那礼部吏员竟肯卖给你?这是视官途如粪土?
原本不肯,不过秦衙内帮了些小忙。杜誉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一百文钱。
一百文钱,你怎么不说你是抢的?
花朝眉心一跳,忽然开始同情起那位礼部小吏来一边是自家长官的倒霉儿子,一边是无实权却世袭数代、连在皇位之争中都未获罪的勋爵,可怜蝼蚁,只能在夹缝中卑微求存。做人难,想做人上人,更难啊!
花朝在心中长叹,一抬首,注意到杜誉扎人眼球的绯色官袍,抱着点上天有好生之德的慈悲心肠,小心问:大人不会准备穿这身去赴宴吧?
好在杜誉尚未泯灭天良,摇摇头:不,我穿常服去。一会你伺候我更衣。
得嘞!花朝松了口气
诶?不对啊,为什么又是我?!这你堂堂一届朝廷命官身边连个丫鬟小厮都没有吗?
腹诽归腹诽,衣裳真到了手里,花朝还是没那个尥蹶子不干的勇气。见杜誉双臂张开,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心底骂骂叨叨地替他披上了那件靛蓝色宽袖长袍。
低头替他系腰带时,终忍不住鼓囊了一句:大人这么大的官,怎么也不找个侍婢!
花朝只是随口一埋怨,没有指望他真答的意思。却听见他沉默了一瞬,道:我一向性子孤僻,不喜外人在身边,更不喜人伺候
那现在这是给我的额外赏赐?我是不是得磕头谢个恩?
花朝含蓄地翻了个白眼,手下没控制住劲,将那腰带狠狠一拉。杜誉一声轻嘶,却反而笑了:夫人不一样,夫人不是
夫人不一样,夫人不是人花朝不用想也知道他会说什么。她不想让这糟心话乱了自己本就不怎么平静的心境,打断他:大人特意买了别人的请帖上崇礼侯府做什么?
问话间衣裳已经穿好,杜誉肤色非常白,一袭蓝衫更是衬地他面容皎皎。更衣时花朝特意摩挲了下那布料,是极寻常的棉布。在杜誉这个位阶的官员,至少也是穿绸穿缎。像张慎那样的骚包,更是件件都是丝绸。据闻还悄悄令人置办了上等的越府丝,因怕人弹劾,不敢堂而皇之的穿出去,只敢关起门来在家中穿,锦衣夜行,无人欣赏,每每思及,寂寞的几乎要垂下泪来。
可这一身寻常棉布,到了杜誉身上,无端端却有了玉树般的清贵味道大概真如世人所说,人长得好看,披麻袋都是绝色。
无论如何,这已算得上他拿得出手的锦衣了。
杜誉听见她的问题,低头沉沉看她一眼,没有立刻回答。花朝十分乖觉,当即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些过了边界,忙忙赔着笑道:民妇就是随口问问,聊聊天,大人不用当真!
刑部的人乔装上门,还能干什么。不用他说,花朝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可姬敬修一个连做文章都板的像块砖似的大盛模范好儿郎,能犯什么事?杀人放火?不可能不可能。
花朝心中笃定地摇着头,杜誉忽然道:户部侍郎胡惟简与崇礼侯的关系,你知道吗?
当然知道。花朝脑中稍稍一转,脸色微变: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本官只是有一些猜测,想去核实一下。
姬敬修可能犯的罪不多,但有一样罪,他只要活着,就有瓜田李下之嫌。而倘若当真沾了一点,那就绝无可恕的余地。
花朝垂目思索,不一会,抬起眼皮:大人晚上赴宴,能不能带上民妇?民妇可以扮作大人的侍婢。
杜誉道:侍婢倒是不必。不过那请帖本就是给小吏夫妇二人的。本官原本还打算谎称夫人病重。马夫人既欲同往,只好委屈夫人扮作本官的娘子。
娘子哦,嗯娘子?!
马夫人不愿意?
愿、愿意吧。
我有的选?
作者有话要说: 杜大人要说的是:夫人不一样,夫人不是外人。
第十五章
马车辚辚向东边驶去,崇礼侯府在皇城东南面。
花朝和杜誉挤在局促的马车里,两人彼此呼吸相闻。杜誉低头在剥一个橘子,花朝两手交叠,手心微微沁出点细汗。
杜誉手指修长,一个橘子剥的如分花拂柳,斯文好看。花朝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杜誉似觉察到,剥完,淡淡问:吃吗?
