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47)
本朝设有三位起居郎和十二位起居舍人,大多数时候,皇帝身边都必须有两个起居郎/起居舍人一起守着。
起居郎每年至少换一位,每次殿试的状元都必然会当起居郎,只是哪一年开始当的问题。当这个状元擢升起居郎后,他离开皇帝、卸任起居郎的那一刻,便是他被皇帝重用的开始。而起居舍人则自由很多,时常可换,也不限定谁必须担任。
所有人都知道姚僐会擢升起居郎,可没人想到和他一起擢升的还有唐慎!
翰林院的官员们纷纷来道喜,王霄面色失落,久久难言。但他还是朝唐慎拱手:景则,恭喜恭喜。
唐慎深深看了他一眼,道:多谢岱岳兄。
王霄心中苦涩,张了张口,又说不出话来。
唐慎在翰林院中颇有人脉,一来是因为他年龄小,翰林院中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翰林,见到他便如同见到自家孙子,格外喜欢。二来是因为他背后有靠山!
唐慎是傅渭的学生,这事众人皆知。傅渭虽说从不来翰林院,可他名义上是翰林院一把手。除此以外,唐慎和王溱关系也不错。户部负责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府邸选址以及重修,状元和榜眼的府邸都选在了城西,唯独探花府在城东,与尚书府靠的近。
世人总说,王霄与王子丰有远亲。可那确实也只是远亲,王霄与王子丰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王霄来盛京后曾经去拜访过王溱几次,王溱亲切有余,但也只是亲切。
王溱和唐慎才是同门师兄弟。
王霄心中怎么不忿,也最多骂一句:这该死的关系户!
然而他并不知道,这次唐慎能擢升起居舍人和王溱其实并没有直接关系。擢升唐慎的,真的是开平皇帝赵辅。
杨淇选送的三篇文章中,自然有一篇是唐慎的。因为唐慎开头便写:飞龙在天,位乎天德。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两句出自《周易乾卦》,杨大学士一看便欢喜得很,又想起唐慎在乡试写的那五篇文章。
罢,当初没能给你个解元,如今也算是补上,了了老夫一件心事!
开头取悦杨大学士,等到了文章的中后段,唐慎疯狂地引经据典。他摘抄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淮南子》,一通天花乱坠地狂吹赵辅继位二十七年来的丰功伟绩。接着又赞美赵辅是如仙般的明君,辞藻华美,恨不得当着赵辅的面吹他一句陛下您就是仙人啊。
这文章是唐慎那天晚上和王溱促膝长谈时,当着王溱的面写的。唐慎也觉得自己大概是抽风了,才写出这么一篇绝世拍马屁的文章。可能是那晚上睡意朦胧,他迷迷糊糊才写了这么一篇。要是让他再写一遍,他恐怕也写不出来:没那么厚的脸皮!
总而言之,唐慎喜事临门,擢升起居舍人,从此成为皇帝的身边人。他也不吝啬,请同僚以及同榜比较熟悉的几位进士到千里楼吃饭,好好庆祝了一顿。
晚上回家,姚三得知这件喜事,高兴道:小东家可是双喜临门了!
唐慎诧异道:双喜?还有什么喜事?
姚三道:这事本来早就该做了。半年前小东家高中探花,当时阿璜小姐就要从姑苏府过来,与小东家团聚。可惜我娘突然染了风寒,一病不起,无法登船。阿璜小姐不肯抛下我娘一个人来盛京,要留在姑苏府照顾她。这一照顾,就是半年。上个月我娘身体好转,前两日他们已经登上船,想来半个月内就能到盛京了!
唐慎的脑中浮现出一个穿着麻衣、气鼓鼓地喊唐慎你不许乱花钱的小姑娘,他心中一暖,道:好,那我们便等他们来!
十月初六,傅渭染了风寒,唐慎下了衙就去傅府探望傅渭。一个时辰后,王溱也来了。
两人与先生说了会儿话,傅渭睡着,师兄弟二人又离开。
离开傅府,唐慎突然道:师兄今日家中可有好酒好菜?
