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养猫-(45)
谢锦脸上一热,才反应过来自己居然一直在姜照腿上坐着,连忙推开她的双手起身离开,又回头看她,虽然面不改色,但还是有些隐隐要皱眉的意思。
是不是腿麻了?谢锦红着脸问她。
姜照笑了一声,没回应她,吩咐了高盛安传膳,又把搁在桌子上的金牌和钥匙都塞回了谢锦手里,握紧了她的双手不让松开。
金牌你拿着,宫里宫外总能用得上,最起码不能让你再平白受人巴掌。
多久之前的事儿了,陛下还记着呢?
谢锦浅笑一下,见她态度坚决,就没有再推诿的意思。
姜照看着她,神情肃穆,格外认真地说:关于赵太妃的事儿还没完,她总要付出代价的,即便是你原谅了她,朕也绝不会心软。
她身为皇帝,却让谢锦在她眼皮子底下受了欺负,纵然让成姑姑付出了代价,但罪魁祸首毕竟还毫发无损,几乎成了姜照心里的一根刺,一日不拔出来,她就要一日惦记着。
不想让谢锦觉得自己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但对于赵太妃她也绝对不会妥协,于是不再继续谈这件事,姜照直接话锋一转,看着那把钥匙道:不是说过几日是你阿娘的生辰?我大概是不能陪你去贺寿了,到时候你出宫带着元盛,拿钥匙去库里挑些东西让他带着,就当是我对你阿娘的一片孝心了。
可是
没有可是。姜照直接伸手去捂她的嘴,神情认真道:锦娘,从今日起,你必须得明白,再也不能把我当妹妹,也再也不能把我当主子。
她目光温柔,轻声一笑道:你我夫妻一体,我的就是你的,不要太过生分。
说完把人惹了个脸红,又装模作样地询问:可好?
谢锦怎能说不好,只能轻哼一声,把她捂嘴的手推开,将钥匙与金牌一并收了起来,还有那个被姜照扯坏的香囊,总还是需要修补一下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专业人士谢锦:破镜不可以重圆,但是破掉的香囊可以。
【拔出来】为什么也要屏蔽,阿晋好猥琐,想啥呢真的是
第63章 归家
谢锦出宫给谢夫人过寿,姜照不止让何元盛跟随保护,还吩咐元祥同行。
如今谢家人回京也已不是什么秘密,皇帝是下定决心要为谢家平冤,甚至是有重新起用谢玉折的意思,就没什么人敢拿从前谢家获罪的事儿出来说道,甚至因为姜照有意让人把谢玉折为黎州作赋的事情大肆宣扬了一番,他如今俨然是个忍辱负重的英雄。
万顺坊谢家的牌匾又挂了回去,每日客如云来,好不热闹。
但谢夫人做寿,谢玉折并未向外发帖,反而闭门谢客,只求一家团圆罢了。
谢锦回去见了谢徽与宁芸夫妇,自然是又哭了一通,当年一家生离之时,兄长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如今再见,却已蓄须,无论外貌还是气质都成熟沧桑了许多。
而当年温婉贤淑又不失俏皮性子的阿嫂宁芸,如今也已为人母,小侄子谢卓佑已经三岁了,宁芸如今又有身孕,也不再是那个陪她彻夜不眠说女儿心事的闺中密友。
他们一家人,错过的何止八年团聚。
好了,都别哭了,马上惹得阿娘也要流眼泪,今儿可是她的寿辰,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再次团聚,都要高高兴兴的才是。
谢徽擦擦眼睛,把一旁瞪着眼睛好奇打量着陌生人的谢卓佑抱起来,哽咽着道:佑儿,快去哄哄娘亲和姑姑,让她们都不要再哭了。
姑姑?谢卓佑显然对这两个字并不陌生,指着谢锦问:这就是佑儿的姑姑吗?
