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夜天[穿越]——莫晨欢(90)
乔九第一次从萧律口中听到大人两个字,他眉毛一抽,表面上装得风平浪静。他感恩戴德道:多谢萧先生来看望我,我身子已经好了大半,不妨事了。只是我的那批货还被扣押在府衙
萧律:不必担心,我自会处理。
这时,唐慎穿着一身绸缎锦衣,端着一碗浓稠的汤药从屋外进来。萧律见到他,微微一愣,乔九笑着道:这是犬子,名为乔景。他随我来大辽卖货。
唐慎对萧律作揖行礼,道:见过萧先生。
嗯。萧律的目光在唐慎的脸上停留片刻,接着他不动声色地移开,道:乔大哥,过两日我在家中摆宴,宴请一些经常来往的商人。你可要来?啊,我忽然想起以你的身体,或许没法前去?
乔九面露惊喜:萧先生请放心,小的一定到场。
萧律又说了两句,离开客栈。临走时他说自己在析津府城东有座小宅子,让乔九一行人住过去。乔九推辞了几下,被萧律挡了回去,于是他接受了萧律的好意。
等萧律走了后,唐慎眉头微微皱起。晚上,他找来卢深:你曾经打听过这辽商萧律的事,他可有断袖之癖?
卢深一脸莫名其妙,他不懂唐慎怎么突然问这个,只得老实回答:没有,萧律家中有两房小妾,他不仅不喜好男色,甚至非常风流好色,还因为纳妾的事曾经和夫人大打出手,闹了不小的笑话。
卢深看着唐慎,满脸写着大人你为什么要说这个。
唐慎被看得十分无语。
大概是他真的想多了。原本唐慎今日进屋只是想见一面萧律,探探对方的虚实,但这萧律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几次。之前苏温允才和唐慎说过断袖这个问题,或许是他太敏感,才会多想。
唐慎心道:无论如何,以后还是不出面为好。
唐慎找来乔九:本官在析津府也待了半个月,是时候回幽州了。等你参加完那晚宴后,我再离开。你也莫要担心,我走后,苏温允自会过来,到时你与他接洽。
第103章
不同于大宋, 辽国是部落制的游牧国家。
辽国由多个部落组成, 许多辽人都是四处放牧的草原牧民, 常年不在都城居住。一百多年前辽太祖建立辽国,设立了五都,学习汉人的儒家文化, 讲究天地君亲师。然而辽人骨子里的野性极难被改变,所以他们学了个四不像,但也不是没有成效。
辽国的朝堂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
北面官由大部落的贵族把持, 身份等级森严, 自成一派。南面官则大多是小部落出来的官员,其中不乏汉人。他们负责与大宋交流, 与北面官格格不入。
唐慎让卢深去调查南面官的情况,卢深将差事办得十分利索, 不过半个月就查清了情况。
和唐慎说的一样,北面官、南面官的矛盾是辽国朝堂不可避免的根本矛盾。除此以外, 北面官本身也并非铁桶一片。
卢深:大人应当知晓,北面官大多是出身大部落的贵族,身份显赫, 有时连辽帝都要敬让他们三分。但辽国一些部落对贵族当官十分不屑, 很多历史悠久的部落从来不出去当辽官,他们和北面官也有极大的纷争。
唐慎惊讶道:还有此事?
卢深点点头:确有此事。不过这些部落虽然强大,可大多比较古板,不与外接触。而且辽国最大的两个部落,一个属于辽国皇族, 一个是皇后一族。其他部落哪怕有所怨言,也都敢怒不敢言。没再多说这件事,卢深将自己这些天调查出来的结果说了出来。
和大人说的一样,南面官中,许多都有自己拥护的皇子。辽帝共有四个皇子,三皇子出身大部落,母妃身份尊贵,北面官大多拥护他。另外三个皇子的母妃都出身普通。辽帝的萧皇后并没有子嗣,所以皇子间争夺皇位之事近些年也压不住了。其中,南面官大多支持的是二皇子耶律舍哥。
耶律舍哥?
