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强臣环伺 > 强臣环伺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4

    强臣环伺 作者:御景天

    不是我下的毒,咬我作甚?转头看了看肩膀上鲜红的一块,挑起一缕头发,盖住。

    拓跋锋一离场,紧绷的气氛顿时缓下来。程善几人上前,秦王的几个亲卫没得主子指令,剑虽在手中,但都不妄动。

    朝他们看了看,程善道:“陛下,他们如何处置?”

    萧纵道:“他们又没喝酒,闯宫杀禁卫,押入天牢听候发落。”转而对韩溯,“那几个,”眼角余光指向叩拜在几丈外,没能及时出宫的朝官,“受到惊吓,劳烦太傅安慰,别让他们胡说八道。”再对任不悔吩咐:“给东行馆秦王的一众部署传话,秦王醉得厉害,要在宫里多歇几日。”

    韩溯眉一拧,“皇上,东行馆那里是否调派禁军监视,以防不测?京师的守备要否再做部署?”

    “不。”萧纵干脆道:“一切如常。”

    众人领命而去。

    萧纵果断发了几道令,挥退禁军,明面上算是暂时把事情压下。

    然,秦王在信阳宫里生死难测,他的江山随时战火四起。

    谁给他弄了这样一个横祸,他尚不敢断言,但敢对拓跋锋出手的人,胆色不小,势力必定不弱,在京师对拓跋锋下手,居心尤为险恶。

    他的麻烦远没有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

    打滚求评,求花花~

    10

    10、第十章

    信阳宫里秦王躺在榻上,紧闭着眼蹙眉,面容冷峻沉静。萧纵凑上前瞧了瞧,发现那脸色比起不久前更难看了,嘴唇都隐隐发暗。

    内侍有些哆嗦道:“皇上,太医马上便到。”

    萧纵默然半晌,看着榻上昏睡的人,心情很复杂。这个男人现在不能死,但最终应该死,可真要是死了,他好像又会觉得……惋惜。

    正烦乱,太医到了,把脉看诊,把不醒人事的秦王折腾了一番。

    “太医,秦王如何?”

    太医凝着满脸的皱纹,躬身回禀:“皇上,秦王殿下中毒,此毒十分厉害,并不常见,殿下恐有性命之虞。”

    萧纵拧着眉道:“朕不认为天下真有解不了的毒,他中了哪种?”

    “回皇上,是‘封魂’。”

    世间听过‘封魂’大名的人不少,真正见识过它的却没几个。此毒出自异邦,据说是以巫蛊之术混合数种毒物炼成,毒药连同其解药早已失传。

    萧纵听了这个噩耗,倒是很平静。

    此种传说里邪乎其邪的毒中圣品,他不但听过,并且早在十年前就尝过了,拜它所赐,他及时顿悟,远离了诸多是是非非。

    他记得那回他并没有把解药全吃了。

    看了一眼秦王,暗道,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御药房有解药吧,还不去取。”

    小医官遂领命而去,太医垂首在一旁吞吞吐吐:“皇上,秦王中毒已深,怕是现在服下解药也不能完全,臣……”

    “朕不想听废话。”萧纵断然截了他话尾,一字一字道:“朕要他万无一失。”

    说话间,秦王醒了过来,似乎是听到了谈话,微睁着狭长的眼盯着萧纵,眸光虽薄,然锐利清明。

    ‘封魂’的厉害之处不单单在它能致人死,更在于过程教人生不如死。它跟‘见血封喉’不同,‘见血封喉’瞬间取人命,好比砍头,‘封魂’侵入五脏六腑,内腑烂透了才毙命,好比凌迟。

    这种酷刑,秦王却撑起了神智,哼都没哼一声。萧纵记得自己被这毒折磨的时候可没这样英雄,不由生出一股敬意来。

    他俯下身,见榻里的人撑得委实艰辛,额头汗水汩汩而下,很顺手地拿方巾沾了凉水,给擦汗,擦得十分细致,边擦边道:“你放心,朕一定会救你的。”

