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山河不夜天[穿越] > 山河不夜天[穿越]
错误举报

>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60)

    苏温允从大理寺官员的队伍中走出来,高声道:谢陛下隆恩。

    季福接着道:门下,朕膺昊天之眷命。户部尚书王溱忠善才佳,机警过及。今赐白黄金五十两,锦帛三十匹。

    王溱道:谢陛下隆恩。

    门下,朕膺昊天之眷命

    将本次去刺州查案的监察使团全部赏过一遍后,赵辅宣布散朝,百官纷纷离去。

    唐慎今天在宫中当差,是今天负责记录起居的起居郎。赵辅回垂拱殿后,他跟随赵辅一起离开。一路上他和另外两位起居舍人远远跟着赵辅,始终低头不语。唐慎没有询问为什么本次去刺州的官员,就他一人没有获得赏赐。

    等来到垂拱殿,赵辅翻了翻桌案上堆着的折子,开玩笑道:季福,你瞧瞧这些折子,每日看得朕头都晕了。朕老了,两眼昏花,再也看不得这么多折子了。

    季福立刻笑道:官家洪福齐天,寿与天齐,永远都不会老。

    赵辅笑骂:你这张嘴,就会说这种不人不鬼的话。接着他看向左右两侧坐着的起居官,对唐慎道:景则,你觉得呢?

    唐慎立刻站起身,行礼道:陛下日夜勤政,百姓安居得所,威武雄力,又何来老之一说。

    赵辅笑了笑,翻了一张折子,随手放到一边。

    景则也学会阉人说话了。

    季福察觉到赵辅心情不错,加上知道一些内幕。他眼珠一转,小声道:陛下嫌弃奴才了。

    赵辅哈哈大笑:你倒是委屈上了。

    季福做出一副委屈而不敢言的模样。

    笑毕,赵辅看向唐慎,语重心长地说道:景则可曾责怪朕,今日赏赐群臣,偏偏漏了你。

    唐慎:臣不敢,为陛下分愁解忧,是臣的荣幸。

    那也不能亏待你。说着,赵辅朝季福使了个眼神,季福立刻上前,朗读圣谕:门下,朕膺昊天之眷命,起居郎唐慎才思敏捷,能言善精,深得朕心。今擢升四品中书舍人,即日起任。

    唐慎虽然早有预料,但真正听到这封谕令,还是吃了一惊。他心中百感交集,回忆起自己过去这一年经历的往事种种,最后他抬起头,做出茫然又惊喜的表情,望着赵辅。唐慎哽咽着嗓子道:陛下

    赵辅微笑道:景则,怎的不接旨,可是不想要这个赏赐?

    唐慎立即行礼道:臣谢陛下隆恩!

    唐慎接了旨后,再次回到起居郎的座位上。赵辅对他道:让景则去勤政殿,也算是朕的私心了。你瞧瞧这些地方官员写的折子,什么岭南枇杷甚熟,思君情切,这种小事写来告诉朕作甚!还有这个,满目辞藻繁华,朕看得头晕眼花,到头来竟然只是为了祝朕两个月后的生辰康乐。景则要是去了勤政殿,为朕审阅折子时,定能明白朕的心意,将折子上的意思简明扼要地告诉给朕吧。

    赵辅这么说了,唐慎哪能再坐着,他又站起身:臣定然不负圣命。

    赵辅望着唐慎,忽然道:朕舍不得景则啊!

    这话一落地,无论是季福还是垂拱殿中的另外两个起居舍人,纷纷羡慕地看向唐慎。

    赵辅这话一半真心,一半假意。一方面他慎是如今年轻一党的官员中,少有的实干派,又跟在他身旁一年,经常能够摸到他的心意。除此以外,他还是王溱的师弟,王溱是赵辅的心腹,唐慎也便沾了光,算是入了赵辅的眼。所以他真情实意地说出了这句话。

    而另一方面,正因为唐慎在年轻官员中十分出类拔萃,他也要笼络唐慎的心,让他一心忠于自己。

    果不其然,唐慎感激涕零道: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辅露出满意的笑容。

    傍晚,皇帝进登仙台修仙,半个时辰后。工部右侍郎兼大理寺少卿苏温允入宫,觐见皇帝。

    唐慎与苏温允在登仙台的殿门前相遇,太监进去为苏温允通报,苏温允就站在门口,与唐慎两两对视。

    苏温允笑道:听闻今日清晨,唐大人擢升四品中书舍人,可真是恭喜了。

    唐慎行礼道:多谢苏大人。下官也祝贺苏大人,擢升三品工部右侍郎。

    苏温允艳丽的目光凝视在唐慎身上,良久,他道:从刺州回来后,我一直在想一件事。唐大人,若是那夜在驿馆中,当真有人破门而入,将你我砍死于屋中。你说,如今该是谁带着我们俩的尸体,回京揽功呢?

