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51)
次日,唐慎将细霞楼盛京分店的事全权交给陆掌柜,自己则来到尚书府。
晚上,王溱从衙门回来,见到唐慎。他先是左右看了看,笑道:小师弟今日不是来给我送东西的?
每次唐慎来尚书府,总会带点什么。
被他这么一说,唐慎一下子愣了。他今天还真没想过带东西过来。
王溱微微点头:不是特意来送东西,那必然是真的想我了。
唐慎:
王溱:有事相求?
唐慎正要说话,忽然想起王溱的那句我是你的师兄。不知怎的,他心中的谨小慎微稍稍散去了一些,说话时的语气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更加随意和亲近:为什么我每次来不是给师兄送礼,就是有事相求?
望着他的模样,王溱愣了一瞬,接着才笑道:那是作甚。
唐慎咳嗽两声,道:师弟在姑苏府有所别业咳咳,子丰师兄知道的吧?
本朝没有禁止官员从商,唐慎的肥皂和黄金缕生意王溱当然知道,金陵府的那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还是他亲笔题字的。
嗯,所以呢?
唐慎:再过几日,我在盛京府会开一家专做拨霞供的酒楼,叫细霞楼。
王溱挑起一眉:只做拨霞供?
对,只做拨霞供。
细霞两字是哪两个字。
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是这个细霞。子丰师兄没去过姑苏府,金陵也没有细霞楼。所以过几日,我想请师兄和先生去细霞楼,咱们一起尝尝。冬日里吃拨霞供,是最快活的神仙事!
第53章
开平二十七年, 腊月初四。
正阳门大街两侧, 各色商铺楼宇琳琅满目。沿街往西行, 远远能瞧见大运河的影子时,就能看见盛京第一酒楼千里楼的四层高楼身影。而千里楼往北半里,是一栋两层的酒楼。
这酒楼原名朝晖楼, 取自前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只可惜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确实朝晖夕阴, 朝晖楼十几年前在盛京还叫得上名号, 如今早就没落。
两个月前这朝晖楼被人盘下,今日寒冬腊月之际, 只见一群舞狮队在楼前敲锣唱鼓。
正阳门大街横跨盛京东西,是最繁华的商街。舞狮队的繁闹景象很快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围观百姓。忽然只见一个穿着彩色戏袍的中年汉子从舞狮队后走出, 他手持一只大瓦罐,轻轻一敲, 一只雪白的兔子便从罐头跳出。
好!
百姓们围观喝彩。
唐慎和陆掌柜几人站在一旁,远远瞧着。
陆掌柜哭笑不得道:小东家,你怎的就想出这么多花样。别家酒楼开张, 最多请个舞狮队就算了。你怎的连玩戏法的都请过来了, 还有耍猴的、玩杂技的。
唐慎反问:你看那些百姓,他们看得不高兴?
没等陆掌柜回答,唐璜在一旁立刻道:高兴,我都觉着新奇!
陆掌柜无奈地道:这可花了咱们不少钱,能不新奇么。
等舞狮队、戏法匠人全部耍完后, 唐慎站在远处没过去,对陆掌柜和姚三道:你们去剪彩吧。
陆掌柜迟疑道:小东家,您不去?
唐慎亲自去剪彩、揭开招牌也不是不行,反正本朝从商的官员并不少见。但他想了想,还是道:我去接先生和师兄。唐璜,你也去吧。
唐璜乐得直点头,与陆掌柜、姚三一起来到酒楼前。三人从舞狮队的狮子口中接过接过彩带和彩球,一起剪了彩。再由唐璜拉着招牌上的红带,轻轻一拽,红布便从匾额上扯下,露出三个清雅秀朗的字
『细霞楼』
围观的盛京人见到这细霞楼的东家竟然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各个啧啧称奇。之前的舞狮队和戏法早就吸引到了不少客人,如今客人们纷纷进入细霞楼。细霞楼不像千里楼,有四层楼,它只有两层,能容纳的客人有限。
可听说客满后,这些客人还没走,小二便道:客官可要在一旁的茶座里等上一会儿?
