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摄政王 > 摄政王
错误举报

正文 第44节

    摄政王 作者:胶东大葱蝎子兰

    第44节

    城中粮草见底,药材不够,秦军中收尸体的死士队已经换了五六拨人。魏知府深夜推开白巡抚书房的门,白巡抚羸弱瘦削的身影茕茕孑立,竟不是百姓唾骂的凶神恶煞的修罗。

    “城中还能坚持几日?”

    魏知府轻声道:“不到旬日。”

    白巡抚眼缚黑纱,在灯光中微微垂着脸。魏知府略略一瞥,白巡抚正在写奏疏。瘟疫比战事更凶险,延安府城破之日,白敬殉城之时。上愧对皇恩,下愧对百姓,白敬虽死无颜。

    夜色中,忽然传来笛声。凄清的笛声在夜色中阵阵回荡,哀恸决绝,涟漪不歇。

    魏知府心里一动,轻声道:“不知和当年张巡守睢阳听到的笛声是否一样。”

    白巡抚认真地听着。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声……

    困守孤城,拼尽所有,誓不低头。

    笛声哀哀盘旋,魏知府在昏惨的灯火下看到白巡抚黑纱下淌出的眼泪。

    魏知府长长一揖:“‘将军有齿嚼欲碎,将军有眦血成泪。生为将星死为厉,尽是山川不平气。’当年李首辅作诗赞扬司马圣王张巡,白巡抚,如今亦是一样,天与一城为国蔽——天与大晏延安府,为国镇守。”

    白巡抚郑重对魏知府还礼:“你我二人同心,金不利。”

    朝廷赈济始终不到,白巡抚魏知府心里有数,朝廷粮食捉襟见肘。赈济福建已经是开了南大仓,赈济延安的粮,从哪儿调?

    魏知府浑浑噩噩十七年,见到白巡抚才清醒。也许此时此地……正当其时。

    “为国守一城,臣等,本分。”

    口粮收紧,草药收紧,先供“白棺材”中的大夫们和病人们。路口军官分发药汁从未间断,薛清泉却感觉到弹尽粮绝。

    他有预感自己会死在异乡,死于对阵异族的战场,只是没想到居然可能会死于瘟疫。薛清泉大笑,笑出眼泪:“遭瘟死的,听着一点都不配名留青史!”

    白巡抚亲自巡街,一个老太太冲出来揪住他的衣襟,苍老的手就那么抓住白敬的衣服:“白敬,你不怕遭报应,你不怕不得好死无人收尸!”

    她一家都被抬走了。丈夫,儿子,儿媳,只剩她。延安府已至绝境,她也已至绝境。老太太抓着传说中恶鬼修罗的衣服,疯了一样地晃:“白敬!你不怕死无全尸!”

    瘦高的白巡抚被矮小的老太太拉得弯下腰,一伸手制止秦兵围上来。老太太一把抓下他的面罩,连带扯下了黑纱。狰狞恶鬼的面具下,左蓝右碧天神慈悲的眼睛泫然泪下。

    “为国守城,为国征战,白敬从未考虑过身后之事。”

    吴大夫摁着一个病人灌药。已经有郎中染疫死去,医者不自医,也许下一个就是吴大夫。“白棺材”飞飞扬扬的白布外面家属想要闯进来,被秦军坚定地拦截。家属尖叫着咒骂吴大夫不得好死天打雷劈,其他郎中吓得手抖,吴大夫恍若未闻。

    “死之前,让我见到瘟疫溃败,则死而无憾。”吴大夫喃喃自语。

    他耗费一生ji,ng力研究被正统医学不容的学说,被口诛笔伐骂了这么多年,就让真正的大疫来检验吧——

    到底,他是不是对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

    魏知府和钱同知焦头烂额,粮仓见底,草药已无。魏知府走到针线场,魏姑娘一个人坐在那里,手指渗血,没有东西可缝。魏知府轻声叫她:“丫丫。”

    魏姑娘看到老父亲,越抽泣越剧烈,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

    魏知府伸出手,认真地搂住她。他们父女相依为命,却难得如此亲昵。魏知府拍拍魏姑娘的背:“不要怕。不过就是去找你娘。”

    “咱们一家人,终究是要团聚的。这么一想,没什么可怕的。”

    延安府已到末路。“白棺材”外面家属的咒骂已经停止,粮草尽绝,没有力气。吴大夫眼看着一个病人要转好,药材却没了。吴大夫自言自语,天意,大晏败于瘟疫,难道真是天意。

    天要绝延安府,天要绝大晏?

    吴大夫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声嘶力竭地喊:“来啦!朝廷赈济来啦!”