他虽然才三岁,但自从会说话起,就有人教他喊出姑姑两个字,他也隐约懂得家里少了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只是每次问娘亲,总是惹得她沉默,再去问祖母,更要惹得老人家掉眼泪,吓得他再也不敢多问了。
眼前这个和娘亲相拥而泣的陌生女人冲他望过来,两眼通红还噙着泪水,嗓音很温柔地唤他的名字,对他说:佑儿,我是你姑姑。
谢徽怕他忘记,就提醒道:姑姑就是阿爹的妹妹,和阿爹是骨肉至亲,就如同你阿娘腹中的那个孩子和你的关系,佑儿明白吗?
谢卓佑其实不太明白,但是他知道姑姑就是他们家里一直缺少的那个人,于是冲谢锦伸长了手臂,哼哼唧唧地说:姑姑抱抱我。
一到谢锦怀里,扎着总角的小孩童就嘤嘤啼哭起来,谢锦问他怎么了,谢卓佑道:我一直都有一个姑姑,可为什么姑姑今天才来看我?是不喜欢佑儿吗?
谢锦闻言又湿了眼眶,与他贴着额角以表亲昵,柔声道:姑姑没有不喜欢佑儿,只是从前没有相见的机会,以后同在京都,姑姑会看着佑儿长大的。
她回头望去,元祥都不用她提醒,就从带来的一堆礼品中挑出个小锦盒递过去。
这倒不是谢锦的私心,而是他们来时姜照给的,说是专门为小侄子准备的礼物,请谢锦代为转达,也算是她的一份心意。
这是给佑儿的礼物,看看喜不喜欢?谢锦把锦盒给了谢卓佑。
谢卓佑手小,几乎是把小小的盒子抱住,一听谢锦问话,还没来得及打开盒子,就笑嘻嘻地说:喜欢喜欢,这是姑姑给佑儿准备的吗?佑儿很喜欢!
谢锦目光一顿,含糊道: 这是她送给你的,佑儿快打开看看吧。
谢卓佑依言将锦盒打开,卡扣松垮,倒是毫不费力。
盒子里面是一对儿孩童戴的银手镯,还有一块青玉长命锁,小巧精致,打眼一瞧就知价值不菲。
从前谢家也是尚书名门,金银玉宝也曾掌过眼,谢徽看着儿子抓起那把玉锁,连忙伸手接了过来,对谢锦道:这东西贵重,他尚年幼,承受不起。
谢锦道:这是给佑儿的东西,平日挂在脖子上,无端也不会损伤。
可
谢徽正要再次婉拒,便听妹妹压低了声音道:哥哥,这是陛下给的东西,我拿回去不好交差,还是让佑儿收下吧。
他略有怔愣,想起父亲私下和他说的事情,看向谢锦的眼神不由得多了些深意,却终于将那双镯子和玉锁收了下来,都戴在了谢卓佑身上。
又让谢卓佑从谢锦身上下来,跪地磕了个头,算是谢过天恩。
因未请来客,此次谢夫人做寿,算是家宴,除了谢家人之外,何元盛和元祥也上位列坐,纷纷举杯共饮,情切之处,几个女人又都抹起了眼泪。
酒过三巡,谢玉折有了些醉意。
看到妻女儿媳正小声交谈,讨论着宁芸腹中胎儿,儿子则已经能做家中顶梁柱,和善从容地和两位宫里来的贵客寒暄,小孙子则是自己专心吃饭,并不用人太操心。
他眼眶有些发热,长叹一声,觉得人间之喜,莫不如此。
听到他的叹息,谢锦转身来问:爹爹怎么了?
谢玉折笑道:为父只是觉得开心,能再浮一大白,锦娘,倒酒。
谢锦道:爹爹年岁也不小了,饮酒伤身,可不能由性而为,日后在家中也要多听阿娘的话,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您说是也不是?