卢深:是。据说这二皇子耶律舍哥是辽国最聪慧的神子,他的母妃只是个普通的小部落公主,但是他非常得辽帝喜欢。辽人都仰慕我大宋文化,学习我儒家经典,但您别说,那些辽人和末将一样,他们懂个屁的儒家,大字都不一定认识几个。只有这个二皇子,十分有才学。据说他熟读四书五经,又擅长诗词歌赋,同时骑射狩猎也样样不落,所以辽帝非常喜欢他。
唐慎思索片刻,道:去岁辽国使团来盛京时,我曾经打听过一些消息,也曾经听说过辽国的二皇子。虽然他才学出众,但在礼部尚书孟相公的口中,他可并非善类。
卢深:大人说的也没错,那耶律舍哥是个狠人,但是辽国的那些皇子哪个不性情残暴,狂妄自大。辽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如果都和咱们宋人一样知书达理,才会被人瞧不起呢。两人说远了,卢深又说回原来的话题:很多南面官拥护耶律舍哥,比如这南京析津府的左相,他就是二皇子府的人。
卢深仔细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等到卢深走后,唐慎仔细思索许久。
毫无疑问,如今他们已经搭上了萧律这条船,而萧律的背后,若无意外,一定站着的是某个南面官。
南面官在辽国朝堂上的地位不如北面官,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可能会和汉人交涉。想要打听辽国情报,将探子安插进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策反。
手指轻轻地在桌子上敲打着,唐慎闭目冥思。
所以该策反谁,又如何策反他呢?
两日时间很快过去,辽商萧律派人将宴席请帖送给乔九,请乔九务必赴宴。如今他们都住在萧律在城东的宅院里,这是个清雅幽静的地方,又远离喧闹的都市,非常适合养病。
乔九走之前来到唐慎的屋中,询问唐慎是否要跟着去。
如果放在以前,唐慎会选择以乔九的儿子的身份,跟着赴宴。但这次他迟疑片刻,道:本官不去了。乔九,你且仔细注意宴席上所有人的身份。但不可出格。切记,你只是个富裕的大宋茶商。
乔九连连道:小的明白。
入了夜,析津府刮起了大风。
漫天的黄沙扑面而来,打在胡杨树上,发出粗糙的摩擦声。乔九戴上辽国流行的毡帽,穿着一身辽人服饰,又带了几包一品碧螺春茶叶,迎着风沙去赴宴了。
乔九到了萧府,并没有见到萧律,他被小厮带着引到宴会厅中。
这宴会厅里早早地布好了桌椅,乔九身份太低,他被安排在右边最下座。乔九满脸感恩戴德的模样,兴奋地坐了下来。他刚伸长了脖子,又赶忙缩回去,似乎是对这场宴会充满了好奇,又胆战心惊不敢四处乱看。
周围并没有人注意到乔九,但他依旧演着这场独角戏,避免出错。
等过了小半个时辰,萧律才姗姗来迟。他满脸赔笑地跟在一个大肚子辽官身后,送这辽官上座。等这辽官允许开席后,萧律才道:上菜吧。厨房将一盘盘烤羊、烤牛肉端了上来。
从头到尾,乔九都没能和萧律说上一句话,他尴尬地坐在最下座,独自一人吃菜。
一个时辰后,酒席结束,萧律先送走了那个辽官,接着找到乔九。刚见面,萧律便愧疚道:乔大哥,刚才真是太忙了,没能顾得上你,你可千万别责怪小弟。说着,萧律就要学宋人的礼仪给乔九作揖道歉。
乔九哪能让他给自己行礼,他赶忙扶起萧律的双手,道:萧先生怎么说这话,能来到这宴席,见到这么多大人物,已经是我乔某人祖上积德了!今夜,我可真是涨了见识。实不相瞒,乔某既然来析津府做生意,也是做过一些调查的。今夜那位坐在上座的大人,可是萧砧萧大人?
萧律微微一笑,难掩神色中的得意:正是析津府的左平章政事萧砧萧大人。
乔九睁大眼:竟然真的是萧大人!
萧律笑道:我与萧大人有些远亲,多年来常常得大人照拂。
乔九不停点头,他明白萧律的意思,两人相视一笑,不言而喻。
乔九也没想到,萧律的后台,原来是析津府左平章政事萧砧!
