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85)
入了三月,盛京已有绿柳发芽,满城春色。但远在大宋西北的幽州城,仍旧是一片寒凉景象。夹着沙子的风吹在脸上,好像刮痧一样,火辣辣的疼痛。天气严寒,唐慎穿着厚厚的大袄,悄悄入了城。
唐慎进幽州城,没有惊动任何官员,但他入城后,消息立刻传到了幽州府衙。
幽州府的府尹姓季,名肇思,是开平六年的进士。幽州府尹是四品文官,但在这幽州府中,官职最大的并不是他这个府尹,而是官居一品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周太师!
大宋废除了前朝的三司制度,也不再设立太师官职。自太祖起,大宋一共只出过三位太师,都是死后被追封谥号,赠上的太师头衔。但天下兵马大元帅不同。他是大宋一百多年来,唯一一个活着的太师。
开平十年,大元帅领兵有功,大败辽军,促成两国签订和平契约。
赵辅大喜过望,在大元帅班师回朝的当日,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亲口许诺大元帅百年之后,他必然会封大元帅为太师。所以说大元帅如今还不算太师,但已经是个板上钉钉的太师。
幽州城的文官大多品阶不高,可武官却是一个比一个官阶高。不过大元帅很少回幽州城,他常年在军营。
唐慎来到幽州驿馆,驿馆官员早已等候他多时。唐慎刚刚安置妥当,一个驿馆官员便进来禀报,说是有人来拜访唐慎。
唐慎心中惊讶,等见到来人,他立即走上前,行了一礼。
下官见过征西元帅。
李景德穿着一身戎装,头戴雕帽,脚蹬长靴,身上披着一条白色披风,英姿飒爽。唯一有碍视线的,就是他那满嘴的络腮胡子。见到唐慎,他哈哈一笑,道:唐大人怎么还和本将军客气起来了?不用行礼了。我今日听说唐大人来幽州城,刚听到消息,就从军营中过来了。唐大人别来无恙?
唐慎道:多谢将军关心,下官一切如故。
李景德笑道:之前在盛京,那不是老子本将军的地盘,本将军只能托你照顾。如今你到了幽州城,这可是我李景德的地方,有什么事只需报上本将军的名号,你莫要担心。
唐慎嘴角一抽,心想:我是来督办银引司的,又不是来打家劫舍、为非作歹的,能遇上什么事?
心里这么想,唐慎嘴上却道:下官多谢将军!
李景德豪放地摆摆手:嗨,哪里的话。
第97章
李景德不是个闲人, 来驿馆只是因为唐慎初到幽州, 他特意来见上一面。与唐慎随意说了两句后, 他并未特意打探唐慎要做什么事,而是道:上个月我已经接到圣上的旨令,你要做什么, 尽管做便是。哪怕做了什么错事大元帅那儿怪罪下来,也不是大事。
闻言,唐慎确实有些惊讶, 他默了默, 道:多谢李将军。
没停留多久,李景德便动身离开。
李景德嘴上说自己是个武夫粗人, 但能当上二品元帅的人,怎么可能是个蠢的。虽说他并不知道唐慎和苏温允此次来幽州的真实目的, 但是他察觉到,二人要做的事不是简单的事, 让唐慎放手一搏。
所谓大智若愚,大概便是如此。
刚过晌午,驿馆中又有人来访。唐慎在中厅见了来人。
只见一位身披铠甲的中年男人身姿笔挺地站在屋中, 屋外的院子里直板板站了八个卫兵。森冷的银枪上泛着一层血影刀光, 这八人站得如同青松硬石,不见一丝晃动。唐慎踏入院子中时,这八人的手齐齐按在了长枪上,看清是唐慎后,他们又不动声色地挪开。
唐慎走进屋中, 那中年男人抬眼看他,目光犀利。他声如洪钟:末将卢深,见过钦差大人。
唐慎是以钦差的名义来到幽州,表面上他是来督办建造银引司的。
唐慎:原来是卢将军,坐。
卢深看了唐慎一眼,默不作声地走到一旁坐下。
唐慎道:原本二月我便该来幽州,让卢将军等了一个月。
钦差大人言重了。
唐慎:这一个月来,卢将军有做过何事?
