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婚契 > 婚契
错误举报

正文 第2节

    婚契 作者:展雪凡

    第2节

    “是董二老爷提出来的,我是听卫南伯府的下人说的。”常山就算想知道董大姑娘说了什么也没办法听到,他的消息都是从下人那里打听到的,“董大姑娘自从董大老爷过世之后,脾气就不是很好,虽然没闹出过人命,但是板子耳光是没少赏的。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一个婆子被打,她在旁边的医馆治伤的时候说的。”

    楚君逸也是无语了,这姑娘是看着自己订了亲就开始肆无忌惮了吗,这么折腾也不怕把自己折腾进庵堂去。虽说无故退亲会惹来闲话,可是姑娘品行不端想要退亲还是没问题的,顾诚之若是退亲照样有大把的人想把女儿嫁给他,可董大姑娘就只能进庵堂了。

    “那婆子说前天晚上董大姑娘躲在屋子里哭了一夜,就连董大太太敲门都没开,第二天出来就开始闹着要退亲。”常山顿了下又道:“董大姑娘又是闹又是哭,之后就抱着董大老爷的牌位不撒手,董二老爷去了一次,说她不嫁顾三爷就直接进庵堂吧,刚说完董大姑娘就抽了腰带要上吊。把人拉下来后就又开始哭,一边说她死也不嫁,一边骂董二老爷狼心狗肺要逼死侄女。董二老爷听不下去便走了,之后就没再回来过。”

    “……”楚君逸知道这姑娘能折腾,但是也没想到她这么能折腾。

    董二老爷对寡嫂侄女肯定还是会照顾的,但他真不是圣母,被个晚辈指着鼻子骂,这脸面都丢到地上踩了,没当场抽她两耳光真算的上是气度好。

    “你接着说。”

    “从昨天闹到了今天,卫南伯府周围的人几乎都知道了,主要是董大姑娘叫喊的声音太大,外面的人又因为顾三爷的事一直关注着卫南伯府。”常山看着楚君逸抽搐的嘴角,觉得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声音能从内院传到府外,绝对不是一般的音量能做到的,而且喊话里信息量还巨大。

    “今天从下午开始,卫南伯府又开始闹起来了,因为董二老爷说董大姑娘和顾三爷的亲事已经退了。又说董大姑娘私德有亏,顾家怜惜她退了亲后不好找人家,所以提出让顾二爷娶她。还说若是她还不愿意嫁,那就去庵堂吧,董家不缺她一个姑娘。”

    楚君逸斜靠着椅背,一只手正支着下巴,另一只手则是屈指敲着椅子扶手,在听到常山说是顾家提出让顾二爷娶董大姑娘时,坐正了身子皱着眉道:“等等!我记得顾二老爷才过世五个月,顾二太太更是连百日都未到,顾二爷就算是大房的人,那九个月的孝期还是要守的,这亲事……要怎么定下来?!”

    董二老爷会这样说,那就是顾家给了准话,可顾二爷作为侄子也有九个月的孝期,顾家……这是要干什么?

    “听说是先定亲……等九个月的孝期过了之后再成亲……”常山也觉得这话说的牵强,若说顾三爷是为保国家不受天灾困扰而成亲,那还算是情有可原,至少在他看来并没有那么反感,当然这事的前提是另一个人不是他家六爷……

    楚君逸只觉得自己的三观又被顾家给刷新了一遍,顾家到底要做什么?!怎么一直在坑自家人呢?!他们都快坑死顾诚之了,结果坑了一个还不够,连带着大房的儿子也一起坑!

    这还是亲人吗,仇人都不见得有这么狠的,顾家那几个能做主的人不会是被顾家的对手给夺舍了吧!

    常山见楚君逸神情怪异,也反应过来自己没把话说清楚,连忙道:“顾家的意思是兄长没定亲,下头的弟弟就要成亲,这事说出去不好听。而且董大姑娘退亲后没有着落,让她嫁给顾二爷也算对董大老爷有了个交代,就算顾三爷在定亲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现在只是表个态,把亲事定下来,那九个月的孝期还是会守的,等到孝期过了便迎娶董大姑娘。”

    楚君逸觉得他的脸都要瘫了,这种话有人会信?!顾家坑起自家孩子可是一点也不手软,现在说这种话有谁会信!

    顾诚之这种情况都有可能会被人戳脊梁骨,而顾二爷便是等孝期过了在定亲也是没问题的,非要在孝期内定亲,这不孝不仁的罪名可是背定了!而且还是为了董大姑娘那种没脑子的货色背上这种罪名,日后家宅不宁是肯定的!

    顾家人到底是有多恨顾二爷,难道他不是顾家的种?!

    而与楚君逸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一人。

    在顾府的一间书房里,有一个人正坐在书桌后面,虽然穿着粗布麻衣制成的孝服,却一点也不损他的气质。他身上带着浓重的杀伐之气,却又混合了些许书卷气息,让他看起来有些矛盾,但也淡化了那股子血腥味。

    他的神情平静,手中拿着一本书,好似看得认真,可站在桌前的两个人却知道,几个时辰之前,这本书就翻到了这一页。

    “所以说,老二和董氏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他抬头看向说话的人,眼中寒芒一闪,原本带着的书卷气犹如是错觉一般消失无踪,徒留下血腥气扑面而来。

    “是的,已经换过了庚帖,说好等过了孝期便成亲。”回话的是位二十多岁的男子,长相普通,态度恭谨,他回完了话便垂下了头。

    他冷笑了几声,声音里带着的寒意甚是惊人,将手中的书丢到桌子上,看向前面站着的人问道:“你们说,老二会不会是胡姨娘偷人生的?!”

    胡姨娘是顾二爷的生母,也是顾大老爷的爱妾,在生顾二爷的时候难产而亡。

    桌前的两人都跟木桩一样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谁都不说话,只当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这都恨不得让他万劫不复了,我那二哥竟然还说什么父母命不可违……就没见过这么蠢的,正好和董氏凑成一对,蠢货配蠢货,绝配!”后面的话说得有些咬牙切齿。

    他是真没想到会被董氏这样捅了一刀,楚大太太来提亲时他没有得到消息,过后听到也不算意外。因为肯定会有人想走楚家的门路坑他一把,楚家会来下聘也在意料之中。

    若没有董氏来这一手,他有婚约在身,便有足够的时间周转此事,就算顾家想要答应,那也要有所顾忌。

    重婚是重罪,若是在他与董氏婚约还在时又和楚家定亲,那不只是他,顾大老爷和顾大爷也就都完了,在这一点上顾老太太还是能想明白的。

    结果董氏那个蠢货竟然闹着要退亲,她那种闹法顾家如果还不退亲,以后就真的不用出门了,就天天在家当乌龟吧!

