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节
摄政王 作者:胶东大葱蝎子兰
第52节
京畿皇庄的人托研武堂驿马进城送信,吴大夫请朱大夫立刻去一趟,有东西必须给朱大夫看,也只有朱大夫才能看懂。
胖婶一拍旭阳的屁股,旭阳睁开眼,讪讪地坐起穿好衣服,捡起被吴大夫卸下来的盔甲,在所有士兵的目光中,尴尬地跟着吴大夫进偏院。
其实也没那么要紧,因为在场所有士兵都懵了。
旭阳的马星云打了个鼻响。
吴大夫放下药箱,认真诊治旭阳。刚才在大门口看着,手背上比较严重,胸膛上零星地有一些。脖子上也有几个,脸上没有。吴大夫示意旭阳把衣服脱了,旭阳看一眼胖婶,清清嗓子。
胖婶乐呵呵:“怕什么!我的年纪怕是比你娘还大呢!我要看一看是不是牛痘。”
旭阳干咽一声,抱着头盔铠甲往桌子上一放,板着脸解开里衣。吴大夫仔细观察旭阳身上手上的痘。不像是普通水痘,与天花亦有区别。脉象上看并无大恙,吴大夫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是什么?
胖婶有点奇怪:“这小伙子怎么起这么多?一般手上长一长就算了啊?”
经过摄政王,吴大夫大约心里有数,身体越强壮的人反应可能越剧烈,这一点朱大夫家的种痘经验有印证。吴大夫试旭阳额头,的确不烧,就是脸怎么这么烫,还发红。胖婶哈哈一笑:“小军爷不好意思了呗,在大门口闹那么大阵仗,说书先生讲的慷慨赴义一样。”
旭阳又干咽一声:“婶儿别说了。”
胖婶一拍手:“行了,吃饱最重要,我先去把饭做了,你们先聊着。”
说起做饭,胖婶很忧虑自己在皇庄这几天,家里那个甘蔗渣吃什么:“军爷还去我们家了吧,家里那个废物不会挤奶,是不是军爷自己挤的奶?我家那个没用的还活着么?”
旭阳不自在:“手上也起泡了,挺……挺好的。”
胖婶放心,做饭去了。
旭阳终于找到语言:“我今天确实在胖婶家挤了一回奶,进城再出城点了一次卯,身上就开始痒,然后手背上就有水痘了。”
吴大夫目送胖婶出门去厨房,起身对旭阳一揖。旭阳吓一跳赶紧避开:“吴大夫您这是做什么?”
吴大夫斟酌一下:“如果我所料不错,军爷你能救大晏。”
旭阳一时之间竟然也不觉得痒了,吓得一激灵:“我没那么大本事……”
吴大夫郑重道:“军爷,我真的希望你能办到。”
研武堂驿马能进出城送信,却带不了人。朱大夫只好去求王都事批条子,一般手里有王都事的条子北京城除了皇宫大内哪儿都能去。
朱大夫到了王府街,才看到鲁王府门口王公大臣的马车都堵住街口了。他觉得吴大夫应该是病人里发现了什么问题才这么急迫叫自己出去。朱大夫轻易不愿意麻烦别人,这时候急得上火顾不上,只能顶着涨红面皮站在门口,跟门房道:“我是朱扶晖,想求见王都事一面……”
门房这辈子的技能就是看眉眼高低,这满街王公大臣都不一定比得过这个姓朱的大夫,立刻进门通报。王修亲自迎出来,握着朱大夫的手,请朱大夫进门。朱大夫觉得那些奢豪马车车窗里面s,he出的眼神都把自己扎成筛子了。他跟着王都事往里走,嗫嚅一句,王都事没听清,微笑着问:“什么?”
朱大夫放松喉咙:“我,我要出城一趟,吴大夫在皇庄的病人身上发现了什么,说只有我才看得懂,很着急……”
王都事笑道:“我当是什么,请朱大夫在花厅稍等,这就来。”
王府下人悄无声息地出现,礼貌周到地把朱大夫引去花厅。研武堂内正在听政,摄政王沉稳的声音略略传出来。朱大夫第一次进鲁王府时,鲁王府垂头丧气,他着急看病人,一时之间都忘了这里是亲王府邸。今天一进门,倏地被辉煌的气魄砸明白,这里是摄政王府邸,目前是帝国的权力中心。
不过王都事更瘦了。朱大夫神思飞逸,王都是亲自批了条子亲自送来:“朱大夫,城外不太平,尽量小心。”
朱大夫终于说出:“王都事别太费心神,休养ji,ng神很重要。”
王修看朱大夫略带怯的眼神,暗叹一声。朱大夫其实并不清楚那天鲁王府差点就覆灭,只是医者父母心地守着摄政王,是个患难的朋友了。今天朱大夫一进王府,也出现这种敬畏的眼神。王修热忱地握着朱大夫的手:“多谢朱大夫。”
朱大夫拿到条子,王都事批准他可以跟着下午巡逻换防的军队一起出城。朱大夫坐着简单的小驴车跟在一队高头骏马的马屁股后面,小毛驴很不服气刨刨地。为首的军官很客气,而且惊人英俊,就是可惜脸上有疤:“朱大夫,我就是邬双樨,王都事的人通知我了,您跟我一起出城。”
朱大夫愣愣点头。
邬双樨舔舔干裂的嘴唇,他今天一口水没喝。一早他看到旭阳身上出痘,领着人飞马冲进城。就在闯进李在德家的胡同口之前,邬双樨改了主意。他自己一个人下马,十分平静地进入胡同,敲老王爷的门。老王爷迎出来开门,看见邬双樨很高兴:“小邬啊?旭阳刚走,你进来,我正好做好了干粮。”
邬双樨平静温和地笑笑:“不了,我就是进城巡逻,路过家门口就来看看您有没有什么需要的。旭阳来过了?他用过什么没有?”
老王爷奇怪邬双樨为什么这么问:“没呢,今天旭阳好像特别赶时间,坐都没坐。你进来坐坐吧?”
邬双樨笑道:“我就问问。最近不太平,老叔你也得注意,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身体,比如痒不痒,起没起疹子,发没发热。您现在都还好吧?”
老王爷严肃:“可得注意,我跟李在德都注意,你也要注意。”
邬双樨很不经意地观察老王爷的脸,脖子,双手,完全没事。他笑一笑:“我这就走了,军令在身。”
老王爷赶紧:“那你快忙,别耽误正事。”
邬双樨上马离开胡同,飞快跑去千步廊找到工部虞衡司值房,直接推门找到李在德。李在德正戴着眼镜做打样,看见邬双樨很高兴:“你今天进城?”
邬双樨一脸严肃:“旭阳出花了。”
李在德腿一软,一屁股坐回椅子,十分无措:“啊?那怎么办?”
“旭阳自己去京畿皇庄了,我和他都是军人,我们都知道危急时刻应该做什么。只是今天发现他出花之前,他去过你家送牛奶。你别急,我刚从你家出来,老叔没事。我没敢吓唬老叔,只说让他注意。好在旭阳在你家没碰什么东西。你今天回家之后也要注意老叔,看看他有没有起疹什么的。”
李在德眼泪都冒出来了,邬双樨摘了手套脱了口罩外袍,一把搂住李在德:“别怕,我说了,你任何时候都不用害怕,我……们,豁出一切保护你。”
邬双樨亲吻李在德的头发:“不怕,啊。”
邬双樨返回城外之前接到命令,和痘医朱大夫一起出城。他心里一动,微笑着跟朱大夫搭话:“已经起天花症了的,种痘还管用吗?”
朱大夫严肃:“那就不行了,已经出疹出痘了的,赶紧隔离,什么法子都没用。”
邬双樨笑容一滞,马上又笑:“接触过出疹病人的人,一定也会得吗?”
“那倒不一定,不是一定会得。”
邬双樨急切:“成年人种痘危险吗?”
朱大夫呼一口气:“肯定危险,最危险就是摄政王殿下那样。不过是因为摄政王殿下太强壮了。身体一般的,像吴大夫,没什么事。”
邬双樨放下心。那这么说,傻狍子种痘问题不大。就是旭阳……麻烦了。很快就要轮到傻狍子,傻狍子只要安全种痘,邬双樨就彻底无后顾之忧。
邬双樨护送朱大夫到京畿皇庄才告辞。朱大夫谢过邬将军,老远在皇庄门口看到了吴大夫。吴大夫急得打转,终于把朱大夫给盼来,拽着朱大夫看旭阳和胖婶。朱大夫跟胖婶一聊,半天没说话。
吴大夫理解朱大夫的感觉。
朱大夫缓一缓:“我想看看那头奶牛。”
胖婶把饭做完,用围裙擦擦手:“行啊,我也该回去了。我领你们去看。”
旭阳现在最好别见风,吴大夫让他在别院休息室呆着。吴大夫和胖婶坐上朱大夫的小驴车,离开皇庄。
胖婶一回头,皇庄看守的士兵站在门外,远远送她。胖婶用围裙揩揩眼睛:“这帮干活不利索的小兔崽子。”
朱大夫总算见到了那头奶牛。他第一次跪在奶牛身边,仔细观察奶牛的ru房,很久之后,朱大夫石破天惊一句话:“这牛是得天花了。”
吴大夫一惊:“不是水痘?”
朱大夫平静看吴大夫:“你说过,老鼠身上的病气会过给人,谓之传染。我这几天思量着,我们朱家用的种痘之法的确就是传染。天花这种病,只要得一次永远不会染。我们种痘就是用低毒性的痘去染健康人,让健康人不必病得那么凶险也能不再染天花。”
吴大夫恍然大悟:“所以你们一直用自己养痘苗,就是为了筛出比较安全的‘活痘’?”他转念一想,“那旭阳旗总身上的……竟然真的就是天花?”
朱大夫满脸焦虑:“这只是往好的一面想,就是牛代替了人给痘苗‘脱毒’,导致人出几颗水痘就不必再染天花。往坏的一面想,万一其实出水痘根本防不住天花呢?万一……这是牛身上的瘟疫,引到人身上,成为另一种疙瘩瘟呢?”