王溱惊异地看向唐慎,片刻后,笑道:小师弟何时来,没有好酒好菜了?
唐慎点点头:那等我先回家把这身官袍换下,再去找师兄。
王溱凝视唐慎,但笑不语。
入了夜,唐慎果然换了身青色的衣裳,来到尚书府。
硕大的尚书府冷冷清清,王溱在院中摆了一桌菜,脚下便是叮咛的池塘水。月光映下,十几条锦鲤在水中嬉戏。因为王溱很少在用饭时说话,唐慎也就没开口。等到吃完,管家把一桌子菜撤下,又上了一壶茶。
抬头望月,低头品茶。
唐慎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轻轻放在石桌上,发出咔哒一声脆响。
王溱低下头看到这东西,微微一楞,抬头道:小师弟?
唐慎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师兄高洁,师弟向来知晓。这块玉是我托人从姑苏府寻找的,找了两个月才找着一块透色白玉,想来最配师兄长穿的白色锦袍。我知晓师兄出身琅琊王氏,见过的美玉不胜其数,这块玉还放不上眼里。这只是师弟的一片心意,贺师兄二十六岁生辰。
通透的月色下,王溱清澈如水的双目中闪烁着星光般璀璨的东西。
良久,王溱拿起这块玉:你怎知今日是我生辰?
唐慎愣了一下,道:去岁时,傅先生说过。他说近日忙碌,忘了前日是师兄的生辰。先生说话的那日是十月初八,师兄的生辰难道不是十月初六?
王溱抚摸美玉:是。只不过十月初七是圣上大寿,朝中百官忙于此事,连我经常都会忘了初六是我的生辰。
唐慎不晓得还有这种事,他想也没想:那我替师兄记着就好。
王溱突然抬头,看向唐慎。
唐慎:师兄?他哪里惹着王子丰了?难道说这次拍马屁拍得不够好?
王溱看了他一会儿,静静笑了。他的手往下摸,摸到了系在这块玉下面的一只香囊。香楠是深蓝色的锦绣做的,王溱闻了闻,里头香味清雅,又有些熟悉。是芍药的味道?
唐慎解释道:是蕳草与芍药。《诗经国风溱洧》中说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我以为师兄的名字取自《溱洧》,难道不是?
王溱望着唐慎,笑道:是。
作者有话要说: 小唐郎:穿到古代,我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拍马屁!师兄,难道我拍得不够好?
隔壁老王:好极了【微笑】
第49章
王溱站起身, 直接将这块玉和香囊系在了腰带上。
看到他的动作, 唐慎稍愣了一下, 但没说话。
古人过生辰有什么习俗,唐慎还真不知道。他回忆了一下,觉得应该至少要吃长寿面。但是在他的老家, 都是中午吃面,晚上吃酒宴。憋了会儿,唐慎还是道:师兄吃过面了吗?
王溱自然知道唐慎在想什么, 他对管家道:上两碗面。
管家吩咐下去:上两碗长寿面。
唐慎一脸懵逼。
王溱过生日, 他自个儿吃长寿面就好,怎么连他这份都备上了?但唐慎来不及拒绝, 小厮领了管家的命令就跑去厨房。不过多时,小厮端着两碗面来到花园。
唐慎盯着桌上的面, 哑口无言。
小师弟不喜欢吃面?
唐慎:没。
王溱拉长了脸:那定然是厨房做得不合适你胃口。
没!
那便吃吧。
唐慎无可奈何地拿起筷子,吃起面来。他吃了三四口才发现王溱只吃了一口, 就搁了筷子不再吃。唐慎奇怪道:师兄怎么不吃了?
王溱一脸诧异,理所当然道:我们刚刚才用过晚饭,一点不饿, 自然不吃了。
唐慎:
你撑得慌, 他就不撑得慌了吗!
唐慎无语地也扔了筷子,不再吃这糟心的面,在心里把王子丰骂了好大一通。可王子丰喊了一句景则,唐慎立刻乖巧地诶了一声。回完话唐慎都想给自个儿一个大嘴巴子:真丢人!好你个王子丰,现在是他得拍你马屁, 等以后不需要拍你马屁了,咱们走着瞧!