    与董氏的亲事退了,那与楚家结亲自然是没有妨碍,至于是男是女、是嫁是娶……

    想要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只是和男人成亲还是不够的,在孝期内定亲成亲都是污点,最重要的是……他眼中冷的快要结成了冰,一想到顾家人的反应便像是被千刀万剐般的疼!

    他们竟然会想要让他嫁人,他的亲人竟然会想让他像个女人一样嫁给一个男人,入别人家的族谱,当别人的妻子!他只是想到这些,便觉得自己快要被胸中的怒火给吞没了!

    他们想把他困在后院那一亩三分地里,想让他每天和那些女人去勾心斗角!他们想要毁了他,不只是仕途,还有他的尊严和他的整个人!

    “三爷,接下来该怎么办?”一个二十岁出头,略有些俊俏的男子问道。

    “老太太不是说过了吗,这是为国为民的大事,于公于私我都不能拒绝。她老人家亲口定下的亲事,我这做孙子的总不能忤逆不孝,只为一己之私而弃国家大义于不顾,然后便去悔婚吧!”他眼中深沉得吓人,眼底似连接着无底深渊一般,“我也想看看,他们还能拿我顾诚之怎么办!”

    第6章 雷霆震怒

    过了夏至,天气渐渐开始炎热起来,近两日一直阴着天却不下雨。

    京城中的百姓总会时不时的抬头看上一眼,邻省干旱,就连京城附近也有段时间没有下雨,虽说旱情蔓延不到京城来,可总有人会想着若是能下场雨就好了。

    而在皇城中的乾清宫内,却是正酝酿着一场狂风暴雨,或许这样说已经不足以形容此时的气氛。

    皇上坐在临窗的暖炕上,脸色阴沉的可怕,值班的小太监恨不得自己就是根木桩,都在努力的降低存在感,就连落下的汗珠也不敢抬手抹去。

    “还没到吗?”皇上看向旁边的小太监问道,那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寒意。

    “还没到,应该是快了。”小太监连忙抬眼瞄了一下门外才回答,可心里却直打哆嗦,就算知道这怒火不管他的事,听到皇上的话,他的汗还是下来了。

    而乾清宫的总管大太监,陈公公却端了一杯茶来到皇上的旁边,轻声道:“皇上,喝口茶润润喉吧。”

    皇上看了他一眼,接过茶喝了两口,然后便死死盯着那茶杯,双唇紧紧抿着。

    突然,他抬手把茶杯摔了出去,好似气急了一样,深吸了几口气后,又咬着牙问了一句:“还没到吗?!”语气中还带着些许凌厉。

    小太监都快把脑袋缩进腔子里了,他又看了一眼门外,答道:“还没有……”

    陈公公一直站在旁边,皇上问话时他则是给另一个小太监递了一个眼色,让他把那茶杯收拾了。那茶杯本就是给皇上摔的,若不让皇上先出出气,这段时间搞不好就会有谁要倒霉,皇上的怒火还是对着正主发吧。

    就在皇上怒火难消之时,一个小太监跑进来通报:“皇上,顾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皇上一个字一个字的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这小太监一直低着头,听到皇上的话便退了出去,出了门后撒丫子的跑去传话,只求离这里远一点。

    顾大老爷这两天心情不错,皇上传他进宫时还想着会是什么事情,若说最近能有什么让皇上上了心的,应该只有他那侄子的亲事了。他那个弟弟把皇上交代的差事给办砸了,皇上虽说是没有怪罪下来,但他还是怕皇上会迁怒与他,他坐到这个位置不容易,能安稳下来才是最要紧的。

    皇上没有明说他对顾二老爷和顾诚之心存不满,可那时分明已是雷霆震怒,如何还会重用与他。去南行山的都是皇上的人,可带回来这种卦象就已经表明了皇上的意思,他作为臣子自然要识趣。

    现在顾诚之的亲事也定下来了,他的官职也会有人帮着留意,等顾诚之嫁进楚家,也算是除了一个祸害,至少不用担心皇上随时随地的盯着顾家。

    他这也算是帮着皇上解决了一块心病,也不知皇上会如何奖赏于他。

    顾大老爷一路优哉游哉的到了乾清门,等着回去通报的小太监都快要恨出血来。万岁爷在里面大发雷霆,他们都要缩着脖子过日子,可这位罪魁祸首还敢不紧不慢的晃荡过来,就没见过这么作死的。

    他一见到顾大老爷的身影,确定没认错人便像被狗撵着似的去见了皇上。

    “……”顾大老爷本还想和那位公公套套近乎,问问圣上此次召见所为何事,结果这人一看到他便跑了,他心里突然泛起一丝不安。

    传话的小太监去的快回来的也快,没一会儿便又跑了回来,见顾大老爷还站在那里等着,也不敢耽误,喘了几口气后直接道:“皇上让您进去。”说完又低着头往回走。

    顾大老爷心中不安,掏出块银锞子偷偷递给带路的小太监。

    银子重要还是命重要,这一点小太监分得清楚着呢,这银锞子他是不敢收的,连忙又退了回去。

    见这银锞子都送不出去,顾大老爷心里一凉,暗道不好,连忙轻声道:“公公,公公,你看这……可是皇上……”这话还不好明说,只能这样询问。

    小太监看着他,是一点同情也生不出来,只觉得皇上这气是白生了,感情这位还不知道自己踩了多大一颗雷,这脑袋是被虫给蛀过了吧。

    他要把皇上看重的顾三爷给嫁出去,竟然还问他皇上是怎么想的,不用问也该知道,皇上现在肯定是想把他也打个包给嫁出去。这智商,没救了!

