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 >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
错误举报

>女装大佬在明朝(穿越)——三十六陂春水/

    第21章 新皇当立
    在朱厚熜短短的十几年人生中,很少出现过什么让他情绪失控的事。从记事起,他就是兴王府唯一的继承人,父母疼爱,姊妹和睦,除了父王的逝世以及前段时间的被绑,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但这次不一样,仿佛冥冥之中感受到了什么,朱厚熜身子微微发抖,不知是兴奋亦或害怕,他甚至没办法向前踏出一步。
    就在此时,一只冰冷的手搭在他肩上,朱厚熜转身望去,只见跟自己保证过会常伴身边的女道士微笑的看着他,薄唇轻启,对自己说道:去吧,它是你的。
    朱厚熜一下子就恢复了神智,安静的让下人服侍自己穿好裘衣,一步步走向传旨的内侍。
    按照规矩,内侍代表天子亲临,他作为藩王理应下跪接旨,结果刚要屈膝就被对方扶住了。
    传旨的太监吓得肝胆俱裂,他哪敢让朱厚熜跪,现在全京城都在热议新帝是个什么样的人,究竟什么时候进京。他这是三生有幸,能赶在钦差前露脸。于是出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司礼监的传旨内侍,端着一品玉轴的圣旨,竟给接旨人行礼。
    礼毕后,那太监打开圣旨,高声念到:奉太后旨,兴王朱厚熜,恭孝诚简,品性端方,依按祖制,嗣皇帝位。说罢又恭敬低头:陛下,接驾的钦差已经在路上,奴才是六百里加急,特意先给您来说一声儿,太后的意思,是让您心里有个数。
    朱厚熜已经什么都听不见了,即使明白现在还没有正式登基,这奴才的那声陛下不合规矩,但是他也没办法抵抗。心脏跳得飞快,血液仿佛在燃烧,他知道,他是太、祖的血脉,对权力有着与生俱来的渴求,正如靖华说的,那是他的,从来都是!
    用尽全身力气,朱厚熜迫使自己冷静,命下人招待好来使,回去找母亲商议。
    刚继位兴王变成了皇帝!整个安陆都沸腾了!
    平素里对藩王一直回避的大小官员统统上门拜访,就连湖广一地的商人都削尖了脑袋的想给王府送礼。但此时的兴王府,却大门紧闭,甚至从巡检司调了一队人马,日夜巡防。
    说实话,蒋氏刚听到这个消息也是迷糊的,她甚至以为是哪个人大逆不道,跟王府开的玩笑。的确,前一阵子皇帝颁布敕令,令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时间,并承袭兴王爵位。但他们都以为是由于老王爷太久没下葬,皇帝出于补偿才这样做。安陆距京路途遥远,古代通讯又不发达,他们仅知道皇帝前一阵似乎落水了,剩下的一律不知。
    如今却来人告诉她,自己儿子要去当皇帝了?除去刚开始的兴奋,蒋氏逐渐变得担忧起来。她父亲是北京中兵马指挥使,清楚京中局势之复杂,他们兴王府,一无根基,二无人脉。熜儿孤身去往紫禁城,倘若出了点什么事可如何是好。
    这些思虑,她不能跟儿子讲,因为她知朱厚熜自来心高气傲,受不得半点委屈,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走了偏路。想了又想,她把李乘风叫到身边。
    李乘风此时也非常忙,无他,他预言皇位的事迹已被陆炳这个小喇叭添油加醋的讲给纯莹纯茵这两姐妹听。纯莹还好,她素来善解人意又安静,更何况李乘风为她治过病,在她眼里其跟半仙也差不多了太多。朱纯茵听得简直就要打滚求情景再现了,围着李乘风问了一遍又一遍。李乘风被她搞得头大如斗,早知道就不在众人面前装这个比了!
