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山河不夜天[穿越] > 山河不夜天[穿越]
错误举报

>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89)

    马车上的军饷是一包包的茶叶。

    来到宋辽边境,乔九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幽州府衙批文,顺利通关,进入辽国。

    初入辽境,一切与大宋民间没有不同,城镇酒楼应有尽有。等到再往里走,都城越加减少,沿途大多是一个个聚积迁徙的部落。每遇到一个小城,众人都会停下来补给物资。

    然而有件事倒是相反的。

    唐慎刚进辽国,在辽国与大宋边境处,他们见到的辽人一个个对他们怒目相视,仿佛经年死敌。但到了辽国深处,那些从未经历过宋辽战役的辽人们对他们就没那么大敌意,只是言行举止间一副轻蔑傲慢的姿态,毫不掩饰。

    一行人顶着风沙,六日后,才风尘仆仆地抵达辽国南京析津府。

    进城门时,乔九弯腰哈背,不停地给守城门的辽兵塞钱。唐慎站在这高大巍峨的析津府前,他缓缓抬头,看着城门上硕大的析津二字,他心思震荡,久久不能回神。

    公子,可是瞧见什么东西了?

    唐慎转首看向对方。说话的是乔九的儿子,但是如今在他们这支商队里,乔九的儿子扮演的是一个伙计,而唐慎扮演的则是乔九的儿子。

    宋商来辽,都喜欢裹上麻布,遮挡风沙。

    唐慎的脸被褐色的麻布挡住,只露出一双眼睛。他点点头,伸手指着析津府城门上的两个字,道:这两个字写得不错,竟然还是汉字。

    乔幸道:南京原本不叫析津府,是十多年前,辽国的王子太师给改的名,这两个字听闻也是他写的。说着,他压低声音,在唐慎的耳边道:大人喜欢辽国王子太师的字?这太师的墨宝也不是不可求,若是您想要,是可以弄到的。

    唐慎低笑一声。

    辽人写汉字,再好看能好看到哪里去?

    这辽国王子太师的字写得是不错,但也就是唐慎这个水平。和傅渭、王溱比起来,简直是班门弄斧。

    乔幸发现自己拍错了马屁,没再说话。

    乔九塞了三个钱袋,终于将这群贪婪的守城辽兵给喂饱了。不过能花钱总是好事,这几个辽兵随随便便地就将他们放入城,压根没怎么盘问。

    等进了析津府,众人在乔九早就安排好的客栈下榻。

    唐慎站在窗边,俯视析津府。他身后帮他收拾东西的伙计并不明白他在看什么,可唐慎却知道,他眼前所看的并不是析津,而是千年之后,那个繁华至极的北京城!

    不错,辽国的南京析津府,正是千年后的北京。

    辽国多是部落联盟,国境内的大都市不多,最为重要的就是五京。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上京临潢府是辽国首都,其余四都则是陪都。

    来到析津府,唐慎心中感慨万千。然而他甚至不知道,千年之后,脚下这片土地到底会不会成为他记忆中的那个北京。

    闭上眼重重地叹了口气,唐慎问道:乔九那边如何了?

    这伙计也是知情的,据说是乔九的心腹。他道:老爷那儿早已准备妥当,今天天色已晚,所以想请大人暂时歇息。等明日,我们便去辽国的商行寻找门路。

    唐慎点点头,等这伙计走后,他吹灭了蜡烛,房间里顿时陷入漆黑。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盛京城中,户部尚书府。

    王溱从皇宫中回来,今日他被皇帝召进了登仙台,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

    自从太后去世、赵辅大病一场后,他的性情不得不说有一些转变。唐慎一直身在幽州,并不清楚此事,而王溱则体会最深。今日从宫中回来,王溱敞开双手,让书童为自己更衣。这时管家敲门进来,拿着一封信,道:公子,是从幽州来的信。

    王溱眉头一动,他声音清雅:景则的?

    是。

    嘴角不由上扬,王溱轻声道:暂且不更衣了,你先下去吧。

    书童低声应是。

    王溱穿着这件只脱了一半的衣服,也没管自己此刻的仪容是否失了世家公子的气度,他走到管家面前,拿起那封信。修长的手指按在信件的正面,王溱定定看了会儿师兄亲启四个字,接着打开了信封。

    然而才刚刚看到第一行字,王溱便倏然失笑,怔了好一会儿。

    只见唐慎在这封信的开头,用与王溱如出一辙的字体,赫然写着

    敬请师兄:

    履安敬叩

    王溱没往下看,他目光幽深地看着开头这两行字。良久,他转过头,温和地笑着问管家道:在琅琊王氏时,你也跟着读过许多书。是否是我记错了,写信时,敬请、履安敬叩,是对父母而言?