师兄弟二人又说了会儿话,唐慎告辞回家,王溱亲自把他送到尚书府门口。
目送着唐慎远去的背影,王子丰右手执着折扇,轻轻地在左手掌心敲着。敲了会儿,他抬起扇子指着唐慎背影,道:你说他方才是不是又在心里说我坏话了?
管家左右看了看,寻思周围也没其他人,公子爷这是在和自己说话。
管家心道:有没有骂您,您自己心里没点数么!
管家眼睛一垂:小的不知。
王溱姣好的面庞上是吟吟的笑意,语气却十分认真:可我看他腹诽我的模样十分有趣,忍不住就想揶揄他,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管家:
王溱压根没打算听管家回话,他抚摸了一下腰间的极品白玉,长叹一声,回身迈进尚书府大门。
十月初七,天子大寿。
唐慎这种七品小官是没资格去天坛参加祭天仪式的,但是在文武百官与皇亲国戚们祭祖时,他们也得跪坐在翰林院的院子里,隔了十几里路,遥遥感受一下天威浩荡。直到下午,漫长的祭天仪式终于结束。文武百官进入皇宫赴宴了,六七品的小官们休假,回家乐得清闲。
皇帝生辰,大赦天下。
三天后,十月初十,唐慎换上簇新的六品起居舍人官袍,来到中书省衙门。
前朝时期,起居郎和起居舍人隶属于内史省。到了本朝,太祖废内史省,设立中书省。中书省的官员大多身负其他兼职,比如王溱是尚书省户部的户部尚书,但他同时也是中书省内阁大臣,人称王相公。中书省的官一旦没有其他兼职,就只剩下两种。
一个是相位,一个就是唐慎、姚僐这种起居官。
要么官居一品,权倾朝野;要么是天子近臣,负责天子起居记录。
到了中书省衙门,姚僐比唐慎来得早。他见到唐慎,道:景则,没想着我们这般有缘又相聚了。中书省不比翰林院,往后我们可得互相照应。
唐慎自然道:与问机兄共勉!
两人寒暄一番后,门口进来两个身穿五品官袍的官。唐慎给两人作揖行礼,两人又与姚僐互相行同级礼。其中一人道:想必这位便是姚问机姚大人,这位是唐景则唐大人了。我名李舒,与姚大人同为五品起居郎。这是张思张大人,也是起居郎。
张思道:今日由我陪驾,两位起居舍人也已挑好。等到明日,便由李大人陪驾,到时,唐大人,你可得进宫了。
唐慎问道:张大人,明日由我来记录起居?他面露难色,实不相瞒,我才刚进中书省,两眼摸黑,一问三不知,只怕明日会闹出笑话。我闹出笑话是小,惊了圣驾才是大。明日我该如何是好。
唐慎今年十六,他脸上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眉头紧皱,双手紧握,似乎真被吓到了。
这两个五品起居郎见状相视一笑,只道果然和传闻中一样,只是个孩子罢了。李舒道:你不必担心,明日由我带领,也不是仅仅你一个起居舍人去。到时,你便站在我的身后,看我是如何记录起居的。我会站在圣上的左侧,另一位起居舍人站在右侧。你和姚大人刚来,还不熟悉政务。这样,今日你们便去看看本朝开平年间的《起居注》,能看多少是多少。当你们看完的那一天,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姚僐和唐慎互视一眼,皆是苦笑:是。
没想到离开了翰林院,还是要看书!