卢深:末将自接到圣旨后,便带兵到银引司。一来保护银引司的安全,二来为大人督查银引司。
唐慎有些惊讶:卢将军竟然早就到银引司了?
卢深声音冷淡:是。
唐慎眉头微皱,看了卢深一眼。
卢深道:末将带了八位士兵来见钦差大人,还留了十人在银引司。实不相瞒,一个月前末将突然接道旨意,并不知晓到底要做何事。请钦差大人明示。
唐慎道:此事我还得与苏大人见面后,商议一番,才可定论。卢将军今日先回去吧。
卢深沉默片刻,他站起身朝唐慎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他一走,唐慎头疼不已,重重叹了一声气。
这个幽州城,可不亚于当年的刺州,同样是龙潭虎穴啊!
唐慎如今是四品中书舍人,早不是当年的起居郎,不仅官位升了一阶,更重要的是他是在勤政殿当差的皇帝心腹。他再来幽州,就不像当年去刺州一样,是被皇帝派过去当个眼线、当个挡箭牌,他是被派来做事的。赵辅当然不可能再让他单枪匹马来闯空门,而是下了一道旨,从幽州大
营给唐慎调来了助手。
来人正是幽州大营的六品参将卢深。
今日唐慎初见卢深,他一眼便能瞧见,这卢深似乎对自己颇为不满。此事实在蹊跷,唐慎与其初次见面,两人又没结仇,卢深却抱有敌意。唐慎苦思冥想,只能认为:他并不想当办这个差事?唐慎苦笑着摇头。
谁知道是为了什么,刚来幽州便与自己的属下相处不快!
不过没让唐慎等多久,到了傍晚,又有人来驿馆拜访唐慎。这次来的人不再是幽州城最多的武官,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文官。来人见到唐慎,便先作揖行礼,接着笑道:下官银引司司正林栩,见过唐大人。听闻唐大人早就到了,但银引司公务繁忙,下官如今才得了空闲来拜见大人。
唐慎惊讶道:原来是林大人。林大人怎么会来此?
如果说李景德是因为和唐慎早就相识,所以才来见唐慎;那卢深就是被逼无奈,来见唐慎。可这林栩为何而来,唐慎却不明所以。
只见林栩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神秘道:下官在盛京做官时,曾拜会过王相公。
右相王诠王相公?
户部尚书王溱王相公。
唐慎嘴唇翕动,他诧然地看着林栩,竟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林栩笑道:唐大人来之前,下官便听说了消息。只是原本以为大人是昨日到,所以昨日有在城中摆下酒宴为大人接风洗尘。今日银引司新接了一批军饷,下官忙得不可开交,无法亲自到城门口接大人,真是难辞其咎。大人初来乍到,若是对幽州城有什么不了解之处,下官可带大人到处看一看,为大人解说一番。
这林栩说自己是王溱的人,唐慎直接信了他九分。因为林栩敢这般说,他就一定是,否则王溱绝不会让他做到银引司司正的位置。
唐慎想了想,问道:你对那卢深可认识?
林栩露出古怪的表情:自然认识。
怎的,有何不对?
这卢深卢将军带着二十来个将兵驻扎在我银引司,已经待了一个月了!
唐慎咳嗽一声,他将卢深早前来拜会自己的事说了出来,到:林大人可知晓,这卢深到底是何许人也?
王溱的手下自然也是个人精,虽说唐慎没明说,但林栩一听就明白,唐慎是在问自己卢深为何要敌视他。林栩了然于胸,他道:唐大人这就有所不知了,那卢将军如此做才是正常的,大人可知道,他并非大宋人,而是归正人!
唐慎蹙起眉头,他神色平静地望了林栩一眼,微微点头:他竟是归正人?
