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84)
探花府不大,就是个三进的宅院,右侧连着一个东厢院。府中的花园在西北角,里头有一个小池塘,周围种着一丛竹林。如今是三月,刚刚开春,晚风吹拂在脸上并不觉得寒冷,反而有些沁人心脾的凉意。
唐慎沿着池塘边走,道:师兄亲自为我挑了这座宅子当探花府,但师兄还是第一次真正地见到它吧。
王溱:如果说将这座宅子完全走一遍,确实是初次。
我挺喜欢这片竹林。唐慎在竹林边上停下,回首看王溱,竹乃林中君子,春来又无花香馥郁,书房设在一旁,是最清幽不过的了。
两人很快进了唐慎的书房。
王溱不是第一次来探花府,但唐慎的书房,他真是第一次进。
唐慎亲自去厨房,给王溱倒茶,走之前他道:师兄可以随意看看。我家中藏书肯定没师兄家多,但也是不少的。
几刻钟后,唐慎端着茶盘回来。一进门,他看见王溱站在书架的角落,正在打量几本茶艺杂书。唐慎心中一惊,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没有表露出一丝异常,而是将茶盘放到桌子上,笑道:师兄口渴了么,可要喝茶?是我堂兄从姑苏府带来的碧螺春。
王溱放下书,接过茶盏品了一口。
师兄刚才是在看茶艺杂书?
王溱看了眼自己刚刚放回书架上的书,嘴角微勾:嗯,小师弟这儿确实有一些书,是我那儿没有的。可否借给我回去一看?
自然可以。说着,唐慎就主动帮王溱拿了几本茶艺杂书出来。他将那几本书拿下来后,放在一旁的其他书就顺势倒了下来,斜斜地挡住原本因为少了几本书而留出来的缺口。唐慎不动声色地理了理那几本书,确保它们将这个缺口完完全全挡住,他笑着对王溱道:师兄还想看什么?
王溱似乎没发现唐慎的小动作,他道:方才似乎还看到,有一本前朝时期的志怪小说。
唐慎惊讶道:师兄还喜欢看志怪小说?
王溱反问:难道不是小师弟喜欢,还收藏了一本?
唐慎:我只是偶然看到,觉得名字有些意思,就买来看看了。
那我也是如此。
唐慎自知比口才,十个他加起来也说不过一个王子丰。他把书装好后,两人坐在书房的坐榻上,说起了一些过去的事。
唐慎第一次说起自己十三岁时,见到的那幅由傅渭作画、王溱题字的画。
王溱露出诧异的表情:竟然还有此事?
唐慎看着自家师兄惊讶的模样,觉得心情大悦。能让王溱感到吃惊,可是一件难事,他颇有成就感地说道:是。那时我还不知道雕虫斋主就是先生,当时看到师兄写的那手字,我便记住了王子丰这个名字。说来我当初还想过,师兄的名字是什么。
子丰是王溱的表字,溱才是他的名。
一般来说,古人的字要么别有含义,要么寄托了长辈对他的希望,要么和他的名有关。
比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孔子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字仲尼。又比如屈原,字广平。广平之地即为原,这就是和名有关的表字。
王溱字子丰,唐慎十三岁的时候偷偷想过,子是美称,没有实际含义,王溱真正的表字是丰。
丰,茂也,盛也,美也。
难道说王子丰这个人长得特别好看,所以他才会被取字为丰?
事实证明,唐慎后来初见王溱,确实被自家师兄的外貌惊艳了一下。但唐慎总觉得不仅仅是如此。
王溱故弄玄虚:你猜的是什么?