析津府分设左右相府,析津府品阶最高、权力最大的官就是左右相,而在此之下,就是左右平章政事。难怪萧律听说乔九被耶律琦算计,茶叶货物都被扣押后,他不慌不忙,还说能帮乔九解决这件事,原因就是他竟然有这么强大的背景!
萧律亲自送乔九出门,并让仆人拿了一盒药给乔九带回去,说是对外伤极好。
等送乔九出门时,萧律压低声音,悄悄对他说:我和乔大哥兄弟一场,也不瞒着你,再过五日,有大人物要来析津府。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小弟通过萧大人的关系才能宴请到那位大人。宋国的茶叶一向都深受贵族高官的喜爱,到那时,乔大哥也别说小弟没提醒你。
乔九闻言,目露惊愕:萧先生,您
萧律拍了拍他的手,笑道:放心,有生意咱们一起赚。
乔九喜出望外,脚步虚浮地离了萧府。
目送着乔九的背影,萧律的笑容却渐渐敛了下去。他唤来小厮:这乔九是一个人来的,没带上其他人?
小厮摇头道:他是一个人来的。
萧律皱起眉头:一个人啊
萧律最信任的账房先生贴到他耳边,道:那位大人虽说喜好男色,但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对他阿谀奉承。先生原本是想借那乔九俊俏的儿子,请那位大人来府上用宴,但现在那位大人已经同意来了,我们也未必要再把乔九的儿子献上去。首先得罪了乔九不说,以后肯定做不成生意;二来那位大人说不定不喜欢这一口,还得怪罪咱们。
萧律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是。听闻两年前有个官员给那位大人送礼,被大人狠狠责骂了一番。礼物当场被一刀砍成两半,送礼的官员还被除了官职。
账房先生:顺其自然就好。
萧律心有余悸地说道:那等大人物的心思咱们还是不要随意揣测了。
此时唐慎还不知道,他堂堂中书舍人,大宋四品的朝廷命官,差点就被人当成礼物,要送人了!
连赵辅都不敢做出把四品高官送人的事,他怕被记入史册,遗臭万年。而如今,一个小小的辽商居然敢起这种心思。
此事暂且不提,乔九回去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告诉唐慎。
唐慎惊讶道:没想到他背后是左平章政事。这是个不小的官了,在析津府跺一跺脚,析津府都要抖三抖的。至于你说的五天后要来的大人物
思索良久,唐慎道:我暂且先不回幽州了。五天后,苏温允一定还没到,你一个人在析津府,恐怕处理不好这事。等这件事过去,我再回幽州。
乔九:听大人吩咐。
五日后,萧律又派人送请柬到宅子里。这一次他竟然送了两张请柬,乔九接过请柬,颇为惊讶,他问送请柬的小厮:这位小兄弟,萧先生怎的送了两张请柬来?
小厮道:先生说,大人你刚受了伤,身体不便,如果需要,可以带个人陪你赴宴。
乔九和小厮说话时用的都是辽语,唐慎听不懂他们的话。等小厮走后,唐慎询问乔九,得到乔九的回答后,唐慎蹙眉道:这第二封请柬是给我的。
乔九疑惑道:上一次小的去赴宴,萧律并未给两张请柬,怎的这次给了两张。大人,您要随小的一同赴宴吗?
这是一个好机会,唐慎也犹豫起来。
想了很久,下午,唐慎唤来卢深:你去查一查,今夜萧律要宴请的到底是谁。
临近傍晚,卢深行色匆匆地回到宅院,回禀唐慎:回大人的话,末将没有查出那萧律宴请的人是谁,但是末将打听出一个消息。今日早晨,辽国的行宫都部署耶律勤来析津府了!
唐慎骤然一愣:你说谁?
辽国的行宫都部署耶律勤。
唐慎赫然失笑,他长叹一声:这可真是冤家路窄!