正是。幽州城不比盛京,不比大宋其他州府,幽州城最多的不是文官,而是武将。而在这些武将中,归正人是最多的。那卢深就是归正人中极为著名的一个刺头。林栩解释道,银引司创办前,下官就在幽州城当官,所以对这些武官颇为了解。那卢深今年四十有二,因魁梧有力,被提拔为六品参将。只是他勇武有余,谋略不足,所以并不受重用。只是他很有名,因为他是归正人中少有的不喜文官的一个!
唐慎:不喜文官?
此事说来话长,下官便不与唐大人多说了。那卢深这些年来,一直与幽州城的文官不大对付,双方多有摩擦。实不相瞒,下官也与这卢深有过几次交手。因为卢深先前是管着城门看守的。他不喜大人的原因无非就两个,一来他本就不喜文官,尤其是宋人文官;二来他在幽州城看守城门多年,这城门看守有多少油水,下官不用多说,大人也明白。所以
林栩言尽于此,一切内因尽在不言中。
唐慎没有再提这件事,他叹了口气,道:林大人可否带我去幽州城看看?
自然可以,大人请。
两人一起出了驿馆。
幽州城身处大宋西北,黄沙漫天,不见碧天。
唐慎走在幽州城中,只见道路两旁多是用麻布裹着头发的路人,无论男女,皆是如此。幽州黄沙太多,如果不用麻布裹发,不到一天,就会满头风沙。唐慎初来幽州,完全没做准备,他经林栩提醒后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果然掌心全是粗糙的沙粒。
林栩带着唐慎在幽州城逛了半天,天色擦黑,两人便回了驿馆。
林栩:唐大人明日可道银引司一趟?
我正要去。
那下官便在银引司等候大人。
两人相互寒暄一番。
唐慎回到驿馆时,早已华灯初上,月满中天。硕大的驿馆中,只见两个差役正弯着腰,清扫地面;还有一个头戴麻布的官差正拿着水壶,给院子中的矮树浇水。幽州这样的地方,若是不多打扫,很快地面就会积上一层薄沙。
唐慎路过院子,他正要进屋,忽然,他停住脚步。
唐慎转身看向那个在院中浇树的差役。
这差役身高五尺有余,身形清瘦,头戴一层厚厚的麻布,脸庞也用麻布裹了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此刻他正低着头专心浇水,根本没看过唐慎这边一眼,然而若是细看便能发现,这差役长了一双艳丽泛波的桃花眼,眼角有形凌厉,微微露出来的眉毛也根跟分明,丝毫不杂乱。因为他始终低头浇水,夜色又昏暗,所以并不引人注意。
然而他的腰背却挺得笔直,腰身也不像其他两个扫地的差役那般粗壮。
唐慎站定在房门前,看着差役的背影。
良久,他出声道:苏大人何时来的?
浇水的差役动作一顿,他回过身,笑了一声,问道:唐大人又是何时发现我的?
唐慎面无表情地作揖行礼:下官唐慎,见过苏大人。
苏温允随手将浇水的水壶扔到一边,水壶在地上打了几个转。他也不扯开遮脸和头发的麻布,而是直接迈步走道唐慎的门前,与唐慎四目相对。苏温允道:我自然是上个月就来了,不像唐大人,不知为何还在盛京多待了一个月。唐大人果然深得圣眷,总是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
唐慎没理会他的讥讽,道:苏大人怎么做此装扮?
苏温允也没回他,而是拍拍手,转身要回自己的房间。
唐慎沉默片刻,高声道:苏大人莫非是在监视下官?
苏温允停下脚步,回身看他,诧异道:为何如此以为?
唐慎心道:你苏温允是什么人,谁不知道?要不是监视我,你堂堂三品朝廷大员,还是皇帝的心腹,比我都更贴近皇帝的心意。你能穿这种破衣服,在院子里浇水?
第98章
虽然从未刻意表现过, 但苏温允出身名门世家, 与王溱一样, 举手投足都有种截然不同的高雅仪态。就如他方才拿着水壶在那儿浇水,明明用麻布遮脸,从他身边走过时, 唐慎仍是察觉到一丝异样。
向来穿金戴玉的苏温允,为何忽然穿成这样,在唐慎的门前浇水?