唐慎下意识地开始吹彩虹屁:我想,师兄一定是个丰神俊朗的人物,所以才会被取字子丰。
王溱:猜得也不能算错。
唐慎:
您也真不谦虚。
小师弟先前说过,你猜过我的名字,王溱,这个溱字取自《诗经溱洧》。溱水、洧水,都是水源充沛的河流。我出生那年,我父亲独自一人去解州上任,溱水途径解州。那年溱水丰沛而不泛滥,使得河流两地当年丰收,我父亲治理解州有功,得了圣上的赏赐。又恰逢我出生,家书自琅琊王氏寄到解州,父亲便为我取了个名,为溱。
王溱吟诵那首诗:溱与洧,方涣涣兮。于是我加冠时,便得了丰这个表字。愿溱水年年丰沛,福泽万里。
谁都喜欢听故事,王溱说话又好听,唐慎听完他讲的故事,还津津有味。
唐慎道:没想到师兄的名字还有这番渊源。
王溱:还记得小师弟曾经对我念起过这首《溱洧》。
听到这,唐慎察觉到哪儿有点不对劲。
什么叫我对你念起过《溱洧》?
《溱洧》是《诗经》中有名的情诗,是男女之间互相表达情意的,人家念这首诗都是去表白的!他四年前确实曾经对王子丰念过这首诗,可他只是因为这诗是王溱的名字才会念,压根不是为了表达情意而念的。
但王溱这么说,也不能算错。
唐慎语气别扭:我确实曾经对师兄念过这诗。
那时是我生辰,小师弟还送了我一块玉佩、一枚香囊。
唐慎抬起头:嗯?
摇曳的烛光映着王子丰清冷俊雅的脸庞,那双淡雅清澈的眼睛仿若高山上冰冷的雪,骤然融化,浸着淡淡的笑意。王溱手指一动,恍惚间,唐慎感觉自己眼前一闪,他定睛看向王溱的右手。
只见昏暗的烛光下,王溱微微抬起手,穗绳从他修长漂亮的手指间落了下来,绳子最下端系着一只纯白剔透的美玉。
这玉美得惊人,蜡烛暗淡的灯光完全无法掩饰它的细腻温润。它轻轻晃动着,每一动便见一层莹莹光泽从玉面上一晃而过。唐慎见过那般多的珠宝美玉,却依旧看得痴了许久。他的心中下意识地开始算钱
这得值多少黄金!
春夜中,王溱低缓温和的声音响起:送与你的二十岁生辰礼,小师弟。
第96章
唐慎伸出双手, 从王溱手中接过这块极品白玉。
金银有价, 玉石无价。四年前唐慎曾经送给过王溱一块玉, 那块玉是他找了很久,找到的一块极品宝玉。然而那块玉与王溱如今送他的比起来,便是小巫见大巫了。
唐慎手中, 这块白玉触体生温,细腻绵和。每每一动,荧润的光泽便在玉身上浮动, 如同一条细小的白龙。唐慎对玉石的研究并不多, 只能糊弄糊弄外行人,但他看的出来, 这玉是好玉,雕刻的工艺也极其精巧。选用的图案是流云百福, 层层叠叠的流云宛若如意,象征着长长久久, 事事如意。
师兄送我这样好的礼物,我有些不敢收下了。唐慎抬起头,礼尚往来地客套了一番。
王溱:也并非每年你的生辰, 都送这样好的。
唐慎:啊?
等会儿, 你不按常理出牌啊。
正常来说,你这时候不应该说师弟放心收下吧吗,你王子丰怎么还换剧本了?!
王溱藏住眼底笑意:今年是你的冠礼。
言下之意是,之前每年送你的礼物确实好,但没这么好。今年特殊, 因为是你的成年礼物。等到明年咱们继续保持原样。
唐慎:
唐慎没好气道:师兄出身琅琊王氏,家大业大,还这般小气。
王溱闻言,啪嗒一声打开折扇,理直气壮道:我还未曾继承琅琊王氏。且不说以后琅琊王氏是否能由我继承,哪怕是我继承了,小师弟,你是想分我琅琊王氏的家产么?
唐慎:???
这话题是从哪儿扯过去的?