唐慎和姚僐各拿了一本厚厚的《起居注》,翻阅起来。这一看,便看到了日落西山,皇帝修完仙,回了后宫。皇帝进入后宫,起居郎和起居舍人才可以结束一天的工作。
唐慎回到家中,用冷水洗脸。冰冷的水打在脸上,他骤然清醒。
唐慎回过神,他目光如炬,迅速地从书房架子上拿出一本空白的册子。他立即研墨,用羊毫细笔在纸上快速地写下:开平二十四年八月初四,有星陨大如桃,落东南。钦天监监正李肖仁夜入皇宫
闭上眼睛,眼前立刻浮现出一行行字,唐慎接着写:开平二十四年八月初七,圣上召大理寺少卿苏温允。帝曰:朕昨夜恐梦,见苍生于牢中哀嚎,血泪栏杆。苏卿答曰:陛下仁慈,臣犹不及。帝曰:以天下哀而朕哀,苏卿哀朕之哀乎?当奖苍生,福泽百姓,朕大赦天下!是日,宋帝大赦罪人。
唐慎以极快的速度在空白宣纸上写下一行行的字。
过目不忘!
连唐慎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将这个金手指用在这个地方。
今天唐慎去中书省库房中挑书时,挑的就是开平二十四年到二十六年的《起居注》。他花了一整天时间,只看了一年出头的书籍,还剩下一年多的书籍没看完。
写完自己觉得可能有关联的内容后,唐慎长长舒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他拿起自己写的这本山寨《起居注》,仔细看了起来。
唐慎写得东西很杂,有赵辅偶尔说的一句话,也有赵辅召见臣子时的对话。一切有可能与松清党人有关的东西,他都记录下来。
然而这些
远远不够!
唐慎将书重重地摔在书案上,双眼中全是红丝:皇帝大赦天下,自然不可能放了钟泰生。大赦天下只会赦免一些轻罪犯人,一切重犯命犯,是不得赦免的。赵辅赦免罪犯,真的只是因为做了个噩梦,还是他想做什么?
唐慎冥思苦想:流星之夜过后,这是他唯一一次提到牢中犯人。我忽略了什么?
唐慎飞快地翻书,可他怎么看,都是毫无头绪。
如同泰山压在肩上,唐慎只感觉自己喘不过气。他明明知道钟泰生的死十有八九和赵辅有关,他也知道,二十七年前的宫廷政变也与赵辅有关。可千般事物如同蛛网秘密缠绕,他睁大了眼,也看不穿。
是我现在知道的太少了。唐慎做出判断。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能如此!
唐慎吹灭书房的蜡烛,将那本书悄悄藏在书架后面的暗格里,回房休息。
恋耽美
起居郎每年至少换一位,每次殿试的状元都必然会当起居郎,只是哪一年开始当的问题。当这个状元擢升起居郎后,他离开皇帝、卸任起居郎的那一刻,便是他被皇帝重用的开始。而起居舍人则自由很多,时常可换,也不限定谁必须担任。
所有人都知道姚僐会擢升起居郎,可没人想到和他一起擢升的还有唐慎!
翰林院的官员们纷纷来道喜,王霄面色失落,久久难言。但他还是朝唐慎拱手:景则,恭喜恭喜。
唐慎深深看了他一眼,道:多谢岱岳兄。
王霄心中苦涩,张了张口,又说不出话来。
唐慎在翰林院中颇有人脉,一来是因为他年龄小,翰林院中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翰林,见到他便如同见到自家孙子,格外喜欢。二来是因为他背后有靠山!
唐慎是傅渭的学生,这事众人皆知。傅渭虽说从不来翰林院,可他名义上是翰林院一把手。除此以外,唐慎和王溱关系也不错。户部负责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府邸选址以及重修,状元和榜眼的府邸都选在了城西,唯独探花府在城东,与尚书府靠的近。
世人总说,王霄与王子丰有远亲。可那确实也只是远亲,王霄与王子丰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王霄来盛京后曾经去拜访过王溱几次,王溱亲切有余,但也只是亲切。
王溱和唐慎才是同门师兄弟。
王霄心中怎么不忿,也最多骂一句:这该死的关系户!
然而他并不知道,这次唐慎能擢升起居舍人和王溱其实并没有直接关系。擢升唐慎的,真的是开平皇帝赵辅。
杨淇选送的三篇文章中,自然有一篇是唐慎的。因为唐慎开头便写:飞龙在天,位乎天德。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两句出自《周易乾卦》,杨大学士一看便欢喜得很,又想起唐慎在乡试写的那五篇文章。
罢,当初没能给你个解元,如今也算是补上,了了老夫一件心事!