    吴大夫冲出“白棺材”,突然看见漫天飞来的包裹。

    白巡抚登上城门,延安府外面架起攻城投石车,红底金字的晏字旗随风飘扬。投石车上放着捆扎结实的药材粮食,军官一举旗,投石车后面的士兵一起举旗,投石车一放,粮食草药飞进延安府。

    白敬躲在城墙后面,手里攥着红色同心结,轻微颤动。

    上不负天子。

    下不负君子。

    第181章

    投放结束, 城中的秦兵训练有素地开始收集粮食和药材, 分门别类用马车拉走。魏知府和白巡抚一起靠着城墙坐着,魏知府老泪纵横:“赈济总算来了,只是……只是原本以为今年收成不好,总也算有,这下粮仓见底, 明年要怎么办……”

    白巡抚坚定:“只要能保住人命, 就有办法。好在种子已经播下, 只要春天一到, 就有收成的希望。”

    白巡抚闭上眼, 手里攥着火红的同心结。只要活着,总有希望。

    薛清泉指挥人入仓,计算口粮和药材。口罩白袍不够,针线场里只有魏姑娘一个人。

    瘟疫渐渐开始在秦军里蔓延, 百姓不知那些巡街的鬼面之下,已经换了好几批人。

    魏姑娘在针线场看着药材和白布, 默默站起, 出门套了辆自家的驴车,把布匹和药材装进编筐,一筐一筐搬上驴车。她不怎么会赶驴车,正要发愁, 一出门看见邹钟辕。

    “你要去哪儿?”

    魏姑娘默默地往前一指:整条街。

    魏姑娘和邹钟辕赶着驴车, 曾经来针线场缝过口罩的女子家门口摆上布匹和药材,一整条街挨家挨户地摆放。家家大门紧闭, 无声无息,驴车辚辚的声音在窄街里寂寞地回荡。

    邹钟辕不知道这样会如何,只是魏姑娘倔强地往门口放,他只能帮忙。

    秦军里高级军官又倒一个。进了“白棺材”,吴大夫日夜照料,药香漫天,却不知道能不能出得来。

    邹钟辕心想如果自己就这样死了,心里有遗憾吗?

    魏姑娘用袖子一抹脸,和邹钟辕一转身,整条街,摆满了。

    “走吧。”魏姑娘说。

    邹钟辕听到风穿过长街的声音。

    魏姑娘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一早来不及洗漱,套上口罩奔出家门,每家每户门口还摆放着大编筐。魏姑娘心里一沉,跑几步上前,愣住。

    编筐里,整整齐齐码着夹药口罩。

    魏姑娘疯跑,从长街一头跑到另一头。每家每户的门口的筐中,都摆着夹药口罩,码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

    魏姑娘站在街上,失声痛哭。

    死士队开始在街上洒药粉,家家点燃艾叶。袅袅燃起的艾烟向苍天乞求,求天地正气驱除邪祟,求天地保佑延安府挺过这一关。

    针线场已经装好的药包分发下去,每户五服,日日煎水饮用。吴大夫日渐苍老,除了在白棺材里诊治病人,还要求秦兵们大声喊瘟疫传染,一人得病,会祸及全家。得疫之人为家人着想,赶紧来看病。

    白敬剧烈地喘息。他以前身体也不好,虚弱成了习惯,并没有在意,自己感觉有些高热才反应过来。他心里发凉,魏知府过来扶他,被他一把推开。魏知府踉跄一下,突然明白,全身颤抖。

    白敬扶着墙,没摘口罩,药香涌进鼻腔,眼前真真发黑。

    魏知府哽咽:“白巡抚……”

    白敬扶着墙,直立起来,对魏知府一揖,对身后跟着他的秦兵一揖:“白敬对不住诸位,可能……魏知府,再往下,要靠你了。”

    一个士兵想去扶白敬,被白敬喝止:“别过来!”

    魏知府涕泪纵横:“白巡抚怎么会,怎么会?”

    巡街的士兵大声道:“是不是那个老太太,把白巡抚的面罩给抓下来了!对着白巡抚又哭又闹的!”

    白敬剧烈喘息,魏知府看他羸弱的身影,心如刀割。白巡抚平时就病恹恹的,这一下有异样,谁都没看出来!白敬道:“你们接着喊!得疫者要求找吴大夫!白巡抚已经过去了!”

    魏知府上前两步,白敬手一抬:“诸位……别过。”

    秦兵们对白敬一抱拳,带着哭音大声呐喊,得疫者去找吴大夫,白巡抚已经过去了。

    白巡抚都去吴大夫那里了!

    旧官衙中郎中陆续倒下,吴大夫独力难支。他一辈子跟瘟疫斗,早做好了染疫而死的准备,偏偏……这巨大的白棺材,就剩他了。

    魏姑娘来送口罩和白袍,远远看到吴大夫在下风向佝偻着自己烧废弃的衣物口罩。她低声道:“吴大夫,没有人了吗?”