唐慎彻底死了心,反正他说不过王溱。比口才是比不过的,只能偶尔装装死、撒撒娇这个样子,随便糊弄过去。唐慎直接收下了这块玉,免得王溱还找机会揶揄他,把这块宝玉收走。
看到他收玉时迅速的动作,王溱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可爱,就多看了自家师弟几眼。
唐慎察觉他的目光,问道:师兄为何这样看我?
王溱反问:师弟这么急着收走白玉,可是怕我将它再要回去。
唐慎心想,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王溱悠悠叹了一气:未曾想,我在小师弟心中居然是这样的人。夜已深,那我便不再叨扰,先行回府了。说着,王溱摆出一副真的受伤了的模样,转身就要离开。
唐慎一下子没摸清楚王子丰是真的失望了,还是又在拿他打趣。但他可不能让王溱就这么走了,万一真的产生隔阂,那可是得不偿失。唐慎赶忙拉住王溱的袖子,王溱身形一顿,回过头看向那只扯着自己衣袖的手。
唐慎道:师兄在我心中便是神仙般的人物,我如何敬仰师兄,师兄哪里不知道,可不要再这样说我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先把彩虹屁吹起来,总归是没错的。
果不其然,王溱的表情有所好转。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敬仰?
唐慎脱口而出:我对师兄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王溱猛然怔住,仿佛被唐慎这连番彩虹屁吹的,自己都没反应过来。
良久,王溱失笑。他合着扇子,轻轻地在唐慎的头上打了一下,动作轻柔,仿若在教导晚辈一般。他道:过犹不及!
唐慎立刻明白,这是在告诫他下次拍马屁记得收敛点,吹太过了就不美了。
唐慎点点头:是。
王溱:不过以后还可以多敬仰点,又或是不仅仅是敬仰。
唐慎抬头:啊?
王溱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就这么飘然离开。
唐慎送王溱离开探花府后,他回到书房,仔细思索王溱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
多敬仰点?不仅仅是敬仰?唐慎皱起眉头,苦思冥想。许久后,他长舒一口气,无语道:好你个王子丰,还真是不谦虚!不仅仅是敬仰?难道真要我把你当爸爸一样供起来?
唐慎转念一想,要是他真有个王溱这样的爹,想来现在肯定会轻松许多。
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唐的慎神色渐渐冷了下来,他抬起头,目光冷静地看向书架角落。将桌上的油灯拿起,唐慎举着油灯来到书架的一角,他将那些斜倒下来的书册都拨了回去,然后伸出手,在书架后的墙上抹了抹,一道隐蔽的暗格便露了出来。
这暗格是唐慎让姚三找人特意做的,打开的手法很巧妙,即便是唐慎都花了一盏茶功夫才打开这个暗格。
打开暗格后,唐慎拿出里面的东西。
坐在书桌前,唐慎平静地看着这些摊开在桌子上的纸张、书籍。
这些,是他四年来收集到的情报!
从开平皇帝赵辅的《起居注》,到大理寺一些保密性没那么强的卷宗。唐慎身为四品大官,他假借职务之便,多次翻阅先帝至本朝时期的各种书籍,整整四年,才得到了这么一点与三十一年前太子逼宫有关的信息情报。
他尽了自己的全力,能做到的只有这么多。
有些事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太子绝不可能逼宫。如果当年真的是太子逼宫,想要谋反,最后被赵辅射杀于宫廷中,那梁诵绝不会为了钟泰生慷然赴死。五年前,这些大儒不约而同地以死明志,就是为了告诉后人,当年太子逼宫一事绝对另有隐情!
甚至唐慎也能猜到,这件事最大的幕后黑手,极有可能就是开平皇帝赵辅。
但除此以外呢?
为什么当时仅仅是二皇子的赵辅,能够策划出这样一出大戏,将如日中天的太子党一手扳倒?
他扳倒的不仅仅是太子,还有当时风头极盛的松清党啊!
王子丰到底发现了没有?