开头取悦杨大学士,等到了文章的中后段,唐慎疯狂地引经据典。他摘抄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淮南子》,一通天花乱坠地狂吹赵辅继位二十七年来的丰功伟绩。接着又赞美赵辅是如仙般的明君,辞藻华美,恨不得当着赵辅的面吹他一句陛下您就是仙人啊。
这文章是唐慎那天晚上和王溱促膝长谈时,当着王溱的面写的。唐慎也觉得自己大概是抽风了,才写出这么一篇绝世拍马屁的文章。可能是那晚上睡意朦胧,他迷迷糊糊才写了这么一篇。要是让他再写一遍,他恐怕也写不出来:没那么厚的脸皮!
总而言之,唐慎喜事临门,擢升起居舍人,从此成为皇帝的身边人。他也不吝啬,请同僚以及同榜比较熟悉的几位进士到千里楼吃饭,好好庆祝了一顿。
晚上回家,姚三得知这件喜事,高兴道:小东家可是双喜临门了!
唐慎诧异道:双喜?还有什么喜事?
姚三道:这事本来早就该做了。半年前小东家高中探花,当时阿璜小姐就要从姑苏府过来,与小东家团聚。可惜我娘突然染了风寒,一病不起,无法登船。阿璜小姐不肯抛下我娘一个人来盛京,要留在姑苏府照顾她。这一照顾,就是半年。上个月我娘身体好转,前两日他们已经登上船,想来半个月内就能到盛京了!
唐慎的脑中浮现出一个穿着麻衣、气鼓鼓地喊唐慎你不许乱花钱的小姑娘,他心中一暖,道:好,那我们便等他们来!
十月初六,傅渭染了风寒,唐慎下了衙就去傅府探望傅渭。一个时辰后,王溱也来了。
两人与先生说了会儿话,傅渭睡着,师兄弟二人又离开。
离开傅府,唐慎突然道:师兄今日家中可有好酒好菜?
王溱惊异地看向唐慎,片刻后,笑道:小师弟何时来,没有好酒好菜了?
唐慎点点头:那等我先回家把这身官袍换下,再去找师兄。
王溱凝视唐慎,但笑不语。
入了夜,唐慎果然换了身青色的衣裳,来到尚书府。
硕大的尚书府冷冷清清,王溱在院中摆了一桌菜,脚下便是叮咛的池塘水。月光映下,十几条锦鲤在水中嬉戏。因为王溱很少在用饭时说话,唐慎也就没开口。等到吃完,管家把一桌子菜撤下,又上了一壶茶。
抬头望月,低头品茶。
唐慎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轻轻放在石桌上,发出咔哒一声脆响。
王溱低下头看到这东西,微微一楞,抬头道:小师弟?
唐慎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师兄高洁,师弟向来知晓。这块玉是我托人从姑苏府寻找的,找了两个月才找着一块透色白玉,想来最配师兄长穿的白色锦袍。我知晓师兄出身琅琊王氏,见过的美玉不胜其数,这块玉还放不上眼里。这只是师弟的一片心意,贺师兄二十六岁生辰。
通透的月色下,王溱清澈如水的双目中闪烁着星光般璀璨的东西。
良久,王溱拿起这块玉:你怎知今日是我生辰?
唐慎愣了一下,道:去岁时,傅先生说过。他说近日忙碌,忘了前日是师兄的生辰。先生说话的那日是十月初八,师兄的生辰难道不是十月初六?
王溱抚摸美玉:是。只不过十月初七是圣上大寿,朝中百官忙于此事,连我经常都会忘了初六是我的生辰。
唐慎不晓得还有这种事,他想也没想:那我替师兄记着就好。
王溱突然抬头,看向唐慎。
唐慎:师兄?他哪里惹着王子丰了?难道说这次拍马屁拍得不够好?
王溱看了他一会儿,静静笑了。他的手往下摸,摸到了系在这块玉下面的一只香囊。香楠是深蓝色的锦绣做的,王溱闻了闻,里头香味清雅,又有些熟悉。是芍药的味道?