吴大夫沉默一下,忽而笑了:“当有两种可能的时候,我们不是一直都有一种做法的么。”
朱大夫睁大眼睛。
用自己试,理所当然。医药始祖神农,不就是自己尝百草。
“先观察旭阳旗总。接下来,请求我师弟从皇宫中出来。总能找到正确的办法。”
吴大夫一锤定音。
吴大夫写信给王都事,陈述前因后果,请求能不能让鹿太医从皇宫中出来,看看他是否染天花,如果没有染天花,能不能送他出城。
王修看着信,半天说不出话。这些大夫,都是疯子,简直不顾一切。王修一捂额头,把吴大夫的信送进宫中。
鹿太医同意,而且鹿太医并没有染天花,可以立即出城。要出城就得快,趁着那个军爷身上的水痘还没退。
王修连夜安排人送鹿太医出城。鹿太医出宫之后立刻脱了所有衣服烧掉,重新换衣服戴面罩坐车出城。
用人试病,听着……简直悖逆人伦。王修捂着脸坐在桌前,心里祈祷自己不是在助纣为虐。
李奉恕站在他身后,温柔地按摩他的肩膀:“最近是不是太累了,又瘦了。硌手。”
王修嘟囔:“我千万别造孽……”
李奉恕用鼻息沉沉一笑:“跟你没关系,鹿太医是一定要出城的,吴大夫朱大夫是一定要试的。因为,这是医者们的战役。”他弯下腰,搂着王修,“我们除了敬佩,什么都做不了。”
第211章
皇帝陛下銮驾迁出紫禁城进入西苑之后, 太后接受朱大夫种痘。朱大夫捧着苗箱跟在宫人后面寂静无声地进入太后寝宫, 打开苗箱。太后身边的人看到朱大夫眼中都有压不住的惊恐,朱大夫一开苗箱,有宫人控制不住地往后倒退半步,仿佛那箱子里就是无穷的天花。
掌事姑姑看她,她心惊胆战地站直垂首。太后神情平静:“多谢朱大夫。”
掌事姑姑闭上眼。她曾经劝太后要慎重, 摄政王那个样子太吓人了。摄政王那种身强力壮的都扛不住种痘, 太后一介弱女子怎么行?
皇帝陛下种痘成功离开紫禁城, 太后也没什么顾忌的了。太后不准备迁往西苑, 因为她不准备把天花放出宫城。整个北京, 闹天花最严重的居然是皇宫,必须有一个人坐镇紫禁城,统领全局。太后没有镇守整个大晏的本事,她想自己大约能守住一座皇城。
太后正式下令关闭紫禁城承天门。
朱大夫跟掌事姑姑交代了注意事项, 背着大药箱从小门轻轻走出皇宫。他走了两步,转身一看, 巍峨的承天门正在缓缓关闭。整座紫禁城就是伏在天子脚下的巨兽, 天子离开,天子的母亲下令让这座巨兽困住天花瘟疫。巨兽安安静静地伏在夕阳的辉光中, 沉稳地合上眼睛。
朱大夫看一眼紫禁城上空的燃烧的霞光,仿佛腾空而起的凤凰,挥舞着磅礴的双翼,在紫禁城上空威灵显赫地盘旋,守护不去。
朱大夫在宫墙外面, 深深一揖。
太后关闭宫门,是要一力扛住天花了。太医院的大夫已经有人折在宫中。年轻大夫上街值守诊治,年长的大夫全部进宫。此时没有兵临城下,却是要决一死战。宫中排兵布阵,日日巡逻。换掉的衣物口罩,死亡的病人,全部大火焚烧。太后下懿旨,活下来重赏,死去的必须烧埋。
太后在,所以宫中一直稳稳当当,高度服从。天花是烈疾,越传人越多。
掌事姑姑心惊胆战,因为太后开始起热,红疹相当剧烈。太后平时并不怎么生病,也年轻,朱大夫反复叮嘱掌事姑姑如果起疹剧烈不要慌。起疹痒也千万不能挠,会留疤。太后呼吸中带着火焰,满脸红疹坐在宝座上,威严肃穆:“慌什么!”
掌事姑姑含泪:“圣人……”
太后笑一声:“我没摄政王那个本事,但我怎么也是大行皇帝的皇后,当今圣上的母亲,守住皇城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紫禁城绝对不能乱。守住皇城,就是守住皇家的尊严。
“宫中值戍的侍卫们是出不去了。他们的姓名全部登记造册,告诉他们,此役乃国战。此役过后,他们便有功于国,全部重赏。捐躯者,死后哀荣,家中厚抚!”
掌事姑姑泪眼婆娑地看向寝宫门外,太医院的医者穿着淡蓝色的褂子走过去。这种雨过天晴颜色是太后钦定的,这样的颜色轻轻走过,就仿佛是已经等到了风雨的尽头。
充满希望。
研武堂递信给宫中的鹿太医,希望鹿太医出城一趟。掌事姑姑把叙述原委的奏疏递给太后,太后同意。
鹿大夫立刻出宫,所有衣服口罩手套全部换掉,坐着王都事派来的马车连夜出城,直奔京畿皇庄。
皇庄非常的大,马车从正门进也走了很远才到偏院。所有病人都收治在正院,偏院倒是离得不近。吴大夫从偏院迎出来,看到鹿大夫非常激动:“你没事?”
鹿大夫叹气:“有同僚倒了……这位是朱大夫?”
朱大夫跟在后面,跟鹿大夫互相一揖,直入正题:“我们想让你见个人。”
偏院的正堂中坐着个英挺的年轻军官,两只手上都是水泡,脖子也有两颗。这应该就是旭阳,他自己把里衣解开,鹿大夫认真地看着他身上的水泡。
“这个就是牛痘?”
吴大夫点头:“正是。朱大夫认为这个和他们一脉相承用人脱毒养痘苗的方法相同,只不过用牛代替人。我们都已经种了痘,找你来是……”
鹿太医点头:“我明白,所以我出宫来了。”他一挽袖子,“这就开始吧,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了。”
吴大夫攥拳:“师弟你……”
鹿大夫没有犹豫:“好几个同僚都出花了。我能侥幸到现在,也许正是等着试牛痘。说实在的我也怕天花,但是想想如今还在宫中的同僚,也就没什么了。来吧。”
三位大夫互相看看,一点头,朱大夫打开随身针具木盒,取出一把仿佛新月薄如蝉翼的小刀,心里暗叹,祖先的刀具,竟然有重见光明之日。他拈着小刀用火一撩,对旭阳道:“军爷,可能会有点痛。”
旭阳有点愣愣的:“您请便。”
接着胳膊上蜻蜓点水一凉,朱大夫手法轻柔翩跹如蝴蝶,沾上即走,并且往旭阳手里塞了个棉球。旭阳低头一看,自己上臂的水痘被弄破一颗,接着才有一丝疼痛。旭阳一抬头,惊呆了,他看到朱大夫一转身就用那把小刀往鹿大夫胳膊上一划。他大约猜到朱大夫要用取水痘,没想到居然要这么用!他叫一声:“唉!”
最先的种痘并不是用棉球,是要见血的。快准狠,生,或者死,一刀决定。
鹿大夫晾着胳膊,观察朱大夫的小刀,倒是跟他们聊起来,自己在边关轮值时发现一种酒清除腐溃特别有效,如果以后种痘非要见血,是不是用他发现的酒擦一擦。吴大夫同意,符合他脓疮为外传感染的说法,保证针具刀具上没有邪气,刺破皮肤时不把邪气送进人体很重要。朱大夫回答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可以一试。
旭阳光着膀子坐在床边,眨眨眼。
大夫们全都不当一回事,他起个水痘都……吓昏了。旭阳心情复杂地用棉球堵住破开的水痘。听刚才大夫们旁若无人地聊天,他身上这个其实也是天花,不过是牛身上来的天花。
旭阳脑子里日夜轰鸣的,曾经的父子对话的记忆戛然而止。他微微眯着眼,心里豁然开朗。父亲想跟他说的话,关于牛,还有天花,他终于全都听懂了。
旭阳看自己的手背,心想,原来竟然是这样。
朱大夫和吴大夫守了鹿大夫一晚上,等鹿大夫起水痘。
没起。
一颗也没起。
只有鹿太医胳膊上的刀口形成了非常小的正在逐渐结痂的脓肿,多一颗水痘都没有。朱大夫和吴大夫围着鹿大夫打转,什么能用的检查手段都使上了,结论只有一个,鹿大夫无恙。那从旭阳身上来的痘症,到底是毒性减弱更加安全,还是说……没作用了呢?
旭阳身上的水痘,眼见着陆陆续续消下去。情形雷同摄政王,来势汹汹,消失也快,大部分结痂。
到底如何,试一试不就行了。
正院里,全是天花病人。
吴大夫反悔了一样,攥住鹿大夫的手腕。他从一开始就懊悔,不该先种痘,这样他可以亲身上阵。能豁出去自己试药验症并不代表能豁出自己的亲人,吴大夫孑然一身,只有一个师弟。
鹿大夫笑着拍拍吴大夫的肩:“师兄你一辈子追着瘟疫跑,从来没胆怯过。这时候,怕什么?”
到目前为止,全是猜测。牛痘,天花,全是猜测。没人来告诉这些大夫们他们做的是对是错,前进一步是海阔天空还是万丈深渊,他们除了自己,也没别的办法能验证。如同朱家人。其实第一颗活痘的来源,就是朱家先祖自己。
“我先试。”
鹿大夫一回头,看到那个挺拔的年轻军官站在门口。他是个不苟言笑的年轻人,话也不多,所以只是很平淡道:“我先试。”
三位大夫沉默。他们并没有想让旭阳去试,因为他太年轻了。应该他们年老的先上。升清降浊,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然而天地有日月起落的轮回,四时有寒来暑往的循环,所以生老病死再正常不过。年长者离去,年轻人秉持希望前行,直到老去。
“如果我出了什么问题,起码还有三个大夫。如果鹿大夫出问题,我什么忙都帮不上。”
旭阳加重嗓音:“没时间犹豫了。鹿太医,京城中的天花还能控制多久?”他看看自己已经结痂的双手手背,留疤是肯定的了。毕竟也是天花的一种。他笑一笑:“我有个请求。如果我救不回来,能不能跟王都事说,把我烧成灰,送到辽东。风吹向沈阳卫的时候,让我回家。”
朱大夫一声叹:“还有话跟人说吗?”
旭阳嘴唇动一动,伸手摸摸随身的火铳,最终只道:“没啦。”
皇帝陛下一到西苑,才知道太后根本没出来。他闹着要回宫,富太监抱着他:“我的小祖宗,这个时候,可能不回去。”
皇帝陛下嚷嚷:“我不是种痘了吗?我要回去,我要找娘亲,我要找六叔!”他小脸通红,大眼睛里含泪,“为什么李小二就能在鲁王府住着,我必须来西苑?为什么所有人都离我那么远?”
富太监心酸,紧紧搂着他:“因为您是陛下,您必须万无一失。”
曾森默默走来,轻轻用小手抹一抹皇帝陛下的眼泪:“我陪着您。”
四川柿子也挺想太后的,扒着花炕边仰头看富太监:“圣人怎么不来啊?”