一个年轻书生诧异道:茶座?
小二:是,客官请与我来。
等进了茶座,一切豁然开朗。
说书班子、茶水点心,样样俱全。盛京人还没见过这么下血本的酒楼,客人还没点菜呢,就先给上茶水、上点心,还给免费听书。
书生不信道:还有这等好事?你这茶水、点心,怕不是要收钱的吧。
小二:哪能呢!您放心地等着就是。
不给钱,白吃白喝还给讲故事,这谁不乐意,没过多久,连细霞楼的茶座里都等满了人。
唐慎很快就接到了傅渭,他亲自将傅渭带到二层雅间。
两人点了锅子,又点了一些菜。等到牛羊肉、蔬菜瓜果都上齐了时,王溱终于来了。
王溱还穿着一身官袍,入门便笑道:来迟了。
傅渭经常不去翰林院,整日在家逗鸟种花,每天闲得很。闻言,他对自己的小弟子道:景则啊,瞧瞧你师兄,让为师在这等了半个时辰,一句来迟了就想打发为师?
唐慎心道,距离您进细霞楼至今,还没过去二十分钟。但嘴上他却道:师兄事务繁忙,这才来迟了。
王溱入了座,拂袖给自己斟茶,语气轻松:半个时辰?说着,目光轻飘飘地扫向傅渭。
傅渭心虚地抬高声音:对,就是半个时辰。子丰,你想到该怎么赔偿为师和你师弟的这半个时辰了吗?
王溱:今日这餐我请了如何?
唐慎连忙道:师兄,今日是我请你与先生,怎能让你付账。
傅渭却按住唐慎:诶,你懂什么,你师兄是什么官你不清楚?
唐慎一愣:户部尚书?
傅渭哈哈一笑,用筷子指了指王溱:天底下最有钱的官,可就是你师兄了!
这话信息量太大,唐慎心里嘀咕,嘴上没说。
菜是上齐了,火锅里的水还没烧热。傅渭喝多了茶,出门方便去了,雅间里只剩下唐慎和王溱。
你莫听先生胡说。
唐慎抬起头,只见王溱一手捏着茶盖,一边轻轻拂去茶汤上的细渣。
王溱:小师弟在姑苏府有所别业
唐慎:师兄?突然说这干啥?
王溱微笑道:师兄在金陵府,也有所别业。
唐慎:
这是在解释你的钱不来自贪赃枉法,来自正当途径吗!
没过多久,傅渭回来,铜锅里的水也烧热了。傅渭夹了一块薄薄的羊肉片,轻轻放入水中,稍微涮了涮,肉片变色。从水中捞出,放在酱料碟里一蘸,再放入口中。鲜爽细嫩,当真妙级!古人吃这拨霞供,多用兔肉,没想着用羊肉竟更是美味!
唐慎笑道:先生再尝尝这涮牛肉。说着,他涮了一筷子牛肉放入傅渭碗中。
傅渭朝他挤挤眼睛:牛肉,从辽人那儿弄的?
唐慎咳嗽两声。
王溱一个人涮着牛肉,又涮了块羊肉。他看着唐慎不停地帮傅渭涮肉,放到他这,却显得凄凉冷清了一些。尚书大人自嘲地低语:我这是孤家寡人?话音刚落,就见唐慎夹了一筷子羊肉,放入王溱碗中。
王溱微愣,抬起头。
唐慎乖巧地笑道:是用公筷弄的,师兄放心。干净得很,没我的口水。
王溱勾了勾唇角。
师生三人吃了一锅热气腾腾的拨霞供。王溱下午还要去衙门办差,他先走了。唐慎和傅渭又吃了半个时辰。傅渭十分餍足,正要走又听到茶座里说书人说的故事,又听了半个时辰才走。
等到晚上,姚僐、王霄、梅胜泽唐慎的同僚、同窗好友,也一一来细霞楼。
梅胜泽吃了一口涮羊肉,惊为天人,当场做了一首诗:细掩烟霞气,入口化为惊。
等到这群同窗进士们走了,唐慎喊来陆掌柜:你可知道,明日起该怎么宣传咱们这细霞楼,怎么打广告?
