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山有木兮 > 山有木兮
错误举报

山有木兮——非天夜翔(139)

    太子泷当即如获至宝,马上召集东宫议政,并朝群臣问策,为雍国的全面南迁作准备。
    然而就在同一天,安阳也传来了令他犹如五雷轰顶般的消息王子汁淼落败被擒,不屈身死。姜恒下落不明。
    轰隆一声,太子泷脑中犹如遭了当头一击,勉强站起身时,当着东宫的面吐出一口血,软倒在地。
    群臣顿时慌张起来,马上将太子抱到桃花殿内,延请医师。姜太后从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慢慢了解了整件事的经过
    有人说姜恒叛乱,有人说耿曙其实没死。
    但不管姜恒与耿曙死没死,眼前她的孙儿却快要死了。姜太后非常清楚,这是急怒攻心,乃至昏厥之症,于是遣走了太医,亲自以银针贯注了平生内力,为孙儿诊治。
    容不得有丝毫差错哪怕姜太后心急如焚,亦知道她眼下要做的,是必须保住汁泷。
    界圭还没有回来,不,不会的,姜太后活了这些年,见惯了世面,她直觉姜恒与耿曙,不会有事。
    泷儿?姜太后道。
    太子泷终于醒了,醒转之后,不住喘气,姜太后枯干的手仍紧紧握着他的脉门。
    未几,太子泷大哭出声。
    哭出来就好了,姜太后疲惫道,哭出来就没事了。
    太子泷抓紧了姜太后的衣袖,哽咽道:祖母
    不会有事的。姜太后抱住了太子泷,低声道,你这傻孩儿,事情还未有说法呢,你哪怕哭死了,你兄弟就能回来么?
    太子泷旁若无人,抱着姜太后大哭出声,姜太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翌日,太子泷罢朝。
    他在后宫足足睡了一整天,天昏地暗,脑子嗡嗡地疼,一时梦见耿曙满身是血朝他愤怒大喊,一时又梦见姜恒摔下悬崖,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
    醒来之后,他手持玉玦,前往雍室宗庙,为姜恒与耿曙默默祷祝。海东青已有大半年未曾回来了,这数月里,他从未想到过,耿曙竟是会出事。
    直到汁琮回来的这天,太子泷疾步奔去,只见雍国满城百姓尽出,在那欢呼声中,汁琮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这一刻他就是开拓盛世的伟大君主,一如百余年前,那位在此地奠立了强大雍国的开国之君!
    父王!太子泷非但没有任何崇拜之色,反而焦急地下了台阶。
    你哥战死。汁琮坐下后,第一句话就是说,庆功宴后,将为他办一场为期三日的国丧。
    太子泷怔怔看着汁琮,眼前一阵阵地发黑。
    姜恒下落不明。汁琮又说,他怪我没有救汁淼,投奔他国去了。
    那场灾难之后,汁琮派人搜寻了全城,没有找到姜恒的尸体,甚至不见耿曙的玉玦,这让他非常在意。与此同时,郢国还来了消息太子与郢王同时暴毙,郢国朝野正乱成一团。但无论如何,这对雍国来说都是好消息。
    他怀疑被烧的人不是耿曙,但完全可以当他死了。至于姜恒,汁琮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他的下落,必须不计代价,把他找出来杀掉。
    我会派人去找姜恒。汁琮说,人生在世,谁人无死?泷儿,你不必太泷儿?
    殿下!太子殿下!朝臣生怕太子再一次呕血。
    太子泷摆摆手,最惨烈的结果,他在一月前便已想到过,他拖着蹒跚脚步,缓慢朝殿外走去。
    去哪儿?汁琮充满威严的声音在他身后说道。
    太子泷回头看汁琮,夕阳的光芒横亘在父子二人身前。
    太子泷的眼神变了,变得让汁琮忽然有点陌生,他想说什么?汁琮下意识地想回避,他欺骗了他,欺骗了所有人,甚至欺骗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汁琮杀了他,这令他对儿子的双眼,竟是有点畏惧。
    但只在顷刻间,那一瞬的躲闪,仿佛令太子泷感觉到了埋藏在冠冕堂皇之说底下,某些龌龊的真相。那纯粹源自于父子二人的默契,多年的默契,让太子泷察觉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我去找恒儿。太子泷轻轻道。
    你疯了。汁琮嘴唇动了动,声音一样很轻,却下了一个太子泷无力反抗的决定:带他回东宫,哪儿也不能让他去。
    第162章 出鞘剑
    桃花殿中, 夕阳洒落一殿金光,姜太后在阴影里安安静静地坐着。
    你回来了。姜太后听见脚步声。
    是,母后。汁琮换上王服,走进殿内, 儿子回来了, 祖宗留下的遗愿, 儿子办到了, 如今也仅仅是走出第一步。
    我今日身上不好,姜太后淡淡道,没有去迎接你,但全城军民待你的欢呼, 我哪怕在深宫里, 也听见了。
    汁琮来到姜太后身前, 朝母亲躬身行礼。
    他看见姜太后膝上, 搁着一把出鞘的剑, 却不是天月。
    孩儿们还好么?姜太后又问。
    汁琮没有回答, 只盯着母亲手中那把剑, 衡量着以这个距离, 姜太后是否骤然出剑, 便能让他死在剑下。
    汁淼战死。汁琮轻描淡写地说, 姜恒逃了, 眼下不知道他去了哪一国,正在寻访他的下落。
    逃了?姜太后冷冷道。
    是。汁琮答道, 姜恒被郢国策反,出卖了他的兄长,乃至汁淼落在敌人手中,壮烈牺牲。
    母子二人沉默了很久很久, 姜太后什么也没有说,就像当年汁琮前来,告诉她,汁琅不行了的那天。
    你哥生前定下的中原大计,姜太后淡淡道,最后却是耿渊的儿子为你完成了第一步,也算解铃还须系铃人了。
    汁琮没有回答,姜太后道:泷儿是个好孩子,可惜了,本以为他能与他们好好相处,你去看过他么?