稚子清凌凌的目光扎在富太监心上。他搂着皇帝陛下,轻轻拍着。
太后守着皇家尊严,摄政王守着大晏国土,皇帝陛下,您不能出差错。
旭阳跟在朱大夫和吴大夫身后,默默走向收治天花病人的正院。他没穿铠甲,但意气昂扬,穿堂过院。他只是有点担心,老王爷和书呆子怎么样了。邬双樨必然会处理得周全。
他们都是军人,他们知道关键时刻,应该怎么做。
旭阳一眼看到了全身水泡脓肿的病人。他面无惧色,对朱大夫道:“我准备好了。”
我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了。
沈阳卫最后一个人,坚定地走向战场。
第212章
王修一睁眼, 怔了一会儿, 才反应过来自己躺在卧房。
李奉恕推开门,披着一身阳光微微一笑:“醒了。”
王修伸手捏捏自己的鼻梁,惊道:“什么时候了?”坏了怎么睡着了,耽误事!
李奉恕端一杯温水给他:“哪儿有什么大事,你要好好休息。看看这几天瘦得。”
王修双手搓搓脸, 深深地吸一口气, 吐出来, 灌了水。他竖着耳朵听研武堂方向, 没什么声音。
“人呢?”
“干该干的事儿去了。”李奉恕随手团了个被子塞到王修背后, 让他靠得更舒服。研武堂恢复运转,最累的就是王修。他能阅读所有奏章,在脑子里分门别类,随时随地在摄政王需要的时候脱口而出。
李奉恕叹气:“从闹天花开始, 最折腾的就是你。”
他摸摸王修的脸:“看瘦得。”
王修在李奉恕粗糙的右手心里蹭蹭脸,又惊起:“皇庄呢?有消息来吗?”
李奉恕握住王修的手:“还没有。无论什么结果, 朱大夫他们都是一定要去做的。你只是帮他们省去了一些麻烦, 即便没有你的帮助,也不能阻拦他们的决心。”
王修垂下眼睛。
到底是已经入冬, 外面太阳这么大,也不见暖和。李奉恕摸摸王修微凉的鼻尖:“再睡会儿,你这几天熬得太狠了。”
王修着急:“可是……”
李奉恕突然非常严肃地看王修:“我不是不知道现在到处忙,京中还有天花没解决。我不是不在意眼下,我只是更想长久的未来。在这长长久久的未来中, 你必须在。明白我的意思么。”
王修一愣,李奉恕放下茶杯,坐在床头,伸手揽着王修:“养ji,ng蓄锐吧王蚂蚱,将来海阔天空任你蹦跶。”
王修嘟囔:“我是蚂蚱,你是什么。”
李奉恕笑:“咱俩一根绳上的。”
王修呼吸越来越悠长,迷茫见听到院中有幼儿的笑声。应该是李小二溜黑鬼——不对,是黑鬼溜李小二。李小二啪叽摔了黑鬼还能把他叼起来,李小二接近危险的地方,黑鬼把他拖远一点。
窗外不知道什么香气,冬天了难道还开花?王修昏昏沉沉地想。幽幽地浸润在冷得清脆的空气中,宁谧安和。仿佛那天晚上李奉恕一手抱着浑身泥的李小二,一手揽着自己,一脚迈进门槛:吃晚饭喽。
晚饭不算丰盛,但管够。平平常常的一晚,第二天再是新的一天。没有天花,没有叛乱,李奉恕没有在生死边缘挣扎一晚,北京城没有经过盛大的杀戮,皇三子那么小的孩子也平平安安地活着。
那只是一场噩梦。噩梦醒来,一切都还好,所有人都还在。
李奉恕歪头看看王修,轻轻亲吻他的眼角。
李奉恕放平王修,盖好被子,蹑手蹑脚走出卧房,关上门。李小二看到李奉恕很高兴,乐颠颠地扑过来。李奉恕一手抄着他,心想,该起个名字了。你爹没来得及,我起行不行?
李小二傻乐傻乐的性格,不知道为什么就能高兴半天。黑鬼绕着他们俩打转,大奉承出来准备好黑鬼的午饭。
李奉恕一看大奉承,也瘦了。
大奉承引着黑鬼去吃东西,李奉恕抱着李小二走到研武堂。他用额头顶顶李小二的额头:“就剩你们兄弟俩了。”
李小二乐呵呵:“啊?”
李奉恕笑一笑:“没什么。”
夭折的孩子没法进祖坟,没有名字,连大隆福寺里的供奉都不能有。李奉恕尽量不去想皇三子会在哪里,小小的孩子最后是怎么走的。李奉恕没去看宗人府送来的名字备选,他单手抱着李小二,右手铺开宣纸,搦笔蘸墨,屏息凝思。
一切瘟疫都怕火。疙瘩瘟怕火,天花怕火,祖宗已经说了,火能驱邪。
李奉恕在宣纸上落笔,笔走龙蛇遒劲地写下三个字:
李启炴。
李小二小巴掌拍在“炴”字上,墨迹未干,拍他自己一手墨,于是在旁边又拍了个小小巴掌印。
跟签字画押似的。
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李在德担惊受怕地盯着老王爷看了好几天,盯得老王爷莫名其妙,还说:“怎么旭阳不来了?”
李在德难过:“他……他有军务。”
老王爷嘟囔:“小邬这两天也没来。城外京营驻扎的地方听说挺危险的。”
李在德低着头进自己房间。他情绪一激动就控制不住眼泪,通常不是真的在哭。
但是现在,他真想哭。
邬双樨在城里城外疲于奔命。紫禁城好像真的快要关不住天花了,城中多处胡同爆出天花。皇城戍卫司人手忙不过来,从京营中抽调人手。邬双樨自告奋勇,跟他交好的军官一把拉住他:“不要命了你!都怕被挑中,你自己要去!”
邬双樨笑一笑。
他想办法去看了看自己的父亲。邬湘在北京荣养,还那样。邬双樨从头包到脚远远地站着看自己的父亲。他第一次里自己的父亲那么远,头盔面罩太厚了,父亲嘴巴一张一合,他什么都没听清。
邬双樨吃力地跪下,给邬湘磕了个头。他不用人扶,自己踉跄着爬起来,转身走出别苑。
能为父亲做的,终究不多了。
邬双樨领着人在城里收天花病人。京营原来只负责清理叛乱的死亡尸体,邬双樨头一次近距离接触天花病人。真正的天花原来是这个样子,邬双樨惊得全身冷汗。重症将死的天花病人只有一双眼睛能动,迷茫地睁着等死。
还活着。邬双樨看着他,他还活着。邬双樨招呼另一个士兵过来,拽着天花病人身下的床单把他移上单加。抬着天花病人,邬双樨努力去想李在德,想李在德温柔迷茫的眼神和笑容。
浓郁的脓血味道被清冽的风一刀劈开。
从京营一起进来的士兵有吐的。
他们不是没有经历过战场,多惨烈的都见识过,刚刚还京城平叛。炸伤,砍伤,所有兵器火器能造成的伤亡他们都见识过了,却仍然被天花给吓得手脚冰凉。战场上可以拼尽最后一口气反抗,面对瘟疫,连反抗都做不到。
呕吐的士兵只有十几岁,扶着墙鼻涕眼泪都下来了。他感觉身后有人拍他的背,有人摘了手套给他一个手帕。他回头一看,是邬将军。
邬双樨是京营这些抽调人手中级别最高的,真正的鹰扬将军。虽然都觉得他疯了,可是有个真正的将军在,他们起码感觉自己不是被丢进城来送死的。
“圣人都在紫禁城里守着。此时正是国难,你我有幸进来为国分忧,就不必再多想其他的。”
皇城戍卫司的士兵抬着病人远远经过,他们已经彻底麻木了。
“走。”
天花病人抬走,门上贴封条,内里有疫,想活命的不要进。理论上要把能烧的都烧掉,但是北京胡同犄角旮旯里都掖着东西,冬天又干燥,火势一起来附近民居都保不住。
邬双樨心里计算一下,这里的胡同跟傻狍子他们家不在同一片城区。目前傻狍子附近没有出现天花。
邬双樨舔舔嘴唇。
临别时,傻狍子轻轻亲吻的触感好像还存在。邬双樨总觉得傻狍子含着糖,呼吸都甜甜的。傻狍子特别认真地亲他一下,离得太近,两片远远的眼镜片上都是呵气。
邬双樨一抿嘴唇,自顾自笑一声,挺好的。
邬将军坚毅勇猛,纵横沙场无人可当,指挥作战所向披靡,接近完美,就是莫名有点疯。京营的人或多或少听说过当年——算不上当年,也就去年——“丹阳将军”风流天成的名号。金兵一来“丹阳将军”彻底消失泯灭,再后来,邬双樨就成了脸上有疤的真正的鹰扬将军。
鹰扬将军犯不着进城来收天花病人,他进来了。沉着冷静地指挥士兵们跟他一起抬病人,把尸体装车,一起送到京郊。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进皇庄,尸体到京郊烧埋。
没什么人有异议。太后下的懿旨,皇三子都是这么处理的。
邬将军把病人和尸体送出城。尸体烧埋,病人进皇庄。邬将军这几天每天都来送人,皇庄的戍卫都认识他。死的人越来越多,皇庄戍卫也慌了。鹰扬将军道:“慌什么,为国捐躯也是荣耀。”
一身铠甲的将军屹立着,能撑住塌下来的天。
邬将军再一次送病人和尸体出城,听到一个消息。朱大夫和吴大夫,有可能找到了抗住天花的方法。邬双樨以为痘苗有限,给皇族用了平民是轮不上的,如果朱大夫和吴大夫找到了新的办法,功德无量。
太医院的一个大夫和一个军官已经试过,结论是真的有用。邬双樨了然:“还需要更多的人试。”
本来想给皇庄戍卫士兵种上,都听说这是牛身上的病,并不愿意。邬将军摘了手套和口罩,反复看看自己的手,原来竟然还有这种作用。邬将军平静道:“如果能派上用场,非常乐意。”
邬双樨和京营的士兵全都接受种痘。邬双樨低头看朱大夫用沾着脓的小刀一割自己的胳膊,只觉得酣畅淋漓。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不必想那么多,他轻松地看自己胳膊上的口子,通体快意,心里的蓬蓬的杂芜被摧枯拉朽烧得一干二净。
朱大夫很感激邬双樨:“多谢邬将军,将来牛痘惠及世人,将军有一功。”
邬将军真正地笑了:“那样,再好不过。”
邬双樨种完痘,重新穿上衣服铠甲,无忧无虑吹着口哨牵着马往京城走。他这辈子都在琢磨怎么立功,朱大夫跟他说有功。邬双樨捂着脸大笑,然后揩揩笑出的眼泪。
邬将军专心地想着李在德。只愿牛痘真的有用,惠及世人。其余的,什么都不想了。
第213章
工部虞衡司军器局巡检李在德向研武堂呈上第六代德铳。
年轻的小官人站在研武堂中间, 微微仰着小下巴, 立得绷绷直。他双手捧着锦盒,特意戴了眼镜,像春天里一棵顽强的小树。
自他进工部之后开始算,德铳改了六代。然而加上他之前磕磕绊绊自己窝在家里的摸索,其实已经超过十代。每改一代都像是割r_ou_, 但一代比一代更好。
王修微微一惊, 居然已经六代了。李在德的手很粗糙, 指甲因为在辽东基本都掉过所以也不好看。他那么郑重地捧着盒子, 真真地看着王都事:“请殿下和王都事过目。”
摄政王看着他, 笑一声。李在德的脸刷啦熟红。德铳的原型,炸过摄政王殿下的手。李在德戴着眼镜,所以清晰地看到了摄政王殿下斑驳的右手,愧疚地垂下眼睛。
“德铳选用最好的建铁, 绝对不会炸了。”
王修打开盒子。他见过德铳的圆心,并且对德铳心存芥蒂。那把做工并不怎么样的火铳把老李的手炸得血r_ou_模糊。王修下定决心不再让老李去碰这玩意儿, 打开盒盖的一瞬间, 他愣住了。
真正为杀而生的武器。
通体乌黑墨沉,依旧是那古朴粗犷的轮廓, 乍一看大巧不工,细节却ji,ng雕细琢。它是一只恶兽,沉静地等待苏醒。
李在德抬头挺胸,毫不谦虚地接受王都事无意之中流露出来的膜拜。多亏了工部的同僚,这是他们一起拼尽一切得来的成果。本来应该早就出来了, 只是撞上了天花和叛乱。
李在德完成了它的收尾工作,工部用最好的木料特制了德铳的锦盒。
今天,第六代德铳正式地见到了摄政王。
王修一看德铳,心里突然冒一句:这一看就是老李的东西。
黑,巨大,粗犷,蛮横,骁悍。
摄政王走过来,看到德铳,伸手拿起来一比划。德铳的材质跟帝王枪和九鼎弓是一样的。乌黑吞光,杀意沉沉。
“最上等的建铁。如果能用上钢,更强。”
德铳的不需要点火,也不需要填开一次填一次火药。专门配德铳的六发弹药整整齐齐码在锦盒里,摄政王殿下拈起一枚椭圆形带花纹怪模怪样的弹药审视。王修笑道:“把这个打出去?”