    听到王太妃找,他立刻飞奔到主院。
    蒋氏也听说他被纯茵缠住的事,见他的狼狈样不由笑出声。李乘风哀怨的看着王太妃,他不也是为兴王府卖命。蒋氏连忙努力作严肃状,正色道:近来辛苦道长了,我也听说您的料事如神,那日多亏了您,熜儿才能稳住。
    李乘风摇头:王爷少年老成,命数天定,贫道哪里有什么功劳,太妃莫要折煞贫道了。
    他越是谦逊,蒋氏就越觉得他有本事,回想起他对王府的恩惠,蒋氏郑重道:吾有一事劳烦道长,请您务必应允。
    李乘风心下了然,但还是开口道:太妃尽管吩咐,靖华自当尽力而为。
    叹了口气,蒋氏道:按那传旨黄门的话,再有个几天,钦差就要抵达安陆,到时候熜儿跟他们走。我这个王太妃自然是不能跟着一起去,就请您跟着,护吾儿一路周全。
    李乘风皱眉:王爷对我有恩,贫道自当应诺,但上京事关重大,我一个闲散道人,还是一介女流,又如何能跟着走?
    此事道长无需担忧,完全交由我处理就可。蒋太妃信誓旦旦的保证。
    见她这么说,李乘风自然同意,二人又就迎接的来使讨论了一番,直到天色渐晚他才告退。
    而朱厚熜这个时候,正在袁宗皋的指导下练习礼仪,争取见到朝臣不露怯。
    安陆州外的驿站,谷大用正一脸烦躁的询问驿丞,也就是驿站中的最高长官。怎么?你身为安陆驿丞,好歹也是个官了,何况还离王府这么近,连兴王的喜好都不知道?
    驿丞吓得两股战战,这位可是掌控着西厂的大人物,这些年专门带着西厂里的内侍,勾结地方流氓土匪,四处敲诈勒索。如今竟然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眼前,而且还对他很不满意,驿丞觉得自己要昏过去了!
    礼部尚书毛澄看不过眼,冷哼一声:谷公公,他是朝廷命官,只有皇上和刑部官员能审讯他,你这是做什么!
    谷大用皮笑肉不笑的咧了咧嘴:毛相公说笑了,咱家不过是打听一下新帝的喜好,以确保路上能做到万无一失,为皇上分忧,本就是我们这些下人的本分,不像你们,每天光是动动嘴皮子就行。
    不过是帮奸佞小人,国之蛀虫,竟然还妄自尊大,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谷大用刚要动怒,马上寿宁侯张鹤龄就出来打圆场,两位莫急,这皇上还没见到,您二位先吵起来了,到时候让新帝见笑,是个什么样子。
    寿宁侯背后的张太后,谷大用还是十分忌惮的,于是闭嘴不谈。心中暗恨,果然是人善被人欺,倘若先帝在世,这帮书呆子哪敢跟自己这么讲话,遂更是下定主意要包好新皇大腿。
    张鹤龄又转头对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大学士梁储和装死的定国公徐光祚说道:我看谷公公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初见陛下,总应表现出大家的诚意来,您们说是吧。
    梁储笑呵呵道:寿宁侯说的有理,那就由您全权负责吧,我这把老骨头怕是动不了了,还是给你们年轻人腾地方。
    定国公徐光祚也憨憨的点头,全然一副俺是个粗人俺啥也不知道的样子。
    毛澄则一脸正直的对张鹤龄说道: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将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对得起国家和百姓,就是对陛下最大的诚意了。
    张鹤龄被这一套老狐狸、铁憨憨、书呆子构成的组合拳打懵了,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谷大用暗自嗤笑,眼睛滴溜溜转了两圈,计上心来。
    第二日一早,张鹤龄刚起身就听见护卫们禀告,天还没亮时谷大用谷公公就已只身前往兴王府,说他是司礼监太监,理应提前为众位大人探路。
    张鹤龄心知,他这是又想要提前去表忠心,不过是先帝在时的惯用伎俩,暗恨自己怎么不也这样,一时间捶胸顿足好不后悔!