半年前,唐慎作为大宋使臣,接待了辽国使团。那时的辽国使团中,官位最大的南面官,正是行宫都部署耶律勤。唐慎没想到自己与耶律勤竟然还有这等孽缘,他千里迢迢来到析津府,还能碰上对方。
这下是不可能去了。
唐慎找来乔九:明日,我便回幽州,你今夜一定要谨慎行事。耶律勤是我的旧识,他不同于其他辽官,此人阴险狡诈,你要多多提防。
第104章
萧律的府邸在析津府的城南, 乔九乘着马车抵达时, 萧府外已是车水马龙, 宾客盈门。几乎整个析津府的达官贵族都来了,别说乔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宋国茶商,就连萧律在这些大官面前都只能点头哈腰, 连连赔笑。
萧律站在大门口,亲自迎接宾客。
乔九拿着礼物走了上来。萧律见他孤身一人,下意识地往他身后看了眼, 只见一个小厮跟着乔九, 一起走来。
萧律眼珠子一转,表面上没有变化, 他问道:乔大哥怎的没将你那儿子带来?前几日你来我府上赴宴,我见你身子不便, 于是这次特意给你多送了封请柬。
乔九:萧先生有所不知,犬子身体不适, 否则这样大的场面,我怎能不带他来长长见识。
萧律没再多说,让仆人将乔九接了进去。
乔九表现得仿若一个初次见了世面的乡巴佬, 这满座的辽国高官他一个也得罪不起, 只能一人来到角落。他想与这些高官交谈,可又不敢,显得局促而拘谨。
月上中天,宴客厅中的席位已经坐了大半,只剩下最上位的两个主座还没人。
这次萧律的后台、析津府的左平章政事萧砧也来到了宴席, 但他与萧律一起,并未入座,而是在门口焦急地等着。宾客们互相恭维交谈着,他们的视线时不时瞥向门口,仿佛在期待那儿会出现什么人。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一辆马车从街角哒哒驶来。萧砧和萧律见到这辆马车,两人齐齐露出狂喜的神色。没等马车驶到门口,两人便热情地迎了上去。
辽人有陋习,以人为车踏。
萧砧恭敬地亲自为这马车的主人掀开车帘,辽商萧律更是二话不说,谄媚地跪伏在地上,双臂撑着地面,屁股高高撅起,把自己活生生做成了一个车踏。
恋耽美
萧律:不必担心,我自会处理。
这时,唐慎穿着一身绸缎锦衣,端着一碗浓稠的汤药从屋外进来。萧律见到他,微微一愣,乔九笑着道:这是犬子,名为乔景。他随我来大辽卖货。
唐慎对萧律作揖行礼,道:见过萧先生。
嗯。萧律的目光在唐慎的脸上停留片刻,接着他不动声色地移开,道:乔大哥,过两日我在家中摆宴,宴请一些经常来往的商人。你可要来?啊,我忽然想起以你的身体,或许没法前去?
乔九面露惊喜:萧先生请放心,小的一定到场。
萧律又说了两句,离开客栈。临走时他说自己在析津府城东有座小宅子,让乔九一行人住过去。乔九推辞了几下,被萧律挡了回去,于是他接受了萧律的好意。
等萧律走了后,唐慎眉头微微皱起。晚上,他找来卢深:你曾经打听过这辽商萧律的事,他可有断袖之癖?