    两人一路无话的到了乾清宫,或许应该说是顾大老爷一直想要套话,可小太监死活不开口。

    到了殿外,和皇上只有一墙之隔,就算在想问什么也是不能问了,顾大老爷恭敬的站在门外,却用眼角偷瞄殿内的情况。看到一个小太监一脸死了爹的灰暗表情,他心里“咯噔”一声,又见他看着自己的眼神就像看死人,顿时汗就冒了出来。

    刚才带路的小太监又进到殿内,顾大老爷听到他说:“皇上,顾大人已经带到。”

    “让他进来!”皇上的声音冰寒刺骨,好似一把利剑捅进他的胸膛,顾大老爷有点腿软。

    他舔了舔唇,深吸一口气后才走进殿中,他低着头,在看到皇上时跪了下来,“微臣,参见陛下。”

    皇上忍了许久的怒火终于找到人烧了,可看着顾大老爷跪在那里,又觉得这火发不出来,就像还有层窗户纸没被捅破一样。他这气憋了这么久,就连手都有些抖,只恨不得也摔他一茶杯,眼睛扫过四周,却发现没有一样可以当做暗器来用。

    陈公公在旁边突然有些庆幸,还好刚才那杯茶被皇上给摔了,若是砸到了顾大老爷头上,出了事也就闹大了,现在皇上气急了也只会臭骂他一顿。

    顾大老爷跪在地上,头顶着上面射过来的灼热目光,心里直打鼓,也不知怎么就惹得这位爷不痛快,他可是才帮着他解决一个难题!

    “你给顾诚之定了亲,是吗?!”皇上看着他缓缓说道,声音里还带出了磨牙声。

    顾大老爷心里飞速的转圈,想着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要正着回答还是反着回答?难道皇上对他办的事还觉得不满意?心里想着这些,嘴上却是说道:“是的,微臣已为他定下了亲事,已经在选最近的良辰吉日,只等到时便让他成亲。”

    殿中的大小太监一齐默了,皇上现在就是个烧开的水壶却被堵住了壶嘴,顾大老爷拎着一桶凉水就浇了上去,不炸才怪!

    顾大老爷仿佛觉得一桶凉水不够劲儿,又上赶着泼了一桶油,“此事,家母也是同意了的,她老人家与楚大太太商定的亲事,换得庚帖,只等着下聘迎亲了。”

    皇上是真的忍不了了,看周围没有东西可以用来砸他,便站起身来快步走了过去。

    顾大老爷见气氛不对,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只见皇上的脸黑如锅底,双目冒火,看神情好像要把他生吞活剥了一样。

    来到他面前的皇上却不管他是不是在愣神,抬脚便把人踢飞了出去。

    顾大老爷是个真正的文人,一点武艺也不会,或许应该说是在文官家里很少会有人练武,文武界限分明,像顾诚之那种文武双修的才是真正的异类。

    皇上的武艺算不得高明,可现在却是怒火中烧,把潜能都给激发了出来,平时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却是做到了,比如一脚把人给踢飞了。

    陈公公见此情况,连忙上前拦住皇上,口中念叨着:“皇上,皇上,龙体要紧呀!”把人劝住后,还给旁边的小太监打了个手势,让他去看看顾大老爷的情况。

    顾大老爷趴在地上,只觉得哪哪都疼,最让他心惊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怎么会惹得皇上生那么大的气?!他撑了两下也没爬起来,实在是疼得厉害,小太监过去的时候正好帮了把手,把人给扶了起来。

    皇上还在一旁恨恨的看着他,顾大老爷也不敢站,只得又跪了下去,一边磕头一边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这一脚踹下去可比摔几个茶杯解气多了,皇上发泄之后理智也回来了,看着顾大老爷便是一声冷笑,“恕罪?爱卿何罪之有,说来让朕听听!”

    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还不知自己在气什么,就是这么个玩意儿,就是这么个玩意儿把顾诚之给坑成这样!

    顾大老爷有些卡壳,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能让皇上气成这样,现在皇上问起来他也回答不出来,只能支支吾吾的接着磕头认错。

    皇上看着他便觉怒从心起,只恨不得在上去踹上几脚才好,陈公公一看到皇上的表情,又连忙劝道:“皇上,顾大人只是,只是……”后面的话他也说不出来,要他说就是顾大老爷蠢到家了,皇上的心思一个也没猜对,而讨厌的事情却做了个全。

    见陈公公都说不出话帮着开脱,皇上的精神异常冷静,可脑中怒火都快窜出天灵盖了,他对着顾大老爷吼道:“谁借给你的胆子让你去给顾诚之定亲!你弟弟尸骨未寒你这做兄长的就对他唯一的儿子下手,你也不怕半夜被鬼敲门!你的良心呢,都被狗吃了吗?!”

    顾大老爷心里打了个激灵,脑袋有些蒙了,这不是皇上的意思吗?!不然他怎么会这样做,那些人明明说是皇上的意思呀!难道这中间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第7章 罢官

    “孝期定亲是多大的罪名,你也敢让他去背!你到底有没有把他当成是你的侄子?!就算是对个陌生人也没有这么狠心的!你弟弟对你可有半分不敬,你竟如此狠心的去坑他唯一的儿子!”皇上一直想要压着怒火,可看到顾大老爷那一脸迷茫的样子就更是生气。

    顾大老爷是真迷茫了,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皇上已经厌弃顾二老爷,这是顾家上下都知道的。他是不喜欢顾二老爷,可也没想过让他去死,但他死后还要连累顾家,那他肯定是不会允许的!

    他才正值壮年,下头还有儿子,不可能拿顾家去填顾二老爷犯下的错。

    顾二老爷百日过后,尤其是在顾二太太自缢之后,他能明显感觉到皇上对他的冷漠,他已经尽可能的照着皇上的心思去做了,可是一点成效也没有。

    等到去南行山的人回来,才算是给他敲开了一扇窗,原来只是顾二太太的死是不足以消了皇上的气。也是,一个女人成不了气候,顾诚之还在,皇上的气便无法全部消掉。

    他也曾犹豫过,毕竟顾诚之是他弟弟唯一的儿子,若是和男人成亲那可就是绝后了。可这卦象是皇上的意思,他在犹豫也要想想顾家,想想他的儿子。

    而且那些人说过,皇上只是想断了顾诚之的仕途,不在让他去皇上面前晃荡,这事做好了,皇上肯定是有奖赏的。不然,他也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在孝期去给顾诚之定亲,能活着就好,以后在纳上两房妾室,他也算对得起顾二老爷了。

    今天在见到皇上之前,他也想着是不是皇上心情大好,打算奖赏于他。可万万没有想到,等来的却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怒叱和那毫无征兆的一脚。

    “朕早就说过那卦象是胡说八道,你竟然把朕的话当成是耳旁风!是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去和楚家结亲?!你这等不忠、不悌、不仁、不义、不慈之人,有何颜面留存于世,有何颜面在朝为官,又有何颜面去见你九泉之下的弟弟!”皇上只是看着他,怒火便往头上冲,他是真没想到顾大老爷有这个胆子,竟然当他的话是放屁!