    吴大夫颤巍巍地摇摇头。年轻力壮的倒是都先他而去,他宁可……换他们回来。

    魏姑娘刚离开,白巡抚踉跄着过来。

    吴大夫一愣:“白巡抚……”

    白敬站在吴大夫面前,直挺挺往前一倒。吴大夫吓坏了,解开他的面罩试颈上脉搏,再试手腕脉搏。白敬高烧,却没有起结节。

    吴大夫心里一沉:到底是不是疫?到底是不是疫?

    魏姑娘送了口罩回家,碰上邹钟辕洒药粉。魏姑娘很平静:“好在遇上你。你以后每天把布匹跟药材装在筐中,沿街摆放。左右就那几条街,你知道。下午摆了,第二天早上去收口罩和白袍。”

    邹钟辕心中发寒:“你要做什么?”

    魏姑娘沉默一下,对邹钟辕道:“你见到我爹,转告他,做女儿的给他磕头了。”

    邹钟辕伸手攥住魏姑娘的手腕,魏姑娘觉得他在抖:“你想干什么?”

    “旧官衙里缺人手,我去帮忙。”

    街上药粉和艾烟的味道直冲邹钟辕的喉咙,他在面罩后面的表情,魏姑娘看不到。

    “多谢邹守备。”

    魏姑娘挣开他的手:“外面已经没有我能帮忙的了。除了缝衣服,我不会别的。”

    邹钟辕站在街上,看魏姑娘越走越远。

    她不知道他在面罩后面热泪长流。

    白敬高烧不退,手里攥着一只红色的同心结,红得像心头血。吴大夫解开他眼上的黑纱,观察他的眼睛。白敬在剧烈的天光中微微睁开眼,迷茫中看到漫天满地桃花雪,不远处站着个人,手里拎着枪,枪尖上挑着长长的黑纱,随风飞飞扬扬,蹭着那人的脸。

    “你……放肆……”

    白巡抚陷入宁静的黑暗。

    研武堂上报,赈济已经运到,用攻城投石车投进城中。所有士兵皆戴面罩,并未接近延安府。

    榆林总兵王湛庆负责此事,快而麻利地运送粮草药材,绝无半分拖沓。

    十年前的大疫他仍然记得,榆林被波及最狠,军队几乎亡尽。若那次鞑靼大军南下,大晏极有可能不存。正逢萨尔浒之战,大晏女真和鞑靼的注意力都在萨尔浒。幸亦不幸,战事没来,赈济也顾不上。

    大晏赌国运,赌输了。

    西北荒地上狼藉的尸体仰脸看着天,天……沉默。

    榆林总兵攥着一把血泪。兴亡百姓苦,西北百姓尤其苦。天灾兵祸在这片土地上轮番碾压,看不到尽头。人命如草芥,死得一样轻易,却也活得一样顽强。来年一开春,田里的麦苗青青,还能看得见劳作耕地的人。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延安府一力扛下瘟疫,关闭城门,困守孤城,以一腔孤勇保西北军镇——

    天与大晏一白巡抚。

    天与大晏一延安城。

    延安府中终于有一信传出,由榆林总兵上交研武堂,总结只有两个字:杀鼠。

    西北军镇陆续回报,并未发现疙瘩瘟。疙瘩瘟一向由一地迅速阔向周边,累及大半河山。延安府关闭城门,疙瘩瘟并未传出。

    摄政王下令,西北各地管制军民。军不可擅离职守,民不可妄离原籍。全国上下所有州府,扑杀鼠类,打死焚烧,不得有误。

    以往农人嫌弃硕鼠,只是觉得老鼠糟践粮食。延安府中传出信,瘟疫,很有可能是从老鼠身上来的。大晏大部分进入农闲,全度开始杀老鼠。田间地头悄悄地开始祭拜猫仙,因为,猫吃鼠,自然也杀瘟神。

    传到京城,变成猫有灵,可杀瘟。

    皇帝陛下忧郁地抱着涂涂问:“涂涂,你吃老鼠吗?”

    涂涂特别惊恐地睁着圆眼睛看皇帝陛下,皇帝陛下摸摸它的小身子:“涂涂,你是猫仙吗?”

    太祖爷爷在粮仓外面看到大猫撕咬硕鼠,皇帝陛下恍惚地想,镇国神兽……到底叫什么来着?

    王修急匆匆进南司房。皇帝陛下看见王修,连忙问:“王都事,白巡抚传信出来了么?他还好么?”