李在德摇头:“不,还是火药。”
王修微笑:“那你能不能教教我?”
李在德放下锦盒,从后面打开德铳,把弹药一粒一粒塞进去,合上德铳,双手递给摄政王:“殿下,您上膛,然后可以试试。”
摄政王来了兴致,拎着德铳站在院中,随意瞄了一根菜地里的木桩,惊天一响之后,碗口粗的木桩上半截彻底被轰烂。远处一群鸽子腾空飞起,王修吓得浑身一抖,马上去看李奉恕的手,安然无恙。德铳乌沉沉地归于沉寂,李奉恕拎着德铳有点惊着。
李在德矜持道:“殿下,这就是当初我告诉你的,后装火药的火铳一定是对的。”
王修眨巴眼,李奉恕平静地把德铳放回锦盒,王修看到他额角出汗了,立刻对李在德惊叹:“还是我眼界小了!如此重器,李巡检为国立了一大功!”
李在德的心其实一直在嗓子眼,摄政王那一铳下去轰烂了木桩,他才把心咽了回去,骄傲又谦虚道:“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为了一把德铳,整个工部都参与了。没有同僚的团结协作倾尽全力,也没有现在的德铳。”
王修突然有点不寒而栗,德铳这样的火力轰到人的身上,上半截都要化为血雨了。
“杀性如此巨大……”
李在德平静:“我自然清楚德铳的威力。也有人问过我,造火器害人性命心中会不会有不忍。不说火器,哪怕只是刀剑,有毛贼手里打家劫舍的铁片,也有护卫天子的国之重器轩辕。我所造,卫国卫君卫民,便是国之器,我无所畏惧。”
王修半天没说话。
李在德偷偷瞄一眼摄政王,心里遗憾。摄政王殿下的表情永远那么深不可测,千尺深渊之上的波澜不惊。他想看看殿下惊诧的表情,可惜没有。但转念一想,监国领政的摄政王便是这种泰山火器崩于前皆面不改色的气度,才能所有人折服。李在德想,他自己也是折服于摄政王殿下的。
王修担忧:“如果是倾工部之人力才能做出一把,可要怎么配军队?”
李在德道:“船队讲究要有个领航的旗船,德铳便是火器里领航的旗船,杀性最强。若非殿下,也受不住它的后坐力。一旦德铳确定,可把它的力量分而划之,延用与改造各个火铳,组成一支船队。”
王修一拍李在德的肩,他很感慨。李在德瘦弱而清秀,是怎么造出如此桀骜凶暴的武器来的?也许聪明才智的确是时间最恐怖的利器,永远所向无敌。
李奉恕微微一笑:“李巡检立一功,当赏。”
王修却想到:“李巡检种痘没有?”
李在德端着架子端太久怪累的,平安无事验过第六代德铳,他一下子松懈下来,傻乎乎挠挠脑袋:“没呢,朱大夫从安徽带来的痘苗有限,轮不上我。”
王修蹙眉,原来竟然皇族都不一定全都轮上,城中平民怎么办?怪不得朱大夫吴大夫鹿大夫那么着急地要找痘苗的替代方法。
其实不种也挺好的,老王爷自从打听到摄政王因为种痘差点归西,听到种痘就心惊r_ou_跳。摄政王那大身板子都经不住,自己家这个废物儿子哪里扛得住?轮上了就种,轮不上就算了,一切都看列祖列宗的意思。
李在德告辞之前,认真道:“殿下,当初第一次见你,我就说了,后装火药是对的,德铳是对的,只要能用一等钢铁。建铁是目前最顶级的制作材料,如果有更好的,德铳是能更强的。”
摄政王看着李在德,笑起来。
这个小心思,他当然明白。
只是,摄政王殿下什么都没说。
鲁王府重赏李在德,重赏工部。鲁王府派亲王车驾送李在德回去。摄政王兑现了去年在宗人府的承诺,赐李在德一身皮裘。当时李在德傻乎乎地站在栅栏后面,伸手去摸摄政王身上的皮裘,一脸羡慕道,真好的皮裘,我爹一到冬天就全身疼,我就看这皮裘好,可是卖了我都买不起。
摄政王回答,如果火铳真的好,把皮裘赐给你爹。
那个时候,摄政王和李在德可能谁都没想过,一切都成真了。
大晏帝国的火器,以及李在德的摄政王皮裘。
王修亲自送走李在德,慢慢走回研武堂,不出所料李奉恕小心翼翼地擦着德铳,爱不释手。王修一进门,笑道:“李在德抱着皮裘走的,那是他骄傲的荣耀。”
李奉恕也笑了:“你居然给他一身新的……”
王修认真地看他:“你穿过的衣服,怎么能轻易给人。”
他一仰下巴,只能我穿。
随即又一叹:“怎么办,痘苗不够。”
从安徽送来的痘苗,的确不够,突然准许推广种痘之法,活痘苗用一个少一个。朱大夫急得夜不能寐,所以吴大夫一叫他,他立刻出城。
目前牛痘的实验,所有皇庄戍卫和京营清理尸体的军官士兵全都种牛痘,除了有的人会多起几颗,没有不适。这些军人身上的痘浆种给天花病人家属,病人家属中全部都只在伤口上有个微微发脓的痘。首先看,牛痘即便防不住天花,在人身上问题并不大,不会成为另一个疙瘩瘟。然后,先去试病的军官旭阳,没有染上天花,没事。接着试病的鹿太医,也没有染上天花。所有近距离接触天花病人的军官,凡是种了痘的,全都没染病。这也就是说,牛痘跟人痘转种的理论是一样的,不会削弱功效,但是会降低毒性。
朱大夫一抹泪:“我还想着,城中平民要怎么办。起码……起码现在有个指望了……”
旭阳轻声问:“我……我帮到忙了吗?”
三位老大夫齐齐对旭阳一揖:“军爷功德无量!”
旭阳连忙避开,脸红得不知所措:“如果真的是帮上忙,那就真的,真的太好了。”
鹿太医长叹:“您何止帮上了忙。军爷,紫禁城中的天花关不住了,城中迟早要蔓延出来。所有的瘟疫只要一蔓延,并不是屠几个城就能休止的。圣人破釜沉舟关闭皇宫城门死守天花,就是为了大晏。可是,瘟疫哪里能真正关得住?军爷你永远不知道,你将要救多少人……”
旭阳默默穿好衣服一抱拳:“我要进城当值了。多谢诸位连日的照顾。”
星云这几天在皇庄吃得挺好,看见旭阳打个鼻响。旭阳翻身上马,对着三个老大夫坚定一点头,一勒缰绳,策马离开。
三位老大夫对着他的背影深深长揖。
天佑大晏。天佑军爷。
邬双樨起痘起得晚,他一觉得痒了,立刻去京畿皇庄。下了马一摘手套,突然一愣,这症状怎么看着有点像旭阳?
身上起了水痘的军人都到皇庄去,邬双樨看到几个老大夫划开军人身上的水痘,直接往从城中带出来的病人家属胳膊上一划。邬双樨一愣,这是在做什么?
轮到他,朱大夫换了把薄如蝉翼的刀,一点水地一划邬双樨的水痘,再一划一个平民的胳膊。邬双樨控制不住嘶一声,不过他是有点明白了。
邬双樨身上的水痘种了三个人,倒是……真挺疼的。
邬双樨离开皇庄,正撞上京营把中招染上天花的士兵往皇庄里抬——就是那天他们清理尸体时遇上的京郊戍卫的士兵。
邬双樨转身对朱大夫道:“牛痘是有用的。那天和我们在一起干活的人染了天花,我们这一队一个出事的都没有。”
他不等朱大夫回答,翻身上马,直接往京城里冲。
旭阳进城先进李在德家,把老王爷吓一跳:“这几天干嘛去了,怎么瘦成这样?你脖子上怎么了?”
旭阳着急:“老叔,李在德呢?”
老王爷道:“被召进鲁王府了……”
旭阳一拽老王爷:“老叔,您先跟我出趟城。”
老王爷莫名其妙:“城门不是关着呢么……”
旭阳急得满头汗,拖着老王爷往门外走。他是研武堂骑s,he教授和南司房御前讲师,等闲没人能拦他,但是一次也只能带一个人出城。他并不愿意以职权谋便利,只是,非常时期,他顾不了太多了。旭阳一转身,焦急地看老王爷:“老叔,你听我的,我先把你送去城外,等李在德回来,我再回来送他。”
老王爷急了:“不是你这孩子先告诉我出城干嘛?”
旭阳咬着牙:“我要救您的命!”
李在德坐着亲往马车回家,瞬间就感觉到门板后面邻居们的如炬目光。他允许自己骄傲那么一下,抱着皮裘打开门:“爹?”