    顾二老爷有多敬重这个哥哥,他一直看在眼里,所以哪怕是顾大老爷能力一般,他也给安排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结果呢,结果就是顾二老爷刚刚离世几个月,他就逼死了顾二太太!他以为拦着他的人不让查,他便不知道真相了吗?!他看着顾阁老的面子,看着顾二老爷的面子,看着顾诚之的面子想着给顾家留点颜面,结果他们就这样打他的脸!

    “你这等目无君上、心狠手辣、无才无德、又贪得无厌之徒,朕怎敢在让你做官去为祸百姓!来人!”皇上怒到极致反倒是冷静了下来,和这么个东西生气真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最重要的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你在气什么!

    这种没眼色不听话的东西,他凭什么还要留下他吃朝廷的俸禄!

    顾大老爷完完全全的傻了,他被皇上那劈头盖脸的一顿骂给骂傻了,没得到赏赐还把官给丢了,他都不知自己该找谁哭去。看着皇上传下了旨意之后又坐到了暖炕上,他这才回过神来,跪在地上便往前爬了几步,结果却被小太监们给拦了下来。

    开玩笑,皇上可还在气头上呢,就这么让顾大老爷扑过去,他们还要不要脑袋了!

    “皇上,皇上!臣没有,臣真的没有呀!臣会给臣那侄子定亲真的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不曾有半点私心!臣,臣……”顾大老爷爬不过去,只得一边磕头一边哭诉,他是真的觉得冤枉,他从没想过皇上不是给他赏赐,而是要给顾诚之出头,若是知道,若是知道……

    皇上听他如此说,怒火又窜了上来,只恨不得在踹上几脚。顾阁老品行高洁,他也相当敬重,结果却生出了这么个东西来!顾二老爷从未对他有半分不敬,结果他却要让他唯一的弟弟绝后!

    “没有私心?!这话说出来有谁会信?!你当朕是傻子吗?!有谁去过顾府你以为朕查不出来是不是,他们和你说了什么你以为朕不知道是不是?!”皇上真是恨极了这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东西,本已经不想和他生气了,可被他当着傻子戏弄真心是没法忍!

    见顾大老爷还想哭诉表忠心,皇上只觉得恶心,他挥了一下手道:“架出去!”

    看着他还想开口,又皱眉道:“堵嘴!”

    小太监手脚麻利的把人按住,拿着帕子堵住了嘴,几个人合力把顾大老爷给架了出来。直接把人送到了乾清宫的侍卫手里,告诉了他们皇上的意思之后,看着顾大老爷被拖走,直至身影消失才回到殿中。

    此时乾清宫的氛围已经好了很多,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稍微动一下就会被炸。

    皇上坐在暖炕上,神情中仍然带着些许恼火,但总的来说已是平静了下来。

    小太监一进殿中便见皇上看了过来,连忙回道:“回皇上的话,顾大人已经被侍卫拖出宫去。”

    皇上的脸色又缓和了几分,随后皱起了眉思索片刻才道:“宣顾诚之进宫。”

    “是。”小太监应了一声便要出去,还没等走出去,又听皇上说道:“等等!”

    他连忙停下脚步,站在原处等皇上的吩咐。

    皇上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叹了口气,“明天早上去顾家传话,让顾诚之进宫。”

    “是。”小太监又应了一声,便低头回到原位站好。

    皇上此时是彻底平静了,脸上一点情绪也看不出来,他屈着一根手指一下一下的敲着旁边的炕桌,眼睛微微眯起,口中轻轻地吐出几个字:“顾家,楚家……”然后便是一声冷哼。

    周围的大小太监都低着头,殿中寂静一片。

    且说顾大老爷被侍卫拖了一路,引得无数异样的目光,到了皇城外,侍卫们松开了手,还好心的帮他把口中的帕子抽了出来,拱了拱手道:“得罪了,不过顾大人也知这是皇上的意思。”

    顾大老爷气得浑身发抖,抬起手指着眼前几人却是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得一甩手便转身离开。顾家的马车就在这附近,他还要赶紧回府和顾老太太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呢。

    几个侍卫看着顾大老爷离去的背影,却是一点同情也生不出来,抖了半天连个屁都没有,不怪被人看不起。

    皇上有多看重顾二老爷,他们这些天天在跟前的侍卫心里都有数,若不是早逝,那以后内阁之中肯定会有他的位置。

    而顾诚之那种衷心、有能力的人也确是值得佩服,哪怕心里泛着酸也不得不说一声这是条汉子。他们这些侍卫也算是武官范畴里的,对于能够上阵杀敌的将领都有些羡慕。

    顾诚之那样忠心为国,结果却被亲大伯给坑了,现在面临要嫁人的困境,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惋惜。

    “行了,热闹也看够了,赶快回去吧。”其中一个侍卫道,其余几人也是点头,便一齐往回走。

    顾大老爷火烧屁股一样的回了顾府,下了马车就直奔顾老太太的院子,到了地方进了屋,发现顾老太太正逗弄着他的小孙女。

    他皱起眉头冷声道:“把姐儿带下去!”

    旁边的嬷嬷看了顾老太太一眼,见她点了头,便把孩子接了过来,行了礼便要退下。

    “都给我仔细照顾着!”顾大老爷看着她们抱着孩子,又忍不住吩咐了一声。

    顾大爷成亲几年就生了这么一个孩子,哪怕是个闺女,那也是他的亲孙女。

    皇上今天说的话,他别的没听进去,只那一句“你也不怕半夜被鬼敲门”被他给记住了,他是不怕顾二老爷来找他,可小孩子不能沾阴气,还是小心些的好。

    嬷嬷和丫头带着大姐儿离开,顾老太太皱着眉问道:“儿啊,可是出了什么事?今天不是皇上召你进宫去吗?难道和楚家定了亲,皇上还不满意?”