    皇帝陛下钦赐的第一把镇寇斩马剑,第一位金章紫绶,他记得白巡抚那左蓝右碧琉璃一样美丽的双眸。

    王修叹气:“没有,延安府只说要杀鼠焚烧,并未再传出其他。白巡抚……应该是无碍的。您是大晏的帝王,帝王钦赐镇寇斩马剑,自然大杀四方,辟邪除恶,所向无敌。”

    王修看到小小的涂涂,他心里一动,轻声问:“涂涂前段时间……出去玩儿了啊。”

    皇帝陛下好像很迷茫:“不对啊,涂涂一直在我身边啊。我还抱去鲁王府了呢。”

    涂涂平和安宁的圆眼睛认真地看王修,轻轻喵一声。

    王修轻轻回答:“是呀,臣糊涂了。陛下在,大晏国祚在,涂涂当然也在。”

    山东开始杀鼠,出动军队。猫仙杀瘟的流言也到了山东,月圆时祭拜猫仙,鼠害不侵。

    可是,宗政鸢突然发现小白不吃不喝,小身子滚烫。狸花儿绕着小白舔,急得哀哀叫。

    宗政鸢急疯了:“小白,小白,小白?”

    小白睁开左蓝右碧的眼睛,软软地一叫。

    咩呀。

    像是……诀别。

    第182章

    宗政鸢主持农事, 又给延安府凑粮凑药材, 凑齐了命人押去给研武堂来的押粮官。各省都在凑,能凑多少凑多少,凑出来就往延安府运。凑完粮食要全省扑杀鼠类,出动军队,戴着口罩着重在粮仓附近围剿老鼠, 连窝端, 一律焚烧。莱州小鹿大夫上书关于山东防疫章程, 宗政鸢派人去莱州接小鹿大夫。

    这几日宗政鸢日夜不休, 白天忙公务, 晚上回家看着小白,面上也血色尽褪。他属下从来只见神采奕奕昭毅将军,哪里见过宗政鸢这个样子,见到都吓一跳。宗政鸢积威甚重, 眼睛一瞪,所有人喘气儿都得斟酌, 所以没人敢提。

    一个跟在宗政鸢身边多年的参将汇报灭鼠事宜:“总督, 这几年的老鼠真是眼见着多起来,满城跑。老鼠一多,疫情也增多。粮仓附近的老鼠一窝一窝的,看着都恶心。京城传出来的鼠为瘟神疫使, 有些道理。”

    尸体多, 当然老鼠多。宗政鸢捏鼻梁,这个神神叨叨的从北京城传出来的故事一听就是王修的手笔。跟百姓解释“病芽”“疠气”, 大多数人没兴趣,记不住,听不懂。干脆就这么说,鼠类为瘟神疫使,专门携带瘟疫在人间播撒,唯一的方法就是见之打死焚烧,瘟神怕火。王修手底下统领一京城的地痞流氓,传个闲话速度比研武堂驿马都快,几昼夜就出了京城,直奔大江南北。怪力乱神故事经他们绘声绘色一讲,一遍一遍润色,大家更入耳。

    最近老鼠是太多了,小白在帅府居然都能抓耗子,自己还没个耗子大……

    一想到小白,宗政鸢心头一痛。小家伙不吃不喝,高热不退,奄奄一息。养猫的小厮手足无措,他养过许多猫,一旦猫开始高热,就,没救了。

    宗政鸢亲自把水煮jir_ou_剁成极细r_ou_糜,用小勺仔细地喂小白。喂jir_ou_糜,喂白水。小白极度虚弱,小狸花儿舔它都不应。

    养猫小厮想把小狸花儿抱走,小狸花儿慌慌张张地趴着,哀求宗政鸢一样睁大水润润的圆眼睛,它可以保持安静,别赶它走。宗政鸢摸摸小狸花儿:“我知道你担心它。你恨不得替它……”

    小狸花儿轻轻咪一声。

    小白被灌了食物和水,宗政鸢换了小白身下的小被子。小白最爱干净,每天都仔仔细细舔毛毛,一丝差错都不出,仪态必须端端正正的。

    “小白。”宗政鸢轻轻地抚摸小身子一起一伏竭尽全力喘息的小猫咪。

    “小白。”

    宗政鸢低声叫。

    “小白,你……怎么了啊……”

    宗政鸢实在太累,看着小白,撑着脸,迷迷糊糊睡着了。他好像做了个梦,他知道自己在做梦,因为,他看见伯雅站在漫天桃花雪中,对自己笑。

    伯雅嗔道,你放肆……

    宗政鸢一点头,清醒过来,哪儿有什么桃花雪,也没有笑着的伯雅,只有拼命挣扎要活着的小白。

    我宗政鸢,总不能连只猫咪都留不住吧!