花朝立刻转过脸,连连摆手:不吃不吃
不吃你为何一直盯着它?
果然。我那是盯它吗?我那是盯
花朝突然意识到自己辨无可辨。算了算了就让他以为自己觊觎他橘子吧。总比让他觉得自己心思龌龊的好。
一会鸡蛋一会橘子,这要是做他邻居,该多倒霉。
这么想着,花朝愤愤接过橘子,吃!我想吃,我想吃的要命!囫囵往嘴里一塞。谁料那瓣橘子又大汁水又丰沛,一口咬下去,橘汁顺着未包严实的嘴角就往外噗噗直溢
杜誉我¥#@%
见她如此狼狈,杜誉轻轻一笑。花朝见他笑得无辜坦荡,更想问候一遍他十八代祖宗。然,张嘴是不能张嘴的。只好拿眼睛瞪之,狠狠瞪之。此子欲以橘子谋杀老身,卑鄙至极,老身要替天行道。
杜誉自袖中抽中一方巾帕,递过来:擦擦。仍是那日狱中那方素帕,洗的十分干净,上面残余着淡淡的皂荚香。
罢了,天要行道自去行吧,老身是倦了,替不动了。
花朝擦拭掉橘汁,将巾帕递还杜誉。杜誉道:夫人方才魂不守舍,有什么难解之疑?
他倒时常敏锐的很。花朝不禁怀疑,他那人情世故上呆滞是不是装出来的。
花朝点点头。
杜誉道:其实本官也有几点疑惑。不如这样,夫人问我一个问题,我也问夫人一个。
花朝想了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来吧,姑且听听,遇到了实在敏/感的,大不了装傻充楞。
于是道:大人请问。
杜誉敛下眼皮,略略沉默了一会。抬目看她,目光深沉难辨,良久,方徐徐开口:本官听闻,民间传说,康平公主幼时与陛下一同长大,十分思慕陛下。夫人久在民间,熟知乡闻传说,不知这是否是真的?
竟竟有这么回事?花朝闻言微微一愕,扯着一张皮笑肉不笑的脸道:民间传闻多捕风捉影,大人怎能信这等子怪谈?!
杜誉见她神情不大自然,脸色暗了暗:捕风捉影?那风是怎样,影又是怎样?
这嗨!这我哪能知道!花朝强陪着一张抽抽了的笑脸。真是邪性,这一回来京城,耳畔是左一个康平公主,右一个康平公主,皇帝都宣布公主死了,这些人还想翻甚蛾子。大、大人是从哪听说的这个?
夫人怎关心起这个?
花朝讪笑道:自来民间最爱听宫中秘闻、王侯传说。民妇做版刻生意,想了解了解这位同行是从哪得到的这般好故事,想必十分好卖,有些羡慕,羡慕。说完略顿一顿,又补了句:大人不想说也无妨,民妇就不问这个了。
杜誉却道:是从南城一个说书人那听来的。说书人自称是听宫中出来的一个老内侍讲的。
宫中的老内侍?这般多嘴多舌那老内侍还说啥了?花朝接口就问。出口又意识到自己这反应有些急切,立刻摆摆手:随便问问,随便问问。
杜誉道:那老内侍说,康平公主为人刁蛮任性、冷血无情。
放花朝自座上一弹而起,车厢狭窄,头咚的一声撞在车顶上。立刻意识到自己有些反应过激,连忙扶着头坐稳,此地无银道:这车怎么晃的这么厉害!
转眸却见杜誉像尊宝相庄严的佛像,不动如山,面上有些挂不住,呵呵干笑两声:大人真个是安如磐石、稳如泰山,民妇佩服,佩服!
杜誉并不答应,反问:夫人方才打算说什么?放什么?
花朝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自己方才本打算怒斥放屁,若非撞了一下头,那两个字已然脱口,暗地里感谢上苍有好生之德,忙忙改口道:放、放得开!对,放得开!我原想说那个说书人当真编的一手好故事,放得开!
杜誉没有吭声,垂下眼皮。
花朝小心翼翼道:现下是不是该民妇问大人问题了?
你问吧。杜誉双目微阖,枕在车壁上。眼下淡淡一片暗青,似是有些疲倦。曾经彻夜写文章仍神采奕奕的少年怎会疲倦。花朝觉得一定是天光暗淡,自己迷了眼。
花朝想了想,问:大人可是觉得胡家和董家的命案和崇礼侯有关?