    “娘……皇上,皇上他……”顾大老爷脸色难看,都不知该怎么去说。

    “慢慢说,不要急。”顾老太太还是心疼儿子,看他神情实在是难看,便拉着他在身边坐下。

    顾大老爷坐下后,深吸了几口气,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事情都说完之后,顾老太太极为震怒,当下便要起身进宫面见太后。

    顾大老爷连忙把人拦了下来,“娘!您就别添乱了!后宫不得干政,太后不可能会管前朝的事,而且我们做的事情皇上已经都知道了,这事若是被捅了出去,我们一家老小就都不用出门了!”

    把顾老太太扶回去坐好后,顾大老爷又道:“皇上现在是看着爹、弟弟和老三的面子,才只是罢了我的官,若是我们再闹,以后就真的不好说了!”

    顾大老爷能力是平庸了些,但也不是一点智商也没有,不然皇上也不会白养着这么个人。

    之前是一直以为皇上已经厌弃的顾二老爷,他所有的想法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结果今天皇上给顾诚之出了头,那就代表他之前做的都是错的。皇上没有厌弃顾二老爷,没有厌弃顾家,也没有厌弃顾诚之……

    顾大老爷又回想了一遍顾二老爷去世之后他所做的事,后背瞬间便被冷汗浸湿。若真是如此,那顾家可就真的完了……

    顾老太太听儿子这样说也是急了,她是外命妇,只能见到后宫女眷,可后宫不得干政,就是见了也没用。她又见不到皇上,可儿子的官职可怎么办呀,难道以后就要一直白身下去?!阁老的儿子是白身,这像什么话?!

    “那,那,那让老三去和皇上说?!对,就让老三进宫见皇上,说他是自愿嫁到楚家的,不管你的事!这样皇上就没理由罢你的官了!就这样,快,快去叫老三过来!”顾老太太现在是急的有病乱投医,什么昏招都能想得出来。

    顾大老爷用看神经病一样的目光看着顾老太太,他是真的觉得在这种时候能说出这种话的那绝对是朵奇葩,“娘,你没病吧!老三现在都恨不得把我剥皮抽筋了,你让他进宫去帮我说话,也不怕他直接跟皇上告上一状,然后就把我给发配了!”

    “我是他祖母,你是他大伯!”顾老太太理直气壮道。

    “现在顾家全家捆到一起,在皇上眼里也比不过一个顾诚之!”顾大老爷这次进宫是真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看重。

    “那,那怎么办啊……”顾老太太又是委屈又是心疼,低头开始抹眼泪。

    顾大老爷无奈的叹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他现在就是想不认命也不行了。

    第8章 看重

    第二天早上,顾府迎来了一位贵客——乾清宫的传旨太监,朱公公。

    “顾大老爷不用多礼,杂家是来请顾三爷的,皇上宣顾三爷进宫见驾。”朱公公皮笑肉不笑的和顾大老爷寒暄的几句便问道:“顾三爷可在府中?”

    “这,这,公公有所不知……老三,老三他病了,病的下不了床,所以,所以……”顾大老爷是真不想让顾诚之进宫,只想着在顾诚之来之前把人打发走。

    “病了?”朱公公似笑非笑的看了顾大老爷一眼,把他看得汗都快流下来了。

    “朱大人,久等了。”顾诚之走进院中,对朱公公拱了拱手,看都没看顾大老爷一眼。

    “哪里哪里。”朱公公回了一礼,又见他穿着深色常服,心中更是满意,便道:“顾三爷看着身体无恙,那便好,皇上甚是想念三爷,今儿个特意让杂家来顾府传话,让三爷进宫面圣。”

    顾诚之颔首道:“有劳朱大人特意前来,顾某现已收拾妥当,随时可以进宫。”

    朱公公点了点头含笑道:“那便走吧,也省的皇上久等了。”

    顾诚之比了个请的姿势,然后便与朱公公一齐往外走。

    “朱公公!”顾大老爷见他们要走,下意识的想要挽留,可把人叫住之后又不知该说什么,最后只道:“那个,诚之此次进宫,劳烦朱公公看顾了。”

    朱公公扯了扯嘴角,“顾大老爷多虑了,三爷会进宫那是皇上的意思,若论起看顾,那也是皇上想要看顾的。”

    昨天皇上在乾清宫大发雷霆,当时他并不在场,不过当时的事情已经传遍宫中,他如何会不知道。

    本以为这顾大老爷当了这么多年的官,最基本的眼色还是能看得懂的,现在看来也不怪皇上那样生气,就看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就知道昨天的事根本就没让他长记性。

    顾大老爷的脸有些僵,勾起嘴角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确是如此确是如此,皇上看重诚之,那是他的福气。朱公公慢走,朱公公慢走……”

    “……”朱公公觉得他刚才还是高估了顾大老爷的智商,这种蠢货是怎么活到这么大的!

    “朱大人,还是快些进宫吧,皇上怕是等急了。”顾诚之冷眼看着顾大老爷犯蠢后,对朱公公道。

    “是呀,皇上怕是要急了,昨儿个皇上可是喝了4杯茶才等到顾大老爷,晚上却是精神的睡不着。今儿个还是让皇上少喝几杯茶,晚上睡个好觉吧。”朱公公笑着说道,眼角却撇着顾大老爷。

    顾诚之的那句“朱大人”是把他叫的浑身舒爽,哪怕只是个面子活,那也要肯做才行。顾大老爷一直“公公”、“公公”的叫着,还连着姓一起叫,让他瞬间有种成了“猪公”的感觉。要说这人还真是怕有对比,和顾三爷一比,顾大老爷瞬间成了渣废。

    俩人一起出了院子,朱公公在临走前还轻飘飘的留下一句:“对了,皇上吩咐过,此次来顾府,发生的所有事、说过的所有话都要给皇上复述一遍,顾大老爷你……好自为之吧。”然后便不再理会他那青白交加的脸色。

    顾诚之到乾清宫时,皇上正在桌前看一幅画,见他进来便直接道:“过来,帮朕来看看。”

    听皇上如此说,顾诚之也不会扫兴的非要跪下行礼,他走到皇上身边,看到桌上的画时,右手立刻攥成了拳头,双唇紧紧的抿着。

    皇上也不管他是何反应,只是又看了一会儿那幅画,问道:“诚之觉得,这幅画如何?”