陆掌柜先是诧异道:打广告?
唐慎还没开口,唐璜便道:这个我知道,广而告之是为广告,哥哥与我说过。
唐慎笑骂:就你知道,你还不回家,待在这里做什么?
唐璜:细霞楼第一天开张,我要等打烊了再回去。哥哥你不也没回去。
唐慎没再理她,又问陆掌柜。
陆掌柜思索再三,道:盛京只做拨霞供的酒楼就咱们一家,将姑苏府的酒楼模式搬过来,显然也很受盛京人的喜欢。
唐慎提醒道:不止如此,盛京的市场可比姑苏要大得多!
陆掌柜正要开口,唐璜沉思再三,忽然道:迁客骚人,多汇集于此。
唐慎和陆掌柜一起转头,看向那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
唐璜被他们的视线吓了一跳,她小心翼翼地说:我只是想到这家酒楼原本叫朝晖楼。林账房教过我这篇文章,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迁客骚人,多汇集于此。今天状元、榜眼、探花都在咱们细霞楼吃饭呢,这可不就是迁客骚人。额,我说错话了?
陆掌柜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小东家,明日我便去做。
唐慎点点头,接着扫了唐璜一眼,无奈道:回家!
兄妹二人一起回家。
第二日,不知从哪儿传出的风声,说正阳门西街新开的那家细霞楼,是盛京文人最喜欢去的地方。一下子,文人们都爱去细霞楼。想沾沾书生气的寻常百姓,也爱去细霞楼。
陆掌柜直接将当朝进士梅胜泽写的那首诗找人题字,裱了起来,挂在酒楼正中央。为此,唐慎还给梅胜泽送了一壶酒。
如今正是寒冬季节,细霞楼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在整个盛京都有所名气。
腊月底,临近新年。
这一日正轮到姚僐和唐慎当差。
两人已经当差两个月,如今他们记录皇帝起居的差事做得很顺手。作为天子的身边人,两人偶尔也会得到赵辅的注意。
这一日,正是隆冬时节,天上飘起了雪。赵辅本来在垂拱殿处理政务,后宫有妃子来报病,赵辅便动身去后宫探望。唐慎和姚僐守在宫门口静静地等着,一个时辰后,赵辅从宫门里出来。
季福垂着腰,小心地给赵辅打伞遮去天上飘下来的雪花。
赵辅出了宫门,只见唐慎和姚僐的头上积满了雪。赵辅一愣,接着道:一直在这等着呢?
唐慎和姚僐说是。
赵辅开玩笑地指着唐慎的头发,对季福道:你瞧,姚卿就算了,他本身就四十有余,不年轻了,头上早有白发。只是唐卿,原本是一头黑发,如今却成了耄耋老翁。嘴上这么说,随即赵辅却让两个太监上来给姚僐、唐慎打伞。
唐慎抬起头,悄悄地看了赵辅一眼。
回到垂拱殿,赵辅又让唐慎和姚僐先去换身衣服。
等到两人回来,赵辅拿着朱笔在折子上写上批语,慢慢搁下笔。他抬起头,坐在御座上,声音轻缓优雅:问机,你来到朕的身边,多久了?
问机是姚僐的字,赵辅突然喊姚僐,姚僐受宠若惊,立刻站起身道:臣担任起居郎,已有两月。
赵辅仿佛这才想起来:是啊,两个月了。景则和问机是一起来的,那也是两个月了?
唐慎站起身,作揖行礼:是。
赵辅笑道:问机是盛京人,早见过这般大的雪。景则你似乎是江南人?
唐慎手指一紧,语气平静:臣是姑苏人。
姑苏可有过这般大的雪?