杜誉不答反问:夫人似乎很关心崇礼侯?
花朝自请他带上自己时起就想好了理由,此时从容道:大人,民妇与春熙班的名伶双喜一向交好,双喜数日前告诉民妇,她上崇礼侯府唱堂会的时候被侯爷看上了,要收作妾室。民妇方才听大人提起崇礼侯,生怕侯爷牵连其中。倘或如此,民妇的姐妹或会遭受牵连。民妇是在为姐妹担忧
春熙班的双喜?你认得她?杜誉眉心一皱,有一会,方淡淡道:夫人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花朝以为他是讽刺,却丝毫不放在心上,腆着脸道:大人过奖。
杜誉撇过脸,仿佛已不耐烦她的厚颜,好半天,才开口:你可还记得那晚红袖招中童观的反应?
童观?漓江钓叟?花朝道:记得。那日童观一见刺客,就下了死手。他知道有人要来杀他
嗯。杜誉点头道:那你可还记得那日童观穿的是什么衣,什么鞋?
花朝凝眉回忆,脑中浮现那日童观倨傲的样子。她满腹心思都用在应对那张脸上了,至于他穿了什么,倒真没留意。犹豫了一会,才试着说:好像是一件苍青色道袍至于是什么鞋,那着实没看清话未落忽然一拍手:哦对了,我想起来了,那童观衣衫袖口处似乎拉了一个口子,不知道是不是记岔了,毕竟有几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顺手在隔壁开了个欢脱小短篇,《沙雕女匪复仇记》,甜甜甜,不影响本文更新,欢迎大家支持~~比心!
第十六章
杜誉道:你没记错。不单如此,童观鞋底鞋沿上还沾染了些青苔。
青苔?这么说,童观去过河边?花朝问,联想起自己方才说的话,忽然明白什么:不止如此!童观还在河边与人起了争执。
杜誉垂下眼皮:他杀了人。
杀人?!
嗯。春熙班的双喜,死了。
什么?!花朝惊愕:你说谁谁死了?
杜誉低头道:春熙班的双喜。二月十三那晚,也就是红袖招的前一晚,童观与双喜在漓江畔起了争执,童观将双喜推下了漓江。次早童观从郊外返回,在家门口被秦衙内带人堵住带走,才有了后来的红袖招之斗。在见到童观之前,我也不知道有这一桩命案。后来我命人沿漓江打捞,两日前在漓江下游的李家沟捞到了双喜的尸体。
杜誉声音平静,似细沙在沙漏中缓慢而有序的流淌。花朝心中,那细沙却似流进了一片空洞之中。
她与春熙班的双喜其实不算深交,毕竟她来京城也不过半月。只是那双喜自认识后便爱粘着她,屁大点事都颠颠来和她说。见了面,也不管她愿不愿意听,噼里啪啦就一通倒豆子。譬如崇礼侯看上她这事,她十分兴奋,翻来覆去说了不下十次。因她年纪小,花朝很多时候并不放在心上,只是将两边耳朵都张开着,任由她的话和穿堂风一样自由出入。
可她竟就这么死了?
恋耽美
既如此,你刚才怎么不让我随张大人回去?花朝忽然想起一事,问。
张慎好女杜誉脱口而出,话到一半,清了清嗓子:张大人公务繁忙,你跟着他,只会添乱。
花朝好容易才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我是狗吗,从刑部到大理寺三条街的工夫,就能给他添出乱子?我是能当街咬人,还是能就地刨个坑把他给埋了啊?
然而一低头,乖乖顺顺:大人说的是。大人思虑周全,民妇万不能及。
第十四章
杜誉见她强装出来的乖顺模样,轻轻一哂:去那架子上把本官为崇礼侯备的礼拿来。
花朝依言挪步过去,看到一摞书上摆着一个木头匣子,料想这便是杜誉为崇礼侯准备的礼物,取下来。见那匣子口未封全,出去好奇,背着杜誉悄悄将口推的更开,瞥见里面的物什,愣了一下。
崇礼侯再闲散,他好歹也是个侯爷。你就拿这么个小拨浪鼓当贺礼,是不是有点欺人太甚了?
花朝撇了撇嘴,犹豫几番,终于不忍一名前程似锦的大好儿郎葬送在人情世故上:大、大人,你就就送这礼?