    管家哪里知道王溱在说什么,他老老实实道:回公子的话,是。

    言下之意:您没记错,这两个词都是儿女对爹妈用的。

    王溱悠然笑了,他晃了晃手中的信纸:我儿的信,当仔细瞧着,你先下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小唐郎:爸爸~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崽?

    隔壁老王:乖,想让爸爸在哪里疼爱你呢?【笑】

    第102章

    按着唐慎算的日子, 当他到析津府的时候, 那封信应当就送到王溱手中了。

    原本快马加鞭, 那封信四天就可以送过去,但唐慎选了六天。只因这时他人在析津府,哪怕王溱看了那封信动了怒, 或者决定写封信斥责自己两句,唐慎都天高皇帝远,收不到了。

    不错, 他是故意那样写的。

    只允许你王子丰儿行千里母担忧, 不许他唐景则我待师兄如慈父吗?

    唐慎心想:王子丰会不会生气?

    仔细想想,应当是不会生气的。

    以他家师兄那样的气度, 哪怕真生气了,也不会表现出来, 而会记在心中。等他回盛京,或许师兄就会发难。不过以后的事以后再去说, 唐慎也不放在心上,能揶揄到师兄两句,他便觉得神清气爽。

    到了析津府, 唐慎并未真的抛头露面, 去办差事。他将大部分的事都交给了乔九处置。

    乔九是王溱的手下,虽说他并未与王溱见过几次面,但王溱能重用他,说明他手段了得。短短三日,他便在析津府认识了几个购买茶叶的辽商, 稍稍打入了析津府的商贸圈子。

    在辽国,普通百姓是没有姓的,除贵族外,其他人想要有姓,得由贵族赐予。

    辽人只有两个姓,一个是耶律,一个是萧。

    深夜,客栈厢房中,乔九低声对唐慎道:大人,小的结识的那三个辽商,一人名为萧律,一人名耶律琦,一人还未被赐姓。大人有所不知,耶律一族在整个辽国执掌皇权,位高权重,萧氏则是出皇后。辽国皇后必须萧姓。辽国大多地方,都是耶律氏执掌大权,但析津府有所不同。析津府临近我大宋,汉人习俗较多,南面官的府衙也设立在此。

    唐慎:这一点我是知晓的。

    乔九惭愧道:是小的逾矩了,大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这点小事自然瞒不过您的法眼。

    唐慎看了这乔九一眼。

    往日都是唐慎吹别人彩虹屁,很少有人在他面前吹他彩虹屁。其实唐慎刚加冠,就已是四品高官,哪怕放在盛京城,他都是京官中的大官。可偏偏唐慎在勤政殿办差,勤政殿最低的官都是四品官。而他每天接触到的,不是皇帝,就是王溱、苏温允这类当朝权臣,导致他一对比,反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

    被别人吹彩虹屁的滋味让唐慎感慨颇多,乔九也是不易,他身为一个商人,自个儿考不上功名,一心一意地为王溱、唐慎办事,可不就是想为后代谋一个出路?

    唐慎体谅他的心情,道:你事情办得不错,接触到的这三个商人也身份合适。

    乔九见唐慎神色愉悦,知道自己没说错话,松了口气。回大人的话,您当初让小的扮茶商入辽,真是明智。这话乔九不仅仅在拍马屁,他也是真心感慨,大宋的茶叶、瓷器,在辽国是贵族高官才能用的奢侈品。如若扮瓷器商人进辽,运送货物较为不便。唯有茶商,才是最妥当的遮掩身份的方式。

    这并不是唐慎一个人想的,其实这是苏温允的主意。

    但是没必要解释,唐慎想了想,道:那三位商人中,没被赐姓的暂时不用太过接触了。我们要做的事并非真的卖茶叶,而是探入辽国内部。耶律姓和萧姓唐慎沉思半晌,微微一笑:南面官和北面官,你说这话倒是提醒我了。这辽国内部,可不像它外表看上去的那样铁桶一片!你如此去做

    宋商进辽,是做生意的,这世上没人会和钱过不去,辽商自然欢迎。但这并意味着那些眼高于顶的辽商就会把乔九放在眼里。

    就算倾家荡产地送礼请客,乔九也不可能讨好所有人。

    然而辽国自己就有极大的内部问题!

    唐慎:辽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北面官和南面官。你也说了,这析津府是南面官的势力,你可以渐渐冷落那个耶律姓的辽商,多亲近萧姓的,我们要与萧姓辽商做生意。

    乔九:大人,这样可是会得罪人?

    要的就是得罪。你真以为,你能在他们二人之中左右逢源,全部讨到好处?