唐慎:往年很少有,只有前几年时南方雪灾,臣见过一回这般大的雪。
听到这话,赵辅露出回忆的神色:前几年的南方雪灾啊,是那年啊。那时景则还小吧。
臣那年十三岁。
赵辅又问了几句,就不再问唐慎,而是问起姚僐以前在边疆战场上的见闻。姚僐二十年前曾经弃笔从戎,去过沙场。赵辅对姚僐一直别有关注,就是因为在进士中少有他这样的武将。
这一天,唐慎和姚僐回到家中,不过一会儿,就有太监到状元府、探花府送东西。
赵辅送了两人各一件狐裘袄子,还有许多宫中御用的点心。唐慎和姚三都去过落河镇,与辽人打过交道。特别是姚三,他与很多辽商熟悉。辽国盛产貂裘大袄,姚三摸着赵辅赐下的这件狐裘袄子,惊叹道:小东家,这件袄子毛色水亮,在辽国也不多见,可是上好的料子啊!
唐慎默默地抚摸着这件狐裘袄子,他闭上眼,轻轻地叹了口气。
将狐裘袄子收入衣箱,唐慎进入书房,研起墨汁。书房中,烛光摇曳,唐慎想了许久,拿笔蘸了点墨汁,展开一张折子,认真地写字。第二日,他将这张折子送了上去,又过了三日,李舒和唐慎一起当差,赵辅单独将唐慎留下。
李舒惊讶地看了唐慎一眼,然后行礼离开。
唐慎在季福的带领下,进入登仙台。
登仙台中点着九十九盏烛台,分为三层、四面,将赵辅围在其中。赵辅的面前,是一排青铜烛台。这烛台上点着九盏长明灯。赵辅穿着白色的道袍,坐在其中。他头上没戴龙冠,而是用簪子随意地插着。几绺夹杂白发的头发落在肩上,他看上去完全不像坐拥天下的皇帝,反而像个超然世外的道士。
李舒说过,除了中书省的几位相公外,只有征西元帅李景德、户部尚书王子丰和大理寺少卿苏温允可以进入登仙台。唐慎心想,也不知道他说的那些人是时常进入,还是只进入过一次。
但总而言之,唐慎今天进来了。
赵辅坐在烛台中央,静如仙人,仿佛连呼吸都没了。
良久,他轻轻吐出一口气,睁开眼,对唐慎道:景则,你今日见朕,见到了什么呀。
恋耽美
晚上,王溱从衙门回来,见到唐慎。他先是左右看了看,笑道:小师弟今日不是来给我送东西的?
每次唐慎来尚书府,总会带点什么。
被他这么一说,唐慎一下子愣了。他今天还真没想过带东西过来。
王溱微微点头:不是特意来送东西,那必然是真的想我了。
唐慎:
王溱:有事相求?
唐慎正要说话,忽然想起王溱的那句我是你的师兄。不知怎的,他心中的谨小慎微稍稍散去了一些,说话时的语气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更加随意和亲近:为什么我每次来不是给师兄送礼,就是有事相求?
望着他的模样,王溱愣了一瞬,接着才笑道:那是作甚。
唐慎咳嗽两声,道:师弟在姑苏府有所别业咳咳,子丰师兄知道的吧?
本朝没有禁止官员从商,唐慎的肥皂和黄金缕生意王溱当然知道,金陵府的那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还是他亲笔题字的。
嗯,所以呢?
唐慎:再过几日,我在盛京府会开一家专做拨霞供的酒楼,叫细霞楼。
王溱挑起一眉:只做拨霞供?
对,只做拨霞供。
细霞两字是哪两个字。
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是这个细霞。子丰师兄没去过姑苏府,金陵也没有细霞楼。所以过几日,我想请师兄和先生去细霞楼,咱们一起尝尝。冬日里吃拨霞供,是最快活的神仙事!
第53章
开平二十七年, 腊月初四。
正阳门大街两侧, 各色商铺楼宇琳琅满目。沿街往西行, 远远能瞧见大运河的影子时,就能看见盛京第一酒楼千里楼的四层高楼身影。而千里楼往北半里,是一栋两层的酒楼。
这酒楼原名朝晖楼, 取自前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只可惜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确实朝晖夕阴, 朝晖楼十几年前在盛京还叫得上名号, 如今早就没落。
两个月前这朝晖楼被人盘下,今日寒冬腊月之际, 只见一群舞狮队在楼前敲锣唱鼓。
正阳门大街横跨盛京东西,是最繁华的商街。舞狮队的繁闹景象很快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围观百姓。忽然只见一个穿着彩色戏袍的中年汉子从舞狮队后走出, 他手持一只大瓦罐,轻轻一敲, 一只雪白的兔子便从罐头跳出。
好!