    唐慎:未曾发生的事,苏大人何须在意。

    苏温允盯着唐慎看了好一会儿,道:明日唐大人就要去勤政殿赴任了,我在勤政殿等着你。

    不过多时,苏温允进入登仙台。

    登仙台中,钦天监监正李肖仁正拿着一只玉碗,用竹叶沾上碗中的水,轻轻洒在赵辅的身上。大宋皇帝赵辅身穿道袍,端坐在太极八卦阵的正中央,闭目修仙。

    苏温允到了后,也不说话,就在旁边等着。

    过了一刻钟,赵辅睁开眼,道:你先下去吧。

    李肖仁起初还没反应过来,过了几秒,他明白了赵辅的意思,立刻退出登仙台。

    赵辅抬眼看向苏温允,神色淡淡,仿若无情无欲的仙人。他开口说话,声音在登仙台中形成回响:斐然何时来的。

    苏温允:只站了一刻钟。

    赵辅仍旧盘腿打坐,问道:如何了?

    苏温允回道:三年前的南方雪灾贪墨案,只能查到谢诚,再往上,若不是没有了,便是藏得太好,根本抓不住马脚。臣无能,请陛下恕罪。

    赵辅微微颔首,好像在思索些什么。

    那场雪灾波及甚广,朝廷拨下两百万两救灾,仅仅一个谢诚,可是不够吧。赵辅感慨道,但他并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记得那年,姑苏府倒是没挨上雪灾。果然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唐卿便是姑苏人啊。

    苏温允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按理说他此时应该对唐慎落井下石,但他先是勾了勾嘴角,然后说道:虽说唐大人曾经师从姑苏府尹梁诵梁大人,然而陛下,在梁大人自缢后,短短一个月,他便北上转投名师,与梁大人撇清关系。行事果断,臣自愧不如。

    这话表面上说自己不如唐慎,其实是在说唐慎是个墙头草,老师一死就改投师门,梁诵在地下有灵,恐怕都能气得诈尸。

    赵辅抬头看着苏温允。

    苏温允撇了撇嘴角,毫不掩饰对唐慎的鄙夷。

    赵辅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此事上景则确有不对,不过他年轻尚小。

    苏温允收敛神情,没有回答。

    赵辅挥挥手:下去吧。

    是。

    苏温允离开登仙台后,一出殿门,他看着唐慎,露出一个明艳傲气的笑容:唐大人,你可是欠了我好大一个人情。今日以后,我在刺州拿你当靶子的事就此抵消了。

    唐慎皱起眉头。

    苏温允没有多说,扬长而去。

    登仙台中,赵辅抚弄两只透色夜明珠,圈在掌心把玩。他若有所思地望着地面,道:朕记得,唐慎今年十七吧。

    登仙台中只有赵辅和季福在,他突然这么一说,季福等了片刻,明白赵辅还在等自己回话,于是他回答道:回陛下的话,唐大人十六岁高中探花,那是去年初的事。奴才记得,还是您亲自点的探花郎呢。

    赵辅:哦对,是这样的,朕差点给忘了。朕非常喜欢他写的文章,还记得他去岁为朕写的那篇生辰贺文,可真是花团锦簇。

    季福笑道:唐大人才华横溢,年少有为,奴才可真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哈哈,你个老东西。

    殿中寂静了一会儿,赵辅语气悠长地说道:论谄媚迎上,他做得可比子丰还好。

    季福一愣,不敢说话。

    赵辅长叹道:朕便喜欢他这样。

    一个见利忘义、阿谀奉承的臣子,对明君而言,是小人是奸臣,可赵辅喜欢,赵辅喜欢极了。

    苏斐然讨厌他,王子丰喜欢他。赵辅感慨道,怎么天下就生出了一个这么好的唐景则,正好夹在这两人中间。如此,朕可就更喜欢他了。

    季福再怎么聪慧,也只是个宦官,他听不懂赵辅的意思,只能在一旁赔笑。

    自然,一个太监怎么可能懂得帝王权术。

    朝堂上,德高望重的权臣纷纷年岁已高,自立一派。哪怕是赵辅,想要动他们,都十分头疼,伤筋动骨。而年轻一派,则以王溱、苏温允为领头人物,这几年在赵辅的有意扶持下,渐渐有了和老臣分庭抗礼的势头。

    这其中,王溱又和苏温允合不来。

    若是此刻有一张棋盘,摆在紫宸殿上,众人便可见到,百官为棋,天子执子,分隔两岸,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又有相互交融。朝堂上的一切风雨,都瞒不过赵辅这双早已浑浊的双眼。哪怕一百年后,他依旧会是大宋最贤明的一位皇帝,他要让后人称赞一辈子。

    他将是永生的,他也将是最圣明的帝王。

    赵辅露出莫测的笑容,闭上双眼,继续修仙。

    当天晚上,礼部官员就把新的官袍送到探花府。唐慎换上新官袍,唐璜高兴地围着哥哥转了好几圈。慢慢的,她不再那么激动,她撇嘴道:明明是四品大官的衣服,哥,这怎么和你以前穿的好像没什么差别。

    唐慎撇了自家妹妹一眼:开平三年,宋辽两国交战不休,当时的户部尚书、如今的当朝右相王诠王大人上本请愿,将百官服饰全部简化,减少国库开支。瞧见这个袖口没。

    唐璜凑过去,仔仔细细看了好几眼:袖口怎么啦。

    这上头是银丝线!只有四品官才能用的银丝线!