    小的不敢。

    唐慎:既然他们能被赐姓,说明他们是有背景有后台的。这种人做生意,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为自己做,也是为他身后的人在做。你若亲近萧姓辽商,耶律姓的辽商必然会暗中生恨,甚至在背后对咱们的茶叶生意做手脚。咱们身处辽国,他们想做点什么事,易如反掌。

    乔九也不是蠢的,他明白过来:但那辽商萧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唐慎笑道:一味的送礼讨好,萧律未必会把你真正当朋友,放在眼里。有得必有失,当他看见你为了和他做生意,真的牺牲颇多,和他患难与共,到这时,他才会真正地拿你当朋友。

    乔九露出商人奸诈的笑容:小的明白了。大人运筹帷幄,小的是拍马也不能及啊。

    唐慎笑了一声,没再说话,心里想:你吹彩虹屁的姿势可比我差远了!

    乔九是王溱的人,他去办事,唐慎还是十分放心的。

    唐慎将卢深叫了过来。

    卢深心情郁闷,这几日都闷闷不乐。

    武将是真的藏不住一点心思,唐慎一看他表情,便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唐慎道:卢将军可是觉得,来之前我明明说是要带你来做大事的,谁料来了后,你和手下的兵整日守在客栈看货物,哪儿都去不了,觉得我在骗你?

    卢深对唐慎的态度不像当初,也没那么敷衍不敬。他拱手道:末将不敢,末将知道,大人这些天看似待在客栈,可乔九所做的事,都是听大人吩咐,大人并不清闲。

    但你很清闲。

    卢深没有回答,显然也是心中有怨。

    唐慎:放心吧,今日唤你来,是有差事要交予你。

    卢深双目一亮:大人尽管吩咐,末将绝不让大人失望。

    此事也不容许你让我失望!唐慎的语气骤然严厉,他先将自己吩咐乔九做的事简略地说了一遍,接着道:辽国的内部纷争并不仅仅有南面官和北面官。辽帝年愈五十,年轻时又征战沙场,身有旧疾。辽帝一共有四位皇子,其中三皇子我在盛京时就见过,他出身显赫,深得北面官的拥护。而我要你做的是,是查清楚这析津府中,这些南面官、北面官都分属于哪个皇子麾下。

    卢深仔细想了想,道:大人,末将一定会办好此事,只是这些辽官未必一定会拥护皇子,辽帝还健在呢。

    唐慎笑了:析津府和上京临潢府相隔多远?

    卢深:千里之遥。

    唐慎:近年来,辽帝身体欠佳,若是他的心腹,他能将其派到这千里遥遥的析津府?是人,就会有自己的心思。况且声音顿了住,过了一会儿,唐慎才接着道:况且在盛京时我便发现,北面官中就算是位高权重的辽国王子太师,他也隐隐拥护着那辽国三皇子耶律晗。连王子太师都有所另谋,其他官员难道不会?

    卢深听得恍然大悟,看唐慎的眼神更加敬佩。他不会吹彩虹屁,但他老老实实道:大人说的是,末将这就去办!

    等卢深走后,唐慎给自己倒了杯茶,心思渐渐远了。

    若是师兄在这,恐怕就会说,辽官各有心思,最大的原因还是辽帝本身吧!轻轻叹了口气,唐慎倏然感受到一种高山流水难遇知音的寂寞。

    辽帝今年才五十多岁,比赵辅还年轻十来岁。但他对辽国官员的掌控,连赵辅的一根脚趾头都比不上!

    辽帝性格暴躁,骁勇善战,年轻时也是著名的常胜将军。他年纪大了,又一身伤病,虽酷爱猜忌,但终究是个武夫。他的官员各有小心思,他或许知道,又或许不知道,但无论如何,一切已经晚了。

    辽国朝堂上,官员派系各自成了气候,辽帝就算有心治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装逼也是需要看对象的。

    对着卢深这种驴木脑袋说辽国朝堂的事,唐慎只觉得是对牛弹琴,完全是浪费口舌,干脆不说了。

    卢深虽然不够机敏,但办起事来还是牢靠的,否则赵辅也不会将他派给唐慎。

    不消十日,乔九那儿就传来好消息。他们从幽州带来的茶叶被一伙辽国官差扣下了,背后明显是那辽商耶律琦动的手脚。乔九敢怒不敢言,他向辽官申诉,表明自己是冤枉的。可辽官哪里会管一个宋商的事,直接打了他十个板子,把他扔出析津府衙。

    乔九年纪不轻,这十板子狠狠地打下来,几乎要了他半条命。他立刻卧床不起,高烧十日。当辽商萧律听说此事时,乔九已经能从床上下来走动了。

    萧律亲自来到客栈,见了乔九。

    乔九踉跄着从床上下来,萧律见状,急忙扶住他。他说了一口流利的宋话,他道:乔大哥你这是怎么了,竟然被打成这样!你做了何事,他们怎能如此对你。

    乔九苦笑道:小的只是个平民商人,做错了何事萧先生或许也猜到了吧。

    闻言,萧律叹了口气,也不再装傻。

    萧律:没曾想,那耶律琦竟然会这么做,真是欺人太甚。你放心吧,此事我已经告诉了大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