第52节
恋耽美
第52节
京畿皇庄的人托研武堂驿马进城送信,吴大夫请朱大夫立刻去一趟,有东西必须给朱大夫看,也只有朱大夫才能看懂。
胖婶一拍旭阳的屁股,旭阳睁开眼,讪讪地坐起穿好衣服,捡起被吴大夫卸下来的盔甲,在所有士兵的目光中,尴尬地跟着吴大夫进偏院。
其实也没那么要紧,因为在场所有士兵都懵了。
旭阳的马星云打了个鼻响。
吴大夫放下药箱,认真诊治旭阳。刚才在大门口看着,手背上比较严重,胸膛上零星地有一些。脖子上也有几个,脸上没有。吴大夫示意旭阳把衣服脱了,旭阳看一眼胖婶,清清嗓子。
胖婶乐呵呵:“怕什么!我的年纪怕是比你娘还大呢!我要看一看是不是牛痘。”
旭阳干咽一声,抱着头盔铠甲往桌子上一放,板着脸解开里衣。吴大夫仔细观察旭阳身上手上的痘。不像是普通水痘,与天花亦有区别。脉象上看并无大恙,吴大夫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是什么?
胖婶有点奇怪:“这小伙子怎么起这么多?一般手上长一长就算了啊?”
经过摄政王,吴大夫大约心里有数,身体越强壮的人反应可能越剧烈,这一点朱大夫家的种痘经验有印证。吴大夫试旭阳额头,的确不烧,就是脸怎么这么烫,还发红。胖婶哈哈一笑:“小军爷不好意思了呗,在大门口闹那么大阵仗,说书先生讲的慷慨赴义一样。”
旭阳又干咽一声:“婶儿别说了。”
胖婶一拍手:“行了,吃饱最重要,我先去把饭做了,你们先聊着。”
说起做饭,胖婶很忧虑自己在皇庄这几天,家里那个甘蔗渣吃什么:“军爷还去我们家了吧,家里那个废物不会挤奶,是不是军爷自己挤的奶?我家那个没用的还活着么?”
旭阳不自在:“手上也起泡了,挺……挺好的。”
胖婶放心,做饭去了。
旭阳终于找到语言:“我今天确实在胖婶家挤了一回奶,进城再出城点了一次卯,身上就开始痒,然后手背上就有水痘了。”
吴大夫目送胖婶出门去厨房,起身对旭阳一揖。旭阳吓一跳赶紧避开:“吴大夫您这是做什么?”
吴大夫斟酌一下:“如果我所料不错,军爷你能救大晏。”
旭阳一时之间竟然也不觉得痒了,吓得一激灵:“我没那么大本事……”
吴大夫郑重道:“军爷,我真的希望你能办到。”
研武堂驿马能进出城送信,却带不了人。朱大夫只好去求王都事批条子,一般手里有王都事的条子北京城除了皇宫大内哪儿都能去。
朱大夫到了王府街,才看到鲁王府门口王公大臣的马车都堵住街口了。他觉得吴大夫应该是病人里发现了什么问题才这么急迫叫自己出去。朱大夫轻易不愿意麻烦别人,这时候急得上火顾不上,只能顶着涨红面皮站在门口,跟门房道:“我是朱扶晖,想求见王都事一面……”
门房这辈子的技能就是看眉眼高低,这满街王公大臣都不一定比得过这个姓朱的大夫,立刻进门通报。王修亲自迎出来,握着朱大夫的手,请朱大夫进门。朱大夫觉得那些奢豪马车车窗里面s,he出的眼神都把自己扎成筛子了。他跟着王都事往里走,嗫嚅一句,王都事没听清,微笑着问:“什么?”
朱大夫放松喉咙:“我,我要出城一趟,吴大夫在皇庄的病人身上发现了什么,说只有我才看得懂,很着急……”
王都事笑道:“我当是什么,请朱大夫在花厅稍等,这就来。”
王府下人悄无声息地出现,礼貌周到地把朱大夫引去花厅。研武堂内正在听政,摄政王沉稳的声音略略传出来。朱大夫第一次进鲁王府时,鲁王府垂头丧气,他着急看病人,一时之间都忘了这里是亲王府邸。今天一进门,倏地被辉煌的气魄砸明白,这里是摄政王府邸,目前是帝国的权力中心。
不过王都事更瘦了。朱大夫神思飞逸,王都是亲自批了条子亲自送来:“朱大夫,城外不太平,尽量小心。”
朱大夫终于说出:“王都事别太费心神,休养ji,ng神很重要。”
王修看朱大夫略带怯的眼神,暗叹一声。朱大夫其实并不清楚那天鲁王府差点就覆灭,只是医者父母心地守着摄政王,是个患难的朋友了。今天朱大夫一进王府,也出现这种敬畏的眼神。王修热忱地握着朱大夫的手:“多谢朱大夫。”
朱大夫拿到条子,王都事批准他可以跟着下午巡逻换防的军队一起出城。朱大夫坐着简单的小驴车跟在一队高头骏马的马屁股后面,小毛驴很不服气刨刨地。为首的军官很客气,而且惊人英俊,就是可惜脸上有疤:“朱大夫,我就是邬双樨,王都事的人通知我了,您跟我一起出城。”
朱大夫愣愣点头。
邬双樨舔舔干裂的嘴唇,他今天一口水没喝。一早他看到旭阳身上出痘,领着人飞马冲进城。就在闯进李在德家的胡同口之前,邬双樨改了主意。他自己一个人下马,十分平静地进入胡同,敲老王爷的门。老王爷迎出来开门,看见邬双樨很高兴:“小邬啊?旭阳刚走,你进来,我正好做好了干粮。”
邬双樨平静温和地笑笑:“不了,我就是进城巡逻,路过家门口就来看看您有没有什么需要的。旭阳来过了?他用过什么没有?”
老王爷奇怪邬双樨为什么这么问:“没呢,今天旭阳好像特别赶时间,坐都没坐。你进来坐坐吧?”
邬双樨笑道:“我就问问。最近不太平,老叔你也得注意,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身体,比如痒不痒,起没起疹子,发没发热。您现在都还好吧?”
老王爷严肃:“可得注意,我跟李在德都注意,你也要注意。”
邬双樨很不经意地观察老王爷的脸,脖子,双手,完全没事。他笑一笑:“我这就走了,军令在身。”
老王爷赶紧:“那你快忙,别耽误正事。”
邬双樨上马离开胡同,飞快跑去千步廊找到工部虞衡司值房,直接推门找到李在德。李在德正戴着眼镜做打样,看见邬双樨很高兴:“你今天进城?”
邬双樨一脸严肃:“旭阳出花了。”
李在德腿一软,一屁股坐回椅子,十分无措:“啊?那怎么办?”
“旭阳自己去京畿皇庄了,我和他都是军人,我们都知道危急时刻应该做什么。只是今天发现他出花之前,他去过你家送牛奶。你别急,我刚从你家出来,老叔没事。我没敢吓唬老叔,只说让他注意。好在旭阳在你家没碰什么东西。你今天回家之后也要注意老叔,看看他有没有起疹什么的。”
李在德眼泪都冒出来了,邬双樨摘了手套脱了口罩外袍,一把搂住李在德:“别怕,我说了,你任何时候都不用害怕,我……们,豁出一切保护你。”
邬双樨亲吻李在德的头发:“不怕,啊。”
邬双樨返回城外之前接到命令,和痘医朱大夫一起出城。他心里一动,微笑着跟朱大夫搭话:“已经起天花症了的,种痘还管用吗?”
朱大夫严肃:“那就不行了,已经出疹出痘了的,赶紧隔离,什么法子都没用。”
邬双樨笑容一滞,马上又笑:“接触过出疹病人的人,一定也会得吗?”
“那倒不一定,不是一定会得。”
邬双樨急切:“成年人种痘危险吗?”
朱大夫呼一口气:“肯定危险,最危险就是摄政王殿下那样。不过是因为摄政王殿下太强壮了。身体一般的,像吴大夫,没什么事。”
邬双樨放下心。那这么说,傻狍子种痘问题不大。就是旭阳……麻烦了。很快就要轮到傻狍子,傻狍子只要安全种痘,邬双樨就彻底无后顾之忧。
邬双樨护送朱大夫到京畿皇庄才告辞。朱大夫谢过邬将军,老远在皇庄门口看到了吴大夫。吴大夫急得打转,终于把朱大夫给盼来,拽着朱大夫看旭阳和胖婶。朱大夫跟胖婶一聊,半天没说话。
吴大夫理解朱大夫的感觉。
朱大夫缓一缓:“我想看看那头奶牛。”
胖婶把饭做完,用围裙擦擦手:“行啊,我也该回去了。我领你们去看。”
旭阳现在最好别见风,吴大夫让他在别院休息室呆着。吴大夫和胖婶坐上朱大夫的小驴车,离开皇庄。
胖婶一回头,皇庄看守的士兵站在门外,远远送她。胖婶用围裙揩揩眼睛:“这帮干活不利索的小兔崽子。”
朱大夫总算见到了那头奶牛。他第一次跪在奶牛身边,仔细观察奶牛的ru房,很久之后,朱大夫石破天惊一句话:“这牛是得天花了。”
吴大夫一惊:“不是水痘?”
朱大夫平静看吴大夫:“你说过,老鼠身上的病气会过给人,谓之传染。我这几天思量着,我们朱家用的种痘之法的确就是传染。天花这种病,只要得一次永远不会染。我们种痘就是用低毒性的痘去染健康人,让健康人不必病得那么凶险也能不再染天花。”
吴大夫恍然大悟:“所以你们一直用自己养痘苗,就是为了筛出比较安全的‘活痘’?”他转念一想,“那旭阳旗总身上的……竟然真的就是天花?”
朱大夫满脸焦虑:“这只是往好的一面想,就是牛代替了人给痘苗‘脱毒’,导致人出几颗水痘就不必再染天花。往坏的一面想,万一其实出水痘根本防不住天花呢?万一……这是牛身上的瘟疫,引到人身上,成为另一种疙瘩瘟呢?”