    秦王抓住他的手腕,喘了口气,他离气若游丝只差一步了,开口却仍然蛮横,“我知道,所以我来找你。我死了,你会很麻烦的。”眼一挑,扯嘴低笑。

    萧纵看着他不说话,心道,此人就是临死也不是个不讨喜的主。

    秦王笑够了,闷咳几声,似乎扯动了内腹,拧着眉闭眼喘气,却不放开萧纵的手。萧纵只听得低低一声胡话:“陛下,你可真体贴。”当即把湿巾扔在了他脸上。

    从信阳宫出来,天色将亮。回头看刚过去的一天一夜,秦王威风八面觐见直至眼下躺在床上虚弱沉睡,跌宕折腾又漫长。

    萧纵揉着发涩的眼角回寝宫就寝,昨晚摆宴迎接某人,他已经宣旨今日不朝。

    接下来几日,秦王在宫中调养,病情反复不稳,太医院日夜照料,折腾了三日才终于安静下来。萧纵一面隐瞒瞒不了多久的真情,一面暗中追查是谁向秦王下了毒手。秦王突然入住内宫一事,朝中各方对此倒是没有太大反应,貌似平静,只东行馆里秦王的部众几番求见自家主子,被萧纵接连回绝,小闹了一场。

    这日,萧纵正召韩溯任不悔在御书房议事,内侍来禀,秦王近臣孟和又来求见。萧纵想了想,问,秦王现在如何?内侍道,秦王服了药正睡着。萧纵点了点头,着他领孟和去信阳宫见见他主子。

    孟和从信阳宫出来,不见萧纵不肯罢休。

    他对天子本不见待,秦王出了事,态度就更无礼了,遭了韩溯几句斥责后才收敛了些,口气却依然不善:“皇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萧纵捧着茶杯轻描淡写,“秦王不幸中了毒,现在已经无恙,朕留他在宫里好生静养,养好了自然让他出宫。”

    孟和冷笑了一声:“皇上莫不是拿这两句话就打算打发西北二十万大军吧。”

    毫不遮掩的威胁。

    一旁韩溯正要呵斥,却被萧纵抬手止住。孟和这便越发看不上这坨烂泥皇帝了,轻蔑地瞥了一眼,道:“臣主上在皇宫之中遭此毒手,皇上不能不给个交代,否则秦王府不会善罢甘休!”

    萧纵揉了揉额,道:“此事朕已着人追查,毒害秦王之人,朕自然不会放过。”

    孟和只当那是无能的敷衍,不甚客气地追问:“敢问皇上进展如何?可知何人所为?对那不知死活的贼子又怎么处置?”

    萧纵再扶额,心道,秦王府的果然个个咄咄逼人。“谋害藩王其罪当诛九族,真凶……朕不会由他逍遥的。”

    “那就是尚未有眉目。”孟和手一拱,“追拿凶手之事,臣请交由秦王府亲自查办。皇上可放心,臣等不冤枉无辜,只拿真凶,”咬了咬牙,“依法诛其九族。”

    萧纵沉吟了片刻,道:“既然如此,便依你罢。朕会派人协助,韩太傅与任侍郎原本负责此事,已经查出了些线索,一并交由你。朕也期望早日找出凶徒,为秦王报一箭之仇。”遂拟了旨交给孟和。

    孟和退下后,御书房里剩下萧纵韩溯任不悔三人。萧纵端起杯啜了几口茶水,心情似乎轻松了不少,韩溯任不悔垂手站在一旁,不说话。

    许久,任不悔淡淡开口:“鱼儿上钩了,孟和自请捉凶,皇上可以稍微安下心来。不过,闻名不如见面,这个鞑靼的三王子真够目中无人的。他对秦王倒真是尽心尽忠,只是,把覆了自己故国的仇人奉作主人,这种事情寻常人还真做不来。”讥诮地笑了笑。

    韩溯却没他这份心情,微蹙着眉道:“此人为秦王心腹,听说颇有谋略手段,文武俱佳,对他不能掉以轻心。”

    萧纵在座上平静的喝了口茶,搁了茶杯,道:“他的能耐本事就看这回他怎么替他主子报仇解恨了,但愿不会让朕失望。”微一沉吟,又道:“此事体大,不容有失,你二人虽然不再主办这事,却不可现在就全然撒手,必要之时帮他一把。”

    “遵旨。”

    这日之后又过了七八天,秦王遭人下毒的消息再也瞒不住,该知道不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幸而此时秦王早就脱离了险境,只是身子虚,仍在宫中养着。西北没乱,大周朝仍然留有一口气苟延残喘地吊着。

    虽无动乱,震惊却是少不了的,尤其京畿更甚。朝臣们不敢相信,竟有人敢在皇宴上下毒害权势滔天的秦王。

    不知道是哪个蠢材,大胆包天,不知死活,居心叵测!