    狸花儿被宗政鸢痛苦又磅礴的气势惊醒,怯怯地瞪着圆眼睛缩在角落里。宗政鸢用胳膊撑着头,他身侧的墙上映着烛火里的影子,仿佛一只暴怒的野兽,蜷起脊背,蓄势待发,将要搏出命中的最后一击。

    狸花儿仰着小脸儿看宗政鸢。

    这傻大个对着小白,泪雨滂沱。

    白敬沉在深渊中,起起伏伏。他太累了,进入了长长的安眠,便不愿再醒来。

    小白。

    他听见有人叫他。

    小白。

    有人在深渊的上方喊他,声音里带着绝望和留恋。

    小白,你怎么了啊?

    白敬缓缓睁开眼睛。左蓝右碧漂亮的眼睛,在幽微的晨光中盈盈而动。邹钟辕的声音:“白巡抚醒了!”

    白敬一动手指,同心结还挂在手指上,谁都拿不走。口中干得泛血腥味,指望不上邹钟辕,一个女声由远及近:“白巡抚,来喝点水。邹守备,麻烦您去叫我爹。”

    邹钟辕转身出门。

    白敬口中如逢甘霖。他喝了几口水,才想起来,自己不是染疫了?怎么周围有人?白敬想把这些不知死活的人赶出去,魏姑娘放下碗,出门去叫吴大夫。

    吴大夫进门之前脱了袍子口罩扔进火炉烧毁,净手净面,才背着药箱颤巍巍进来。白敬思绪无法集中,神情涣散。

    吴大夫叹气:“白巡抚,你烧了好几天了。”

    白敬眨眼看吴大夫,吴大夫安抚他:“白巡抚莫急。你起热是因为思虑过重c,ao劳过重,并不是染疫。我在右玉遇到个小道长,和您的情况很像,若不是提前遇到那位小道长,我一着急,真有可能误诊。可见,天道自有安排。”

    吴大夫一高兴就爱絮絮叨叨。他拧了个手巾,帮助白巡抚净面。白巡抚最是注重仪容,平日里再c,ao劳都是要体体面面的。老大夫每次看到被自己治好的患者,就像看到自己儿女似的。医者父母心,父母给予生命,医生挽救生命。

    魏知府推门而入,看到白敬睁着眼,再难抑住老泪:“白巡抚,你可醒了……”

    白巡抚自己去找吴大夫,在吴大夫面前直挺挺昏倒。吴大夫检查白敬,没有起结节,更没有破溃坏疽,只是高热,口中有呓语。魏姑娘看白敬倒在地上,吴大夫同时捏着白巡抚两只手腕诊脉,吓坏了。这个节骨眼上,白巡抚不能出事,延安府没有主心骨,要这么守住城,守住心?

    吴大夫突然想起在右玉遇到的那个权道长。忧思过重,劳累过度,突然高烧。除了高烧,并无其他症状。

    “快去叫人,白巡抚不像染疫了,把他抬进巡抚衙门单独一间房间即可,先看看随后有没有其他症状,再做诊断。”

    白巡抚没其他症状,就是高烧,渐渐也退了。

    魏知府在巡抚衙门大堂里打转:“白巡抚就是累得,累成这样了……”魏知府一哆嗦,“这么说白巡抚就是正气不足,他是不是很容易染疫?”

    吴大夫微微摇首,并未说话。

    依照他的经验,大疫时最先倒的有可能是ji,ng壮,平时孱弱之人并不见得就一定会染疫。这一层吴大夫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他坚信自己正气足而不感染疠气的说法是对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没病没灾的不堪一击,病恹恹的反而撑得久。

    魏姑娘喜极而泣:“没事就好。”

    吴大夫要返回旧官衙,魏姑娘跟着走。出乎邹钟辕意料,魏知府竟然没反对。他对吴大夫一揖:“请吴大夫多多照顾小女。”

    吴大夫还礼:“令千金大义。”

    不,她是想救她娘。

    丫丫一直想救她娘。

    魏知府轻声道:“去吧。”

    魏姑娘郑重行万福礼,跟着吴大夫进了白棺材。

    邹钟辕站在魏知府身后,一直看着。

    魏姑娘在旧官衙帮忙,努力记住吴大夫的教导。一日忽然惊奇,一天下来,没送来几个人。白棺材里每天都有人被抬走,今天,有个病人退烧了。

    她不敢高兴太早,只是心中隐隐地燃起希望。

    如果……如果真的抗住了大疫呢?

    邹钟辕站在旧官衙的窑洞上方喊:“白巡抚醒了,白巡抚醒了!”

