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不知道取什么
拉车拉大缸,走的不是康庄大道,是田间小道。
晨风吹拂,打进他的脸上,发丝纷飞,他不在意。
他见到陆地上的田,金灿灿的样貌,跟女孩说的一样;他见到陆地上的房,方方正正,好特殊。
拉车移动到某处,缓慢停下,水缸的盖子被拿下,他探头。
“哈啊...这里就没人了哈...”
她喘息的很快,也是,她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发育得再怎么快,单独拉台车,还是会累的。
她好似不在乎自己的累,手指上方,树上结满果实,满满当当:“你看,这就是那颗果子的树。”边说女孩还爬到树上,拿下两颗果实,手红通通的,“来,吃看看吧,现摘的。”咬下,汁水四溢,甜意蔓延至心里,完全没有,酸涩感,跟那次吃的完全不同。
他虽然是吃过成熟的果子,可是今天...这果子,好像比以往吃的,都甜了许多。
接下来,女孩在这处用手比划比划,告诉他这个是牛,那个是鸭,再来这个是蝴蝶。
第一次见,平时只能听的生物,很新奇,他的眼里闪烁光辉,把他的黑眸点亮,是深海唯一的闪光。
说得差不多的时候,她又盖上盖,拉起车,带他走。
走呀走,有点不同。
鲛人借由水缸和盖子的缝隙看到,前方有人,赶忙将头埋进缸内。
“丫头你今天怎么拉个大缸啊?”来人听起来是个男性,年龄五十几?
“娘要用的,她让我拉的。”这谎说得自然,没人怀疑。
“一个人拉阿,好厉害啊,要我帮你吗?一个人很重吧?”脚步声靠近,是要过来拉?
“不用了王伯伯,我拉得动!”拉车突然被抬高,鲛人身体往下,尾鳍不受控地撞在缸壁,溅起几滴水。
“那我先走了,加油啊。”
“嗯!王伯伯再见!”拉车往前移动,速度快速,想快点逃离此处,免得被发现不同。
她手心出汗,不敢回头,直向前。
幸好,没再遇到人。
他们继续前行。
...
之后的故事也不必细说了,不过就是到处看、到处摸、到处体验。
像带刚出生的婴孩认识世界,什么也没看过的鲛人,开心、很开心、超级开心。
很幸运的没被发现,也很幸运天气晴朗,更幸运是预见她。
那一天很快乐。
“下次再这样带你走!”那天结束时,女孩这么说。
隔日。
一切似乎不太能如人所愿。
“拉车被娘收走,怎么办阿...”女孩唉声叹气,这车被收走是不意外的事,她是偷偷借来的,毕竟也不是自己的。
她有点哀怨,明明昨天才答应的事,今天就撤回。
鲛人笑笑的,只是说:“没关系。”
他看到女孩发红的手肘,劳累的双手,是昨天拉出来的。
鲛人知道女孩很累。
所以,对他来说,真的没关系,有些事物,看过一次就终生难忘。
那之后时间过得很快,女孩长到十四岁。这个年龄或许能称得上少女,嗯...不过还是用女孩吧。
喜欢看话本、喜欢玩,活泼可爱的女孩还是日日找鲛人。
情窦初开的十四岁,脑海里开始充满情爱,话本所说的公子、郎君,皆令人向往。
这个时候,女孩正念话本给鲛人听。
“后来李公子就和她私奔了!他们躲到天涯海角,不让人找到!”说到这时,她脸挂向往之样,语速激昂。鲛人在旁听。
他也曾被女孩教导过读书写字,这本话本读起来本不在话下,可是听女孩读,那高低起伏、绘声绘色的口气,能将平淡的文本,读得身历其境。
于是话本都是女孩在读,她念的开心,他听得开心。
讲到一半,她停下叙述,随意将话本一撇,叹口气。
“唉...怎么就遇不到李公子那种人。”女孩单手撑脸,愁眉苦脸。
村子里住的人各个啦哩邋遢,没什么好看,更没漂亮的,她想要惊艳四方、终身难忘的模样,是找不到的,更别说能做出私奔的。这里的男孩,能说几句风雅话都是难得。
她嘟起嘴,不满的表情表露无遗,鲛人看到,歪歪头,不解。
情爱这点,他实在不解,对于情爱他没有什么看法更没有想法。