话虽如此,还是给他倒了半杯酒。
谢玉折端起酒杯沾了沾唇,点头同意了她的说法,又话锋一转道:恰好今日锦娘出宫来为你母亲贺寿,为父有一事还要征询你的意见。
爹爹请说,女儿愿闻其详。
谢玉折稍有停顿,目光淡淡地从元祥与何元盛身上掠过,缓缓开口道:你还记不记得,为父曾与御史中丞高敬交情很好,后来为父获罪,他还为我说过话,因而被先帝贬谪,到了当今继位,才又把他捞了回去。
高敬与谢玉折是同年进士,二人志趣相投,皆是高风亮节之人,于是结为莫逆。
当年谢玉折被定罪,高敬不顾自己身份敏感,决然向先帝进言,为之脱罪。
但终究没能让先帝回心转意,反而因此被连降三级,直到姜照登基之后,才把他官复原职。
因为谢高二人交好,两家人也多有往来,谢锦自然记得高敬,便点了点头。
谢玉折又问:那你还记不记得你高伯伯的小儿子高齐?
见谢锦又点了头,谢玉折微微一笑,道:高齐曾经向你求亲,你说对他并无男女私情,我便帮你回绝掉了。
后来他成了亲,但不过三年,妻子便病逝了,也没给他留下一儿半女,而他至今未曾续弦,前几日随他父亲一起来家里拜访,又和我提起了你。
谢锦面色一冷,终于明白了谢玉折的意思。
果然又听他道:他说年少倾心,一直念念不忘,想等你出宫再向你提一次亲,希望你能给他个机会。
而为父看来,高齐虽然成过婚,但为人正派,是他父亲一手教养出来的,你嫁过去也是正妻,又有高敬夫妻那样贤明的公婆,未必不是一桩好婚事。
父亲说征询我的意见,而并非是强迫我嫁人的意思,是吗?谢锦淡淡问道。
谢玉折点点头,我当然不会强迫你,只是让你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了。谢锦面色不变,温声道:请父亲再次帮我回绝了吧。
她态度果决,没有半分值得商量的意思,谢玉折一时沉默,目光又落在了元祥与何元盛身上,此时二人也没有在和谢徽说话了,正对上了他的视线。
何元盛冷面不语,倒是元祥微微一笑,让谢玉折总觉得是有些深意。
锦娘。他沉声唤了女儿的名字,意有所指道:你若真的不愿嫁人,家里有我和你哥哥,也能好好养你一辈子,但你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还是要三思才是。
谢锦大概也已明白,父亲必然是看出了什么,要不然也不会无端说出这些暗含警告的话来。
或许放在从前,她必因此心生忧虑,从而产生退意,但她如今已和姜照互许终身,又岂能去做一个负心人?
但她也知道,父亲的所谓周全,是万万容不了她对当今圣上荒唐的爱意,干脆就避过不谈,只是道:我心里有数,请爹爹不必挂怀。
谢玉折看出她的不甘,心道你们二人之间,自有千阻万隔,迟早让你自己回头,我又何必非得做个恶人?于是便将一切按下不提,就当无事发生过了。
谢锦在家里又待了一下午,到日暮西沉,用过晚膳后才与家人告别。
谢卓佑已经和她很亲近,搂着她的脖子不愿撒手,谢锦在宫里对付姜晗已经很有一手,两个孩子年纪相仿,想必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于是她便静心哄慰,总算是把谢卓佑劝住了,没有再嚷着要跟她一起回宫。
姑姑还回来看我吗?小孩子回到父亲怀里,眼巴巴地看着谢锦。
谢锦温声笑道:佑儿在家听话,姑姑得了闲时就来看你,你也千万不要把姑姑忘了。
谢卓佑也笑起来,小手拍着胸脯保证:佑儿一定会乖乖听话的,下次姑姑来看我,我和姑姑到街上去,这儿好吃的东西可多了!