杜誉眼皮子都未抬:有何不妥?
妥!非常妥!花朝强笑着道:不过大人要是能再添一点富丽气象,那就更妥了!
富丽?杜誉喃喃哦了一声,道:我看这几日院中芍药开了,你摘一朵放里面吧。
抠,还是你抠!花朝撇撇嘴,将那木匣子合上。
杜誉忽然道:崇礼侯给孩子办满月宴。才满周的孩子,我想来想去,只有这礼物合适。
花朝心道,您不用跟我解释,您跟崇礼侯解释的通就成。
慢着,崇礼侯?崇礼侯府的满月宴,还敢请杜誉?
自打在皇位之争中落败后,崇礼侯一直如履薄冰。这些年来,不敢沾一点政事,往来若非闲散勋贵,就是些登不上台面的三教九流。
杜誉这样的刑部大员,春风得意的状元郎,他居然敢请?
这么疑惑着,忍不住脱口问:崇礼侯府竟给大人发了请帖?
哦,倒是没有。杜誉仿佛丝毫未觉有什么不妥:我从礼部为崇礼侯操办宴会的吏员那买的。
买?请帖指名道姓,这都能买卖?别人是掩耳盗铃,你这干脆是蒙着眼睛盗铃呐!
那那礼部吏员竟肯卖给你?这是视官途如粪土?
原本不肯,不过秦衙内帮了些小忙。杜誉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一百文钱。
一百文钱,你怎么不说你是抢的?
花朝眉心一跳,忽然开始同情起那位礼部小吏来一边是自家长官的倒霉儿子,一边是无实权却世袭数代、连在皇位之争中都未获罪的勋爵,可怜蝼蚁,只能在夹缝中卑微求存。做人难,想做人上人,更难啊!
花朝在心中长叹,一抬首,注意到杜誉扎人眼球的绯色官袍,抱着点上天有好生之德的慈悲心肠,小心问:大人不会准备穿这身去赴宴吧?
好在杜誉尚未泯灭天良,摇摇头:不,我穿常服去。一会你伺候我更衣。
得嘞!花朝松了口气
诶?不对啊,为什么又是我?!这你堂堂一届朝廷命官身边连个丫鬟小厮都没有吗?
腹诽归腹诽,衣裳真到了手里,花朝还是没那个尥蹶子不干的勇气。见杜誉双臂张开,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心底骂骂叨叨地替他披上了那件靛蓝色宽袖长袍。
低头替他系腰带时,终忍不住鼓囊了一句:大人这么大的官,怎么也不找个侍婢!
花朝只是随口一埋怨,没有指望他真答的意思。却听见他沉默了一瞬,道:我一向性子孤僻,不喜外人在身边,更不喜人伺候
那现在这是给我的额外赏赐?我是不是得磕头谢个恩?
花朝含蓄地翻了个白眼,手下没控制住劲,将那腰带狠狠一拉。杜誉一声轻嘶,却反而笑了:夫人不一样,夫人不是
夫人不一样,夫人不是人花朝不用想也知道他会说什么。她不想让这糟心话乱了自己本就不怎么平静的心境,打断他:大人特意买了别人的请帖上崇礼侯府做什么?
问话间衣裳已经穿好,杜誉肤色非常白,一袭蓝衫更是衬地他面容皎皎。更衣时花朝特意摩挲了下那布料,是极寻常的棉布。在杜誉这个位阶的官员,至少也是穿绸穿缎。像张慎那样的骚包,更是件件都是丝绸。据闻还悄悄令人置办了上等的越府丝,因怕人弹劾,不敢堂而皇之的穿出去,只敢关起门来在家中穿,锦衣夜行,无人欣赏,每每思及,寂寞的几乎要垂下泪来。
可这一身寻常棉布,到了杜誉身上,无端端却有了玉树般的清贵味道大概真如世人所说,人长得好看,披麻袋都是绝色。
无论如何,这已算得上他拿得出手的锦衣了。
杜誉听见她的问题,低头沉沉看她一眼,没有立刻回答。花朝十分乖觉,当即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些过了边界,忙忙赔着笑道:民妇就是随口问问,聊聊天,大人不用当真!
刑部的人乔装上门,还能干什么。不用他说,花朝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可姬敬修一个连做文章都板的像块砖似的大盛模范好儿郎,能犯什么事?杀人放火?不可能不可能。
花朝心中笃定地摇着头,杜誉忽然道:户部侍郎胡惟简与崇礼侯的关系,你知道吗?