    “自然是好。”顾诚之也盯着那画看了许久,最后轻声说道。

    “是呀,这画自然是好的。”皇上轻叹一声,将画卷了起来又塞到了顾诚之手中,“淮仁惦记这画很久了,当时朕说过,等他回来便将这画给他,可惜……”东西是被顾诚之带了回来,可人却永远留在了外面。

    顾诚之愣愣的看着手中的画,胸中又是气愤,又是憋闷,可都无法宣泄出来。

    顾二老爷名为淮仁,若是相熟好友多半是互称表字,可皇上与顾二老爷自幼相识,那时还未取表字,自是只能叫名字。等到后来取了表字,又因这名叫了十多年,早已习惯便一直未改。

    皇上坐到了暖炕上,看着呆愣中的顾诚之,心中也多了几分伤感。

    顾阁老教导过他,他幼时便认识了顾家兄弟,虽说他与顾大老爷年龄相近些,可却与顾二老爷格外投缘。

    缘分这东西真的是很奇怪,顾二老爷与他见面次数不多,可每次都让他有种遇到知己之感。

    顾二老爷的很多观念都会与他不谋而合,所以当他高中探花之时,他更是高兴喜悦。这是个能臣,是个能帮着他治理江山的能臣!

    等到他登基为帝之后,两人更是合作愉快,他的治国理念顾二老爷都是理解并且赞同,就连他的儿子都是个文武全才的好苗子。

    可现在……顾二老爷不在了,就连他唯一的儿子他都没保住……

    顾诚之呆愣了一会儿便回过了神,转身看到皇上看着他的眼神中带着伤感,他轻声唤了一声:“皇上。”

    皇上眨了眨眼,将眼中的情绪收了回去,再看向顾诚之时却带上些许慈爱,“朕已经派人去了南行山,让他们把鹤归道长带回来,那卦象朕是不信的,但现在传的沸沸扬扬,总要从根源处掐死比较好。”

    顾诚之想了一下,也点头道:“这样也好。”如果鹤归道长能推翻之前的卦象那自然是好,若是他还坚持那个卦象……

    “他会改口的。”皇上说的很平静,顾诚之能想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想到,不管用什么方法,他都会让他改口的。

    顾诚之轻笑着作了一个揖,口中还道:“那便多谢皇上了。”

    “你呀!”皇上见他这样也是笑了,笑过之后却突然问道:“你可曾怪过朕?”

    “皇上何出此言?”顾诚之是真惊讶,可看到皇上的神情便明白了过来,皇上是真的拿顾二老爷当朋友,可现在顾二老爷死了……

    “皇上多虑了。”顾诚之面对顾家人时,胸中会出现无法宣泄的怒火,可对着皇上不会,“皇上从未有任何对不起我爹、对不起我的地方,自然也说不上什么怪不怪。忠君、爱国,这是祖父在世时便一直言传身教的,我爹从未怪过您,以前不会、以后也不会。我自然也是一样,不然也不会去边关,哪怕我战死在那里,也只会觉得我对得起祖父、对得起我爹、也对得起您!”

    皇上自然能听出这话是真是假,顾诚之和他爹一样,都喜欢说这种平淡无奇却会感人肺腑的话。现在听到顾诚之这样说,他心中也能轻松许多。

    “士为知己者死,我爹就算不是为了皇上,只为了那个赏识他、认他为友、让他能一展抱负的人,他也会心甘情愿的去那一趟。所以,皇上可以不必自责。”顾诚之知道顾二老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自然也知道他会怎样去想,所以他从来就没有怪过皇上。

    他会怪罪的只有那些对顾二老爷动手的人,只有那些伤害他重视之人的人,只有那些想把他打进深渊的人。

    皇上见他如此说便呆了一下,随后闭上了双眼,等了好一会儿才睁开,“行了,你在宫中也呆了有一会儿了,回去吧。”

    “是。”顾诚之看得出皇上的心结已经解开了许多,剩下的就只能他自己想开才行,现在应该是想要一个人呆一会儿。

    顾诚之行了礼之后便要离开,却又听皇上道:“你有空也来看看朕,顾家那边不用管他们,有事朕给你担着。”

    “是,诚之明白。”顾诚之笑着应道,之后便跟着小太监离开了。

    顾诚之走后,皇上看向了朱公公,朱公公把去顾府之后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皇上听后便是一声冷笑,“蠢货!”

    朱公公低着头,不再言语。

    小太监带着顾诚之往外走,口中还道:“三爷不必担心,皇上很看重您的。”

    顾诚之笑着点头,他也知道皇上是看重他,可他也没有忘记那个人是皇上。

    皇上这次之所以会生那么大的气,有顾二老爷的原因,也有他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皇权被人侵犯。

    他不否认皇上对他的赏识和看重,但他首先是个皇帝,其次是位上司,然后才是一个疼爱他的长辈。

    顾二老爷出京帮皇上办事,结果却是被人杀害了,他情愿让人远赴千里把东西交给自己的儿子也不敢让人带着回京,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而出事之后便散布开来的谣言、顾二太太的死、以及鹤归道长的卦象,每一件事都在挑战着皇上的神经。

    只能说顾大老爷是真的点背加踩雷,皇上刚发话说卦象不可信,他就冲上来狠抽了皇上一耳光。这巴掌打得够疼够狠,直接把皇上的脸都打肿了。

    皇上从来都不是圣母,被臣子一耳光抽在脸上,不扒层皮回去都对不起他做了那么多年的皇位。至于为什么是顾家而不是楚家,那只能说皇上和顾大老爷熟呀,就是熟人打的才最疼。

    当然,这其中也有为顾诚之考虑过,若是这婚事真的没办法解除……那皇上动了楚家的人,以后他在楚家搞不好会受气,虽然他不是会受气的性格,但皇上还是为他忍下了这口气。

    皇上对他,是真的很好……顾诚之心里想着,人已经到了皇城外。

    “顾三爷慢走,小的这就回去了。”小太监笑着对他行了个礼。

    顾诚之也是颔首笑道:“劳烦公公了。”

    小太监也点了下头便转身回去,心里还想着:难怪他们都喜欢和顾三爷说话,这气度、这规矩,哪怕是说话的语气都让人觉得舒服。

    出了皇城,顾诚之突然生出了一瞬间的茫然,不知该去往何方,他就像是一叶扁舟在水中游荡,却始终找不到可以停靠的岸边。家不像家,亲人不像亲人,他还能去哪里呢……

    失神也只是一瞬间的事,顾诚之脚步都未曾停顿的往前走着,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

    第9章 道长进京

    时至五月下旬,天却一直没有放晴,空中总是飘着厚厚的云层,可就是不见下雨。

    顾诚之坐在书房里,眼睛虽然是盯着手中的书,可心思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昨天皇上派人给他传话,说是去南行山的一行人今天便会进京,若说他不在意,那肯定是骗人的。

    生于书香世家,本应是走科举一途,可他偏偏跑到边关去参了军,就是因为无论文武,他都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可现在,他的前程仕途几乎断绝,还是他的亲人亲自下的手。

    而此时,他唯一的希望便只有鹤归道长改口说之前的卦象是假的,只有这样才能毁掉坚持这桩亲事的唯一理由……可鹤归道长真的会改口吗?