好,姑姑下次过来,陪佑儿上街吃好吃的去。
哄过了谢卓佑,谢锦又和父母兄嫂一一道别,而后在他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之下,由元祥与何元盛驾车,一路回到了皇宫。
从谢府出来后天色已经擦黑,到了宫里就黑严了,何元盛自离去,谢锦和元祥同回熙和宫,走到半路上,谢锦主动和元祥搭了话。
小元子,今日在家里我父亲说的那些话,不要告诉陛下。
这
元祥有些为难,如果答应了,便是对陛下不忠,如果不答应,又是不给谢锦脸面。
见他面露纠结之色,谢锦叹了口气,温声道:你在陛下身边的日子也不短了,她对你们又不设防,也不隐瞒真实情绪,想来你比我更要了解她。
说完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她其实有些多疑善变,我不知道这是她原有的性子,还是做了皇帝之后才养成的,虽然她在我面前总有掩饰,但我看得出来。
而我父亲那番话,听到她耳朵里,除了多生是非,让她心烦,其实也并没有别的作用。
她抬眼看元祥,轻声问:你说是么?
元祥不语,默默地低下头去。
谢锦道:我与陛下的事想必你们也清楚,我既然决定了留在她身边,就不会再因外力而改变动摇,这件事要瞒她,也不为欺骗,只是心疼。
她每日里要批多少折子,忙多少政事,你也都是看在眼里的,我不想她再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去劳心伤神。
奴才明白了。
元祥在心里纠结一二,终于还是妥协,轻声应了下来。
第64章 秋狩
谢锦回到熙和宫,就先去姜照寝殿走了一趟。
出乎意料的,姜照竟然在逗弄金豆,拿着根儿御膳房新晒出来的小鱼干蹲在地上,一下下引诱着贪嘴的小狸奴举臂扑打,还发出喵喵叫声。
金豆生性脾气不好,不太爱搭理人,姜照也不太喜欢它,一人一猫从来相看两生厌,姜照还嚷嚷过要褫夺它那个威猛大将军的称号。
谢锦着实没想到,她不在的时候,这两个家伙居然还能和平共处。
听到动静声,姜照扭头去看,金豆动作迅捷,趁机从她手里把鱼干抢走,拖到角落里啃了起来。姜照也不和它一般见识,拍了拍手掌,就站起身来。
回来了。她看向谢锦,眸光温软的让人心颤。
谢锦应了一声,上前去捉住了她拿过鱼干的手,掏出手绢儿轻轻擦拭过,又觉得腥气难除,催促她去净了手才作罢。
姜照心情不错,指着角落里啃着鱼干的金豆笑道:它才来多久,整个儿的都大了一圈儿,却还是贪嘴贪得厉害,怪不得姜晗喜欢它。
小郡主长得胖嘟嘟,吃饭最是积极,有时候又想起父母,或是闹了别扭,总要哭一场才行,但总不会误了吃饭,在宫里待了段时间,一点儿也没见消瘦。
金豆同她一样,贪嘴爱吃,长得圆乎乎的,一身金灿灿的毛发养得溜光水滑。
姜晗就很喜欢和金豆玩儿,自从知道师父在皇姐宫里养了这么一只小宠物,就时常过来拜见,主要是想和金豆玩耍,追着它上蹿下跳。
难得金豆虽然脾气不好,对小孩子却很包容,从来没对姜晗伸过利爪,有时候被她抓疼了,也只是委屈巴巴地往谢锦怀里一钻,喵呜两声,就算告过状了。
正啃着鱼干的小狸奴像是听懂了有人在说它,就扭过头来叫唤一声,瞧见谢锦在,还跑过来蹭了她裙摆几道猫毛,又跑回去继续啃鱼干了。
谢锦无奈一笑,伸手打了打裙摆,又对姜照道:宫人瞧它可爱,总喜欢偷着喂些东西给它吃,它向来来者不拒,悉数进了肚子里。
且它生性疲懒,平日里只爱在太阳底下睡觉,除了被小郡主追赶之外就不爱动弹,怎么会不变胖呢?