    众人尚且在这道惊雷中没缓过神,只过了两日,便有另一道霹雳落在头顶上,震得人人静若寒蝉,心神惶惶。

    秦王的一千亲卫突然于拂晓晨曦之际发难,顷刻间把相府围得连只老鼠都进出不能。相爷温庭坐在轿子里正要上朝,被俩凶神恶煞的莽汉拽出来,拖进府。巡视皇城的守卫匆忙赶到,相府已是一片鬼哭狼嚎。相爷跟他的四个儿子连同五六个孙子躺在一片血泊里,刚做了刀下亡魂,一群侍卫很野蛮地把哭喊地撕心裂肺的女眷驱赶到一处。守卫武官上前,一个字还没说,秦王亲卫里领头的年轻男子一脸阴狠扔给他几样东西,武官一看,却是奉旨拿凶。

    孟和拿凶,拿的却不单是温庭一门,跟着一起遭了秧的还有相爷在军中的几个得力亲信。孟和早几日便查得谋害主子的正是宰相,秦王府素来奉行斩草除根永绝后患,没立刻动手乃是为了筹谋一网打尽。

    此时发难,已是策划完全部署周密,雷霆行事直把不知死活的宰相一党连根拔起。

    权倾两朝的相爷,跋扈了半辈子,一夕之间家破人亡祸及子嗣党羽,曝尸荒野,下场凄惨。朝野上下,对强悍狠辣的秦王府,一下子畏惧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

    萧纵在御花园里听完任不悔的禀告,问了几句近日皇城里的情形,便一言不发了,平淡的神色看不出一丝情绪。

    任不悔微微抬眼,似乎想说什么,几次动唇却没开口。

    “这几日你辛苦了,下去歇着罢。”许久,萧纵道。

    任不悔顿了片刻,眸光闪了闪,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退下了。

    萧纵在御花园里站了大半个时辰,前往信阳宫。

    信阳宫里,秦王半躺在榻上,一手拿着卷书在看,另一手被太医按着把脉。他见了萧纵,挑了挑眉,把书卷扔在了一旁,“这里藏书万卷,治世韬略史记诗词传奇话本样样不缺,陛下在此十年,看来并不如臣想象中来的寂寞。”

    萧纵走近榻边,迎着那双飞挑入鬓的眼,淡淡道:“秦王的身子看来已调养的差不多了。”

    太医这时号完脉,躬身对萧纵道:“皇上,秦王殿下体内余毒除尽,已无碍,接着喝些滋补汤药养养气便可。”

    秦王靠着软枕,慵懒十足,生死边缘挣一回,他似乎没什么改变,依然体魄强健,浑身蓄着力量。扬唇,琥珀色的眸中薄薄一道笑意:“这还真得多谢陛下。”

    萧纵挥退了太医,看了他片刻:“秦王已经痊愈,今日便出宫罢。”刚转过半个身,却被一只大手一把抓了手腕。

    “这么快就得鱼忘筌?”秦王唇边噙着笑,眸光微微一闪,直直看着萧纵,眼中却无半分笑意,“温庭九族党羽被臣秦王府诛杀,皇上没话想对臣说么?”

    宫婢内侍皆识趣地悄悄退下,内殿里一室沉静。

    秦王拉住萧纵的手到面前,看了半晌,唇一弯:“陛下,借刀杀人的感觉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要是觉得情节哪里不自然,要说哦~

    我总感觉写这文自己有些把握不住……

    11

    11、第十一章

    萧纵怔了怔,手腕处一痛,却是秦王收紧了五指。

    “陛下,你借臣这把刀,砍了朝堂一个大毒瘤,又能召回几部兵权,不对臣道声谢么?”沉沉的声音低缓平静,眼一挑,眸光犀利如剑。

    萧纵迎着他,平静漠然,不说话。

    “这世上想取臣性命的人不少,臣也相信温庭是巴不得我死。”秦王冷笑,“但不到走投无路,他不敢做什么。”松开了萧纵的手腕,握住修长的手,盯着看了半晌,挑起唇角,“真精致。”

    萧纵皱了皱眉,挣了挣,没挣开。

    握住他手的大掌,状似无意,实则满含力量。

    “放开。”

    秦王挑眉,不知道是挑衅还是怎样,萧纵只觉得几根略是粗糙的手指在他掌心里刮了几下,握得更紧了。

    “你在臣的汤药里参入安魂香,教臣每日昏昏沉沉躺在榻上管不了事,诱孟和对付温庭。孟和并不容易上当,陛下,你真能干。”秦王扯着薄唇轻笑:“怎么不说话?臣说的可有差错?”