吴大夫沉默一下,忽而笑了:“当有两种可能的时候,我们不是一直都有一种做法的么。”
朱大夫睁大眼睛。
用自己试,理所当然。医药始祖神农,不就是自己尝百草。
“先观察旭阳旗总。接下来,请求我师弟从皇宫中出来。总能找到正确的办法。”
吴大夫一锤定音。
吴大夫写信给王都事,陈述前因后果,请求能不能让鹿太医从皇宫中出来,看看他是否染天花,如果没有染天花,能不能送他出城。
王修看着信,半天说不出话。这些大夫,都是疯子,简直不顾一切。王修一捂额头,把吴大夫的信送进宫中。
鹿太医同意,而且鹿太医并没有染天花,可以立即出城。要出城就得快,趁着那个军爷身上的水痘还没退。
王修连夜安排人送鹿太医出城。鹿太医出宫之后立刻脱了所有衣服烧掉,重新换衣服戴面罩坐车出城。
用人试病,听着……简直悖逆人伦。王修捂着脸坐在桌前,心里祈祷自己不是在助纣为虐。
李奉恕站在他身后,温柔地按摩他的肩膀:“最近是不是太累了,又瘦了。硌手。”
王修嘟囔:“我千万别造孽……”
李奉恕用鼻息沉沉一笑:“跟你没关系,鹿太医是一定要出城的,吴大夫朱大夫是一定要试的。因为,这是医者们的战役。”他弯下腰,搂着王修,“我们除了敬佩,什么都做不了。”
第211章
皇帝陛下銮驾迁出紫禁城进入西苑之后, 太后接受朱大夫种痘。朱大夫捧着苗箱跟在宫人后面寂静无声地进入太后寝宫, 打开苗箱。太后身边的人看到朱大夫眼中都有压不住的惊恐,朱大夫一开苗箱,有宫人控制不住地往后倒退半步,仿佛那箱子里就是无穷的天花。
掌事姑姑看她,她心惊胆战地站直垂首。太后神情平静:“多谢朱大夫。”
掌事姑姑闭上眼。她曾经劝太后要慎重, 摄政王那个样子太吓人了。摄政王那种身强力壮的都扛不住种痘, 太后一介弱女子怎么行?
皇帝陛下种痘成功离开紫禁城, 太后也没什么顾忌的了。太后不准备迁往西苑, 因为她不准备把天花放出宫城。整个北京, 闹天花最严重的居然是皇宫,必须有一个人坐镇紫禁城,统领全局。太后没有镇守整个大晏的本事,她想自己大约能守住一座皇城。
太后正式下令关闭紫禁城承天门。
朱大夫跟掌事姑姑交代了注意事项, 背着大药箱从小门轻轻走出皇宫。他走了两步,转身一看, 巍峨的承天门正在缓缓关闭。整座紫禁城就是伏在天子脚下的巨兽, 天子离开,天子的母亲下令让这座巨兽困住天花瘟疫。巨兽安安静静地伏在夕阳的辉光中, 沉稳地合上眼睛。
朱大夫看一眼紫禁城上空的燃烧的霞光,仿佛腾空而起的凤凰,挥舞着磅礴的双翼,在紫禁城上空威灵显赫地盘旋,守护不去。
朱大夫在宫墙外面, 深深一揖。
太后关闭宫门,是要一力扛住天花了。太医院的大夫已经有人折在宫中。年轻大夫上街值守诊治,年长的大夫全部进宫。此时没有兵临城下,却是要决一死战。宫中排兵布阵,日日巡逻。换掉的衣物口罩,死亡的病人,全部大火焚烧。太后下懿旨,活下来重赏,死去的必须烧埋。
太后在,所以宫中一直稳稳当当,高度服从。天花是烈疾,越传人越多。
掌事姑姑心惊胆战,因为太后开始起热,红疹相当剧烈。太后平时并不怎么生病,也年轻,朱大夫反复叮嘱掌事姑姑如果起疹剧烈不要慌。起疹痒也千万不能挠,会留疤。太后呼吸中带着火焰,满脸红疹坐在宝座上,威严肃穆:“慌什么!”
掌事姑姑含泪:“圣人……”
太后笑一声:“我没摄政王那个本事,但我怎么也是大行皇帝的皇后,当今圣上的母亲,守住皇城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紫禁城绝对不能乱。守住皇城,就是守住皇家的尊严。
“宫中值戍的侍卫们是出不去了。他们的姓名全部登记造册,告诉他们,此役乃国战。此役过后,他们便有功于国,全部重赏。捐躯者,死后哀荣,家中厚抚!”
掌事姑姑泪眼婆娑地看向寝宫门外,太医院的医者穿着淡蓝色的褂子走过去。这种雨过天晴颜色是太后钦定的,这样的颜色轻轻走过,就仿佛是已经等到了风雨的尽头。
充满希望。
研武堂递信给宫中的鹿太医,希望鹿太医出城一趟。掌事姑姑把叙述原委的奏疏递给太后,太后同意。
鹿大夫立刻出宫,所有衣服口罩手套全部换掉,坐着王都事派来的马车连夜出城,直奔京畿皇庄。
皇庄非常的大,马车从正门进也走了很远才到偏院。所有病人都收治在正院,偏院倒是离得不近。吴大夫从偏院迎出来,看到鹿大夫非常激动:“你没事?”
鹿大夫叹气:“有同僚倒了……这位是朱大夫?”
朱大夫跟在后面,跟鹿大夫互相一揖,直入正题:“我们想让你见个人。”
偏院的正堂中坐着个英挺的年轻军官,两只手上都是水泡,脖子也有两颗。这应该就是旭阳,他自己把里衣解开,鹿大夫认真地看着他身上的水泡。
“这个就是牛痘?”
吴大夫点头:“正是。朱大夫认为这个和他们一脉相承用人脱毒养痘苗的方法相同,只不过用牛代替人。我们都已经种了痘,找你来是……”
鹿太医点头:“我明白,所以我出宫来了。”他一挽袖子,“这就开始吧,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了。”
吴大夫攥拳:“师弟你……”
鹿大夫没有犹豫:“好几个同僚都出花了。我能侥幸到现在,也许正是等着试牛痘。说实在的我也怕天花,但是想想如今还在宫中的同僚,也就没什么了。来吧。”
三位大夫互相看看,一点头,朱大夫打开随身针具木盒,取出一把仿佛新月薄如蝉翼的小刀,心里暗叹,祖先的刀具,竟然有重见光明之日。他拈着小刀用火一撩,对旭阳道:“军爷,可能会有点痛。”
旭阳有点愣愣的:“您请便。”
接着胳膊上蜻蜓点水一凉,朱大夫手法轻柔翩跹如蝴蝶,沾上即走,并且往旭阳手里塞了个棉球。旭阳低头一看,自己上臂的水痘被弄破一颗,接着才有一丝疼痛。旭阳一抬头,惊呆了,他看到朱大夫一转身就用那把小刀往鹿大夫胳膊上一划。他大约猜到朱大夫要用取水痘,没想到居然要这么用!他叫一声:“唉!”
最先的种痘并不是用棉球,是要见血的。快准狠,生,或者死,一刀决定。
鹿大夫晾着胳膊,观察朱大夫的小刀,倒是跟他们聊起来,自己在边关轮值时发现一种酒清除腐溃特别有效,如果以后种痘非要见血,是不是用他发现的酒擦一擦。吴大夫同意,符合他脓疮为外传感染的说法,保证针具刀具上没有邪气,刺破皮肤时不把邪气送进人体很重要。朱大夫回答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可以一试。
旭阳光着膀子坐在床边,眨眨眼。
大夫们全都不当一回事,他起个水痘都……吓昏了。旭阳心情复杂地用棉球堵住破开的水痘。听刚才大夫们旁若无人地聊天,他身上这个其实也是天花,不过是牛身上来的天花。
旭阳脑子里日夜轰鸣的,曾经的父子对话的记忆戛然而止。他微微眯着眼,心里豁然开朗。父亲想跟他说的话,关于牛,还有天花,他终于全都听懂了。
旭阳看自己的手背,心想,原来竟然是这样。
朱大夫和吴大夫守了鹿大夫一晚上,等鹿大夫起水痘。
没起。
一颗也没起。
只有鹿太医胳膊上的刀口形成了非常小的正在逐渐结痂的脓肿,多一颗水痘都没有。朱大夫和吴大夫围着鹿大夫打转,什么能用的检查手段都使上了,结论只有一个,鹿大夫无恙。那从旭阳身上来的痘症,到底是毒性减弱更加安全,还是说……没作用了呢?
旭阳身上的水痘,眼见着陆陆续续消下去。情形雷同摄政王,来势汹汹,消失也快,大部分结痂。
到底如何,试一试不就行了。
正院里,全是天花病人。
吴大夫反悔了一样,攥住鹿大夫的手腕。他从一开始就懊悔,不该先种痘,这样他可以亲身上阵。能豁出去自己试药验症并不代表能豁出自己的亲人,吴大夫孑然一身,只有一个师弟。
鹿大夫笑着拍拍吴大夫的肩:“师兄你一辈子追着瘟疫跑,从来没胆怯过。这时候,怕什么?”
到目前为止,全是猜测。牛痘,天花,全是猜测。没人来告诉这些大夫们他们做的是对是错,前进一步是海阔天空还是万丈深渊,他们除了自己,也没别的办法能验证。如同朱家人。其实第一颗活痘的来源,就是朱家先祖自己。
“我先试。”
鹿大夫一回头,看到那个挺拔的年轻军官站在门口。他是个不苟言笑的年轻人,话也不多,所以只是很平淡道:“我先试。”
三位大夫沉默。他们并没有想让旭阳去试,因为他太年轻了。应该他们年老的先上。升清降浊,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然而天地有日月起落的轮回,四时有寒来暑往的循环,所以生老病死再正常不过。年长者离去,年轻人秉持希望前行,直到老去。
“如果我出了什么问题,起码还有三个大夫。如果鹿大夫出问题,我什么忙都帮不上。”
旭阳加重嗓音:“没时间犹豫了。鹿太医,京城中的天花还能控制多久?”他看看自己已经结痂的双手手背,留疤是肯定的了。毕竟也是天花的一种。他笑一笑:“我有个请求。如果我救不回来,能不能跟王都事说,把我烧成灰,送到辽东。风吹向沈阳卫的时候,让我回家。”
朱大夫一声叹:“还有话跟人说吗?”
旭阳嘴唇动一动,伸手摸摸随身的火铳,最终只道:“没啦。”
皇帝陛下一到西苑,才知道太后根本没出来。他闹着要回宫,富太监抱着他:“我的小祖宗,这个时候,可能不回去。”
皇帝陛下嚷嚷:“我不是种痘了吗?我要回去,我要找娘亲,我要找六叔!”他小脸通红,大眼睛里含泪,“为什么李小二就能在鲁王府住着,我必须来西苑?为什么所有人都离我那么远?”
富太监心酸,紧紧搂着他:“因为您是陛下,您必须万无一失。”
曾森默默走来,轻轻用小手抹一抹皇帝陛下的眼泪:“我陪着您。”
四川柿子也挺想太后的,扒着花炕边仰头看富太监:“圣人怎么不来啊?”