    谷大用策马扬鞭,得意的飞驰到兴王府邸,心说这还不是自己的头功,结果刚到就傻眼,十五岁的新皇拒绝接见,他被晾在外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没想到吧!我竟然又更新了!
    第22章 上路
    谷大用快马加鞭的赶了整整一天,连口水都没喝就风尘仆仆的去见新皇,结果在门口,侍卫却怎么也不让他进去。
    他气急败坏道:放肆!咱家是朝廷派下来的钦差!你们这几条看门狗也敢拦我!快滚开!
    侍卫们不为所动,半晌,从里面走出来个小内侍,看起来二十多岁,一脸生涩。
    见到谷大用,先是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小内侍开口道:在下黄锦,乃是兴王府伴读,见过谷公公了。
    谷大用心下了然,此人估计就是新皇身边的心腹,这种大部分都会成为司礼监的下一任掌权者,他也不敢太过得罪,只好忍下怒气道:黄兄弟多礼了,咱家有要事在身,特意来求见陛下,还请通报一声。
    黄锦恭恭敬敬道:王爷得知您一路车马劳顿,尽忠职守,特意让在下出来迎接您。谷大用转怒为喜,心中暗道皇上又如何,十几岁的青瓜蛋子还不是要靠他们这些人才能在宫中立住脚。
    结果还没等高兴完,黄锦又道:不过嘛王爷也说了,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您没有带着朝廷的正式公文来,王府不好接待,否则传出去说我们交结內官,罪名可就大了,要不您还是先回去吧。
    谷大用碰了个软钉子,被拿捏的说不出话来,也总不能硬闯,于是灰溜溜的去馆驿待着去了。
    王府内,朱厚熜气定神闲的喝着茶,见黄锦回来复命了,随口问道:怎么?人打发走了?
    回王爷,走了,临走前一步三回头,那叫一个不甘不愿。黄锦笑眯眯道。
    朱厚熜冷哼一声:声名狼藉的东西,本王岂能从他手里接过皇位。然后转身望向身边负手而立的女冠,有些不自在的寻求赞同:靖华你说是吧。
    李乘风觉得好笑,自打那日他大发神威,预言到皇位天降起,小屁孩就一直对他有些小心翼翼。再加上当时的失态,此时的朱厚熜大概是一种好奇、羞耻、敬畏又得意的复杂心情。正了正神色,李乘风严肃道:不错,王爷您果然是英明神武,料事如神,算无遗策,乾纲独断
    朱厚熜本来听得还比较满意,最后脸越来越红,气急败坏道:行了行了!乾纲独断不是什么好词吧!
    李乘风见人总算是恢复正常了,也露出笑意:那贫道是不清楚,不过,之后王爷打算怎么办?