人过胖有疾,想来猫也不例外,以后还是控制些好。
姜照越看金豆越觉得它肥硕,忽而想到了什么,便对谢锦道:让小元子吩咐宫人不许多给它喂食,下个月要去阳谷秋狩,带着它做前锋吧,也对得起它这个威猛大将军的名头。
恋耽美
是不是腿麻了?谢锦红着脸问她。
姜照笑了一声,没回应她,吩咐了高盛安传膳,又把搁在桌子上的金牌和钥匙都塞回了谢锦手里,握紧了她的双手不让松开。
金牌你拿着,宫里宫外总能用得上,最起码不能让你再平白受人巴掌。
多久之前的事儿了,陛下还记着呢?
谢锦浅笑一下,见她态度坚决,就没有再推诿的意思。
姜照看着她,神情肃穆,格外认真地说:关于赵太妃的事儿还没完,她总要付出代价的,即便是你原谅了她,朕也绝不会心软。
她身为皇帝,却让谢锦在她眼皮子底下受了欺负,纵然让成姑姑付出了代价,但罪魁祸首毕竟还毫发无损,几乎成了姜照心里的一根刺,一日不拔出来,她就要一日惦记着。
不想让谢锦觉得自己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但对于赵太妃她也绝对不会妥协,于是不再继续谈这件事,姜照直接话锋一转,看着那把钥匙道:不是说过几日是你阿娘的生辰?我大概是不能陪你去贺寿了,到时候你出宫带着元盛,拿钥匙去库里挑些东西让他带着,就当是我对你阿娘的一片孝心了。
可是
没有可是。姜照直接伸手去捂她的嘴,神情认真道:锦娘,从今日起,你必须得明白,再也不能把我当妹妹,也再也不能把我当主子。
她目光温柔,轻声一笑道:你我夫妻一体,我的就是你的,不要太过生分。
说完把人惹了个脸红,又装模作样地询问:可好?
谢锦怎能说不好,只能轻哼一声,把她捂嘴的手推开,将钥匙与金牌一并收了起来,还有那个被姜照扯坏的香囊,总还是需要修补一下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专业人士谢锦:破镜不可以重圆,但是破掉的香囊可以。
【拔出来】为什么也要屏蔽,阿晋好猥琐,想啥呢真的是
第63章 归家
谢锦出宫给谢夫人过寿,姜照不止让何元盛跟随保护,还吩咐元祥同行。
如今谢家人回京也已不是什么秘密,皇帝是下定决心要为谢家平冤,甚至是有重新起用谢玉折的意思,就没什么人敢拿从前谢家获罪的事儿出来说道,甚至因为姜照有意让人把谢玉折为黎州作赋的事情大肆宣扬了一番,他如今俨然是个忍辱负重的英雄。
万顺坊谢家的牌匾又挂了回去,每日客如云来,好不热闹。
但谢夫人做寿,谢玉折并未向外发帖,反而闭门谢客,只求一家团圆罢了。
谢锦回去见了谢徽与宁芸夫妇,自然是又哭了一通,当年一家生离之时,兄长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如今再见,却已蓄须,无论外貌还是气质都成熟沧桑了许多。
而当年温婉贤淑又不失俏皮性子的阿嫂宁芸,如今也已为人母,小侄子谢卓佑已经三岁了,宁芸如今又有身孕,也不再是那个陪她彻夜不眠说女儿心事的闺中密友。
他们一家人,错过的何止八年团聚。
好了,都别哭了,马上惹得阿娘也要流眼泪,今儿可是她的寿辰,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再次团聚,都要高高兴兴的才是。
谢徽擦擦眼睛,把一旁瞪着眼睛好奇打量着陌生人的谢卓佑抱起来,哽咽着道:佑儿,快去哄哄娘亲和姑姑,让她们都不要再哭了。
姑姑?谢卓佑显然对这两个字并不陌生,指着谢锦问:这就是佑儿的姑姑吗?