不意外,有句话说男的心里年龄比女的晚八岁,他可能晚更多就是。
之前的女孩还会对村子里那些人有点幻想,还天天跟鲛人说那些人做了什么,脑子就像被电到,一直想其他人。这种反应来得快去得快,想个没几天又换个人想,她有时都怀疑自己好多情。
多情的人可没有好下场阿。
唯一不多情的,可能只有对鲛人了。
她永远不会把她拿来和话本里的公子相比,因为他不是什么公子,他没有性别,也不是她脑海里那些一闪即逝的喜欢。
她会想若是自己嫁个有钱的,就能天天将鲛人带上岸,还能研究怎么让鲛人在路上走。
却从不想情爱,谁叫鲛人是她最好的朋友。
而那好朋友还是个忠实的听众,听且不腻,从不抱怨。他很喜欢女孩,当然,朋友的喜欢。
他们的关系牢不可破,永远不会分离。
没有情爱,却比情爱更深,仅靠一个曾经的诺言。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牵绊,只属于他们两个。
不久后,女孩的烦恼就变得微不足道。
因为,她要及笄了。
说来也巧,娘帮他选的人,是村头李家二儿子,跟话本的李公子,同姓。
李家二儿子,为人朴实,没什么缺点,算是个好人。可她不喜欢。
简单又直率的理由,不喜欢。
姓李,却又不是李公子。话本的李公子,肤白如雪、眉星似剑、玉树临风;李家二儿子,黑不溜秋、平平淡淡、毫无特色,任谁来了都是一句:不一样。
她好讨厌被决定的婚事,她想要自由的爱情。
不过...父母之言,媒妁之言,她能如何?
她只能看母亲帮她缝嫁衣,看兄弟姊妹劝说,看日期越来越近,看大家都在准备她的婚事时,她会在夜神人静时,到海边。
见到鲛人时,女孩还是会念话本,这次她念得故事,以往也念过。
“知处不接受这命运,打算逃离,离开伤心之地。”声音低低的,像在念咒,也像对自己说。言语寡淡,同样是逃跑,这念得是逃去死。
鲛人听,听...听。
他做不到什么。
安慰有什么用,当一个人饿到极致,你去安慰他不要饿,他能不饿吗?
晨风吹拂,打进他的脸上,发丝纷飞,他不在意。
他见到陆地上的田,金灿灿的样貌,跟女孩说的一样;他见到陆地上的房,方方正正,好特殊。
拉车移动到某处,缓慢停下,水缸的盖子被拿下,他探头。
“哈啊...这里就没人了哈...”
她喘息的很快,也是,她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发育得再怎么快,单独拉台车,还是会累的。
她好似不在乎自己的累,手指上方,树上结满果实,满满当当:“你看,这就是那颗果子的树。”边说女孩还爬到树上,拿下两颗果实,手红通通的,“来,吃看看吧,现摘的。”咬下,汁水四溢,甜意蔓延至心里,完全没有,酸涩感,跟那次吃的完全不同。
他虽然是吃过成熟的果子,可是今天...这果子,好像比以往吃的,都甜了许多。
接下来,女孩在这处用手比划比划,告诉他这个是牛,那个是鸭,再来这个是蝴蝶。
第一次见,平时只能听的生物,很新奇,他的眼里闪烁光辉,把他的黑眸点亮,是深海唯一的闪光。
说得差不多的时候,她又盖上盖,拉起车,带他走。
走呀走,有点不同。
鲛人借由水缸和盖子的缝隙看到,前方有人,赶忙将头埋进缸内。
“丫头你今天怎么拉个大缸啊?”来人听起来是个男性,年龄五十几?
“娘要用的,她让我拉的。”这谎说得自然,没人怀疑。
“一个人拉阿,好厉害啊,要我帮你吗?一个人很重吧?”脚步声靠近,是要过来拉?
“不用了王伯伯,我拉得动!”拉车突然被抬高,鲛人身体往下,尾鳍不受控地撞在缸壁,溅起几滴水。
“那我先走了,加油啊。”
“嗯!王伯伯再见!”拉车往前移动,速度快速,想快点逃离此处,免得被发现不同。
她手心出汗,不敢回头,直向前。
幸好,没再遇到人。
他们继续前行。
...