唐慎心中门清, 面上不动声色, 他淡然道:下官只是随口一问。
苏温允上下瞧了唐慎一眼,勾起唇角:我也只是随便路过。
唐慎:
苏温允:唐大人还有事?
没有。
苏温允笑了一声, 转身离开。
唐慎目送着他的背影,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院中小门中。良久, 唐慎摇摇头,心中觉得好笑又无奈。这苏温允也真是够无聊的, 他今日特意在这儿等着唐慎,为的无非就是看看他来到幽州后,都见了什么人!
幽州城, 现在是幽州大营和银引司的地盘。
这两方势力中, 幽州大营属于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地方,也算是李景德的半个地盘。就李景德和苏温允和盛京时的表现来说,二人关系并不融洽,针锋相对。再说银引司,那是王溱的一亩三分地。苏温允和王溱的关系不比他和李景德的好多少。
所以二月, 苏温允就来了幽州,但直到如今,他也未曾做太多事。
苏温允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缺少人手、势单力薄,是他在幽州城最大的阻碍。
唐慎进入房间,用火信子点亮油灯,望着虚虚晃晃的火苗,他长长地叹了一声气。
直到如今他才明白,赵辅将他送来幽州,不仅仅是为了让他做那件事,更是为了让他成为苏温允的助力!
借用银引司,在辽国安插间谍,这本就是唐慎的提议。不过唐慎也知道,在办事能力上他或许不如经验老道的苏温允。可苏温允在幽州城孤木难支,他有力没处使。于是赵辅便将他派来,让他与苏温允合力办这件事。
唐慎身为王溱的党羽,可以监视苏温允;苏温允同时,也在监视他。
二人形成一个巧妙的平衡。
赵辅的心思,有如僻静幽黑的深渊。那深渊中藏着一只看似沉睡的巨龙,他盘折身躯,从深渊下,仰起头颅,用森冷的双眼注视外界的一切天地。
盛京城中,城郊一处僻静的小院。
这小院造在一片幽静的竹林中,外表看上去平凡普通,走进一瞧,别有洞天。假山嶙石,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气息。曲曲绕绕的回廊大有九曲十八弯的意味,花廊接连的地方,池塘中央,一座小亭悠然矗立。
恋耽美
唐慎进幽州城,没有惊动任何官员,但他入城后,消息立刻传到了幽州府衙。
幽州府的府尹姓季,名肇思,是开平六年的进士。幽州府尹是四品文官,但在这幽州府中,官职最大的并不是他这个府尹,而是官居一品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周太师!
大宋废除了前朝的三司制度,也不再设立太师官职。自太祖起,大宋一共只出过三位太师,都是死后被追封谥号,赠上的太师头衔。但天下兵马大元帅不同。他是大宋一百多年来,唯一一个活着的太师。
开平十年,大元帅领兵有功,大败辽军,促成两国签订和平契约。
赵辅大喜过望,在大元帅班师回朝的当日,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亲口许诺大元帅百年之后,他必然会封大元帅为太师。所以说大元帅如今还不算太师,但已经是个板上钉钉的太师。
幽州城的文官大多品阶不高,可武官却是一个比一个官阶高。不过大元帅很少回幽州城,他常年在军营。
唐慎来到幽州驿馆,驿馆官员早已等候他多时。唐慎刚刚安置妥当,一个驿馆官员便进来禀报,说是有人来拜访唐慎。
唐慎心中惊讶,等见到来人,他立即走上前,行了一礼。
下官见过征西元帅。
李景德穿着一身戎装,头戴雕帽,脚蹬长靴,身上披着一条白色披风,英姿飒爽。唯一有碍视线的,就是他那满嘴的络腮胡子。见到唐慎,他哈哈一笑,道:唐大人怎么还和本将军客气起来了?不用行礼了。我今日听说唐大人来幽州城,刚听到消息,就从军营中过来了。唐大人别来无恙?
唐慎道:多谢将军关心,下官一切如故。
李景德笑道:之前在盛京,那不是老子本将军的地盘,本将军只能托你照顾。如今你到了幽州城,这可是我李景德的地方,有什么事只需报上本将军的名号,你莫要担心。
唐慎嘴角一抽,心想:我是来督办银引司的,又不是来打家劫舍、为非作歹的,能遇上什么事?