    萧纵沉默了片刻,道:“你把话都说了,还想听朕说什么?”温氏当诛,无可非议,他确实借刀杀人。他的圣旨,秦王府的声势,温庭必死。他也知道此计瞒不过秦王,不然也不会用上安魂香。

    事成定局,他但愿眼前这个男人别气晕了理智,直接造反。

    秦王微眯着眼,“陛下把孟和玩于指掌,秦王府傻里傻气当了回棋子,臣还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啧啧,当真不舒坦。”看着萧纵,眉眼微挑,“皇上,你说该怎么办?”神色凌厉,语气却带着几分轻佻。

    萧纵嚼不透他的心思,只皱着眉。却不知秦王是否真的被‘封魂’封住了魂魄,还是躺得太久糊涂了,竟然拿他的手往唇上凑。

    指尖骤然湿漉温热,萧纵跟被蛇咬了一样,猛力一甩手,退后数步,惊吓着恼羞成怒:“放肆!”

    一阵低沉暗哑地笑遂传来,“臣失敬。”诚意没几分,调笑之意倒是十成十。

    萧纵很快平静,他看着笑得邪气十足的男人,半晌,镇定地自袖中掏出一方帕巾,将刚才被戏弄之处来回擦了数遍,再把帕巾弃在一旁。

    秦王缓缓靠回软枕上,狭长飞挑的眼毫不避讳直视天子那张温淡的龙颜,眸光渐沉,面上隐隐的戏谑散去,最终现出一张冷峻精湛的面孔。“皇上不但睿智过人,脾气也跟传闻里不尽相同。”

    萧纵微笑道:“传闻也没说秦王如此肆意轻浮。”

    秦王面色微变,顿了许久,也轻轻笑了声,只是这笑,阴不阴阳不阳,说冷不冷说热不热,搭着一张刀刻斧凿的脸,让萧纵好不舒坦。秦王道:“皇上这么说,臣似乎应该在这信阳宫里多住上些时日,跟皇上多亲近亲近。陛下与其道听途说,不如亲眼看一看臣是个什么样的人。”

    萧纵想,这人又开始说胡话了。扶了扶额,刚想说秦王还是尽早离宫罢,一抬眼皮,这话便默默地咽了回去。

    秦王从榻上起身,站在榻边旁若无人解腰带,脱衣袍,大大方方露出一身彪悍的肌肉。

    萧纵眼皮抖了抖。

    秦王悠闲自若,不紧不慢换下衣袍,披了件干净黑绸袍子在身,负手欺身上前,“皇上顺便再亲眼看看,臣是不是当真轻浮。”

    醇厚的气息迎面扑来,一阵一阵,萧纵皱了皱眉,默默退了半步,侧转过身。

    “皇上是在怕臣么?”

    萧纵眉头拧得更深了,轻咳了一声:“朕尚有国务在身,秦王你自便。”转身便朝外殿走。

    他走得有些急,脸色还不太自然,秦王看着忽然心情大好,唇一扬,跟在了后面。萧纵这便走得更急了。

    萧纵走得急是有缘由的,这个缘由当然不会是秦王想的这样那样。大周朝颇受人非议的天子其实心性上有些洁癖,受不得跟不熟悉的人靠太近,他的龙鼻子不同一般,总能闻到别人闻不出的味儿,并且大多时候那味儿都不怎么样。比如刚被诛了族的温庭,他一直能在其身上闻出一股猪油味儿。

    这项异能,萧纵觉得直说出来很伤人,他一直很含蓄。

    秦王再怎么神通广大也不会知道天子跑这么快,是因为受不住他的体味。他跟在萧纵身后,以为把人耍弄得正在要领上,多少有些得意。

    这便难为了萧纵,他之前已经忍过秦王几回,但今天那味道似乎特别浓郁,熏得他不离远些不行。

    出了内殿,见人还在身后几步处跟着,萧纵忍不住道:“秦王歇着罢,你……想在信阳宫多住几日就几日。”