卢深一脸莫名其妙,他不懂唐慎怎么突然问这个,只得老实回答:没有,萧律家中有两房小妾,他不仅不喜好男色,甚至非常风流好色,还因为纳妾的事曾经和夫人大打出手,闹了不小的笑话。
卢深看着唐慎,满脸写着大人你为什么要说这个。
唐慎被看得十分无语。
大概是他真的想多了。原本唐慎今日进屋只是想见一面萧律,探探对方的虚实,但这萧律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几次。之前苏温允才和唐慎说过断袖这个问题,或许是他太敏感,才会多想。
唐慎心道:无论如何,以后还是不出面为好。
唐慎找来乔九:本官在析津府也待了半个月,是时候回幽州了。等你参加完那晚宴后,我再离开。你也莫要担心,我走后,苏温允自会过来,到时你与他接洽。
第103章
不同于大宋, 辽国是部落制的游牧国家。
辽国由多个部落组成, 许多辽人都是四处放牧的草原牧民, 常年不在都城居住。一百多年前辽太祖建立辽国,设立了五都,学习汉人的儒家文化, 讲究天地君亲师。然而辽人骨子里的野性极难被改变,所以他们学了个四不像,但也不是没有成效。
辽国的朝堂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
北面官由大部落的贵族把持, 身份等级森严, 自成一派。南面官则大多是小部落出来的官员,其中不乏汉人。他们负责与大宋交流, 与北面官格格不入。
唐慎让卢深去调查南面官的情况,卢深将差事办得十分利索, 不过半个月就查清了情况。
和唐慎说的一样,北面官、南面官的矛盾是辽国朝堂不可避免的根本矛盾。除此以外, 北面官本身也并非铁桶一片。
卢深:大人应当知晓,北面官大多是出身大部落的贵族,身份显赫, 有时连辽帝都要敬让他们三分。但辽国一些部落对贵族当官十分不屑, 很多历史悠久的部落从来不出去当辽官,他们和北面官也有极大的纷争。
唐慎惊讶道:还有此事?
卢深点点头:确有此事。不过这些部落虽然强大,可大多比较古板,不与外接触。而且辽国最大的两个部落,一个属于辽国皇族, 一个是皇后一族。其他部落哪怕有所怨言,也都敢怒不敢言。没再多说这件事,卢深将自己这些天调查出来的结果说了出来。
和大人说的一样,南面官中,许多都有自己拥护的皇子。辽帝共有四个皇子,三皇子出身大部落,母妃身份尊贵,北面官大多拥护他。另外三个皇子的母妃都出身普通。辽帝的萧皇后并没有子嗣,所以皇子间争夺皇位之事近些年也压不住了。其中,南面官大多支持的是二皇子耶律舍哥。
耶律舍哥?
卢深:是。据说这二皇子耶律舍哥是辽国最聪慧的神子,他的母妃只是个普通的小部落公主,但是他非常得辽帝喜欢。辽人都仰慕我大宋文化,学习我儒家经典,但您别说,那些辽人和末将一样,他们懂个屁的儒家,大字都不一定认识几个。只有这个二皇子,十分有才学。据说他熟读四书五经,又擅长诗词歌赋,同时骑射狩猎也样样不落,所以辽帝非常喜欢他。
唐慎思索片刻,道:去岁辽国使团来盛京时,我曾经打听过一些消息,也曾经听说过辽国的二皇子。虽然他才学出众,但在礼部尚书孟相公的口中,他可并非善类。
卢深:大人说的也没错,那耶律舍哥是个狠人,但是辽国的那些皇子哪个不性情残暴,狂妄自大。辽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如果都和咱们宋人一样知书达理,才会被人瞧不起呢。两人说远了,卢深又说回原来的话题:很多南面官拥护耶律舍哥,比如这南京析津府的左相,他就是二皇子府的人。
卢深仔细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等到卢深走后,唐慎仔细思索许久。
毫无疑问,如今他们已经搭上了萧律这条船,而萧律的背后,若无意外,一定站着的是某个南面官。
南面官在辽国朝堂上的地位不如北面官,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可能会和汉人交涉。想要打听辽国情报,将探子安插进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策反。
手指轻轻地在桌子上敲打着,唐慎闭目冥思。
所以该策反谁,又如何策反他呢?