心里这么想,唐慎嘴上却道:下官多谢将军!
李景德豪放地摆摆手:嗨,哪里的话。
第97章
李景德不是个闲人, 来驿馆只是因为唐慎初到幽州, 他特意来见上一面。与唐慎随意说了两句后, 他并未特意打探唐慎要做什么事,而是道:上个月我已经接到圣上的旨令,你要做什么, 尽管做便是。哪怕做了什么错事大元帅那儿怪罪下来,也不是大事。
闻言,唐慎确实有些惊讶, 他默了默, 道:多谢李将军。
没停留多久,李景德便动身离开。
李景德嘴上说自己是个武夫粗人, 但能当上二品元帅的人,怎么可能是个蠢的。虽说他并不知道唐慎和苏温允此次来幽州的真实目的, 但是他察觉到,二人要做的事不是简单的事, 让唐慎放手一搏。
所谓大智若愚,大概便是如此。
刚过晌午,驿馆中又有人来访。唐慎在中厅见了来人。
只见一位身披铠甲的中年男人身姿笔挺地站在屋中, 屋外的院子里直板板站了八个卫兵。森冷的银枪上泛着一层血影刀光, 这八人站得如同青松硬石,不见一丝晃动。唐慎踏入院子中时,这八人的手齐齐按在了长枪上,看清是唐慎后,他们又不动声色地挪开。
唐慎走进屋中, 那中年男人抬眼看他,目光犀利。他声如洪钟:末将卢深,见过钦差大人。
唐慎是以钦差的名义来到幽州,表面上他是来督办建造银引司的。
唐慎:原来是卢将军,坐。
卢深看了唐慎一眼,默不作声地走到一旁坐下。
唐慎道:原本二月我便该来幽州,让卢将军等了一个月。
钦差大人言重了。
唐慎:这一个月来,卢将军有做过何事?
卢深:末将自接到圣旨后,便带兵到银引司。一来保护银引司的安全,二来为大人督查银引司。
唐慎有些惊讶:卢将军竟然早就到银引司了?
卢深声音冷淡:是。
唐慎眉头微皱,看了卢深一眼。
卢深道:末将带了八位士兵来见钦差大人,还留了十人在银引司。实不相瞒,一个月前末将突然接道旨意,并不知晓到底要做何事。请钦差大人明示。
唐慎道:此事我还得与苏大人见面后,商议一番,才可定论。卢将军今日先回去吧。
卢深沉默片刻,他站起身朝唐慎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他一走,唐慎头疼不已,重重叹了一声气。
这个幽州城,可不亚于当年的刺州,同样是龙潭虎穴啊!
唐慎如今是四品中书舍人,早不是当年的起居郎,不仅官位升了一阶,更重要的是他是在勤政殿当差的皇帝心腹。他再来幽州,就不像当年去刺州一样,是被皇帝派过去当个眼线、当个挡箭牌,他是被派来做事的。赵辅当然不可能再让他单枪匹马来闯空门,而是下了一道旨,从幽州大
营给唐慎调来了助手。
来人正是幽州大营的六品参将卢深。
今日唐慎初见卢深,他一眼便能瞧见,这卢深似乎对自己颇为不满。此事实在蹊跷,唐慎与其初次见面,两人又没结仇,卢深却抱有敌意。唐慎苦思冥想,只能认为:他并不想当办这个差事?唐慎苦笑着摇头。
谁知道是为了什么,刚来幽州便与自己的属下相处不快!
不过没让唐慎等多久,到了傍晚,又有人来驿馆拜访唐慎。这次来的人不再是幽州城最多的武官,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文官。来人见到唐慎,便先作揖行礼,接着笑道:下官银引司司正林栩,见过唐大人。听闻唐大人早就到了,但银引司公务繁忙,下官如今才得了空闲来拜见大人。
唐慎惊讶道:原来是林大人。林大人怎么会来此?