    他就是不说这话,秦王也已经把信阳宫征做了自己的地盘,根本不打算回行馆里去。可听了萧纵这样亟不可待地妥协,他还是假惺惺地说了句:“多谢皇上。”

    萧纵眼不见为净,转身就走。一脚刚踏出殿门,就听身后道:“皇上怎么不干脆把谋害臣的罪名扣在楚王头上?只把温庭斩除了,不觉得糟蹋了难得的机会?”

    萧纵脚下一滞,侧身,就见秦王已经坐到了椅子里,靠着扶手,浅浅酌了口酒,淡淡道:“我要是你,就拉司马氏下水,挑一挑秦楚之间的事端。借此给西北二十万铁骑点一把火,煽动群情,南征楚地。秦楚相争,必定两败俱伤。”压了口酒,接着道:“削了两王,坐收渔利,一劳永逸。”飞挑的眼锋芒毕露,与片刻之前戏弄人的轻佻样判若两人。

    “信阳宫里的‘秦王’,自然是不能留的。”秦王淡淡说道,出口之狠厉似乎与己毫不相干。

    萧纵默然片刻,道:“秦王既然有此顾虑,怎么还强闯进宫把性命连同秦王府一起交给朕?”

    拓跋锋轻晃着酒杯:“皇上就权当臣中毒神志不清罢。”声音低沉平缓,听不出半分波澜,狭长双眼,薄光微敛,敛不住慑人锐意。

    “为什么不嫁祸给楚王?你权谋如此了得,不会想不到还有这条路可走。”

    萧纵迎着秦王的目光,半晌,一句话没说,淡然转身。

    挑拨两王,袖手做渔翁。这一计,一箭双雕,一绝后患,他确实有想过。只是……心下微叹,只是,他终究不够狠辣,不够无情。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我看文的时候无比霸王,

    但素,我不想亲们bw我啊~~~555

    这就素报应罢……

    12

    12、第十二章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未完,本来想接下去写的,想想还是算了,

    把内容归结在这一章好了。

    于是,这一章比较长了,满篇字,乃们看了表眼花(因为本章谈正经事比较多,呃……难免乏味)

    傍晚时分,萧纵着内侍宣旨,召韩太傅任侍郎进宫用膳。

    此次设计秦王府诛杀温氏一党,可谓步步惊心。孟和善谋,有虎狼之师为后盾,温庭老奸巨猾,亦有兵权傍身,两边都不好对付,个中险恶,不在局中之人难以体会一二,萧纵这一出借刀杀人唱得十分惊心动魄。亏得韩溯任不悔两人行事周密,应变得当,诛奸之计方才得以顺利。

    晚上,韩任二人应召入宫赴宴。御膳设在凤阳宫一处清凉内殿,内侍引着他二人进去,殿内只设了三张矮桌,上首御座,下列两席相对,桌上酒菜果品点心已摆好,只是圣驾尚未驾临。

    内侍道:“皇上正在沐浴,二位大人请在此稍等。”便退下了。

    韩溯看着那三张长条矮桌,对任不悔道:“皇上只召了我们两人。”

    一旁任不悔只轻轻“嗯”了一声,没多说,沉着面色几步折回了通往外殿的门边,挺着身袖手站定,神色肃然端庄。

    韩溯朝他看了片刻,走近他身边也站定。

    这一两个月来,京师发生了不少事,随着那些个大小事一出接着一出,礼部侍郎的性情已经大变,再不是众人熟悉的恣意随性玩世不恭。

    韩溯朝身边看了看,身侧之人内敛而沉稳,沉默之中隐隐有股夺人的气势,正像是一头懒散蛰伏已久的兽,舒活筋骨亟欲咆哮山林。

    暗自感叹了几句,韩溯道:“我认识你十年了,现在才知道你真实的模样是这个样子。”

    任不悔正心不在焉,乍听这么一句,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

    韩溯笑了笑,“你在礼部一窝五六年,平时不是逗鸟喝茶逛花楼,就是找同袍小茬加以冷嘲热讽,我以为你打算这么蒙混一辈子了。”

    任不悔不说话,韩溯接着道:“突然迷途知返是因为皇上?”