    吴大夫长长吐口气。

    天不绝大晏。

    白巡抚醒来,旧官衙里头一个退烧的病人慢慢自己走出了白棺材。他是第一个靠自己走出来而不是别人抬着去焚烧的人。漫天盖地的白色招魂幡飞飞扬扬,招回他的魂。他浑浑噩噩地站在阳光下,脸上身上布满脓疮愈合留下的r_ou_红色的疤,阳光毫不嫌弃地照耀着他。

    他迷茫地站在凄冷的白色中。

    他的家人,都不在了。

    就剩他一个没死了。

    他没有感谢吴大夫,也没有怨恨吴大夫,在阳光下,踉跄着离开旧官衙。

    他得活着,无论怎样,得活着。

    魏姑娘看着那人因为高烧而不灵活的步伐,一瘸一拐地消失在层层白幔中。

    有一个活下来的,就是希望。

    “咩呀。”

    宗政鸢撑着头,感觉软软绒绒的小东西在蹭他。

    “咩呀。”

    宗政鸢一激灵醒过来,睁眼低头,小白用它左蓝右碧漂亮的圆眼睛看他。小家伙还很虚弱,只是,它好了,它活了过来,认真地看着宗政鸢。

    宗政鸢低头用脸蹭蹭小家伙。

    谢谢你活过来了。

    你……让我不绝望。

    “咩呀。”

    小白,你要好好的。

    小鹿大夫到达济南。一路上所见不容乐观,山东隐隐有疫的迹象。

    进了总督帅府,小鹿大夫背着大药箱一见宗政鸢吓一跳。宗政长官憔悴至极,却目漏ji,ng光,元气凛凛。

    “宗政长官……”

    “小鹿大夫,山东防疫,可能要靠你了。”

    “绝不敢推辞。只是现在还要等延安府大师伯来信,他对于自己理论的实践,看看效果如何。”

    宗政鸢点头:“多谢小鹿大夫。”

    小鹿大夫很忧虑白巡抚在延安府如何了。他看宗政鸢这个样子,硬是没敢问。宗政鸢看上去不太正常,拼命燃烧元气以至于短期内ji,ng神奕奕,一般情况下是……回光返照?

    小鹿大夫在心里抽自己一耳光,呸呸呸。

    宗政鸢对小鹿大夫道:“这个时候,我们要ji,ng诚团结。”

    小鹿大夫点头。

    宗政长官不要命地忙碌,看得小鹿大夫心惊胆战。山东的确绝对不能出岔子,毕竟是摄政王的老巢,再来一次孔有德兵变宗政鸢自己拎着脑袋上京即可。瘟疫比战事屠戮更甚,宗政鸢不能不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山东下发吴大夫的防疫方子和口罩制作方法,扑杀焚烧鼠类,州县衙门组织清扫,各州医学典科注意留心有无坐堂医生收治异常高烧病人。

    延安府完全沉入深渊,再无音信。延安府已成死城的流言甚嚣尘上,愈演愈烈。延安府此时惨景,不可想象。

    天不佑大晏,延安府亡,下一步,该谁了?

    一个寒冷压抑的清晨,一匹研武堂驿马冲入北京城,马蹄的声音踏碎城中郁郁寂静,驿官一路狂奔一路呼喝,卷起京城中滔天巨浪。

    “延安府无事,延安府无事,延安府大安!”

    天下——大安啊!

    第183章

    延安府无事, 白巡抚无事, 京中大庆。

    被唱《木兰辞》的庆喜班一脚踩趴的吉祥班忽然推出一台新的全本大戏《战瘟神》。讲的是人间闹瘟疫,神明感人间君王英明,指派白修罗王率众修罗襄助人间君王斗瘟神。

    修罗为擅战之神,白修罗王俊美而嗜杀,屠尽人间恶鬼, 杀得瘟神落荒而逃。

    白修罗王是新扮相, 似天神, 似将军, 似慈悲, 似狰狞。眼缚黑纱,取义不看不偏倚,不为一切假相蒙蔽,出场便凛凛立在天边, 手持金闪闪斩马剑,剑之所指, 众修罗所向披靡。

    全本戏不走感情路线, 从头打到尾。众修罗对众恶鬼,白修罗王对瘟神,鼓点踩心,弓弦锯肺, 满园血脉贲张喝彩声掀翻屋顶。

    全戏结尾白修罗王大胜, 对人间君王道:君王圣明,天道助之, 国祚绵长,万世清平。

    白修罗王退场,戏园子里欢呼声久久不散。

    吉祥班跟庆喜班撕 这么多年,被庆喜班的《木兰辞》踩一脚,这一下又翻身,《战瘟神》一下踢了庆喜班的票房。不过庆喜班也没输,被宣去避暑西苑表演,太后指明要看《木兰辞》。戏班为皇家表演是天大的荣耀,庆喜班进西苑之前全部斋戒沐浴三日烧香祭拜祖师爷。