当然知道。花朝脑中稍稍一转,脸色微变: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本官只是有一些猜测,想去核实一下。
姬敬修可能犯的罪不多,但有一样罪,他只要活着,就有瓜田李下之嫌。而倘若当真沾了一点,那就绝无可恕的余地。
花朝垂目思索,不一会,抬起眼皮:大人晚上赴宴,能不能带上民妇?民妇可以扮作大人的侍婢。
杜誉道:侍婢倒是不必。不过那请帖本就是给小吏夫妇二人的。本官原本还打算谎称夫人病重。马夫人既欲同往,只好委屈夫人扮作本官的娘子。
娘子哦,嗯娘子?!
马夫人不愿意?
愿、愿意吧。
我有的选?
作者有话要说: 杜大人要说的是:夫人不一样,夫人不是外人。
第十五章
马车辚辚向东边驶去,崇礼侯府在皇城东南面。
花朝和杜誉挤在局促的马车里,两人彼此呼吸相闻。杜誉低头在剥一个橘子,花朝两手交叠,手心微微沁出点细汗。
杜誉手指修长,一个橘子剥的如分花拂柳,斯文好看。花朝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杜誉似觉察到,剥完,淡淡问:吃吗?
花朝立刻转过脸,连连摆手:不吃不吃
不吃你为何一直盯着它?
果然。我那是盯它吗?我那是盯
花朝突然意识到自己辨无可辨。算了算了就让他以为自己觊觎他橘子吧。总比让他觉得自己心思龌龊的好。
一会鸡蛋一会橘子,这要是做他邻居,该多倒霉。
这么想着,花朝愤愤接过橘子,吃!我想吃,我想吃的要命!囫囵往嘴里一塞。谁料那瓣橘子又大汁水又丰沛,一口咬下去,橘汁顺着未包严实的嘴角就往外噗噗直溢
杜誉我¥#@%
见她如此狼狈,杜誉轻轻一笑。花朝见他笑得无辜坦荡,更想问候一遍他十八代祖宗。然,张嘴是不能张嘴的。只好拿眼睛瞪之,狠狠瞪之。此子欲以橘子谋杀老身,卑鄙至极,老身要替天行道。
杜誉自袖中抽中一方巾帕,递过来:擦擦。仍是那日狱中那方素帕,洗的十分干净,上面残余着淡淡的皂荚香。
罢了,天要行道自去行吧,老身是倦了,替不动了。
花朝擦拭掉橘汁,将巾帕递还杜誉。杜誉道:夫人方才魂不守舍,有什么难解之疑?
他倒时常敏锐的很。花朝不禁怀疑,他那人情世故上呆滞是不是装出来的。
花朝点点头。
杜誉道:其实本官也有几点疑惑。不如这样,夫人问我一个问题,我也问夫人一个。
花朝想了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来吧,姑且听听,遇到了实在敏/感的,大不了装傻充楞。
于是道:大人请问。
杜誉敛下眼皮,略略沉默了一会。抬目看她,目光深沉难辨,良久,方徐徐开口:本官听闻,民间传说,康平公主幼时与陛下一同长大,十分思慕陛下。夫人久在民间,熟知乡闻传说,不知这是否是真的?
竟竟有这么回事?花朝闻言微微一愕,扯着一张皮笑肉不笑的脸道:民间传闻多捕风捉影,大人怎能信这等子怪谈?!
杜誉见她神情不大自然,脸色暗了暗:捕风捉影?那风是怎样,影又是怎样?
这嗨!这我哪能知道!花朝强陪着一张抽抽了的笑脸。真是邪性,这一回来京城,耳畔是左一个康平公主,右一个康平公主,皇帝都宣布公主死了,这些人还想翻甚蛾子。大、大人是从哪听说的这个?
夫人怎关心起这个?
花朝讪笑道:自来民间最爱听宫中秘闻、王侯传说。民妇做版刻生意,想了解了解这位同行是从哪得到的这般好故事,想必十分好卖,有些羡慕,羡慕。说完略顿一顿,又补了句:大人不想说也无妨,民妇就不问这个了。
杜誉却道:是从南城一个说书人那听来的。说书人自称是听宫中出来的一个老内侍讲的。
宫中的老内侍?这般多嘴多舌那老内侍还说啥了?花朝接口就问。出口又意识到自己这反应有些急切,立刻摆摆手:随便问问,随便问问。
杜誉道:那老内侍说,康平公主为人刁蛮任性、冷血无情。
放花朝自座上一弹而起,车厢狭窄,头咚的一声撞在车顶上。立刻意识到自己有些反应过激,连忙扶着头坐稳,此地无银道:这车怎么晃的这么厉害!