    汁琮答道:人总有一死,不是这么死,就是那么死,他现在无法接受,但慢慢总能看开的。
    姜太后淡淡道:说得是,咱们迟早也要死,不看开又能怎么呢?过来,扶我起来。
    汁琮没有上前,注视着姜太后严厉的面容,她从他们还小时,便是这么一副面孔,待他严厉,待汁琅更严厉。只有在他们父亲面前,才是温柔的。
    两个孩子里,母亲更爱他的兄长汁琅,汁琮向来很清楚。她生下汁琅后想要个女儿,只是天不如所料,汁琮成为三兄妹里中间那一个,也是最不得宠的那个。就连汁绫都比他更讨母亲欢心。
    母后既然身体不大好,汁琮说,就歇着罢,不要勉强。
    我还是能动的。姜太后将剑放在一旁,淡淡地说,琮儿,你在想什么?过来,你很久没有与娘说你的心事了。
    汁琮背上竟不知不觉,已被汗水湿透。
    此刻姜太后手中空空如也,汁琮无法再推托,只能缓步上前,眼睛始终盯着一旁的利剑。
    卫卓也死了?姜太后淡淡道。
    是。汁琮答道,来到台阶前。姜太后抬起手,汁琮一手背在身后,正在提防,姜太后却把手搭在了汁琮的手背上,起身。
    怎么死的?姜太后没有朝儿子动手,问道。
    汁琮说:与郢军交战时中流箭而亡。
    他相信姜太后不知道安阳一战的详情,至少现在,其中的诸多龌龊还未传到她耳中,全靠猜测。既然是猜测,这个时刻,她就不能下手杀自己。
    那可得好好厚葬。姜太后朝汁琮说。
    汁琮搀扶着母亲,来到桃花殿外,看着院内绽放的花朵。
    是。汁琮定了定神,答道,三天后,儿子将为汁淼、卫卓二人亲自扶灵,办一场风风光光的丧事。
    该南迁了罢,姜太后又道,汁家等了这许多年,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我见泷儿已与他的门客,在筹备南迁之事了。
    未等汁琮回答,姜太后又轻轻道:母后就不去了,你们去罢。
    母后汁琮欲言又止。
    姜太后面朝晚霞,面容恬静,犹如回到了许多年前,自己仍是少女的时光。
    嫁给你父王那天,姜太后说,落雁就是母后的家,桃花在,他就在,最后这段时光,能在落雁度过,乃是我的心愿。去罢,王陛下,我的儿。只可惜了那俩孩儿。
    汁琮放开姜太后的手,如得大赦,退后半步,躬身答道:是。继而不再多言,匆匆退走。
    姜太后在落日与晚霞中站着,犹如雕塑。许久后,界圭从树后转出,握着已出鞘的天月剑。
    我下不了手。姜太后沉声道。
    界圭说:他很聪明,知道有刺客藏身树后。
    姜太后叹了口气,界圭非但没有责备姜太后,反而道:人之常情。
    交给炆儿罢,姜太后长叹一声,若他仍愿意归来。你去看看汁泷。
    界圭点头,退后半步,继而转身走向东宫。
    想去哪儿?界圭在太子泷面前,语气难得温柔了一次。
    太子泷背着一个包袱,面朝外头的侍卫,站在界圭身前,犹如窥见了希望。
    界圭走过,随手取走太子泷的包袱,扔在榻畔,说道:他俩还活着,我只能告诉你这些。
    太子泷听到这话时,顿时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你该早说。太子泷道。
    太子泷面朝界圭,总觉得摸不清他的心思,从小时候起,他就有点怕界圭,毕竟容貌全毁之人,对一个小孩儿来说,太吓人了。
    为什么?太子泷道,他们去了哪儿?安阳城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我只能告诉你这些。界圭重申道。
    太子泷知道再问不出来什么,但得到耿曙与姜恒仍然生还的消息,对他来说就够了。
    他们还会回来么?太子泷又问。
    我只能告诉你这些。界圭重申第三次。
    太子泷只得回到榻前,坐下。
    我其实挺奇怪,界圭说,你为什么从小到大,总是这么听话?