他虽然才三岁,但自从会说话起,就有人教他喊出姑姑两个字,他也隐约懂得家里少了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只是每次问娘亲,总是惹得她沉默,再去问祖母,更要惹得老人家掉眼泪,吓得他再也不敢多问了。
眼前这个和娘亲相拥而泣的陌生女人冲他望过来,两眼通红还噙着泪水,嗓音很温柔地唤他的名字,对他说:佑儿,我是你姑姑。
谢徽怕他忘记,就提醒道:姑姑就是阿爹的妹妹,和阿爹是骨肉至亲,就如同你阿娘腹中的那个孩子和你的关系,佑儿明白吗?
谢卓佑其实不太明白,但是他知道姑姑就是他们家里一直缺少的那个人,于是冲谢锦伸长了手臂,哼哼唧唧地说:姑姑抱抱我。
一到谢锦怀里,扎着总角的小孩童就嘤嘤啼哭起来,谢锦问他怎么了,谢卓佑道:我一直都有一个姑姑,可为什么姑姑今天才来看我?是不喜欢佑儿吗?
谢锦闻言又湿了眼眶,与他贴着额角以表亲昵,柔声道:姑姑没有不喜欢佑儿,只是从前没有相见的机会,以后同在京都,姑姑会看着佑儿长大的。
她回头望去,元祥都不用她提醒,就从带来的一堆礼品中挑出个小锦盒递过去。
这倒不是谢锦的私心,而是他们来时姜照给的,说是专门为小侄子准备的礼物,请谢锦代为转达,也算是她的一份心意。
这是给佑儿的礼物,看看喜不喜欢?谢锦把锦盒给了谢卓佑。
谢卓佑手小,几乎是把小小的盒子抱住,一听谢锦问话,还没来得及打开盒子,就笑嘻嘻地说:喜欢喜欢,这是姑姑给佑儿准备的吗?佑儿很喜欢!
谢锦目光一顿,含糊道: 这是她送给你的,佑儿快打开看看吧。
谢卓佑依言将锦盒打开,卡扣松垮,倒是毫不费力。
盒子里面是一对儿孩童戴的银手镯,还有一块青玉长命锁,小巧精致,打眼一瞧就知价值不菲。
从前谢家也是尚书名门,金银玉宝也曾掌过眼,谢徽看着儿子抓起那把玉锁,连忙伸手接了过来,对谢锦道:这东西贵重,他尚年幼,承受不起。
谢锦道:这是给佑儿的东西,平日挂在脖子上,无端也不会损伤。
可
谢徽正要再次婉拒,便听妹妹压低了声音道:哥哥,这是陛下给的东西,我拿回去不好交差,还是让佑儿收下吧。
他略有怔愣,想起父亲私下和他说的事情,看向谢锦的眼神不由得多了些深意,却终于将那双镯子和玉锁收了下来,都戴在了谢卓佑身上。
又让谢卓佑从谢锦身上下来,跪地磕了个头,算是谢过天恩。
因未请来客,此次谢夫人做寿,算是家宴,除了谢家人之外,何元盛和元祥也上位列坐,纷纷举杯共饮,情切之处,几个女人又都抹起了眼泪。
酒过三巡,谢玉折有了些醉意。
看到妻女儿媳正小声交谈,讨论着宁芸腹中胎儿,儿子则已经能做家中顶梁柱,和善从容地和两位宫里来的贵客寒暄,小孙子则是自己专心吃饭,并不用人太操心。
他眼眶有些发热,长叹一声,觉得人间之喜,莫不如此。
听到他的叹息,谢锦转身来问:爹爹怎么了?
谢玉折笑道:为父只是觉得开心,能再浮一大白,锦娘,倒酒。
谢锦道:爹爹年岁也不小了,饮酒伤身,可不能由性而为,日后在家中也要多听阿娘的话,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您说是也不是?