    唐璜:

    这谁看的出来啊!

    唐慎升官,全家高兴坏了,最重要的是,从此唐慎可以晚起两刻钟。

    起居官是百官中起的最早的官员,他们必须赶在其他官员进宫前进宫。自从当了起居官,唐慎已经一年没睡过好觉。哪怕不是他当差,他也必须起床赶到皇宫,听候差遣。

    除此以外,唐慎还是刚刚上任,虽然他是四品中书舍人,要去上早朝。但是上任第一日他可以不去上早朝,只要在早朝后,到勤政殿赴任就行。

    当官后,唐慎头一回睡了一个好觉。

    清晨,他穿上官袍,入宫来到勤政殿。

    以前唐慎来过勤政殿好几次。勤政殿是唯一设立在宫中的衙门,大宋专门分辟了一片地方,给中书省官员办公。所以勤政殿,也被称为中书衙门。但不是每个隶属中书省的官员都会在勤政殿办差。

    以前唐慎是起居郎,按理说也是中书省官员,可起居郎所在的中书衙门在宫外,并不在勤政殿。

    简单的说,勤政殿共有三片区域。其一是四位相公的堂屋,四位相公指的自然是当朝左相纪翁集、右相王诠,左丞陈凌海和右丞徐毖。其二,就是六部尚书办公的堂屋。一共有三间屋子,每两部尚书共用一间。六部尚书并不是每日都在勤政殿办差,他们也经常去宫外的六部衙门办差。

    在这几间屋子后,便是中书省其他官员办差的地方了。

    三品的中书官员共用两间屋子,而唐慎这些四品官员共用一间。

    所以在中书省,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进勤政殿办差。

    唐慎早早来到勤政殿,他没让别人等,而是在散早朝前就在殿中等着了。等散了朝,官员们纷纷回勤政殿。三位与唐慎同品阶的中书舍人见到唐慎,先是一愣,接着拱手道:恭贺唐大人,以后咱们便是同僚了。

    唐慎笑道:多谢季大人、刘大人、林大人。

    中书舍人季缪笑道:上次见唐大人,还是三个月前。那时我到王相公那儿办事,正巧碰上唐大人。匆匆一眼,没想到今日竟和唐大人成了同僚。

    另一个中书舍人说道:唐大人今年才十七吧,可真是年少有为。

    四个人客套了一番后,季缪道:咱们勤政殿中,我是为纪相公办事,刘大人为王相公办事,林大人为陈相公办事。如此,唐大人来了后,应当是为徐相公办差。现在刚下早朝,徐相公公务繁忙。想来再过一会儿,就该有人来找唐大人了。

    不出季缪所料,半个时辰后,有官差来堂屋中喊唐慎,说是右丞徐相公召见。

    唐慎整理官袍,跟着官差来到徐毖所在的堂屋。

    徐毖正在看一张折子,见唐慎来了后,他朝唐慎轻轻点头。唐慎也不吭声,乖巧地站到徐毖身后。

    徐毖看完折子后,他叹了口气,将这折子递给唐慎:你瞧瞧。

    唐慎恭敬地双手接过,翻开看了起来。

    刚看开头,他还十分镇定。等看到一半,唐慎一下子懵住。他想了想,又回过头从第一个字看起,仔仔细细将这封折子看了一遍。

    唐慎:

    唐慎道:下官看完了。

    徐毖喝了口茶:如何。

    沧州府尹柳大人,文辞华美,才华出众,臣不敌之。

    简单的说,屁话太多,看得人两眼发晕。

    徐毖无奈地笑了笑。这便是你要做的差事了。地方官员的折子,都是要送到我这,由我看过后,再写上提要,送到陛下的桌案上。唐大人以前做过起居郎,应当知道陛下每日要批阅多少折子吧。

    下官知道。

    徐毖感叹道:陛下不易啊!

    唐慎第一次对赵辅这个皇帝,感到了由衷的同情。

    第65章

    勤政殿的四位相公中, 右丞徐毖徐相公年岁最高, 今年已过古稀。据说去岁徐相公向皇帝请辞, 想告老还乡。赵辅原本都要答应了,可朝中并无合适的人选能代替徐毖,轻易动他, 极有可能影响朝堂格局。赵辅就将他留了下来。

    徐相公性格和善,常到勤政殿的后屋,与四品官员洽谈。

    各地官员送到盛京的折子, 都必须先经过徐毖的耳目, 才能交给皇帝。唐慎身为中书舍人,他刚从徐毖的堂屋中回来, 就见两个官差挑着一箱折子,跟着他进了屋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