百姓们围观喝彩。
唐慎和陆掌柜几人站在一旁,远远瞧着。
陆掌柜哭笑不得道:小东家,你怎的就想出这么多花样。别家酒楼开张, 最多请个舞狮队就算了。你怎的连玩戏法的都请过来了, 还有耍猴的、玩杂技的。
唐慎反问:你看那些百姓,他们看得不高兴?
没等陆掌柜回答,唐璜在一旁立刻道:高兴,我都觉着新奇!
陆掌柜无奈地道:这可花了咱们不少钱,能不新奇么。
等舞狮队、戏法匠人全部耍完后, 唐慎站在远处没过去,对陆掌柜和姚三道:你们去剪彩吧。
陆掌柜迟疑道:小东家,您不去?
唐慎亲自去剪彩、揭开招牌也不是不行,反正本朝从商的官员并不少见。但他想了想,还是道:我去接先生和师兄。唐璜,你也去吧。
唐璜乐得直点头,与陆掌柜、姚三一起来到酒楼前。三人从舞狮队的狮子口中接过接过彩带和彩球,一起剪了彩。再由唐璜拉着招牌上的红带,轻轻一拽,红布便从匾额上扯下,露出三个清雅秀朗的字
『细霞楼』
围观的盛京人见到这细霞楼的东家竟然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各个啧啧称奇。之前的舞狮队和戏法早就吸引到了不少客人,如今客人们纷纷进入细霞楼。细霞楼不像千里楼,有四层楼,它只有两层,能容纳的客人有限。
可听说客满后,这些客人还没走,小二便道:客官可要在一旁的茶座里等上一会儿?
一个年轻书生诧异道:茶座?
小二:是,客官请与我来。
等进了茶座,一切豁然开朗。
说书班子、茶水点心,样样俱全。盛京人还没见过这么下血本的酒楼,客人还没点菜呢,就先给上茶水、上点心,还给免费听书。
书生不信道:还有这等好事?你这茶水、点心,怕不是要收钱的吧。
小二:哪能呢!您放心地等着就是。
不给钱,白吃白喝还给讲故事,这谁不乐意,没过多久,连细霞楼的茶座里都等满了人。
唐慎很快就接到了傅渭,他亲自将傅渭带到二层雅间。
两人点了锅子,又点了一些菜。等到牛羊肉、蔬菜瓜果都上齐了时,王溱终于来了。
王溱还穿着一身官袍,入门便笑道:来迟了。
傅渭经常不去翰林院,整日在家逗鸟种花,每天闲得很。闻言,他对自己的小弟子道:景则啊,瞧瞧你师兄,让为师在这等了半个时辰,一句来迟了就想打发为师?
唐慎心道,距离您进细霞楼至今,还没过去二十分钟。但嘴上他却道:师兄事务繁忙,这才来迟了。
王溱入了座,拂袖给自己斟茶,语气轻松:半个时辰?说着,目光轻飘飘地扫向傅渭。
傅渭心虚地抬高声音:对,就是半个时辰。子丰,你想到该怎么赔偿为师和你师弟的这半个时辰了吗?
王溱:今日这餐我请了如何?
唐慎连忙道:师兄,今日是我请你与先生,怎能让你付账。
傅渭却按住唐慎:诶,你懂什么,你师兄是什么官你不清楚?
唐慎一愣:户部尚书?
傅渭哈哈一笑,用筷子指了指王溱:天底下最有钱的官,可就是你师兄了!
这话信息量太大,唐慎心里嘀咕,嘴上没说。
菜是上齐了,火锅里的水还没烧热。傅渭喝多了茶,出门方便去了,雅间里只剩下唐慎和王溱。
你莫听先生胡说。
唐慎抬起头,只见王溱一手捏着茶盖,一边轻轻拂去茶汤上的细渣。
王溱:小师弟在姑苏府有所别业
唐慎:师兄?突然说这干啥?