    沉默半晌,任不悔道:“不错。”

    韩溯淡淡看了他一眼,“我不是早跟你提过,皇上并非无能之辈么,偏偏你不相信。”

    “有些事情是必须亲自鉴证的。”挑了挑眉,任不悔道,“现在我已确定,皇上值得我奉上忠诚,奉上……一切。”

    这后半句话是卡在喉咙里的,像是在喃喃自语,但韩溯挨得近,一字不差听着了,觉得十分别扭,轻咳一声,道:“那么如此一来,你家中各位老长辈终于是绝地逢生了。想当初他们对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怒斥过苦口婆心过,什么招都使了,也没能挽回你胸无大志的决心。现在正好,你开窍了,他们也不必继续绝望着煎熬了。”

    任不悔嘴角猛一阵抽,扯嘴道:“韩溯,你什么时候变这么刻薄了。”

    韩溯紧接着道:“那就容我再刻薄地问一句,你现在是不是很后悔做了文臣?当年你文试夺魁武试拔头筹,一人担文武状元两项名号,文臣武将先帝由你自个儿挑,偏偏你不争气,选了最没出息的礼部当职。如今皇上军中能依靠的人不多,你说若是那时你进了兵部,该多好,陛下现在肯定很器重你。”不无可惜叹了口气,“后悔么?”

    任不悔又是一阵抽嘴。

    韩溯顿了片刻,瞥了瞥眼,“眼下温庭刚除,原先他手中的兵权正需要个忠诚可靠又能耐之人牢牢掌控。不如你向皇上自荐,要不然我跟皇上推荐,你还是从军吧。”

    任不悔沉吟了片刻,没说什么,面色微微一凝,暗沉难测。半晌,他忽然瞥眼向韩溯:“你刻薄了我多时,我也刻薄问你一句,你……跟皇上之间的那些谣传,不是真的吧?”

    韩溯没料到他会突然有此一问,一口气堵在心口,滞了多时才喘上来,磨牙:“你也会说那是谣传!”

    任不悔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直觉道了声,“好。”

    “好什么?”韩溯恼火着耿耿于怀,“这等流言蜚语你也拿来郑重其事地问,你是刻薄我还是刻薄皇上,别败坏陛下的名声。”

    他忘了,萧纵的名声不用别人败坏,已经高挂在外了。

    这时,外殿有内侍通传――“皇上驾到!”

    韩溯任不悔正候在门口,遂躬身接驾。

    萧纵入内殿,道了声平身,坐到上首。

    韩溯任不悔两人施过礼,谢了坐入席,宫婢们在一旁斟酒布菜稍做伺候,不多时皆退到外殿等候传唤。

    内殿里三人,韩溯任不悔在席里恭敬地端坐。

    萧纵轻笑道:“今晚小宴是为你二人而设,此番顺利铲除温党,你们功不可没,此殿内并无他人,不必拘礼。”

    两人低头,恭敬地回了声“是”。

    萧纵点了点头,才微微端起了酒,遂见座下的两人已各自举起手边酒杯与眉毛齐平,不但神色恭顺肃然,举止更板正的一丝不苟。

    “臣等恭敬皇上。”

    萧纵顿了顿,又道:“不必拘礼。”浅浅酌了口酒,放下杯,一瞥眼只见任不悔喝干了满杯烈酒,正挺着身板坐着,正经拿筷子扒拉面前碟子里的花生仁。

    韩溯正经八百,那是本性,可礼部侍郎向来藐视礼法,却也跟浑身帖了“礼”字一样拘谨起来,就不免让人诧异了。

    萧纵略作沉吟,最近礼部侍郎心性变化确实很大,之前还会跟他说些有趣的,比如劝谏他做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近来似乎脱了胎骨一样,讲话都恨不得咬字眼。

    “任卿近日沉敛了许多。”萧纵微笑道,“可是受了太傅的影响。”

    任不悔愣了愣,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对座韩溯便先开腔撇清,“皇上,臣可没这个本事。臣与他相识不止一两年,真要有能耐教他转性,也不用等到今天,再者,任府一大家子都没能治好他玩世不恭的毛病,臣何德何能?其实……”