唐慎解释道:是蕳草与芍药。《诗经国风溱洧》中说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我以为师兄的名字取自《溱洧》,难道不是?
王溱望着唐慎,笑道:是。
作者有话要说: 小唐郎:穿到古代,我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拍马屁!师兄,难道我拍得不够好?
隔壁老王:好极了【微笑】
第49章
王溱站起身, 直接将这块玉和香囊系在了腰带上。
看到他的动作, 唐慎稍愣了一下, 但没说话。
古人过生辰有什么习俗,唐慎还真不知道。他回忆了一下,觉得应该至少要吃长寿面。但是在他的老家, 都是中午吃面,晚上吃酒宴。憋了会儿,唐慎还是道:师兄吃过面了吗?
王溱自然知道唐慎在想什么, 他对管家道:上两碗面。
管家吩咐下去:上两碗长寿面。
唐慎一脸懵逼。
王溱过生日, 他自个儿吃长寿面就好,怎么连他这份都备上了?但唐慎来不及拒绝, 小厮领了管家的命令就跑去厨房。不过多时,小厮端着两碗面来到花园。
唐慎盯着桌上的面, 哑口无言。
小师弟不喜欢吃面?
唐慎:没。
王溱拉长了脸:那定然是厨房做得不合适你胃口。
没!
那便吃吧。
唐慎无可奈何地拿起筷子,吃起面来。他吃了三四口才发现王溱只吃了一口, 就搁了筷子不再吃。唐慎奇怪道:师兄怎么不吃了?
王溱一脸诧异,理所当然道:我们刚刚才用过晚饭,一点不饿, 自然不吃了。
唐慎:
你撑得慌, 他就不撑得慌了吗!
唐慎无语地也扔了筷子,不再吃这糟心的面,在心里把王子丰骂了好大一通。可王子丰喊了一句景则,唐慎立刻乖巧地诶了一声。回完话唐慎都想给自个儿一个大嘴巴子:真丢人!好你个王子丰,现在是他得拍你马屁, 等以后不需要拍你马屁了,咱们走着瞧!
师兄弟二人又说了会儿话,唐慎告辞回家,王溱亲自把他送到尚书府门口。
目送着唐慎远去的背影,王子丰右手执着折扇,轻轻地在左手掌心敲着。敲了会儿,他抬起扇子指着唐慎背影,道:你说他方才是不是又在心里说我坏话了?
管家左右看了看,寻思周围也没其他人,公子爷这是在和自己说话。
管家心道:有没有骂您,您自己心里没点数么!
管家眼睛一垂:小的不知。
王溱姣好的面庞上是吟吟的笑意,语气却十分认真:可我看他腹诽我的模样十分有趣,忍不住就想揶揄他,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管家:
王溱压根没打算听管家回话,他抚摸了一下腰间的极品白玉,长叹一声,回身迈进尚书府大门。
十月初七,天子大寿。
唐慎这种七品小官是没资格去天坛参加祭天仪式的,但是在文武百官与皇亲国戚们祭祖时,他们也得跪坐在翰林院的院子里,隔了十几里路,遥遥感受一下天威浩荡。直到下午,漫长的祭天仪式终于结束。文武百官进入皇宫赴宴了,六七品的小官们休假,回家乐得清闲。
皇帝生辰,大赦天下。
三天后,十月初十,唐慎换上簇新的六品起居舍人官袍,来到中书省衙门。
前朝时期,起居郎和起居舍人隶属于内史省。到了本朝,太祖废内史省,设立中书省。中书省的官员大多身负其他兼职,比如王溱是尚书省户部的户部尚书,但他同时也是中书省内阁大臣,人称王相公。中书省的官一旦没有其他兼职,就只剩下两种。
一个是相位,一个就是唐慎、姚僐这种起居官。
要么官居一品,权倾朝野;要么是天子近臣,负责天子起居记录。
到了中书省衙门,姚僐比唐慎来得早。他见到唐慎,道:景则,没想着我们这般有缘又相聚了。中书省不比翰林院,往后我们可得互相照应。
唐慎自然道:与问机兄共勉!