    自然是观察一下来使,估计到时候事态紧急,怕是没有多少时间准备就要立即启程。说罢他安抚的看了李乘风一眼,信誓旦旦道:你放心,本王定会带着你一同上京,不管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李乘风头疼,只能说不愧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杠精皇帝吗,这还没登基呢就一副昂首挺胸准备跟大臣开斗的样子,急忙劝阻:此事万万不可,不是说好了吗,交给太妃解决。王爷你现在根基不稳,还是不要太过显眼,和别人起冲突。
    犹豫了一下,心知对方说的有理,朱厚熜最终还是点点头同意了。
    过了两日,梁储毛澄等大队人马方才带着朝廷的诏书赶来。当得知谷大用被人留在外面,毛澄恨不得仰天长笑几声来抒发心中的快意。为官者哪个不对正德年间的几个为非作歹的太监咬牙切齿,但苦于圣上被人蒙蔽,如今看见新皇不假辞色的对待他们,心知那帮人的好日子是要到头了。
    梁储徐光祚等人也是若有所思,唯独寿宁侯张鹤龄暗暗叫苦,他也知道,自己可是跟那谷大用一路货色,皇上是不是也瞧不上他?回去要跟姐姐张太后好好商议一番。
    也不管众人心思如何千回百转,见人都到齐了,朱厚熜才在蒋氏的监护下,一并予以接见。
    兴王府厅堂内,众钦差被人刚落座没多久,就见一锦衣少年和一中年美妇走入。一行人连连行礼,并暗中打量这位从小生在在安陆,连京城都没进过的藩王。片刻过去,都不由点头,无他,全因朱厚熜长得实在是太符合这个时代人的审美了。
    虽然年纪尚小,但也能看出此子身量高大,剑眉星目,鼻直口方,还配备一张老朱家标准的方脸,比起正德,他更像弘治皇帝的孩子。张鹤龄吸取教训,抢先一步上前道:臣张鹤龄见过皇上,恭请陛下圣安
    话还没说完,就被朱厚熜打断:寿宁侯慎言,登基大礼还未举行,本王岂敢以皇上自居。
    马屁拍在马腿上,张鹤龄被噎了一下,尴尬的笑了笑。后面的礼部尚书毛澄则是赞同的不得了,看来新皇心中还是有杆秤。于是将张鹤龄挤到一边,上去宣读朝廷的诏书,朱厚熜淡定的接旨。之后开口道:有劳诸位了,父王死得早,本王年幼,于朝廷之礼尚有许多不熟之处,安陆地偏,产出匮乏,也拿不出什么来招待,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整个过程显得不疾不徐,冷静从容,不由令一干朝臣刮目相看。
    见事情办妥,众人也不敢耽搁,立刻便提出要即日启程,朱厚熜自是同意,此时蒋太妃却突然开口道:且慢,我尚有一事相求。
    这位可是未来的皇太后,大家不敢怠慢,忙垂手聆听。蒋氏表现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此去路途遥远,吾儿体弱,我也知自己不便在旁照顾,王府有一供奉,医术精湛而且武艺高超,还请带上他一并前往。
    本来嘛,多个人也并无不可,但成化和弘治朝留给众人的心理阴影委实太过深刻,大家简直是闻道士色变,毛澄立刻跳出来反驳道:太妃过虑了,臣等这一路早就配备齐了随行人员,宫中太后早就吩咐过速速赶到,一切从简,那道士还是留在府中吧。
    朱厚熜不悦,且不说他对李乘风的感情,如今自己已是皇帝,连这点小事还要听人指挥吗?
    此时谷大用张鹤龄就派上用场了,这两个平日最会溜须拍马,察觉到新皇情绪,立刻反应过来,对着毛澄就是一通喷。
    毛大人此言差矣,虽说有大夫,但多准备些总是好的,难道王爷的安危就不重要吗!
    陛下刚驾崩,相信有道长在还能一路为他老人家祈福,你要领悟到王爷的良苦用心啊!
    毛澄被这两个卑鄙小人气得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大学士梁储拍案,不能再等了,那道士跟着就跟着吧,就当多个人在王爷身边服侍。
    于是朱厚熜连同府中长史袁宗皋,身边内侍黄锦以及李乘风一起,在蒋氏和纯莹纯茵依依不舍的送别下跟随大队离开安陆。
    由于朱厚熜的车马在队伍最中间,被人层层护卫起来,所以直到沿途休息时,李乘风才与各位钦差碰见,众人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张鹤龄张侯爷微愣一下,竟然吟起诗来,只见他双眼微眯,陶醉道: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这是唐代武元衡赞美女冠美貌的诗句,李乘风没什么文化也能听出来,他是说自己好看呢。心中好笑,大大方方对他一拱手,张鹤龄更乐了。此时他没看见,一旁的朱厚熜已是满面寒霜,狠狠的盯着他,心中狂飙恶言,等皇位坐稳后一定要让这老色、狼好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