话虽如此,还是给他倒了半杯酒。
谢玉折端起酒杯沾了沾唇,点头同意了她的说法,又话锋一转道:恰好今日锦娘出宫来为你母亲贺寿,为父有一事还要征询你的意见。
爹爹请说,女儿愿闻其详。
谢玉折稍有停顿,目光淡淡地从元祥与何元盛身上掠过,缓缓开口道:你还记不记得,为父曾与御史中丞高敬交情很好,后来为父获罪,他还为我说过话,因而被先帝贬谪,到了当今继位,才又把他捞了回去。
高敬与谢玉折是同年进士,二人志趣相投,皆是高风亮节之人,于是结为莫逆。
当年谢玉折被定罪,高敬不顾自己身份敏感,决然向先帝进言,为之脱罪。
但终究没能让先帝回心转意,反而因此被连降三级,直到姜照登基之后,才把他官复原职。
因为谢高二人交好,两家人也多有往来,谢锦自然记得高敬,便点了点头。
谢玉折又问:那你还记不记得你高伯伯的小儿子高齐?
见谢锦又点了头,谢玉折微微一笑,道:高齐曾经向你求亲,你说对他并无男女私情,我便帮你回绝掉了。
后来他成了亲,但不过三年,妻子便病逝了,也没给他留下一儿半女,而他至今未曾续弦,前几日随他父亲一起来家里拜访,又和我提起了你。
谢锦面色一冷,终于明白了谢玉折的意思。
果然又听他道:他说年少倾心,一直念念不忘,想等你出宫再向你提一次亲,希望你能给他个机会。
而为父看来,高齐虽然成过婚,但为人正派,是他父亲一手教养出来的,你嫁过去也是正妻,又有高敬夫妻那样贤明的公婆,未必不是一桩好婚事。
父亲说征询我的意见,而并非是强迫我嫁人的意思,是吗?谢锦淡淡问道。
谢玉折点点头,我当然不会强迫你,只是让你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了。谢锦面色不变,温声道:请父亲再次帮我回绝了吧。
她态度果决,没有半分值得商量的意思,谢玉折一时沉默,目光又落在了元祥与何元盛身上,此时二人也没有在和谢徽说话了,正对上了他的视线。
何元盛冷面不语,倒是元祥微微一笑,让谢玉折总觉得是有些深意。
锦娘。他沉声唤了女儿的名字,意有所指道:你若真的不愿嫁人,家里有我和你哥哥,也能好好养你一辈子,但你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还是要三思才是。
谢锦大概也已明白,父亲必然是看出了什么,要不然也不会无端说出这些暗含警告的话来。
或许放在从前,她必因此心生忧虑,从而产生退意,但她如今已和姜照互许终身,又岂能去做一个负心人?
但她也知道,父亲的所谓周全,是万万容不了她对当今圣上荒唐的爱意,干脆就避过不谈,只是道:我心里有数,请爹爹不必挂怀。
谢玉折看出她的不甘,心道你们二人之间,自有千阻万隔,迟早让你自己回头,我又何必非得做个恶人?于是便将一切按下不提,就当无事发生过了。
谢锦在家里又待了一下午,到日暮西沉,用过晚膳后才与家人告别。
谢卓佑已经和她很亲近,搂着她的脖子不愿撒手,谢锦在宫里对付姜晗已经很有一手,两个孩子年纪相仿,想必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于是她便静心哄慰,总算是把谢卓佑劝住了,没有再嚷着要跟她一起回宫。
姑姑还回来看我吗?小孩子回到父亲怀里,眼巴巴地看着谢锦。
谢锦温声笑道:佑儿在家听话,姑姑得了闲时就来看你,你也千万不要把姑姑忘了。
谢卓佑也笑起来,小手拍着胸脯保证:佑儿一定会乖乖听话的,下次姑姑来看我,我和姑姑到街上去,这儿好吃的东西可多了!