    秦赫云进宫谢恩,一身披挂,威武飒爽。太后在上首垂下眼睛看灯影绰绰下的秦赫云,是个女人,也是个虎将。

    太后听鸿胪寺卿唱赞表,心里却想着,还能这样呢。

    原来还能这样呢。

    赐宴之后太后专门召秦赫云进后宫,听秦赫云讲讲京畿之外的地方。太后不是京城的人,可是她眼前永远都是四方的院子,家乡的小一点,紫禁城的大一点,再无区别。

    秦赫云说话中气十足,声音不高但是极具穿透力,一看便是常年发号施令的人。太后端着仪态微笑看她,听她讲战争之事,想着她指挥那帮男人令行禁止。

    还能这样呢。

    太后其实只有二十出头,她比李奉恕还小。她以为当上皇后就好了,后来她当上了太后,再后来她见到了李奉恕。看到帘子后面那个高大魁梧的男人影子,太后全身的血都凉了。她和皇帝,他们母子的命,攥在这个陌生男人手里,全看这个陌生男人的良心。

    太后突然发现,当一个男人跟她既没有血缘,又不是她丈夫的时候,她……

    毫无办法。

    她为了儿子那么折腾,在李奉恕看来,都是胡闹。因为李奉恕知道,只要她走出皇宫,她,什么都不是。

    她什么都没有。

    四川总兵秦赫云横空出世,她是个女人,她握着整个四川的兵权,她还殴打了四川总督,她率领一支赫赫的军队进京谢恩,站在皇极门下欢呼,她进了研武堂。

    太后拼命地赏赐秦赫云,一向宠辱不惊的秦赫云都愣了。太后柔荑握着秦赫云常年练枪粗粝的手,下了决心。如果有一天需要她保秦赫云,她绝对不惜一切。

    是得有个秦赫云,帝国第一个女总兵。

    秦赫云率领白杆兵离京返回四川那天,太后亲自登城门相送。秦赫云骑在马上一回身,遥遥向圣人一揖。太后对她微微颔首。

    那天太后看着秦赫云离去的方向,出神很久。

    庆喜班御前表演,吉祥班票房爆炸,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摄政王为了延安府的瘟疫一事成宿成宿睡不着,忽然有一天,在寒冷的清晨听见驿官一路的呼喝:延安府大安,天下大安。

    研武堂驿马送来白巡抚的奏章,白巡抚详细奏报关于延安府抗疫的一切内容,包括隔离病人,焚烧尸体,坚持戴口罩,扑杀焚烧鼠类。疫情已经完全被控制住,有人康复。

    王修一看隔离病人焚烧尸体一惊:“这个白巡抚,好大的胆子。”

    李奉恕用手指敲桌面,参白敬戕民以逞的折子恐怕就在路上了。

    王修轻声道:“我怎么……想起张巡来了呢。”

    困守孤城,倾全力阻挡敌军南下,可是……吃人。

    国义人伦,功过是非,口诛笔伐也快一千年了。

    白敬在疫中力排众议,亦是困守孤城。延安府硬是扛下了大疫,没让疫情扩散。只是,用的是如此惨绝人寰歹毒暴戾的法子。

    “他能做到如此,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打算让疫情从延安府出来。”李奉恕声音平静,却让王修有点不寒而栗。白敬是研武堂将军里看上去最文弱的,而且实际上白敬是正经文官出身,却也是将军里最凶狠果断的。

    若非如此,何以只他能抓住高若峰。

    “怪不得都叫他修罗。”

    非人非神非鬼,亦人亦神亦鬼。大狠绝,也是大慈悲。

    李奉恕笑:“那个什么《战瘟神》,你弄的?”

    王修矜持:“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大家一起创作。”

    “皇帝陛下都闹着要看,还要去戏园子里看,在宫里看没劲。”

    王修笑道:“带上李小二不?”

    皇二子没名字,就李小二李小二地叫。皇帝陛下看见李小二可不得了,上次鲁王府已经见识到皇帝陛下的天子之怒,富太监狂奔闯进来,还以为摄政王把皇帝陛下怎么着了。李奉恕头痛:“先带皇帝陛下和曾森去看,下回再带李小二去。”

    其实《战瘟神》里也有个戍边的王爷角色,后期的渲染甚至超过了君王。王修最终还是把心一横,抹掉了王爷的角色,在大戏结尾专注颂圣,只强调君王。抹王爷角色的时候王修心疼得要死,明明就是王爷的功劳,明明是上天垂怜为国为民披肝沥胆的王爷!