转眸却见杜誉像尊宝相庄严的佛像,不动如山,面上有些挂不住,呵呵干笑两声:大人真个是安如磐石、稳如泰山,民妇佩服,佩服!
杜誉并不答应,反问:夫人方才打算说什么?放什么?
花朝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自己方才本打算怒斥放屁,若非撞了一下头,那两个字已然脱口,暗地里感谢上苍有好生之德,忙忙改口道:放、放得开!对,放得开!我原想说那个说书人当真编的一手好故事,放得开!
杜誉没有吭声,垂下眼皮。
花朝小心翼翼道:现下是不是该民妇问大人问题了?
你问吧。杜誉双目微阖,枕在车壁上。眼下淡淡一片暗青,似是有些疲倦。曾经彻夜写文章仍神采奕奕的少年怎会疲倦。花朝觉得一定是天光暗淡,自己迷了眼。
花朝想了想,问:大人可是觉得胡家和董家的命案和崇礼侯有关?
杜誉不答反问:夫人似乎很关心崇礼侯?
花朝自请他带上自己时起就想好了理由,此时从容道:大人,民妇与春熙班的名伶双喜一向交好,双喜数日前告诉民妇,她上崇礼侯府唱堂会的时候被侯爷看上了,要收作妾室。民妇方才听大人提起崇礼侯,生怕侯爷牵连其中。倘或如此,民妇的姐妹或会遭受牵连。民妇是在为姐妹担忧
春熙班的双喜?你认得她?杜誉眉心一皱,有一会,方淡淡道:夫人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花朝以为他是讽刺,却丝毫不放在心上,腆着脸道:大人过奖。
杜誉撇过脸,仿佛已不耐烦她的厚颜,好半天,才开口:你可还记得那晚红袖招中童观的反应?
童观?漓江钓叟?花朝道:记得。那日童观一见刺客,就下了死手。他知道有人要来杀他
嗯。杜誉点头道:那你可还记得那日童观穿的是什么衣,什么鞋?
花朝凝眉回忆,脑中浮现那日童观倨傲的样子。她满腹心思都用在应对那张脸上了,至于他穿了什么,倒真没留意。犹豫了一会,才试着说:好像是一件苍青色道袍至于是什么鞋,那着实没看清话未落忽然一拍手:哦对了,我想起来了,那童观衣衫袖口处似乎拉了一个口子,不知道是不是记岔了,毕竟有几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顺手在隔壁开了个欢脱小短篇,《沙雕女匪复仇记》,甜甜甜,不影响本文更新,欢迎大家支持~~比心!
第十六章
杜誉道:你没记错。不单如此,童观鞋底鞋沿上还沾染了些青苔。
青苔?这么说,童观去过河边?花朝问,联想起自己方才说的话,忽然明白什么:不止如此!童观还在河边与人起了争执。
杜誉垂下眼皮:他杀了人。
杀人?!
嗯。春熙班的双喜,死了。
什么?!花朝惊愕:你说谁谁死了?
杜誉低头道:春熙班的双喜。二月十三那晚,也就是红袖招的前一晚,童观与双喜在漓江畔起了争执,童观将双喜推下了漓江。次早童观从郊外返回,在家门口被秦衙内带人堵住带走,才有了后来的红袖招之斗。在见到童观之前,我也不知道有这一桩命案。后来我命人沿漓江打捞,两日前在漓江下游的李家沟捞到了双喜的尸体。
杜誉声音平静,似细沙在沙漏中缓慢而有序的流淌。花朝心中,那细沙却似流进了一片空洞之中。
她与春熙班的双喜其实不算深交,毕竟她来京城也不过半月。只是那双喜自认识后便爱粘着她,屁大点事都颠颠来和她说。见了面,也不管她愿不愿意听,噼里啪啦就一通倒豆子。譬如崇礼侯看上她这事,她十分兴奋,翻来覆去说了不下十次。因她年纪小,花朝很多时候并不放在心上,只是将两边耳朵都张开着,任由她的话和穿堂风一样自由出入。
可她竟就这么死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