之后的故事也不必细说了,不过就是到处看、到处摸、到处体验。
像带刚出生的婴孩认识世界,什么也没看过的鲛人,开心、很开心、超级开心。
很幸运的没被发现,也很幸运天气晴朗,更幸运是预见她。
那一天很快乐。
“下次再这样带你走!”那天结束时,女孩这么说。
隔日。
一切似乎不太能如人所愿。
“拉车被娘收走,怎么办阿...”女孩唉声叹气,这车被收走是不意外的事,她是偷偷借来的,毕竟也不是自己的。
她有点哀怨,明明昨天才答应的事,今天就撤回。
鲛人笑笑的,只是说:“没关系。”
他看到女孩发红的手肘,劳累的双手,是昨天拉出来的。
鲛人知道女孩很累。
所以,对他来说,真的没关系,有些事物,看过一次就终生难忘。
那之后时间过得很快,女孩长到十四岁。这个年龄或许能称得上少女,嗯...不过还是用女孩吧。
喜欢看话本、喜欢玩,活泼可爱的女孩还是日日找鲛人。
情窦初开的十四岁,脑海里开始充满情爱,话本所说的公子、郎君,皆令人向往。
这个时候,女孩正念话本给鲛人听。
“后来李公子就和她私奔了!他们躲到天涯海角,不让人找到!”说到这时,她脸挂向往之样,语速激昂。鲛人在旁听。
他也曾被女孩教导过读书写字,这本话本读起来本不在话下,可是听女孩读,那高低起伏、绘声绘色的口气,能将平淡的文本,读得身历其境。
于是话本都是女孩在读,她念的开心,他听得开心。
讲到一半,她停下叙述,随意将话本一撇,叹口气。
“唉...怎么就遇不到李公子那种人。”女孩单手撑脸,愁眉苦脸。
村子里住的人各个啦哩邋遢,没什么好看,更没漂亮的,她想要惊艳四方、终身难忘的模样,是找不到的,更别说能做出私奔的。这里的男孩,能说几句风雅话都是难得。
她嘟起嘴,不满的表情表露无遗,鲛人看到,歪歪头,不解。
情爱这点,他实在不解,对于情爱他没有什么看法更没有想法。
不意外,有句话说男的心里年龄比女的晚八岁,他可能晚更多就是。
之前的女孩还会对村子里那些人有点幻想,还天天跟鲛人说那些人做了什么,脑子就像被电到,一直想其他人。这种反应来得快去得快,想个没几天又换个人想,她有时都怀疑自己好多情。
多情的人可没有好下场阿。
唯一不多情的,可能只有对鲛人了。
她永远不会把她拿来和话本里的公子相比,因为他不是什么公子,他没有性别,也不是她脑海里那些一闪即逝的喜欢。
她会想若是自己嫁个有钱的,就能天天将鲛人带上岸,还能研究怎么让鲛人在路上走。
却从不想情爱,谁叫鲛人是她最好的朋友。
而那好朋友还是个忠实的听众,听且不腻,从不抱怨。他很喜欢女孩,当然,朋友的喜欢。
他们的关系牢不可破,永远不会分离。
没有情爱,却比情爱更深,仅靠一个曾经的诺言。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牵绊,只属于他们两个。
不久后,女孩的烦恼就变得微不足道。
因为,她要及笄了。
说来也巧,娘帮他选的人,是村头李家二儿子,跟话本的李公子,同姓。
李家二儿子,为人朴实,没什么缺点,算是个好人。可她不喜欢。
简单又直率的理由,不喜欢。
姓李,却又不是李公子。话本的李公子,肤白如雪、眉星似剑、玉树临风;李家二儿子,黑不溜秋、平平淡淡、毫无特色,任谁来了都是一句:不一样。
她好讨厌被决定的婚事,她想要自由的爱情。
不过...父母之言,媒妁之言,她能如何?
她只能看母亲帮她缝嫁衣,看兄弟姊妹劝说,看日期越来越近,看大家都在准备她的婚事时,她会在夜神人静时,到海边。
见到鲛人时,女孩还是会念话本,这次她念得故事,以往也念过。
“知处不接受这命运,打算逃离,离开伤心之地。”声音低低的,像在念咒,也像对自己说。言语寡淡,同样是逃跑,这念得是逃去死。
鲛人听,听...听。
他做不到什么。
安慰有什么用,当一个人饿到极致,你去安慰他不要饿,他能不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