    不是他不信皇上的话,只是这卦象本身就有些问题,他总觉得这卦象不是那些人做的手脚。最开始是因为太过气愤而忽略掉了,可现在冷静的一想便能发现这里面存在着的不寻常……

    顾诚之轻叹一声,将手中的书丢到了桌子上,反正也看不进去,逼着自己也没什么意思。

    书房外突然响起轻微的脚步声,顾诚之扭头看去,却是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

    那两人的神情都有些凝重,疾步走进了书房,对着顾诚之行了一礼,然后回道:“三爷,去南行山的人已经进京,鹤归道长也被送进了皇城。”

    进来这两人名为杨云、王辉,都是顾诚之在边关时收的副手,虽然武艺不行,但是处理文件资料却很是不错。顾诚之回京时,两人也一同随行,本想着是回来帮把手的,谁知会摊上这么些个情况。

    杨云是个长相普通,年纪将近三十的高大壮汉,而王辉则是一个长相有些俊俏,刚刚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

    “说吧,还有什么?”顾诚之看他们的脸色便知带回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但这些事情早晚都要知道,从自己人口中听到总比从外人口中听到要好。

    那两人对视一眼后,由杨云率先答道:“三爷,我们问过了一些没进宫的人,他们说鹤归道长听到皇上宣他进宫时表现得很平静,之后也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把南行山的事物都安排妥当,随后便跟着他们进京了。”

    然后又由王辉接道:“有人在路上问过鹤归道长那卦象是真是假,可鹤归道长却说他从不作假,若是带回京中的是他卜算的那一卦,那便是真的,若是中间被掉了包,那便是假的。随行的人听了这话,也都不敢再问了。”

    顾诚之微皱起眉,琢磨了一下这话的意思,然后问道:“你们觉得这鹤归道长是什么意思?你们觉得,他是想要说什么?”

    杨云和王辉都低着头不说话,这鹤归道长摆明了是再说有人盯着他卜算的卦象,至于卦象的真假却只有进了京、见了皇上才能知道了。

    顾诚之神色淡淡的看了他们一眼,然后便看向了窗外,目光游离了一会儿才道:“或许……我真的要准备成亲了……”他的语气平静,声音里没有不满、也没有气愤,就好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一样。

    站着的两人顿时抬起头看着他,见他神色平静,又不知该说什么,最后只有王辉开了口:“或许,或许没那么严重……”

    “这话,你信?”顾诚之瞟了他一眼道:“我之前就一直奇怪,他们想要对付我的话,只要让那卦象说我是什么凶星煞神、邪魔附体之类,或是说这些个天灾都是我带来的,那皇上就算再看重我也会心中生疑。弄个什么姻缘天成,契定生死的卦象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除了给我添堵、想要把我困在后院以外,还能做什么。”

    “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人去找过鹤归道长,不过他应该是在之前便卜好了卦。而那些人看过之后大概觉得断了我的仕途,让我嫁到别人家,比杀了我更好,所以这卦才一直没有被人换走。”顾诚之顿了一下又道:“搞不好我还应该去道一声谢,至少留了我一条命在。”说道最后一句时,语气终于是带上了一丝嘲讽。

    可他们却都听出了心酸,作为一个有能力、前途一片光明的男人,让他嫁人有时候是真的比死还要残忍。

    顾诚之又呆了一会儿,然后对那两人道:“你们也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杨云和王辉沉默了一瞬,对着他又是一礼,便出了书房,把空间都留给了那个需要安静的人。

    书房中寂静无声,顾诚之靠在椅背上,仰着头看着屋顶。不过是几年的功夫,所有的东西都像似错位了一样,让他觉得都是那样的陌生。

    他一直觉得他很聪明、很厉害,论读书,他的天赋能让大儒都为之称赞,论武艺,就连边关主将都对他赞不绝口。他一路顺风顺水的活到18岁,却好似把运气全部用尽了一样,爹死了、娘也死了,而他却要嫁给一个男人……

    不是不生气、也不是不难过,只是还有那么多人盯着他看,哪怕是死,也不能让那些人看他的笑话。身为男子却要嫁与他人,这本身就够丢人的,可他不能为此就弯下背脊,否则,他一辈子也不能再站起来了。

    在皇城东宫的书房里,皇上转了一圈又一圈,脸上挂满了烦躁。

    而旁边的椅子上却坐着一个人,20岁左右的年纪,面容俊秀,气质沉稳,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好似大病初愈一般。这个人便是皇上的嫡长子,也就是当朝太子——晋容。

    “父皇,您还是歇一会儿吧,别再转了。”晋容语气轻缓的道。

    皇上看了他一眼,神情缓和了些许,可还是觉得烦躁得心焦,他叹了口气,转身坐到旁边的榻上。

    “鹤归道长那边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晋容认真的问道。

    “有办法的话朕至于这么生气吗!”一提起这事,皇上的火气便会往上窜,“朕都说过了,只要他肯去说那卦象是假的、被人调包了,他想要什么朕都会给他!可他就是梗着脖子不答应!刀都架到他脖子上了,他都不改口!还不能真把人给宰了,朕都快被他给气死了!”

    整个京城的人几乎都在盯着鹤归道长,这人前脚进了宫,后脚就死了,这不是摆明了告诉众人这卦象有问题嘛!