好,姑姑下次过来,陪佑儿上街吃好吃的去。
哄过了谢卓佑,谢锦又和父母兄嫂一一道别,而后在他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之下,由元祥与何元盛驾车,一路回到了皇宫。
从谢府出来后天色已经擦黑,到了宫里就黑严了,何元盛自离去,谢锦和元祥同回熙和宫,走到半路上,谢锦主动和元祥搭了话。
小元子,今日在家里我父亲说的那些话,不要告诉陛下。
这
元祥有些为难,如果答应了,便是对陛下不忠,如果不答应,又是不给谢锦脸面。
见他面露纠结之色,谢锦叹了口气,温声道:你在陛下身边的日子也不短了,她对你们又不设防,也不隐瞒真实情绪,想来你比我更要了解她。
说完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她其实有些多疑善变,我不知道这是她原有的性子,还是做了皇帝之后才养成的,虽然她在我面前总有掩饰,但我看得出来。
而我父亲那番话,听到她耳朵里,除了多生是非,让她心烦,其实也并没有别的作用。
她抬眼看元祥,轻声问:你说是么?
元祥不语,默默地低下头去。
谢锦道:我与陛下的事想必你们也清楚,我既然决定了留在她身边,就不会再因外力而改变动摇,这件事要瞒她,也不为欺骗,只是心疼。
她每日里要批多少折子,忙多少政事,你也都是看在眼里的,我不想她再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去劳心伤神。
奴才明白了。
元祥在心里纠结一二,终于还是妥协,轻声应了下来。
第64章 秋狩
谢锦回到熙和宫,就先去姜照寝殿走了一趟。
出乎意料的,姜照竟然在逗弄金豆,拿着根儿御膳房新晒出来的小鱼干蹲在地上,一下下引诱着贪嘴的小狸奴举臂扑打,还发出喵喵叫声。
金豆生性脾气不好,不太爱搭理人,姜照也不太喜欢它,一人一猫从来相看两生厌,姜照还嚷嚷过要褫夺它那个威猛大将军的称号。
谢锦着实没想到,她不在的时候,这两个家伙居然还能和平共处。
听到动静声,姜照扭头去看,金豆动作迅捷,趁机从她手里把鱼干抢走,拖到角落里啃了起来。姜照也不和它一般见识,拍了拍手掌,就站起身来。
回来了。她看向谢锦,眸光温软的让人心颤。
谢锦应了一声,上前去捉住了她拿过鱼干的手,掏出手绢儿轻轻擦拭过,又觉得腥气难除,催促她去净了手才作罢。
姜照心情不错,指着角落里啃着鱼干的金豆笑道:它才来多久,整个儿的都大了一圈儿,却还是贪嘴贪得厉害,怪不得姜晗喜欢它。
小郡主长得胖嘟嘟,吃饭最是积极,有时候又想起父母,或是闹了别扭,总要哭一场才行,但总不会误了吃饭,在宫里待了段时间,一点儿也没见消瘦。
金豆同她一样,贪嘴爱吃,长得圆乎乎的,一身金灿灿的毛发养得溜光水滑。
姜晗就很喜欢和金豆玩儿,自从知道师父在皇姐宫里养了这么一只小宠物,就时常过来拜见,主要是想和金豆玩耍,追着它上蹿下跳。
难得金豆虽然脾气不好,对小孩子却很包容,从来没对姜晗伸过利爪,有时候被她抓疼了,也只是委屈巴巴地往谢锦怀里一钻,喵呜两声,就算告过状了。
正啃着鱼干的小狸奴像是听懂了有人在说它,就扭过头来叫唤一声,瞧见谢锦在,还跑过来蹭了她裙摆几道猫毛,又跑回去继续啃鱼干了。
谢锦无奈一笑,伸手打了打裙摆,又对姜照道:宫人瞧它可爱,总喜欢偷着喂些东西给它吃,它向来来者不拒,悉数进了肚子里。
且它生性疲懒,平日里只爱在太阳底下睡觉,除了被小郡主追赶之外就不爱动弹,怎么会不变胖呢?
人过胖有疾,想来猫也不例外,以后还是控制些好。
姜照越看金豆越觉得它肥硕,忽而想到了什么,便对谢锦道:让小元子吩咐宫人不许多给它喂食,下个月要去阳谷秋狩,带着它做前锋吧,也对得起它这个威猛大将军的名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