另一边,王溱回到尚书府,他将从唐慎家带回来的书籍放在书案上。
寂静的书房中,蜡烛噼里啪啦地烧了一声,发出一道爆裂声。王溱坐在太师椅上,静静地望着这一叠书。良久,他伸出手,将那几本茶艺杂书拿了起来。这些书他先前在探花府已经看过一遍,他自幼便过目不忘,如今再看上面的内容,一字一句都记得极为清楚。
然而,他依旧缓慢地翻着书页,视线虽说停在字上,心思却早已飞远。
也不知过了多久,书房中传来一声低低的叹息。
半个时辰后,书童奉命进入书房,王溱将一封信交给他,淡然道:送去金陵府王家。
书童一愣,道:公子,天色已晚,城中已然宵禁,是要明日再送吗?
拿户部尚书令,连夜送去。
是。
三月十四,唐慎动身离开盛京。
这次唐慎去幽州,只带了书童奉笔一人随行。马车哒哒地出了城门,一路向西北而去。
从盛京到幽州,快马加鞭要走一日半。唐慎坐的是马车,再快也要走五六日。马车可比不上后世的汽车,现在的道路也不是水泥路,只是碾碎了的石子路。这一路走来,唐慎颠得屁股疼,晚上写家书回京时,他想了想,特意在信的最后补充了一句。
先前拜托于姚三之事,乃重中之重,切记当作头等大事。
写完信,唐慎揉了揉手腕,感慨道:这路真不是人走的!
都说官员被贬谪到荒凉之地后,经常会客死异乡,不得落叶归根。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本来便贬谪就是一件令人很抑郁的事,古人一旦想不开,很有可能就这么郁郁寡欢,患病而亡了。就算心胸宽广、乐观豁达,没被贬谪这件事击倒,那在前往荒凉之地赴任的路上,一路上道途艰辛,简直像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身体弱点的还没上任就死了,也不是不可能。
奉笔童子道:公子,如今新修了官道,去幽州已经好走许多。
唐慎叹了口气。
是啊,如果赵辅没修这条官道,那去幽州的路就更加艰辛了。
六日后,唐慎抵达幽州。
恋耽美
唐慎沿着池塘边走,道:师兄亲自为我挑了这座宅子当探花府,但师兄还是第一次真正地见到它吧。
王溱:如果说将这座宅子完全走一遍,确实是初次。
我挺喜欢这片竹林。唐慎在竹林边上停下,回首看王溱,竹乃林中君子,春来又无花香馥郁,书房设在一旁,是最清幽不过的了。
两人很快进了唐慎的书房。
王溱不是第一次来探花府,但唐慎的书房,他真是第一次进。
唐慎亲自去厨房,给王溱倒茶,走之前他道:师兄可以随意看看。我家中藏书肯定没师兄家多,但也是不少的。
几刻钟后,唐慎端着茶盘回来。一进门,他看见王溱站在书架的角落,正在打量几本茶艺杂书。唐慎心中一惊,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没有表露出一丝异常,而是将茶盘放到桌子上,笑道:师兄口渴了么,可要喝茶?是我堂兄从姑苏府带来的碧螺春。
王溱放下书,接过茶盏品了一口。
师兄刚才是在看茶艺杂书?
王溱看了眼自己刚刚放回书架上的书,嘴角微勾:嗯,小师弟这儿确实有一些书,是我那儿没有的。可否借给我回去一看?
自然可以。说着,唐慎就主动帮王溱拿了几本茶艺杂书出来。他将那几本书拿下来后,放在一旁的其他书就顺势倒了下来,斜斜地挡住原本因为少了几本书而留出来的缺口。唐慎不动声色地理了理那几本书,确保它们将这个缺口完完全全挡住,他笑着对王溱道:师兄还想看什么?
王溱似乎没发现唐慎的小动作,他道:方才似乎还看到,有一本前朝时期的志怪小说。
唐慎惊讶道:师兄还喜欢看志怪小说?