    晋容皱着眉思索着,这个鹤归道长为什么就是不肯改口呢?难不成卦象是真的?他摇了摇头,把这个想法踢了出去,“父皇,那现在怎么办?这件事已经不好再拖下去了。”

    从卦象出来到鹤归道长进京,中间过去了十多天的时间,外面的百姓议论纷纷,已经不能在靠引导舆论把事情压下来了。

    再等下去,不管卦象是否为真,顾诚之的名声就该彻底被毁了,到时候不管他嫁是不嫁,引来天灾的名头肯定都会被扣到他的头上。

    皇上咬着牙,在心里骂了无数遍,可就是想不出办法来,晋容能想到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想不到。就是因为知道顾诚之的处境堪忧,他才会对顾大老爷发那么大的火。

    若是还没有定亲,那一切都好说,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楚顾两家定了亲,外面还有那些人在盯着,鹤归道长若是出了事,都不用第二天,谣言肯定会满天飞起。

    那些百姓不会去想顾诚之在边关为朝廷做了多少事,他们只会觉得他就是个自私自利、不顾百姓、不顾国家、任由天灾肆虐却不阻止的小人。

    “南行山几十年都没出来蹦跶过,这次出来捣什么乱!”皇上想了半天都没想到办法,只觉得心塞的要命。

    南行山上的道观在大晋朝建立之前便已经有了,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大晋朝的开国皇帝在幼年时曾被南行山的道长救过一命,那位道长说他是帝星降世,而等他当了皇帝之后,便想封赏南行山,但却被拒绝了。南行山是不想和朝廷有太多的牵扯,但也从未拒绝过皇帝派人去求卦。

    从开国皇帝之后,偶尔有大事发生之时,皇帝都会派人去南行山求上一卦,而卦象多半都能帮忙解决问题。

    南行山虽然会对朝廷有一些影响,但皇帝们却约定俗成般的不去管他们,而那些道士也是识趣,从来不会跳出来胡言乱语。

    “破天机,断人世”——这是某一位观主所提的字,现还挂在南行山道观的正殿大厅中。那位观主说过:窥得天机会削减人间气运,也让皇帝不要总是去求卦问仙,多为百姓做些实事比求得的卦象有用,此后的南行山便慢慢沉寂了下去。

    上一次派人去南行山卜卦还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结果这次求到的却是这么个卦象。

    晋容可不觉得事情会这样便算了,即使当时皇上没有派人去南行山,这卦象也有可能会被传进京中。从钦天监跳出来的那刻起,他们便比别人慢了一步,所以才落到这被动挨打的地步。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跑到了书房外,说是有要事求见。

    被皇上叫进书房之后,小太监直接跪到地上,连忙道:“皇上,秦阁老求见。”

    “何事求见?”皇上皱着眉问道,他现在烦的不想管事,若是不那么重要便打算往后推推再说。

    “奉天省近日连降大雪冰雹,致使田间种植的粮食作物大量受损,折子现已递到户部,只等皇上查阅批奏。”

    第10章 妥协

    在皇城的御花园中,皇上坐在亭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往水里投食。

    这两天他很烦,不是一般的烦,自从鹤归道长进京,不,应该说是自从钦天监跳出来之后他就没有顺心过。现在奉天省又是大雪又是冰雹,下面的官员又开始新一轮的各种上折子,这次矛头是直指顾诚之……真是不能更烦!

    鹤归道长现在还在皇城里呆着,皇上也不敢放他出去,只是一日派人去个五六遍,威逼利诱轮番上,就差派酷吏去严刑逼供了,可都这样了,那位鹤归道长依然坚守阵地,死不改口……皇上的心很塞……

    等喂到水里的鱼都快要翻肚时,皇上终于拍着手站了起来,陈公公连忙上前递了帕子,看着皇上擦了手后,小心翼翼的问道:“皇上可是要回乾清宫?”

    皇上看了他一眼,又把目光投向水中,等了一会儿才道:“去慈宁宫。”

    “是。”陈公公低头应是,便退下去安排。

    对于皇上的到来,太后自然是很高兴的,这几天前朝事忙,她已经有好多天没见到儿子了。现在看到了人便拉着他前前后后的看了一遍,没胖也没瘦,就是眉心的那抹烦躁是怎样都掩饰不住的。

    太后很是忧心的问道:“前朝的事有那么难办吗?看你都瘦了一圈了!”对太后来说,皇上只要是心烦心焦头疼了,那没瘦也是瘦了。

    “母后多虑了,朕只是……唉……”皇上最后还是忍不住的叹了口气。

    看到儿子叹气,太后也是坐不住了,连忙拉着皇上的手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你可不要瞒着母后!”

    “真的没……”皇上刚想说没事,可看着太后那担心的目光,又有些说不出口,最后还是说道:“是因为顾诚之的事,那些大臣又开始上折子,这次……唉,反正情况不太好,鹤归道长也不肯改口……”

    太后听到皇上这样说,当下也不说话了,卦象刚出来时,她也曾说过让他们成亲之类的话,结果皇上太子轮流来劝,她现在也不好在说什么。可看着皇上紧皱的眉,太后心里还是有些心疼,忍不住问道:“不能退亲吗?”

    皇上摇头道:“楚顾两家肯定是不会退的,退了就是打自己的脸,而且这事……朕不好插手,现在外面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此时不管做什么都会生出多余的事来。”

    “那,那让他成亲呢?”太后又道。

    皇上的脸色又沉了几分,随后吐了口气道:“不成!若是真成了亲,那他以后怎么办?!天天都呆在后院……这事不成!”将夫教子之类的话他是真的说不出口,他也不会让顾诚之落到这种地步。

    “就算成了亲也不一定就要呆在后院呀,诚之是男子,怎么可以呆在后院呢!只是成个亲而已,我还没听说过有谁成了亲便不能科举、不能当官、不能带兵打仗的!他成亲之后照常走以前的路,别的事情不是还有你呢吗!你说他可以科举,他便可以科举,你说他可以当官,他便可以当官!无论是礼法还是律法,里面都没有说过男子和男子成亲便是有罪,便不能入朝为官啊!”太后是不太懂为什么他们都觉得成了亲就不能科举,在她看来成亲就是成家而已,并不会影响什么。

    皇上听了太后的话,直接就愣了,他还真的从来没这样想过……

    士大夫们,或许应该说世人都是比较看中正统,而偏离正统的便是离经叛道,这一点在士大夫的眼中尤为重要。

    第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