稚子清凌凌的目光扎在富太监心上。他搂着皇帝陛下,轻轻拍着。
太后守着皇家尊严,摄政王守着大晏国土,皇帝陛下,您不能出差错。
旭阳跟在朱大夫和吴大夫身后,默默走向收治天花病人的正院。他没穿铠甲,但意气昂扬,穿堂过院。他只是有点担心,老王爷和书呆子怎么样了。邬双樨必然会处理得周全。
他们都是军人,他们知道关键时刻,应该怎么做。
旭阳一眼看到了全身水泡脓肿的病人。他面无惧色,对朱大夫道:“我准备好了。”
我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了。
沈阳卫最后一个人,坚定地走向战场。
第212章
王修一睁眼, 怔了一会儿, 才反应过来自己躺在卧房。
李奉恕推开门,披着一身阳光微微一笑:“醒了。”
王修伸手捏捏自己的鼻梁,惊道:“什么时候了?”坏了怎么睡着了,耽误事!
李奉恕端一杯温水给他:“哪儿有什么大事,你要好好休息。看看这几天瘦得。”
王修双手搓搓脸, 深深地吸一口气, 吐出来, 灌了水。他竖着耳朵听研武堂方向, 没什么声音。
“人呢?”
“干该干的事儿去了。”李奉恕随手团了个被子塞到王修背后, 让他靠得更舒服。研武堂恢复运转,最累的就是王修。他能阅读所有奏章,在脑子里分门别类,随时随地在摄政王需要的时候脱口而出。
李奉恕叹气:“从闹天花开始, 最折腾的就是你。”
他摸摸王修的脸:“看瘦得。”
王修在李奉恕粗糙的右手心里蹭蹭脸,又惊起:“皇庄呢?有消息来吗?”
李奉恕握住王修的手:“还没有。无论什么结果, 朱大夫他们都是一定要去做的。你只是帮他们省去了一些麻烦, 即便没有你的帮助,也不能阻拦他们的决心。”
王修垂下眼睛。
到底是已经入冬, 外面太阳这么大,也不见暖和。李奉恕摸摸王修微凉的鼻尖:“再睡会儿,你这几天熬得太狠了。”
王修着急:“可是……”
李奉恕突然非常严肃地看王修:“我不是不知道现在到处忙,京中还有天花没解决。我不是不在意眼下,我只是更想长久的未来。在这长长久久的未来中, 你必须在。明白我的意思么。”
王修一愣,李奉恕放下茶杯,坐在床头,伸手揽着王修:“养ji,ng蓄锐吧王蚂蚱,将来海阔天空任你蹦跶。”
王修嘟囔:“我是蚂蚱,你是什么。”
李奉恕笑:“咱俩一根绳上的。”
王修呼吸越来越悠长,迷茫见听到院中有幼儿的笑声。应该是李小二溜黑鬼——不对,是黑鬼溜李小二。李小二啪叽摔了黑鬼还能把他叼起来,李小二接近危险的地方,黑鬼把他拖远一点。
窗外不知道什么香气,冬天了难道还开花?王修昏昏沉沉地想。幽幽地浸润在冷得清脆的空气中,宁谧安和。仿佛那天晚上李奉恕一手抱着浑身泥的李小二,一手揽着自己,一脚迈进门槛:吃晚饭喽。
晚饭不算丰盛,但管够。平平常常的一晚,第二天再是新的一天。没有天花,没有叛乱,李奉恕没有在生死边缘挣扎一晚,北京城没有经过盛大的杀戮,皇三子那么小的孩子也平平安安地活着。
那只是一场噩梦。噩梦醒来,一切都还好,所有人都还在。
李奉恕歪头看看王修,轻轻亲吻他的眼角。
李奉恕放平王修,盖好被子,蹑手蹑脚走出卧房,关上门。李小二看到李奉恕很高兴,乐颠颠地扑过来。李奉恕一手抄着他,心想,该起个名字了。你爹没来得及,我起行不行?
李小二傻乐傻乐的性格,不知道为什么就能高兴半天。黑鬼绕着他们俩打转,大奉承出来准备好黑鬼的午饭。
李奉恕一看大奉承,也瘦了。
大奉承引着黑鬼去吃东西,李奉恕抱着李小二走到研武堂。他用额头顶顶李小二的额头:“就剩你们兄弟俩了。”
李小二乐呵呵:“啊?”
李奉恕笑一笑:“没什么。”
夭折的孩子没法进祖坟,没有名字,连大隆福寺里的供奉都不能有。李奉恕尽量不去想皇三子会在哪里,小小的孩子最后是怎么走的。李奉恕没去看宗人府送来的名字备选,他单手抱着李小二,右手铺开宣纸,搦笔蘸墨,屏息凝思。
一切瘟疫都怕火。疙瘩瘟怕火,天花怕火,祖宗已经说了,火能驱邪。
李奉恕在宣纸上落笔,笔走龙蛇遒劲地写下三个字:
李启炴。
李小二小巴掌拍在“炴”字上,墨迹未干,拍他自己一手墨,于是在旁边又拍了个小小巴掌印。
跟签字画押似的。
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李在德担惊受怕地盯着老王爷看了好几天,盯得老王爷莫名其妙,还说:“怎么旭阳不来了?”
李在德难过:“他……他有军务。”
老王爷嘟囔:“小邬这两天也没来。城外京营驻扎的地方听说挺危险的。”
李在德低着头进自己房间。他情绪一激动就控制不住眼泪,通常不是真的在哭。
但是现在,他真想哭。
邬双樨在城里城外疲于奔命。紫禁城好像真的快要关不住天花了,城中多处胡同爆出天花。皇城戍卫司人手忙不过来,从京营中抽调人手。邬双樨自告奋勇,跟他交好的军官一把拉住他:“不要命了你!都怕被挑中,你自己要去!”
邬双樨笑一笑。
他想办法去看了看自己的父亲。邬湘在北京荣养,还那样。邬双樨从头包到脚远远地站着看自己的父亲。他第一次里自己的父亲那么远,头盔面罩太厚了,父亲嘴巴一张一合,他什么都没听清。
邬双樨吃力地跪下,给邬湘磕了个头。他不用人扶,自己踉跄着爬起来,转身走出别苑。
能为父亲做的,终究不多了。
邬双樨领着人在城里收天花病人。京营原来只负责清理叛乱的死亡尸体,邬双樨头一次近距离接触天花病人。真正的天花原来是这个样子,邬双樨惊得全身冷汗。重症将死的天花病人只有一双眼睛能动,迷茫地睁着等死。
还活着。邬双樨看着他,他还活着。邬双樨招呼另一个士兵过来,拽着天花病人身下的床单把他移上单加。抬着天花病人,邬双樨努力去想李在德,想李在德温柔迷茫的眼神和笑容。
浓郁的脓血味道被清冽的风一刀劈开。
从京营一起进来的士兵有吐的。
他们不是没有经历过战场,多惨烈的都见识过,刚刚还京城平叛。炸伤,砍伤,所有兵器火器能造成的伤亡他们都见识过了,却仍然被天花给吓得手脚冰凉。战场上可以拼尽最后一口气反抗,面对瘟疫,连反抗都做不到。
呕吐的士兵只有十几岁,扶着墙鼻涕眼泪都下来了。他感觉身后有人拍他的背,有人摘了手套给他一个手帕。他回头一看,是邬将军。
邬双樨是京营这些抽调人手中级别最高的,真正的鹰扬将军。虽然都觉得他疯了,可是有个真正的将军在,他们起码感觉自己不是被丢进城来送死的。
“圣人都在紫禁城里守着。此时正是国难,你我有幸进来为国分忧,就不必再多想其他的。”
皇城戍卫司的士兵抬着病人远远经过,他们已经彻底麻木了。
“走。”
天花病人抬走,门上贴封条,内里有疫,想活命的不要进。理论上要把能烧的都烧掉,但是北京胡同犄角旮旯里都掖着东西,冬天又干燥,火势一起来附近民居都保不住。
邬双樨心里计算一下,这里的胡同跟傻狍子他们家不在同一片城区。目前傻狍子附近没有出现天花。
邬双樨舔舔嘴唇。
临别时,傻狍子轻轻亲吻的触感好像还存在。邬双樨总觉得傻狍子含着糖,呼吸都甜甜的。傻狍子特别认真地亲他一下,离得太近,两片远远的眼镜片上都是呵气。
邬双樨一抿嘴唇,自顾自笑一声,挺好的。
邬将军坚毅勇猛,纵横沙场无人可当,指挥作战所向披靡,接近完美,就是莫名有点疯。京营的人或多或少听说过当年——算不上当年,也就去年——“丹阳将军”风流天成的名号。金兵一来“丹阳将军”彻底消失泯灭,再后来,邬双樨就成了脸上有疤的真正的鹰扬将军。
鹰扬将军犯不着进城来收天花病人,他进来了。沉着冷静地指挥士兵们跟他一起抬病人,把尸体装车,一起送到京郊。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进皇庄,尸体到京郊烧埋。
没什么人有异议。太后下的懿旨,皇三子都是这么处理的。
邬将军把病人和尸体送出城。尸体烧埋,病人进皇庄。邬将军这几天每天都来送人,皇庄的戍卫都认识他。死的人越来越多,皇庄戍卫也慌了。鹰扬将军道:“慌什么,为国捐躯也是荣耀。”
一身铠甲的将军屹立着,能撑住塌下来的天。
邬将军再一次送病人和尸体出城,听到一个消息。朱大夫和吴大夫,有可能找到了抗住天花的方法。邬双樨以为痘苗有限,给皇族用了平民是轮不上的,如果朱大夫和吴大夫找到了新的办法,功德无量。
太医院的一个大夫和一个军官已经试过,结论是真的有用。邬双樨了然:“还需要更多的人试。”
本来想给皇庄戍卫士兵种上,都听说这是牛身上的病,并不愿意。邬将军摘了手套和口罩,反复看看自己的手,原来竟然还有这种作用。邬将军平静道:“如果能派上用场,非常乐意。”
邬双樨和京营的士兵全都接受种痘。邬双樨低头看朱大夫用沾着脓的小刀一割自己的胳膊,只觉得酣畅淋漓。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不必想那么多,他轻松地看自己胳膊上的口子,通体快意,心里的蓬蓬的杂芜被摧枯拉朽烧得一干二净。
朱大夫很感激邬双樨:“多谢邬将军,将来牛痘惠及世人,将军有一功。”
邬将军真正地笑了:“那样,再好不过。”
邬双樨种完痘,重新穿上衣服铠甲,无忧无虑吹着口哨牵着马往京城走。他这辈子都在琢磨怎么立功,朱大夫跟他说有功。邬双樨捂着脸大笑,然后揩揩笑出的眼泪。
邬将军专心地想着李在德。只愿牛痘真的有用,惠及世人。其余的,什么都不想了。
第213章
工部虞衡司军器局巡检李在德向研武堂呈上第六代德铳。
年轻的小官人站在研武堂中间, 微微仰着小下巴, 立得绷绷直。他双手捧着锦盒,特意戴了眼镜,像春天里一棵顽强的小树。
自他进工部之后开始算,德铳改了六代。然而加上他之前磕磕绊绊自己窝在家里的摸索,其实已经超过十代。每改一代都像是割r_ou_, 但一代比一代更好。
王修微微一惊, 居然已经六代了。李在德的手很粗糙, 指甲因为在辽东基本都掉过所以也不好看。他那么郑重地捧着盒子, 真真地看着王都事:“请殿下和王都事过目。”
摄政王看着他, 笑一声。李在德的脸刷啦熟红。德铳的原型,炸过摄政王殿下的手。李在德戴着眼镜,所以清晰地看到了摄政王殿下斑驳的右手,愧疚地垂下眼睛。
“德铳选用最好的建铁, 绝对不会炸了。”
王修打开盒子。他见过德铳的圆心,并且对德铳心存芥蒂。那把做工并不怎么样的火铳把老李的手炸得血r_ou_模糊。王修下定决心不再让老李去碰这玩意儿, 打开盒盖的一瞬间, 他愣住了。
真正为杀而生的武器。
通体乌黑墨沉,依旧是那古朴粗犷的轮廓, 乍一看大巧不工,细节却ji,ng雕细琢。它是一只恶兽,沉静地等待苏醒。
李在德抬头挺胸,毫不谦虚地接受王都事无意之中流露出来的膜拜。多亏了工部的同僚,这是他们一起拼尽一切得来的成果。本来应该早就出来了, 只是撞上了天花和叛乱。
李在德完成了它的收尾工作,工部用最好的木料特制了德铳的锦盒。
今天,第六代德铳正式地见到了摄政王。
王修一看德铳,心里突然冒一句:这一看就是老李的东西。
黑,巨大,粗犷,蛮横,骁悍。
摄政王走过来,看到德铳,伸手拿起来一比划。德铳的材质跟帝王枪和九鼎弓是一样的。乌黑吞光,杀意沉沉。
“最上等的建铁。如果能用上钢,更强。”
德铳的不需要点火,也不需要填开一次填一次火药。专门配德铳的六发弹药整整齐齐码在锦盒里,摄政王殿下拈起一枚椭圆形带花纹怪模怪样的弹药审视。王修笑道:“把这个打出去?”