王溱微笑道:师兄在金陵府,也有所别业。
唐慎:
这是在解释你的钱不来自贪赃枉法,来自正当途径吗!
没过多久,傅渭回来,铜锅里的水也烧热了。傅渭夹了一块薄薄的羊肉片,轻轻放入水中,稍微涮了涮,肉片变色。从水中捞出,放在酱料碟里一蘸,再放入口中。鲜爽细嫩,当真妙级!古人吃这拨霞供,多用兔肉,没想着用羊肉竟更是美味!
唐慎笑道:先生再尝尝这涮牛肉。说着,他涮了一筷子牛肉放入傅渭碗中。
傅渭朝他挤挤眼睛:牛肉,从辽人那儿弄的?
唐慎咳嗽两声。
王溱一个人涮着牛肉,又涮了块羊肉。他看着唐慎不停地帮傅渭涮肉,放到他这,却显得凄凉冷清了一些。尚书大人自嘲地低语:我这是孤家寡人?话音刚落,就见唐慎夹了一筷子羊肉,放入王溱碗中。
王溱微愣,抬起头。
唐慎乖巧地笑道:是用公筷弄的,师兄放心。干净得很,没我的口水。
王溱勾了勾唇角。
师生三人吃了一锅热气腾腾的拨霞供。王溱下午还要去衙门办差,他先走了。唐慎和傅渭又吃了半个时辰。傅渭十分餍足,正要走又听到茶座里说书人说的故事,又听了半个时辰才走。
等到晚上,姚僐、王霄、梅胜泽唐慎的同僚、同窗好友,也一一来细霞楼。
梅胜泽吃了一口涮羊肉,惊为天人,当场做了一首诗:细掩烟霞气,入口化为惊。
等到这群同窗进士们走了,唐慎喊来陆掌柜:你可知道,明日起该怎么宣传咱们这细霞楼,怎么打广告?
陆掌柜先是诧异道:打广告?
唐慎还没开口,唐璜便道:这个我知道,广而告之是为广告,哥哥与我说过。
唐慎笑骂:就你知道,你还不回家,待在这里做什么?
唐璜:细霞楼第一天开张,我要等打烊了再回去。哥哥你不也没回去。
唐慎没再理她,又问陆掌柜。
陆掌柜思索再三,道:盛京只做拨霞供的酒楼就咱们一家,将姑苏府的酒楼模式搬过来,显然也很受盛京人的喜欢。
唐慎提醒道:不止如此,盛京的市场可比姑苏要大得多!
陆掌柜正要开口,唐璜沉思再三,忽然道:迁客骚人,多汇集于此。
唐慎和陆掌柜一起转头,看向那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
唐璜被他们的视线吓了一跳,她小心翼翼地说:我只是想到这家酒楼原本叫朝晖楼。林账房教过我这篇文章,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迁客骚人,多汇集于此。今天状元、榜眼、探花都在咱们细霞楼吃饭呢,这可不就是迁客骚人。额,我说错话了?
陆掌柜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小东家,明日我便去做。
唐慎点点头,接着扫了唐璜一眼,无奈道:回家!
兄妹二人一起回家。
第二日,不知从哪儿传出的风声,说正阳门西街新开的那家细霞楼,是盛京文人最喜欢去的地方。一下子,文人们都爱去细霞楼。想沾沾书生气的寻常百姓,也爱去细霞楼。
陆掌柜直接将当朝进士梅胜泽写的那首诗找人题字,裱了起来,挂在酒楼正中央。为此,唐慎还给梅胜泽送了一壶酒。
如今正是寒冬季节,细霞楼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在整个盛京都有所名气。
腊月底,临近新年。
这一日正轮到姚僐和唐慎当差。
两人已经当差两个月,如今他们记录皇帝起居的差事做得很顺手。作为天子的身边人,两人偶尔也会得到赵辅的注意。
这一日,正是隆冬时节,天上飘起了雪。赵辅本来在垂拱殿处理政务,后宫有妃子来报病,赵辅便动身去后宫探望。唐慎和姚僐守在宫门口静静地等着,一个时辰后,赵辅从宫门里出来。
季福垂着腰,小心地给赵辅打伞遮去天上飘下来的雪花。
赵辅出了宫门,只见唐慎和姚僐的头上积满了雪。赵辅一愣,接着道:一直在这等着呢?