王溱反问:难道不是小师弟喜欢,还收藏了一本?
唐慎:我只是偶然看到,觉得名字有些意思,就买来看看了。
那我也是如此。
唐慎自知比口才,十个他加起来也说不过一个王子丰。他把书装好后,两人坐在书房的坐榻上,说起了一些过去的事。
唐慎第一次说起自己十三岁时,见到的那幅由傅渭作画、王溱题字的画。
王溱露出诧异的表情:竟然还有此事?
唐慎看着自家师兄惊讶的模样,觉得心情大悦。能让王溱感到吃惊,可是一件难事,他颇有成就感地说道:是。那时我还不知道雕虫斋主就是先生,当时看到师兄写的那手字,我便记住了王子丰这个名字。说来我当初还想过,师兄的名字是什么。
子丰是王溱的表字,溱才是他的名。
一般来说,古人的字要么别有含义,要么寄托了长辈对他的希望,要么和他的名有关。
比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孔子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字仲尼。又比如屈原,字广平。广平之地即为原,这就是和名有关的表字。
王溱字子丰,唐慎十三岁的时候偷偷想过,子是美称,没有实际含义,王溱真正的表字是丰。
丰,茂也,盛也,美也。
难道说王子丰这个人长得特别好看,所以他才会被取字为丰?
事实证明,唐慎后来初见王溱,确实被自家师兄的外貌惊艳了一下。但唐慎总觉得不仅仅是如此。
王溱故弄玄虚:你猜的是什么?
唐慎下意识地开始吹彩虹屁:我想,师兄一定是个丰神俊朗的人物,所以才会被取字子丰。
王溱:猜得也不能算错。
唐慎:
您也真不谦虚。
小师弟先前说过,你猜过我的名字,王溱,这个溱字取自《诗经溱洧》。溱水、洧水,都是水源充沛的河流。我出生那年,我父亲独自一人去解州上任,溱水途径解州。那年溱水丰沛而不泛滥,使得河流两地当年丰收,我父亲治理解州有功,得了圣上的赏赐。又恰逢我出生,家书自琅琊王氏寄到解州,父亲便为我取了个名,为溱。
王溱吟诵那首诗:溱与洧,方涣涣兮。于是我加冠时,便得了丰这个表字。愿溱水年年丰沛,福泽万里。
谁都喜欢听故事,王溱说话又好听,唐慎听完他讲的故事,还津津有味。
唐慎道:没想到师兄的名字还有这番渊源。
王溱:还记得小师弟曾经对我念起过这首《溱洧》。
听到这,唐慎察觉到哪儿有点不对劲。
什么叫我对你念起过《溱洧》?
《溱洧》是《诗经》中有名的情诗,是男女之间互相表达情意的,人家念这首诗都是去表白的!他四年前确实曾经对王子丰念过这首诗,可他只是因为这诗是王溱的名字才会念,压根不是为了表达情意而念的。
但王溱这么说,也不能算错。
唐慎语气别扭:我确实曾经对师兄念过这诗。
那时是我生辰,小师弟还送了我一块玉佩、一枚香囊。
唐慎抬起头:嗯?
摇曳的烛光映着王子丰清冷俊雅的脸庞,那双淡雅清澈的眼睛仿若高山上冰冷的雪,骤然融化,浸着淡淡的笑意。王溱手指一动,恍惚间,唐慎感觉自己眼前一闪,他定睛看向王溱的右手。
只见昏暗的烛光下,王溱微微抬起手,穗绳从他修长漂亮的手指间落了下来,绳子最下端系着一只纯白剔透的美玉。
这玉美得惊人,蜡烛暗淡的灯光完全无法掩饰它的细腻温润。它轻轻晃动着,每一动便见一层莹莹光泽从玉面上一晃而过。唐慎见过那般多的珠宝美玉,却依旧看得痴了许久。他的心中下意识地开始算钱
这得值多少黄金!