    任不悔放下筷子,似乎要说什么,韩溯接着自己的话尾对天子微笑道:“皇上,其实任侍郎性情没变,他只是突然从自甘堕落里醒悟过来罢了。”

    任不悔面皮抽了抽,他断定太傅还记挂着刚才他一时没忍住打听了谣传那茬子事。干咳一声,转眼向天子,“皇上,臣……”

    “任侍郎这是显露本性了,此乃好事,皇上习惯就好。”

    萧纵看了他二人一眼,抿了口酒,心想不知道任不悔怎么招惹人了,太傅开口闭口这样刻薄。

    韩溯接着又刻薄了几句,边饮酒品菜,好不自在。任不悔听着只尴尬了一眨眼的功夫,全然不在意,笑了笑,转而向萧纵敬酒,深沉达练。

    萧纵端着酒盏,看他的眼,深且锐,看他的神色,沉而静,沉静之下却有一股夺人的气势不容忽视。

    微微皱了皱眉,萧纵暗叹,本性如此,本性如此,只这性子前后相去十万八千里,也忒能装了。一边喝酒一边感叹,不由自主便想到了赖在信阳宫不肯走的秦王。

    拓跋锋……

    那男人是个什么本性,他现在……真一点没谱。

    他正为拓跋锋略感头疼,座下任不悔这时也把话茬带到了秦王头上,任不悔道:“秦王尚在宫中留住,他的身子还没好么?”

    萧纵闻言,淡淡道:“‘封魂’的毒早就解了,他现在……”白日里晃得他眼皮直跳的一身精肉蓦然现在脑中,“他现在……体壮如牛。”

    “那他还呆在宫中?”任不悔皱眉。

    萧纵无奈道:“他不想走,朕总不能命禁军拖他出去罢。”摆了摆手,“随他吧。”

    任不悔面色缓缓凝了起来,兀自斟了杯酒,一口一口喝得漫不经心。韩溯自方才起便一直没说话,皱着眉头思忖好一会儿,脸色肃然,道:“皇上,臣有一问。皇上借秦王府之势扳倒了温庭,此计可瞒过了秦王?”

    萧纵默然半晌,淡道:“没有。”

    “秦王果然棘手,不好对付。”韩溯皱眉轻叹了一声。

    任不悔放下酒盏,看了看萧纵:“此事既没瞒得过他,他现在执意留在宫中,是打什么主意?” 顿了顿,又道,“秦王武艺高强,据说整个西北无人能及,留他在宫中太危险。”

    听这么一说,韩溯不觉面色凝重起来,“皇上……”

    萧纵倒是没太上心,挥手淡道:“他不肯离宫就由他罢。何况,不管他在哪里一样教朕不省心。赖在宫中不走,外人瞧着以为他跟朕多和睦呢,未尝不是一桩好事。”微微扬了扬唇,漾出一抹极为轻淡的笑意。

    韩溯瞥见那抹笑,却有些怔忪。

    萧纵作为天子,每日文武百官朝他叩拜,实则他只有一样东西得到了满朝一致的认同,就是皮囊。说句公道话,他那身皮囊真真上品,俊目修眉,薄唇高鼻,气势上虽然强霸之气少了些,但雅气熏人,雅而不俗,风骨十足。年初的时候,登基大典的隔日,皇宫设宴,百官随新帝同乐一道游园,路过一处梅树林,众人在梅树下吟诗作赋,当时最出彩的一篇赋名曰暗香,咏的是梅之雅韵。作那赋时,萧纵正处在一株古梅树下,花满繁枝,也是轻浅扬唇。

    韩溯不知道其他人看那篇赋作何想,他当下只觉,暗香,花不及人。以花比天子,实乃大不敬,但,那赋作得委实贴切,新帝之形貌与其披龙袍束帝冠,临朝听政,更合适着儒衫摇折扇,品茗作画。

    他的心情自那时起便一直很复杂,他期待一个力挽狂澜的天子,并非温雅翩翩的儒生。

    眼下,时隔了半载,看着相同的笑意,韩溯恍然了悟,雅而从容,温且镇定,不愠不火,平和而睿智。

    智安天下,并非妄言。

    转眼朝对座瞥了瞥,见任不悔怔在位上正失神,韩溯不由暗自失笑,他笑,任大少一时心血来潮作赋的时候,肯定没有料到有一天自己会因为那片暗香而活得认真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