唐慎和姚僐说是。
赵辅开玩笑地指着唐慎的头发,对季福道:你瞧,姚卿就算了,他本身就四十有余,不年轻了,头上早有白发。只是唐卿,原本是一头黑发,如今却成了耄耋老翁。嘴上这么说,随即赵辅却让两个太监上来给姚僐、唐慎打伞。
唐慎抬起头,悄悄地看了赵辅一眼。
回到垂拱殿,赵辅又让唐慎和姚僐先去换身衣服。
等到两人回来,赵辅拿着朱笔在折子上写上批语,慢慢搁下笔。他抬起头,坐在御座上,声音轻缓优雅:问机,你来到朕的身边,多久了?
问机是姚僐的字,赵辅突然喊姚僐,姚僐受宠若惊,立刻站起身道:臣担任起居郎,已有两月。
赵辅仿佛这才想起来:是啊,两个月了。景则和问机是一起来的,那也是两个月了?
唐慎站起身,作揖行礼:是。
赵辅笑道:问机是盛京人,早见过这般大的雪。景则你似乎是江南人?
唐慎手指一紧,语气平静:臣是姑苏人。
姑苏可有过这般大的雪?
唐慎:往年很少有,只有前几年时南方雪灾,臣见过一回这般大的雪。
听到这话,赵辅露出回忆的神色:前几年的南方雪灾啊,是那年啊。那时景则还小吧。
臣那年十三岁。
赵辅又问了几句,就不再问唐慎,而是问起姚僐以前在边疆战场上的见闻。姚僐二十年前曾经弃笔从戎,去过沙场。赵辅对姚僐一直别有关注,就是因为在进士中少有他这样的武将。
这一天,唐慎和姚僐回到家中,不过一会儿,就有太监到状元府、探花府送东西。
赵辅送了两人各一件狐裘袄子,还有许多宫中御用的点心。唐慎和姚三都去过落河镇,与辽人打过交道。特别是姚三,他与很多辽商熟悉。辽国盛产貂裘大袄,姚三摸着赵辅赐下的这件狐裘袄子,惊叹道:小东家,这件袄子毛色水亮,在辽国也不多见,可是上好的料子啊!
唐慎默默地抚摸着这件狐裘袄子,他闭上眼,轻轻地叹了口气。
将狐裘袄子收入衣箱,唐慎进入书房,研起墨汁。书房中,烛光摇曳,唐慎想了许久,拿笔蘸了点墨汁,展开一张折子,认真地写字。第二日,他将这张折子送了上去,又过了三日,李舒和唐慎一起当差,赵辅单独将唐慎留下。
李舒惊讶地看了唐慎一眼,然后行礼离开。
唐慎在季福的带领下,进入登仙台。
登仙台中点着九十九盏烛台,分为三层、四面,将赵辅围在其中。赵辅的面前,是一排青铜烛台。这烛台上点着九盏长明灯。赵辅穿着白色的道袍,坐在其中。他头上没戴龙冠,而是用簪子随意地插着。几绺夹杂白发的头发落在肩上,他看上去完全不像坐拥天下的皇帝,反而像个超然世外的道士。
李舒说过,除了中书省的几位相公外,只有征西元帅李景德、户部尚书王子丰和大理寺少卿苏温允可以进入登仙台。唐慎心想,也不知道他说的那些人是时常进入,还是只进入过一次。
但总而言之,唐慎今天进来了。
赵辅坐在烛台中央,静如仙人,仿佛连呼吸都没了。
良久,他轻轻吐出一口气,睁开眼,对唐慎道:景则,你今日见朕,见到了什么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