两人寒暄一番后,门口进来两个身穿五品官袍的官。唐慎给两人作揖行礼,两人又与姚僐互相行同级礼。其中一人道:想必这位便是姚问机姚大人,这位是唐景则唐大人了。我名李舒,与姚大人同为五品起居郎。这是张思张大人,也是起居郎。
张思道:今日由我陪驾,两位起居舍人也已挑好。等到明日,便由李大人陪驾,到时,唐大人,你可得进宫了。
唐慎问道:张大人,明日由我来记录起居?他面露难色,实不相瞒,我才刚进中书省,两眼摸黑,一问三不知,只怕明日会闹出笑话。我闹出笑话是小,惊了圣驾才是大。明日我该如何是好。
唐慎今年十六,他脸上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眉头紧皱,双手紧握,似乎真被吓到了。
这两个五品起居郎见状相视一笑,只道果然和传闻中一样,只是个孩子罢了。李舒道:你不必担心,明日由我带领,也不是仅仅你一个起居舍人去。到时,你便站在我的身后,看我是如何记录起居的。我会站在圣上的左侧,另一位起居舍人站在右侧。你和姚大人刚来,还不熟悉政务。这样,今日你们便去看看本朝开平年间的《起居注》,能看多少是多少。当你们看完的那一天,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姚僐和唐慎互视一眼,皆是苦笑:是。
没想到离开了翰林院,还是要看书!
唐慎和姚僐各拿了一本厚厚的《起居注》,翻阅起来。这一看,便看到了日落西山,皇帝修完仙,回了后宫。皇帝进入后宫,起居郎和起居舍人才可以结束一天的工作。
唐慎回到家中,用冷水洗脸。冰冷的水打在脸上,他骤然清醒。
唐慎回过神,他目光如炬,迅速地从书房架子上拿出一本空白的册子。他立即研墨,用羊毫细笔在纸上快速地写下:开平二十四年八月初四,有星陨大如桃,落东南。钦天监监正李肖仁夜入皇宫
闭上眼睛,眼前立刻浮现出一行行字,唐慎接着写:开平二十四年八月初七,圣上召大理寺少卿苏温允。帝曰:朕昨夜恐梦,见苍生于牢中哀嚎,血泪栏杆。苏卿答曰:陛下仁慈,臣犹不及。帝曰:以天下哀而朕哀,苏卿哀朕之哀乎?当奖苍生,福泽百姓,朕大赦天下!是日,宋帝大赦罪人。
唐慎以极快的速度在空白宣纸上写下一行行的字。
过目不忘!
连唐慎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将这个金手指用在这个地方。
今天唐慎去中书省库房中挑书时,挑的就是开平二十四年到二十六年的《起居注》。他花了一整天时间,只看了一年出头的书籍,还剩下一年多的书籍没看完。
写完自己觉得可能有关联的内容后,唐慎长长舒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他拿起自己写的这本山寨《起居注》,仔细看了起来。
唐慎写得东西很杂,有赵辅偶尔说的一句话,也有赵辅召见臣子时的对话。一切有可能与松清党人有关的东西,他都记录下来。
然而这些
远远不够!
唐慎将书重重地摔在书案上,双眼中全是红丝:皇帝大赦天下,自然不可能放了钟泰生。大赦天下只会赦免一些轻罪犯人,一切重犯命犯,是不得赦免的。赵辅赦免罪犯,真的只是因为做了个噩梦,还是他想做什么?
唐慎冥思苦想:流星之夜过后,这是他唯一一次提到牢中犯人。我忽略了什么?
唐慎飞快地翻书,可他怎么看,都是毫无头绪。
如同泰山压在肩上,唐慎只感觉自己喘不过气。他明明知道钟泰生的死十有八九和赵辅有关,他也知道,二十七年前的宫廷政变也与赵辅有关。可千般事物如同蛛网秘密缠绕,他睁大了眼,也看不穿。
是我现在知道的太少了。唐慎做出判断。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能如此!
唐慎吹灭书房的蜡烛,将那本书悄悄藏在书架后面的暗格里,回房休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