李在德摇头:“不,还是火药。”
王修微笑:“那你能不能教教我?”
李在德放下锦盒,从后面打开德铳,把弹药一粒一粒塞进去,合上德铳,双手递给摄政王:“殿下,您上膛,然后可以试试。”
摄政王来了兴致,拎着德铳站在院中,随意瞄了一根菜地里的木桩,惊天一响之后,碗口粗的木桩上半截彻底被轰烂。远处一群鸽子腾空飞起,王修吓得浑身一抖,马上去看李奉恕的手,安然无恙。德铳乌沉沉地归于沉寂,李奉恕拎着德铳有点惊着。
李在德矜持道:“殿下,这就是当初我告诉你的,后装火药的火铳一定是对的。”
王修眨巴眼,李奉恕平静地把德铳放回锦盒,王修看到他额角出汗了,立刻对李在德惊叹:“还是我眼界小了!如此重器,李巡检为国立了一大功!”
李在德的心其实一直在嗓子眼,摄政王那一铳下去轰烂了木桩,他才把心咽了回去,骄傲又谦虚道:“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为了一把德铳,整个工部都参与了。没有同僚的团结协作倾尽全力,也没有现在的德铳。”
王修突然有点不寒而栗,德铳这样的火力轰到人的身上,上半截都要化为血雨了。
“杀性如此巨大……”
李在德平静:“我自然清楚德铳的威力。也有人问过我,造火器害人性命心中会不会有不忍。不说火器,哪怕只是刀剑,有毛贼手里打家劫舍的铁片,也有护卫天子的国之重器轩辕。我所造,卫国卫君卫民,便是国之器,我无所畏惧。”
王修半天没说话。
李在德偷偷瞄一眼摄政王,心里遗憾。摄政王殿下的表情永远那么深不可测,千尺深渊之上的波澜不惊。他想看看殿下惊诧的表情,可惜没有。但转念一想,监国领政的摄政王便是这种泰山火器崩于前皆面不改色的气度,才能所有人折服。李在德想,他自己也是折服于摄政王殿下的。
王修担忧:“如果是倾工部之人力才能做出一把,可要怎么配军队?”
李在德道:“船队讲究要有个领航的旗船,德铳便是火器里领航的旗船,杀性最强。若非殿下,也受不住它的后坐力。一旦德铳确定,可把它的力量分而划之,延用与改造各个火铳,组成一支船队。”
王修一拍李在德的肩,他很感慨。李在德瘦弱而清秀,是怎么造出如此桀骜凶暴的武器来的?也许聪明才智的确是时间最恐怖的利器,永远所向无敌。
李奉恕微微一笑:“李巡检立一功,当赏。”
王修却想到:“李巡检种痘没有?”
李在德端着架子端太久怪累的,平安无事验过第六代德铳,他一下子松懈下来,傻乎乎挠挠脑袋:“没呢,朱大夫从安徽带来的痘苗有限,轮不上我。”
王修蹙眉,原来竟然皇族都不一定全都轮上,城中平民怎么办?怪不得朱大夫吴大夫鹿大夫那么着急地要找痘苗的替代方法。
其实不种也挺好的,老王爷自从打听到摄政王因为种痘差点归西,听到种痘就心惊r_ou_跳。摄政王那大身板子都经不住,自己家这个废物儿子哪里扛得住?轮上了就种,轮不上就算了,一切都看列祖列宗的意思。
李在德告辞之前,认真道:“殿下,当初第一次见你,我就说了,后装火药是对的,德铳是对的,只要能用一等钢铁。建铁是目前最顶级的制作材料,如果有更好的,德铳是能更强的。”
摄政王看着李在德,笑起来。
这个小心思,他当然明白。
只是,摄政王殿下什么都没说。
鲁王府重赏李在德,重赏工部。鲁王府派亲王车驾送李在德回去。摄政王兑现了去年在宗人府的承诺,赐李在德一身皮裘。当时李在德傻乎乎地站在栅栏后面,伸手去摸摄政王身上的皮裘,一脸羡慕道,真好的皮裘,我爹一到冬天就全身疼,我就看这皮裘好,可是卖了我都买不起。
摄政王回答,如果火铳真的好,把皮裘赐给你爹。
那个时候,摄政王和李在德可能谁都没想过,一切都成真了。
大晏帝国的火器,以及李在德的摄政王皮裘。
王修亲自送走李在德,慢慢走回研武堂,不出所料李奉恕小心翼翼地擦着德铳,爱不释手。王修一进门,笑道:“李在德抱着皮裘走的,那是他骄傲的荣耀。”
李奉恕也笑了:“你居然给他一身新的……”
王修认真地看他:“你穿过的衣服,怎么能轻易给人。”
他一仰下巴,只能我穿。
随即又一叹:“怎么办,痘苗不够。”
从安徽送来的痘苗,的确不够,突然准许推广种痘之法,活痘苗用一个少一个。朱大夫急得夜不能寐,所以吴大夫一叫他,他立刻出城。
目前牛痘的实验,所有皇庄戍卫和京营清理尸体的军官士兵全都种牛痘,除了有的人会多起几颗,没有不适。这些军人身上的痘浆种给天花病人家属,病人家属中全部都只在伤口上有个微微发脓的痘。首先看,牛痘即便防不住天花,在人身上问题并不大,不会成为另一个疙瘩瘟。然后,先去试病的军官旭阳,没有染上天花,没事。接着试病的鹿太医,也没有染上天花。所有近距离接触天花病人的军官,凡是种了痘的,全都没染病。这也就是说,牛痘跟人痘转种的理论是一样的,不会削弱功效,但是会降低毒性。
朱大夫一抹泪:“我还想着,城中平民要怎么办。起码……起码现在有个指望了……”
旭阳轻声问:“我……我帮到忙了吗?”
三位老大夫齐齐对旭阳一揖:“军爷功德无量!”
旭阳连忙避开,脸红得不知所措:“如果真的是帮上忙,那就真的,真的太好了。”
鹿太医长叹:“您何止帮上了忙。军爷,紫禁城中的天花关不住了,城中迟早要蔓延出来。所有的瘟疫只要一蔓延,并不是屠几个城就能休止的。圣人破釜沉舟关闭皇宫城门死守天花,就是为了大晏。可是,瘟疫哪里能真正关得住?军爷你永远不知道,你将要救多少人……”
旭阳默默穿好衣服一抱拳:“我要进城当值了。多谢诸位连日的照顾。”
星云这几天在皇庄吃得挺好,看见旭阳打个鼻响。旭阳翻身上马,对着三个老大夫坚定一点头,一勒缰绳,策马离开。
三位老大夫对着他的背影深深长揖。
天佑大晏。天佑军爷。
邬双樨起痘起得晚,他一觉得痒了,立刻去京畿皇庄。下了马一摘手套,突然一愣,这症状怎么看着有点像旭阳?
身上起了水痘的军人都到皇庄去,邬双樨看到几个老大夫划开军人身上的水痘,直接往从城中带出来的病人家属胳膊上一划。邬双樨一愣,这是在做什么?
轮到他,朱大夫换了把薄如蝉翼的刀,一点水地一划邬双樨的水痘,再一划一个平民的胳膊。邬双樨控制不住嘶一声,不过他是有点明白了。
邬双樨身上的水痘种了三个人,倒是……真挺疼的。
邬双樨离开皇庄,正撞上京营把中招染上天花的士兵往皇庄里抬——就是那天他们清理尸体时遇上的京郊戍卫的士兵。
邬双樨转身对朱大夫道:“牛痘是有用的。那天和我们在一起干活的人染了天花,我们这一队一个出事的都没有。”
他不等朱大夫回答,翻身上马,直接往京城里冲。
旭阳进城先进李在德家,把老王爷吓一跳:“这几天干嘛去了,怎么瘦成这样?你脖子上怎么了?”
旭阳着急:“老叔,李在德呢?”
老王爷道:“被召进鲁王府了……”
旭阳一拽老王爷:“老叔,您先跟我出趟城。”
老王爷莫名其妙:“城门不是关着呢么……”
旭阳急得满头汗,拖着老王爷往门外走。他是研武堂骑s,he教授和南司房御前讲师,等闲没人能拦他,但是一次也只能带一个人出城。他并不愿意以职权谋便利,只是,非常时期,他顾不了太多了。旭阳一转身,焦急地看老王爷:“老叔,你听我的,我先把你送去城外,等李在德回来,我再回来送他。”
老王爷急了:“不是你这孩子先告诉我出城干嘛?”
旭阳咬着牙:“我要救您的命!”
李在德坐着亲往马车回家,瞬间就感觉到门板后面邻居们的如炬目光。他允许自己骄傲那么一下,抱着皮裘打开门:“爹?”
第52节
恋耽美