两日时间很快过去,辽商萧律派人将宴席请帖送给乔九,请乔九务必赴宴。如今他们都住在萧律在城东的宅院里,这是个清雅幽静的地方,又远离喧闹的都市,非常适合养病。
乔九走之前来到唐慎的屋中,询问唐慎是否要跟着去。
如果放在以前,唐慎会选择以乔九的儿子的身份,跟着赴宴。但这次他迟疑片刻,道:本官不去了。乔九,你且仔细注意宴席上所有人的身份。但不可出格。切记,你只是个富裕的大宋茶商。
乔九连连道:小的明白。
入了夜,析津府刮起了大风。
漫天的黄沙扑面而来,打在胡杨树上,发出粗糙的摩擦声。乔九戴上辽国流行的毡帽,穿着一身辽人服饰,又带了几包一品碧螺春茶叶,迎着风沙去赴宴了。
乔九到了萧府,并没有见到萧律,他被小厮带着引到宴会厅中。
这宴会厅里早早地布好了桌椅,乔九身份太低,他被安排在右边最下座。乔九满脸感恩戴德的模样,兴奋地坐了下来。他刚伸长了脖子,又赶忙缩回去,似乎是对这场宴会充满了好奇,又胆战心惊不敢四处乱看。
周围并没有人注意到乔九,但他依旧演着这场独角戏,避免出错。
等过了小半个时辰,萧律才姗姗来迟。他满脸赔笑地跟在一个大肚子辽官身后,送这辽官上座。等这辽官允许开席后,萧律才道:上菜吧。厨房将一盘盘烤羊、烤牛肉端了上来。
从头到尾,乔九都没能和萧律说上一句话,他尴尬地坐在最下座,独自一人吃菜。
一个时辰后,酒席结束,萧律先送走了那个辽官,接着找到乔九。刚见面,萧律便愧疚道:乔大哥,刚才真是太忙了,没能顾得上你,你可千万别责怪小弟。说着,萧律就要学宋人的礼仪给乔九作揖道歉。
乔九哪能让他给自己行礼,他赶忙扶起萧律的双手,道:萧先生怎么说这话,能来到这宴席,见到这么多大人物,已经是我乔某人祖上积德了!今夜,我可真是涨了见识。实不相瞒,乔某既然来析津府做生意,也是做过一些调查的。今夜那位坐在上座的大人,可是萧砧萧大人?
萧律微微一笑,难掩神色中的得意:正是析津府的左平章政事萧砧萧大人。
乔九睁大眼:竟然真的是萧大人!
萧律笑道:我与萧大人有些远亲,多年来常常得大人照拂。
乔九不停点头,他明白萧律的意思,两人相视一笑,不言而喻。
乔九也没想到,萧律的后台,原来是析津府左平章政事萧砧!
析津府分设左右相府,析津府品阶最高、权力最大的官就是左右相,而在此之下,就是左右平章政事。难怪萧律听说乔九被耶律琦算计,茶叶货物都被扣押后,他不慌不忙,还说能帮乔九解决这件事,原因就是他竟然有这么强大的背景!
萧律亲自送乔九出门,并让仆人拿了一盒药给乔九带回去,说是对外伤极好。
等送乔九出门时,萧律压低声音,悄悄对他说:我和乔大哥兄弟一场,也不瞒着你,再过五日,有大人物要来析津府。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小弟通过萧大人的关系才能宴请到那位大人。宋国的茶叶一向都深受贵族高官的喜爱,到那时,乔大哥也别说小弟没提醒你。
乔九闻言,目露惊愕:萧先生,您
萧律拍了拍他的手,笑道:放心,有生意咱们一起赚。
乔九喜出望外,脚步虚浮地离了萧府。
目送着乔九的背影,萧律的笑容却渐渐敛了下去。他唤来小厮:这乔九是一个人来的,没带上其他人?
小厮摇头道:他是一个人来的。
萧律皱起眉头:一个人啊
萧律最信任的账房先生贴到他耳边,道:那位大人虽说喜好男色,但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对他阿谀奉承。先生原本是想借那乔九俊俏的儿子,请那位大人来府上用宴,但现在那位大人已经同意来了,我们也未必要再把乔九的儿子献上去。首先得罪了乔九不说,以后肯定做不成生意;二来那位大人说不定不喜欢这一口,还得怪罪咱们。
萧律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是。听闻两年前有个官员给那位大人送礼,被大人狠狠责骂了一番。礼物当场被一刀砍成两半,送礼的官员还被除了官职。
账房先生:顺其自然就好。
萧律心有余悸地说道:那等大人物的心思咱们还是不要随意揣测了。
此时唐慎还不知道,他堂堂中书舍人,大宋四品的朝廷命官,差点就被人当成礼物,要送人了!