如果说李景德是因为和唐慎早就相识,所以才来见唐慎;那卢深就是被逼无奈,来见唐慎。可这林栩为何而来,唐慎却不明所以。
只见林栩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神秘道:下官在盛京做官时,曾拜会过王相公。
右相王诠王相公?
户部尚书王溱王相公。
唐慎嘴唇翕动,他诧然地看着林栩,竟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林栩笑道:唐大人来之前,下官便听说了消息。只是原本以为大人是昨日到,所以昨日有在城中摆下酒宴为大人接风洗尘。今日银引司新接了一批军饷,下官忙得不可开交,无法亲自到城门口接大人,真是难辞其咎。大人初来乍到,若是对幽州城有什么不了解之处,下官可带大人到处看一看,为大人解说一番。
这林栩说自己是王溱的人,唐慎直接信了他九分。因为林栩敢这般说,他就一定是,否则王溱绝不会让他做到银引司司正的位置。
唐慎想了想,问道:你对那卢深可认识?
林栩露出古怪的表情:自然认识。
怎的,有何不对?
这卢深卢将军带着二十来个将兵驻扎在我银引司,已经待了一个月了!
唐慎咳嗽一声,他将卢深早前来拜会自己的事说了出来,到:林大人可知晓,这卢深到底是何许人也?
王溱的手下自然也是个人精,虽说唐慎没明说,但林栩一听就明白,唐慎是在问自己卢深为何要敌视他。林栩了然于胸,他道:唐大人这就有所不知了,那卢将军如此做才是正常的,大人可知道,他并非大宋人,而是归正人!
唐慎蹙起眉头,他神色平静地望了林栩一眼,微微点头:他竟是归正人?
正是。幽州城不比盛京,不比大宋其他州府,幽州城最多的不是文官,而是武将。而在这些武将中,归正人是最多的。那卢深就是归正人中极为著名的一个刺头。林栩解释道,银引司创办前,下官就在幽州城当官,所以对这些武官颇为了解。那卢深今年四十有二,因魁梧有力,被提拔为六品参将。只是他勇武有余,谋略不足,所以并不受重用。只是他很有名,因为他是归正人中少有的不喜文官的一个!
唐慎:不喜文官?
此事说来话长,下官便不与唐大人多说了。那卢深这些年来,一直与幽州城的文官不大对付,双方多有摩擦。实不相瞒,下官也与这卢深有过几次交手。因为卢深先前是管着城门看守的。他不喜大人的原因无非就两个,一来他本就不喜文官,尤其是宋人文官;二来他在幽州城看守城门多年,这城门看守有多少油水,下官不用多说,大人也明白。所以
林栩言尽于此,一切内因尽在不言中。
唐慎没有再提这件事,他叹了口气,道:林大人可否带我去幽州城看看?
自然可以,大人请。
两人一起出了驿馆。
幽州城身处大宋西北,黄沙漫天,不见碧天。
唐慎走在幽州城中,只见道路两旁多是用麻布裹着头发的路人,无论男女,皆是如此。幽州黄沙太多,如果不用麻布裹发,不到一天,就会满头风沙。唐慎初来幽州,完全没做准备,他经林栩提醒后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果然掌心全是粗糙的沙粒。
林栩带着唐慎在幽州城逛了半天,天色擦黑,两人便回了驿馆。
林栩:唐大人明日可道银引司一趟?
我正要去。
那下官便在银引司等候大人。
两人相互寒暄一番。
唐慎回到驿馆时,早已华灯初上,月满中天。硕大的驿馆中,只见两个差役正弯着腰,清扫地面;还有一个头戴麻布的官差正拿着水壶,给院子中的矮树浇水。幽州这样的地方,若是不多打扫,很快地面就会积上一层薄沙。
唐慎路过院子,他正要进屋,忽然,他停住脚步。
唐慎转身看向那个在院中浇树的差役。
这差役身高五尺有余,身形清瘦,头戴一层厚厚的麻布,脸庞也用麻布裹了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此刻他正低着头专心浇水,根本没看过唐慎这边一眼,然而若是细看便能发现,这差役长了一双艳丽泛波的桃花眼,眼角有形凌厉,微微露出来的眉毛也根跟分明,丝毫不杂乱。因为他始终低头浇水,夜色又昏暗,所以并不引人注意。
然而他的腰背却挺得笔直,腰身也不像其他两个扫地的差役那般粗壮。
唐慎站定在房门前,看着差役的背影。
良久,他出声道:苏大人何时来的?