    太子泷望向界圭,这话许多人说过,或者他们不明着说,心里却都在想。设若界圭从前这么说,太子泷一定会觉得他在挑拨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嘴上则淡淡一句岔开。
    但现如今,不一样了。
    姜恒改变了他许多,他更敏锐地察觉到,家人之间的关系,仿佛蒙着一层阴影。父亲与祖母,父亲与姑母,祖母与姜恒,耿曙与父亲
    界圭做了个奇怪的表情,朝太子泷道:你这一生里,有没有某一刻,想过反抗你爹?
    太子泷没有回答,只安静坐着。
    啊,界圭说,想起来了,你确实反抗过。那天杀回落雁,就是你的反抗。其实你时时刻刻都在反抗,只是用你自己的办法。
    界圭,你究竟想说什么?太子泷的语气忽然带了少许威严。
    你们三兄弟,界圭说,一个像把剑,一个像本书,一个像面盾牌,底子都是一样的。
    界圭转身,离开寝殿时,稍稍回头,又道:有时我觉得,你与姜恒之间,隔了面镜子。
    太子泷注视界圭身影。
    好好做你该做的事罢,界圭为他关上门前,又行一礼,客气道,若有缘,你们总会见面。
    三天后,雍国王子汁淼、卫卓同日出殡,场面浩大。太子泷沉默不语,亲自为汁淼扶灵,汁琮则护送卫卓棺木,巡过雍都落雁。汁淼生前衣冠送入宗庙内安葬,卫卓则葬入大雍忠烈祠。
    迁都之举提上议程,汁琮亲自选址,雍国版图重制,北至远山,南至嵩县,雍已占天下十之近半,延伸过黄河,触及安阳、洛阳,更有狭长腹地,犹如一把剑,剑刃尖端则是嵩县。
    雍国出关,天下惊惶,梁国灭国,此刻汁琮却昭告天下,十月十五,下元节当日,将在洛阳举行五国联会,一切照旧。
    盛夏时节,姜恒跟随耿曙,转过山峦,隐隐听见了浪涛之声。
    上来。耿曙牵着两匹马,姜恒早已按捺不住,惊呼,越过耿曙,冲过山地,站在山腰上,狂喊了起来。
    是海!姜恒大喊道,是海啊!
    他这一生,终于头一次真真切切,用自己的双眼看见了海。大海如此宏大,一望无际,海鸥鸣叫声阵阵,夏日的烈阳照耀在海面上,泛起金光。浅海处渔船划过,沙滩上沙粒细软洁白,犹如盐粉般。
    姜恒难以置信,回头朝向耿曙,耿曙示意去就是,并始终注意着周围的动向。
    姜恒跑向海滩,险些被袍襟绊倒,当即除了外袍,脱了靴子,站在海水中,怔怔看着眼前的一幕。
    你看!姜恒捡起贝壳,让耿曙看。
    耿曙把马儿拴在海边,说:待会儿找个人家借宿,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犹记那年,朝耿曙说我想去看海时,七岁的姜恒以为自己一辈子也不会走出姜家的高墙。事实上这世上又有多少人,从生到死,俱不曾有机会离开家乡?
    但他这么说了,耿曙便始终记得,十二年,他从未忘却。
    如今他们终于来到了海边,碧浪与晴空之下,大海的彼岸,是否有着云雾笼罩的仙山?罗宣、松华与鬼先生,想必已在海的尽头开始了新生活罢?
    耿曙曾巡视雍国国土,在最东面也曾见过狭长、破碎的海岸,那里礁石嶙峋,海水一片漆黑,孤独而荒凉。在见到越地尽头、鱼米之乡的盛夏之都时,亦觉得很美。
    而身穿洁白单衣、在沙滩上涉水的姜恒,仿佛已与这碧空万顷、海天一色融为了一体。
    耿曙笑了起来,那是他这一个月里第一次笑。
    他在距离姜恒不远处坐下,将黑剑横在膝头,随时注意着周围的动向,哪怕这里并无太多人。
    姜恒看到海的那一刻,已近乎忘了所有的烦心事,不一会儿便半身湿透,他不时回头看看耿曙,确认耿曙在沙滩上,耿曙便一手挡在眉眼前,朝姜恒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