连赵辅都不敢做出把四品高官送人的事,他怕被记入史册,遗臭万年。而如今,一个小小的辽商居然敢起这种心思。
此事暂且不提,乔九回去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告诉唐慎。
唐慎惊讶道:没想到他背后是左平章政事。这是个不小的官了,在析津府跺一跺脚,析津府都要抖三抖的。至于你说的五天后要来的大人物
思索良久,唐慎道:我暂且先不回幽州了。五天后,苏温允一定还没到,你一个人在析津府,恐怕处理不好这事。等这件事过去,我再回幽州。
乔九:听大人吩咐。
五日后,萧律又派人送请柬到宅子里。这一次他竟然送了两张请柬,乔九接过请柬,颇为惊讶,他问送请柬的小厮:这位小兄弟,萧先生怎的送了两张请柬来?
小厮道:先生说,大人你刚受了伤,身体不便,如果需要,可以带个人陪你赴宴。
乔九和小厮说话时用的都是辽语,唐慎听不懂他们的话。等小厮走后,唐慎询问乔九,得到乔九的回答后,唐慎蹙眉道:这第二封请柬是给我的。
乔九疑惑道:上一次小的去赴宴,萧律并未给两张请柬,怎的这次给了两张。大人,您要随小的一同赴宴吗?
这是一个好机会,唐慎也犹豫起来。
想了很久,下午,唐慎唤来卢深:你去查一查,今夜萧律要宴请的到底是谁。
临近傍晚,卢深行色匆匆地回到宅院,回禀唐慎:回大人的话,末将没有查出那萧律宴请的人是谁,但是末将打听出一个消息。今日早晨,辽国的行宫都部署耶律勤来析津府了!
唐慎骤然一愣:你说谁?
辽国的行宫都部署耶律勤。
唐慎赫然失笑,他长叹一声:这可真是冤家路窄!
半年前,唐慎作为大宋使臣,接待了辽国使团。那时的辽国使团中,官位最大的南面官,正是行宫都部署耶律勤。唐慎没想到自己与耶律勤竟然还有这等孽缘,他千里迢迢来到析津府,还能碰上对方。
这下是不可能去了。
唐慎找来乔九:明日,我便回幽州,你今夜一定要谨慎行事。耶律勤是我的旧识,他不同于其他辽官,此人阴险狡诈,你要多多提防。
第104章
萧律的府邸在析津府的城南, 乔九乘着马车抵达时, 萧府外已是车水马龙, 宾客盈门。几乎整个析津府的达官贵族都来了,别说乔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宋国茶商,就连萧律在这些大官面前都只能点头哈腰, 连连赔笑。
萧律站在大门口,亲自迎接宾客。
乔九拿着礼物走了上来。萧律见他孤身一人,下意识地往他身后看了眼, 只见一个小厮跟着乔九, 一起走来。
萧律眼珠子一转,表面上没有变化, 他问道:乔大哥怎的没将你那儿子带来?前几日你来我府上赴宴,我见你身子不便, 于是这次特意给你多送了封请柬。
乔九:萧先生有所不知,犬子身体不适, 否则这样大的场面,我怎能不带他来长长见识。
萧律没再多说,让仆人将乔九接了进去。
乔九表现得仿若一个初次见了世面的乡巴佬, 这满座的辽国高官他一个也得罪不起, 只能一人来到角落。他想与这些高官交谈,可又不敢,显得局促而拘谨。
月上中天,宴客厅中的席位已经坐了大半,只剩下最上位的两个主座还没人。
这次萧律的后台、析津府的左平章政事萧砧也来到了宴席, 但他与萧律一起,并未入座,而是在门口焦急地等着。宾客们互相恭维交谈着,他们的视线时不时瞥向门口,仿佛在期待那儿会出现什么人。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一辆马车从街角哒哒驶来。萧砧和萧律见到这辆马车,两人齐齐露出狂喜的神色。没等马车驶到门口,两人便热情地迎了上去。
辽人有陋习,以人为车踏。
萧砧恭敬地亲自为这马车的主人掀开车帘,辽商萧律更是二话不说,谄媚地跪伏在地上,双臂撑着地面,屁股高高撅起,把自己活生生做成了一个车踏。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