浇水的差役动作一顿,他回过身,笑了一声,问道:唐大人又是何时发现我的?
唐慎面无表情地作揖行礼:下官唐慎,见过苏大人。
苏温允随手将浇水的水壶扔到一边,水壶在地上打了几个转。他也不扯开遮脸和头发的麻布,而是直接迈步走道唐慎的门前,与唐慎四目相对。苏温允道:我自然是上个月就来了,不像唐大人,不知为何还在盛京多待了一个月。唐大人果然深得圣眷,总是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
唐慎没理会他的讥讽,道:苏大人怎么做此装扮?
苏温允也没回他,而是拍拍手,转身要回自己的房间。
唐慎沉默片刻,高声道:苏大人莫非是在监视下官?
苏温允停下脚步,回身看他,诧异道:为何如此以为?
唐慎心道:你苏温允是什么人,谁不知道?要不是监视我,你堂堂三品朝廷大员,还是皇帝的心腹,比我都更贴近皇帝的心意。你能穿这种破衣服,在院子里浇水?
第98章
虽然从未刻意表现过, 但苏温允出身名门世家, 与王溱一样, 举手投足都有种截然不同的高雅仪态。就如他方才拿着水壶在那儿浇水,明明用麻布遮脸,从他身边走过时, 唐慎仍是察觉到一丝异样。
向来穿金戴玉的苏温允,为何忽然穿成这样,在唐慎的门前浇水?
唐慎心中门清, 面上不动声色, 他淡然道:下官只是随口一问。
苏温允上下瞧了唐慎一眼,勾起唇角:我也只是随便路过。
唐慎:
苏温允:唐大人还有事?
没有。
苏温允笑了一声, 转身离开。
唐慎目送着他的背影,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院中小门中。良久, 唐慎摇摇头,心中觉得好笑又无奈。这苏温允也真是够无聊的, 他今日特意在这儿等着唐慎,为的无非就是看看他来到幽州后,都见了什么人!
幽州城, 现在是幽州大营和银引司的地盘。
这两方势力中, 幽州大营属于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地方,也算是李景德的半个地盘。就李景德和苏温允和盛京时的表现来说,二人关系并不融洽,针锋相对。再说银引司,那是王溱的一亩三分地。苏温允和王溱的关系不比他和李景德的好多少。
所以二月, 苏温允就来了幽州,但直到如今,他也未曾做太多事。
苏温允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缺少人手、势单力薄,是他在幽州城最大的阻碍。
唐慎进入房间,用火信子点亮油灯,望着虚虚晃晃的火苗,他长长地叹了一声气。
直到如今他才明白,赵辅将他送来幽州,不仅仅是为了让他做那件事,更是为了让他成为苏温允的助力!
借用银引司,在辽国安插间谍,这本就是唐慎的提议。不过唐慎也知道,在办事能力上他或许不如经验老道的苏温允。可苏温允在幽州城孤木难支,他有力没处使。于是赵辅便将他派来,让他与苏温允合力办这件事。
唐慎身为王溱的党羽,可以监视苏温允;苏温允同时,也在监视他。
二人形成一个巧妙的平衡。
赵辅的心思,有如僻静幽黑的深渊。那深渊中藏着一只看似沉睡的巨龙,他盘折身躯,从深渊下,仰起头颅,用森冷的双眼注视外界的一切天地。
盛京城中,城郊一处僻静的小院。
这小院造在一片幽静的竹林中,外表看上去平凡普通,走进一瞧,别有洞天。假山嶙石,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气息。曲曲绕绕的回廊大有九曲十八弯的意味,花廊接连的地方,池塘中央,一座小亭悠然矗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