    李奉恕摸摸王修的脸:“想什么呢。”

    王修微笑摇头:“没什么。”

    李奉恕声音温和:“做得好。”

    王修一顿,李奉恕揽着他的腰:“做得好。”

    王修把脸埋进李奉恕胸膛,有点委屈地哼一声。

    李奉恕大笑:“这戏得演下去,下回宗政进京请他看。”

    王修也笑:“不知道小花看到了是个什么表情,肯定比戏ji,ng彩。”

    李奉恕拥着王修,看向王修身后,表情冷峻:“把白敬上奏的除疫办法抄录下来,下发各地。都给我看着办。”

    王修靠着李奉恕,眼睛微微瞪大,瞬间了悟。

    白敬不是修罗王。

    李奉恕才是。

    宗政鸢在山东连着打了三个巨大喷嚏,打得帅府里有回音。小白和狸花儿惊恐地看他,他一抽鼻子,掰着手指想,一想二骂三念叨,谁念叨他?不能是小白吧……小白念叨他了吗?

    哦呦小白念叨他了!

    小白嗲嗲地咩呀一声,跟狸花儿继续互相舔毛毛。狸花儿以前是个流浪猫崽,打理起来以凑合为标准,被小白摁着舔,收拾整齐了才行。

    宗政鸢喜上眉梢地拿着白敬写给他的信。是信,不是研武堂驿马之间的塘报。小白居然用研武堂驿马专门送来给他写的信,不是夹在公务里。这可是小白为了自己破了例,像小白这么板正的人,以前哪里有公器私用的事情。

    小白俊秀挺拔的字迹告诉宗政鸢他一切都好,延安府一切都好。叮嘱宗政鸢山东不能掉以轻心,杀鼠一定要及时认真,病人能隔绝就隔绝,尸体能焚烧就焚烧,不要怕挨骂。

    宗政鸢把信纸叠叠,塞进心口,热乎乎的。

    小白说的话比圣旨还圣旨,他肯定照办,绝不偷j,i,an耍滑。

    小鹿大夫这几天观察着,宗政长官好像又正常了。他特别费解地看宗政长官,什么都没研究出来。前段时间宗政长官在地府里像个幽魂,这几天突然又隐隐有羽化登仙的征兆。小鹿大夫又在心里抽自己,呸呸呸,一天到晚胡琢磨什么呢你。

    宗政长官有两只宝贝猫,一只是普通狸花猫,另一只特别矜贵,号称雪狮子,两个眼睛颜色不一样,左蓝右碧琉璃珠子似的。

    其实都是小猫崽子,还挺皮的。雪狮子喜欢踩人的鞋面,每次小鹿大夫去帅府都要被雪狮子踩,软软的爪爪一摁,小鹿大夫深感荣幸。

    帅府除鼠,弄出好几窝来,小鹿大夫站在一边看着头皮发麻。怎么帅府这样的地方还有这么多老鼠,这几年邪门了,老鼠成群结队游荡。

    “以前只觉得老鼠乱肯乱咬糟蹋东西,倒没往疫病上面想。没人说不觉得,一有人说,仔细回想,好像每次闹瘟疫的时候老鼠都特别多。”

    山东也是闹过瘟疫的,几年前路边村落不见一人。

    小鹿大夫严肃:“提出老鼠传疫之人,是大晏的恩人。”

    小白舔舔爪爪,这几天抓不到老鼠,有点无聊。

    宗政鸢无意道:“小鹿大夫和你大师伯通信吗?延安府怎么样?”

    小鹿大夫叹气:“也是九死一生的。我师伯说这次能过一劫,多亏白巡抚杀伐决断。因为强行隔离病人焚烧尸体,不知道多少人咒白巡抚不得好死。我师伯说,白巡抚也起了高热,当时他们都吓坏了。”

    宗政鸢表情渐渐褪去,好像在战栗:“起……高热?”

    小鹿大夫点头:“我师伯都以为白巡抚染疫了,吓得不轻。结果不是,白巡抚是思虑过重c,ao劳过度,累得。我师伯说白巡抚本来就心思沉,当街给人骂不得好死下地狱,心里郁结怕是难以解开了。再加上白巡抚为了政务常常通宵达旦披星戴月,我师伯忧虑这是折寿之兆……”

    宗政鸢什么都听不见了。小白给他写信,说延安府没什么事,自己也很好。小白告诉他尽可能隔离病人焚烧尸体,不要怕被骂。宗政鸢是当真不在乎被骂,都特么算老几,满嘴喷屁。可是小白不一样,读书人要的就是个身后名。悖逆人伦灭绝人性,这样的骂名,小白怎么受得了。

    小白什么都豁出去了。

    小鹿大夫赞叹白巡抚当机立断力挽狂澜而救一城,进而救大晏,是提醒提醒宗政长官,若是山东出疫情,也得这么干。一抬眼,宗政长官脸又白了。

    小鹿大夫吓一跳:“宗政长官?您没事儿吧?”

    宗政鸢强笑:“没事,只是佩服白巡抚雷厉风行果敢坚毅。小鹿大夫放心,既然白巡抚珠玉在前,我便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了。”

    小鹿大夫观察宗政鸢面色。

    宗政长官这一次,既不在地狱,也没登仙。

    第4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