春夜中,王溱低缓温和的声音响起:送与你的二十岁生辰礼,小师弟。
第96章
唐慎伸出双手, 从王溱手中接过这块极品白玉。
金银有价, 玉石无价。四年前唐慎曾经送给过王溱一块玉, 那块玉是他找了很久,找到的一块极品宝玉。然而那块玉与王溱如今送他的比起来,便是小巫见大巫了。
唐慎手中, 这块白玉触体生温,细腻绵和。每每一动,荧润的光泽便在玉身上浮动, 如同一条细小的白龙。唐慎对玉石的研究并不多, 只能糊弄糊弄外行人,但他看的出来, 这玉是好玉,雕刻的工艺也极其精巧。选用的图案是流云百福, 层层叠叠的流云宛若如意,象征着长长久久, 事事如意。
师兄送我这样好的礼物,我有些不敢收下了。唐慎抬起头,礼尚往来地客套了一番。
王溱:也并非每年你的生辰, 都送这样好的。
唐慎:啊?
等会儿, 你不按常理出牌啊。
正常来说,你这时候不应该说师弟放心收下吧吗,你王子丰怎么还换剧本了?!
王溱藏住眼底笑意:今年是你的冠礼。
言下之意是,之前每年送你的礼物确实好,但没这么好。今年特殊, 因为是你的成年礼物。等到明年咱们继续保持原样。
唐慎:
唐慎没好气道:师兄出身琅琊王氏,家大业大,还这般小气。
王溱闻言,啪嗒一声打开折扇,理直气壮道:我还未曾继承琅琊王氏。且不说以后琅琊王氏是否能由我继承,哪怕是我继承了,小师弟,你是想分我琅琊王氏的家产么?
唐慎:???
这话题是从哪儿扯过去的?
唐慎彻底死了心,反正他说不过王溱。比口才是比不过的,只能偶尔装装死、撒撒娇这个样子,随便糊弄过去。唐慎直接收下了这块玉,免得王溱还找机会揶揄他,把这块宝玉收走。
看到他收玉时迅速的动作,王溱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可爱,就多看了自家师弟几眼。
唐慎察觉他的目光,问道:师兄为何这样看我?
王溱反问:师弟这么急着收走白玉,可是怕我将它再要回去。
唐慎心想,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王溱悠悠叹了一气:未曾想,我在小师弟心中居然是这样的人。夜已深,那我便不再叨扰,先行回府了。说着,王溱摆出一副真的受伤了的模样,转身就要离开。
唐慎一下子没摸清楚王子丰是真的失望了,还是又在拿他打趣。但他可不能让王溱就这么走了,万一真的产生隔阂,那可是得不偿失。唐慎赶忙拉住王溱的袖子,王溱身形一顿,回过头看向那只扯着自己衣袖的手。
唐慎道:师兄在我心中便是神仙般的人物,我如何敬仰师兄,师兄哪里不知道,可不要再这样说我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先把彩虹屁吹起来,总归是没错的。
果不其然,王溱的表情有所好转。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敬仰?
唐慎脱口而出:我对师兄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王溱猛然怔住,仿佛被唐慎这连番彩虹屁吹的,自己都没反应过来。
良久,王溱失笑。他合着扇子,轻轻地在唐慎的头上打了一下,动作轻柔,仿若在教导晚辈一般。他道:过犹不及!
唐慎立刻明白,这是在告诫他下次拍马屁记得收敛点,吹太过了就不美了。
唐慎点点头:是。
王溱:不过以后还可以多敬仰点,又或是不仅仅是敬仰。
唐慎抬头:啊?
王溱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就这么飘然离开。
唐慎送王溱离开探花府后,他回到书房,仔细思索王溱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
多敬仰点?不仅仅是敬仰?唐慎皱起眉头,苦思冥想。许久后,他长舒一口气,无语道:好你个王子丰,还真是不谦虚!不仅仅是敬仰?难道真要我把你当爸爸一样供起来?
唐慎转念一想,要是他真有个王溱这样的爹,想来现在肯定会轻松许多。
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唐的慎神色渐渐冷了下来,他抬起头,目光冷静地看向书架角落。将桌上的油灯拿起,唐慎举着油灯来到书架的一角,他将那些斜倒下来的书册都拨了回去,然后伸出手,在书架后的墙上抹了抹,一道隐蔽的暗格便露了出来。
这暗格是唐慎让姚三找人特意做的,打开的手法很巧妙,即便是唐慎都花了一盏茶功夫才打开这个暗格。
打开暗格后,唐慎拿出里面的东西。
坐在书桌前,唐慎平静地看着这些摊开在桌子上的纸张、书籍。
这些,是他四年来收集到的情报!
从开平皇帝赵辅的《起居注》,到大理寺一些保密性没那么强的卷宗。唐慎身为四品大官,他假借职务之便,多次翻阅先帝至本朝时期的各种书籍,整整四年,才得到了这么一点与三十一年前太子逼宫有关的信息情报。
他尽了自己的全力,能做到的只有这么多。
有些事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太子绝不可能逼宫。如果当年真的是太子逼宫,想要谋反,最后被赵辅射杀于宫廷中,那梁诵绝不会为了钟泰生慷然赴死。五年前,这些大儒不约而同地以死明志,就是为了告诉后人,当年太子逼宫一事绝对另有隐情!
甚至唐慎也能猜到,这件事最大的幕后黑手,极有可能就是开平皇帝赵辅。
但除此以外呢?
为什么当时仅仅是二皇子的赵辅,能够策划出这样一出大戏,将如日中天的太子党一手扳倒?
他扳倒的不仅仅是太子,还有当时风头极盛的松清党啊!
王子丰到底发现了没有?
另一边,王溱回到尚书府,他将从唐慎家带回来的书籍放在书案上。
寂静的书房中,蜡烛噼里啪啦地烧了一声,发出一道爆裂声。王溱坐在太师椅上,静静地望着这一叠书。良久,他伸出手,将那几本茶艺杂书拿了起来。这些书他先前在探花府已经看过一遍,他自幼便过目不忘,如今再看上面的内容,一字一句都记得极为清楚。
然而,他依旧缓慢地翻着书页,视线虽说停在字上,心思却早已飞远。
也不知过了多久,书房中传来一声低低的叹息。
半个时辰后,书童奉命进入书房,王溱将一封信交给他,淡然道:送去金陵府王家。
书童一愣,道:公子,天色已晚,城中已然宵禁,是要明日再送吗?
拿户部尚书令,连夜送去。
是。
三月十四,唐慎动身离开盛京。
这次唐慎去幽州,只带了书童奉笔一人随行。马车哒哒地出了城门,一路向西北而去。
从盛京到幽州,快马加鞭要走一日半。唐慎坐的是马车,再快也要走五六日。马车可比不上后世的汽车,现在的道路也不是水泥路,只是碾碎了的石子路。这一路走来,唐慎颠得屁股疼,晚上写家书回京时,他想了想,特意在信的最后补充了一句。
先前拜托于姚三之事,乃重中之重,切记当作头等大事。
写完信,唐慎揉了揉手腕,感慨道:这路真不是人走的!
都说官员被贬谪到荒凉之地后,经常会客死异乡,不得落叶归根。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本来便贬谪就是一件令人很抑郁的事,古人一旦想不开,很有可能就这么郁郁寡欢,患病而亡了。就算心胸宽广、乐观豁达,没被贬谪这件事击倒,那在前往荒凉之地赴任的路上,一路上道途艰辛,简直像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身体弱点的还没上任就死了,也不是不可能。
奉笔童子道:公子,如今新修了官道,去幽州已经好走许多。
唐慎叹了口气。
是啊,如果赵辅没修这条官道,那去幽州的路就更加艰辛了。
六日后,唐慎抵达幽州。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